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优秀8篇】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优秀8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盼组语】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1

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设计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教案点评

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设计C)

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教案点评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2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备课指导

〖自读导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交流工具。语言是一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它在准确把握了它的秘诀的人们嘴中、手上会幻化出无数奇妙的世界,达到令人叹奇的传情达意效果。谁不希望掌握语言的魔杖,点化出精彩非凡的语言之花呢?掌握这根魔杖,一般而言,需要拜三个“大师”:一个是“积累”,一个是“修辞”,一个是“磨练”。“积累”教我们充实库房,菜米油盐等等原料丰富,才好烹调出美味佳肴;“修辞”教给我们“烹调”的技巧,而要掌握技巧,则必须靠“磨练”。“积累”靠坚持,“磨练”要路径,“修辞”就是我们坚持磨练的路径。那么,究竟什么是修辞呢?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张志公先生是怎样解释的呢?他说:“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他是从什么角度说的?是怎样说的?他的说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研读他的文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解说】这个导言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由语言的奇妙引出话题,暗示修辞是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而语言又是与我们密不可分的,借此调动学习修辞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奠定学习基础;第二,提出三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暗示学习方法。“从什么角度说”,暗含比较的意思,学习中要参考以前的积累和其他学者的说法,从中找出角度;“怎样说”,指出要理清文章思路,找出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有什么启示”,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运用联想,勾起语言积累,填补文章“空白”或充实例证材料——使书厚起来,运用作者的观点观照语言现象,印证作者观点,提高分析应用能力。

〖自读程序〗

一、 求知性探索阅读。通读全文,观其全貌,不求字字落实,只看作

者到底说了些什么。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要点。

【解说】文章总会告诉人们一些具体内容,读者读文章了解了这些内

容,就获得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探索阅读的起点,是进一步研读的前提。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要点很重要。理不清思路,抓不住要点,就难以准确获得知识;理思路,抓要点,必须通读文章,支离破碎,难得准确信息。本文思路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然后用实例说明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既然是选择,必然有标准,接着写选择的两个标准;既然是选择,必然要有材料可供选择,最后说选择的条件,即丰富的语言积累。要点:修辞是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选择语言材料的工作过程,不是这么装饰那么装饰,不是自己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选择修辞要依据两个标准,即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注意修辞的时代性、社会性。修辞选择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二、 理解性探索阅读。细读文章,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

的真正含义。这种理解,要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问题示例:“自读点拨1、2、3、4、5、6、7题,学生在自读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

【解说】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这也是训练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步骤。

三、 联想性探索阅读。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要触发自己的联想才会有

兴趣,才会有更大收获。比如,读到文章中提出的某种观点或举的某个例子,会唤醒你的语言材料积累,把这些材料补进去,会使自己的阅读更为有趣,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文章第一段再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后说,“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我们可以联想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讲话,想起有名的政论文的例子。同学们在读文章时尽可能多的联想起过去的语言积累,补充印证,加深理解。

【解说】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重要步骤,是读者逐步走进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与作者共同创造的开始。上面的联想举例:1.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作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前两个分句是直接陈述的句子,后一个分句选择否定反问句式,形成错综变化的语气,达到了良好的正反两面论证说理效果。2.我 (周恩来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讲话)语言排比连贯而下,很有气势,同义词的选用,准确严密,说话严谨得体,达到了很好的外交效果。

四、 比较性探索阅读。回忆或搜集其他书中关于“修辞”的说法,比

较他们的异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比较分析是融会贯通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这个步骤,也是为了深入理解作者的观�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对“修辞”作解释的资料,如,《辞海》:“依据题旨意境,来恰当的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从达到的目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精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从目的和手段上说。)上海教育出版社《修辞》(1978年版):“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结合目的和手段解释。)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从目的和凭借方面说。)高名凯《普通语言学》:“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重点强调方法,也说出了目的。)比较而言,张志公的说法只从手段方面说,且强调的重点不同,更通俗,更接近本质。

五、 应用性探索阅读。完成“自读思考“题。

【解说】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语言现象,实现知识迁移和形成能力的目标。

〖自读点拨〗

1. 作者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

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

〖点拨〗先用非常熟悉的例子,再指出容易干扰思路的认识,接着说

选择的标准,把一切手段都归之于“选择”,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观点。

2. 怎样理解“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

花样翻新的说法”?

〖点拨〗作者为了打消一些人对“修辞”的畏惧感而指出这是一种偏颇认识。为装饰而装饰,便容易忘掉准确、易懂,达到交流的目标的目的。至于现在一些所谓新的语言,如“新新人类”的一些话,有许多是不规范的,而有些新的词汇出现,则是伴随新事物产生的,另当别论。

3. 作者提出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标准?

〖点拨〗标准,一是准确性、表现力,二是时代性、社会性。这两条

标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说,一是从发展性角度说,联系实际,切中要害。这两条标准的关键还是准确性和表现力第二条标准实际是针对实际问题强调的一个方面,仍可以归到准确性和表现力上来。而在准确性和表现力两者,又以准确性为最重要。

4. 怎样理解“失去了准确性,谈不到表现力”?

〖点拨〗课文有明确回答,学生可以用联想法举例证明以加深印象。

5. 作者在举了“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例子后,说“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 毕竟社会生活节奏不同了,生活方式不同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为了交际,应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大可不必把修辞看得如此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不宜提倡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很可能把人训练得说话写文章思维迟钝,反映不快,甚至口讷于言,不善交际,特别是对年轻人还是不倡导为好。

6. 作者认为“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怎样解释的?

〖点拨〗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选择的余

地。丰富语言靠阅读,靠留心生活,靠提升思想,靠充实知识。

7.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述的基本要求,张志公先生在本文中

是怎样论述的?

〖点拨〗学生读课文,抓要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简明,要看听者(读者)对象,连贯,包孕在准确和表现力中。

8. 鲁迅在《阿q正传》第一章中写道:“然而要做这一篇不朽的文章,

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第一是文章的名目。”接着又说明自己对“名目”的考虑。结合张志公关于“选择”的第一条标准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

〖点拨〗鲁迅实际上是通过对“选择”的艰难的记写,来表现阿q这个描写对象的特殊,实际上是在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9. 从语言库存里找出几条“假大空”例子,运用张志公先生的观点予

以分析。

〖点拨〗例子如:“我不慎丢失笔记本一个,有拾到者请送学生会办公室,本人万分感谢,一定重谢!”这句话的“万分”“重谢”就显得过分、虚假。

【解说】设计这些思考题,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提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运用课文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时,应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这里的点拨只是思路引导,学生尽可以充分展示主动性,说自己的答案。

〖自读思考〗

1.下面语句空格内依次填进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做选择题要仔细慎重,不能(   )。

②我们在党的(   )下茁壮成长。

③学习中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的失败并不可怕。

④这个新软件的程序设计是有(  )的。

a. 草率  哺育  偶然  缺陷

b. 轻率  抚育  偶尔  缺点

c. 草率  抚育  偶然  缺点

d. 轻率 哺育  偶尔  缺陷

2.“大火烧掉了他的藏书。”这是一个表示一般语气的陈述句。请在完全(或基本)保留原句的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调动词序,把这个句子改写成合乎下面指定要求的新句子。

(1)若要强掉“他的藏书”,应该写成:

(2)若要使整个句子的语气表达得比原句强烈,句子应改为:

3.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为下面一段话的(a)(b)两处补写上恰当

的句子。

人生会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a)

,                     ,

,                  ……许多第一次都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些第一次,(b)犹如                     ,犹如

,细心的家长千万不要让这珍贵的第一次从孩子和自己身边漫不经心地走开。

〖答案〗1.2.3.

【解说】在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2、3两题基础上,作一点高考训练题,一则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二则熟悉一下高考题型,扩展学生的思路。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3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学设计示例(设计A)

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设计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教案点评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设计C)

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教案点评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4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说     课

关于修辞,各家提出了种种说法。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创造性地提出了修辞的新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全文的阐述是令人心悦诚服的。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专题训练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教学方案的基本构架是:先读课文,明确、理解课文要点,在此基础上对课文中的、名著中的、习作里的若干语段评头品足,进而消化作者的观点,自觉指导平时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迅速提取课文要点,准确理解作者的有关修辞的新概念。

2.运用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鉴赏、评说语言材料中运用修辞的优劣得失,自觉运用两个标准来指导今后的语言实践。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之二。

●教学难点

自觉运用两个标准来指导语言实践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温故知新法。联系所学课文中或实际生活中修辞的运用来理解本篇中的基本观点,强化选择意识。

●教学用具

投影片(其一:各家对修辞的定义;其二:填写表格;其三:引爆思维的若干观点句),张志公先生像,张志公代表性著作一本。

●学习导航

一、导入语

教师:说话写文章得讲究语法、合乎逻辑,还要考虑修辞。什么是修辞?请大家前后左右商量一下,给“修辞”下个定义,好不好?

学生分头讨论、琢磨。请几位学生代表发言,特别要注意,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属修辞,但修辞不单是比喻、夸张、拟人。对于考虑到这一点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出示各家有关修辞的定义:

《辞海》:依据题旨情境,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精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华中师院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

《修辞》: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

教师: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给“修辞”下了个定义,在他看来,修辞其实就是一个选择过程。板书课题。

二、速读课文,提取要点

(一)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提取要点,完成表格

(二)讨论明确,把握课文的要点

一个定义: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

两个标准:其一,准确,富有表现力;其二,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提醒:在完成这一工作的时候,要请学生注意抓住显示语言脉络的语句,迅速准确地理清层次,明确要点。比如文章在提出重要见解时常常先用问句引路,像本文开头的“什么是修辞?”第三段一连提了四个问题“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叫选择得不好?”实在是为读者指明了探索的方向,知道选择标准就在随后的段落中。再比如文章中常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暗示层次,像课文第七段开头一句“说到这里,就自然要联系到选择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进行修辞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准”中的“又一个”。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时抓住这些路标,就不致走马观花,头脑中一片模糊,而能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压缩第五、第六段,把握作者阐述准确表现力问题的主要信息,限150个字以内。

参考答案:实现表达的准确性、有表现力,要使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相统一。说话写文章要研究对象和场合,据此选择语言材料、组织语言材料,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所谓得体,就是在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前提之下,根据具体的场合、具体的对象,采取恰当的说法,表现出自己一种应有的修养,一种比较高尚的思想精神面貌。

(四)压缩第七段,把握作者阐述修辞要有时代性社会性问题的主要信息,限130字。

参考答案:修辞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它既有时代性又有社会性。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出时代特征;语言作为全民性的交际工具,不会像社会变革那么剧烈,这是其社会性。今天的社会对于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求准确性,也要讲求速度、效率。反对假大空,也不提倡穷年累月琢磨。

三、进一步研读课文,理解、评说文中的基本观点

(一)提要求,再研读

提示语:对于张志公先生的见解,你是否完全赞成?如果赞成,能否从中学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名著、身边同学习作或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例,印证作者的观点?如果不赞成,也请说说自己的道理。

(二)就观点展开议论,百家争鸣

教师可以列出若干容易产生不同见解的观点句或特别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例如:

1.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提示:一般地这么说还行,但不能绝对化,这一句中“只不过”改成“常常”更妥帖。创造性可以是变通,也可以是突破。语言选择运用的框架相对稳定,但并非千秋不变。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没什么不好。如流行歌词中有“幸福着你的幸福”,按传统的语法规范看,肯定有语病,但大家都欣赏。为什么不可以“琵琶起舞换新声”呢?新旧没有绝对的界限,细究源头,意动用法在古文中非常普遍,今天看来是另类的用法,其实只是古为今用。再如“很中国”“很女人”,名词“中国”“女人”扮演了形容词的角色了,这样的古为今用同样新鲜有味,却是突破现有的语言框架的结果。

2.说的人写的人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目的,也要考虑客观方面的要求。

提示:这一点应达成共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语言运用中正反两方面的体会探讨得失,加深体会。特别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对象场合来考虑表达,即以场合而言,网上交流和课堂交流就不可混同。

经典故事:

①周总理巧改广告

欧洲一个国家的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外交部安排欧洲客人观看中国民族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方便客人还特地准备了详细的剧情说明。周总理了解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把密密麻麻的剧情介绍撤去,换上一句广告语“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围人拍手称妙。周总理用客人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亚名剧来介绍他们不熟悉的戏剧,着实高明。

②笑话一则

古时候有个人家请客,到约定时间,大多数的客人都来了,只有一位还未来。主人左等右等,实在不耐烦了,不由得埋怨道:“该来的没来。”大家一听,生气了,就走了几个人。主人连忙解释:“不该走的走了。”不说也罢,这一说又气走了一部分人。剩下一个和主人最要好的,责怪主人不该这么说话,主人急得辩解:“我说的不是他们。”那一位听了,抬脚就走。主人这边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了人家。

③鲁迅在《立论》中讲的故事

④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3.学习修辞,不能完全没有时代观点,不能完全没有社会观点。

提示:这一点也应达成共识。今天假如有人像孔乙己一样满口之乎者也,自然不合时宜;如若满口新新人类语言,也会影响与别人的广泛沟通,让人受不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皇帝”一词的消亡,反映了封建社会覆灭的命运,而现代社会“小皇帝”一词的出现,正是折射人们过度宠爱子女的思想。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也离不开语言,社会不能没有语言。

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它不像社会生活会发生急剧变化,“突然的语言革命”在客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的繁荣,世界交流的增加,使我们的汉语言融入了一些新的成分,如“上网”“网恋”“网上聊天”“恐怖主义”等,但这对于汉语言来说,是一小部分,语言的大部分还是得到了全体成员的继承。另一方面,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种语言有共同性的东西,但它的发展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甚至存在地域性的差异,由此构成了语言特点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正是由于语言既有历史的连贯性,又有

4.假话、大话、空话是最不优美的话,最不漂亮的话。

提示:同学们谈认识本身就要反对“假话、大话、空话”。时代与社会呼唤实事求是,讲真话,抒真情,点点滴滴皆可信。假大空的话是没有谁愿意听的,假大空的文章是没有人愿意读的。“文革”时的那些高、大、全式的作品没有生命力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5.丰富语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

提示:可请本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讲一些古今中外的轶闻趣事来佐证语言的丰富要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结合起来这一观点。

故事一则: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带兵攻打被刘邦部下大将彭越占领的黄城,经过激烈地厮杀,损兵折将,最后终于占领了黄城。

城被攻破了,彭越也逃走了。然而,城里的老百姓却面临着一场灾难。原来项羽对城里百姓帮彭越守城十分恼怒,就下一道命令,把全城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拘押起来,准备一块儿活埋了,以发泄自己的愤怒。消息传开,老百姓心急如焚,全城哭声一片,人们惊恐得没有了主意。

正在这时,年仅13岁的黄儿,挺身而出,走进军营,要求拜见楚霸王。

楚霸王见这少年的胆子挺大,就问道:“你这娃娃,好大的胆子,敢来见我?”

黄儿说:“大王不是常说自己是百姓的父母吗?我当然就是你的孩子了。孩子想父母,难道就不能见一见吗?”

“你找我有什么事?快说!”

黄儿说:“黄城的百姓,以前十分敬畏大王,早就盼着大王来,只因为手无寸铁,只好听彭越大将的摆布,可心里却想着您啊!现在外面有谣传,说要把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我认为大王是个仁慈的人,决不会干这样的事,如干了,对大王您只有坏处。”

“你把道理讲来!”霸王问道。

黄儿说:“大王,彭越一逃,百姓就开城门迎接您。如今若要活埋百姓,以后谁敢给您开城门?迎接您也死,不迎接您也死,谁不拼命地守城,谁不想办法打败您?这难道不是只有坏处吗?”

项羽于是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发出命令,赦免了全城百姓。

故事评点:黄儿的一番话,救了全城人的性命,这不能不说是黄儿的功劳,不能不说黄儿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那么这一番能说会道的话,而且效果十分显著的话,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说这是黄儿认真动脑而来的,如果不经过黄儿认真的、周密的思考,没有相当的思想认识水平,黄儿能解全城百姓性命之祸吗?

四、拓展训练

运用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来进行语言的鉴赏评说。

(一)评说一:语言的准确严密

材料 像“推敲”的故事,像“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名句,作为认真仔细、一字不苟的写作态度,说明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取得的,讲讲未尝不好。但是,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需要的是既严肃而又敏捷的态度和能力。为一个字琢磨好半天,以至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功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

点拨:语言学家这几句十分准确而严密。可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意思是什么?如果直通通地说“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在修辞时不能一味追求精美而慢腾腾”好不好,为什么?

(二)评说之二:语言的表现力

材料一 鲁迅先生悼念左联五烈士的律诗第五句本来是“眼看朋辈成新鬼”,后改成“忍看朋辈成新鬼”。

参考意见:“眼看”只是一般意思上的看,“忍看”则是岂忍看,包含着愤怒的感情,作品改用“忍看”更能准确到位地把作者对反动派屠戮革命者的仇恨情绪写出来。

材料二 鲁迅《阿q正传》“从中兴到末路”一章,写阿q从城里回来“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原稿中只写作“满把是钱”。

参考意见:定稿中显示出来的阿q形象确实鲜明多了。读者从视觉上可以看到阿q扔出了一大堆白光闪闪的银元和金黄灿灿的铜钱,从而不但知道他有钱了,而且感受到他“中兴”的气派和神气。所以未庄的人们立即会对他另眼相看,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如果仅用一个“钱”字,便不能收到这种效果。

材料三 据说欧阳修写《昼锦堂记》一文,已经把文稿交给来求的人了,而且那人早走得很远,欧阳修猛然想起开头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不够满意,立刻派人骑上快马去追赶回来,加上两个“而”字,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参考意见:这两个“而”字一加,原句急促的语气就变得舒缓流畅,直板的语调也变得有所起伏,在表情达意方面更具表现力。

(三)评说之三:语言的得体

材料一 一个叫小王的医生,有一次,他拼命蹬着自行车,要赶到好朋友小张家去参加小张的婚宴。

他来到小张家,已经迟到了一段时间,于是小张要罚小王喝酒三杯。

小王听了急得乱叫:“我不想迟到,谁知道送来了急诊病人,救了半天也没救活,死掉了。”

大家听了,个个脸有愠色,小张想改变一下气氛,连忙把小王拉出来去见新娘。来到新娘面前,小张想介绍小王和新娘认识。小王得意地说:“新娘子么,跟她熟透了,她烧成灰我也认得!”

新娘刹时气得脸通红,满屋子的好朋友都尴尬极了。

最后,虽然小王滴酒未沾,但大家一致认为他喝醉了,于是决定立刻把小王遣送回家去。在临走时,小王自己还不知道是何原因呢!

参考意见:说话要注意场合,如果不注意场合随便乱说,那么就不会得到别人的欢迎。小王在朋友喜庆的婚宴上接连说出那些大煞风景的话,难怪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材料二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推行新法,当时任谏议大夫(省称“谏议”)的司马光给他写信,反对新法,说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其中有云:“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信的最后说:“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参考意见:得体并非矫揉造作,发违心之论。而是出于特定目的,考虑到特定的对象或场合,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王安石的回信简练刚劲,三言两语就反驳了司马光加给他的四个罪名。信的最后一句,斩钉截铁,表示了坚持革新的执著态度。最后连通常要加的助词“也”也不加,戛然而止,毫无舒缓之气,那股决绝劲,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极具感染力。

说明:拓展训练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多少时间,长短不拘。如课上时间有限,有些材料可以放到课后书面评说。

五、课后作业

(一)思考你的学习、生活中哪些场合亟须提高修辞能力方可从容应对,你的突破难点在哪里?

(二)课后思考练习一第2、3小题。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志公先生的修辞学术活动之所以对新中国的修辞研究,乃至整个文化教育事业产生广泛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他一系列的著述及时问世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通过自己的长期探索与研究,对修辞学“提出新例证,指出新条理”,从而开拓了修辞学的新境界。在《修辞概要》一书中,他对修辞学的性质、目的、任务、功效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饶有新意而又通俗生动的阐释,这些理论为修辞学的大众化,为志公先生创建新的修辞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往的修辞研究,比较偏重于对辞格体系的探讨与列举,有些著作虽然也注意到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两大分野,但往往重积极修辞而轻消极修辞,因而不能比较详尽、深刻地揭示整个修辞世界。志公先生超越了前人的窠臼,从“用词”“造句”“修辞”“篇章和风格”等不同层次和方面着手进行修辞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实践证明,这种安排和探讨更符合人们语言表述的运用机制,从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现代语言科学认为,对语言运用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语言结构层次,二是表述结构层次。志公先生远在40年前就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之实践,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这种格局与处理,既然符合语言结构与语言运行机制,当然也就更方便于修辞教学。 (节选自胡裕树《张志公与汉语修辞学》)

●学习卡片

词汇积累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又风趣。

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的。指心口不一致。

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穷年累月:指接连不断,时间长久。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5

纪勇 董吾达

------------------------------------------------------------

【自读导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它在准确把握了它的秘诀的人们嘴中、手上会幻化出无数奇妙的世界,达到令人惊叹的传情达意效果。

谁不希望掌握语言的魔杖,点化出精彩非凡的语言之花呢?要掌握这根魔杖,一般而言,需要拜三个“大师”:一个是“积累”,一个是“修辞”,一个是“磨练”。“积累”使我们充实库房,柴米油盐等原料丰富,才能烹调出美味佳肴;“修辞”教给我们“烹调”的技巧,而要掌握技巧,则必须靠“磨练”。“积累”靠坚持,“磨练”要路径,“修辞”就是我们坚持磨练的路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修辞呢?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张志公先生是怎样解释的呢?他说:“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他是从什么角度说的?是怎样说的?他的说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研读他的文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解说:这个导言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由语言的奇妙引出话题,暗示修辞是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而语言又是与我们密不可分的,借此调动学习修辞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奠定学习基础。第二,提出三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暗示学习方法:“从什么角度说”,暗含比较的意思,学习中要参考以前的积累和其他学者的说法,从中找出角度;“怎样说”,指出要理清文章思路,找出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有什么启示”,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运用联想,调动语言积累,填补文章“空白”或充实例证材料。)

【自读程序】

1.求知性探索阅读。

通读全文,观其全貌,不求字字落实,只看作者到底说了些什么。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要点。

(解说:文章总会告诉人们一些具体内容,读者读文章了解了这些内容,就获得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探索阅读的起点,是进一步研读的前提,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要点很重要。理不清思路,抓不住要点,就难以准确获得知识;理思路,抓要点,必须通读文章。本文思路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然后用实例说明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既然是选择,必然有标准,接着写选择的两个标准;既然是选择,必然要有材料可供选择,最后说选择的条件,即丰富的语言积累。要点:修辞是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选择语言材料的工作过程,不是这么装饰那么装饰,不是自己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选择修辞要依据两个标准,即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注意修辞的时代性、社会性,此外,修辞选择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2.理解性探索阅读。

细读文章,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理解,要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问题示例:“自读点拨”1、2、3、4、5、6、7题,此外学生在自读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

(解说: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这也是训练学生于无疑处质疑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步骤。)

3.联想性探索阅读。

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要触发自己的联想才会有兴趣,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读到文章中提出的某种观点或举出的某个例子,会唤醒你的语言材料积累,把这些材料补进去,会使自己的阅读更为有趣,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文章第1段在举了日常生活的例子后说,“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讲话,想起有名的政论文的例子。学生在读文章时要尽可能多地联想起过去的语言积累,补充印证,加深理解。

(解说: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重要步骤,是读者逐步走近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与作者共同创造的开始。上面的联想举例:(1)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作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前两个分句是直接陈述的句子,后一个分句选择否定反问句式,形成错综变化的语气,达到了良好的正反两面论证的说理效果。(2)我 (周恩来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讲话)语言排比连贯而下,很有气势;同义词的选用准确严密,说话严谨得体,达到了很好的外交效果。)

4.比较性探索阅读。

回忆或搜集其他书中关于“修辞”的说法,比较他们的异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解说:比较分析是融会贯通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这个步骤,也是为了深入理解作者的观�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对“修辞”作解释的资料,如《辞海》:“依据题旨意境,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从达到目的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从目的和手段上说)《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结合目的和手段解释)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从目的和凭借方面说)高名凯《普通语言学》:“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重点强调方法,也说出目的)比较而言,张志公的说法只从手段方面说,且强调的重点不同,更通俗,更接近本质。)

5.应用性探索阅读。

完成“自读思考”题。

(解说: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语言现象,实现知识迁移和形成能力的目标。)

【自读点拨】

1.作者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

明确:先举非常熟悉的例子,再指出容易干扰思路的认识,接着说选择的标准,把一切手段都归之于“选择”,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观点。

2.怎样理解“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

明确:作者为了打消一些人对“修辞”的畏惧感而指出,这是一种偏颇认识。为装饰而装饰,便容易忘掉准确、易懂,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至于现在一些所谓新的语言,如“新新人类”的一些话,有许多是不规范的,而有些新的词汇出现,则是伴随新事物产生的,另当别论。

3.作者提出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标准?

明确:“选择”的标准,一是准确性、表现力,二是时代性、社会性。这两条标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看,一是从发展性角度说,联系实际,切中要害。这两条标准的关键还是准确性和表现力,第二条标准是针对实际问题强调的一个方面,仍可以归到准确性和表现力上来。而在准确性和表现力两者之间,又以准确性更为重要。

4.怎样理解“失去了准确性,谈不到表现力”?

明确:课文有明确回答,学生可以用联想法举例证明以加深印象。

5.作者在举了“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例子后,说“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 毕竟社会生活节奏不同了,生活方式不同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为了交际,应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大可不必把修辞看得如此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不宜提倡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很可能把人训练得说话、写文章思维迟钝,反应不快,甚至口讷于言,不善交际,特别是对青年人还是不倡导为好。

6.作者认为“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前提条件是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丰富的语言靠阅读,靠留心生活,靠提升思想,靠充实知识。

7.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述的基本要求,张志公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学生读课文、抓要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简明,要看听者(读者)对象;连贯,包孕在准确和表现力中。

8.鲁迅在《阿Q正传》第一章中写道:“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第一是文章的名目。”接着又说明自己对“名目”的考虑。结合张志公关于“选择”的第一条标准,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

明确:鲁迅实际上是通过对“选择”的艰难的记写,来表现阿Q这个描写对象的特殊,实际上是在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9.从语言库存里找出“假大空”的例子,运用张志公先生的观点加以分析。

明确:例子如“我不慎丢失笔记本一个,有拾到者请送学生会办公室,本人万分感谢,一定重谢!”这句话的“万分”“重谢”就显得过分、虚假。

(解说:设计这些思考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提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运用课文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时,应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这里的点拨只是思路引导,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亮出自己的观点。)

【自读思考】

1.下面语句空格内依次填进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理要透彻,透在于话说得,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有时我把一万字的原稿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少了,意思反而较明确。从此我看出是写文章的一个极可的美德。

A.深刻减少简洁珍视

B.深刻压缩简练珍惜

C.中肯压缩简洁珍视

D.中肯减少简练珍惜

2.“大火烧掉了他的藏书。”这是一个表示一般语气的陈述句,请在完全(或基本)保留原句的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词序,把这个句子改写成合乎下面指定要求的新句子。

(1)若要强调“他的藏书”应该写成:(2)若要使整个句子的语气表达得比原句强烈,句子应改为:3.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为下面一段话的(A)(B)两处补写上恰当的句子。

人生会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A),,,……许多第一次都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些第一次,(B),,细心的家长千万不要让这珍贵的第一次从孩子和自己身边漫不经心地走开。

【参考答案】

1.C。2.(1)他的藏书被大火烧掉了。(2)谁说大火没有烧掉他的藏书。3.(A)第一次分别,第一次考试,第一次独行,第一次失败(B)犹如春天刚刚吐出的绿芽,犹如冬天初降的瑞雪

(解说:在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中2、3两题的基础上,作一点高考训练题,一则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二则熟悉一下高考题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6

(2003-01-02 10:51:26)

张志公

我们都知道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但是,修辞是不是仅仅指这些?到底什么是修辞呢?仔细阅读本文,看看作者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

自读本文,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作者的观点,并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同时也要注意在平时的语言实践中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选自《张志公文集》第2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张志公(1918—1997),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就是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诉别人一件事,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示一个意见。语言材料很多,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比如说,有个小孩很灵敏,很好玩,我很喜欢他。要把我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从中选一个最足以表示我对他的印象的说法。说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可以说“这个小孩真聪明”,也可以说“这个小孩真不笨”,这又有所选择。“他心灵手巧,样样都行”,这句话很整齐;“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这句话不像上一句四个字四个字的,不整齐,但是也可以,也不错。我们可以很平实地说出对一个孩子的印象,“他举止动作活泼灵敏”,也可以打个比方,“这小孩真麻利,活像个小猴子”。这是随便举几个例子,从用词到说一句话、一段话,这里边可以选择的方面很多很多。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适当的说法,就是修辞的能力。上面举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关重要的话。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很重要,应该具有这种能力。

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创造性地运用是可以的。所谓创造性,是指在选择运用之中有独到之处。

修辞既是选择的过程,就得有选择标准。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叫选择得不好?

选择语言材料是为了使我们说的话、写的文章具有准确性,就是能够把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里的反映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准确,并且富有表现力。准确,富有表现力,这是我们选择语言材料最根本的考虑。就拿上面的例子说,说一个小孩“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这些词语并不是毫无差别的,用哪一个能最准确地表达出我对这个小孩的印象呢?选择首先要从这里考虑:哪一种说法最准确。同样都准确,用这个说法是准确的,用另一个说法也是准确的,那就要考虑,用哪一个说法表现力更强,能够把我对小孩的很好的印象有力量地表达出来,使听的人、读的人受到更大的影响,能够和我产生共鸣呢?

所谓准确性、表现力,不能单单从自己主观方面考虑。语言是交际工具,有说的一方,有听的一方;有写的一方,有读的一方。说的人、写的人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目的,也要考虑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比如,你说一件事,听的人在工作很忙、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听,希望你简明扼要地说,这是客观的希望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左用一个比方,右用一个形容,希望自己说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你的主观愿望不能说不好,但是不符合客观的要求,效果就不好。不论你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选择得多么好,也达不到目的,作用会打折扣。听的人性急,不耐烦,反而可能听不清楚,同你的主观愿望恰恰相反。所以,选择语言材料,进行修辞工作,既要考虑主观,又要考虑客观,力求主客观的统一。

这就涉及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了。如果你对孩子们讲一件事,用了一些抽象的、比较难懂的字眼,用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总之,要很费一些思索才能够理解清楚,尽管你所选择的词、句子都不错,话组织得也不错,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不适合对象。相反,如果你是对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青年人、成年人说同一件事,几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你却反复解释,这样说了那样说,反反复复,效果也不会好,因为不适合对象。同样的一件事,对家里的人随便说说,向熟悉的同志介绍介绍,或者你觉得需要向领导反映一下,汇报汇报,在这些不同的场合,就需要有一定区别的讲法,就是说要得体。对你的家里人和熟悉的同志,很严肃,像煞有介事,或者向领导汇报,嘻嘻哈哈,“谈笑风生”,都不得体。所以,修辞,也就是选择语言材料,组织语言材料,要考虑对象,注意场合。话说得得体是很重要的。所谓得体并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言不由衷的话,那样根本谈不到得体与不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同这样有关系的一些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这可并不是说对于什么样的人说话可以大模大样,对于什么样的人说话要低三下四,不是指这种区别。对任何人说话都不应该大模大样,也不需要低三下四。不过,对象不同,说话总应该有些区别。无论对长者、老者说话,对年轻人或者比自己小得多的人说话,都需要诚实、亲切。对长者、老者,总要多一点尊敬的神态吧,对年轻人或者比自己小得多的人,总要多一点关切爱抚的神态吧,这就是得体的问题。对长者、老者、老师、长辈说话,缺少应有的尊敬的表示;对一个孩子说话,缺少应有的关切爱抚的表示,那能够说是得体的吗?当别人称赞自己的时候,总应该有点谦逊的表示,但是,也得实事求是,谦逊过头,达到了不合事实的虚假程度,也就不得体了。相反,不谦逊,很不客气,哪怕自己确实做了一点有成绩的事情,不论对谁,表现了不谦逊,不客气,也是一种不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在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前提之下,根据具体的场合、具体的对象,采取恰当的说法,表现出自己一种应有的修养,一种比较高尚的思想精神面貌,这就是得体。不论口头上说话,书面上写文章,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所谓要讲点精神文明,要讲点语言美,并不是要学点花巧,而是要实事求是,要真实,亲切,而又得体。说到这里,就自然要联系到选择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进行修辞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语言有一个很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古到今,语言是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语言材料有不少是从古到今一直沿用的,也有不少是逐渐产生的一些新的材料,所以,它既有历史的连贯性,又有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交流思想感情,是一种社交活动。那么,它不能不受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然而,语言又是一个全民性的交际工具,它不像社会变革那么剧烈。所以,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它既有某些共同性的东西,又有不同社会的一些不同风习、特点的反映。因此,选择语言材料,怎么叫做选择得好,怎么叫做选择得不够好,或者不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既有要求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学习修辞,不能完全没有时代观点,不能完全没有社会观点。静止地来讲,说某种修辞方法好,不考虑时代和社会的因素,这种讲法是不够准确的。我们今天的社会对于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求准确性,也就是要求实事求是,要求朴实。当然也要求有表现力。然而,必须明确,表现力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存在的,失去了准确性,谈不到表现力。假话、大话、空话不论装饰得多么好,因为它是不准确的,所以它是缺乏表现力的,是我们不仅不提倡,并且反对的。一提到学习修辞,往往引起联想,就是怎么把话说得漂亮一些,怎样把文章写得漂亮一些。我们不反对说话说得漂亮,文章写得漂亮。美,优美,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必须首先记住,只有在实事求是、准确、严密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漂亮、优美。假话、大话、空话是最不优美的话,最不漂亮的话。当我们学习修辞的时候,这是首先要明确的。此外,现代化要求一切讲究速度,讲究效率。说话,写文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提倡简洁,明快。像“推敲”的故事,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名句,作为认真仔细、一字不苟的写作态度,说明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是马马虎虎就可以取得成就的,讲讲未尝不好。但是,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需要的是既严肃而又敏捷的态度和能力。为一个字琢磨好半天,以至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功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

最后要说到,修辞既是一个选择过程,那么,只有我们对于语言知道得多,在我们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很贫乏,总共就知道那么一点点,就会那么一点点,还说得上什么选择呢?要达到基本上准确都很困难,因为语言材料不够用,表现力就更谈不上了。所以,通过广泛阅读优秀的读物,平时从各个渠道留心生活里的那些优美的有用的语言材料,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语言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头脑里有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才能从这个宝库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材料。因此,学习修辞,先决的条件是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不这样,谈不到修辞能力。所以,仅仅把修辞看成为一种技巧或技术是不够的。丰富语言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在这样的基础上,语言会逐渐地丰富起来。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学习一点修辞知识,这时,修辞知识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起来。

练 习

一  本文提出的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是什么?文章在说明第一个标准时,谈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结合作者的观点,完成下边的练习。

1.鲁迅在《阿Q正传》第一章中写道:“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第一是文章的名目。”接着又说明自己对“名目”的考虑。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

2.《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下大雪,谢安和他的侄子侄女谈论文学。不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安就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回答说:“撒盐空中差(chà,大约,稍微)可拟。”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对他们的比喻作简要评析。

3.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走过来,看看他们俩,笑着说:“我有一联,只是有两个关键字未找妥,想请教你们。这一联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知道妹妹喜欢出难题,但又不能拒绝,只好仔细琢磨起来。黄庭坚稍一思索,便回答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摇头说:“太俗了!”苏轼接着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还是摇摇头。黄庭坚着急地说:“加何字为妙,愿洗耳恭听!”苏小妹笑着轻轻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三联涉及动词的选择,� 结合自己或周围同学的语言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7

(设计A)

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设计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即完成练习题,答案可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教案点评

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设计C)

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教案点评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

《桂花雨》同步练习题 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7  桂花雨

执 教 者:赵惠文      乐清市乐成镇第七小学

邮政编码:325600      电    话:13868711288

一、设计理念:

桂花雨,飘洒在故乡的小院里,飘洒在我的记忆里。思乡的情,就这般如阵阵桂花的香味一样,浓浓淡淡,飘飘洒洒。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乡情的浓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水是故乡甜》《家乡味》等。

五、过程预设(1课时)

(一)入文,启动情感

1、读课题,谈桂花:八月中秋,正是桂花正香时,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你一定能闻到浓郁的香味儿,细细小小的金黄色小花飘飘洒洒,如雨洒向大地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2、这迷人的芬芳也永远地印在作家琦君的心中,童年的一幕幕犹如桂花浓郁的芬芳飘洒在记忆中。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她的《桂花雨》,感受那份浓浓的情。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第一次朗读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朗读,读出一点对课文的感受来。

2、交流检查:

(1)读完文章,掩卷而思,你想说什么?(你了解了什么)

(2)快速看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写到哪几件事?

(3)选择一件事,读给大家听,注意读出自己初步的感觉来。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初次朗读文章,除了读正确通顺之外,对文章的语言、情感已有所感受,尽管粗浅。让他们在读中尽量表达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意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培养他们的语文意识。】

(三)品读,悟“我与桂花情”:

1、导:《桂花雨》的原文里有这样一句话特别感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出示这句话,学生读一读。)这平平常常的桂花,为什么这般地让作者魂牵梦萦呢?静心默读,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定能让读懂作者的这份心境。

2、自由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以简单的批注写下来。

3、交流读书感受,品“独爱桂花”:

(1)读第二段,你从哪些地方品出“我”独爱桂花?

(2)交流:“桂花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是,只见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①“笨笨的”:读这个词,你想到什么?桂花笨笨的,你又怎么想?一边想象一边朗读:远离故乡的作者,当在心里说出的“桂花笨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从“笨笨的”一词体会作者心中的那份掩饰不住的亲切、喜爱。)

小结:一个看似简单的词,却融入了作者一种心境,我们需要细细地品,细细地想,读到词语的心灵中去。

②这句中,还有哪些词句勾起了你的想象、给你感受?(学生畅谈想法。)

(3)小结:“我”独爱桂花,那笨笨的样子是那么可爱,亲切,难怪作者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深情地朗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本单元在阅读能力要求能感受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就需要学生立足语言细品,重视语言的内涵。一个词,一句话,正是作者赋予它情感才显得生动灵性,学生的品读,就是从词语中还原作者的情感。】

4、品“摇花乐”:

(1)我的记忆里,摇花是最快乐的,3—6段中,写“我”摇花的句子,反复读读,感受“我”的快乐。

(2)交流,畅谈读书收获,重点点拨:

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从“总是”“缠”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a  指名读正确。

b  引读:

摇桂花,我是那么快乐,因为我知道,桂花一定要摇下来才好——(读第四段)

所以,我盼着摇桂花——(看看图中的小女孩,看看她的动作表情,仿佛在说着什么?)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小姑娘抬起头来,看啊,看啊,那桂花是怎么样的?看图,想象。桂花飘到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写一写:我抬起头来……

再读句子。

(3)小结:童年的我,就是这样沐浴在桂花雨中,桂花,怎不让我——魂牵梦萦呢?

(学生带着想象、神往地朗读: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设计意图:以原文中的“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一情感的浓缩之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畅谈感受,点拨以重点词句,使学生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怎样表达情感。】

(三)再品,悟“母亲与桂花情”:

1、导:杭州的桂花是很有名的,作者也曾采过杭州的桂花回家,同是桂花,同是芬芳,母亲却这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出示句子,朗读)

2、�

3、学生自由朗读感受,交流句子: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醒里的。

(1) 引导:轻轻读,盯住句子中的一些词,读着,琢磨着,你能读出什么来?(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肯定比故乡的一棵桂花香。)

(2) 质疑:可是母亲为什么总是这样说呢?

4、导入: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读出文字里藏着的内涵。细细地品品作者写关于母亲的文字,你会有新的发现。动笔划划写母亲的词句,想想母亲与桂花之间会是怎么的情感?

5、静心默读,写写批注,交流感受,相互修改补充,重点点拨:

(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2)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生活画面?(母亲看桂花、收桂花、晒桂花、送桂花、吃桂花糕、喝着桂花茶……)

桂花,带给淳朴的故乡人是那么美的亲情,所以,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几十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想象:看图中的山间小路,上工下工的人、走亲访友的人、农家,生活在这片桂花中,会怎么样的?(感受恬淡、宁静、诗意的生活气息)

浸在桂花香里的生活是那么美好,所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想想,离开家乡,离开这棵桂花,很多年过去了,当我把一束桂花放在母亲前面的时候,你想,母亲会怎么讲的?

再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能想象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吗?

(母亲轻轻地叹口气,眼睛望着远方,深情地说:……)

那是母亲深深的留恋啊。家乡的桂花有收获、赠送和分享的快乐,你说,那香味仅仅只是桂花的香味吗?

(5)桂花雨里,是我童年的快乐,是故乡浓浓的亲情,无论走到那里,故乡的桂花总是最香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设计意图:“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乡情就这样萦绕在远离故土的人们心头,母亲心中的那份对桂花的情感,是因为她在故土的生活与桂花曾经不可分离,桂花是母亲思乡情的依托。当学生静心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当这些文字成为生活画面的时候,自然就读懂了母亲和“我”深刻的故土情怀了。因此,教学中,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将几段文字通过想象转化成生活的画面,使学生的头脑真正在学习中动起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相互的对话就都有了可能。】

(四)想象写作:

1、介绍作家琦君:琦君的小说和散文,像是我们脑海中的一段段的回忆,唤起了我们儿少时期的梦想与纯真。从琦君细腻的文笔中,我们发现原来平凡的生活里,积累了许多情感和思念,这些从来都不曾遗忘过,只是尘封在心底的最深处。散文集《桂花雨》。

2、创设想象:这位作家原是我们温州永嘉人,1949年到中国台湾,后来定居美国。假如有一天,她回到童年时生活的这片山园,她又看到童年摇过的桂花树,而这一切都变了,发挥想象,写写:重见故乡的桂花树(想象:阔别了半个世界的家园,怎么的山,怎样的路,怎样的小院,怎样的家乡人?假如站在桂花树下,回忆的又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读写结合,是基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的,桂花的深深思乡情感染了学生,学生便通过想象,将自己幻化成作者,有了表达情感的欲望。】

六、推荐阅读:琦君散文集《桂花雨》、鲁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旧事》

七、板书设计:

桂花雨

魂牵梦萦

乡情浓郁

(2007年度第一学期乐清市新课程展示会展示课)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