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此赋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秋声赋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秋 声 赋作者:欧阳修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夜里,欧阳子正在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不禁悚然而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潇潇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在物体上,鏦鏦铮铮,犹如金属相击。再听,又似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空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并没有人声,那声音来自树林中间。”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我恍然叹道:“哦,原采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感伤,它怎么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的:它的色调凄清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神怡。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就会走向衰败。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情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声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下面就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秋声赋》阅读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秋声赋》阅读原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而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能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行,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秋声赋》阅读题目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
D.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果实
16. 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与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夷则为七月之律
A.常以肃杀而为心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故其为声也
1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4分)
《秋声赋》阅读答案15.D 结果实
16.B B(B与例句相当于判断词,是。A动词,作为;C被;D发出)
17·秋色、秋容、秋气和秋意等四个方面描写作者所观的“秋状”。
《秋声赋》阅读译文我正在夜间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而来,恐惧地侧耳倾听,心想:奇怪啊!初来时淅淅瀝瀝十分凄凉,忽然间奔腾澎湃非常汹涌,犹如波涛在黑夜里翻滚,狂风暴雨突如其来。它碰在物体上,铮铮,发出如同金属的撞击声。又如奔袭敌阵的战士,衔枚急走,听不见号令,只听见人马行走之声。我对书童说:“这是什么声音啊,你出去看看吧!”书童回来说:“月亮星星晶莹洁白,银河横挂天边,四周寂静人声悄然,奇怪的声音来自树间。”
我说:“啊,啊,好悲伤啊!这是秋声,为什么要来呢?要说那秋天所呈现的情状:其色忧郁,烟雾蒙蒙云气聚;其貌清明,天空高洁日色新;其气凛冽,刺透肌肉又入骨;其意萧索,高山冷落水寂寞。因此秋天发出的声音就是凄凄切切,犹如人们在发愤呼叫。茂盛的青草在绿地上媲美,美丽的树木郁郁葱葱惹人喜爱。但是草被秋风一拂,颜色就变;树被秋风一碰,叶子就落。那个摧残树木零落花草的力量,只是秋气的一点余力罢了。秋天,是掌管刑法的,在季节上属阴;又是象征用兵的,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所谓天地之间的义气,常常以肃杀作为核心。自然对于万物,是春天生长,秋天结果。因此秋天在音乐上,商声就是主管西方的音调;而所谓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商,就是伤,万物衰老就悲伤。夷,就是戮,万物过盛就杀戮。啊,草木无情,尚且按时凋零;人作为动物,乃是万物之灵,许多忧愁有感于心,许多事情劳其外形,心中有触动,定会动其神。何况还要想念忧虑那些力不能及、智不能到的事情。这就必然会使红彤彤的脸色变得如同枯木,乌黑黑的头发变得如同繁星。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的身躯,去和草木争奇斗胜?应该想想究竟谁是害我们的贼人,又何必去怨恨那不相关的秋声?”
书童没有回答,垂下头已经熟睡,只听得四周墙壁上虫声唧唧,好像因同情我而叹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3.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起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文章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理解秋的意境。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教学难点:
1.文本研习,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体会。
2.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品味形成自己的认识。
讲读结合,学生自主探讨,用评点法研习文本。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自古文人多悲秋,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文人才子,抒发了秋的悲伤。
“宋玉悲秋”典故——“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辨》
宋玉是抒发悲秋之情的第一人。后来很多文人不厌其烦地追随“悲秋”的主题,抒写宋玉式的悲凉,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笔下的秋是否有新颖之处。
(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ppt)注释1
二、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1.字音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骨 戕(qiāng贼
2.释词义(见课文注释)
3.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有动于中(中同衷,内心)
4.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义;自然。今义:天空)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5.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6.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的,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现在来回答一下,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明确: 1—2节
三、研读课文第一节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
明确:秋声
2.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秋声的?
明确:比喻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化虚为实的手法)。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从这些秋声的“形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
明确:悲
四、研习第二节
1.第一段是写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提示: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2层)
明确:对“秋之为状”的描绘和对秋的议论
2.第一部分是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虚实结合。
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还是为了写秋声,找出秋声悲的缘由,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的余威所致,从中可以看出秋的肃杀之气。引出下文。为什么说秋带有肃杀之气。
3.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部分。作者举了哪些与秋有关的事物?
明确:“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4.再一起把第二段朗读一遍
五、研读课文第三小节
1.朗读
2.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文章第三小节。
这一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转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所以文章的主旨句应该是?
明确:“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3.主题探讨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讨论三分钟,然后告诉我你的观点和理由。
明确: 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都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大家听听我的看法:
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同时,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六。尾段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的具体意境是什么?
明确: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七。学生说一说本文的独到之处。
明确:《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从新的角度入手,虽承袭了写秋肃杀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秋声赋
欧阳修
s1: 秋声——比喻——悲
秋状——虚实结合 烘托 秋声
s2:
秋气之肃杀
s3:文章主题——抒发人事忧劳的感慨。
s4:结尾——悲凉、孤独
一、教师激趣导入
时日匆匆,风寒如雨,雨寒如风。人心总是不耐风雨,坐听窗外风音雨韵绵绵不绝,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沁凉透骨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多少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九百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由“秋声”而引发的一段流传千古的文思――《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讨论学习内容
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顺序是怎样的?
每人独立思考,在备用纸上列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继续促进学习共识的形成(可能与学生意思相近,但用词会有差异):文言文言,自然有“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一个是“言”。“文”和“言”应该先学哪个?应该先“言”后“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的表达形式。
三、介绍学习方法
浅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主诵读,二是自主梳理。每人要在自主诵读中疏通整理,进而自主获得,独立过关。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从中获得启发,深化自己的学习。同时,每诵读一次,就要让自己对课文再熟悉一步;经历四次诵读后,就能开口背诵。
讨论学习内容、介绍学习方法,体现了“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或许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不太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差距,但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唤醒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意识到教师把他们当做学习主人的过程;而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则让他们懂得了文言文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后他们离开教师也就能独立学习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一读,梳理“言”的字词音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每人独立诵读课文,边诵读边梳理字词的音和义,一个也不放过,每个都要过关;边看课文边注意下面的注解,没有注解的随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从它原有的义项中查找答案,再适合参阅手头资料;还是不懂的先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12分钟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出两三个字词音义的题目,考考全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字词的音和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测试题通过多媒体亮出,要求解释括号前的字词音义,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亮出括号内的答案,边亮边通说一遍,以强化印象,加深记忆。本文共有四段,为保证学习效果,将依次进行,逐段过关。下面只是样例——
题1:字音
悚(song)、淅(xi)沥(li)、鏦(cong)、铮(zheng)、砭(bian)、缛(ru)、渥(wo)、黟(yi)、戕(qiang)
题2:字词
悚然(惊惧的样子)、淅沥(细雨声)、萧飒(形容风声)、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鏦鏦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明河(银河)、状(情状)、惨淡(黯然无色)、日晶(日光明亮)、栗冽(寒冷)、砭(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申为刺的意思)、绿缛(碧绿繁茂)、拂(掠过,拂拭)、余烈(余威)、兵象(征伐之象)、摇(摇落,损耗)、精(精神,精气)、渥然丹者(指红润青春的面容)、黟然(乌黑的样子)、星星(指点点白发)、戕贼(残害)……
题3:虚词
叹词:异哉!噫嘻悲哉!嗟呼!
1.而
(1) 连词,表修饰。 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2) 连词,表承接。 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
(3) 连词,表并列。 忽奔腾而砰湃
2.者
(1) 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的东西”)
(2) 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的原因”)
(3) 代词。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盖夫秋之为状也
(2) 助词,的。 乃其一气之余烈
(3) 代词。 木遭之而叶脱(代秋声)
4.其
(1)第三人称代词。 其触于物也(代“秋声”)/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它们”)
(2) 领属性定语。 其意萧条(,译为“它的”)
题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间)
(2) 名词用作动词。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
(3) 动词使动用法。 百忧感其心(使……有感触)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
题5:古今异义
(1)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古义:清朗明秀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其色惨淡
古义:黯淡无色 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物过盛而当杀
古义:必然衰败 今义:应当杀害
(4)有动于中
古义:内心 今义:方位名词
(5)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形容鬓发花白 今义:星;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五、二读,梳理“言”的句子意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以句子为对象,边诵读边梳理,将全文翻译一遍;逐字逐句依次翻译过来,不能漏译或跳译,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以直译为本,忠实于每个字词的固有意思,不能想当然;语句不通顺或不完整时,可适当加上字词,但加上去的要用括号标示;无法直译时可意译,意译尽量要保留原来的意思;无法解决时才可参阅手头资料,还是无法解决的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8分钟左右。
梳理结束后,每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难,小组不能解决的参与全班交流,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然后小组检测,每人出两三个句子翻译,考考全组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句子的意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句子翻译题通过多媒体亮出,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说一遍,并随时解释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样例——
1.判断句
(1)是谓天地之义气(直接表判断)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判断)
(3)此秋声也(“也”表判断)
(4)夫秋,刑官也(“也”表判断)
(5)商,伤也(“也”表判断)
(6)夷,戮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此何声也(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胡为而来哉(疑问代词“胡”与语气词“哉”,表疑问)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疑问词“奈何”,表反问)
(4)亦何恨乎秋声(疑问词“何”,表反问)
3.倒装句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
六、三读,梳理“文”的表达内容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诵读课文,边诵读边自主梳理。
清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下面我们就欣赏这篇千古美文,看看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然的。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声的。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级要求逐级提升);随时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然后自我完善。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全班同学随时插话,即时评判。
教师准备的基本理解是:用一句话总说就是摹秋之声、绘秋之状、议秋之气最后抒秋之叹。课文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风雨声、波涛声、金属撞击声、夜行军的人马声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秋的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来描绘秋状的;欧阳修由感自然而叹人生,想到人事忧劳甚于秋的肃杀,不禁一声长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在此基础上,让每人对本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说说感想,或说说评价,或说说疑问;但都要真诚、深刻、新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七、四读,梳理“文”的表达形式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梳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技巧,欣赏作者的表达之美;通过梳理说说本文在表达技巧上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一要自圆其说,二要尽可能细致、深入;边梳理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关键词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
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人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分钟。然后推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努力给学生启发——
本文有三个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
例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以景物喻人。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例如: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③骈散结合。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注意运用长短不齐的句子,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变得散文化,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
例如: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八、美读成诵
在前面四次诵读的基础上,换一种读的方式;全班齐读。在齐读中读出感受,读出享受,读出对内容的理解和形式的领悟;同时读出气势,读出氛围,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然后现场背诵,并现场默写。
九、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
教师综合相关资料,现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深化学习,提升认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周必大等编定的《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约百万言。另外,史学著作有奉诏与宋祁等合作编著的《新唐书》,并有他自己编纂的《新五代史》74卷。《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的经典。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其实,欧阳修写《秋声赋》也是由原因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又加上这一年的秋天又如期而至。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学生自主总结
下课前,每人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学习单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完善,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本组的基本共识,边说说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总结,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与学生分享,并让学生评价:;《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十一、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现在我向各位推荐两类课外文章,一是评价《秋声赋》的文章;二是欧阳修的其他文章。文章已经粘贴在班级语文学习的博客上,请直接打开阅读,每篇读完后留下你的一句话感想或评论,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教学目标1、学习文本运用多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特点,体会本文景、情关系。2、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深切感慨。说明本文抒写的是作者在经历了一些磨难之后的深刻感悟,但以“秋声”为寄情之物。因此,本文的教学就先从对秋声的描绘讲起,从感受作者的情感入手,去体会本文即景抒情的特征;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对今人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学中要逐层深入,带领学生去挖掘和体验文章的主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地来摹写秋声的特点。难点:对作者具有个性特征的悲秋情感的理解。说明:《秋声赋》作为千古名篇,它在“秋”的描写方面运用的多种手法,从而化抽象味具像,并进而即景抒情,这是学习本文的切入点,也是本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写秋时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因此,结合具体的语言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着重理解并深入分析作者区别于前人的情感特点,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欧阳修的资料,阅读《醉翁亭记》。2. 了解“赋”的相关知识(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1. 课前查阅欧阳修资料,选读其散文,做读书笔记。2、对赋这种文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交流读书笔记,初步形成对欧阳修散文的基本认识。通过课前的相关阅读,使学生对欧阳修及其散文有所了解,并为深入研读课文做好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对人生忧劳的初步思考。设疑导学形成整体把握1.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翻译的困难之处。2. 概括每段段意,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1. 朗读课文2. 课堂交流翻译难句,以及有关文本的疑难问题。3. 圈划关键语句和核心词语,概括段意并阐述的理由。1. 把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正确疏通全文,为后面深入学习打下基础。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筛选质疑能力。深入研读,探讨文本精义1、作者“悚然”的原因是什么?2、秋声是无形的,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指出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1. 学生齐读第一段,师生交流重点语句的翻译。2. 圈划出作者“悚然”原因的语句。3. 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写秋声的?体会赋的特点。(比喻。作者用化虚为实的手法,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以及“衔枚疾走”的人马声,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在语言上体现了赋的特点。)欧阳修写作这篇赋,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因此要理解这份真实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第一、二个问题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个问题则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领悟来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1从这些秋声的“形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2、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否离题了?(不是离题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3、作者用刑官、兵象、阴阳五行、五声六律等事物突出秋天的什么特点?( 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4、作者通过描写秋之状与秋之义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1. 学生散读第二段,划出突出秋声特点的语句,注意关键词语“故”的作用。2. 要求学生从分析表达方式上来解析本段文字,作者是如何描写秋之状与秋之义的?同时塑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本段对下文抒情做了铺垫,所以对重点语句分析阐释,由对作品氛围的分析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筛选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从欧阳修的曲折生平和本文来看,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同时,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3、童子这个人物是否可有可无?1. 齐读第三段,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探讨文章的主旨。(在理解上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老师可做引导)2. 结合欧阳修的身世,恰当理解文章的要义。(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引入对作者的介绍,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他的这种超然的思想。)3、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童子的表现,体会他在文中的作用?引入他人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辨,培养他们自主阅读和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拓展总结形成深层理解1. 提问:当你的人生出现了不顺时,我们该如何面对?2. 引入《醉翁亭记》体会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情感。1. 由课内走出去,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更深的理解本文。2. 引用同类作品加以比较,加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的重要的实词 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重要的语句。2 赏析写秋之声、秋之状的句子,组织成文。课后构思成文,同学间互相交流。1基础知识的积累,便于理解文章。2通过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路点拨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领会作者将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具体可感的手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并从不同角度鉴赏文本,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及鉴赏能力。本文教学也可以采用诵读法,反复诵读,边诵读边体会边点拨,而不作过多的讲解;也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将本文与古人写秋的诗文进行比较教学,从而把握本文在行文和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之处。练习举隅1. 赏析文中描写秋之声与秋之状的内容,组织成文。阅读欧阳修的其他散文,从表现手法与表情达义的关系上作一点评。
我是把这节课当作研究课来上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听课教师的争鸣,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看用这种方法上语文课究竟行不行,同时,也希望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大胆实践一下自己早已有之的教学设想,并能得到专家指点。
这节课上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思:
1、原创性。《秋声赋》在其它版本的教材里未选,所以没有任何现成的教学用参考资料,之所以选讲这篇课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在于可以自己逼着自己白手起家,自设炉灶,辛苦是肯定的,但自我锤炼的力度和效果也是明显的。在备课的过程中,许多原本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和想法逐渐沉静下来,变得清晰、理性,可行性也明朗起来。这愈发坚定了我一定要上好这节课的信心!
2、创新性。以往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节语文课,听课时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上;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上。这样,就自以为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不少教师的讲课没有深度和新意,没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个性(或许原本也有,却不敢贸然在公开课上展示),缺少人文气息与魅力,课堂氛围表面的“虚假繁荣”难以保障上课质量的落实。二是教师讲课程式化,仿佛大家不约而同的一定要遵循某种套路,不难设想,长时间带领学生用固定的方式解读课文,会不可避免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是很可悲的,也许,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学科地位很差和以上两点不无关系,所以,我主张能够用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角度来观照文本,那样,就会柳暗花明,获取新的教学灵感。以这节课为例:我尝试采用从哲学和美学两个层面来构建教学框架,强调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审美动能,强调对学生独立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并相应介绍有关哲学、美学原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读新天地。
3、启示性。很早就想和各位语文同仁交流这个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如果我们的每节语文课都能或多或少地带给学生一些启示,使他们能够从课堂上得到某种豁然开朗的精神愉悦,使他们能够在生活的量的积累上产生思想认识的升华,并能将这种课堂体验延伸到课外,那该多好!启示性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审美能力的前提,没有启示性的课堂我认为学生取不到“真经”,是很可悲的。基于此,这节课在设计上我强调了“文质哲”文章学习“万能三角”的普遍性,“起承转合”基本写作思路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文章主题把握的多义性,让学生能够领悟并初步掌握最简洁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收获中得到启示:只要掌握了学习规律就会事半功倍,学习就会变得轻松、高效,从而善学、乐学。我想借这节课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只要认真钻研和实践,就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另外,如果是公开课或研究课,一定要让听课的老师能从执教者的教法上得到某种启示(利弊互现),这样才更易于产生争鸣和讨论,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教研质量。
4、不足:课文的主题多义性我先行列出三条,让学生选择验证,从实际效果看:一是如果放手让学生总结出这三条,再自行验证,那样教学过程会更显圆润。二是肯定还有其它见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开来,总觉得不过瘾。另外,精心设计的四个研究性课题和“起承转合为什么这样美”的美学规律研讨(原本设想应为本课的一个亮点)也因时间关系未能进行,殊为遗憾。
以上拙见,遗笑于大方之家,还望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把萧森凄清的气氛渲染得生动、优美的艺术技巧。
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2)、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3)、文学常识——赋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学过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并检查预习
选取一些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给加点词语注音,并在文中标注到位。
悚(sǒng)然 萧飒(sà) 鏦(cōng)鏦铮(zhēng)铮 砭(biān)人肌肤 载戕(qiāng)贼
活动单
(二)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 ,波涛汹涌的声音)
2、古今异义
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
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3、词类活用
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 春生秋实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4、文言句式
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
二、探究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秋声的?
明确;秋声 比喻的方法
2、作者对秋声的摹写,是用一连串的比喻借有形之声写无形之声的妙处,这些妙处何在?
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4、这两小节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作用?
3,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朗读并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对秋状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
4,此部分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
明确;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悲的特点。接着作者用“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从中看出秋的肃杀。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5,朗读第3节,思考: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
明确: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明确此段是本文主旨所在。
补充资料: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检测单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
A.悚然(sǒnɡ)萧飒(fēnɡ) 淅沥(xī lì)
B.栗冽(lìn liè)吹拂(fú)肃杀(sù)
C.杀戮(lù)戕贼(qiānɡ)黟然(mò)
D.飘泊(bó)丘墟(xū)渥然(wò)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礼上往来 秋高气爽 皎洁 零落B.豁然开朗秋毫无犯 惨淡 烟霏
C.挺而走险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茏D.丰富多彩 贻笑大方 凄切 针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 在夜里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恶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快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战争
翻译文中语句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背诵名句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1、 知人论世,回忆有关欧阳修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2、 学习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写作特点
二、 预习内容
1、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秋声赋》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 复习学过的有关于秋天的诗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文言知识整理
一、找出句中通假字
1、 忽奔腾而砰湃
2、 有动于中
二、古今异义
1、如赴敌之兵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3、金铁皆鸣
三、一词多义
1、既 物既老而悲伤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克,公问其故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2、金 金铁皆鸣
于行用金
请献十金
3、及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其贤不及孔子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课内探究部分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多种手法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的方法。
2、理解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
学习过程:赏读,探究文本
1、探究一: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多种手法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的方法。
(1)课后练习二中提到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
①、读课文第一段,首先从文中找到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再加以分析。(让学生分组找出具体语句)
②、这几句话向来为人称道,把一个无形的秋声写的惟妙惟肖。大家快速朗读,前后位组成一个小组比赛背诵。(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的局面,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③、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于表现秋声有什么好处呢?
(2)文本第二段
①、课文第二段有没有写到“秋声”呢?快速阅读,并回答描写秋声的语句
②、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③、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学生读课文,分组讨论并回答)
④、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
⑤、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
小结:
2、探究二:文章主题思想(第三段)
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后老师总结)
3、“童子”这一人物在文中较为有趣,“我”一番感慨之后,发现他“垂头而睡”。是分析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反思总结:
1、 写出自己在这一节课上的收获以及自己的表现。
2、 背诵课文第一段中描摹秋声的句子。写下自己学完此文的感想。
当堂检测与巩固提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飒( ) 铮铮( ) 针砭( )
寂寥( ) 悚然( ) 戕贼( )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山原旷其盈视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b.木遭之而叶脱 酌贪泉而觉爽
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d.盖夫秋之为状也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 ;夷,戮也, 。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3.请在横线补上空缺的句子。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盖夫秋之为状也 情状 b.烟霏云散 消散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繁茂 c.物即老而悲伤 伤心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
(2)其所以催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戏 答 元 珍
欧 阳 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6.诗中哪些句子寓情于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7—8题。
玉 楼 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7.欧阳修字永叔,号 ,是 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8.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
高考链接
9.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XX高考江苏卷)[
10.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秋声赋》学案的答案
预习学案部分的答案
课内探究部分
①、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
③、明确:运用比喻手法,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令人“悚然”,令人感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文翻译来描绘一下这幅画面:这秋声刚开始像淅沥萧飒的细雨,忽然变得像澎湃的波涛,让人想象到大雨急至的场面。又把它比喻成衔枚疾走的赴敌之兵,让人想象到行军队伍那种虽无号令却又急骤前行的场面,似乎能听到行军脚步的“唰唰”声。)
(2)明确: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②、明确:先写“秋之状”; 色,容,气,意四个方面。
③、明确:不是离题。理由如下: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④、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
⑤、明确:“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剩而当杀”。
小结: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
2、探究二:明确: 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3、从文章第一段童子的答复中可知他是一个对生活感知尚不深刻、单纯的少年,所以文末出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的场景也不足怪了。同样是对“秋声”,“我”与“童子”二人却有截然不同的反映,作者蓄积已久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没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唯有四壁的虫鸣,与“我”一同叹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凉:秋风呼号,秋声凄切,长夜漫漫,虫声唧唧,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
当堂检测与巩固提高
1、略 2.b 3.略 4.a
5.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
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6.诗的前两句“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意为夷陵山城,地处边远,山重水隔,虽然已是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
这表面上是在交代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山居寂寞的情怀。“春风不到天涯”,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
7.醉翁 宋代
8.①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妻子对夫君思念的愁苦之情
②作者由分别---远别---无音信---夜闻风竹---寻梦不成---灯又烬,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回到现实,使用“风吹竹”“灯又烬”借景抒情,一层层将愁苦之情渲染得深刻、凄绝。
9.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10.略 (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 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诗句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大家一起看屏幕,这些都是描写秋的佳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同样是描写秋天的,却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讨论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
左边的诗句描写的秋天的哪些景象:枫叶、排云直上蓝天的鹤,这些景物充满了生计和活力,右边的诗句描写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同样是写秋天的,却体现出了不同的美,那么,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又是怎样来写秋天的呢?
二、自由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从头至尾把文章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三、研读课文1-2小节
先一起回答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 1-2
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秋声
先一起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找找看,在这一段中哪些词是描写秋天的?
谁给我解释一下“如赴敌之兵”
这些词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写出秋声的这些特点的?
比喻 本体是秋声,喻体是
如果说第一段是写的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这一段从表达方法上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哪两部分?
从“秋之为状---余烈”是描写,后面是议论
从字面上看第一部分是写秋之状,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色 容 气 意
这四个字里面又体现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秋之意是什么?神韵 由形到神的过程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写秋之状,接下去作者写道:“故其为声 ”我们先来翻译一下
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是为了写秋声的由来,写出了秋声什么样的特点?悲
下面把“摧败 ”翻译一下 注意“气”应该怎么理解----肃杀
古代杀人犯处斩,大都放在秋季,称之为秋后处斩。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
再一起把第二段朗读一遍
小结:第一段写秋之声,突出其悲的特点,第二段写秋之声,交代悲切的原因,后半部分议秋之心,突出肃杀之气
那么第三段写的又是什么呢?
朗读下面听我把这一段翻译一遍
先看 写的是什么--议人生 发表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感叹为追逐一时的功名,而落得心力交瘁,华发早生。联系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从“百忧 --------星星”再齐读一遍
板书:
角 度 特 征 主观感受
秋 声 淅沥萧飒 如风雨骤
奔腾砰湃 如波涛夜惊 鏦鏦铮铮 如军队夜行 凄切悲凉
秋 状 惨淡 清明 栗冽 萧条 丰草色变 佳树叶脱 肃杀寂寥
对于自然之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跟秋有关的例子?
秋 义 刑官 兵象
阴阳五行
五声六律 肃杀寂寥
六 研读课文第三小节
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文章第三小节。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讨论三分钟,然后告诉我你的观点和理由。
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想不想听听我的看法呢?
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
投影: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欧阳修晚上正在读书,被一种奇特的声音所搅动。这简捷的开头,实际上并不简单,灯下夜读,是一幅(★)静态的图画,也可以说,作者正处于一处凝神的状态中。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接下来,是作者对秋声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作者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首先,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然后,是对秋气的议论。“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议论又进一步展开。“夫秋,刑官也”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j,。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教学目标】
1、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
2、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诗句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比如本单元中学习的登高(唐?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雨霖铃(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那么,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天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他的《秋声赋》(板书题目)。
二、相关知识回忆与补充
1、赋:回忆“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定义和特点。(可以结合学过的《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以及导学练内容提问一两个同学)
2、欧阳修:回忆有关作者欧阳修的文学常识,请学生读一下课下注释,并作适当补充。
3、补充文题背景: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就是在这种情绪驱动下,写出了这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
三、研读课文
探究一:本文写作手法,通过文章的具体讲解来感知文章化虚为实,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秋声的好处和作用
第一段: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整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初步掌握了文章的意思。这节课我们着重来探究几个问题,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课后练习二中提到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题目内容让一个学生阅读大家思考)
1、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大,同学们感觉无处下手,那我们首先从文中找到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再加以分析。(让学生分组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
2、很好,找的很准确具体。这几句话向来为人称道,把一个无形的秋声写的惟妙惟肖。大家快速朗读,前后位组成一个小组比赛背诵(提问:最好让学生主动起来背诵,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的局面,提高课堂记忆效率。)
3、大家背诵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于表现秋声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比喻。具体可感,能够让人如同看到一幅画面(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文翻译来描绘一下这幅画面:这秋声刚开始像淅沥萧飒的细雨,忽然变得像澎湃的波涛,让人想象到大雨急至的场面。又把它比喻成衔枚疾走的赴敌之兵,让人想象到行军队伍那种虽无号令却又急骤前行的场面,似乎能听到行军脚步的“唰唰”声。)
4、很好,这一段文字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运用比喻手法,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令人“悚然”,令人感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
第二段:
这是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秋声。第2段有没有写到“秋声”呢?
1、快速阅读,并回答描写秋声的语句。
明确: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2、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
明确:先写“秋之状”
3、写秋之状分别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色,容,气,意。
4、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这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明确:不是离题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5、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
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
6、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
明确:“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剩而当杀”。
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
探究二:文章主题思想
第三段:
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恩,不是,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请大家浏览第三段,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对欧阳修的感悟做一下概括。(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后老师总结)
明确: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
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四、小结:文章到此才在童子的瞌睡状态下结束,作者以对话开始,又以对话结尾,中间作者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无形的秋声,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态可掬。
五、课后作业:学习作者欧阳修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夏日之景的文章。
六、板书:
秋声赋
欧阳修
秋之声:淅沥萧飒,奔腾澎湃。(比喻)
秋之状:色、容、气、意。 (铺垫、烘托、对比)
秋之性:肃杀为心、伤戮为责。(联想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