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学家杨合教授去世讣告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985工程""航宇材料技术科学"一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确塑性成形团队带头人,材料成型及控制系主任杨合先生,于20xx年9月28日早上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54岁。

杨合,男,1962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xx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xx年),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xx年)、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领军人才入选者(20xx年)。1979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83年、1986年获学士与硕士学位,随后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于1990年博士毕业,1992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破格晋升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评审专家组专家、国家基金委规划“高性能精确成形制造”领域负责人;制造领域国际期刊MFR及《塑性工程学报》副主编、JMPT编委,《机械工程学报》及《航空学报》(中英文版)及《中国机械工程》等期刊编委;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部级重点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

主要从事精确塑性成形研究,提出了主动利用和控制不均匀变形实现难变形材料复杂构件高性能轻量化成形成性一体化的理论创新构想与技术路线,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等重要课题50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00多篇,SCI收录180篇,EI收录300多篇,其中,在塑性成形领域TOP1期刊IJP发表论文4篇,热制造领域顶级期刊JMPT 46篇;在国内外重要会议做大会或特邀报告52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项,软件著作权1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团队);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已培养出博士(后)、硕士80多人,其中,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银优博及陕西省优博论文奖10人次。

杨合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杨合先生!

杨合先生永垂不朽!

杨合教授科学研究:

主要从事精确塑性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及建模仿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局部加载控制不均匀变形与难变形材料高效、省力精确塑性成形,面向重大复杂构件和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塑性成形,基于建模仿真的数字化精确塑性成形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主要从事精确塑性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及其建模、计算机仿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不均匀塑性变形力学理论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精确塑性成形过程建模、仿真及优化,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先进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发展了主动控制不均匀变形发挥材料精确成形潜力的理论与技术。

研究建立了大口径薄壁管数控弯曲成形过程失稳起皱能量模型和弯曲回弹模型,揭示了起皱和回弹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展了可实现过程模拟与缺陷预测的系统,为薄壁轻量化构件精确成形先进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揭示了无模约束自由变形规律及效应,解决了管轴压精确成形技术发展的难题。

提出了复杂塑性成形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新算法并发展了相关仿真系统,结合物理模拟,揭示了复杂叶片精锻和组织演化规律;

解决了大型铝合金型材等温挤压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的温度与速度效应问题。

研究揭示了旋轮运动轨迹对多道次普通旋压精确成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以降低不均匀变形为目标的确定旋轮运动轨迹相对曲率半径的方法。

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重点、面上)项目在内的重要课题34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等重要课题45项。

学术论著:

研究成果在材料成形加工、力学领域顶级学报IJP等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SCI收录100多篇,特邀报告及SCI等他引400多次。

发表论文180多篇, SCI、EI、ISTP以及他引和特邀报告130多篇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