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怎么写?漫漫光阴长河中淌过无数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沿溯血脉而上是家风串联传承着这个个体,乃至整个家族的灵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1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一门家风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具有塑造和校正的作用,一国家风则深刻影响着民风的好与坏。作为党员干部,当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厚植本色“三样”,让“忠”“义”“孝”的家风致远,让德馨飘香。

传承好家风,厚植“忠”之本色。三国《兵要》一书中说到:“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守渊,人守忠,鱼离开了水将干渴而亡,人失去了忠诚之大德必至穷途。忠诚是党员干部信仰之根基、精神之动力,是遇岔路不走偏、遇风雨不动摇的那股子“坚劲”。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身份与职责,牢牢守住对党忠诚的这条生命线,传承红色家风,秉持革命先辈的气节与信仰,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保持“立根原在破岩中”,做立得住枝节、经得住风吹、抗得了潮击的遒劲之树,将思想的自觉转化为行动的自觉,将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坚定的信心,在攻坚克难、知行合一中做“靠得住”“顶得上”“战得胜”的党员干部。

传承好家风,厚植“义”之本色。党员干部要交益友,也要尚友德。交友以义,这里的“义”不是指“哥俩好”式的江湖义气,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若只论私情不顾公心,只论亲疏不知曲直,只论功利不看良莠,就会被“不义之义”蒙蔽了心智,这样一来,失守的是底线,殃及的是党的事业。传承好家风,就是要知何为“义”以及如何“行义”。从“君子喻于义”和“行而宜之之谓义”中可知,所谓“义”,指的是“大义”,是心胸坦荡、心底无私,是共产党员“大的样子”,始终秉持为民之心和公正之道,人情之中有情理,决断之时有原则,能够正确把握好公与私之间的尺度。义与理不分家,明理才能正“义”,行义先知止,知道什么事应为,什么事不可为,才能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传承好家风,厚植“孝”之本色。《大学》中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意思是如果为政者能够尊敬老人,那么社会就会兴起仁孝的民风;为政者如能尊敬长者,人民也会随之尊长。由此可见,孝不仅是家风之本,也是民风之本。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孝”是子女感恩父母的本心、回报父母的本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员干部倘若不能尽孝于父母,又何谈尽忠于国家;不能回报于父母,又何谈回报于百姓?党员干部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个人成长亦是受教于父母,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要尽心尽力地尊老、敬老、爱老,发扬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让“孝”奏响家庭和谐美满的旋律,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奏鸣曲”。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2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桌饭,斟满酒、举起杯,这才叫三十,这才叫春节。”

春节期间,其实最忙碌的是母亲,她除了节前的浆洗,还负责一大家子的美食。在我们家,母亲的主厨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即便有些时候,我们不愿她累着,在饭店就餐,母亲还是要坚持三十亦或初一摆上一大桌。这是属于母亲的领地,也是她施展厨艺的舞台,或炒或炖,或凉调或热炸,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食材有多少不同,母亲总能用她的一双巧手,给我们全家提供一顿丰盛的大餐。在母亲看来,这做菜的过程,就是享受一大家齐心做一件事的过程,心思那么纯正而又真挚。母亲常要提早备齐食材,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这时间常要延续到正午的那最后一条鱼,在一挂长鞭炮声中,一场精彩从母亲的妙手中以一碟碟的形式摆满圆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一刻的幸福离不开辛勤的付出,离不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幸福都是劳动者奋斗出来的,平凡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这份用劳动支撑起的和谐之中涵育、闪光。

三句话自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见出母亲的坚持。我家传统春节的流程,正是在母亲一步一步引领下,才一年一年有条不紊、热闹非凡地延续下来,而孩子们也在这种有序的操持下,在成长中记住并习惯了春节该有的步点。今天的我早已明了母亲的坚持,感恩感谢于母亲的付出:一个家庭还是应当有传承的,在这多变的世界中能够多出一丝定力,拥有一份耐得岁月咀嚼与回味的味道,这不正是一种绵长的幸福?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3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读过很多书,他们写不出微言大义的文章,也说不出深奥玄妙的道理,但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传承着家风。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二人转之乡吉林省梨树县,在这里,二人转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生长在二人转之乡的我,从小随着父母听戏,听着父母讲戏,久而久之,在听戏讲戏的过程中,也从戏中学习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听《鞭打芦花》,学到了闵子骞孝亲悌长的传统美德。“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言犹在耳,“闵损贤孝留继母,一代美名万古传”牢记于心。孝悌之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善孝当先,鞭打芦花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听着戏中的唱词和长辈的讲述,看着父母孝顺长辈的言行,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记住了鞭打芦花的故事,开始懂得了故事之中的道理,知道了为人子女的义务。以戏中人物为榜样,帮着母亲烧火煮饭,跟着父亲放羊喂牛,想着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孝道的认识与认同也日渐加深,明白了孝顺父母,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关心,更要在精神上予以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听《马前泼水》,学到了朱买臣勤学苦读的治学精神。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们虽读书不多,但却十分重视教育。打小父母便常常和我讲:“你看看人家朱买臣,虽然家里穷,但仍然坚持努力读书,冬天进山砍柴回来,读书入迷到天冷而不觉,过家而忘入。结果人家到底出息了。所以,你也得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知道不?”因此,年少的我便意识到努力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告诉自己一定要像朱买臣一样,把书读好,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为了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戏中的朱买臣,就这样成为了父母口中苦读的典型,成为了我心中勤学的模范,成为了传递笃学精神的载体,成为了督促着我勤学奋进的力量。

听《包公铡侄》,学到了包大人公正廉明的无私品质。戏中包公陈州放粮,遇见有人状告其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包大人铁面无私,秉公断案,依照国法,铡了包勉。“我怎能藐视国法是非颠倒,我怎能知法犯法不按律当条”,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唱词,至今仍记在我心中,时刻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决不能违法乱纪,损公肥私。如今有幸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我更要以身作则,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善用法治方式,坚持依法依规做事,清正廉洁做人,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像包公一样的执法奉法者,成为依法治国的执法守法者。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出出戏剧演绎着一段段故事,一段段故事传达着一个个道理。二人转,不仅传承着这片黑土地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我们一家人的美好回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家风。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4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有着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构成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和弘扬。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后,“家风”概念也被引入民法典,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同。其实,好的家风就是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家庭教育的职责所系。

好家风吹的是“爱国之风”,让子女从小立下报国之志。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幸福的小家。作为一个家庭,家长首先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时刻怀着报国之志,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勇敢地站出来、冲上去,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实际行动爱国,子女就会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刻苦学习、自立自强,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好家风吹的是“敬业之风”,让子女从小筑牢奉献之基。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在本职岗位上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敬业表现在对待工作的极端负责上,是一种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状态,是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职业道德要求。事实证明,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家长,是不可能教育出敬业的子女来的。因此,家长首先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时刻为子女当好榜样,让子女在家长的感召下兢兢业业做事,从小筑牢奉献之基。

好家风吹的是“诚信之风”,让子女从小培植立身之本。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的是诚实劳动、坚守承诺、诚恳待人,是人们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人无信不立”,靠谎言欺诈,靠投机取巧,虽能得逞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没有诚信作支撑必将行而不远。轻诺则寡信。作为家长,要带头做到讲信用、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觉在成长中不撒谎、讲信用,从小培植立身之本。

好家风吹的是“友善之风”,让子女从小涵养仁爱之心。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它强调的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友好、友爱,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构建和睦相处、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友善是建立在平等相待、以诚相交的基础上的团结互助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善念和善举,不是软弱可欺,更不是没有原则的退缩、忍让和息事宁人。作为家长,要带头加强个人修养,以与人为善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让子女学会团结友爱、举止得体,自觉做一个有文明、有教养的人,从小涵养仁爱之心。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5

每当读起“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无不为古人家风所感动,感佩家风里诠释的品德品质,探略家风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码”,感喟家风家训中对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年少时,捧读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总感觉家风是名门显贵之家特有的精神符号。随着年龄增长,在回望时方醒悟,原来,家风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不显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路。那些藏在父母言传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要求,正是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风,在潜移默化指引着我们前行。

家风无声化“和美”,滋润我们和善待人、美美与共。虽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但并不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从记事起,父母总给人感觉每天都充满干活的激情,充满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乡不时有走村串户的外地手艺人、生意人,大多数人家都因吃不上饭、或者嫌麻烦,拒绝招呼这些人吃饭、歇脚住宿。但父母却例外,即使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要走进我们家门,父母都会热情招待。有时候遇到天灾人祸讨要粮食的人来到家里,父母还会招呼歇三五天,帮助他们把背运粮食的情况。当我们问及母亲,自己家吃饭都显得捉襟见肘,为什么要接济别人,她总是说,高祖在世之时,叮嘱她要“油盐柴米放在露天坝”,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做法,也成为了我们要求孩子的一部分。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续,并成为与世界、与社会美美与共的秘诀。

家风无声化“规矩”,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鸡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驱赶的时候,用石头把小鸡砸伤了,邻居看到后非常生气,朝我大声呵斥。我回到家,母亲把自己家的小鸡抓来,让我赔给邻居家,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邻居家有错在先,没必要赔东西,也不用赔不是。母亲心平气和教育我,说邻里间和为贵,虽然邻居家的小鸡不该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鸡对邻居家来说,比自己家种的菜要贵重,我们得分清轻重、明晰是非、辨准对错,别人做错了,不用和别人吵架,要严加约束自己,才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看似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镇上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带我去场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一些连环画、一些故事书,让我们能够读上书。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上高中时,家里为了付学费、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兴起时期,我们提出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父母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们,说:“读书考不上大学,是我们的事,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家里拿不出钱读书,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分心考虑。”在父母严肃的批评中,看着父母坚毅的眼神,我们都静心下来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6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年轻力壮到渐入耄耋,家风伴随着党员干部成长,浸润于骨髓、血脉与灵魂中,熏陶着党员干部的品性,教化着党员干部的言行。好家风是从好习惯开始的,只有以好习惯“积跬步”,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兼具良善柔情与精神硬骨的好家风,让好家风“至千里”。

以“勤俭节约”的习惯“积跬步”,涵养“廉洁奉公”好家风。党员干部养成勤俭节约的风尚,看似是“门后之事”和个人习惯,实际上却事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发展,是兴党兴国的根基所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好“撑面子”、尚“攀比风”,就会损害党的形象和党内风气,腐蚀动摇党的根基。因此,党员干部当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和生活习惯,做到不奢靡浪费、不贪权重利,做为党分忧效劳的“为政能臣”,而非金钱权势的“俯首之臣”。党员干部要善养“廉洁奉公”之心,善养“勤俭质朴”之风,善养“清正不阿”之气,管好心灵净土和目视范围,心守好、权用对、手管住、嘴把牢,让好习惯走好生活中的“方步”,厚植廉洁奉公的政治底色。

以“乐于助人”的习惯“积跬步”,涵养“无私奉献”好家风。腊月寒时的添衣送炭,尘雪积道时的邻里互助,遇危难时的八方支援,都是助人为乐赠予的“玫瑰”,散发的“馨香”,助人为乐是好家风的体现和弘扬。从先人后己的雷锋到吃亏书记李连城、环卫天使李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映射在乐于助人的生活习惯上,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满心满眼装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喜乐忧愁,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于他们而言,“吃亏”就是“得福”。心可以连接心,爱可以感召爱,暖可以传递暖,他们“无私奉献”的好家风成为了“聚能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作为党员干部,要乐于助人、亲近群众,真心实意地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当成梦想来实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落实,在“无我”的心胸中和“小我”的奉献中提升“大我”的精神境界。

以“爱国护家”的习惯“积跬步”,涵养“至诚报国”好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家爱国是与生俱来、与时成长的情感。叶子无论飘向何处,永远都不会忘记根在哪里;明月无论洒向何方,永远都会照亮心中的故乡。家与国是党员干部心中的温情所在,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是共同的追求。“爱国护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行为习惯与行动自觉,是一种在关键时刻团结奋进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热爱家国的基因与情怀,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以焦裕禄“以身许国”的家国志向为精神旗帜,投身时代洪流、力战艰难险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至诚报国中担负时代使命、实现人生理想。

好习惯塑好家风,好家风润好民风。家风家教是党员干部每天都在感受着、浸润着的,就像头上的太阳,照耀着、引领着;又像心里的长河,流淌着,奔腾着。好家风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养心”中“立德”,在“积跬步”中“至千里”。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7

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看了让人深刻感受到家规家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仅使人陷入沉思。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诵读《颜氏家训》、《诫子书》和《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__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由此可见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铃,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1000字篇8

春节期间利用值班时间认真阅读了《中国家规》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书中写到:“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治理家庭的道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是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而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可见,良好的家风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观看了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当然也包括我自己。视频中,__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感动,还有他深情吟诵的《游子吟》,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看着视频中的儿女们和爸妈团聚的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也想起了我的爸妈。

这两天,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又播放了一个公益短片《家风传承》,通过三个故事还原“家风传承”精神。“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__以来,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配套规章、措施也相继出台,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领导干部有了好家风、好作风,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形成、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千千万万家庭培养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强调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犹如家庭细胞核,良好的家风必将促进细胞的健康成长,千万个这样的健康生长的细胞,才会让社会肌体和谐健康!

古代家训家规的出发点是维护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谐与繁衍发展,而其实际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__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传习和继承良好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道德的力量。树木相连形成森林,森林相叠汇成气候,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良好的家规家训应当继续发扬。

读《中国家规》让我体会到家训家规深深的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只有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成为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才能够铸就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今后,我将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让优良的家规家风,薪火相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