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案例与反思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本塘第一剧】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板书课题,提出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动物,看看他们是谁?(狼、小羊)
提出问题:小朋友们想想看,在你的印象中狼和小羊是什么样的?
(狼是非常凶猛的动物,喜欢吃兔、鹿等动物。)
(小羊是十分温和的动物)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小羊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二、读课文,指导学习
1、看图说意(出示挂图)
(1)注意看图,看看图上的狼和小羊是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些什么?
(它们在河边对话,狼正在张牙舞爪的恶狠狠的准备向小羊扑去)
(2)用你自己的话讲述图上的狼和小羊的样子?仔细观察。
(狼:瞪大眼睛、龇牙咧嘴、耳朵和头上的毛都竖起来了,样子非常的凶狠)
(小羊:低着头,眼神显得十分温顺,也有点无助)
三、读课文
(1)现在听老师有感情地读课文,竖起你的耳朵,仔细的听。
(2)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四、出示生词
(1)看见:看到。
(2)故意:有意识的。
(3)弄脏:把干净的东西弄脏了。
(4)温和:态度好,不凶。——————(叫学生做动作)
(5)可怜:值得怜悯。——————(可叫学生做动作)
(6)倒流:水是往上游流,不可能往下游流。
(7)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一样,但结果都一样。
(8)扑去:用力向前冲——————(叫学生做动作)
(9)经常:常常。
(10)争辩:争论,辩论。
五、学生学完生字的基础上读课文
(1)请全班小朋友开火车的有感情的读课文
六、读完课文,讨论总结
(1)课文讲了什么?(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的事情)
(2)教:找碴儿:(哪位小朋友知道找碴儿什么意思的?)
讨论后总结:(找个理由跟别人争吵)
(哪个小朋友告诉我,课文中狼一共找了小羊几次碴儿了?)(3次)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学习生字词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指导书写、坐姿要端正)
1.狼 (láng) 左右结构 反犬旁。
(因为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
2.脏:多音字,本文应读“zāng”,不能读“zàng”。
(组词,造句) 描红。
3.扑:左右结构 “月”字部 读pū (组词、造句)
4.惊: 左右结构 (组词,造句) 描红
八、课后思考题
1、小羊要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了?
2、假如,你碰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他?
3、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九、结束语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文字简洁、生动,富有情趣,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它讲的是一只狼故意找碴儿要吃小羊。说明有些坏人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好人对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课文抓住了狼的凶残和小羊的善良的特点,生动地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了对狼的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词句教学。词和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只有弄清了词和句的意思,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篇课文是通过“非常想吃”“故意找借口”“龇着牙”“逼近”“大声嚷道”等词语,以及狼和小羊说的话,来揭示寓意的。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些词句,采用换词,找同义词、反义词,做动作,观察插图,改变句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仔细体会。这样细致、认真地教词教句,即使学生明确了词句的妙处,使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2)课堂上,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我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还有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不少启迪思维、质量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如:狼向小羊扑去,小羊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你想小羊说什么?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做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本堂课,学生漫谈他们对课文某一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在相互交流、互相启示、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学生由于再谈的过程中,受到了课件制作的影响,不能很自由地把小羊和狼穿插在一块儿谈。作为教师的我由于运用漫谈式教学的尝试刚刚起步,对于学生的能力有所低估。在课堂上怕他们讲不出,有时接下话头继续帮学生讲,没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加强,相信学生的能力,做到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另外一个就是我在时间上的把握不是很到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部分有这么一段文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研读这段文字,不难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过程。本学期,笔者听了一节《狼和小羊》的课堂教学,为我校低年级教师在教改中能把握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感欣慰。现就这节课的相关环节及个人的反思,摘录如下:
[案例]
一、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
1、读文质疑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狼和小羊》的2?6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有哪些内容不懂,待会儿提出来。(学生自由读书,读后质疑)
生1:“温和”“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生2:狼是怎样找碴儿的?态度怎样?
生3:小羊是如何讲道理的?
生4: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了不起。(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投影相关问题)
2、读议解疑
教师组织4~6人小组,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读书,讨论并在课上交流发言,教师相机点拨,解决了上述问题。
3、感情练读一生读2?3自然段,读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评价。
生1:我觉得她没有读错字,读得很流畅。
生2:她没有把狼凶狠的态度读出来,小羊的温和语气也没有读好。
师:你来读读怎样?(生2有感情朗读)
师点评:你的确读得很好。(指着一个学生)你没有勇气再读一遍?(第一个学生再读,效果很好,全班同学鼓掌。教师组织同座互读)
二、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师:我们在学习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时,先怎样做?再干什么?最后又怎样做的?
(课上学生自由发言,最后归纳出:读书,提不懂的问题,再读书讨论,解决问题,最后有感情读书。师点头赞许,相机板书学习方法,并组织齐读学法。)
师:对,咱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共同学习4?5自然段。
(学生按上述方法,4~6小组共同完成4?5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在学完后进行信息反馈,效果较好。)
三、自主探究学习第6自然段。
师:虽然小羊驳倒了狼,但是穷凶极恶的狼会罢休吗?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6自然段。
(学生独立学习狼第三次找碴儿,课上交流:1、我有哪些问题。2、我是怎样弄懂的。3、我来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四、全班分角色复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中,“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感悟表达情感。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方式学习策略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者注重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提出问题4?6人小组讨论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情感朗读表达。此外,合作的模式也不单一,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者在教学中,由学法引导,到总结发现学法,最后进行学法实践。无疑,将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技能,为今后学生的阅读铺平道路。
案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自然段,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狼我了三次碴。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
二,读文质疑,读议解疑,学会读书
1,读文质疑
师: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请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它为什么要找碴儿
生:小羊是怎样讲道理的 (师摘要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真聪明,会读书会思考,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问题,真了不起。(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所提问题)
2,读议解疑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可以四人一组讨论解决。(生自读后,展开讨论)
生:我觉得"温和"就是"善良,和蔼,温柔"的意思。
师:你能温和地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亲爱的小羊,我真为你担心!
生:"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
生:狼是有意说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实际上是想吃小羊。
生:小羊跟狼讲道理说自己在下游,狼在上游,自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它讲话的态度很温和。
师:谁来指一指哪是上游 哪是下游 (多媒体显示图画)
师:学完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真是气人,狼为什么非要找小羊的碴儿,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不是很好吗
生:狼是不会和小羊同饮一条河里的水的,因为它想找借口吃掉小羊。
3,感情练读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谁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其他同学都来当小老师听一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
师:请大家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引导评价)
生:他读出了狼说话时有意找借口,盛气凌人的语气。
生:他把小羊说的话读得很温和,但是没有读出小羊小心翼翼据理申辩的语气。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把这段话再读一读吗
三,总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师:我们在学习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时,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最后干什么
生:先读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读书讨论弄懂问题,最后练习感情朗读。
师: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学习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请大家自由结合分成学习小组,先读读课文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内容再讨论解决,最后练习分角色感情朗读。(多媒体显示学法)
生:(自读思考后,小组讨论学习)
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学习情况。
生:狼第二次找碴儿比第一次态度更坏了。它气冲冲地说,不管小羊怎么申辩,都是坏家伙。
师;你能用"气冲冲"的语气跟大家说一句话吗
生:凶恶的狼你真是个坏家伙,总想办法找借口干坏事。
生:狼又找一个借口,说小羊去年在背后说它的坏话,这个借口真可笑,那时候小羊还没生出来呢!
生:小羊真可怜,它在向凶恶的狼求情,和它讲道理也没有用。
师: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哪一组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把这段话读一读。
师:自学了这一段你对狼和小羊有什么看法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自主探究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虽然小羊驳倒了狼,但是穷凶极恶的狼会就此罢休吗 请同学们用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六自然段。(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生:狼第三次找碴儿,态度变得非常残暴,它骂小羊是个小坏蛋。
生:狼找不到理由,只好说小羊的爸爸说过它的坏话,它不许小羊再申辩了,露出了原形,龇着牙向小羊扑去。
师:凶恶的狼就要吃掉可怜的小羊(多媒体显示狼扑向小羊的定格画面),在它扑向小羊的一瞬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生:小羊被狼吃掉了。
生:狼等不急了,扑向小羊的时候用力太大了,栽到河里,在河里挣扎着淹死了。
生: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灵机一动,用它的小角猛戳狼的肚皮,狼疼得怪叫,这时候一位猎人听到了,一枪打死了狼。
五,分角色表演复述故事
[反思]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读"贯穿始终。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最后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发现探究式学习策略。纵观整个教学片段无论是引导学习2,3自然段,还是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学习4,5,6自然段,都体现了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读议结合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深入领会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另外小组合作形式多样,有两人组,四人组,自由结合组,在合作学习中,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拓展想像。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另外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教学课文结尾时,利用多媒体定格狼扑向小羊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学生奇妙的想像中赋予故事新的结尾。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案例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童话故事《狼和小羊》
“狼”字会写了吗?请三位同学写在黑板上,选一个写得最漂亮的做课题。
2.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一个字,将字贴在课题上。
(选取学生的习字作课题,学生跃跃欲试,充分激发了他们写好字的信心和决心)
3.听写词语。
温和故意弄脏气冲冲
倒流扑去可怜背地里
4.指读课文,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讲狼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儿)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汇报学习收获。
(2)相机贴小羊和狼的图片,了解狼和小羊在河岸的位置。(直观影像,学生学习的热情被调动。)
(3)齐读第1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1)“找碴儿”是什么意思?狼共找了几次碴?(三次)
(2)找对话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来。
(3)狼想吃小羊,找的第一个碴是什么?指名读。体会狼说的两句话不同的语气及说话时的想法。(第1句是感叹句,第2句是反问句。)自己读一读(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指名读,学学狼说话的样子,最好加上动作。师生评议。(学生读时教师相机加以指导。学生读时学狼的语气,再加上动作,有模有样,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创造了一个课堂情境。美耶,一举两得。)
(4)水弄脏了吗?从哪里知道的?学习小羊的话。
第1句也是反问句,是什么意思呢?(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
比较:a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b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读一读,比一比,这两句语气有什么不同?
(3)谁说的话有道理?(小羊是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因为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狼说小羊弄脏了水,这是在找借口、挑毛病。)
听了小羊的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读出小羊的小心翼翼、据理力争的语气。
(4)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1)小羊回答得多好呀,一下就戳穿了狼的借口。这时,狼是什么态度?(气冲冲)相机变换狼的表情图片。指名读。
(2)有礼貌的小羊现在怎么喊起来了?(狼说的话毫无根据,小羊在和狼争辩)相机板书:争辩(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精读第4自然段。
(1)狼硬说说坏话的是小羊的爸爸,毫无根据,这是在干什么?(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
(2)狼找了两次碴,都被小羊驳倒了,终于露出了真正的面目,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反正都一样”的含义。(借机吃掉小羊)相机变换狼表情、动作的图片。请学生来学学狼凶恶的样子,朗读这一自然。
(以上都不忘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也在情境中角色读得像极了,棒极了。)
三。朗读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怜的小羊就要被狼吃掉了,你们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那请你想想接着会发生什么,给故事加上结尾。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不同意见。
(孩子的心是善良的,对弱者充满了同情,续编结尾,既进行了说话训练,展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又让他们满足了情感上的需要。)
四。说一说你对狼的印象和羊的印象
五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呢?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
法对付。)
六。演一演
1.演练
我们刚才读了故事,想不想演一演?挑选一个男生演狼,一个女生演小羊。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同座位排练一下。(老师巡视,挑选小演员上台).
2.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
(表演时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感情得到深化,同时课文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生共同评议,总结表扬。
布置作业:这篇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这本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从中还能明白许多道理,同学们在课后可以读一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点,教师引导结束,教师引导他们读相关课外书,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有助于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积累语言材料。)
四。练习
1.造句
总是——
经常——
2.给课本续编故事,也可想象说话:如果我是小羊—
3.编演课本剧。
课后反思
本课例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
本文主要讲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课文对于学生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孩子们老早就知道这个故事,而本文学习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通过朗读,明白道理: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怎样让孩子明白这道理呢?我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朗读。所以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朗读展开的。
在揭示课题后,直奔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狼”和“小羊”。课开始时我这样导入:狼和小羊在你的印象中,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以此激起孩子原有的感情基础,激发孩子的爱憎之情,同时也为理解课文作铺垫。在教学时,我紧紧扣住“找碴儿”这个关键词。让学生理解,“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的意思,那么“故意找碴儿”又是什么意思呢?“故意找碴儿”就是“故意找借口、故意挑毛病”的意思,“谁对谁故意找碴儿?”(狼故意找碴儿),“一共找了几次碴儿?”“每次它都是怎么找碴儿的?”问题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到狼的面貌,狼的故意找碴儿就是想吃掉小羊。故事中的狼和小羊的对话,是指导的另一重点,生动的对话把主人公的特点表露无遗,狼的蛮横无礼,故意找碴儿;小羊温和而又据理力争的特点,与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感情基础再上一个高潮。
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级尤其是这样。本课中,我便创设情境及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的。
(2)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在有趣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比如课例中让学生加上动作学着狼的样子读出狼说的话及戴着狼和小羊的头饰进行表演等。
(3)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感情基础上了一个高潮,这时的孩子们,他们的情感是丰富的,这时我提出又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
此时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是不难的,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能说的孩子还是挺多的。另外,课文最后的省略号使孩子的思维又得以一扩展,结合学生的心情我再又提出:狼向小羊扑去会有哪些结果呢?你最希望是哪一种呢?此时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孩子们的机智是吓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让我不禁为让这一群可爱、天真、善良的孩子而感动,那一刻我是真的感动了······——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