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计划汇总(汇总11篇)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精选11篇)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1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为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更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抓出工作成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本阶段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及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相关内容、要求标准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人自身的实特拟定本阶段的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

除了《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时期师德修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学科及其它培训》等必修的课程外,自己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比如《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理健康素质与教师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

(3)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个人达标计划

(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做一名快乐、轻松、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

(4)积极主动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其应用能力。

(5)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6)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座学习活动,认真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7)紧密与教师团结协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角色,促进学校与教师关系的良好状态。

(8)深入了解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9)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2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有关内容,促使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较大改变。为使课改实验在今后有长足的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在平时的工作中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学习计划如下:

(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课程理念学习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了解课程改革背景,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等,对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作到心中有数。

(二)立足教学,抓好常规

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特别是一年级新编教材,更要从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去了解其新特点。只有把握了新特点,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改精神。其次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再次在练习的设计上,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设计开放的、灵活多样的练习。

(三)外出学习及校内学习

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各项培训,县级课改培训和听观摩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大比武和新课改教学实验,互帮互学,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共同备课,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注重积累,加强研究

课程改革实验的本身就是科研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为专题的研讨活动,如"学习新课程的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等,使课改逐渐深入。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3

一、加深课改认识,提高实施课改的自觉性。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面对未来的挑战,原来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次课改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人的本性"、"关注人的发展"。因此,人的自主权、主动权,被提升到最高地位,这也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调动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权,把学校办成在课改实验中成功的、有特色的学校。

二、注重校本培训,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

能否成功实施课改,教师是关键。教师要立足新课程、运用新理念、创造新风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1、进行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的成长,抛弃过去办公室或个人的各自为政的封闭系统,使每个教师处在能充分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系统,在互相探究、相互反思中走上成熟。

2、采取专家讲座、分散自学、小组研究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学理论、业务能力的水平。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体会交流,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用团队智慧弥补信息量的不足。

3、改变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化特征,找准自己的角色。变孤立作战为和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互动;变专业化知识结构为综合性知识结构;变单一化课程资源为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4、转变教师角色。在学生面前,要学会"童化",降低自己的高度,做个"儿童";幼化自己的心灵,拥有"童心";纯朴自己的行为,永褒"童真";要学会"服务",以服务的责任感,凭借丰厚的教育底蕴,用科学、艺术的方法,致力于与孩子的平等合作,尊重、欣赏、呵护、关注、唤醒、等待…,致力于对孩子的引导和促进。

三、加强教学管理,把握提高质量的生命线。

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的一点必须加强教学管理。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流程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重建教学管理制度。改变过去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管理弊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使教学研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同时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让广大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引导教师在考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

2、教学管理工作由"虚"变"实"。形成以"看、听、监、问"四种方法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看,即看备课、作业,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听,即听随堂课及各类课,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外出听课,提供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监,即进行教学流程监控,监控以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检测、质量分析为重点,采用随机与专项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问,即通过兜校园、找谈话、走办公室、进教室、蹲学科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征询建议和方案,进而提出整改意见,落实相关措施。

四、把握《课标》实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衡量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尺在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出三句口号。

1、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扬教学民主,允许说错、做错,错了不挖苦、讽刺,允许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鼓励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的权威;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倡导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在教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增强学生自我有效感。实行无劣等评价,树立学习榜样,进行耐挫训练。

2、让学生的声音响起在课堂。

让学生有发问的声音。让学生发问,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让学生有争论的声音。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平等,教学民主,尊重差异,崇尚个性,孩子们言论自由,"百家争鸣"。

让学生发出思想的声音。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教师要持有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珍视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出思想的声音。

让学生发出研究的声音。事实告诉我们,孩子具有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课前,可以有计划地引导他们确立研究小课题,组织他们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行诸文字;课堂上,留给孩子们交流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

3、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现代课堂,应立足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一本教材,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乘着知识的小舟,在课外生活中徜徉、探索、发现、提高。因此,学生仅仅解决了教学内容本身的问题还不够,还要在更大的空间去探索、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离开课堂,从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五、改革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研究、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功能。

评价要树立整体意识,评价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实事求是,防止片面性;抓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教师分析解决。主要标准为:

1、是否确立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否追求高效,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教学要实现书本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书本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书本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3、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重视效益标准,即重视教学对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占用和学生的实际收获或教学目标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实施"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培养学习的兴趣。尝试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包容性评价:对学生偏离主题的答案,不要简单的否定,尝试无错误答案的教学。

迟延性评价:对于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的给予评价,以防对其他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自主性评价:把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三)质量检测的评价。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检测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命题时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题目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考察,更关注实践与应用,使成绩考察成为一种激励手段。

2、改进检测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考试内容、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各科除书面测验外,增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形式,增加实践试题;分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将学科素质分解成几个方面,分时间、分阶段考核,每项分别评价,然后综合评定;考试内容上增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增强检测的功能。检测重在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学生综合能力测试,全方位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选择目标找到差距,确定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及方法,改进工作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4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不一定!

有些同学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的同学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决定成绩的并不是你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对 策:

自己制作学习计划并坚决完成。

1.先仔细想想,这段时间最想在哪方面有收获?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你最想要的目标,然后进行分解。

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执行,不妨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 周计划能执行,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个奖励措施吧,选你最喜欢的。

3.遇到变动时怎么办?写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5

素描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第一期

造型基础规范化训练(两个月)

目标:系统掌握学院派造型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观念与不良作画习惯,补充遗漏知识,为下一步深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透视、解剖、空间表达、体积塑造、明暗、构图

1 线条训练

线条是素描绘画的根本。通过不同线型的训练,掌握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同时平稳的心态更是画好素描的前提。

2 几何单体训练

讲解概括之后的素描精要,目的在于提高基础的造型能力。训练概括的能力。

3几何体组合透视

一方面需要了解基础的透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视觉透视”。

4几何体及静物组合训练1

练习几何体组合并逐步带入水果基础训练。

5几何体及静物组合训练2

练习几何体组合并逐步带入水果基础训练。重在水果静物的提高训练。

6水果静物训练1

水果组合训练,关键在于掌握物体造型、比例关系。

7水果静物训练2

水果组合训练,关键在于掌握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8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二期

综合能力深入训练 (两个月)

目标:在规范系统的掌握造型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绘画能力进行深度和广度深入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要使学生无论在绘画能力还是审美能力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主要学习内容: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细节刻画、现代绘画赏析、大师作品赏析。

1空间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生动活泼。但必须控制好视点的高度。

2 材质训练

有针对性的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材质进行系统归类,使学生心中形成形象丰富的材质资料库,如石材、木材、金属、玻璃、布艺、植物等等材质的具体表现。

3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4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5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6基础石膏像学习

从简单的五官到石膏胸像逐步过渡,练习各种造型,为以后头像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美术培训素描教学计划

静物

一:简单几何形体训练(方体、圆球、柱体)…………………………1周 目的:透视原理的认识与应用

二:组合几何形体训练(含几何体与静物组合)………………………3周 目的:明暗五调子的应用,对分面、结构交界线、明暗交界线的理解。 三:静物素描训练

1, 构图训练, …………………………1周 如何构图、饱满,构图要见空间

目的:了解构图规律,认识美的构图法则

2, 造型训练 …………………………3周 目的:锻炼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对形的把握能力

3, 结构训练 …………………………2周 结构认识与表现:边缘线、转折线、结构线、辅助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等等

目的:运用结构、空间朝向来表现体积,避免依赖明暗、停留表面认识。 4, 明暗素描训练(明暗、光影、质感 )…………………………2周 目的:对光影的捕捉、材质的表现、光感、质感的表现,黑白灰的对比,整体气氛的塑造与统一。

5,静物写生训练 …………………………4周 目的:整体静物空间练习,从开始构图、到物体造型塑造,到黑白灰、空间虚实等综合训练。

6. 默写与半默写训练 …………………………2周 目的:训练学生的对物体的想象与记忆能力,通过默写来提高的写生能力,在默写考试中能自由应对

四、石膏像

1.五官局部训练,眼、鼻、嘴、耳的立体框架 …………………………2周 目的:理解局部的结构构造与表现

2.头骨结构训练(额节结、眉弓、颧骨、鼻骨、下颌骨)………………1周 目的:理解头部的空间构造、记住五大支点的结构特征

3.头部肌肉解剖知识讲解与训练(颞肌、眼轮匝肌、鼻肌、口轮匝肌、咬肌等,) ………………3周

目的:了解肌肉的走向、位置、体积的厚薄,

4.头、颈、肩的结构以及透视关系。(胸锁乳突肌、提肌、肩胛骨肌、斜方

肌,)………………2周

5.石膏胸像训练 ………………10周

目的:形的把握、体块的转折、空间的朝向、结构肌肉的理解表现。对空间、光影、质感的理解和表现。

步骤:1、构图训练,2、定形方法训练,3、分面训练,4、结构素描训练,

5、光影素描训练,6、全面明暗素描训练。

(每个课题的详细知识要点、及时间安排主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每周通知

一、 树立学生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好素描的`学习意义,促进自己绘画技能正常发展。教师多讲美术在各方面的好处,以及一些取得成果的实例;教师多举例说明素描与写实画等的关系;教师对写实性绘画的练习多进行辅导,消除学生对写实技法的神秘恐惧感,对学生绘画上的进步多表扬、鼓励、激励他们树立学习绘画的信心,上课注重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学习素描保持新鲜感和认同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不急于求成,脚踏实进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二、 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直观和材料和直接手段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形体结构知识,透视知识,明暗知识,构图知识和色彩知识,这些知识除色彩知识外,主要通过素描教学使学生掌握的,并通过练习转化为绘画技能。然而这些知识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必要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使他们自己发现"近大远小"的爱视规律,接下来出示正体石膏模型,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些边离画者近,哪此边离画者远,在画纸上哪些边应画长些,哪些边应画短些,通过练习逐渐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再如,明暗知识教学,教师可用直观和讲解方法,阐明明暗色调变化的基本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一个光源照射下的立方体实物,可以看到在不同三个面上,由于受光强弱不同,呈现出明暗不同的三个调子。再引导学生观察在同一个光源下的球体,它的明暗变化是逐渐转变的,但可以概括为亮面、灰面(以上为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反面光面和投影(以上为背光部)。统称为"明暗五调子"。教师结合实物素描写生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理解"三大面五调子"的概念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

三、 写生与临摹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写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物体的外形特征而加以概括描绘一种重要课业,也是培养学生吸收别人的绘画技巧,是学习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临摹,才有可能学会写生。但是会临摹,不学或不会写生,绘画知识得不到巩固、理解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要学好素描,一定要把临摹和写生结合起来,使学生写生时有章法可依,不至于感觉太难,产生畏惧心理。 素描教学的内容较广,包括线条运用,执笔姿式、观察方法、目测方法和有关绘画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等。素描的基础性强,涵盖知识面广,操作间易,实效性突出,作为绘画教学的突破点非常可取。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6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制订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目标

通过网络学完本科课程和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等内容。

二、学习时间

1、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7:30—9:00学习一个半小时。

2、周六、周日,学习六个小时。

4、每天上网学习相关资料 1个小时。

5、每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当天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政策形势,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

三、学习内容

专业课程

《大学英语I》《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统考》《网上学习导论》《数字电路》《英语统考》

1、每天坚持上网学习2个小时以上,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利用周六、周日加强学习。

3、定期完成布置的作业。

四、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来提高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工作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转变,工作有明显推进。

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7

一、项目概述

1、开展年级:小学五年级 11岁

2、学科:科学、美术、信息技术、语文

3、简介:这是一个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本学习项目是海沧和同安两地学生在远程协作中运用测量、实验等策略对如何利用材料与结构的知识,用报纸棒搭建一个坚固、有一定容积的框架结构的房子,并通过网络及时分享探究过程和探究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以任务驱动,让两地学生在共同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协作研究,进一步探索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知识。

二、学校团队

1、项目学校: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2、项目师生:

项目教师: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薛延燕 王慧萍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吴娜璇 翁亮

项目学生: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五(三)班全体同学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五(一)班全体同学

三、学习目标和任务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科学、信息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

(一)收集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差异

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走访、观察等活动收集古今房子的图片分析古今房子的结构、材料的区别,并分享农村、城市房子的区别。

(二)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

参考自己对房子结构的理解,老师对纸房子的要求,与小组同学一起利用word等工具画出房子的结构图。两地同学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后完善结构设计图。

(三)纸房子“造价”估算

小组讨论在造房子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老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需要的报纸数量、报纸如何折或卷、报纸棒如何连接每一根“柱”“梁”的长度(扣除连接的长度)等问题。同学将自己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发到网上进行交流,然后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达成共识。

(四)分组建造纸房子

小组合作,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并把自己的心得发到网上,提供其他同学借鉴。

(五)展示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

(六)VCT作品制作。

根据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制成VCT作品。

四、问题的预置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有争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一)不能用胶水、胶布连接,有什么方法可以连接呢?

(二)报纸怎么折,承受力才最大?

(三)房子要制作多大,才能容下两个1.4M的同学呢?

(四)利用三角形能增加物体的稳定性,在什么地方增加才最省材料,效果最好?

五、学习过程

(一)项目研究过程(概念图):

(二)过程分述:

1、查找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结构、作用。

北师大附校和马巷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同学将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布到网上交流,分析房屋的结构,分享自己的心得。

2、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1)分组:学生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专长适当进行调配。

(2)分工:小组内部推选组长、记录员、摄像员、资料员等并制定小组名称、口号、标志。

(3)设计结构图。

(4)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5)将设计图发布到网上,两校同学交流。

(6)完善设计图。

3、利用数学、科学知识估算造房子的用料数量。

附:

我们小组的工程设计表

两所学校的同学对对方的设计图提出意见与建议,相互补充自己的设计方案。

4、搭建房子、总结经验。

(1)选择工程地点。

(2)准备材料:报纸、剪刀、透明胶、尺子

5、展示作品,交流感受。

(1)将作品相片放到网上交流。

(2)书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发布到网上与同学分享。

6、根据实践研究所得结果和过程记录,制作VCT作品。

六、学习工具与环境

(一)概念图工具:Inspiration

(二)作品制作工具:Office20xx、VCT

七、项目时间表

八、项目评价

结合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研究活动结束后填写,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老师通过评价量表测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评价量表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附:

“我们的环保小屋”远程项目协作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评价量表2:学生评价表

“我们的环保小屋” 小组活动学生评价表

班级: 姓名: 时间:

A等,涂满五颗☆;B等,涂满四颗☆;C等,涂满3颗☆;D等,涂满二颗☆以下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8

■素描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第一期

造型基础规范化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系统掌握学院派造型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观念与不良作画习惯,补充遗漏知识,为下一步深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透视、解剖、空间表达、体积塑造、明暗、构图、素描表现技法、质感练习。

1 线条训练

线条是素描绘画的根本。通过不同线型的训练,掌握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同时平稳的心态更是画好素描的前提。

2 体积感训练

讲解概括之后的素描精要,目的在于提高基础的造型能力。训练概括的能力。

3 单体透视

一方面需要了解基础的透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视觉透视”。

4空间一点斜透视

既简单又活泼,是我们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

5单体训练--简单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基础训练。

6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7单体组合训练--简单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8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9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二期

综合能力深入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在规范系统的掌握造型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绘画能力进行深度和广度深入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要使学生无论在绘画能力还是审美能力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主要学习内容: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细节刻画、质感练习,场景速写和慢写,黑白构成、现代绘画赏析、风景写生、大师作品赏析。

1空间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生动活泼。但必须控制好视点的高度。

2 材质训练

有针对性的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材质进行系统归类,使学生心中形成形象丰富的材质资料库,如石材、木材、金属、玻璃、布艺、植物等等材质的具体表现。

3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4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5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三期

升学应试强化训练/中考/高考(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

目标: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专业方向,教师按不同专业分科教学,学生侧重研究本专业学科。这一阶段将学完所有考试科目,要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全国重点院校/北京重点美术特长高等中学的专业录取标准。

腾飞艺术坊美术培训素描教学计划

静物

一:简单几何形体训练(方体、圆球、柱体)

目的:透视原理的认识与应用

二:组合几何形体训练

目的:明暗五调子的应用,对分面、结构交界线、明暗交界线的理解。

三:静物素描训练

1, 构图训练,

如何构图、饱满,构图要见空间

目的:了解构图规律,认识美的构图法则

2, 造型训练

目的:锻炼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对形的把握能力

3, 结构训练

结构认识与表现:边缘线、转折线、结构线、辅助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等

目的:运用结构、空间朝向来表现体积,避免依赖明暗、停留表面认识。

4, 明暗素描训练(明暗、光影、质感)

目的:对光影的捕捉、材质的表现、光感、质感的表现,黑白灰的对比,整

体气氛的塑造与统一。

5, 默写与半默写训练

目的:训练考生的对物体的想象与记忆能力,通过默写来提高的写生能力,

在默写考试中能自由应对。

四:考试针对训练

历届考题训练、偏门考题训练、考题预测训练。

(强对比、强光影、强结构、强造型、强构图)

石膏

五:五官局部训练,眼、鼻、嘴、耳的立体框架

目的:理解局部的结构构造与表现

六:头骨结构训练(额节结、眉弓、颧骨、鼻骨、下颌骨)

目的:理解头部的空间构造、,记住五大支点的结构特征

七:头部肌肉解剖知识讲解与训练(颞肌、眼轮匝肌、鼻肌、口轮匝肌、咬

肌等,)

目的:了解肌肉的走向、位置、体积的厚薄,

八:头、颈、肩的结构以及透视关系。(胸锁乳突肌、提肌、肩胛骨肌、斜

方肌,)

九:石膏胸像训练

目的:形的把握、体块的转折、空间的朝向、结构肌肉的理解表现。对空间、

光影、质感的理解和表现。

步骤:1、构图训练,2、定形方法训练,3、分面训练,4、结构素描训练,

5、光影素描训练,6、全面明暗素描训练。

十:真人头像训练

1、构图训练(头部、脖子、肩膀三大关系)

2、人像结构框架训练,

目的:对头部的构造空间骨架的理解

3、真人五官结构或明暗局部训练,

目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局部构造、并能够表现

4、头发的表现训练

目的:头发与头骨的关系,头发的概括与表现

5、脖子的结构理解与表现

目的:脖子的透视关系、衣领与脖子肩膀的关系和表现。

6、全面头像素描训练(造型、特征、结构、整体感的综合训练。)

7、半身带手训练

8、全身素描训练

9:默写训练(半默写与全默写)

目的:训练考生的对物体的想象与记忆能力,通过默写来提高的写生能力,

在默写考试中能自由应对。

10:模拟针对训练(写生与默写)

历届考题训练、考题预测训练。

(每个课题的详细知识要点、及时间安排请看教师备课表

■创意画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第一期

创意画基础训练/小升初(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涂鸦训练、想象思维锻炼、几何创意理性创想思维开发、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潜能,通过创意画将其纵向贯穿,让学生在互动中创新横向思维,提高绘画水平及审美水平。

主要学习内容:涂鸦训练、锻炼设计和动手DIY思维、几何创意、通过绘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以此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同时培养造型和创作的能力。动画赏析,启蒙大师创作思维。涉及到“想象力”、“设计思维和DIY”、“数学思维”、“音乐思维”、“文学思维”、“材料学”、“动画思维”、“人物刻画”、“心里描述”、等不同学科。通过“画画”将其纵向贯穿,让孩子在互动中创新横向思维。

1手脑训练

学生通过涂鸦阶段的训练会在视觉上、动作上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受笔与纸的关系,握笔、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9

新学期开始了,这是忙碌的一年。所有的学生都准备好吃苦。每个科目都有学习计划。对于中国人来说,基础差的学生认为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大家都认为语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作为中考的必修课,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我们必须学好语文。那么第三年应该怎么学中文,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计划呢?董老师认为,初中新生学习语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每天记住五分钟。对于单词来说,知识点比较分散,学习起来比较繁琐。学生应该为他们的特点做好准备。积累考试中经常考,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单词,记在笔记本上。拿出来看看做题的差距。调整后,反复记忆,反复检查,一定会有结果的。每天坚持记五分钟,坚持下去就能看到结果。语文学习靠积累。

第一、每天写日记

写日记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养成写作的`习惯。写作时,还可以用当天学过的单词和成语;只有经常练习,才能灵活运用。

第二、要学好文言文。

中国古代非常古老,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有很多智慧来指导现实生活。因此,学好文言文对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有很大的作用。想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在课堂上重视听力,学习课本上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后面一定很熟悉。考试时文言文的分数与考试内容相对固定,所以这一块不应该失分。

第三、没事的时候经常看书。

阅读是一个好习惯。即使在学习任务繁重的三年级,偶尔读读精美的散文也是调整身心的好选择。可以看《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报》。看别人怎么用语言,别人怎么表达思想,怎么写文章;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可以占很大一部分!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10

xx县建设中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xx县建设镇北首,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是一所较为优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包括1个根宝足球基地班),学生298人;在编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5人,县、校级骨干教师各5人。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教,务实求新,博大精深,团结奋斗”的校训,把“师资优质,学生优秀,教育优化,质量优胜,校风优良,校园优美”作为管理目标,积极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和足球特色,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居农村初中前列。现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崇明县文明单位、崇明县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和崇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与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潜心钻研,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两校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互帮互学,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共同参加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交流针对性教学材料。推进了校本研修互动机制运作的常规化和“主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不足:

1、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少县内有影响力的领军的人物。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自觉性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并存,成熟型教师与缺乏经验与方法的教师并存,创新意识与愿望强烈的教师与重短期效应靠经验处于较保守状态的教师并存。

3、个别学科的团队教研能力不强,研讨氛围不浓。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研修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国家基础型课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执行,但对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体系门类和科目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有待培育教师教学研究文化自觉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势:学生来自农村,比较朴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不足: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区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数量的家长外出务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生源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家长的学历都在初中及一下),农民进城务工后家庭教育出现缺位现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和水平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凸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为拓展型课、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符合学校校情和生情的课程。积极夯实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设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会教学,能教研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备,能有效地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的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在区域层面有影响的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所长(zhǎng)。

“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礼仪、懂感恩、讲诚信、能抗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奋勇前进。

“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

“学有所长”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准则,兼顾以学校办学目标、特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实践课程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课程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二)课程实施结构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20xx学年度课程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弹性化,即“统一+菜单(选择)”的模式,既有共同必须学的拓展型课程,也有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校特色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课程学习计划汇总 篇11

主要工作

一、加深课改认识,提高实施课改的自觉性。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面对未来的挑战,原来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次课改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人的本性"、"关注人的发展"。因此,人的自主权、主动权,被提升到最高地位,这也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调动自身的主动性、自主权,把学校办成在课改实验中成功的、有特色的学校。

二、注重校本培训,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

能否成功实施课改,教师是关键。教师要立足新课程、运用新理念、创造新风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1、进行校本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的成长,抛弃过去办公室或个人的各自为政的封闭系统,使每个教师处在能充分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系统,在互相探究、相互反思中走上成熟。

2、采取专家讲座、分散自学、小组研究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学理论、业务能力的水平。进行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体会交流,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用团队智慧弥补信息量的不足。

3、改变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化特征,找准自己的角色。变孤立作战为和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互动;变专业化知识结构为综合性知识结构;变单一化课程资源为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4、转变教师角色。在学生面前,要学会"童化",降低自己的高度,做个"儿童";幼化自己的心灵,拥有"童心";纯朴自己的行为,永褒"童真";要学会"服务",以服务的责任感,凭借丰厚的教育底蕴,用科学、艺术的方法,致力于与孩子的平等合作,尊重、欣赏、呵护、关注、唤醒、等待…,致力于对孩子的引导和促进。

三、加强教学管理,把握提高质量的生命线。

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的一点必须加强教学管理。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流程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重建教学管理制度。改变过去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管理弊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使教学研究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同时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让广大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工作计划《学习新课程工作计划范文摘编》。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引导教师在考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

2、教学管理工作由"虚"变"实"。形成以"看、听、监、问"四种方法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看,即看备课、作业,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听,即听随堂课及各类课,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外出听课,提供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监,即进行教学流程监控,监控以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检测、质量分析为重点,采用随机与专项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问,即通过兜校园、找谈话、走办公室、进教室、蹲学科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征询建议和方案,进而提出整改意见,落实相关措施。

四、把握《课标》实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衡量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尺在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出三句口号。

1、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扬教学民主,允许说错、做错,错了不挖苦、讽刺,允许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鼓励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的权威;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倡导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在教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增强学生自我有效感。实行无劣等评价,树立学习榜样,进行耐挫训练。

2、让学生的声音响起在课堂。

让学生有发问的声音。让学生发问,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他们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让学生有争论的声音。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平等,教学民主,尊重差异,崇尚个性,孩子们言论自由,"百家争鸣"。

让学生发出思想的声音。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教师要持有积极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珍视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发出思想的声音。

让学生发出研究的声音。事实告诉我们,孩子具有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课前,可以有计划地引导他们确立研究小课题,组织他们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行诸文字;课堂上,留给孩子们交流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

3、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现代课堂,应立足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一本教材,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乘着知识的小舟,在课外生活中徜徉、探索、发现、提高。因此,学生仅仅解决了教学内容本身的问题还不够,还要在更大的空间去探索、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离开课堂,从而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五、改革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研究、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导向、激励、提高等积极功能。

评价要树立整体意识,评价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实事求是,防止片面性;抓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教师分析解决。主要标准为:

1、是否确立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否追求高效,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教学要实现书本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书本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书本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3、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重视效益标准,即重视教学对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占用和学生的实际收获或教学目标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实施"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培养学习的兴趣。尝试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包容性评价:对学生偏离主题的答案,不要简单的否定,尝试无错误答案的教学。

迟延性评价:对于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的给予评价,以防对其他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自主性评价:把问题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三)质量检测的评价。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检测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命题时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题目难易适度,题量适当,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考察,更关注实践与应用,使成绩考察成为一种激励手段。

2、改进检测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考试内容、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各科除书面测验外,增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形式,增加实践试题;分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将学科素质分解成几个方面,分时间、分阶段考核,每项分别评价,然后综合评定;考试内容上增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增强检测的功能。检测重在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学生综合能力测试,全方位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选择目标找到差距,确定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及方法,改进工作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