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考察报告4篇

美国考察报告4篇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考察报告  

6月30日-7月21日,全国农技中心"赴美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考察团"参加了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的农业推广技术培训,访问了密西根州万比伦县推广站、马里兰大学推广站,参观了两家综合农场和芝加哥谷物期货市场,最后拜访了美国农业部负责推广工作的研究教育推广局。  

一、美国的农技推广工作  

(一)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1855年美国国会通过"赠地法",根据该法案,每个州均设立有赠地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即是全国第一所根据赠地法成立的大学。1887年第43届国会通过汉奇法案,在赠地大学建立农业试验站(相似于农科院),主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研究、试验作物和果树对气候、水土条件的适应能力;分析土壤、水份、天然和人工肥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各种草及饲料作物的适应性和价值;研究各种家禽饲料的成分和可消化性;开展有关奶油、奶酪生产的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等。1914年美国农业部提请第63届国会通过史密斯和勒沃尔法,规定在州立大学建立合作农业推广站,通过田间示范、发行出版物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上三个法案,形成了美国以州立大学为依托,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推广模式。  

(二)健全的推广体系和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县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推广机构。联邦政府推广机构设在农业部,有500多人从事推广工作;州一级的推广机构设在州立大学的农学院,由农学院院长或副院长任站长,设副站长3-4人,并设立主席、副主席、秘书等职。同时州推广站一般都设有专家顾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推广项目进行决策,对推广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下一年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美国州一级有推广专家4000多名,均为大学的博士或教授;州立大学在各县均设立有农业推广站。县级推广站由州立大学的推广站直接管理,推广人员由大学推广站组织评审小组,按聘用条件择优聘用。县推广站直接、间接地(农业协会、合作协会或自愿者)向农民推广最新科研成果,传授科技知识。全美共有县级推广人员1多人,其中25%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占绝大多数。密西根州83个县,有推广员445名,70%为硕士,10%为博士;马里兰州23个县有推广员300多人,80%为硕士,10%为博士。县级推广员由大学推广站直接培训。  

(三)明确的推广工作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美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宗旨是:通过教育向农民传播知识。推广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通过高素质的推广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项目,帮助农民改善生活。  

推广工作的目标是:使农民有一个幸福、稳定的家庭;使青年人有远大的理想;提供更多的有活力的社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美国的推广工作面向整个社会,包括农业的全程和家庭,以及农民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等。重点推广领域是:农业与资源管理、社区经济发展与旅游、食品与安全、儿童青年教育、家庭家政管理五大领域。  

通过以上领域的推广,教育农民应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发展优质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并不断开发新的农产品;教育农民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合理正确投资,改进生产设施和条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教育儿童青年通过"四健"活动,培养从小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向他们传授终身可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妇女怎样带好孩子、增加食品营养,改善家庭经营管理等。  

(四)成功的推广工作经验。美国推广工作内容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方式法:一是自下而上,以县站为基础,收集农民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等汇总到州推广站,州站组织拟定全州及各县的推广项目内容;二是由各专业组的专家自上而下确定推广项目,如畜禽防疫、农作物病虫防治等;三是成立专家领域推广队伍,成员包括州农学院的推广专家、农牧场主、农资经销商和县推广员,共同研究决策推广项目。这样决定的推广项目针对性较强,有利多方协作共同完成。据密西根州立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州推广站副站长GaleArent先生介绍,该方法作为密西根州的推广经验,得到了农业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目前正在全美和有关国家推广。  

在多年的推广工作中,GaleArent先生总结出了8条搞好推广工作的经验:一是每人都有向上的目标;二是推广站的人员构成以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组成;三是推广人员必须竞争上岗,讲求工作实效;四是所有推广人员必须有搞好推广工作的承诺;五是有一个团结、协调、合作的工作环境;六是有一个较高的工作目标;七是推广站及其成员的工作必须得到的社会的承认,受农民的欢迎;八是有原则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领导。  

(五)现代化的推广手段。美国农业推广除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和庞大的、高素质的推广人员外,还拥有现代化的推广设备和手段。首先,各级推广站均配有计算机系统,并与国内外联网,设立有多个网站、网页。密西根州的83个县推广站都是联网的。推广人员可以随时获得大学推广站数据库中的资料,也能了解到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和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在万比伦县推广站,我们即在网上找到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其次,各州推广站设立有电视台、无线广播电台,定期向农民播放农业信息和技术知识。三是运用卫星系统向农民提供农业气象、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服务,开展技术培训等。县级推广站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等设备齐全,有土壤、肥料等质检仪器,图书资料室、会议室、培训教室等设施齐备,农民不出家门就可了解所有农业信息。  

(六)稳定的经费渠道。以1996年为例,美国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60亿美元。其中科研经费40亿美元,推广经费20亿美元。近年达到84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用于食品和农业安全及质量检验,40亿美元用于科研,30亿美元用于推广。密西根州大学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7500万美元(-预算),其来源,联邦政府占15%,州政府占38%,县政府占25%,特定项目占19%(该部分不固定),植物安全项目占3%。在7500万美元的科研、推广经费中,用于人员工资的开支占85%。近年来,县政府对推广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密西根州,各县近3年用于推广的经费从1200万美元增加到2400万美元。万比伦县是密西根州经济"欠发达"县,人口7.5万,耕地20万英亩(120万亩),县推广站有16名推广员,每年推广经费40万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随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增减,联邦政府用于各州的推广经费,要求按1:4配套,即联邦政府支持100万,州政府必须投入400万。州县政府同样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落实。同时吸纳私人企业、农牧场主等的自愿资助。密西根州近年接受资助的推广费占推广经费的1.5%。  

(七)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在美国,包括县农业推广站的推广人员,都是国家公务人员。人、财、物管理权属州立大学推广站。县推广站经费由大学推广站核定,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大学推广站按规定比例解决;办公费费用、交通工具等开支由县政府解决。科研、推广经费统一由州立大学按项目及支出预算拨付。县推广站与县级政府及部门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一般县推广站长的年工资收入4--5万美元,大学本科毕业的推广人员年工资2.8万美元,硕士推广员年工资3万美元。推广人员的年收入平均可达4.5万美元以上。推广人员的福利、保险、退休基金、推广奖励基金及职工家属的保险等全部由政府及州推广站承担。保险金个人承担5%,州推广站承担10%。同时享受国家公务人员的其他待遇。  

二、美国农技推广工作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美国作为移民国家,"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由于管理体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照搬美国的推广模式是不可能的。但美国政府重视农业、保护资源、保护农民利益等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依法治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喊了几十年,但"基础"依然不稳。农业"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还仅体现在政策上,且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时有偏差,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投入严重不足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法》规定的投资比例实际中难以兑现,《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管理条例》等法规贯彻落实难,"权大于法"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利用行政手段挤占、挪用基层推广站的资金、资产,限制农业部门执法,拖欠农技推广人员工资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强化农业法规、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推行依法治农。要象抓"农民负担管理"一样,下大力气抓好农业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科研、推广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美国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尽管我国过去曾推行过"农、科、教"三结合的体制,但实践效果难尽人意。  

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生产劳动率仍然很低,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国情的不同,在我国套用美式的"三位一体"是很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相互脱节问题,我认为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体制,二是经费。美国农业部的职能用一句话概括,即"从田间到餐桌",而从田间到餐桌这一过程,我们是由多个不同部委管理的。体制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不仅仅体现在"三结合"上),短时期内这种利益格局很难打破。同样,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不同资金渠道对其资金使用上的限制,也难使二着象美国那样结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农业内部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作用。通过项目,把科研、培训、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实用技术的研究,培训推广骨干,加大推广力度。目前我们管理的"科技跨越计划"、"棉专资金"等专项资金均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不断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改善推广人员待遇,稳定基层推广队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农业推广工作是农业发展的保证。我国农业推广部门经费严重不足,"缺钱养兵,无钱打仗"问题相当突出。目前,市(地、州)、县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脱勾"、"转制"呼声很高,推广队伍士气低下,推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作为主管部门的农业部,一方面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力保各级推广部门在地方机构改革中不受冲击或削弱;另一方面要按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努力争取资金,加大农技推广资金投入,逐步实现推广手段的现代化,改善和提高推广体系人员的待遇。应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参照国土、工商、税收等部门的做法,将基层推广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系列管理。各级政府要为农技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鼓励推广人员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及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要对推广工作成效突出者予以重奖。在职称评定、职务聘用中,要向县及县以下倾斜,激励基层推广人员深入农业第一线。要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在地方机构改革中,农业推广系统不能搞"脱勾"、"断奶",不能"转制"为企业。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美国的农业推广人员,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州大学推广站进行在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成立时间相对较短,推广人员大多在推广工作第一线,受教育程度、环境及信息等影响,知识普遍老化。为此,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推广队伍业务技能的培训,包括现代化推广手段的培训,观念、知识的更新,农业法规、政策的培训等。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既可以考虑利用大专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培养农业推广学士、硕士、博士,把县以上推广人员培养成专家型人才;也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  

二OOO年八月  

美国、加拿大两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美国、加拿大两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6月29日至7月14日,校党委副书记牟思伦带领党办主任甘建青、组织部长姜少华、宣传部长马可、统战部长李恒进、工会副主席兼妇委会主任许艳雯、后勤处党总支书记张务华、财金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昱慧、统计与数学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建香、燕山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常森、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丽娟一行11人,对美国、加拿大两国的部分高校进行了考察访问。通过积极诚恳的工作,热情广泛的协商,使有关合作交流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进展,与国外有关高校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和合作意向书,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基本情况

为了避开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和加拿大国庆(7月1日)考察访问采取了美国——加拿大——美国的路线。

(一)美国高等教育概况及考察情况

1、美国高等教育概况。美国属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非常普及,水平也处于世界的前列,共有3300多所大学,其中公立院校1700多所,私立院校1600多所。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其创办必须获得州政府颁发的执照,建校章程也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方面,属于分权类型,即国家教育部只负责宏观调控,各州自行管理教育事务。各州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各成体系,没有统一模式。

美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两年制学院、四年制大学(学院)、研究生院和有些大学同时也是研究中心四种类型。高等教育各层次都有相应的学分标准,无论要拿到哪一层次的学位,都必须上满与其学分标准有关的必修课,并参加规定的考试。各大学之间的学分相互承认。

(1)两年制学院:约有1200多所,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开设两种课程,一种是与职业有关的技能培训课;另一种是转学课程,学习一些与人文、自然科学有关的知识,这两种课程攻读完毕并取得学分后,可获取证书或准学士学位,并可转入四年制大学(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2)四年制大学(学院):约有多所,主要为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代表着美国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学生学习4年后可获得学士学位,有些院校也开设研究生课程,授予硕士学位,并接受外国学生攻读学位。 

(3)研究生院:读硕士学位需要1-2年,读博士学位需要2-3年,美国的研究生院不仅招收本国学生,而且招收大量外国学生。 

2、对美国高等教育的考察情况。代表团于6月29日当地时间22时抵达华盛顿。第二天上午访问了乔治城大学,该大学语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Deanna先生、副主任Bennett女士接待了我们,热情地介绍了该大学语言培训中心的职能及正在开展的培训项目。牟思伦副书记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表达了与该校合作交流的愿望,双方就合作培训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等问题进行了协商。乔治城大学成立于1789年,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声誉最高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位于华盛顿特区中心,该校在全美三千多所大学中,综合排名第23位,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起被公认为全美最好的大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南非大主教图图、德国外长费希尔、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等都是该校著名的校友。该校师资力量雄厚,世界许多著名的教授、专家在此校任教,美国前国务卿奥布利克特曾为该校教授。该校下设乔治成学院、文理研究生院、外事学院、国际学院、法学院、麦克道诺商学院等九个学院和一个职业发展中心。该校毕业生目前在全球各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

代表团从加拿大返回美国,于7月8日当地时间9时40分,到达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访问。圣荷西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举世闻名的“硅谷”,是美国西岸第一所高等教育公立学府,具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准,在理科、工科、商科享有很高的声誉,最受欢迎的前十大科系由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艺术与设计、管理、行销、会计、幼儿启发心理学系。该大学国际部国际领导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石德祺(Peter Sterlalli)、中国项目首席顾问王昕接待了代表团,石德祺采用口头讲解与计算机屏幕显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及教学、培训、相关的硬件设施情况。圣荷西大学创建于1857年,是美国西部地区设立最早的公立高等学校,现有69个学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生超过3万人,学校设有八个专业学院,即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人文科学与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科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该校的国际领导人才培训中心主要从事对来自各国的高层次管理人员培训的工作,已经为我国湖南、云南、贵州、西藏、山东济南等省市组织了多期高级管理人才培训,青岛大学曾组织29人参加了该校进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在美期间,代表团还考察了斯坦福大学、夏威夷州立大学等学校,参观了学校的校园及部分教学设施,了解了这些学校的发展状况、办学特色及办学模式,开阔了眼界。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概况及考察情况

1、加拿大高等教育概况。加拿大没有联邦教育部或类似机构,高等院校除私人创办者外,都是省属大学,各省教育部组成一个协调组织——教育部长理事会,负责沟通和协调各省的教育工作,该理事会在联邦政府的授权下,具体承办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方面的交流工作。加拿大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各省在学制、课程、考试等方面都不完全相同,大学行政系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董事会、学术方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评议会。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居世界前列,共有高等院校200多所,可分为大学、社区学院、专科技术学校或私立学校等三种类型。 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各省负责提供,私立学校除依靠学费和私人捐款外,不足的数额也有省里支付。

(1)大学:全国共有大学90多所,有的也称学院,通常指有权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全部为省辖公立,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其中70多所可授予各类专业学位。有十几所大学无学位授予权,但可委托与其有联系的大学授予学位。大学基本上都实行学分制,保持全国统一的高水平。

(2)社区学院:也称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是一种两至三年制大学,全国有200多所,只授文凭,不授学位,社区学院还提供1-3年的职业培训课程,便于学生直接转入其他大学继续学习。 

(3)专科技术学校或私立学校:主要进行传统职业专业和专门技术培训课程教育。 

2、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考察情况。7月3日,考察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参观了学校的校园及部分教学设施,了解了这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发展状况。7月5日,当地时间12点30分,代表团抵达加拿大维多利亚,考察皇家路大学。该校校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代表团共进午餐。下午双方就教师、学生培训等项目举行会谈协商,牟思伦副书记代表我校与皇家路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晚上,皇家路大学举行隆重的晚宴招待代表团,该校校长及宣传、学生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晚宴。

7月6日代表团乘船抵达温哥华,当地时间下午4时40分,访问菲沙河谷大学。该大学是加拿大国家批准的公立大学,创建于1974年,在校生7千多人,外国留学生200多人。该大学副校长魏伟诗(Wayne Welsh)博士带领该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系主任范保罗(Paul Fanklin),人文学、社会科学、美术学院院长孙文锐(Virginia B.Cook),国际教育系主任史定慎(Karola Stinson)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代表团进行了诚挚热烈的会谈,魏伟诗副校长简要介绍了该校的情况,表示,他曾经访问过山东经济学院,回来将访问情况通报后,学校的各系对与山经合作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他希望与山经在教师、学生培训及其他领域展开全面合作。牟思伦副书记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实施开放式办学的思路,专门提到学校实施“313”成才工程,强调与国外高校的嫁接,为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创造机会,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牟思伦副书记代表我校与菲沙河谷大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随后,代表团参观了该校的教学设施、体育馆、国际教育系办公场所,办公场所中摆设着从不同渠道收集的中国工艺品、清朝服饰、书画作品,体现出该校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二、主要收获

代表团在14天内,辗转美、加两国,考察参观访问了7所大学,签定了两项合同,增强了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开阔了眼界。

(一)签定了两项合同。

1、与加拿大皇家路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主要包括本科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学习参观、文化与学术交流项目四项内容。本科学位项目:两校共同建立2+2合作模式本科项目,学生前两年在山经学习,后两年在皇家路大学完成本科学业的学习。专业包括应用交际学、企业管理、酒店管理、领导与管理科学。山经将于派送20——60名学生进皇家路大学学习。硕士学位项目:两校共同建立4+2硕士学位合作模式,即学生的本科学习在山经完成,而后在皇家路大学学习两年取得硕士学位。主要专业包括跨国文化交流、领导与培训、环境与管理、知识管理等。学习参观:山经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到皇家路大学参加高级教育管理培训、英语指导、参观相关大学。文化与学术交流:两校共同寻求学术出版和信息交流研究合作。

2、与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双方积极开展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合作,并在学术交流等方面探索合作的形式。

(二)加强了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为开放式办学拓宽了渠道。通过对美、加两国七家大学的考察、访问、参观,增进了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宣传了我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扩大了我校的国际影响。达到了了解合作办学信息,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开拓合作办学空间,奠定合作办学基础的目的。在访问中,我们深切地感到,美、加两国的一些大学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对于我校合作办学表示出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表示,虽然目前双方开展全面合作的时机还未成熟,但菲沙河谷大学愿意与我校开展积极的接触,加深彼此的了解,最终实现全面合作。乔治城大学在商谈中表示,愿意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修改正在实施的培训方案,或者专门为我们制订新的培训方案,表现出真诚的合作愿望。尽管由于双方的条件有一定的差距,此次访问签订的合同不很多,但通过此次访问,打开了与更多大学交流合作的大门,随着今后相互间的访问交流,双方进一步加深沟通了解,必将找到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不同领域、不同方式的多种合作。

(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美、加两国访问期间,大家亲眼看到这些国家繁华的城市、高水准的生活、整洁的环境,亲耳听到身处异国的华人“祖国强大,我们海外华人腰杆也直”的呼声,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论述的无比正确,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无比正确。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才有了大幅度提高,才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复兴振兴的必由之路。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繁华的景象下也存在着阴暗面:有的城市街区垃圾遍地、无人打扫;流浪汉经常可见,倒卧在公共绿地上休息;纽约闹市街头,站立着行乞的乞丐;有的公务人员和少数人对中国人抱有成见。这表明,西方世界并非一切都好,在经济发达的同时也有落后的方面。这使我们对美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减少了妄自菲薄,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访问考察,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在参观考察了美国、加拿大两国的一些名校后,大家深为这些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所折服,感到了我们的差距,激发起贯彻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第五次教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把我校建成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斗志。

三、启示与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以人为本”是美、加两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理念,在办学中突出提高学生的质量,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学校的教育和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特别是以学生为本,最终体现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特色。为此,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办学中,以育人为根本,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用育人的效果作为衡量学校工作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谋划学校发展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当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学校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各项具体目标,全面落实学校关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工程、后勤保障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形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综合体系,使育人工作始终保持高水平运转。

在管理上,要以服务体现管理,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体现正确的管理导向。学校的综合部门、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克服管人观念,不断探讨在新形势下,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全心全意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二)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美国、加拿大高校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启发、问题研讨、课堂互动的方法。一是注重对学生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讲课时,鼓励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他们提出了“教师不是万能的,学生没有愚蠢的”教学理念。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每门课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这种课题,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自己提出一个实验项目,经认可后自行查阅图书资料或进行实验论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完成。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效果

如何不仅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做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可能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富于开拓创新。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加以灵活运用,要加大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同时,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内容、标准上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校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这些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利用“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浓郁的人文氛围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良好环境。校内外教授、学者、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大量讲座及专题讨论会,其内容涵盖科技、文化、政治、经济、心理、卫生、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学生能很好的扩大知识面,激发求知的兴趣和创造力。一些设有艺术学院或艺术系的院校基本上每周都对全校学生演出较高水平的文艺节目,使学生能够感染艺术的熏陶,活跃思维。菲沙河谷大学的体育馆内,陈列着学校参加大型体育比赛获得的奖品、奖杯,悬挂着获得荣誉的学生运动员的照片。他们认为,体育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增强竞争的意识。每个学校都有经正式注册登记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团体组织,通过组织校内外的活动,各学生团体的学生一方面锻炼了才干、培养了能力,另一方面为其他同学不断提供在一种娱乐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校要继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系列活动,比如,生动活泼的艺术表演、体育比赛,丰富多彩的娱乐游戏、形象设计,多知识领域的演讲辩论,高知识层次的学术报告,高实用价值的生活技能展示等。尤其是举办好我校的“十佳百强”系列比赛、基本技能大赛、英语节、电脑节等传统活动,形成教育品牌。学校注意引导并在各方面支持帮助学生社团、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多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阔视野,开拓知识面;在参与和组织集体活动中增长才干,完善个性,增强团队意识;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实现校园与自然的和谐

美加两国高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许多学校绿树遮荫、花草簇拥;松鼠、鸽子等小动物在校园草丛中嬉戏,根本不惧怕行人;校园内整洁美观,胜过公园。特别是加拿大皇家路大学,校园内古木参天、森林成片,孔雀在校园道路、草地上悠闲自在地散步,行人与汽车自觉地给孔雀让路。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校园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高度和谐。

我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一是要有环境意识,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办学的重要工程之一,把在应有的位置,纳入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而不是当作办学的附属工程,不能以损害环境提高办学效益。二是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充分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特别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留出充分的空间种植花草树木,使校园的山、水、林、路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感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对能体现学校发展历史的树木、建筑、设施要有意识地加以保留、保护,增加学校的历史积淀。三是教育师生员工提高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从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等基本道德行为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人与自然、学校与环境的融洽和谐的关系。

(五)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国际合作办学的路子

我校制定的开展国际交流,实行国际合作办学的方针是十分正确的。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要求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这种人才只有通过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是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具有和强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考察访问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与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高度积极性,非常希望有机会与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加拿大的高等学校如此,美国的高等学校也如此。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存在着很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分析形势,权衡利弊,从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维护本校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等方面,慎重考虑,正确决策,选定最有利的合作伙伴,采取最有利的合作方式,争取最有利的合作效果。重点应加强同与我校处于同一层次或略低于我校层次的国外高校的合作,因为这类学校要价一般不很高,在某些利益的取舍方面更易于做出让步,便于双方优势互补、双赢双胜。对发达国家著名的大学,合作中我方付出的代价相对要高,可采取聘请其教师来我校担任外教,或讲学的形式合作,以提高我校的声誉。合作项目可采取我校单独与发达国际高校合作的形式,也可采取我校联合国内其他高校与国外大学合作的形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总之,应当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国际合作办学的效果。

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考察报告

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考察报告 

美国自1991年3月以来连续117个月经济持续发展、税收稳定增加,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整体经济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深入研究,原因诸多,其中,小企业功不可没。而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帮助。在参加领导干部赴美培训考察期间,我们着重围绕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进行了考察。走访了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东部和西部小企业管理分支机构,考察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小企业发展中心和一些企业孵化器,从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美国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1、小企业划分标准和行业分布。在美国,通常很少使用中型企业的概念美国人所称的小企业即类似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按照美国联邦政府5月15日最新发布、10月1日正式生效的《小企业规模标准》,美国的小企业是根据不同的行业,按照雇员人数、企业资本金和企业规模来划分的。一般行业,雇员在500人以下或企业资本金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为小企业;特殊行业,如石油加工、航空货运、海洋货运等,雇员人数不超过1500人,资本金不超过2750万美元的为小企业。美国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共分19大类,1151项。大约1/3的小企业从事不生产直接产品的服务业,其余2/3的小企业分布在农业、渔业、林业、采矿、建筑、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小企业的行业分布是动态的。80年代以前,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商业及服务业;进入80年代以后,小企业逐步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退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将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2、小企业的组织形式。美国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根据企业资本金的构成、股东的权益及股东对债务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在缴纳税收方面的区别等来划分的,大体上分为个人企业、一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大类。这五类企业中,除了个人企业和一般合伙企业要负无限责任外,其余三种类型的企业对企业债务只负有限责任。小企业主大多选择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很大程度上出于对税收方式的考虑。如果该类行业中,以公司名义缴纳所得税优于缴纳个人所得税,就选择企业法人式的组织形式;若是相反,就选择个人或合伙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以便减少税收负担。  

3、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度报告,目前全美共有小企业252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近十年来,小企业发展迅速,从1990年至今,小企业数增加了26%,仅在度,新成立的小企业就达88万家,创下了历史新高。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发挥着四大重要作用:一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小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50%以上,产品销售占总销售额的47%以上,全美97%的出口商是小企业,商品出口占1/3以上。二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小企业雇主占全部雇主的99%,雇佣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近60%,度,小企业共提供了5630万个就业岗位,从1992年以来,小企业创造了22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三是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开创新兴产业。据调查,全美5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在高新技术领域,小企业就业人数达38%,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2倍,美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以品种计,70%以上是由小企业提供的。近十年来,以计算机、网络、信息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其中大部分是由小企业创新的。四是为大企业协作配套,填补空缺。在美国,由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几乎每一个大公司都有成千上万个小企业为其配套,全美500家大公司共有250多万家小企业为其协作配套、提供零部件。  

二、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现状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在扶持小企业发展中并不是无所作为的。经过长期的发展,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一起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小企业服务体系,为小企业的创办、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  健全、完善的管理、服务机构  

1、统一、高效的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  

1940年和1941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相继设立了小企业特别委员会,专门研究小企业发展问题。1953年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建立了独立的直属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SBA是美国小企业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小企业"开办、发展、成功"。其主要职能:一是作为小企业的喉舌,反映小企业的要求,就小企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向联邦政府提出建议,为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二是协调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和民间机构(如商业银行、非盈利组织)为小企业发展提供资源;三是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SBA在全美设有十个大区分支机构,70个地区办公室,以及向下延伸到县、市和社区的1000多个办事处。SBA这些下属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审批由SBA提供担保的银行贷款,帮助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帮助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和科技开发项目,同时,协调其他社会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  

2、官民合作的小企业发展中心(SBDC)  

小企业发展中心是为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融资、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非营利性服务机构。该机构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人机构、教育团体共同合作组建。小企业发展中心最早创办于1977年,当时全美只尝试成立了8个小企业发展中心。从1980年开始,联邦政府将小企业发展中心列为一项永久性计划。目前,全美共有58个小企业发展中心,下属还有遍布全美的1400多个分中心。  

小企业发展中心一般设在大学、社区职业技术学院、商会和经济社团组织内。小企业管理局和小企业发展中心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只是契约关系。前者对后者的性质、职责、权利、义务以及运作程序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凡具备条件的单位,都可向小企业管理局申请成立小企业发展中心,经审查批准后,联邦政府提供50%的经费,其余50%由地方政府以及私人机构(如大学、商业团体)提供。目前,小企业发展中心从私人机构得到的资助都超过50%。小企业发展中心通常从专业协会以及法律、金融、商业机构招聘一些专业人员,为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金融财务、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工程技术、项目可行性分析、产品出口,以及帮助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和政府采购合同,帮助小企业参与联邦政府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同时,小企业发展中心还和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一起,为小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以及其他服务。近10年来,小企业发展中心平均每年为60多万家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和各种帮助。  

3、其他各种社会服务机构  

上述小企业管理局和小企业发展中心是两个最重要的服务机构。除此以外,美国政府还组织、协调、引导各种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  

(1)退休经理服务团(SCORE)  

SCORE是由SBA资助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64年,全美共有389个地方分支机构,12400个成员,这些成员大多是退休的企业家和公司高层主管,也有一些现任的经理和专家,他们按地区就近开展活动,由SBA提供车马费,以"义工"的形式,自愿为小企业免费提供各种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办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SCORE每年约为30万个小企业提供帮助。  

(2)小企业信息中心(SBIC)  

SBIC也是由SBA和州、地方政府以及商业机构联合开办的小企业服务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小企业提供帮助,提供各种资料、信息、数据、参考出版物。目前,全美共有70个地区小企业信息中心,下属有600多个服务网点,共有12.8万个小企业得到SBIC的服务。  

(3)小企业制造技术中心(MTC)  

为了支持小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帮助小企业获得现代制造和生产技术及信息,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与各州及地方政府合作,在全美建立了100个制造技术中心。制造技术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按地区建立和管理,任务是广泛吸引各种技术来源,转移制造技术,为联邦研究开发机构、大学、社会非营利机构和需要制造技术的小企业建立技术转移的桥梁,为小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制造技术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项目工程技术,协助选择、安装软件和设备,为企业提供现场诊断分析,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等。制造技术中心的经费来自三部分;一部分由联邦政府通过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拨给,为1.5亿美元;一部分由社会非营利机构赞助;其余的由地方政府及有关商业机构赞助。  

上述多层次、全方位的小企业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运作高效的服务网络体系,SBA作为联邦政府的职能部门、处于整个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它通过全美1400多个小企业发展分中心,12400个退休经理服务团成员,600多个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点,还有19个全美出口辅助中心(EAC)、60个妇女企业中心(WBC),为全美2500多万家小企业提供服务。由于这些机构遍布全美、服务周到、信息充分,大大提高了小企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竞争能力的提升,保证了美国政府扶持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小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  完善,周到的全方位服务  

1、金融服务  

和中国一样,美国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资金短缺。按照正常的条件,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美国政府把帮助小企业获得资金作为扶持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并通过国会制定法律(《小企业法》、《小企业投资法》),授权小企 

业管理局(SBA)具体组织实施多种计划,协调全美8966家私人商业借款部门,为小企业提供资金信贷帮助。  

SBA帮助小企业获得资金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为企业贷款提供差额担保  

根据法律规定,SBA作为担保机构,通过全国十大地区分支机构,核准有关银行的"小企业贷款部"取得"小企业优先贷款(PLP)"承贷资格(由于政府担保的贷款安全、可靠,通常银行都努力争取此项业务),然后,SBA通过实施法律规定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7(a)计划’"和"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担保’504计划’",为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最高担保比例为80%,最高贷款额度为125万美元。通常的做法是由小企业向指定的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供企业自有资产(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等)的抵押、质押,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审查,如初步同意贷款,则将申请表和企业信用记录送给SBA,SBA如同意对企业资产抵押不足部分进行担保,出具担保文件,则银行给予贷款。SBA则根据担保额度和期限通过银行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通常一年以下的贷款,收取贷款担保部分0.25%的费用。一年以上的贷款则根据期限和数额而定,起点是2%。由于上述担保计划是法律规定实施的,所以SBA的担保资金由联邦财政支付。财政年度"7(a)计划"共为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504计划",共提供担保贷款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1%。在上述联邦政府所定的贷款担保额度基础之上,各州和地方政府也都对"7(a)计划"和"504计划"增加了各自担保贷款额度。如加州就把贷款额度标准提高到300万美元。  

(2)实施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SDIC)  

"SBIC"是一项专为小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和企业开办资金的投资计划。该计划是根据《小企业投资法》从1958年开始实施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是私人拥有,由SBA批准发照,接受SBA监管并由SBA提供部分资助的私人投资公司。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必须符合两条标准:①私人资金至少500万美元以上;②要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家、风险投资专家。为了促进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大力鼓励民间建立小企业投资公司,并给予种种优惠,如税收减免、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资金、为小企业投资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等。小企业投资公司使用自己的资金加上联邦政府所提供的优惠利率资金,以股本投资加提供管理服务的方式,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新办企业进行投资,并从分享高科技小企业的成功中获得高额回报。目前全美共有395个小企业投资公司(仅加州就有63家),共为小企业提供资金56亿美元,比上年的42亿增长33%。自"SBIC"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已为小企业提供资金300多亿美元。这些资金对高科技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INTEL、苹果公司、耐克公司、美国在线、联邦快递等数百家世界知名企业,在其开办初期都得到过小企业投资公司的支持。  

(3)其他各种贷款担保计划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贷款计划以外,SBA以及各州和地方政府还与银行合作,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用途,实施了名目繁多、考虑周祥的数十种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如简易贷款速递、出口贷款快车、社区贷款快车、救灾贷款、技术援助贷款、妇女企业贷款、退伍军人企业贷款等等。实施上述计划总的目的是千方百计为小企业提供更充分的金融服务,帮助小企业更快更容易获得资金。有关如何获得上述贷款的详尽资料,在任何一个小企业服务机构、社区经济发展部门以及金融机构都可轻易地获得。办理贷款的时间,最快的36个小时即可办妥。  

2、技术服务  

美国政府对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实施两个重要计划,以及创办小型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几种形式来实现的。  

(1)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  

"SBIR"计划是美国政府根据国会1982年通过的《小企业创新开发法令》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永久性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该计划的主要目的:一是鼓励小企业发挥技术潜能,促进小企业技术创新;二是把联邦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和小企业创新结合起来;三是鼓励、资助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四是促进联邦机构的R&D成果商品化,在商品化中增加私人部门的成分。"SBIR"计划的参与对象主要是联邦政府的有关机构和小企业。  

根据《小企业创新开发法令》规定,联邦政府机构中年度研究开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能源部、教育部、交通部、卫生部、环保署、太空总署、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原子能委员会等11个部门(这11个部门的R&D经费占整个联邦R&D经费的98%),必须依法参与"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每年必须从研究开发经费中拨出一定的比例(1982年是1.25%,1993年提高到1.5%,1997年增加到2.5%,1999年增加到3%),支持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开发活动。  

申请参与"SBIR"计划的小企业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美国人开办并独立经营的企业;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三是创新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要研究者为企业雇员;四是公司规模在500人以下。  

"SBIR"计划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每年由11个联邦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一批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小企业则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研究开发其中相关项目的申请方案。联邦部门根据小企业的资格、项目创新水平以及创新开发成果未来的市场潜力,对小企业进行资助。获得资助的小企业然后开始实行三个阶段的计划。第一阶段为起动阶段。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技术价值及市场潜力的可行性研究,在此阶段,每个项目可获得最高10万美元的资助,时间限定6个月。第二阶段为项目的研究开发阶段。只有通过第一阶段的项目才可获得第二阶段的资助,每个项目资助最高可达75万美元。第三阶段为创新开发成果的商品化阶段,主要是将第二阶段的成果从实验室转入批量生产并推向市场。在此阶段,政府部门不再给小企业以资助,主要靠市场来投入资金。由于"SBIR"计划的研究开发主体是企业,所以在第三阶段成果转化比较容易,商品化率也非常高,通常都在50%以上。自从1982年开始实行"SBIR"计划以来,全美11个联邦机构共为约50000个小企业提供了100多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近几年来,每年资助经费都在10亿美元以上,仅99年就资助了5000多个项目,资助额近12亿美元。硅谷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惠于这一计划的实施以及官方和民间社会服务体系的扶持。  

(2)小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计划(STTR)  

"STTR"计划也是美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计划,从1994年开始实行,其目的是推动公私部门、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和小企业合资合作开发科技成果。由于美国许多大学和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有强大的科技研究人才和设备,但常常局限于理论而非实际应用。而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创新和创业者的沃土,但苦于没有能力承担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的风险和庞大的支出。所以"STTR"计划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促进技术和产品从实验室转移到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参与"STTR"计划的对象主要是联邦政府的国防部、能源部、卫生部、太空总署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等5个部门、以及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小企业。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包括大学、民间研究机构以及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开发中心。  

"STTR"计划的实施和"SBIR"计划基本相同,也分为三个阶段。主要的区别在于:"STTR"计划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和小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资助金额为10万美元,时间延长为一年,主要是为了保证充分论证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现实可能性;项目的研究开发阶段资助金额为50万美元。从1995年以来,"STTR"计划每年资助金额都在1亿美元左右,其中40%以上的项目都实现了商品化。  

(3)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新企业大量产生,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正在成为新经济的亮点。与之相伴,一种新的服务形式--企业孵化器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  

根据美国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私人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总部设在俄亥俄州)的定义:企业孵化器是一种设计用来培育新办企业,为新办企业在创办初期的生存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工具,其目的是把技术、专利、个人才能、资金、管理运作和各种服务结合在一起,催化、扶持、促进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壮大。  

A、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大致说明美国企业孵化器近年来发展的现状和作用;  

--1980年全美仅有12个联邦机构创办的企业孵化器;1999年各种不同主体创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孵化器超过900个;  

--近两年来,营利性的"企业孵化器"正以每周新成立4个的速度在增加。[我们培训所在的加州理工大学POMONA分校也正在和美国太空部署(NASA)、空气推进实验室(JPL)以及道尔顿飞行研究中心(Dryden)合作建设一个占地39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不仅仅局限于孵化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也包括一般性的企业。其中:40%的孵化器是专业型的,即专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30%是混合型的,可以接受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技术企业;其余30%是为服务性企业如进出口贸易企业服务的。  

--孵化器的孵化能力通常在20-80个企业之间,每个孵化器平均正在孵化企业约为30个。一个企业从开办到从孵化器毕业,平均孵化时间是2-3年。  

--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87%能够在今后5年内继续生存发展,而没有经过孵化的企业通常在3年内有60%左右会失败。  

--由孵化器服务的企业每投入1100美元就可创造一个新就业机会,而在孵化器外新办的企业需要投入1万美元才能创造一个就业机会。1980年以来,孵化器毕业的企业已创造近60万个就业机会。  

--孵化期内的新办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年销售额为240万美元,明显高于没有经过孵化服务的新办小企业。  

B、企业孵化器通常提供以下各种服务:  

为新办企业提供办公室和生产、试验场地;协助办理各种手续;协助筹融资、引荐风险资金;提供可以共用的生产、测试设备和INTERNET网络;共享会议室和秘书服务;法律和财务;管理咨询;技术支持;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建立销售网络以及组织产品展销、促销活动;帮助进行员工培训等等。总之,凡是经营企业所必需的各种服务,孵化器都能提供。这样就使即使只有一、二个人的企业也具有一个健全的企业所具备的各种功能。  

C、企业孵化器的投资来源及政府所提供的优惠:  

由于孵化器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以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社会机构也非常感兴趣。通常孵化器由联邦机构、地方政府、大学及研究机构,社会非营利组织以及私人公司共同投资创办,并按企业化运作管理。政府给予的优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投资,但不求回报;二是在一定期限内(一般10-15年)将地产税的增值部分返还给投资的企业。由于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再加上孵化器一般都和新开发的工业区结合在一起,毕业企业都会就近在工业区内购置厂房、发展壮大(据统计,84%的毕业企业都在附近发展),私人企业如果把投资孵化器和开发房地产结合起来也能获取一定的利润,所以私人投资积极性也比较高。目前,全美75%的企业孵化器是非营利性的,25%是营利性的。  

3、创业辅导和信息咨询服务  

前面所提到的所有小企业服务机构都有为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和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所有服务机构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定期出版刊物以及建立网站等方式,为小企业服务。任何人想创办一家新企业,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随时向小企业服务机构请求帮助。SBDC为帮助有意创建企业或经营现有企业有种种困难的业主,聘请了法律、金融、税务、贸易、管理、技术等专业协会以及退休经理服务团的有关专家,对小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如何建立企业、如何制定企业发展计划,如何经营管理企业,以及如何参与行业竞争、国际贸易和风险投资等。小企业还可通过电脑、电话信息系统免费查询各种问题,免费查阅SBA数据库中心有关市场、技术、商务等方面的信息资料。SBA还免费向小企业提供商务部定期出版的有关国内外市场信息的刊物,免费提供有关创新研究计划、科技成果转移计划以及企业产权交易方面的信息。  

美国是电脑最发达的国家,网上信息咨询服务是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一大特色。SBA的小企业网站是全美利用率最高最成功的一个网站,全美评比获得第一,平均每周有1050万人次点击。在网站上几乎可以获得任何你所想要的有关小企业创办、发展方面的资料。创办、经营小企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SBA几乎全部都已整理成规范化的答案,供用户随时查询。  

4、产品促销和市场拓展服务  

为了扶持小企业发展,促进小企业产品销售,SBA及其服务机构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措施:  

(1)政府采购合同  

美国联邦政府每年需采购商品和劳务约亿美元。根据《小企业法》规定,联邦机构执行采购时,应专门考虑小企业,称为"小企业单列"。法律明确要求将1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有能力承担的合同,尽量给予小企业;5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投标者,必须在二级合同给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承包子项目。为了帮助小企业更多地获得政府采购合同,SBA成立了政府采购办公室,其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为小企业提供参与联邦采购的机会。SBA采购办公室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每年和所有的联邦机构谈判,签订理解备忘录,确定给小企业的采购比例。通过他们的努力,现在每年小企业获得的政府采购合同,占联邦政府采购总额的23%,度约为460亿美元。二是联络联邦机构的2235个采购中心,监督审查评估这些部门执行采购的情况。三是通过各地的小企业服务机构,帮助参与采购投标的小企业,为他们出具资格证明和提供合同担保,帮助小企业获得合同。  

(2)为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牵线搭桥  

SBA及其服务机构为了帮助小企业,每年都主动与大公司大企业联系,签订合作伙伴协议,为小企业承揽协作配套业务。如1999年,SBA和通用服务管理局签订合同,今后10年每年提供10亿美元的天然气利用业务给小企业;和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签订合同,向小企业订购协作配套产品70亿美元等等。  

(3)小企业产品出口服务  

1980年,国会通过了《小企业出口增强法令》,并按照此法令制定了"小企业出口推动计划"。SBA在全国设立了19个小企业出口辅助中心,并在SBA的70个地区办公室内设置了出口贸易促进部门,在30个小企业发展中心设置了国际贸易中心,为小企业产品出口提供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同时,SBA还和商务部、进出口银行以及地方政府、商业贸易机构合作,为小企业产品出口提供资源支持。如SBA和银行合作研制了在线出口风险分析工具,帮助小企业尽快地获得出口贷款。SBA还主动和俄罗斯、墨西哥、南非等一些国家签订协议,建立贸易关系。SBA及其服务机构还经常组织小企业出国参加产品展销、促销活动。  

5、人才培训服务  

人才培训是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SBA和地方政府及大学合作,在许多大学内专门设立了小企业学院,为小企业经营者提供应用培训和素质教育。大多数地方政府每年都拨出一定的经费,为小企业的员工提供免费培训。所有的小企业服务机构都有教育培训职能。据统计,度,各种服务机构共为小企业培训人员128.7万人次,其中SBDC培训了61.3万人次,SCORE培训了39.5万人次。SBA及其服务机构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网上开设课程,进行网上培训。度网上培训共达30万人次。(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告

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告

去年以来,美国等地油葵、玉米种子大量引入我国,种子检疫任务艰巨。为全面了解其种子检疫情况,做好进口种子检疫风险分析,应孟山都全球种子公司邀请,4月7日至22日,我们对美国和阿根廷的种子检疫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参观了孟山都迪卡阿根廷分公司的种子研究所、加工厂,孟山都迪卡总部和杜邦先锋总部研究所,拜访了阿根廷动植物检疫局和农业研究所、美国动植物检疫局及其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并就植物检疫技术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一、美国的种子检疫情况 

美国植物检疫行政管理机构是农业部(USDA)下属美国动植物检疫局(APHIS),其植物保护与检疫管理部(PPQ)具体负责起草检疫法律法规,制订方针政策,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放进口许可证和出口检疫证书。 

(一)出口种子检疫 

出口种子检疫,各州情况不尽相同。在伊利诺伊州,APHIS将检疫工作委托州农业局,设一名专职检疫人员,对APHIS负责,具体田间检疫由中介组织州作物改良中心(ICIA)完成,并出具检疫报告(如遇特殊问题,也请州立大学专家进行病虫害分析),州农业局专职检疫员根据ICIA或大学的检疫报告,签发出口检疫证书;在夏威夷,APHIS委托州立大学实施田检工作,由APHIS根据田检报告签发出口检疫证书;在印第安娜州,APHIS委托州立大学,依据中介组织田检报告,签发出口检疫证书;在其他一些州,APHIS委托州农业局直接负责田间检疫工作,并签发出口检疫证书。 

在伊利诺伊州,ICIA为种子公司承担两项工作:一是出具种子质量证书,二是出具田间检疫报告。当种子公司向州农业局申请出口检疫时,州农业局委托ICIA依据进口国检疫要求实施田检,如种子公司未申报进口国检疫要求,ICIA则要对所有病虫害进行调查。田检一般5?次。由于工作量大,除6?名ICIA专职技术员,还外聘70多名临时田检人员参加调查,为保证田检准确性,每年都请检疫专家对临时田检人员培训指导。田检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样送州立大学做病理分析,ICIA和大学的检疫报告均送州农业局和种子公司,作为签发出口检疫证书的依据。 

(二)进口种子检疫 

1、进口隔离检疫设施与制度 

美国十分重视引种隔离检疫设施建设。为广泛收集、引进国际种质资源,确保美国农业和环境安全,本世纪初农业部就在马里兰州建立了引种隔离检疫设施。近两年,为进一步加强国外引种检疫,农业部又在马里兰州新建起装备现代化的“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NPGQC)”(旧的引种隔离检疫设施被关闭),专门负责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各地抽样送检样品的病理分析和杂草检疫,禁止进口的种用植物的隔离检疫等。此外,APHIS还指定5所州立大学承担隔离检疫试种任务,其中加州州立大学负责柑桔、纽约州、密苏里州和加州州立大学负责葡萄、华盛顿州立大学负责果树的隔离检疫任务。对于特殊病虫害,APHIS还委托其他州立大学进行其隔离检疫。 

2、普通种子进口检疫程序 

一般种子进口检疫程序主要是:进口许可、确定货物、去掉土壤、进境前检疫、进境前处理、限制使用、限制目的地、进境后检测及对病虫害的检测等。进口检疫审批主要基于风险分析,一般没有数量限制。APHIS要求进口种子的公司在其全封闭的温室内进行冬季隔离试种。期间,由APHIS或州农业局检疫人员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地进行处理。 

3、特别限制种苗进口检疫程序 

对于特别限制性种苗,如禁止进口的种子,必须由马里兰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和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隔离检疫试种。当进口商申请进口需隔离检疫的种苗时,当地检疫部门发给进口商一个标签,其上注明进口货物是植物性的,需要检疫,并要求由指定的机构进行。进口商将标签发至出口国,由出口国检疫部门按照标签上的要求检疫出证。进口商获得引进许可后方可进口,并将标签及出口国的检疫出证送到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进行隔离检疫试种,一般试种一年,果树类试种两年。如无问题,予以放行。美国对杂草检疫很严格,为了提高检疫效率,APHIS租有专用传输线路,口岸检疫人员可随时将货物中检出的杂草种子用电子显微镜拍成数码像片,通过INTER网在几分钟内从口岸传到国家植物种质隔离检疫中心,可立即判断是否属于检疫性杂草。 

(三)关于美国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19世纪末,美国伊利诺伊和纽约州首先报道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发生危害,在甜玉米上引起20?00%的损失。由于当地存在传播虫媒玉米叶甲,致使该病成为美国玉米产区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只要玉米叶甲能越冬的地方,一旦且暖冬,翌年病害发生就比较严重。本世纪以来,美国主要通过防治当地传播虫媒玉米叶甲成功地控制了该病为害。 

一般认为,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国际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种子带菌。因此,许多国家禁止从美国进口玉米种子。为此,美国作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些年,随着科技发展和检测手段提高,以依阿华大学McGee教授为首的专家应用酶联检测方法,检测了近20吨的玉米种子样品,种子带菌检出率极低,由此得出种子不能传病的结论,并认为该病传播主要通过玉米叶甲,在无玉米叶甲分布的地方不会发生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目前,美国种子贸易协会希望由McGee教授等专家,与中国检疫专家合作,依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从技术角度对美国玉米种子进口到中国进行风险分析。 

二、阿根廷的种子检疫情况 

(一)种子生产情况 

阿根廷是一个自由贸易国家,农业以玉米、油葵、小麦、大豆和高粱生产为主,1998年起粮食产量6150万吨,其中出口占60%,玉米、大豆主要出口到巴西,油葵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阿根廷的食用油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为此,阿根廷的种子生产发展较快,孟山都迪卡、杜邦先锋及瑞士诺华等种子公司均在阿根廷设有分公司。目前,迪卡的品种在阿根廷种子市场占有34%的份额。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广泛用到其品种选育过程中,转基因品种已开始大面积推广,1999年,预计其种植的大都品种中有75%是转基因品种。 

(二)油葵种子生产情况 

目前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油葵G101是迪卡阿根廷分公司的Anibal博士培育的高产双低品种,现已在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提高制种产量,迪卡公司不断改进其制种栽培技术,选择新的制种基地,制种产量已由6年前23公斤/亩提高到95公斤/亩。同时该公司严格控制种子质量,从选地、隔离到去杂、田间纯度检测等均采取严格措施。对于出口种子,按照ISTA标准进行种子质量检验,此外,还进行芽势检测,以确保种子质量。 

阿根廷迪卡公司介绍,阿根廷油葵生产上,主要有菌核病、黄萎病、红袖病、褐斑病、白锈病和霜霉病发生。该公司已培育出抗菌核病、红袖病和霜霉病的转基因品种G101B,已投放市场。 

(三)种子检疫情况 

阿根廷的植物检疫工作由农业部农产品健康检疫局(SENASA)负责。内设植物检疫、植物保护和国内监测部。植物检疫部主要负责制定检疫法规、政策,与国外检疫部门进行谈判;植物保护部主要负责检疫法规、政策的执行,对进出口种子实施检疫;国内监测部主要负责国内疫情的监测工作。SENASA共有工作人员3500人,其中,在40个口岸和边境站工作的有400人,其余分布在全国23个省的植物检疫部门,对于农业重点省下设县一级植物检疫机构。此外,SENASA还建有独立的实验室,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检疫性病虫害进行检测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 

对于进口种子,SENASA根据其风险分析报告进行检疫审批,主要依据FAO《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要求,首先对原产国的有害生物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是判断有害生物是否可以随种子传入境内,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小;三是根据分析结果,对于不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或虽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的进口种子,出具进口检疫许可证。对于已许可进口,但在口岸发现疫情的,或禁止进口,或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对于出口种子,SENASA按照进口国的检疫要求,根据制种田的田间检疫结果,签发出口种子检疫证书。 

三、考察体会及建议 

(一)我国急需加强检疫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考察,我们感到美国、阿根廷的基础性工作做得非常扎实。特别是美国,不仅拥有先进的检疫装备,而且有一套完整的、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的检疫数据库,对任何国家各种作物的病虫发生分布情况和检疫要求等均有记载,并对新发生病虫都能及时分析。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检疫基础性工作显得十分薄弱:一是对目前我国境内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家底不清或不太清楚;二是对其他国家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发生情况掌握不够;三是缺乏对国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从而很大程度制约了检疫工作的发展。随着我国复关临近,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不断放开,检疫任务更加艰巨,为了科学、准确、及时对有害生物作出判断,最大限度降低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检疫工作的领导和财政支持,加快国内外检疫性病虫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加强对检疫性病虫害的风险分析,建立“中国农业有害生物疫情信息系统”,为宏观决策和经济贸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快检疫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 

在硬件上,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搞得很好,有一套先进的检疫设备、现代化的检疫隔离试种设施和能与其检疫工作相配套、高效快捷的传输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对新发现的病虫害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而目前我国的检疫审批工作还是手工操作,信息传递还是通过电话、信件,缺乏引种检疫隔离试种设施,检验手段落后,极不适应进口种子逐年增加的需要。为此,急需加强检疫隔离设施的基本建设,建议部里尽早启动植保工程中引种检疫隔离设施建设项目。 

(三)理顺检疫体系 

美国的检疫体系建设比较完善,APHIS植物检疫人员共有3000人,其中包括口岸植检人员、联邦检疫行政管理人员、每州特聘一名植检人员和检疫研究单位科研人员。APHIS只负责管理和基础性研究,其运转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大量的田间检疫工作委托中介组织和大学完成,其检疫费用依靠有偿服务。应该说,美国这套检疫体系是精干、高效的,很值得我们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借鉴美国的经验,理顺检疫体系。 

(四)对基因工程材料引进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前,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作物品种选育中,在棉花、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上获得成功。这些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在全球的推广面积已从1996年的190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5.5亿亩,特别是在拉美和日本等国大面积推广,其中美国1998年大豆转基因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1.4亿亩,占全美大豆播种面积的25%。根据孟山都公司介绍,该公司第一代转基因品种选育目标是高产、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使农民受益,其第二代转基因品种选育目标为高蛋白、高维他命含量,使消费者受益。 

尽管欧盟等国家目前极力反对转基因品种,但可看出,转基因技术应用将是农业发展的趋势。美国的研究者和公司把获得未来成功放在基因工程植物和植物产品,为了改进美国农业的质量,许多公司和研究者需要引进基因工程植物材料,但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由APHIS 

生物技术、生物和环境保护部(BBEP)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分析,确证基因材料对美国农业和自然资源不构成威胁后,才出具进口许可。目前,我国虽已育成转基因品种,但其性状表现较美国的转基因品种还有一定距离,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还很不够。而且我国尚缺乏对转基因品种安全性的测试手段。因此,有必要加快这方面的研究与投入,建立健全基因工程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口许可制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