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处处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

水文测报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

2、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对水文测报的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展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将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些都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耳目和参谋,水文测报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位,给防洪调度决策、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目标,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是,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对人的生命和生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把防洪保生命安全、抗旱保供水安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水文测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加强水文测报工作,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全面提速,强化预案预测预警工作,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国务院成立了应急办公室,颁布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我局也颁布了《突发公共水事件水文应急测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水文测报工作,这些均要求防汛抗旱工作要充分发挥应急处置作用,要求水文测报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三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水旱灾害信息高度关注,特别是新闻媒体与防汛抗旱工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扩大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获得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透明度,使之能够得到更多的监督和评价,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因此,防汛抗旱水文测报工作必须在“更准、更快、更全、更新”上下功夫,全面满足社会和媒体的信息服务需求。

四是洪涝灾害和旱灾越来越严重,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洪涝灾害来看,近年来,受局部气候变化影响,我国部分中小河流、台风、山洪等灾害频繁发生,损失越来越大;从干旱灾害来看,受旱区域已由传统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向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扩展,近年来,南方旱灾发生之频繁、影响程度之深、损失之重都是过去多年没有遇到的。这迫切要求水文测报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山洪和旱情的监测预警分析,为山洪灾害防治及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水文测报工作与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我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水平与新的要求不适应。近年来,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的建设及各地相继投入,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为防汛抗旱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由于有关政策不落实,也给各地带来了系统使用、维护的困难,增加了运行负担。其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就是遥测设备因厂家不同而不同,其市场化和通用化程度较低,造成系统维护成本较高、维护不及时等诸多困难,制约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水情报汛组网方式与新的技术不相适应。较早前,受制于x.25网络传输速率慢及人工报汛的要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及各地大多采用测站-分中心-省中心的报汛组网方式,而一些发达省份,基于全省各地宽带联网及自动测报系统的普及,有些采用测站-省中心-分中心,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投资,简化了报汛组网方式,提高了学习传输、维护的效率,而且减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负担,提高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率,为此,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二期已没有对省以下报汛组网方式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报汛组网方式。但目前采用此方式组网的省份不多,随着省以上节点及大部分省以下单位宽带网络建设的推进,应该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经济的报汛组网方式。

三是水文测报的服务面与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水文部门在力求做好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的同时,正在全力开展新的服务领域,加大对山洪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加大旱情监测的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仍存在开展省份不多、涉及范围不广、采取力度不强等问题,与当前山洪灾害防治及抗旱工作的要求不适应。

四是水情预报水平与新的要求不适应。多年来,我国在水情预测预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技术水平具有较大的提高,在历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新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员更替频繁,预报的频度和广度不断延伸,与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预报范围较小,预报频度较低,预报时效性较弱,预报服务领域较窄,迫切需要大力提高水情预测预报的工作力度和水平。

五是水文应急测报水平与新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全国经常发生涉水突发公共事件,我局也颁布了《突发公共水事件水文应急测报预案》,在制度、响应程序和方式上做出了明确规定,以适应新时期水文应急测报的要求。但从技术层面上仍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查询等应急测报方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在水利部和国家防办需要启动应急测报响应时,往往需要协调和依托外部力量,造成时间延误,测报不及时等现象,没有充分发挥我局水文测报、通信、网络方面的优势。

4、建议

一是尽快修订《水文自动测报规范》。XX年我局基于美国天气局水情信息编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身情况,颁布了《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20-2005),以适应新时期水情信息报送的要求。根据美国的使用情况,此编码是用于遥测端到水情分中心之间的无线通信编码,以便遥测设备达到市场化、通用化的要求。建议修改《水文自动测报规范》,引入水情信息编码标准,提高我国遥测设备市场化和通用化的程度,解决各地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

二是尽快提倡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报汛组网方式。由测站-省中心-分中心的报汛组网方式不仅大大节省投资,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信息传输、维护的效率,减轻了水文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水文测报的质量。当前,随着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的不断推进及各地自动测报系统的蓬勃建设,有必要研究推出基于各地新建宽带网络环境基础上的报汛组网方式,在全国推广应用。

三是努力提高水情预测预报水平。要集中精力解决水情预测预报范围小、频度低、时效弱的问题,大力推行预报日常化制度。要大力推广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预测预报系统,提高全国水情预测预报水平。要加大技术和经费投入,研制和修订各类预报方案,提高预测预报精度,进一步延长预见期。要建立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的水文测报机构、队伍以及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是集中力量研究水文应急测报技术体系。水利部水文局具有监测、水情、气象、通信、网络等多种业务部门和技术优势,可联合南京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开展突发公共水事件应急测报体系研究,研制开发一套基于卫星通信的水位和雨量自动应急测报系统,以满足突发水事件应急测报的需要,推动全国应急测报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