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汇报材料(精选9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大家来我校光临指导,我还很年轻,对于学校管理没有什么经验,还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说起学校工作,如果说有一点成绩,算是特色的话,那就是把常规工作落到实处,按照计划和相关规定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上学期下发了《连山区村级小学教学常规管理20条》,我们逐一对照,进一步落实。
我校的基本情况是有6个教学班,12名教师。
在学校管理上,每项工作都得用制度说话。其实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到位却很难。在有经验的老领导的严格要求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的影响下,我校管理有了成型的模式。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落实。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开展得公平,公正,公开,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12个教师人人都有校务分工,都参与学校的`管理,长时间来大家形成了习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开展工作,其中,杨主任负责教学和财会,张冰负责德育和少先队,赵楠负责纪律和劳动分工,梅素芬负责卫生,陆静和王凤琴负责安全等等。就拿杨素云老师负责的一次教研工作来说,围绕区进修学校的工作要点,进行了一次以说课为主题的专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明确说课的方法,再利用第二次教研时间进行说课,共6位教师说课,然后是课堂教学,最后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师之间互相评课,工作很有连贯性。再说王丽负责的板报已经出了4期,比计划多出2期,王爽负责的的星星广播站已经播音四次,马辉负责的政治学习进行了5次,肖素琴负责的业务学习进行了5次,这样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也算是我们学校一个特色,即人人参与学校管理,人人都是学校管理者,不用领导多说话,都是自主、自动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另外,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上,我们创造性的使用中心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古诗文选读》,《古诗文选读》的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增广贤文、论语等。我们要求明确,一二年级熟读成诵,三——六年级会背并尽量会解释,为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各班成立诗词园地,以生动形象的图形展示学过的古诗词,并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把此项工作层层推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几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谦虚的说,学校常规常规管理居于全镇小学的前面。体育工作,去年我们曽打破记录,在春运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的青年老师也有优秀表现,在去年上级组织的学科专业素养英语教师基本功展示会上,我校的张冰获得市里第四、区里第二的成绩。去年我们还代表村小迎接区教育局的检查。学校多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论文和优质课证书。
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坚信“做好每件小事,就是不简单,不平凡”,“凡事必成于细”,虽然办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小同样能开辟出一片崭新的教育新天地!
7月4日,三门峡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我县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仍将继续,按县政府要求,局领导立即安排部署防汛排查及上报工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立即组织监督人员对全县在建工程展开实地摸底排查。共排查在建工地19个项目,由于普降暴雨,大部分工地已停工,但仍发现安全隐患27处,问题主要集中在塔吊基础、升降机基础、地基基坑、地下室、在建工程周边存在积水,部分基坑积水量较大,个别临边有塌方现象;个别工地现场的泥砌临时用房存在倒塌隐患。在施工现场我们逐个对负责人传达了县政府和局里的防汛工作要求,并要求企业做好防汛险情应急预案,确定一名防汛联络员,及时上报险情,针对存在问题,并对各施工现场提出排除汛情措施、要求:
1、组织抢险突击人员,进行雨季抢险、救援。现场必须保证物资设备到位。
2、经常性、随时性的检查防汛设施、设备和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处理措施、方案。
3、对职工进行汛期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
4、随时收集、掌握气象资料,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反应第一时间排除汛期险情。
5、深基坑排水增加排水设备,力争基坑内不存水,基坑边坡要采取覆盖等措施,减少雨水浸泡冲刷,并每日汇报情况。
6、塔吊基础除及时排出积水外,塔吊禁止使用,在雨停以后由甲方、施工、监理三方共同对塔吊进行检测评估,确保塔吊基础稳定后,并由三方共同出具书面材料报送陕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方可投入使用。
下午四点前上报当天的防汛险情排查情况。
x市是x省省会,位于x省中北部,地处、等五水之尾,座落湖滨,下辖四县五区和五个开发区(新区),总面积7400平方公里,总人口475万,20xx年全市GDP1409亿元,财政总收入190亿元。x市地势低洼,易洪易涝,是全国首批确定的25座防洪重点城市之一。全市现共建有各类水利工程7400余处,其中外洪圩堤72座,总长1128公里,中小型水库489座,机电排灌站总装机23万千瓦。98年以后,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明显提高,昌南、昌北两个百年一遇防洪包围圈基本形成,城区电排总装机达到万千瓦,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干。城区主要圩堤有富大有堤、赣东大堤、南隔堤、沿江大堤,主要电排站有青山湖电排站、新洲电排站、前湖电排站、鱼尾电排站等。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这一中心,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精心部署,扎实工作,从早、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防汛准备情况
1、落实防汛责任制。汛前,市县乡三级防汛指挥机构和防汛指挥部成员已调整到位,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重要圩堤、水库、蓄滞洪区等都落实了县级以上领导为行政责任人。3月底至4月初,市县乡层层召开了防汛工作会议,层层下发防汛目标任务书,对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展防汛检查3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市县乡三级防办4月1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讯息畅通。
2、组建防汛抢险队伍。全市组建了13万人的群众性防汛抢险队伍,市防总组建了万人的突击抢险队伍;全市482座小型水库549名安全管理员已全部完成了选聘续聘,全部上岗到位开展汛期巡查值守报汛工作;全市87个乡镇防办进一步优化配齐配强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3、编制和完善防汛预案。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市政府印发了《x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根据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的编审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圩堤、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工程度汛方案的编制并如期下达执行。进一步完善了山洪灾害危险区居民转移方案和跨汛期施工、破堤破坝等工程的.度汛方案。
4、备足防汛物资。为及时补足年初抗冰冻灾害中消耗的草袋,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款,目前草袋已补充到冰冻前数量。据统计,现在全市储备草袋238万条,编织袋409万条,麻袋36万条,卵石29万方,块石万方,救生衣3435件,救生圈80只,救生船2只,冲锋舟11艘,均达到或超过计划数。
5、落实防汛资金。市县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防汛资金的投入,市财政安排了600万元用于购置防汛物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x县财政投入280万元用于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汛块石、防汛草袋的购置;新建县财政投入170万元对6处重要险工险段水毁工程进行了整治;其它县区也安排了防汛除险资金。20xx年市级防汛工作经费已落实55万元,县区防汛工作经费不少于20万元;20xx年度省市万元水库巡查报汛费全部下拨到有关县区,并已发放到人,20xx年度水库报汛经费正在安排之中。
6、做好工程准备。去冬今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亿元,实施水库除险达标40座,加高加固圩堤60公里,疏浚河道118公里,修复水毁冰毁工程和险工险段963处(座)。全市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197座病险水库已完成除险加固181座,启动了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24座病险水库前期工作,年底前将开工建设,确保三年内完成除险摘帽。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以这次副部长一行来我市视察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指示和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绷紧防汛这根弦,做到有水无水作有水准备,小水大水作大水准备,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1、开展防汛检查。4-5月份将安排两次防汛检查,即市防总成员防汛大检查和全市防洪工程大排查,检查重点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小型水库隐患排查;二是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三是重要圩堤的险工险段、破堤工程和穿堤建筑物;四是防汛物资储备;五是河道清障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抓好整改。
2、开展防汛知识培训。拟于5月上旬举行全市防汛知识培训班,对县区、乡镇防汛指挥长,水库安全管理员,防汛机动抢险队员,乡镇防汛办主任等进行防汛抢险业务培训。
3、开展防汛队伍演练。拟于5月中旬组织市级防汛机动抢险队、民兵舟艇连和潜水员分队开展抢险救灾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抗洪抢险实战能力。
4、加强应急管理。坚持防汛值班制度,根据汛情需要及时加强值班力量,确保防汛指令、讯息畅通。加雨、洪水预警预测,搞好防洪排涝指挥调度,确保防洪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加强各类蓄水工程调度,汛末合理拦截“最后一场雨”,为抗旱储备水源。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乡“四班子”成员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近年来,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全乡人民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今天,各位领导心系山区教育,不顾路途遥远到我乡检查验收“两基”教育工作,这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下面,我就乡近来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全乡基本概况和教育基础现状
(一)全乡基本概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
可以说,近年来,乡的发展速度纵比较快,但与其他乡镇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的排位是倒数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倒数第一,人口总数是倒数第一。但在全面发展中,乡也蕴含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从总体上看来,有“四大优势”需进一步发挥,“四大瓶颈”亟待解决。
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境内群山叠翠,谷壑幽深,溪流蜿蜒,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秃杉、红花木莲、金丝榔、红椿等珍贵树种;有猕猴、野猪、白腹锦鸡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全乡有林地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5%;人工林面积达32万亩,其中,商品林面积达21万亩。位于坝林村委会的丁累大箐是全市仅存的少有原始森林之一,也是滇东旅游片区不可多得的天然原始森林。二是区位优势:乡地处“两省(区)三地州四县”的结合部和南盘江与清水江夹角处,是曲靖的“南大门”。境内交通便捷,省道“以马线”贯穿南北连接文山邱北;通省公路“高布线”纵跨东西直入广西西林;南盘江穿境而过直达黔桂,是一条出滇入海的重要航道。三是气候优势:境内最高海拔20xx.5米,最低海拔737米,每年5—10月为雨季,近10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11月—翌年4月为干季,最高气温达40℃,最低温度10℃,年平均气温18.5℃,平均气温为20℃,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20xx小时,积温5650℃—6100℃,相对湿度达82%,全年基本无霜,属典型的低热河谷槽区,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特别有利于发展热带农作物和冬季反季蔬菜。四是民族文化优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壮、苗、瑶、彝等少数民族4541户、19913人,占总人口的73.58%。其中,壮族2101户、9370人;苗族1924户、8466人;瑶族465户、1897人;彝族51户、180人。每一种少数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服饰文化。其中,壮族的“三月三”、祭老人房,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度戒等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意蕴悠远,每年都按时举行,吸引了周边市、县各族群众前来参加,为发展民俗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大瓶颈:一是交通瓶颈:境内唯一一条通省通道“高布线”至今没有硬化,道路等级低,大部分通村委会的公路都是砂石路面,没有硬化,通村小组的道路是泥巴路,经常是晴通雨阻,加之山高坡陡,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瓶颈:近年来,虽然在教育方面争取了大量的投入,教学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发展规划起步较晚,投入少,群众居住分散,小学校点撤并难度大,民族中学继续提升困难多。三是基础设施瓶颈:是全县唯一没有烤烟的乡镇。近年来,没有烟水农田建设项目,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几乎为零,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四是产业发展瓶颈:全乡的林业发展较快,但由于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规范的样板林、特色林基地和林区道路建设较少,林业采伐指标少,加工困难,离县城较远;没有工业,实体经济落后,推动发展的内动力不足。
(二)教育基础现状
一是教育基本情况。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村完小12所,村小教学点28个,民办幼儿园2所,学校占地总面积134398㎡,中学总占地28770.8㎡。有教职工236人,其中中学56人,本科学历31人,专科学历24人,工人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小学180人,小学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1人,特岗教师14人,合同制工人5人,代课教师83人;公办教师中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133人,中专学历24人;成技校有学员260人,幼儿园有学生283人。中考,上曲一中6人,其中全县第一名、第二名都在;128名学生上普高线,中考成绩居全县16所普中第一名。小升初成绩也名列同类学校前列。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学生教科书费,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金。全乡有教学用房117幢共30183㎡,其中a级14幢8324㎡;b级8幢2667㎡;c级7幢3522㎡;d级88幢15670㎡。二是“两基”主要指标情况。乡教育工作于1995年9月实现“普六”,1998年6月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9年9月实现“普九”,12月顺利通过“普实”验收,5月顺利通过“无文盲乡镇”验收,11月教育督导通过省市验收。普及程度进一步达标。7—12岁人口总数3187人,已入学3143人,入学率为98.62%;13—15周岁人口总数为1310人,已入学1279人,入学率为97.63%,7—15周岁残疾儿童共13人,已入学12人,入学率为92.3%,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65%,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6.6%,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8.95%,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5.49%。全乡有青壮年人口12775人,其中非文盲人数为12755人,非文盲率达99.84%。
二、巩固“两基”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实施科教兴乡战略
乡是全省扶贫攻坚乡之一,经济社会发展还很落后,百业要兴,关键在人,人才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全乡各族人民的共识。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要始终把教育当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百姓、惠及子孙”的德政之举和民心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据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要求,乡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乡教育发展规划》,对全乡校点布局、办学规模、资源配置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集中办学。一是成立了以乡上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为副组长,各学校、相关站所、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乡长为全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委会总支书记为该村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长为该校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与相关站所、各村委会签订的工作目标年度量化考评中,把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考评。三是乡政府领导经常实地了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教育决策。四是人民群众监督得到落实。每届乡人代会上,教育工作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工作意见和建议,近三年来,人大代表对教育所提意见建议18件,全部妥善落实。
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克服多种困难,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积极进行校园改扩建、危房改造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逐步解决学生入学难、住宿难等问题。一是多方筹集资金,为中小学新建和维修部分校舍。在中学建设上,新建学生餐厅一幢,520平方米,总投资87.07万元;7月新建教学楼一幢,总面积2980.4平方米,总投资521万元,可容纳1600名学生上课,解决了多年来小升初入学难“瓶颈”问题;征地21.18亩建设学生运动场,征地费用70.96万元全部由乡政府筹集,预计总投资160余万元,现运动场已初见雏形;投资270万元新建的教师周转房底竣工入住。近两年来,民族中学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6亩发展到43.18亩,是“普九”后10年间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小学建设上,新建鲁古完小教学楼一幢,总面积1786平方米,总投资179.4万元;9月新建戈勒完小综合楼一幢,总面积512平方米,总投资46.6平方米;6月新建笼嘎完小综合楼一幢,总面积320平方米,总投资38.3万元。二是抢抓机遇改造危房。顺利完成共7587平方米831.58万元学校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其中,新建教学楼824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楼6000平方米,新建学生餐厅624平方米,新建厕所250平方米。通过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解除了全乡学生在危房上课、住宿的现实,学校的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夯实。
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县政府规定,对全县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县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做到从未出现截留、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各项政策。一是加强学校收费监管,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学校不合理负担的要求,彻底治理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制度,中小学每学期均实行亮牌收费,每学期都按市制定的收费标准制作收费公示牌,将收费公布于众。并通过了纪委、监察、财政等检查组对学校收费情况的检查,从未发生过乱收费现象。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全部中小学教科书费用和杂费已全部免除,按照寄宿生生活补助要求,各学校贫困生由学生评选推荐、政教处审核公示后上报、学校财务处发放生活补助后再公示,然后把材料整理存档,通过严格程序,及时足额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三是多种形式开展贫困生助学活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普六”“普九”成果,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乡政府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具体实施”的贫困生救助制度,通过机关干部党员结对帮扶、社会人士和学校师生捐款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切实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演讲、座谈、师德师风考核等形式,使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修养与约束,从而塑造高尚师德。二是弘扬尊师重教之风,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自“普九”以来,教学成绩连年居同类别学校前列,特别是近三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中考,全县状元和榜眼都在民族中学。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乡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德、能、勤、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有困难的中小学教师适时进行慰问。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努力工作的热情。
严抓实管控辍保学。乡经济欠发达,农村贫困面大,为防止生源流失,乡党委政府对控辍保学工作严抓实管。一是坚持依法控辍。在每学年三月和九月“控辍活动月”中,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使群众自觉履行义务教育相关责任。二是坚持管理控辍。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制度,设置机构,明确责任,完善网络,从校长到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层层签订控辍保学工作责任状;加强学生学籍管理,严把休、转、寄、降手续关。三是坚持教改控辍。改革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四是坚持扶贫控辍。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治理“三乱”现象,加大资助力度,尽量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小学巩固率达99.62%,中学巩固率达98%以上。
始终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使教育走上法治轨道。通过司法进校园、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关工委开展法律讲堂、学校开设法制课等形式宣传、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各种依法治教活动,使受教育面达100%,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每年开展教育评议2次以上,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联合整治校园安全。采取联合整治,防治并重的措施,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共同建好和谐校园。一是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体系,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三是全面落实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综治和安全督导检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四是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派出所、司法所每月到学校了解治安情况2次以上,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卫生院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周边小卖部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检查;文化站、工商所对校园周边网吧、书店、音像市场定期检查,禁止垃圾文化侵害学生。国土资源所对各校点周边地质情况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妥善处置。
科学合理布局校点建设。根据我乡地广、居住分散、校点多实际,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和密度、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在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的基础上,以确保生源和师资、方便学生入学为前提,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一是进行摸底排查。我乡原有63个教学点,其中完小12个,村校点51个,校点多、公办教师少、教学用房绝大部分均属危房,给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必须通过集中办学,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做好规划布局。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两集中”的原则下,不搞一刀切,根据长期、中期、短期官话进行分步实施,长期保留12所村完小,中期保留5所村校点,短期保留1所村校点,撤并30所村校点,其余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撤出。三是坚持校点撤并与规划建设相结合。按照危房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一边撤出危房和撤并校点,一边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二)努力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因此,努力提高全乡全民教育发展水平,任重而道远。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办好学前教育。目前全乡共有幼儿园2个,创建于,都属私立幼儿园,基本满足设里集镇和鲁古集镇片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要求。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了“突出一个根本、抓好两支队伍、深化三项改革、开展‘三风’整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大力抓好教学研究工作,全面实行教育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全乡中小学均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取消中小学生留级制度,学生日常规范合格率、体育合格率均达100%,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以致用,办好成人教育。一是统筹力量办学。乡1998年成立成人技术学校后,先后采取与县农村广播电视学校、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和独立办学形式进行办学。二是因地制宜建好试验示范基地。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路子,投资14万元与相关站所和农户联合建立杉木、小叶榕树、缅桂树育苗基地和麻甜竹、金丝楠木栽培基地,带动周边村组林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先后招收了农学、乡村管理、中师函授、经济管理、乡村经济管理专业共12个班,毕业学员现在大部分已成了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四是多层次培训、培养当地劳动者。学校开办了乡村两级实用技术培训班。至,共举办培训班436期,21091人次受训,共投入培训经费12.3万元,全乡95%的青壮年劳动力得到了培训,全乡基本实现了村均一户科技示范户,户均一个科技明白人。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办好民族文化教育。乡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积淀深厚,边纵革命斗争的红色文化感人至深,这些本土文化具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增强学生的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把各民族的文学、音乐、体育、绘画和风土民情等内容以及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用身边的人和物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成为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人。,中小学还被表彰为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
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抓好扫盲教育。的扫盲工作按照“一堵二扫三提高”的要求,采取“乡乡建校、校校办班、村村设点”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及“农闲集中办班、农忙学生包教”等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乡的教育在近年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由于乡教育起点低,还有较大差距,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滞后。部分学校校舍、桌椅陈旧、教学设备落后,还需逐步更新完善。
二是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庭贫困面大,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增加,给学校教育带来潜在影响。
三是学校教育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学科不配套,主要学科骨干教师不足。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实际,加以整改,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增强各族人民办好基础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教育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薄弱学校的改造,完善办学条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政策,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努力谱写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特色品牌强校
七十二年的风雨洗礼,孕育了第三小学桃李满园;七十二年的丰厚积淀,铸就了第三小学今日的辉煌。第三小学自1939年建校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和财政局的关心和指导下,以“管理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宗旨,以“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芬芳”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勇于创新的新一代中国人”为办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追求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以珠心算教学为核心的办学特色。现将具体做法和主要成效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设置24个教学班,4个学前班,其中11个珠心算实验班。在校生1506人,教职工85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83人,占专任教师的976%,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9人,市县级科研骨干教师9人,珠心算实验教师19人。
今年8月底,第三小学将在县委、县政府宏观教育办学理念指引下迁入新校址。新校址占地面积43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9760平方米,规划教学班60个,学前班10个,各功能室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完全符合省级标准化小学要求。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校特色办学进程,珠心算教学将沐浴新世纪的曙光茁壮成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具体做法
1、营造氛围,提高认识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喜欢珠心算、走进珠心算,为了让众多家长感受珠心算教学的神奇魅力,我校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班级布置、走廊文化让学生感受珠心算距离自己并不遥远;通过专家论证、观摩录像、专
题讲座等形式,使广大教师认识到“珠心算”教学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不谋而合,增强了认识;通过家长座谈、发放宣传单、召开特色教学展示会,使家长认识到珠心算教育对启迪和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潜能具有特殊作用,扩大了影响面;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拓展,创新意识的增强,使珠心算教学更具有说服力。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达到了宣传珠心算、传播珠算文化、弘扬中华国粹的效果。
2、以点带面,逐步普及
早在1996年,我校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引进“三算结合”教改实验,但仅仅在学前和新一年各设置一个实验班。一学期后,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指导跟不上,实验教师很少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实验班教学成绩与普通班对比提高幅度不大,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引起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召开班子会研究决定选派四名青年骨干教师投入实验教学,而且逐步建立健全实施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注重信息反馈,想方设法加强教师培训,收到了一定成效。20xx年7月,我校第一个实验班毕业,数学成绩不仅在全县名列前茅,而且高于本校普通班平均分84分。从此我校的珠心算教学逐步走上正轨。
20xx年9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研究确立了“课改引路、科研支撑、走内涵发展”的特色创建思路,且以珠心算教学为立足点,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学校。首先从学前幼儿开始启动珠心算教学,注重其发展的延续性和可行性,其次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主抓珠心算教学,不断充实实验教师力量,促使我校的珠心算教学得到大面积普及。
3、加强培训,锤炼队伍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我校逐步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四求”:一是分层培训,求真。即针对每位实验教师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发展方向,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优发展;二是专题培训,求实。我们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通常采取观摩
研讨、个案分析、群体反思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引领教师展开心灵对话,激励教师去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创设平台,求活。学校千方百计创设条件和氛围,鼓励教师勤学习、善反思、乐实践、勇创新,推动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四是走出去,求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选派实验教师多次到哈尔滨、齐齐哈尔、讷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观摩现场课堂教学,灵活应用于实验教学实践之中,不断内化积淀,推动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4、专家引领,提升素养
为了保证“珠心算”教学走得更远、更坚实。我校多次聘请省市珠协有关专家莅临本校进行现场诊断,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较好地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主管领导多次深入我校指导珠心算教学工作,分析珠心算教学发展现状,规划珠心算教学发展前景,为我校特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实验教师多方汲取营养,不断成长起来,涌现出以陈凤荣、王艳云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实验教师。
5、不断实践,勇于创新
我校在珠心算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提倡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整合,鼓励教师尝试构建新的数学课程知识体系,彻底改变“实用的珠算数学里不教,数学里教的笔算并不实用”的不良局面。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师能从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根据教学需要既安排数学知识的教学,又安排珠心算训练,将二者有机结合,巧妙渗透,避免了单一的数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而产生的疲劳。把珠心算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后,同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使得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又如在数的认识及运算部分,教学伊始就以实物——算盘出现,参与了数的合、分形式,直接体现了数的变化过程,将枯燥的数的认识变抽象为具体。同时,我校定期召开珠心算经验交流会或研讨,实验教师通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实验教学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成效
通过十几年的'实验,我校在“珠心算”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珠心算教学得到了大面积普及,由最初的两个实验班发展到今天的11个,实验教师由最初的两名扩大到如今的19名,普及面达到40%,学前幼儿招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xx—20xx连续四年改写历史最高记录,提高了办学声誉。
根据我们跟踪调查,凡实验班的学生在对数的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多种能力的开发等方面上均占有明显优势。与普通班比较不仅数学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对其他各个学科成绩均有较大影响和提高。(出示近5年实验班与普通班比较统计表)如20xx年我校毕业的一个实验班,共有54人,有31人考入县重点高中,有29人在20xx年考入理想大学,其中姜伊同学以高于重本段113分的成绩升入哈工大。
同时,我们编写了《珠心算学》系列校本教材,有三百多名学生获得省珠协颁发的等级证书,我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省珠协认定的试点校、黑河市珠心算实验基地,推动了我校特色教学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
四、存在问题
尽管我校从事珠心算工作近二十年的时间,但由于地处偏僻,师资水平有限,缺少专业引领,尚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对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宣传形式和力度不够,学前、低年级能全面铺开,然而到高年级由于难度增大,普及面不够宽;二是珠心算是一门新兴学科,教无定法,训练“度”的问题以及与小学数学衔接问题上处理的不够;三是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资金不充足,缺乏科学的引领和理论支撑;
四是跟踪问效不够,尚未健全特长生成长档案,一些优秀毕业生升入大学后的毕业走向掌握得不清楚,对全面铺开特色教学缺乏说服力
五、今后发展规划
1、进一步普及珠心算教学,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珠心算,力争三年内普及面达到70%。
2、创新与改革珠心算教学方法,注重“三个整合”(即:珠心算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与多种能力的整合、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整合),突出“三个重点”(即:思维训练、注意力记忆力、大脑功能的开发),抓好“三个学段”(即:幼儿开智训练、低学段思维训练、中高学段良好习惯与思维品质的迁移训练),深化“三方面研究”(即:教学规律的系统性与教学发展的持续性、速度与准确率的提高、如何深化与提高影响力)。
3、加快特色办学进程。不断丰富珠心算展示形式,挖掘珠心算教学内涵,让珠心算教学在三小校园扎根、发芽,绽放出娇艳的花朵。
4、实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应用珠心算教学,如何将实验研究成果转化为特色教学发展的不竭力,如何发挥珠心算教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我们“十二五”重点研究的课题。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众所周知,珠心算教育已成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阳光事业。回顾过去,我校珠心算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展望未来,珠心算事业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各位领导、来宾与家长朋友的关心、呵护下,本着科学的态度审视特色教学,大力弘扬珠心算教学所特有的启智功能,争取以最佳的方式更好地阐释过去,展示现在,创新未来,从而开创出我校特色教学的全新局面!
坚守,并不断超越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灵魂。我校是一所山区小学,现有在校生130名,6个教学班。一年来,我校围绕市“管理〃质量”年和教育全面发展试点校创建工作,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
㈠抓基础,完善硬件设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1、孩子学英语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家长的问题,农村不比县城,绝大多数孩子没有自己的录音机或复读机。为解决孩子们学英语难的问题,我们安装语音室32座设备,并为每个教室配备录音机一台,定时为学生播放英语录音;
2由于当地信息闭塞,为了给孩子拓宽接触外界的渠道我校新购图书2800册。为方便学生阅读,我们在每个教室设置图书柜一架,实现图书进教室,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开阔了学生视野;
3、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3套,可同时满足三个年级使用;,积极改善办公条件,为每位教师教师更换办公桌椅、配备办公电脑。
4、由于地处西部山区,部分教师和学生中午在校就餐,去年冬天我们修建小型水塔、改善食堂条件,解决师生饮水、午餐问题。
5、完善学校硬化、绿化、美化工作。前院全部硬化,后院除操场外全部硬化、绿化;前后院围墙、教学楼悬挂知识展牌20多块、武术系列图画若干幅。
㈡抓关键,致力软件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建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味。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在传承中创新。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精心组织好国学诵读活动、艺术节、武术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把学校建成孩子们活动乐园、成长家园。我们以科技发展、古典文学和中华武术为主进行校园环境的文化设计,旨在配培养学生科技和人文精神。
2、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基础,学校的发展要始终把质量兴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强化质量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为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过程研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建立和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严抓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常规,严格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布置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教研活动等环节。改革和完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注重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重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使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跃上新台阶。
3、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在德育实践中,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环保教育为载体,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管理和服务之中,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好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以形成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大计来抓。
首先,明确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教育改革意识和良好的师德;
2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明确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和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4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师队伍的培训步伐。一是进一步抓好师德教育,在教师中提倡“七种精神”、“四种追求”;二是对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教师,要利用函授、自考、离职进修等进行学历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师资培养计划;三是抓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重点是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做到人人会用多媒体。
㈢抓特色,凸显鲜明个性,打造学校办学亮点
办学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信誉度所在。我校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办学特色,我们办学特色是:崇文尚武,内外兼修。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是同根同源的共生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双碧,堪称双子星座,同样辉煌,同样灿烂。我校开展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古典文学为主的国学诵读活动、以拳术和剑术为主的武术课,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进行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诵读国学经典是人格教育的起点。每周用经典诵读的标准播音,经典故事,经典韵文穿插播送,让孩子们耳边响起古人的谆谆教诲,心头萦绕历史上那些名扬四海的故事,这种无时无刻不在被经典影响的幼小心灵里,播种下纯净和有价值的文化,在青少年的心底滋润出纯美之花。把读经与导行完美结合,收到实效。如古人训:路不拾遗,我们教学生拾金不昧,古人训: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我们教学生坚持就是胜利,古人训:乐善好施,我们教: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孩子们在与经典同行的成长过程中,少了纷争,多了礼让,少了抱怨,多了自省,少了烦躁,多了宁静。在这样的校园里,积极向上之风气盛行,勤学乐读之气成风。
武术精神可概括为八字诀“爱国、发展、精进、修身”。武术的精神,首先是爱国。武术的另一种精神是精进。习武之人要充分发扬刻苦奋进的精神。武术又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学习武术可以培养一个人扎实稳进的精神。
一年来,学校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深知这与上级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相比较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为山区孩子架起一座通向未来的桥。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和《兰州市20xx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完成兰州市-20xx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材料,整理有关附件(创建工作《总体方案》、指挥部人员调整名单等),编印《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材料集》。
二、总体要求
汇报材料要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突出我市创建工作特色,全面反映我市三年一轮创建工作成效。
三、工作任务及实施步骤
汇报材料起草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材料搜集、分析、编写汇报提纲(3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起草下发收集相关工作资料的通知。收集的主要资料为:、创建工作各责任单位的创建工作总结;-20xx年四个分指挥部和各县区编发的主要创建工作简报和相关会议资料;中央文明办关于创建重点工作安排的文件资料。
2、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整理出听取汇报的所有考核项目清单。
3、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消化,并注意随时补充;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听取汇报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完成汇报材料提纲编写工作。
第二阶段:材料起草、修改(4月)。
1、讨论确定汇报材料写作提纲,完成汇报材料初稿。
2、将初稿提交市创建办工作会进行讨论,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汇报材料征求意见稿。
第三阶段:材料定稿(5月)。
1、将征求意见稿分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领导、市委办、政府办、市委研究室及创建重点部门征求意见。
2、修改完善后,提交市创建工作指挥部会议定稿。
3、根据汇报材料定稿请有关专业人员完成多媒体汇报材料(ppt格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船滩中心卫生院及船滩镇广大人民群众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镇自08年以来,按照《国家农村中医先进单位建设标准》要求,把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列入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政府一级工作目标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形成共识,树立中医观念
我镇通过宣传标语、宣传资料、会议等多种途径,使中医工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人们知道为什么要搞中医、怎样搞、搞中医会带来什么样好处等。从而形成人人讲中医、谈中医、用中药的氛围,树立中医观念。
一是在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镇政府和医院院分别成立了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领导小组,设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研究中医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落实责任,并定期进行工作督导。
三我院设立了中医管理科,明确一名副院长负责管理中医工作,督查并指导卫生院中医科室和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工作。
二、突出重点,夯实中医基础
我们将镇、村两级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专科建设和中医队伍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将创建工作同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相结合
我院于20xx年进行了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善了中医门诊、中医骨伤、针灸理疗、中药房、中药库房、煎药室等中医科室建设,使中医基础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我们在巩固和完善网底建设中,针对创建中的一些薄弱环节,重点加强了村卫生室建设。坚持三抓:一抓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添置;二抓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三抓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
二将创建工作与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镇先后举办13期有中医科长、护士长、中医药人员、乡村医生等人员参加的中医药业务管理、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培训面达100%;同时,镇卫生院狠抓了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在职教育、进修培训和师承学习,先后安排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中医药人员9名,参加卫生局举办的中医技能培训班25人。
三、严格中医管理,全面提高办院水平
通过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了解了中医药,更加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得到了加强,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中医药特色得到了较好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得到体现,促进了全镇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医药预防保健网络进一步健全
我院共开设了5个中医临床科室,并形成了相对集中中医药服务区,其中中医骨伤科已形成了一定特色,全镇80%以上村卫生室都配备了中草药100余种、中成药50余种。80%以上乡村医生都能中会西,能运用中医药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诊疗,能运用中、草药、针灸、火罐等方法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中医服务量逐年上升
20xx年,医院门诊总人次18042人次,其中中医治疗7417人次,占41%,中医治疗率较创建前提高5%。
三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效果良好
积极推广应用针灸、火罐、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量在整个医疗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以来,我镇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群众的需求和领导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以此次检查为新的起点,查漏补缺,努力改进、积极创新,进一步抓好我镇中医药工作,为我县能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谢谢!
首先对来湖南省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你们在现场指导中对我们公司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以诚恳的态度,逐条加以改进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
湖南省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谷物加工机械之乡———双峰的一家重点企业。始建于90年代,现在公司已注册资金3180万元,占地二万七千平方米,职工200多人,年产值近一亿元,是国内目前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谷物加工机械的生产企业之一。
二、在专项整治期间公司采取的一些措施
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专项整治期间,我们认真实施,完善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
1、我们编制和完善了湖南省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管理手册。规范了从生产资源的征集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征集和管理,技术文件的管理,过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的管理等各个环节。
2、要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我们编制了检验、验证准则。并对本公司所有的原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检验、验证,其中对圆钢、轴承、薄板、油漆等还要进行有关的检验,经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3、制定了产品过程检验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出厂检验等制度,并按要求进行登记。
4、对生产技术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采用io—9001:20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每月对产品进行性能检验,在产品包装前按照生产许可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对各个细小的环节都不马虎,并按要求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有效地提升了产品质量。
三、取得的一些成绩:
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产品没有质量公司就没有未来,在这几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中,通过质监、农机等职能部门、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和公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我们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我们公司生产的粉碎机、青饲料切碎机、机动稻麦脱粒机、玉米脱粒机等产品产销俩旺,供不应求。产品销售覆盖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福建、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其中碾米机、饲料加工机组、稻麦脱粒机、玉米脱粒机、离心水泵五个品种享受国家与省级的农机购置补贴。公司的产品在结构、性能、质量、外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用户的一致好评,在历次的国家、省级质量技术部门抽样检验中均为合格,并获得了湖南省名牌产品的称号。
下一步我们会更加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并开发出更加优秀适合农民朋友的农机产品,以更完善的售后服务、更低廉的价格服务于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