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的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学习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十张(每张图片上不规则地画有1D10个圆点),1D10的数字贴绒教具一套,水笔一支。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筐内分别装有雪花片5D10片不等。

3、铅笔每人一支,记录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两个两个圈起来。

DD教师展示十张圆点图片,集体点数每张图片上的圆点数,贴上相应的数卡。

DD请十名幼儿上来给圆点画圈,要求两个两个圈在一起。

DD引导幼儿观察圈画过的图片。是不是每张图片上的圆点都是被圈起来了?哪几张图片是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没有圈完的是哪几张图片?是哪几个数字?

告诉幼儿1、3、5、7、9叫单数,2、4、6、8、10叫双数。

2、判断单、双数

DD幼儿数自己筐里的雪花片,先点数总数,再两个两个数。

DD请部分幼儿说出雪花片的总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DD幼儿将雪花片两个两个排列,再次验证自己对单、双数的判断。

3、身体上的单、双数。

DD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DD幼儿观察自己身体上的某些器官的数量,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是单数,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就是双数,等等)。

DD请幼儿将观察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向其他幼儿说明。

我把十张圆点图片过了塑,是为了怕幼儿在画圈的时候画错了,便与改正,事实上在活动中的确有幼儿画错了。

活动结尾在原教案里是没有记录这一环节的,我自己添加上去的,活动后我觉得效果不错,巩固了幼儿的单、双数的概念。

活动反思:

通过先游戏后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幼儿学习起来很轻松很开心,延伸活动也是利用幼儿喜欢的玩具作为操作材料,使幼儿感觉一直在游戏,幼儿动手操作时,积极性特别高。真正摆脱了“填鸭式”教育,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设计适合6岁的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游戏做巩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速度特别快,没有出现混乱的现象,本节活动的效果也特别好。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勘儿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大小、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让娃娃飞起来。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3

大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生气。

2.了解生气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并尝试较好地调节自己生气的情绪。

活动准备:运用“我不想生气”绘本的PPT,安静、愉快的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一)小兔生气了

1.观察封面图片:这只兔子看起来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感觉到它很生气?

2.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生气成什么样子了――(1)看图片1-3:你看出来小兔子怎么样了,谁来表演一下小兔子生气时的样子。

(2)我们来听听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幼儿边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3.小结真的,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心情,看来小兔子真的好生气呢。

4.猜测小兔子会因为什么事情这样生气呢?

5.看看,小兔到底为了什么事情生气呀!(幼儿看PPT,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6.小结被人嘲笑、错怪,有人故易来捣乱,是会很生气呢。

(二)我也会生气

1.你也有这样生气的时候吗?你遇到什么事情会特别生气呢,请你把它记录在小纸片上。

2.告诉大家你会为什么事生气?

3.老师这里有个生气的大火球,让我们把让人生气的这些事装到球里去吧。

(三)我不想生气

1.你感觉人生气了,心里装了个大火球舒服吗?生气对人有些什么影响呢?

2.一直生气可不好,可不能让生气的大火球伤到我们自己,那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不生气呢?

3.看看小兔子有些什么好办法吧:阅读故事图片6~7

(1)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画面内容

(2)呼――吸――,请幼儿学着做安安静静地独自呆着,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和关心你的人说说你这么生气到底是为什么。

(3)你知道了什么新的。方法?让我们随着小兔子一起来试一试:

4.阅读故事图片8,体会气消后的愉快心情

(1)呵呵,这些办法真不错,看!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大火球不知时候自己会瘪掉。因为嘛,我们生气得连为什么生气都忘记了呀!哈哈,这真的好可笑!

(2)你生气的大火球还在吗?原来,生气是可以用有用的办法赶跑的,我们都不想生气,让我们愉快地和大家再见吧。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

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 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

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

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

5、 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

6、音乐《斑鸠调》。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

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

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设计理论:

我园使用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的大班下学期主题教学中,教师组织幼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主题教学《家乡美名扬》;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老师为本班孩子设计了这样一个有关客家文化的延伸教学活动;另外,赣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这里居住的孩子无时无刻地在感受着客家文化,但是作为客家人的后代,孩子们不能去发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于是,老师决定从最直观的孩子最喜爱的客家美食入手,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另外,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五大领域中“社会”的目标及教育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幼儿教育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客家美食。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客家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3、 发放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发现客家美食。

4、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客家美食。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客家美食。

1.师:小朋友去过我们赣县的客家文化城参观吗?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还知道了我们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聪明和勤劳,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做出了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美食呢!今天,你们知道有什么客家美食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边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一边由幼儿向同伴介绍美食名称、味道和制作材料等)

二、交流讨论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师:刚才,我们看见了许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还有很多客家美食没有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都做过调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把你调查表里的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吧!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调查表,同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调查内容。

2、幼儿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实物——客家美食。

2、幼儿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儿分享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美食?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客家美食?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客家美食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师:小朋友知道老师爱吃的客家美食是什么吗?下面,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来看看吧!

1、幼儿集体欣赏多媒体课件:包艾米果、做烫皮、打黄元米(重点引导幼儿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场景)、做荷包肉、炸鱼粑。

2、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老师喜欢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看见大人做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不仅很勤劳还很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学会做这些美食吗?(想)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活动:制作客家美食。

1、带领幼儿看各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材料。

2、讨论:这些分别是做什么的材料?(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样做?你想做什么美食?

3、幼儿自由分成三组制作客家美食: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斑鸠调》)

4、教师利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客家美食的过程全部真实自然地进行拍摄。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频道观看“活动掠影”一栏“我们会做客家美食啦”。

教学反思

幼儿生活在这么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对客家美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播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演示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投影仪放映幼儿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调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风格的音乐);这些多媒体的手段不仅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丰富多样,更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其中;另外,老师拍摄幼儿制作的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录像,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促进了家园联系及亲子关系的加深。活动的组织通过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欣赏、讨论、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客家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同时激发了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这些活动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丰富多样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2、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3、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4、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1、3、2,请幼儿观察、讲述。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2、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3、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二、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1、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2、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1、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3、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4、老师完整讲故事。

四、自然结束。

大班的公开课教案 篇6

设计意图: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欣赏图片,感受蚂蚁之间团结合作的友爱,同时也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来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自主分工来展开活动。

而《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这中配合说简单也不简单,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说难也不难只要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完成。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集体作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幼儿手脑眼结合协调并用的,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是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保护好他们对艺术表现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这也是组织该活动的价值所在。

活动目标:1.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重难点目标:重点目标: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难点目标:能够结合画面的需要画出蚂蚁的各种动作姿态。

活动准备:蚂蚁搬西瓜幻灯片、画纸、胶水、水彩笔若干、西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欣赏幻灯片

1.师:一群忙碌的蚂蚁在干什么?

2.集体欣赏: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

3.学一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

二、动态形象,添画示范。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画下来了!我呀,最喜欢那几只发现了大西瓜的小蚂蚁,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小蚂蚁发现西瓜时多开心啊!

(一)分析动态,添画肢体(单图一)师:我也来变只跳起来的小蚂蚁吧,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我的蚂蚁跳起来。(或变跑出来的小蚂蚁)(分析:教师边讲解边画蚂蚁相关动作姿态,这种借助于语言的提示,动作表演,及时绘画的方法,给了幼儿很新颖的示范,加深了幼儿对蚂蚁动态的印象。

(二)分析动态,添画身体(单图二)师:这只蚂蚁还缺少什么?圆圆的胸部,长长的腹部,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可爱蚂蚁变出来

(三)观察表情,添画局部(单图三)

1.师:我们的小蚂蚁:张开大嘴巴,眼睛眯成线,趴下身子吃得欢。

2.师:如果我想让西瓜看起来更加好吃,可添加小汗滴(请幼儿尝试添加):原来只要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可爱的小蚂蚁就画出来了,如果再加上几滴小汗珠或几滴西瓜汁,可爱的小蚂蚁就更加有趣了。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关键让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不同表情,能为幼儿绘画蚂蚁的面部动态很好的帮助,在实际得学习活动中,发现此环节很重要。)

三、绘画创作。

1.师:还有很多西瓜在筐子里,请你帮助蚂蚁把西瓜搬回家,看看谁的方法最好。。

四、、欣赏

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公开课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

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

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

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

5、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

6、音乐《斑鸠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众多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向同伴介绍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另一个重点是组织幼儿学习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黄元米果)。

难点是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体会到客家祖先的勤劳和聪明智慧。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客家美食。

2、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客家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3、发放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发现客家美食。

4、操作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客家美食。

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赏客家美食。

1、师:小朋友去过我们赣县的客家文化城参观吗?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还知道了我们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聪明和勤劳,发明了许多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做出了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美食呢!今天,你们知道有什么客家美食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边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一边由幼儿向同伴介绍美食名称、味道和制作材料等)

二、交流讨论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师:刚才,我们看见了许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还有很多客家美食没有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小朋友们都做过调查了。下面就请小朋友把你调查表里的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吧!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调查表,同时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调查内容。

2、幼儿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实物——客家美食。

2、幼儿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儿分享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你吃了什么美食?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客家美食?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客家美食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师:小朋友知道老师爱吃的客家美食是什么吗?下面,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来看看吧!

1、幼儿集体欣赏多媒体课件:包艾米果、做烫皮、打黄元米(重点引导幼儿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场景)、做荷包肉、炸鱼粑。

2、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老师喜欢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看见大人做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吃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们这里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们客家人的祖先不仅很勤劳还很聪明,制作了这么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学会做这些美食吗?(想)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五、延伸活动:制作客家美食。

1、带领幼儿看各组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材料。

2、讨论:这些分别是做什么的材料?(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样做?你想做什么美食?

3、幼儿自由分成三组制作客家美食:打黄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斑鸠调》)

4、教师利用摄像机把幼儿制作客家美食的过程全部真实自然地进行拍摄。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网站的班级频道观看“活动掠影”一栏“我们会做客家美食啦”。

教学反思:

幼儿生活在这么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对客家美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播放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图片,演示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投影仪放映幼儿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调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风格的音乐);这些多媒体的手段不仅使幼儿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丰富多样,更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客家美食的制作过程;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其中;另外,老师拍摄幼儿制作的全过程并在活动结束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录像,不仅让家长了解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同时促进了家园联系及亲子关系的加深。活动的组织通过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欣赏、讨论、品尝、制作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了客家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同时激发了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这些活动很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丰富多样性。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