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学反思 篇1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角色。

二、终生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四、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体验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物理教学反思 篇2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激励学生去思考、理解和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统的学习者转化为研究者,由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讲述者转化为实验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教师只有认真的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漏洞,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成功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全面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反思 篇3

第二学期很快进入二轮复习,经过一段的复习,学生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反思近一段的教学,自我认为今后的复习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

独立审题,独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独立地提取信息,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解题能力,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所看重的热点问题。近几年信息题为高频考点,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审题能力、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进行求解。因此,在复习中,在分析例题或者讲评试题的时候,教师要把审题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对具体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的好习惯,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从读题开始,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1、文字说明要清楚,说明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所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要点,关健的条件作必要的分析判断,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若计算结果有负号要说明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2、主干方程要突出,主干方程是指物理规律、公式或数学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式等,因为在高考评卷中,主干方程是得分的重点,要写出所列方程的依据,要列原始方程,列方程时要用题目所给的的符号能自己另用字母符号表示

3书写布局要规范,文字说明的字体要书写工整、版面布局合理整齐、详略得当、言简意赅、逻辑性强,就是要用最少的字符,最小的篇幅,表达出最完整的解答,使评卷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你的答题信息。

三、在新课改的学习思想指导下,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我做了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

1、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物理课的教学上,我在把问题交给学生的时候,常常会提这样的要求:“这个问题等一下,我会找同学来说出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前提是这个组的同学必须要认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确,所有成员要一起受罚。结果任务一布置下去,教室内马上就积极讨论起来,结果往往都是他们能给在定的时间内得到统一的正确答案,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合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讲课,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的解决方式也会是独特的,往往是有很多种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学会了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篇4

从学生成绩来看考的不理想。试题考查的全面基础,多数练过可学生成绩如此是我没想到的。所以对前一轮的复习值的反思一下。

两次的考试都是统一批卷,从学生答题上看,复习中存在以下误区:

一、认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平时已学过的,应该会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复习了。因此,我总喜欢找一些新颖的,平时没见过的习题来让学生练习,然后评讲。认为这样复习效果会显著,会提高学生应试水平。在这次考试中画力臂的题错的很多。前一轮复习中,当学生对已讲过的基础考点、习题还做不起来时,我总是埋怨学生:“我都教了好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我没法子了,是你们的责任!现在一想,教过等于教会,学生就都可以得满分了,也就没有复习的必要了。教过不等于教会了,在下一轮复习时把大多数同学平时学习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记载下来,重点问题重点讲, m.dangdoc.com 常错问题反复练,这样复习的针对性有了,效果才会好。

二、在总复习时,认为总复习是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的,复习之初,就高要求、高起点,大部分学生对复习内容都听不懂,上课迷惑不解,昏沉欲睡。至使高低分相差悬殊。通过这两次考试也使我认识到中考命题面向的是全体考生,试题一定不会很难,基于此,在复习与训练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同学,对考点不必抠得太深,要不遗余力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求课堂结构是:低起步、慢坡度、高收尾、留思考。

三、对旧试题的割舍力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或者是对课改力度的确信不够,对以前的偏、难、怪题型经常是欲舍不能,总要时不时地挂上一些,尤其是遇到压强、浮力、电功率等原来题目就特别多的重点章节更是不知能不能舍,或者说是不敢舍,所以造成较多的时间浪费而且人为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给学生学习物理造成大的压力、降低了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盲目地采用其它学校的模拟试度,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够强。以后复习还是用好课本,其次还要用好一本复习资料。不能本末倒置!只要用好了课本,选择好复习教材,才能让学生远离题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市的中考试题无疑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而且对今后的教学应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对以后的考试具有前瞻性。因而,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要下题海,认真研究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走向,进而找出合理的复习策略,这也是搞好中考复习、取得理想成绩的最佳途径。

四、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强化重视不够。今年的两次模拟考后,学生们普遍认为物理答得虽然不如数学好,但也不错,自己给自己的估分一般都高于自己的最后得分,有些同学甚至对自己的成绩表示怀疑,我们是任课教师统一阅卷的,我知道整个阅卷过程还是比较公平、公正而且科学化的,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结合试题及阅卷要求反思,主要原因是有很多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表面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关键点或者说是本质上的东西掌握得不够精确,所以答起卷来似是而非,自我感觉良好,在阅卷要求较严的情况下自己是会吃亏的。所以在新的一轮教学中,我一定要在双基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物理学本质上的东西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五、对《中考考纲》重视不够。模拟卷到手后,我粗略一看,还真有几道题稍微难一点儿的选择题就是《中考考纲》上原题目的变形,有的是跟中考样题试题形似神似的。

总的说来,新课程的改革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索探究阶段,只要本着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不死扣难、偏、怪题,不为考试而考试的宗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思路,我想学生就不会再谈物理而色变了。每个学科的学习和应试有其内在的规律,只有对教和学不断地深入反思,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和应试方法。可以说,时间、练习和方法是学好各门功课、取得优异成绩的三个必要条件,但一味地靠时间、做“题海”是不足取的。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并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通过对这些典型问题的研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习题的讲练复习环节,我认为选题至关重要。要及时补充自己的习题库,选题要有精品化操作思想。为此,我们积极下海寻觅、查找融知识与能力一体的综合题、身边生活应用题、热点问题思考题等等。不要过份依赖成卷,成卷是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合适自己的学生。自己要命制模拟试卷,重视反馈、正确归因、善待学生。在总复习中,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

总体上来看,学生物理学习不可能样样都行,总有部分学生学得不够理想,但我们要正确归因,多问一问自己:课堂是否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了?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我想:只要我们努力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只要从我们自己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力争人人有所得、堂堂有所获就好。

总复习冲刺阶段,或多或少总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模拟考试考得不理想,这时,我们走进学生的心里,要多关心、安慰他们,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都要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篇5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务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的资料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前教材中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而此刻有用的有价值,有用的资料多了,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此刻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也有经常被学生难住的现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刻学生普遍反映,此刻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经常做家庭小实验,上网查资料,学生学习比以前更简单了,更喜欢上学了,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用心了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6

随着教改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使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纷沓而至,并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给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了新课程新教材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困惑。反思自己一年来的教学历程,提出一些浅见,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对传统物理教学的反思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如何进行探究式学习。

对比传统的物理教学,按新课标要求,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们所利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在我的实际操作中,我曾经遇到了这样的困惑,越强调探究,就越感到教学时间的紧张,在单位时间内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每节课都进行探究式教学,那么,一学期下来,我们很有可能难以完成应有的教学进度。

带着这个无奈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和同事探讨以及向师傅请教。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实施探究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要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我们明白了这样做的理由,那么该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呢?

实施探究式教学应采用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只要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让他们去做他们有兴趣又能做的事情,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节省时间。只要在老师评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纵观全局、总体规划,不单独某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可以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三、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改革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基础、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提高课堂效率呢?

通过思考,我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标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要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获取知识,也就是说,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并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的太死,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扼杀了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将教学内容、学生、课堂活动等因素纳入综合考虑,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例如: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间的关系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如从“环境、情境、过程、状态、结构”去分析问题,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转化从培养兴趣开始

后进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后进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后进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

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后进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后进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物理、对物理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物理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后进生学好物理课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五、避免题海战术,重视物理学习中的“思”与“问”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物理教学反思 篇7

在选择习题时,最好选择高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讲完一个题一定要对这个题进行总结,指出该题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并提出其他解法行与不行的原因,同时要求学生将本题进行改动,编出一道类似的题来给其他同学做。加强专题训练

复习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思路不清晰,抓不住关键,对于这种学生我的要求是,自己去选定一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隔离法、整体;电磁感应;电荷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无论学生选择了一个什么问题,只要去认真研究,就一定有收获,而且能将其他部分的内容提升起来,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时,对乱了阵脚的学生很管用。要求学生对同类问题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利清思路,弄清道理,开阔思路。

重视方法的培养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渗透物理方法:如:等效法、图象法、隔离法整体法、对称法等

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习。要选择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通过做题保持良好的解题能力。

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考虑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习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应该怎么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一定不丢分。从目前学生成绩来看,600分以上学生达11人,是实验中学历史最好成绩,这与平时的有效教学是分不开的,我将认真总结本届学生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成绩,为实验中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物理教学反思 篇8

作为一名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通过这次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我深深领悟到:物理是一门既抽象又贴近生活的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难学难懂。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改变这种状况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物理与学生生活实际融合一体。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以下是我反思到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设置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学科与生活的科学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强物理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调动学生兴趣,促使物理走向学生。从学生生活层面切入教学,设置情境,关键是把握学生生活与知识点的融合点,找准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知识的理解

与教材中事实材料显现的理想化实际相比,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贴近性,现实性强的特点。在物理科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实际来阐明物理概念、观点,并用物理学科的

观点、理论去说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实现教学通俗化,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化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疑惑为信服,从而大大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三、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定律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开采和利用学生这一重要资源,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物理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求知欲,实现物理教学的通俗化,强化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进而开拓物理教学的新境界,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篇9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并授之于探究物理科学的独立思维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前教材中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而现在有用的有价值,有用的内容多了,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也有经常被学生难住的现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并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思考,经常做家庭小实验,上网查资料,学生学习比以前更轻松了,更喜欢上学了,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学生们也感觉到物理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了,而是生动有趣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