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次为您整理了“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课余生活的规律被打乱了,回家的时间推迟了,身体上感觉到很累,心理却踏实多了,快乐多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紧张的课余,有幸与各位家长零距离接触,为今后的工作找准了努力方向。

一、精心准备早部署

常言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减少家访的盲目性,提高家访的实效性,必须事先精心准备。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潜心家访结硕果

家访路上,尽管有时道路泥泞,天色渐暗,但仍阻挡不住我们家访的脚步。在家访中,有家长端上了一杯浓浓的绿茶;有学生端出了树上新摘的橘子。在家访中,有家长问孩子厌学怎么办?有学生问总是记不住所学新知怎么办?还有家长问毕业后是否应该让孩子就读外校?在家访中,有家长对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给予了肯定;有家长对我校的师德师风交口称赞;有家长对我校的周边环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曾记得,为了让刘XX同学克服懒惰的坏习惯,我们两次登门,说服教育,给他陈述利弊,举例子,谈感受,终于让他在学习上变得勤奋起来。

不曾忘记,为了让王XX同学重拾信心,我们三上其门,他终于敢和我面对面地倾心交谈,最后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每天愉快的按时上学。

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家长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会心地笑了。

三、真心家访谱新篇

本次的课外访访家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受鼓舞。通过家访,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让我深感:“访万家”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只要我们切切实实“访万家”,就一定会把这一件好事办实。

四、亲历家访感触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渐渐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2

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荆楚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由省教育厅组织发起的、由全省中小学教师广泛参与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激励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开展这样的活动,能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这次活动覆盖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自活动组织实施之始,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寄予了厚重的希望。作为一名基层小学教师,身处教学的第一线,自活动开展以来,心里由衷地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我默默地告诫自己,要积极地投身到"比访"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再学习,再锻炼,再提高。10月8日下午,我们全体教师参加了全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视频推进会,聆听了三位省内优秀群体代表的典型发言和陈安丽厅长的讲话以后,很受启发。下面简要谈一谈由观看视频会议后引发的思考。

一、"课内比教学"教师获提高,学生得实惠。

1、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消除一个误解:我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了几十年的书,固有的教学方法和习惯已经不容易改变,没有资本跟那些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掌握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年轻教师比教学。"比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不是要教师在群体性的"比"中出类拔萃,而是在"比"中学习提高。在"比"中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探索适应课改目标的新教法,新学法,这是一个向自我挑战并改变自我的过程。在这个改变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形式化、表面化、自由化等低效的教学环节。如何克服低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就是通过"比教学"这样的有效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去提高,去探索,去积累,去完善。

教师要始终坚持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要问一问自己,这样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别人玩的"花样滑冰"式教学方法,究竟又有多大的实效性,自己是否又能这样做。我们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传授学生知识的殿堂,学生在这节课中究竟发展了没有,发展了多少,这应该是我们衡量课堂实效性的根本。所以我们"比"教学不是比课堂上有多少天花乱坠的花样,不是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而是积极探索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学途径。每个教师要端正"比教学"的动机,始终要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贴近学生可持续发展。

2、学校要正确引导。要把课内比教学当做常态化的岗位练兵,不要因为开展这项活动,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以一次比武论英雄。比武必须随机随堂,不能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经过包装和精心准备的,而是要把优质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真正让优秀成为习惯。在引入竞争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教师之间形成恶性竞争或敌对关系,除了比个人还要比团队,通过校本研修,建立学习共同体,倡导集体备课、集体评课与专业引领,让大家既是竞争对手,也是联盟伙伴,共同提高。

3、"比教学"重在研讨,促进共同提高。学校要把"比教学"作为一个平台,吸引教师广泛参与。不论你资格有多老,也不管你学历有多高。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也不是单纯地比课堂教学的模式,它是全方位的、广泛性的教学活动。学校要把"比教学"与"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如:同课异构,示范课,研讨课,过关课等等。无论是哪个类型的比课,课后都要及时组织说课、评课,把每一堂课中暴露的问题,哪怕再小,作为研讨的对象,共同探讨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比教学"的意义才真正体现了。

二、"课外访万家"拉长了教师脚下的路,拉近了家校间的距离。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教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多数家长很欢迎老师进行家访。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1、家访能协调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孩子,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在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2、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造成的,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3、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4、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比访"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行为,我们教师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真正把心思静下来,把身子沉下来,到学生中去,想学生之所想,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最高效的课堂留给学生,把最优质的服务送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教师、教育带给他的无限的乐趣。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3

为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下午放学后,深入到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通过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感触很深。觉得学生的学习、品行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走访可以更深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走访,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感到老师更加亲近。通过走访,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会比单独说教学生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2、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3、有些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

4、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范文 篇4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为更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增进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高一年级1部全体教师不畏酷暑上门走访学生,让学生不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学校给予的关爱,在假期也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切实促进学生成长。

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炎炎夏日,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各位教师通过家访了解不同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学习计划、学习环境等。在假期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实现弯道超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例如合理安排时间复习上学期所学、学会取舍、突破重点题型、有效预习下学期新课内容等。

学生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在家访时提出“多陪伴、多鼓励、多关爱”等建议,整合家长力量,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家访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一座爱的桥梁!家校相连,携手共育,家访不仅落实了国家的双减政策,也温暖了二中的学子和家长,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家访一直在路上,永不止步。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5

家访,对于我们老师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何为家访?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去,就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家访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在这次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学校集体组织对全校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对教师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说这样的家访活动太需要了,他们也想与教师见面,但由于平时农活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时间来学校,也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现在教师能上门家访,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谈,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觉得非常高兴。由于时间有限,我们重点走访了几个学生家庭,一路下来,我再次体会到了这次家访的必要和及时,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慨也随之而来。

在家访中,家长反映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很难,家长们反映孩子的语言辩解能力超过了他们,经常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一,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又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其二,因为家长总是把分数作为话题的主题,家长有心要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苦于自己知识能力有限,并不能为孩子作出直接的指导,只能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几句话,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对于孩子的惰性表现,他们也显得有点无奈。在走访的几位学生家长当中这个问题凸显严重。

家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学生在家中学习效率有限。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巩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难以做到,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显得很重要。家访过程中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不知道如何辅导自己孩子的学习,家访中学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认这一点。于是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也进行了沟通,辅导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在上课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这不但感染了学生,而且更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迪,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当然,在家访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懂教育,善于和孩子沟通的家长,其中,有个家长在交流中显示出很高的素养,她提倡孩子的学习应在于自主和体验,学和玩都要有的放矢,要学会感恩,不要让父母过多牵挂和担心,让老师过多的辛劳。分数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但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家长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折服,怪不得这个孩子在平时表现出那么的健康和开朗。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这一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6

思甜是连续多年蝉联年级第一名,害的第二名的学生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如果你认为她仅仅成绩好,那就大错了,她还多才多艺,她会演讲、书法等。如果你认为她仅仅多才多艺,那也是错误的,她还是一个心细、懂感恩的学生。每个优秀的学生的背后应该站着两个伟大的父母。思甜也不是天生就有这么多优点,与她父母多年的付出是亲密相连的。

思甜的母亲赵老师是与我搭档八年的课任教师,她是个很敬业,具有很强亲和力的教师,她乐观、宽容的性格,学生很容易走近她,也深受学生的喜欢。思甜的父亲是小学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今天9月荣获“江陵县十大师德模范”的称号。在“访万家”活动中,我原准备访问赵老师,可能太熟了,她很不好意思,说:“你还是访陈老师吧,每次家长签字都是他写的。”我就来到小学去“访”陈老师。陈老师曾对我说:“为了孩子学习轻松一些,她读五年级,我就会买四年级的奥数题,给她做。”他还是煞费苦心的。

我与赵老师经常谈思甜的各方面表现。周五,我对她说:“思甜真的很细心。我前段时间打球把左手小拇指崴了,指关节一直红肿,没有好的迹象。昨天我到医院看了看,医生给我小拇指贴了一张膏药。数学课时,她把更正的数学试卷给我检查后,发现小拇指贴着一张夸张的膏药,小心的问我,王老师,你的小拇指怎么能,疼吗?我的心里一颤,很是感动。对她说,没事,谢谢你。后来,我走到后面停留在一个女生的身边,她说,什么味道,怪怪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对我离开。我觉得你家思甜真的很细心!”我想起去年她写的日记,我说:“去年她在周记里写了如何醒酒以及喝酒的危害,是不是看过喝酒,想我少喝酒。还有她写我的三十几就头发花白了,希望我能多休息。我很感动的。”她说:“可能她觉得你喝酒有害身体,同时觉得班主任工作很累,希望你能多保重。”

说起自己的女儿,赵老师神采飞扬,说:“你真的很细心。有一次她爷爷到我们家做饭,我也在家做事,没有注意她爷爷。结果她一回来,就惊讶的问,爷爷你的脸怎么了?我这才看见他爷爷脸上有块擦伤。原来是他骑自行车来的路上,不小心从车上掉了下来,脸给擦破了。还有一次,她爸爸牙齿疼,张着口。她回来惊讶的说,爸爸,你牙齿疼吗?回来一眼就看出她爸爸的异常了。因为她这么细心,她爸爸更喜欢她。”

我听很多人说,他们两口子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她说:“我们家的电视是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如何看电视,我无法想象。她说:“我们就将电视设为静音,减少对她影响。她爸爸要玩电脑,也会使用耳机。放假了,她想到哪里玩,我们都会陪她去。如果她不想出去,我们也不会出门。”我想起,前段时间到她家玩,电视就是静音,我当时以为是怕影响我们谈话,才这样设置的,没有想到她们平时也是这样做的。她接着说:“思甜数学、物理、化学每科都买了一本习题集,她每天回家都会做到十点半,我们就等着她做完作业,听了英语磁带,她睡了下了,我们才睡觉的。”看来她们两口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

周五,我找到了思甜,问她:“你妈妈说,很想你做大学教师?”她说:“妈妈觉得大学教师工资很高,假期也很多。”我问她:“你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想过吗?”她说:“教师我也许会做,目前也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我很好奇的是,她学习这么刻苦的动力何在?她说:“我希望以后能报答父母。”我说:“这个目标可以。我觉得你可以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将来能为社会、国家做出一些贡献。”她想了想,说:“这个理想很远大,我真希望能这样。”

天下最无私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孩子是不简单的。父母付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背后必定会有一个成功的父母,他们不仅仅要有爱心,更重要是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去科学的教育孩子。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范文 篇7

万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老师,去我家家访。”

“老师,去我家。”

“我家,去我家,老师。”……

6月30日上午,当我跟学生说今天下午放学后,我想去家住附近的学生家里家访时,学生热情地发出了邀约。刚开始,我还担心着这群孩子会抗拒我的家访,没想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谁家是住在学校周围的?因为晚上7点,老师还有一个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朗诵活动,所以不能走太远,这次就去离学校近的同学家吧。”我说。

“老师,我家就住在学校南门对面。”

“老师,我家住在黄莲村,过了对面马路就到了。”

住在黄莲村的几个孩子纷纷报名。根据孩子的报名情况以及家庭住址、家庭情况,我确立了首访名单,并叮嘱他们中午回去告诉家长老师家访的事。

“叮铃铃……”下午放学的铃声响起来了,我拿好家访单,防溺水宣传单,便向教室走去,准备与同学们顺利会师。带着孩子们排队下楼梯后才发现下雨了。

“这天一点都不给力啊,知道我要去家访就下雨了,是要阻止我吗?”我嘟囔了一句。

“老师,没事,下点小雨凉快。”班上的纪律委员彭同学害怕我真的取消此次家访,急忙安慰我。哈哈……好暖心。“恩,凉快。走,一切照常进行。你们上午已经告知家长此事,所以我必须要言而有信。”

与孩子们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就到了文同学家。刚上楼梯,就碰到了出门下楼迎接的文爸爸。进了家门,文妈妈便端着水果迎了出来。原来听说我要来家访,要上班的文爸爸和文妈妈都特意请了假,这倒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时间紧,坐定后,我便直奔主题,跟他们讲了此次家访的主要目的——防溺水。“自夏日以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溺水主题活动,比如: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知识竞赛,防溺水知识测试,观看防溺水视频等,每日放学也会跟孩子们强调防溺水六不准。作为家长,在假期中也应该起到监管作用,掌握孩子的去向,做到每日提醒。”絮絮叨叨强调了一番,做好家访记录卡后,与家长又聊了一下孩子在校情况以及可以利用暑假提升的地方。待我起身准备去下一家家访时,文爸爸和文妈妈说着感谢的话语。那一句“老师,谢谢,您辛苦了!”让我感受到了阵阵暖意。家访是和谐的。

出了门,过了十字路口往前走一段路,便到了彭同学家。原以为此次家访只能碰到他爷爷奶奶,没想到的是彭同学的爸爸也在家,用彭同学的话说,这可是很难得啊。我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将此次家访的内容一一传达给彭家长。一旁的奶奶忙得不亦乐乎,临走时还非得往我手上塞上一串葡萄,不要都不行的那种。家访是热情的。

跟着不善言辞的蒋同学的七拐八绕后到了他家,本要出摊的妈妈也是特意休了摊在家等着。等来到第四家时,时间已经是6点15分了,一番交谈后时间已经到了6点40分,得知我还要赶着去参加诵读活动,龙同学的爷爷说送我去学校。尽管我一再拒绝,但是龙爷爷说他刚好要出去一趟有点事要办,顺路。其实,我知道龙家爷爷这么说是为了宽慰我。“只要有心,再远的路,都是顺路。”龙爷爷大抵就是这样的。

短短的两个小时,寥寥四家,感触颇深。四个孩子,四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每个孩子也是各异,但是对于老师的家访,家长们都是热情的!孩子们是高兴的!这一次的家访,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及孩子背后的家庭情况。在往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关注孩子们,用更多的爱去浇灌他们。在“万师访万家”的爱的传播路上,我将与“爱”一起走进更多家庭,走进更多孩子的心灵。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8

伴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在我校展开了。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作为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我而言,此次“访万家”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八年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

三、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家长往往更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进入初中,逐渐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恋、学习压力陡增等问题会越来越普遍。遇到问题,家长也会感到措手不及,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粗暴对待,特别是在学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恋这两个问题上,如果家长早有准备,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是引导和教育,效果肯定也会更好。因此,给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见,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同时成长和学习。

四、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不你呢个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再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五、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年开学,我们学校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要求班主任带上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接到这样一个任务,我觉得非常担忧。一是班级人数多,有43个同学,而且居住地比较分散,一个一个去家访,任务艰巨。二是白天要上课,批改作业,没有时间,要是利用下班和周末去家访,又觉得不太方便,怕影响家长生活。怎么办呢?纵然有很多担忧,但毕竟事在人为,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只要尽力用心去做。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好。

于是,我和班主任凌老师开始了我们的家访,感动颇多

感动之一:家长的热情

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都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和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为配合我们的家访,很多家长特意提早下班在家等候,甚至有的家长请假调休,在家等候我们老师去家访。虽然对每户家庭的家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很多家长提前准备等半天之久。家访中,我们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家长主动提出说我们老师到了附近就电话联系他们,然后来接我们。

感动之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整个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早期教育都比较重视。孩子小小年纪学画画的,学乐器的,学书法的,有的还参加了各种考级。虽然不是所有家访的学生都这样,但可以看出如今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感动着。因为我知道,孩子每取得一点成绩,哪怕很微小,也是与家长无私的付出息息相关的。在被感动的同时,我顿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普通的教师,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平凡得像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平凡得像长江里的一滴水,但我为自己能找到自己平凡的位置而快乐着。人生中可以追求的的东西很多,每天能快乐地生活,我认为就是幸福的。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很累,但我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小龙家去家访。

他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雷人学生。不仅成绩差,而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满口粗话,暴力攻击同学,只要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粗话脏话骂人,同学对他敬而远之。我常被他雷得焦头烂额,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那天是晚上六点多钟到他家的。当时他们一家祖孙三代正为孩子做作业的事闹得不愉快。不过老师一进来他们就停止了争吵,并热情地接待了我。孩子爸爸也是个爽快直率的人,开门见山谈孩子的缺点,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真有点恨铁不成钢。他坦然承认跟孩子讲道理不听时会采取粗暴的行为,用威胁性的语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打。而孩子的妈妈对孩子极其温柔、慈祥,无原则地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对于孩子的要求她会无条件地满足。所以孩子对她有过分的依恋,但只会对妈妈提要求而把妈妈的叮咛当耳边风。

从他们的谈话中无数次地流露出家庭里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发生不愉快。当爸爸批评孩子或者要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妈妈会在旁边责怪爸爸说话没水平,教育方式太严厉太粗暴,最终引发一场家庭纠纷,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吵完后就是无休止的冷战,爸爸干脆不理孩子,而妈妈更加宠爱孩子了。

听了她们的谈话,我深深地感叹: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家庭和睦与幸福的指数跟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品德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教育不一致、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身心能健康吗?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身心不健康,那做父母的能不操碎了心吗?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吗?

可我只是一个老师,跟家长是合作者,不是裁判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是判爸爸妈妈谁对谁错。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都是爱孩子,都想望子成龙。爱孩子、望子成龙本身就没错,只是他们不明白孩子自己的爱对孩子已经造成伤害了。严厉要求、态度粗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伤害,而百般溺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他们接受我去家访,面对孩子的问题直言不讳,坦然面对,当然是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与他们一起教育好孩子。这也是我的职责呀。

我们谈话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我首先安慰他们:“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不是很好,经常惹事生非、耍无赖;但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他的篮球乒乓打得不错,有时候也听老师讲道理,遵守约定啊……孩子现在还小,可塑性还强,你们千万别对他失去信心。”奶奶附和道:“是啊,是啊,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注意还来得及”。

我又接着说“教育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孩子的成长你们不知付出了多心血和汗水。你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爱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父母智慧的爱、理智的爱相伴。爱不是一种态度,不是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而是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父母的爱会成为一种伤害。既然你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今后多沟通、多交流。爸爸脾气暴躁,妈妈温柔,你们两个性格刚好可以互补,在教育孩子时是很好搭配的一对。妈妈看到爸爸教育孩子的态度粗暴,理智一点,可以拉拉爸爸的衣角或者给个眼神提醒,两个互相配合就避免发生家庭矛盾了。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的话,会引起孩子跟爸爸的敌对,同时把孩子的错误转移到爸爸身上。爸爸和妈妈双方,不管哪一方不对,都需要冷静,用巧妙的方法阻止。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多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恨铁不成钢,可钢铁是炼出来的不是恨出来的,对吧。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帮助他找出问题,一种方法不行那就换一种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知是我的话感动了家长还是我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家长,家长连连致谢。

最后我给他们提了建议:利用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依赖,那妈妈引导孩子看课外书,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如《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爱的教育》等,用书中蕴含的道理来启迪孩子心灵,利用课外书籍来陶冶孩子。孩子喜欢篮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爸爸多陪孩子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交流感情,那亲子关系不是更和谐了吗?

在小龙家两个半小时的家访让我感觉有点累,可想想家长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在谈话中流露出的信任,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0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它也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重要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它是联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11月6日我参与了“访万家”活动,一路走访下来感触颇多。

一、这使我很揪心——监护人不懂得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一位家长—祖父:误认为孙子很聪明,因为小学回家不怎么学习也有好成绩,上中学后满以为也能这样;当看到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认为是孩子不适应老师,也许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也许是老师没有关心孩子。我说:“你对您的孙子并不了解,您的孙子周日到校很早却进了网吧、您每周给的小用钱不少却没有派上正当用场。您只关心他的吃穿,关照他不干坏事,却忽视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几乎是所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人所犯的通病。当我在家访中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有好的方法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这些孩子在家里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不帮家里干一点儿活,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或者进了网吧。祖父母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干一点儿活。对孙子的错误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教,没有督促改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祖父母的溺爱导致很多天赋好的孩子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这使我很痛心——对孩子关心不够

王东晨—一位非常内向的男生,一家四口人,父亲(残疾,失去了一条手臂)母亲外出打工,兄弟二人寄住在外婆家。他在外婆家什么活都干,挑水、做饭、捡棉花、带弟弟等等。他外婆还告诉我:他们家没有房子,很困难。我问他:“你为什么不申报贫困生?”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木然的看着我。此刻我深深自责,感到我们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对孩子关心也很不够。

三、这使我很舒心——学生们茁壮成长

当我来到张子归家时,我站在窗户下看了很大一会,发现他正在钻研他喜爱的数学,一会儿冥思苦想,一会儿奋笔疾书,这么勤奋的孩子何愁不出成绩。我问他父亲:子归帮不帮家里干活?“学习累了,就帮我们干活—掰棉花,锄草,喂猪等等。”他的父亲高兴地说。我说:“子归,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很好,有没有信心让你父亲更高兴,明年中考考取一中火箭班?”“老师,我有信心!”“从现在起,你就特别要把弱科英语突击上来,优势学科数理化要发扬光大。”“老师,我正在努力。”

当我来到李雪莉家时,老远就看见她和母亲在地里捡棉花。我问她母亲:雪莉白天帮你们干活,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他母亲自豪地告诉我:“她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雪莉,你知道这次期中考试是第几名吗?”“不知道。”“全校第七十三名。”“呀!”她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了。这是她进学校来的最好成绩,也是她不断勤奋努力的结果。我说:“雪莉只要你上课注意力还集中一点,你的进步会更大。”雪莉明白我说的什么不住的点头说:“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当我来到李敏家时,她正在烧开水。家里只有她和婆婆两人生活,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婆婆不久前摔了一跤,行动有些不便。从学校回到家里,她自己扫地、挑水、做饭、洗衣,还帮你婆婆搓澡擦背。只有忙完了这些才能坐下来学习。小小年纪就懂得照顾人,自理生活,这很不容易,也是难能可贵的。

四、这让我感到自豪——责任重大

当我来到孩子们家时,他们和家人一起热情迎接;当我离开孩子们家时,他们和家人又热情挽留,真诚相送,送了很远很远。从他们的行动中、从他们的话语里、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这种信任让我感觉到受人尊重,心里充满了自豪;这份放心对我而言又是一种鞭策;一份期待——学生家长对知识的渴求多么强烈,这又使我感到责任重大,对我而言更是一种动力,我要无愧于家长和孩子们。它促使我在讲台上、在走访中为教育事业倾心奉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