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3、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2、出示自学提纲。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教师开始自学,教师巡视。

4、出示习题,反馈检测。

A、读古诗。

B、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C、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D、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E、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A、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B、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C、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D、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E、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F、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非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三、多元训练,读写结合。

美美地将诗读几遍,做到会背,搜集几首题墙诗,读一读。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篇2

《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材分析】动物,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个话题,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人教版十一册第7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中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在课文中,松鼠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储备、苦笑不得、蹿、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 设计理念 】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较长,要继续让学生练习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卡”,通过小组学习和交流、汇报展示完成学习任务,根据主动教育的理念、思想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本课的学习者是六年级学生,有自己一定的想法,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现欲望;有一定的情感认知。初始能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到有关松鼠的文章,到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不仅仅停留在对松鼠生活习性的了解上,而应上升为人与动物怎样和谐相处的这个层面上来。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情感阅读能力较差,对课堂学习停留在机械的接受。

【教学策略阐述】

1、创设情境策略: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树立学生大语文的思想。

2、小组合作策略:在探究松鼠的生活习性及人与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时采取合作交流的形式,鼓励形成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协作精神。

3、自主探究策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拓展延伸: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各方面特点。

【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松鼠的可爱和我们对松鼠的喜爱。

【教学媒体】

PPT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作动物游戏

1

一、问题质疑(9分钟)

谈话导入:1、同学们老师有一件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

2、学生欣赏松鼠图片。

3、你看到了什么?交流松鼠的特征。

预设:漂亮、乖巧、可爱„„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 行动敏捷。玲珑的小

面孔上,镶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 一条毛茸茸

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4、你们真会学习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吧!

5、幻灯片出示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

6、齐读课题

7、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卡的内容,筛选出1-2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班上交流。

问题预设:老师随机板书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1、哪些事?2、体会到了什么?3、态度怎么样?

二、问题探究(6分钟)

过渡语: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了解松鼠吧!

1、请看学路建议

2、幻灯片出示学路建议

3、指明学生读学路建议

学路建议

学习内容:松鼠做的事

学习流程: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松鼠在我家做事的重点语句。

2、在感动深的句子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3、圈出主要事件的词语,选择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交流。

(建议时间:6分钟)

生:朗读课文,动手勾画词句,选择展示方法,组内交流。

过渡语:同学们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你们的探究结果吧!

三、解疑分享(18分钟)

1、交流情况: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预设板

书: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

2、幻灯片出示三件事的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过渡语:真会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件事的句子。

3、幻灯片出示三个句子,指导朗读。

老师读第一个句子,男生读第二个句子,女生读第三个句子。

2

4、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松鼠在野外时,一到秋天就开始为自己储备冬粮,这是它的天性,即使到了人类的家中,它也改变不了这种天性。)

5、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假如我们看到松

鼠晾晒的蘑菇,心情会怎样?从中体会出什么?

6、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态度怎样?(喜欢)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作者一家喜欢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学生交流句子。

7、幻灯片出示四个句子

A、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地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从“惊人、从来没有”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松鼠的行为并没有丝毫的怨恨,相反有的是称赞。)

B、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这句话可以看出松鼠和“我”是多么地亲密无间,我又是多么了解松鼠的需要。从“跳、蹭、轻轻咬”这些动词不仅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C、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爸爸对松鼠的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朗读,齐读。(读出令人惊讶的语气。)

D、“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他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松鼠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找。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却“空落落”的,他们是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朗读深化,体会写作

8、。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与《松鼠》一文比较,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松鼠》着重介绍松鼠的特点,而《跑进家来的松鼠》着重写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应用了用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四、思维拓展(5分钟)

过渡语:生活中,作者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就让我们去感受生活中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1、幻灯片出示图片。

2、交流事件。

五、课末作业(2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

2、巡视指导

结束语:同学们,动物也是有感情,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让我们用爱心去关爱那些可爱的动物吧!

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我的拿手好戏”。在习作中能搜集整理自己平日里最擅长的事,结合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鼓励学生运用“列提纲”的方式打好习作的腹稿,有层次地写好一篇习作。同时,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写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增强写作自信心。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整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2、结合“列提纲”例式,学会运用“列提纲”或“思维导图”等方式打好习作的腹稿,并组织语言有序地表达。(重点)

3、在习作中,引导学生将记叙与抒情的表达方式相结合,让文章更丰满,更生动。(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列表格:写出自己比较擅长做的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请你想一想,生活中你最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

预设:

(1)我最擅长跳舞,尤其是拉丁舞。

(2)我的拿手好戏当然是炒菜了,我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可。

2、小结:是啊,像这样擅长的事就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一起和同伴交流分享啊!

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我的拿手好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拿手好戏”就是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愿望,帮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学列提纲,做好铺垫

1、过渡:老师听说所有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可是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呢?我想一定会有很有趣的故事吧!请同学们围绕这样的几个问题来想一想,说一说。

(1)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2)你是怎样练成的呢?

(3)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4)哪些内容作为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可以写得简略一些?

2、学生围绕问题交流,并及时反馈。

3、小结:是的,大家说得特别好,可是习作也是需要技巧的哟!怎么才能把自己说的内容,写得有序、有层次呢?我们不妨来列一列习作的提纲。(出示习作提纲)

点明拿手好戏是挑西瓜。

点明拿手好戏是

挑西瓜。

我用“

我用“看、听、拍”三招,自信地挑了两个大西瓜。

简单介绍:是怎样练成挑西瓜的拿手好戏的。

具体写: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第一个西瓜很好,得到同学的夸赞,我很得意。

具体写:周末和同学郊游时挑西瓜、吃西瓜的趣事。

第一个西瓜很好,得到同学的夸赞,我很得意。

第二个西瓜没熟,我很尴尬

第二个西瓜没熟,我很尴尬——拿手好戏演砸啦!

4、导问:通过这样的提纲,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将习作中要写的内容分成三部分,这样才会有顺序。

(2)还要将详写、略写的部分想好,做到心中有数。

(3)这样就可以围绕中心来写习作了,这真是好办法

5、总结:这样就可以将习作每个部分要写什么理顺清楚了,习作切不可急于动笔,要根据习作要求,思考习作中心,快速写下提纲,再用流畅的语言组织成一篇文章,同时学会运用一些习作技巧,这样写出来的习作会很棒的!请同学们来写一写自己的习作提纲,比一比谁写得好!

6、讨论:谁的提纲更有操作性?为习作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借助“提纲”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习作前列提纲的好处,并试着写好提纲,为写好一篇习作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发现列提纲的好处,自主学习,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学会了有序地表达。

三、关注细节,润色好文

1、过渡:写好了提纲还不够,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将习作写清楚,做到详略得当?我们来看一篇例文,请你来说一说,这篇习作例文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我的拿手好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个人的拿手好戏都非常具有特色。我的拿手好戏是——炸排条!

炸排条可是个技术活,你可别以为很简单。我炸排条是从爷爷那儿学来的。几乎每隔三个星期,爷爷都会炸排条给我吃。刚出炉的排条外焦里嫩,特别美味!这让我每周都想吃,可是爷爷又不是每周都有空,所以我就向爷爷请教了炸排条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我要自己动手炸排条!

首先准备材料。炸排条的材料其实特别简单,只需要排条和油。排条分猪肉的和鸡肉的。我选了鸡肉排条,因为我想做出KFC的感觉。材料准备好后,我开工了。我戴上围裙,卷起袖子,神气十足,就像酒店里的大主厨!

首先往锅里倒入足够的油,这油要足够多,我还特地用了量杯,小心翼翼地量好后才倒入锅中。然后开火,热油锅。我谨慎地把手靠近油锅,试试油温,等听见锅中的油“滋啦滋啦”地响时,我便急忙地用刚洗好的筷子夹住一根排条往油锅里放。“噼里啪啦”,锅里像燃放起来的爆竹,油花四溅。我闪躲不及,手上被溅起的热油烫到了,可疼可疼了!我赶忙逃开,惊慌失措地向爷爷求助。没想到,爷爷不慌不忙的,拿起锅盖把锅子盖上,再把火关掉。油花溅不出来了,我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正当我想继续炸时,爷爷一把抓住了我的手,心疼地说:“你看你,油之所以溅出来,都是因为你没有把筷子上的水弄干。要不还是我来吧!”但是我并没有把筷子交给爷爷,我一定要学会自己亲手炸排条。爷爷还是放心不下,站在一旁看我炸。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不灰心,找来干抹布,把筷子上的水分擦干。把盛排条的空盘子里的水分也擦干,放在一旁备用。我把需要的工具和材料重新仔细检查了一遍后,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按照刚才的步骤,又开始炸排条了。我重新开火,等油温差不多了,把生排条放进油锅。排条放进油锅的那一刻,我急忙转身跑开了。过了几秒我回到锅前,看了看,那根排条炸的颜色已经变黄了。我又等了一会儿,等排条的颜色变得金黄时,把它捞出锅。一个排条做成了,我开心极了!接着,我又按照同样的方法炸了许多根排条。不一会儿所有排条都炸好了。我把炸好的排条精心摆盘,非常得意地端上了桌!

一下子,排条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餐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了过来。我让他们快尝尝,评价一下。他们尝了之后,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高兴极了!我自己也夹起一根排条,轻轻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滑嫩,太好吃了!从此以后,我一有时间,就自己炸排条。我的技术也越来越好。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还会请我炸排条来招待呢!看到客人们吃完后赞不绝口的样子,我的心里得意极了!

炸排条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很庆幸我一开始学的时候没有放弃,才学会了这样的拿手好戏!所以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2、学生汇报。

预设:

(1)点明了拿手好戏是炸排条。

(2)炸排条的过程重点写,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习作变得很生动。

(3)写出了自己的收获,表达出了自己的高兴的心情。

3、总结:是啊,借助提纲来写,写清楚了内容,通过描写动作与心情的变化,又丰富了习作的内容,这样习作才能越写越好!

设计意图:结合例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习作是否达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这样的评价与发现,就是习得作文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例文也给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很棒的示范作用。

四、小试牛刀,修改成文

1、学生自己写习作,关注本次习作的要求。

2、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重点部分是不是写具体了。再改一改,然后把自己修改满意的习作在小组内交流,征求别人的意见

3、引导学生组内推荐优秀的习作,并说明理由。

4、引导学生再次修改。

5、誊写习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

3、凭借语言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激起情感。

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踩在脚下,白天有海鸟相随,夜晚有星星相伴,强强是日盼夜盼的想到小闸屋来(板书:强强向往)。他多么想念爷爷那婉转悠扬的笛音啊,听,那就是爷爷的芦笛。(板书:笛音婉转)

二、情景交融,投入感情。

1、过渡:真美!多么有趣的地方啊!强强是多么希望能到爷爷的小闸屋啊。转眼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如愿了……

2、齐读3~6自然段,看看强强在小闸屋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3、你觉得强强那天开心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清脆欣喜)

4、指导看投影,师生合作叙述第一部分,再次激情: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多美的地方啊!大海辽阔,让人心胸为之舒畅。海水是碧蓝碧蓝的,就在小屋边汹涌起伏,或许我们还能听到海水拍击礁石的声音,可以闻到海滩上的苇叶的清香,可以触摸到温润的海水、奇妙的贝壳。多诱人的海上景色呀!在强强的眼里,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就是爷爷那奇异的折芦笛、吹芦笛的本领,在空旷的海边吹起这样的芦笛,是一种多美妙的感觉啊!

三、品读感悟,亲身经历。

1、过渡:在小闸屋的`这一天强强开心极了,可是夜晚很快就到了。

2、师范读,爷爷说:“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

①强强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

②加上动作读。

③此时的强强表现得十分(勇敢、胆大……)

3、学习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移情感受:

①过渡:可是强强真象他表现的那样勇敢吗?

②用“”划出8~10自然段中,描写强强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同桌合作交流自己划的词句以及读课文的感受,并试着读好。

③指名读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④出示:

“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我们一个人睡觉时碰到暴风雨的夜晚。强强的处境比我们更危险,试着读好。)

“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五月天气较热,他浑身是汗,可是刚一探出头,想透口气,又吓得把头缩进去了。)

“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了床,刚要开门,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再走出去一步,就走进了茫茫大海之中。)

⑤齐读,读好这些句子。

4、学习环境描写的句子,感受氛围:

①过渡:是什么让强强如此的害怕呢?

②再读8~10自然段,用画出找出让强强这么害怕的原因,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并把这些句子读好。

③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④此时的大海和白天的柔和平静还一样吗?用怎样的词来形容此时的大海呢?(汹涌澎湃,惊涛骇浪……)

⑤听一听录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对同学们说说你脑中浮现的情景。

⑥齐读,读好这段话,大海张开了他的大口,好象要把一些都吞进它的口中,小屋和屋内的一切都在摇撼,随时都有坍塌和被海水冲走的危险。

⑦出示:“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砰砰,窗户好象都要碎裂了)

“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指名读。

5、正因为大海是如此的狂暴,才使强强这样的害怕。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齐读8~10自然段,男同学读描写大海的话,女同学读一读强强的表现。

四、文中悟理,升华情感。

1、过渡: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什声音?对,是爷爷的芦笛!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

2、强强此时非常(惊喜、兴奋……),为什么这么开心这么兴奋呢?

3、爷爷就在身边,他安全了,他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爷爷说,再来感受一下强强的心情。读“爷爷!爷爷!”

4、强强的兴奋是因为听到了芦笛声,爷爷的芦笛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联系上下文思考,同桌讨论。

出示:以前爷爷的芦笛声是一种的声音,一种的声音,此时此刻爷爷的是一种的声音,一种的声音。(板书奇特勇敢吹出带给)

5、悠扬的笛声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爷爷回来了,他对强强说:“昨晚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

爷爷:“如果晚上再让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敢不敢?”

爷爷:“强强,你长大了!”

6、这时强强想起了爷爷常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①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的?

②联系生活中事例说一说,你经历过那些事才获得提高和成长的。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同学们都能形成坚强的品格。

2、作业超市:

①以《强强又一次在小闸屋过夜》为题写一篇作文。

②搜集一些鼓励人们形成坚强的品格的名言、谚语等。

③搜集一些有关优秀人物经历大风大浪而成长的故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 ,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概括每一段的段意,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课文所介绍的莺的特性。

3、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概括段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莺的特性。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听写课后生字词

莺 阴霾 栖息 千呵万护 恬静 轻盈 迁徙 无忧无虑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古代诗歌五首》时学过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同学们还会背诵吗?(学生齐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那么,“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的生动描绘去一起认识一下莺这种小动物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问:课文共六段,试概括每一段的大意。(教给方法找中心句或关键词)

第一段: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的第一个信息。

第二段: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欢。

第三段:莺的外形特征。

第四段: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段:莺生性胆小。

第六段:莺的叫声最好听。

2、说说莺的特点(筛选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

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生性胆小,但无忧无虑;歌声美妙动听。

四、细读赏析

1、比较阅读。

雀形目鹟(wēng)科的1亚种。本亚科鸟类体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有缺刻;体羽大都为纯色,仅少数非洲种彩色较多。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是旧大陆著名的鸣禽,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大百科全书 · 生物学》

这段文字与课文相比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本段:典型的说明文 语言严谨科学 知识性

课文:文艺性小品文 语言优美生动 趣味性

既然同学们觉得本文语言优美,接下来就让我们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以你喜欢的阅读方式(速读、精读、选读)找出文中�

例子: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第五段)

品析: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采集”、“摇晃”、“洗淋浴”这几个词将莺的行为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莺活跃好动、无忧无虑的特性,体现了文艺小品文的语言优美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莺的文字,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了莺的特点、习性,突出了莺的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爱歌唱,有感情,惹人喜爱等特点。整篇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莺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传神,形象地表现了莺的特点,在使读者获得有关莺的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这种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确实是说明文中的上乘之作。

六、作业布置

《语文同步训练》自主学习和体验探究部分。

板书设计:

《莺》布丰

活泼好动 生性胆小 善于唱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7

[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叙述童年纯真生活的抒情诗。诗歌分为五个小节,文辞简洁、韵律和谐,适合学生诵读。

围绕“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诗人描绘了童年校园生活中一个个动人的情景。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我们倾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这些是经过想象浸染的情景,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而其中有些场面是具体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如“写作诗歌”、“构思散文”、“采蘑菇”、“捕蝴蝶”等,能激发学生联想起自己纯真、充满理想的校园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建议]

1.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朗读指导为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再以“悟”带读。引导学生用“听”“看”“想”“读”等不同方法去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朗读指导中,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诗歌;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互读,并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之后,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接着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最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轻读课文,感受诗歌意境的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是伴随读、写、听、说、思而产生、形成的。在教学中要通过多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进而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拓展创作

学校生活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仅在学校获得知识,同样在学校也会得到种种体验,会感受成功的快乐,也会遭遇失败的困惑。在校园里,他们有笑、有哭、有泪、有苦。对于校园生活,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学生在读懂了课文,感悟诗歌的意境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联想,展开诗歌续编活动。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感悟诗歌,理解诗歌。

3.识字与写字

本课共识字1个,会写8个。“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方法展开自学,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理解字词意思的好习惯,要注重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4.语言积累

课文中诗句优美。对树林中神秘的声音描绘细致、含蓄,对校园中学生活动的描写精练、有趣。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要注意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谈一谈在校园里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展开诗歌续编活动。

[参考资料]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学校是我们的另一个,我们在那里感受成长的快乐。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享受成功,有时会遭遇失败。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哭、会笑。哭笑之间,理想和信念在我们心中悄悄萌芽。校园是我们童年记忆的摇篮。今天我们就走近《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跟着课文一起回顾我们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板书: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要求:听清楚诗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

要求:把诗句读通,读准。

3、检查与反馈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出示词卡指导,并用重点词语扩句。

4、指名读诗。

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读出了什么感受?想怎么朗读?

(1)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

指导:这两行诗揭示了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心理。要指导学生读出好奇、神秘的感受。

(2)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指导:这两行诗表现了儿童充满诗意的幻想,赋予了翠绿的叶子和幼笋以人的特征,而这一切都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读得轻,读得优美。

(3)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指导:在这两行诗中,云雀的歌儿变得有形,歌儿从叶片上滑落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而蚂蚁像人们一样在劳动中吹起了号子,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这些充满纯真的想象,要指导学生读得优美,读出儿童探索大自然的欣喜与快乐。

(4)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指导:这两节诗描绘了校园活动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活动中的快乐。

(5)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即使明天长成大人,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

指导:这一节诗要读出孩子心中真切的感受,读出童年校园生活中的温馨、快乐与纯真。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汉字:

你发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汉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一定方法来记忆。

2、观察汉字的结构。

3、示范:

蕴:“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稍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

饲:“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区别开。

4、请个别学生示范。

5、指导练习。

四、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搜集有关校园生活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光临倾听滑落神秘标本和谐佩服轻柔摇篮温馨

2、回顾: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里有什么?我们在那儿做什么?

板书:神秘的声音童年的足迹

二、感悟诗歌意境,指导朗读

1.浏览课文,哪些小节描绘了树林中神秘的声音?哪些小节描写了我们在树林的活动。

2.合作学习: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四人一小组交流感受,再把自己的感悟大胆地读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3.反馈与交流:

(1)指导感悟、朗读课文1、2小节。

A.哪些同学研读了课文1、2小节,指名读文。

B.树林里有什么声音?那些声音是怎样的?“叶子轻柔地呼吸”、“幼笋爆出地心”、“云雀的歌”、“蚂蚁的号子”中,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声音?给你留下什么的感受?

小结:“叶子轻柔地呼吸”让人感受到叶子成为了有思想的生命体,令人充满好奇;幼笋向往着光明,克服了重重困难,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而“爆出地心”,令人充满敬畏;“云雀的歌”美而清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蚂蚁们整齐的“号子”,表现了在集体生活中成长的快乐。这些声音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C.听到这些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D.感悟品读相关诗句。

E.指导朗读1、2小节。

(2)指导感悟、朗读课文3、4小节。

A.指名读3、4小节。

B.思考:“我们”在校园门口那片树林里展开了什么活动?

C.在这些活动中会感受到什么?

小结:“我们”在林中“写作诗歌”、“构思散文”,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我们”“采蘑菇”、“捉彩蝶”会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校园生活的美好、纯真与愉快。

D.用快乐、满足的语气,有感情朗读第3、4小节。

4.升华情感,指导创作

(1)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些什么?

(2)观看学生校园生活录像。

(3)指导创作:

在校园的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三、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1、校园生活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第5小节,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这节诗歌能表达你对学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吗?你还想说什么?

继续创作:

校园是童年的摇篮,

校园是。

4、小结: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是童年的摇篮,它孕育了孩子们最纯真的梦想。校园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家,远大的理想就在这里萌芽。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展翅飞翔。

四、作业

1、背诵诗歌。

2、继续完成诗歌续写。

板书: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神秘的声音 有趣的活动

童年的摇篮

备课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着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