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手指》练习题优秀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少年发现水里不对劲救下一条命】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2、齐读课题。3、引导全班读“导读”。4、指名反馈:读懂这篇文章,就是要弄懂哪两个问题呢?二、同桌交流,整体感知1、组织学生初读,解除字词障碍。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提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3、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同时完成表格。 手指名称 优 点 缺 点 启示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的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读。其余句子略加点拨。)(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2、议一议:(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4)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升华内涵。(1)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支撑等。)(2)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b.社会职业分工情况:既要有教师、医生、科学家,也要有工人、农民、清洁工,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自食其力,为社会尽一份责任,都是高尚的,值得尊重和尊敬的。c.火箭上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少不了其中的任何一环,任何一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全局失败。只有每个直接和间接参与者团结合作才能成功。d.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缺一不可。)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迁移运用。1.你喜欢读这篇文章吗?为什么?(1)意味深长:受到深刻启发 有趣:语言幽默、生动。(拟人、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快速找出这类句子,朗读回味。)(2)跟本组前几篇课文比较,你觉得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悟的?(《手指》、《桃花心木》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而《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示。)2.(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的小诗《手》,自读感悟。五、作业布置小练笔,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写出事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对话;标点符号的争论;文具的争吵等。)板书设计: 5 手指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就是力量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zī tài xìng gé mǔ zhǐ sāo yǎng yáo tiáo
( ) ( ) ( ) ( ) ( )
fù zá wēi xiǎn jiē chù miǎo xiǎo niǔ kòu
( )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纽( ) 扳( ) 烫( ) 搔( )
扭( ) 贩( ) 汤( ) 骚( )
涕( ) 憎( ) 渺( ) 拳( )
梯( ) 增( ) 沙( ) 卷( )
三、我能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a简单 简陋 简要 简朴
1.周总理的生活十分( )。
2.这家人住在村子里一座( )的小屋里度日。
3.这道题的要求是,让我们( )地说出这段话的含义。
4.有的人觉得这次考试的题目很难,但我觉得很( )。
b 陈设 摆设 陈列
1.这件屋子里( )了很多装饰物。
2.博物馆里( )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3.在一个家居设计中,家居( )在整个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我能回忆课文内容,概括出五个手指的特点。
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名指和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丧命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出来,又往何出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词中的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借花献佛
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善至乐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名全文主题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做标题。( )
a 照亮别人
b 盲人提灯笼
c 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参考答案
一、
自在 性格 拇指 搔痒 窈窕
复杂 危险 接触 渺小 纽扣
二、
纽扣 扳动 烫伤 搔痒
扭动 摊贩 热汤 骚扰
鼻涕 憎恨 渺小 拳头
阶梯 增加 沙子 卷帘
三、
a 简朴 简陋 简要 简单
b 摆设 陈列 陈设
四、
拇指:形状上不美,身体短而胖,头大而肥,只有一个关节,在五指中最能吃苦。
食指: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工作虽然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优美。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
五、
1.多此一举
2.“花”指盲人提灯笼的故事。“佛”指这位车主朋友。“善”指帮助和关怀别人。“乐”指自己得到帮助和帮助人的快乐。
3.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4.盲人的故事,说明“盲人提灯笼”不再是多此一举的笑话,而是对人对已都有帮助的好事儿。
5.a
【学习目标】
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感知整体
(一)揭示课题。
(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说说课文大意。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板书:总—分—总
二、解读特点
(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
(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
(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姿态和性格
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
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
三、升华启示
(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
2、全班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手指一样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举例说明。
(二)阅读链接《手》
1、初读材料,了解大意。
2、说出你的启示。
[设计意图:利用课内的时间补充《手》的阅读,渗透“比较阅读“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激发学生感受同是启示性的文章,但不同内容、不同写法的内涵和魅力。更体现了教师促成学生与文本、与其它同学交流互动的个性情感、语言的发展。]
(三)进行快乐练笔。(选择一题)
1、搜集一篇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的文章;
2、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样生活中普通的事物。
【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性格
大拇指不美肯吃苦
……
“团结有力量”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旨在贯穿 抓住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引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不搞花架子,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感知入手,根据课前的“阅读提示”学习课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现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的特色。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的道理。
3、学习作者幽默、拟人、排比等修辞表达和生活化的写作视野。
【教学重点】了解各根手指的特点及其特点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丰子恺独特的表达与生活化的写作视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来,看着手,你最想说什么?
我们刚刚是按着我们对手的一些认识与看法谈了,作家丰子恺他比我们观察得更仔细,并写下了一篇有趣又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手指》
二、初读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至读通,想一想,课文写了有关手指的什么?
2、交流自学情况
检查生字:死力抵住 用劲扳住 拼命按住
窈窕 相貌堂皇 养尊处优 体态秀丽
渺小 附庸
找找这些词编排的特点,如第一类词前面两字为“力度”之词,后面是手的动作之词,它们差别细微,可见作者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第二类是描写手的外貌的拟人化之词。
检查文章内容的了解情况:文章写了手指的什么?(每一根手指不同的外形与特点)
三、细读课文,随机了解各手指的特点及表达方法。
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在写各根手指时从哪些方面来写,每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并板书: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
无名、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
2、 选出喜欢的手指、句子来仔细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3、 交流:
①例如拉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拚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凡是讨好的生活,却轮不上他。(以举例的方式写出了大姆指的吃苦耐劳,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无名英雄,再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它踏实、忠诚却不好大喜功。学生说完体会后还要读一读,体会作者的谴词用语和拟人、排比的修辞妙处。)
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拟人、排比,写出了食指身处险境却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
③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以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中指姣好的外形特点)
以上�
4、表演“五指争论”。
a、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
b、请学生谈谈体会。
5、 齐读结尾,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虽然五根手指外形、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它们彼此孤立,便谁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反之,团结一致,将威力无比。不仅手指导要团结,人处在一个集体、一个班级,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体的力量才能不断壮大。让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四、写法迁移。
丰子恺将小小的手指从外形、到手指写得如此妙趣横生,不禁让人思索。你看到过他笔下手指所从事的事业、
【板书设计】 5、手指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
无名、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
【教学反思】
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手指》,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为了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在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丰子恺先生的相关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板书填空题,让学生寻找出答案。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每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秀丽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分别演五根手指,展开《五指争功》的辩论,每组重点说自己的好处,批评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组当裁判组,最后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5、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 不窈窕,工作复杂 根根团结有力量
中指: 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
无名指和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