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经典话剧,在雷中,展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感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知地犯下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都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周萍、周冲、四凤死了,鲁大海与生父周朴园反目,两位母亲亦走向了崩溃。
矛盾环环相应,扣人心弦的同时,却做得那般自然,似乎从一开始我们读到雷雨时,面前就有这样一幅画面:郁闷燠热,乌云聚合,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异的电煽动着淅趋紧张的空气,忽然天地间万物止息,纹风不动,静极了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急思考时,当头响起了一个炸雷电闪雷呜,雨横风狂,宇宙发怒了,这像是寓示剧中人物之间的危险关系。
在剧里唯一带来的一丝纯净形成敏感对比的周冲,使我影响深刻的少年。他对四凤说的那些:“海……船……草……。”都表现了他一直被困在美丽的憧憬里,他是无辜的又是善良的人,最后却和四凤一起在雷雨天因一一根断了的电线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仅仅是因为他看见四凤被电着而急忙伸手去拉电线的的冲动,就这样,如画的生命退去了色彩。
而鲁妈也是一个仁慈的悲哀角色。她的孩子们不明身份的互相相恋,让他伤透了心,指导书中的结尾。高潮不分时,一直被她辛苦埋葬得秘密才被揭晓。“走,走得越远越好,再也不要回来了!”但看到自己亲身儿女的畸形恋是还是不忍心揭开真相与必须克制自己对儿子的乡人的冲动,她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看完雷雨,我的心情久久无法释怀,剧中带给我的震撼是在是太大了。
第一段把书里面的一些主要的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些什么,想表达些什么。
第二段选择一个其中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地方,把它表达出来,切记是要用记得语言不要摘抄。比如说我觉得那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有隐含的意思,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联系实际的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的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些什么。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xxx读后感》,也可以用《读xxx有感》。
文件密级:内部公开
《自动自发》读后感
朱晓撬 JH1512 所属部门 日期:2010.12.30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人都想力争上游的社会, 《自动自发》这本书给了我对工作的人生关和价值观很大的启发和指引,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自动自发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认可工作的价值,你会觉得工作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自动自发一书通过一些生活中、工作中的小故事,生动地为我们阐述一些易被我们忽视的道理。在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会被工作所累,觉得工作只是赚钱的工具。无形中,我们忘记了到底为了什么去工作,工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老板何为不给我加薪,不明白自己的� 这些问题是我们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这正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答案。
工作的自觉性会让我们一方面从心里认可自己工作的价值,积极地为了自己既定的工作目标而努力,自觉的工作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自动自发的工作会很快让你的工作成果被上司认可,晋升加薪也很快可以实现。自动自发在工作表现为对工作的忠诚。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鼓励的,但敬 这样看敬业的心态本来就不对,是一种消积的心态,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要看待敬业,把在工作中那些平凡当作是一种乐趣,一种挑战,一种修为,一种品质,这样在工作中才会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的贡献。(1)勤奋:
割接一般放在凌晨,而且越是在最想睡觉的时候就越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做到万无一失,割接之前的准备工作尤其繁琐,这就需要我们勤奋!对待工作我们都必须持有这懂精神`对我们的工作`我们更应如此,“若是天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古人尚且懂的如此,何况我们!面对这种积极的态度,只有在我们努力的工作中便个得到,但更大部分的是在积极工作当中我们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生活`丰富生活的经验和对人处事的态度和道理,试想若一个人不积极工作,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曲折的人生。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凡事更应该从小做起,若工作都完成不好,更如何面对更大的挑战和苦难。当然在团队中我们更加应该注意尊重与信任,并且鼓励与支持个人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建设高效的团队。
我们不但要完成平时的任务更应该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这样才能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而不是懒惰吞噬自己的心灵`(2)敬业
“既来之则乐之”,既然选择了通讯服务行业,我们就应该乐于我们的行业,我们便要全心全意为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凡事都需要如此`这不仅仅是我们工作上的准则更可成为人生的准则,认真的对待工作中的每件事`如培训时做水晶头,在机房跳纤等等,注意事项首选认真仔细,否则一个小小的环节就会造成公司的损失,尤其在做割接极其光钎的跳接时更要注意,有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还有就是认真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包括个人财产、人身安全等等。
(3)忠诚
更多时候我们应该与老板相互体谅,更多时候应该和客户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才能把事情办的更好,在联通做实习督导时体会到的——做事情免不了和别人发生各种关系,同事、上下级、主客等等,这都需要双方有效地沟通,不能一昧自己单独蛮干。我相信快乐来自沟通,成功来自沟通。通过人际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人际环境,进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能处理好各个环节的关系。感谢那些曾经公司名称: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嘉环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文件密级:内部公开
伤害我你的人,因为你们使你我更加坚强,感谢那些客户的如此信任,将一次又一次的难题交付给我们,感谢`我的这份工作,帮助别人来的快乐或许胜过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感谢自己的行业`给自己的如此多的机会磨练自己!更多时候我们应该抱着一个感恩的心``我们也应该学会知足`更应该会学欣赏他人`欣赏他人的美`包容他人的缺点`即使客户始终致意我们`但是我们忍让需要包容和体谅当你的努力和感恩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时候不放弃`因为你的忠诚你的努力始终总有人会关注`当你收获成功喜悦的时候`你会为你当初的不放弃`感到自豪`为你的忠诚感到光荣
或许我只是一位平凡的员工`但是我只愿我诚心的努力`会得到客户和公司的满意!(4)自信
本身要充满自信!同样的工作不一定用别人的方法解决,全面考虑,要有很好的全局观;深入专业,用自己最近的路径解决最好不过。不能止于事物表面,要求甚解。虽然现在只实习了2个月,但是期间还是出现了很多难题,包括和上级的沟通,也曾过辞职的念头,但仔细想想着也就是眼前的困难,最后我充满自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服领导,我的办法是对的!而且是捷径!
珍惜工作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自动自发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创造出最高的价值!
公司名称: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嘉环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读后感从文体上属于散文,没什么格式要求,只要求行散而神不散
读后感的写法很简单,要求我们先“读”,然后写出你的感想。因此,你读一篇文章是否有你的独到感受是读后感的灵魂,具体的写作格式我们不要拘泥于形式,可以写你今天读了什么书,直接写出你的感想,这些感想可以是文章内容上的也可是文章写作方法上的。
读后感的一般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段写我看了一本什么书或文章,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相当于议论文的提出观点(可以是文章内容上的,也可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文字语言上的等)。然后就围绕你的这个观点来论述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写出你的见解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最后,可写一些对你的启示,做个总结。
《城南旧事》这本书讲的是上世纪一个住在老北京的小女孩英子的生活。疯女人秀贞、井边的伙伴妞儿、蹲在草丛里的小偷、勇于反对封建思想的兰姨娘、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和沉疴染身长眠地下的慈父……这些人,伴随她走过了六到十三岁的童年。小英子的童年生活虽离我很遥远,却仿佛隐隐伴随在我身边,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
书中,不管是人,还是那里的一花一木,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永远的美好回忆。童年是人生当中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最值得珍惜回味的一段时光。童年又像一个充满了喜怒哀乐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这种种感觉都给了作者快乐。
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的童年也不例外。我在童年时做了许多傻事,这些事令我难忘。
一次,外婆买回来一些红辣椒,奶奶说,小孩子不能吃,因为这些红辣椒很辣。我想:红红的果子怎么会是辣的呢?一定是这个东西太好吃了,外婆不舍得给我吃,才故意骗我的。哼!小气鬼外婆!你不给我吃,我偏要吃!于是趁外婆不注意时,我偷偷跑到厨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辣椒塞到嘴里。“哇——”我的眼泪和鼻涕都跑了出来,“好辣,好辣!”我的嘴里像有一把火烤着。外婆赶过来给我敷冰块,这才没那么疼。
从此,我再也不敢吃辣椒了。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斑羚飞渡》读后感
看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而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是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心灵。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手刨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他就是马健。
他们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他们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他们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他们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虽然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但其他的动物依然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但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是斑羚,但对它们来说呢?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毕竟它们也是生命,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将心比心吧,苍天最终还是让斑羚们繁衍了下来,这是它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而我们人类,从来不需要用任何的代价来换取生存的机会,和它们相比,我们幸福多了。它们用无私感动了上苍,它们的善良代代相传,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其实,生命需要奉献与牺牲,这样才有意义。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你生命的芳香就会灿烂一片;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我想,那些为了救年轻斑羚而失去生命的老斑羚们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我合上书,闭上眼,只听见窗外萧萧细细的雨声,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丝细雨,滋润那片曾经茂盛欢腾的草原……
读后感(论文)格式要求如下:(1)封面页
《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
系(院)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2)正文页
题 目(宋体,小4,加黑)
摘要:(200字以内,宋体,小4)
主题词:(不少于三个,宋体,小4,加黑)
论文正文(宋体,小4,一、二级标题加黑,图、表统一编号)。„„ „„
参考文献:(宋体,小4)
参考文献和注释统一编号,编号置于方括号“[]”内,全部罗列在文章末尾“参考文献”部分。格式如下:
[编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标识码].刊物,出版年(期次):起止页码. [编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标识码].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
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评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xxx读后感》,也可以用《读xxx有感》。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四、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五、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六、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七、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读后感:就是指读者读完一本书后根据自己在读书时候的一些体会,并写出来,形成文字表达。(是对一部作品阅读后的感想、体会,一般是说你在看了这本书后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发。)
读书笔记:是指阅读书本时候为了积累所作的记录,包括摘抄好的词句,做评�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任何问题,包括你暂时对书中的细节有疑异的地方,你可以记录下来,以后解决。书中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抄录下来,多次研读,当然也可以有你对书的理解,读过之后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教育等。)
两者的区别在于,读后感一般对整本书都有所了解,观察起来更全面,视野更宽阔。而读书笔记则对于某一方面的更了解详细,可以随时记下所思所想。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题记
这本生死笔记的作者就是龙应台,龙应台是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
龙应台的文字,当“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一般;当“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是微风吹过一片金光灿灿的大麦田。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这就是以七十三篇散文的合集—《目送》,她写了父亲的亡,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和朋友的牵挂……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我记得在《目送》一书中“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场”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放弃,什么因放弃?什么不可放弃?这是一个既简单又不易的意义……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例文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年级上学期课文里的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毅然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子弹没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近在眼前了,为了尊严,他们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重温这篇文章,深为勇
士为了祖国、为了革命事业不怕困难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所深深地感动,联想到自己,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先队员,在学习在遇到的困难所采取的态度,真的好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难题,想了半天,仍想不出来,那时,夜已很深了,我懒着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这题空着,心想:反正明天老师会评讲,那时照老师说的抄进来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觉,轻松又省事。我为自己的小聪明尽沾沾自喜起来。但没想到,我正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深渊,一个一旦掉进去就上不来的深渊!遇到困难,我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自圆其说,一次又一次地原谅自己。直到期末考的时候,我这个平时门门成绩100的学习委员,各门平均成绩才84分!甚至数学科才80分。那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来,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聪明尽如此不堪一击!这就是面对困难退缩的结局! 回想起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再看看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敢于赴汤蹈火的精神,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不应该呀!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
今天,当我重温烈士的伟绩时,我只觉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只觉得手中那只有几十页的书的分量是那样沉重,我羞愧万分!先烈们,你们放心吧,如今我已觉醒,我一定要以你们为榜样,接过你们的枪,不怕困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点评:这是一篇读后感,小作者用那独特细腻的笔调,写出了自己在学习问题上的骄傲,通过与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对比,深感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也从此认识到只有不怕困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参加祖国的建设
写读后感的技巧
当人们读到一则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而产生一些感触、联想和体会,把这些感受行之于文,便是读后感。读后感写作训练是把范文讲读和写作训练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综合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就从读后感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读是基础。读后感包括“读和感”两个部分。“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没有“读”也就无所谓“感”,所以读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读原作,准确全面地把握原作写作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作恰当的引述。为下面的“感”酝酿情感,使“感”有坚定的基础,这样不但有助于立论的确立,而且本身就是为立论服务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离开了对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读后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缺乏高度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写作时往往陷入对原文冗长的复述而喧宾夺主,对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则是学生写读后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这里的感,既不是离开原文的空发议论,也不是对原作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的观念,是心灵的闪光,是认识的飞跃。一般地说,读后感的“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对原文思想的进一步阐发,来表现作者认识的深化。例如第四册课本中的练习,对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写读后感,就只要引原作要旨并加以阐发。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新的观点。例如《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一文反映的是实际生活中哲理性的现象。从本文体现的普遍原理出发,可以获得关于人才问题的新的认识。即优越的条件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成才机会,良好的环境也必将对一个人的成才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努力,对良好的环境不加以利用,客观条件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不论是对原作思想内容的进一步阐释,还是在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念,都必须体现作者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力求新颖别致,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这样才算真有所感,感到了实处。
再次,联系实际是关键。读后感既要从原文出发,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文就事论事,而要联系自己、他人、社会的实际,有的放矢,展开联想,深入挖掘,写出“感受”的普遍意义来。因为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有感而发”。所谓联系实际,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材料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以此来作比较、对照。二是要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中一些有代表意义并所供材料联系紧密的生动事例。通过丰富的联想,引用古今中外能证明论点的事例或富有哲理的理论论据,既可充实文章内容,也可深化中心论点,加强文章的说服力。所以从本质上讲,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就是作者以原作的主题为指导,分析研究实际问题后,将获得的新的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思维过程。
为了进一步说明读后感的特征,将读后感与一般议论文加以比较。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它们都是表达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它们都是作者以已往的知识积累为前提,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对于一般议论文来说,作者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的知识前提,在作者大脑中是浑然一体的,缺乏专一性和单指性,而读后感的作者在认识某一客观对象时,离不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但知识和生活材料之间似乎还缺少一个契机,还没有形成一个凝聚点,原作则对于作者起了一种启迪作用,是作者认识深化的动因,由于这种启迪,才使作者以往的知识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使某一客观对象的本质为作者所把握,从而产生新的飞跃。
那么,读后感的结构应是怎样的呢?它可用“引——议——联——结”四个字加以概括。
“引”就是用叙述的方法转引材料:或引观点。或引有关内容。但“引”不是照抄。而应该用概括的语言把所需材料简明扼要地引述出来。
“议”就是以所引原作的思想观念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在叙述结束时,用一两句话点明原作所包含的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为统率下文所展开的丰富联想。
“联”就是在原文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谈,或者把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作比较,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
“结”就是对全文的题旨有所归纳或总结,或强调中心,或提出希望,或表明态度等。
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读后感写作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经常练笔,积极思考,认真积累写作材料;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同时学一些写作理论,掌的一些程式,肯定会使自己的文章异彩纷呈。
读一部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和产生的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有的感受都写出来,那样的感想什么都说不透,犹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不易深入,显得肤浅,与其因面面俱到而面面俱不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华,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着手挥洒,更容易写得充实而深入。
《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可能引发的感想是很多的,但习作者在读的部分重点介绍陶氏父女之间的一场激烈的争吵,而感的部分重点回顾爸爸生前对自己的一次“训诉”。这样的读后感不但使文章极其自然,而且重点十分突出。在习作的结尾,作者重点引出陶铸同志的话“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又追述了父亲自己的话“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这两句话不仅紧扣上文的“读”与“感”,而且相互地辉映成趣,相得益彰,这样不蔓不枝,集中于斯的感想,会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它充分说明在读后感的写作上,习作者是遵循了“集中”的原理的。
联系实际,言之有物
读后感作为议论文,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因此,在读后感写作的指导上,应特别提倡针对热门话题进行有理论、有实例的、生动的剖析,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阐述人们所思考和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感想才有意义,才能对广大读者的心灵有所触动。
联系实际,可从两个方面引导。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来衡量自已以往的言行,决定取舍,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更为诚恳。联系实
际还包含联系社会现象举古代一则寓言为例,《滥竽充数》是尽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若以《读有感》为题写读后感,古人、今人会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就故事论故事,只谈不学无术没有好下场,那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道理还是通用的,所以写这样的读后感就没有新意。如果我们把故事与现在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不难发现,齐宣王“必三百人齐奏”的弊端,不刚好与我们改革开放前大锅饭体制十分类似吗?而齐泯王的“好一一听之”,不与我们现在改革开放后普遍实行岗位责任制有某些类似之处吗?所以,我们如果从过去三代大锅饭的教训和三代岗位责任制的先例等角度,联系实际,畅谈耳闻目睹的新人事,新思潮,这样的读后感不就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吗?
开拓思路,贵在创新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很吸引人的章节,叫《失街亭》,千古以来,有很多读者对此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读后感。如果从马谡角度谈“骄兵必败”的道理,当然可以,但这样的言论实在流于一般化。如果从诸葛亮的角度谈“斩马谡”的教训讨论“知人信任”的必要,就难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一味称赞孔明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恐怕也属老生常谈,但若能有理有据,做一点翻案文章,则无疑令人拍案赞叹,不论作者认为街亭一役,本难以胜,马谡敢于请战,勇气可嘉,兵败后不逃跑,不诿过,甘受斧钺,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勇于认罪受罚,我们应大力提倡“马谡精神”„„读了这样的读后感,谁能不为作者的别具匠心而击节赞叹呢?这样的读后
感,开拓了思路,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思维方法方面训练获得新的升华。
写读后感虽然难,但在作文训练中,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指导,效果很好,学生们写出不少好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