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后感(精彩6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

《千年一叹》读后感 1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里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人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记得有一次为了赶早班渡船在山间迷了路,我顺着几声苍老的咳嗽声,找到了一间看山人的小屋,得到了指点;又有一次夜间迷路见对面来人,心中疑惧故意哼曲壮胆,对面来人也同样哼曲,等擦肩而过后才彼此放心,回头一笑。这种机缘,在这次就很难遇到了,小小的。车队就像几只蚂蚁在荒原上蠕动,任何一种不知来由的暴力都能把它们捻得粉碎。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惯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山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占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千年一叹》读后感 2

《千年一叹》这本书确切来说是一本日记,它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越野车队考察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路程从希腊到埃及,从巴以到尼泊尔,跋涉四万公里。

这一程,他们遇到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随时都威胁着他们的生命。许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在中东的一些国家更是如此。前一秒不知道后一秒会发生什么,给我的感觉是:这些人每天都提着脑袋仓皇赶路,生怕一不小心把脑袋掉了。

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伯来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结尾部分探讨了其衰落的诸多原因,在对比中逐渐找到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读来令人震撼、叹息。

两千年前的几大文明,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衰落的原因各有不同,不再赘述。在此,只写写作者从中找出的共同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延续的原因。

各大文明衰落的原因:

一、远征

文明以自己的繁荣使野蛮势力眼红,又以自己的高雅使野蛮势力自卑,

野蛮迟早会向文明动手。而一旦动手,文明很容易破碎。当文明的力量汲取了太多的血泪教训,也会主动出击。开始时是想以野蛮的手段阻挡野蛮。久而久之,远距离征战渐渐成了某些文明的癖好。征战一旦胜利,一定伴随着文化奴役,这对被奴役的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摧残。但是另一方面,胜利者的文化也未必胜利。因为他突然成了奴役别人的武器和工具,必须加注大量非文明的内容,到头来只能是两败俱伤。

而我们中国古代的。君王都不喜欢远征别国。并且,中华文明从根子上主张和平自守。这也就是作者找到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败亡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失序

战争对文明的破坏,首先从破坏秩序开始。这种破坏也包括侵略者在动员和组织战争时对本国文明进行军事化的搓捏。即使没有战争,文明自身也无法抵拒失序趋向。

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取仕而组建文官体制的办法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文明的秩序。选拔文官的标准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注重“治国平天下”,不是空论玄谈,因此确实也能把地方上的事情管起来。中华文化既没有在无序中崩溃,也没有在无效中风干,都与此有关。

三、迷昧

文明需要钻研,因此又极容易钻牛角尖;文明需要自重,因此又极容易排他;文明需要传播,因此又极容易夸张——这一切都会导致迷昧,而种种小迷昧如果膨胀成大迷昧,则又成了自己毁损的灾难。这种情况最集中地体现在宗教狂热上。

宗教在创始期大多也清朗可鉴,但时间一长,信徒一多,很容易失去精神之度,渐渐在内外争逐中发生蜕变。在编制神话、排斥异端、约束行为、解释教义等方面走向极端。甚至还会发动宗教战争,酿成人间惨剧。宗教纷争仍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麻烦,而到下个世纪也很难乐观。

中华文明缺少崇高的宗教精神,这是事实,却也因此避免了宗教迷昧的全方位侵害。

四、保守

文明越伟大,就越有理由保守,但保守是违背文明本性的。保守留下了秩序,丢掉了创造。

中华文明的基本面也是相当保守的,这使它一再地产生危机。但是,它又隐藏着一种内在弹性,使保守不至于抵达脆折的程度。这种内在弹性就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和“中庸之道”的平衡原则。这种精神和原则,既避免了排他又避免了极端,使中华文明一再从危机中脱身而出。

以上即是余秋雨先生对古文明深刻的精华解读。

“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的《千年一叹》,令我受益匪浅。

《千年一叹》读后感 3

哪有什么和平年代,只不过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最近看了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你就会明白生活在以喜马拉雅山为西门的大中国,是多么自豪与骄傲!余秋雨老师带着凤凰卫视的其他人员,历经沧桑,穿越火线,从希腊到尼珀尔,一一去寻访那千年文明,生命是脆弱的,文明却是伟大的,而即使埃及文明等各类世界文明有些比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要长,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像我们中国这么完整延续传承下来,所以我们很庆幸,庆幸地能够把朱子,程子,孔子,庄子等经典一直应用到现在,这就是俗话说得,不能断了香火!

在回想当今我们生活的中国,是多么有安全,是多么有底蕴,是多么有文化!所以庆幸生活在这么一个令人羡慕的国家!一个强大的`国家!

而现在经济在飞速发展,我们年轻的一代似乎有些着急,社会步伐有些过快,我们开始有些急躁,甚至开始抱怨,请我们放慢心中的脚步,好好品味这和平的滋润,因为我们根本没有体验过在吃饭的时候,一颗火箭弹从你耳旁飞过的惊心动魄,没有体验走在街上随时汽车炸弹的巨响,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把这种文明延迟下去,和平珍惜下去!

最后两句话送个诸位,

1.你为祖国站岗放哨,祖国为你遮风挡雨;

2.国无国防,国将无防。

《千年一叹》读后感 4

拜读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起初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偶尔看到,便坚持要买回家了。这一本日记,伴随着些许泛黄照片,采用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余秋雨先生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从希腊到埃及,从伊拉克到尼泊尔,等等等等。这几个月的历程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触。

说真的,阅读的时候好几次都湿了眼眶,总感觉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块历史文明创造的土地,我就好像和作者一样站在地面上,吸取着精华。我知道了文化的起源,知道了奥林匹克的诞生,知道了部分国家的贫瘠,知道了那一片的混乱,我总是不想把这本书讲得那么理性。笼统的告诉大家这本书讲的是作者游历各国的感受云云。我愿意感性地去阅读它,去理解它,去感受它,我也只能说千年一叹真的让我叹了一叹。

当余秋雨先生去爱情海的石柱上不顾警卫的虎视眈眈而去找拜伦的名字时,他却在石柱的稍低处发现了,突然觉得这个位置的签名完全可以代表拜伦当时的`心情,低头以对神明,这是希腊的第一天,我觉得我像个钻头一样的,慢慢地慢慢地进文化的中心。“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一位叫曼考丽的文化部长用充满辛酸的声音去努力保住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这时候我就想到了那所谓的韩国,强行夺走了属于我们的文化,强词夺理的为自己解释,我想这真的会让一些学家复活吧,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最终在余秋雨先生从尼泊尔通向中国,对面桥头有一个白石筑成的桥头,上面分明用巨大的宋体金字,篆刻着一个国家的名字,然后他在心底默念:祖国,今天我终于及时赶到。

《千年一叹》读后感 5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阅读了余秋雨《千年一叹》这本书,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这本书,在也放不下了。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开阔的视野,显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对历史和文明更深层次的思考,感触很多,时而警醒,时而心灵震撼。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路途艰险,困难重重,但是他们却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愿意投入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恐惧被震惊所掩盖,被疑问所代替,他们更愿意脱去手套去抚摸人类文明,去苦思避免古代文明崩塌代价的答案。

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国灿烂的古文明,我紧跟随余秋雨的步伐也开启了我的文明之旅,去探索闻名于世的文物古迹,感受千古魅力,同时也兴起了一阵对古文明的叹息,有对它们拥有久远历史的赞叹,有对它们不可思议创造力的惊叹,有对它们悄然无息走入历史的感叹,有对它们今不如昔的悲叹。它们经历了从辉煌到微弱再到衰败,而我们中华文明的运行轨迹,却为什么能避免整体性的崩塌,能一直保持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在中国,我们能书写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我们能用流传了几千年的语言交流,我们能去踏访几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足迹,我们能不卑不亢的保有我们的文明。

人类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毁灭者。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免俗,厮杀还在持续。血腥的战争伴随着文明的毁灭,人类正在重蹈覆辙。和平是我们所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放弃的,人类啊,认识你自己吧!

希腊,这个承载古代文明的早期摇篮,有太多的记忆。古代好战尚武、政治保守的斯巴达人拖垮了繁荣进步的雅典文明,以战争推动工艺文明,得不偿失,使一度强悍的迈锡尼显得那么局促和单调,成为了一个干涩无味的悲剧。现代崇尚闲散第一的希腊人,逐步走向了疲惫和慵懒,已跟不上现代世界步伐反被现代文明所遗落。奥林匹亚将健康理念纳入希腊文明并被全人类普遍接受,是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它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是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聚集在一起,现在我们依然用它们的基础思想去思考,把它们的人体雕塑作为触不可及的标本,奥林匹克是永恒的世界坐标。令人畏怯的巴特农神殿,伴随自己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只能带着悲怆的记忆矗立于衰草残阳,巴特农神殿遭遇了来自野蛮的摧残,精华雕刻被送进了伦敦的英国博物馆,“我希望巴特农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回来,我一定复活。”已故文化部长的话语令人动容,包含着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克里特岛,这个欧洲文明的源头,以一个巨大的未知背景让希腊文明永久的具有探索色彩,使人类不断地开拓未知世界。

埃及,曾经的繁华文明因过度靡费,现在已体力不支而荡然无存,以至于至今还未找到复兴的`文化基点。金字塔,这个一来就成熟,临走还是它的古文明,肩负了太多的历史包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疑难,而又无法爽然解读,也无法追根溯源,只能根据考古学家在废墟间爬剔的冰山一角去讲述,只能去等待更遥远的后人去解读。如同余秋雨所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而最大的湮没不是书籍的亡佚,而是失去对其文字的解读能力。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哭泣的门农石像和完美的女王祀殿,在一次次的文化浩劫之后,在被无情的岁月和贪婪的黑手糟蹋之后,我们再也无法解读象形文字、解读埃及。而中华文明却延续了,秦始皇让中国历史活了下来,文字的统一使我们在当今还能去读几千年的古书,这是其他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以色列,犹太人历经险阻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为了建立这个国家,为了民族解放,犹太人不惜一次次大迁移,不惜背井离乡去外流浪。但他们只要落脚就能快速创造出一个优于别人的生态,也许是因为这个民族太优秀,命运的不公平总是将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杀戮、奴役跟随着他们,驱使他们去流浪,犹太人的遭遇依然是人类良知深处的一大隐痛。而现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对峙和敌视还在持续,水火不容,局势令人担忧。在伊拉克,永久辉煌的人类文明史的巴比伦古城却是以“复制古迹”示人,古建筑已被摧残的所剩无几。

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历史,每每回想,都忍不住有一种沧桑的愁绪。多少王朝,经历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历史,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一去不复返,留给世人的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程。历史,就像前方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千年一叹,就像歌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却有阵叹息传来。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磐的凤凰再飞翔,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千年一叹,是谁在悲叹,是古哲人,是法老人,还是信教人,抑或是这些文明的民族和灵魂,当残破已成现状,寂寞已成心态,遗忘已成常态,那阵叹息也只能成无奈。合上书页,觉得身心一同接受了一次洗礼,好似涅盘后的重生。

《千年一叹》读后感 6

我在读完余秋雨先生写的这本书后,内心毫无欣喜感,反而有一些悲伤,不忍再看,却又舍不得不看。

寻访文明的起点,乍一看是件好事,可是谁又想得到呢,越走越悲凉,越走越伤感。这些文化古迹就像屹立在荒凉沙漠上的一座丰碑,上面记满了当时盛世的辉煌成就,但却又只身立于一个落后的时代,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强盛,好似还有一丝讽刺的意味。当时那繁茂昌盛的年代,又会有谁想到他们的。后代子民们深受饥饿、战乱以及贫穷的折磨呢!余秋雨先生曾说过,看到过一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国家子孙上不起学,他感到很痛心。你看那哭墙下连绵不绝的哭声,那些在医院里躺着准备接受治疗却又没有药物的人们,还有哪些上不起学,整天混日子的孩子们,这些又岂是一个痛字所能形容的。

暂且先忘了是哪个国家吧,你看去参观这些盛世留下来的遗址,却也要派车队保护,这是何等的耻辱?这战争就像恶魔一样,刮过来又荡过去,却又在时间的不经意间,将一个个王朝毁灭,这是如此的恐怖,它让王朝毁灭,也让人类自相残伤,更让文明终结,它简直就是一个人类的终结者!

读到这里,终于明白了余秋雨先生取名为《千年一叹》的真正含义,这一叹,叹出了对王朝毁灭的惋惜;叹出了对民族受苦的伤感;更叹出了对文明终结的悲痛,这一叹,五味杂陈。

到现在,也明白了国家领导的苦心,强调“命运共同体”,全力维护世界和平,这一切都是为防止战乱发生,让历史重演。所以我们也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把我们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继续发扬光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