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燕子给家人们分享的8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十分爱花;之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得知我要上此课,我每一天都要花半个小时来读此课文。但是即便如此过了三天,脑袋还是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设计,赶紧向黄老师求助。他推荐我去看教参,然后再去网上看别人的教案。这样去做,自己慢慢有头绪了。这节课我主要围绕两句话“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去找文中描述景色奇丽的句子,透过想象,品读关键词、带着感情朗读去感受德国街头美丽的花景。再次让学生自主去找文中描述民族奇特的句子,透过自主思考、同桌讨论、联系实际去领会那种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设计中我十分满意的一个地方就是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让学生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反过来读,发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然后让学生谈谈你喜欢哪一种。老师不表态,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朝着自己喜欢的去做,两种都没有对与错之分,何必把老师的思想或是别人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
一周的时间用在写教案,弄PPT上。剩下的一周就是试课。从星期一向到上汇报课的前一天还在试教。虽然这节课其他两位语文老师已在他们班上了,但我还是申请再去上,毕竟对于新老师,每一次上台都有不同的收获。两位语文老师欣然同意并订好时间——5(2)星期三,5(3)星期二。星期一下午第6节课,把几位实习老师和指导老师当学生,进行又一次试教。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完汇报课后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具体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语言给学生一种美。
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像诗一样美丽,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一种美的享受,而这美的享受大部分是需要教师的语言来进行引导,在这个方面我做的比较好,用优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说、读、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德国美丽的风景,在某些地方配上了舒缓的音乐和图片,更让学生有了美的感受。比如在讲解德国景色的奇丽时,引导学生从看、听、闻、触摸等几个方面想象。“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齐去欣赏那奇丽的花景。此刻的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赏着花景,望着家家户户的窗外……”在说的时候配上了音乐,就把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境界。
第二,读的形式多样。
有个人读、齐读、分主角读、大组分读。讲解风景的句子时让学生透过读来体会意境,在读中学生对于文章、句子的理解一次比一次深刻。
第三,课堂节奏把握好。
不是我想夸夸自己上的课有多成功。说实话之前上的所有课,我都讲不完,都要再花一些时间才能讲完。这个问题一向都苦恼着我,请教过老师、同学,都无济于事。我也没采取什么措施,想不到这节课讲完了,不拖堂。之前我还一向担心上不完怎样办,黄老师对我说上到哪就是哪,不要担心,语文它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不完美才美。
鉴于此,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本文的难点是学生对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境界的体会。我是让学生透过同桌讨论来领会这一境界,忘记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一境界。因此很多学生都没有充分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二,老师把思想强加给学生。
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我对教材的领悟不够。我一向以为作者是不是写错了。“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就应是我为人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所以当我问学生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两种你喜欢哪种?他们说完自己喜欢的,之后我强调让他们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三,音乐次数用的过多。
回想起来,还真挺多的。在品读景色奇丽那段,我深有感触。可能是我不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吧。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怕学生读的不好,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我想配上音乐,缺陷或多或少会被掩盖些。想不到,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第四,表扬语单一。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好的表现或更好的表现,我总是“好,不错,太棒了,真厉害”来回应学生。我觉得语文课上的表扬语比起其他学科要难多了。要想当好一名语文老师,自己还要继续打磨啊。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台上40分钟背后的艰辛。一堂课让我更加坚定要做一名老师,一名有思想优秀的语文老师。不管上的好还是不好,结果都不重要。我只明白在这段过程中很投入、快乐并享受着。一堂课点亮了我前方的教师道路,告诉我该如何改善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并懂得“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当得知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时就更加爱不释手,反反复复读过许多遍,越来越感觉到季老就在眼前,伟人的形象随之高大;越来越感觉到季老的文品如其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不仅仅是季羡林先生在介绍德国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在赞扬一种精神!精美隽永的短文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国学大师油然而生敬仰、崇拜之情。所以,“走进季羡林”成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走进季羡林”,让学生回忆起季老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亲切的话语,孩子们对季老提出的“中西贯通,文理贯通,古今贯通”记忆犹新;“走进季羡林”,让学生在季老的散文《怀念母亲》《月是故乡明》中,体会到了魂秦梦绕的思乡情和赤子深情;“走进季羡林”,让学生被字里行间弥漫的真情挚意所打动,“树愈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植……今天,孩子们也许还不太懂,但是这位鸿儒长者肯定会在他们的心灵立起一道丰碑!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自然天成,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这不仅仅是说给给孩子们听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多么令人向往!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精美隽永的短文。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教学本组课文,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平时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教学设计,整体而言,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生成都是可圈可点的,教学设计合理,思路清晰,主线明晰,能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为此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品读重点词句,并结合一些优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文结合理解文本,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干练、对学生的态度和蔼、亲切。
本次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1.教师教态不够自然,稍显羞涩和拘谨,精神气不足。
2.教师语言欠缺准确性,地方口音较重,前后鼻音区分不是很准确。
3.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不强,对课堂生成未能及时抓住,丢失了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主题升华的好时机。
这是我第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的展示,相对而言,讲完课后我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这下可以长长的舒一口气了,因为终于将特岗教师汇报课讲完了,等待真是漫长。同时,我也更深一步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还需要我不断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磨砺和成长。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毕竟老师面对的不是自己一人,而是无数的学生。只有老师更进步,学生才会更成长。
钱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听后颇有收获。
一、学生美丽的情感在多元品读中得以飞扬。
语言是语文之“根”,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本节课,钱老师“咬定朗读不放松,立根原在文字中。”课中,钱老师十分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品读,将理解词句与指导朗读、学习课文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真正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导学生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或借助关键词句的品析,体会作者情感;或想象画面,再现文本的情境;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或饱含深情,引导学生在“一咏三叹”的朗读中升华情感、感悟文章丰富的内涵,将“朗读训练”与“个性体验”、“多元解读”融为一体。
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情境创设中得以放飞。
在教学过程中,钱老师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钱老师紧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黑体方块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三、学生发展性的思维能力在有效提问中得到提高。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几次设计了问题的思考环节。问题的设置规范、精当,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挖掘了文本的内涵,使学生进入了文本的情境,由花到人,采用“欣赏—品味—深化”的方式,层层递进,紧扣“花美人更美”这一灵魂所在,将重点段落的朗读与领悟融为一体,然后再深入到作者的心理,采用了各种方法、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既保持明确的文本意识,又在教学对话中把课文意义引向深入,从而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作者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在认真解读了文本之后,我认为这虽是一篇较为短小的文章,但只要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文章的主旨,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如何无痕处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中寻求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词语品读与拓展练习。
如教学理解“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句子,紧紧抓住了“莞尔一笑”:先是分角色试着读读人物对话,注意语气和人物表情,在读中理解词意,很好的将文本语言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而后紧随着对“莞尔一笑”与近义词“微笑”做了对比,进而感受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温婉的笑。在与语言文字对话中,使德国居民美丽的品质跃然纸上。
“
通过这种“层层推进”的“阶梯式”感情朗读训练,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让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做到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没有得到展示,让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遗憾。在指导朗读上,自己只注重齐读,没有给好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学生朗读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有的学生在“滥竽充数”,应该多给优秀学生和潜能生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对于朗读的指导,自己做得 还不到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季羡林先生用精练概括的语言描绘了德国迷人的风光,又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深受教育。
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了解德国的风光特点,积累优美语言,同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如何才能让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得以落实呢?又从哪儿入手进行突破呢?我认为可以从奇丽二字入手,感受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欣赏德国优美的风景,积累语言。
在教学时,我从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来组织教学,紧扣“奇丽”二字,引导学生体会德国景色的新奇与美丽。
首先,引导学生体会“新奇”的景色,学生在理解“奇”字的基础上,很快找到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顺势抓住三个“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景色的新奇与独特之处。
接着,我由女房东与作者的对话,过渡到第三自然段,引领学生感受德国美丽的景色,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想象奇丽的景色,同时朗读贯穿始终,学生入情入境地感觉德国的奇丽景色,积累优美语言。
至此,难点尚未突破,如何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引导学生体会的同时,又从中受到教育呢?于是,我问学生“仅仅是花造就奇丽景色的吗?(不是)那还有什么呢?”问题一抛出,大部份学生找到了答案,成功过渡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只有置身于其中,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学生被带入文段中理解这种境界,我又趁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解到受到启示与教育,感觉较深。最后由这种境界,点明这就是奇丽景色背后所隐藏着的这个民族的奇特之处,回到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学到这里,学生已经从课文中感受到了这个有着奇丽景色的民族的奇特性,最后,再次回到作者五十年后重游故地的感受,“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从而再次突出主线。
课上完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课前的充分预习。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充分预习能够对课文的学习发挥很大作用,五年级的学生也完全具备这个能力。德国风光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尽管课堂中我精心设计了欣赏德国风光短片的环节,带给学生诸多惊喜, 可以在课前设计搜集相关资料、图片的预习,这样在导入环节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德国风光资料交流,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2、课堂情境的创设有些生硬,没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例如:抓住三个“都”深入体会德国新奇的景色具体体现在哪时,我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来,而是自己一股脑儿说出三个“都”,这样,学生缺少思考,自然缺少体验,无法进入情境。
xxxx年4月8日,在郑州市体育馆,有幸参加了第五届魅力课堂及名师工作室导向培训会。其中张学伟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课,至今记忆犹新。这节课给了我太多的启迪,让我对语文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语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节课打破了我以往对语文的执念,让我突然顿悟: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课还可以这样上?
这是刚开始上课时,我心中的疑问。张学伟老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读课题,这不足为奇。可是,仅仅一个课题张老师花费了5分钟的时间。他找第一个学生读,说那是念字不是读。而后张老师在课题上加了重音符号,再找学生读。这个学生读出了重音,强调自己的花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张老师加一句“你们信吗?”学生们摇头,顺势找一生读课题,成功读出来疑问的语气,张老师在课题后面加上了“?”。一个课题都能研究这么长时间,而且对课题加标点,对课题质疑,我的心中充满了“?”,课可以这样上?
接着往后听,第二个环节,张老师课件出示了两幅展示花的图片,下面标注的是“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找学生说这两个词的不同。并追问他们从哪里看出来的。接着引导学生读课文中描写德国大街景象的句子。同样,老师引导学生读描写德国人独特的种花方法的句子,让学生们知道在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自家外面的窗台上,这种景象很奇特,让作者吃惊,让读者们恍然大悟。于是,老师让学生们再读课题,明白了自己的花确实是让别人看的。此时老师加了“!”。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文章末段,学生们读出了梦的感觉,梦境中有自己的思索,梦中有许多回忆。此时,学生们读出了意犹未尽,读出了思考。于是老师又在课题后加了“……”。哦,原来如此。张学伟老师抓住作者心理的变化,由刚开始的怀疑,心中发问“难道德国人的花都是让别人看的?不会吧?”,到走进德国后,看到现实的惊叹,感慨“确实是呀,在德国,自己的花就是让别人看的!”。直至多年以后,回想起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索“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是的,课还可以这样上!
像张老师一样,很多名师大家们的课初听时怀疑,细听时会惊叹,到最后给人以思索。在张老师的教学课堂中,一直体现着语文要教方法,要重过程。我们上课时不能拿着一篇文章说“你看作者写得多好,这里好,那里也好,我们怎么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从而把文章肢解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让我们和学生只能望作者文章兴叹。这样的教学好比拿着明星照片或者满分作文,让我们学生学习“看看人家明星怎么长的那么漂亮”“看看人家的作文怎么得的满分”,如果这样下去,语文会越来越难学。张老师在课堂中遇到学生不太会的地方,没有找另外一个学生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不放弃,一直把这位学生教会。这样这个学生肯定成长了很多。在感受“花团锦族”“姹紫嫣红”时,张老师指出学习语文需要联想。学生读书时,张老师提示学生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等。这些都体现着“教”,体现着教方法。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好到好,体现着学生的成长,课堂的变化,语文课堂的重过程。
除了教方法,重过程外,课堂中的活动必须是语文的活动,达到目标要用语文的方式。上班第一年,总觉得一些生气勃勃,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就是好课,有的语文课中有情景剧,有学生上台表演等,觉得形式多么丰富,学生们的积极性多么的高,师生互动很充分,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课。可是,现在并不这么认为。还记得有位老师在讲《为人民服务》时,让学生们上台表演。现在想来,这不是语文活动,这种形式也与语文无关。我们以后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该做到三问,一问“这种方式与语文有关吗?”,二问“我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三问“这样做有意思吗?”,想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所设计的环节应该不会贻笑大方了。
用语文方式设计语文活动很关键,让学生有愉悦感也很重要。无论听优质课,还是听名师大家的课,总觉得他们的课上得行云流水,于无声中见真功,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让人觉得舒服,让人觉得享受。我们很轻松,学生们很愉悦。自己的课老是觉得太呆板,有固定的程式,有不变的环节,学生们听多了乏味,老师们讲多了无聊。有时,为了维持老师的权威和课堂秩序的井然有序,老师们不得不板起面孔,双手背后,眼露凶光,学生们不敢越雷池一步。长久以往,学生们呆若木鸡,课堂一潭死水。这就是学生没有愉悦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们课堂上小的行为老师不用一味的纠正,不用处处找茬,而是抓大放小,多鼓励少打击,多激励少批评,让学生们敢于发言,让学生们真正想举手。
同样的一节语文课,可以像张学伟老师一样深挖教材,从课题着手,利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设计教材,让语文课更生动更多彩,用语文的方式设计活动,教学中教方法,重过程,让学生有愉悦感。时至今日,张老师的那节语文课仍在脑海中浮现。
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
《自己的花式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学生多德国人某些特点进行了了解的基础上,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想象,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由所收获。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第一次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觉得很失望。第二次细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优美词句,读起来会让你心动;其中的美好境界,同样了令人向往,于是开始认真备课。第三、第四遍地深入文本,查找资料,直到滚瓜烂熟为止。我准确、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为上好这一节课奠定了基础。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架起了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这节课总体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理解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在品味“景色奇丽”时应该先让学生想象德国街头的景色,之后马上让学生欣赏图片。使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有了切实的感受再来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好。然而在本堂课中,课件出了一点问题,打断了学生的理解思路。虽然学生也理解到了,也读了,但总是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点。另外,在读写结合这方面点得还不够透,学生理解不够到位,说话的表达仍需坚持训练。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节课后,我总要回头想想,简单反思一下,正视并剖析自己的不足。每逢此时,我总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在经历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