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论文优秀9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国内科技论文优秀9篇,欢迎借鉴。

国内科技论文 篇1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二、统计源期刊选刊标准与选刊办法

1.遴选标准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2.遴选原则

医药类统计源期刊(6张)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3.遴选办法

(1) 遴选范围。创刊5 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 遴选指标体系建设。(a) 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b) 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统计源期刊的评价

1.从1980年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受国家科委委托每年对SCI、EI、ISTP收录的中国论文、对被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作为国家正式统计数字向社会。被中信所选作统计用的中国科技期刊简称为统计源刊或统计源。统计源每年约1200种左右,而且每年有所变动,统计源期刊的选择确定因照顾了学科及地区平衡,学术水平要求高于中文核心刊。

2.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2006年12月已是 “第十四届”会了,会上公布了本年度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及相关信息。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作为本次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公布了上一年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所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我国现有期刊9000多种(其中医学期刊1940种),截止2006年底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约1652种期刊,其中医学类期刊约519种。

中国科技论文 篇2

CODE 期刊名称

F034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C096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B030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I051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C105 ACTA MECHANICA SINICA

M100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I062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I282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I072 CELL RESEARCH

I139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710 CHINA COMMUNICATIONS

E158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B023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D03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 I154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I20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122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I037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T10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07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E01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D017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I200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I20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G126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I071 CHINESE OPTICS LETTERS

C106 CHINESE PHYSICS B

C058 CHINESE PHYSICS C

C059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B022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B010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RESEARCH

C095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E626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F017 CURRENT ZOOLOGY

F005 ENTOMOTAXONOMIA

I012 INSECT SCIENCE

N764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I227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168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 CHINA

S051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126 JOURNAL OF ELECTRONICS

I105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Z027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I018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F013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I06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W015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ERIES B

G44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029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 I142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229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M015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B005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S

F021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I120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M035 JOURNAL OF RARE EARTHS

R062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I090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

*:2014年新入选期刊 1/3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4年9月26日

CODE 期刊名称

I041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I159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184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019 MOLECULAR PLANT

I232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G278 NEUROSCIENCE BULLETIN

I202 PARTICUOLOGY

H046 PEDOSPHERE

* I050 RARE METALS

C072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I065 RICE SCIENCE

G616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M104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国内科技论文 篇3

1出版机构的责任

1.1发表优质学术内容。《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6]。科技期刊在传播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版机构应该:1)强化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期刊的出版应该以发表和传播精品内容为己任,不断推进期刊成为本学科领域内最优秀的期刊。2)避免发表粗制滥造的低劣信息,避免单纯以满足为目的来获取收入的逐利行为。SCI指挥棒造成的发表要求,大量到国外的期刊上,很多“掠夺性期刊”或巨型OA期刊掠夺性现象应运而生[7]。这些期刊利用科研工作者的压力,或通过电子邮件寻找目标,或通过中介机构向作者推介期刊,作者时需支付高额论文处理费(APC)。无论是否严格进行同行评议,这些期刊多数在网站上都声明其遵循了国际同行评议标准,对论文进行了同行评议。2020年2月,科技部的《关于破除科技论文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宣布:“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定期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8]12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列举了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9]。“掠夺性”期刊还催生了工厂的产生。“掠夺性”期刊和巨型OA期刊的掠夺现象需要通过行业治理、社会监督,不断促进优胜劣汰,改变低质量期刊滥发论文的局面。国际上,多个学会或出版平台如ALPSP、DOAJ、INASP、ISSN、LIBER、OASPA、STM、UKSG和出版商联手创建了网站ThinkCheckSubmit,帮助作者识别“掠夺性”期刊。同样,中文“掠夺性”期刊是抛弃学术期刊质量性(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公正性、导向性办刊原则,忘记了学术期刊初心,纯粹以掠夺作者稿件处理费为目的的期刊[10]。国内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学会应该进一步加强治理,帮助作者识别“掠夺性”期刊网站,甚至期刊假网站或“”网站。3)避免为追求影响因子的不当自引或联盟引用,杜绝为追求经济利益或评价指标的各类不端行为。1.2注重学术、文字质量和传播质量。学术期刊内容为王,除了学术内容质量,文字质量和传播质量也是优秀出版物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出版物读起来行云流水,给人耳目清新的感觉。国际期刊出版经验表明:1)出版机构应具备完整的编辑手册,指导和培训编辑以科学的精神认真进行文字加工,保证科学语言表述的严谨性,避免表述的冗余和杂芜;2)期刊出版机构还应该建立出刊后自审、年度审读等审查机制,文字质量奖惩措施,保证和加强期刊的文字质量不断提升;3)精美的构图、新颖的封面、高品质的印刷和装帧都是构成优秀出版物的重要元素,多数一流的期刊都有一流的封面创意,配合重点文章传播的短视频、网站头图等增强论文传播的设计[11]。这些方面,国内科技期刊值得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加强探索。1.3提升效率,快速出版传播。让优秀的成果最先、广为传播,既是作者的心愿,也是出版者重要的责任。开设病毒肺炎(COVID-19)优秀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优先出版能力的一次应急实战,对适应优先出版而优化的同行评议、编辑加工、生产制作、上线等流程的一次全面的演练,对各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完备性进行了全面检验。2020年疫情初期的统计数字表明,文章从投稿到网上,平均用时6.2d,与国外知名出版平台相差无几。不同于国外预印本未经同行评议上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平台的所有论文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刊出时滞大幅度缩减,缩小了与国外期刊的差异,吸引了国内一批优秀科研论文首选在国内优秀期刊平台投稿和优先出版。作者十分重视论文首发确权时间、发表流程时长、平台的影响力及传播力,因此,加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有影响力的优先平台,就能吸引优质稿件回流,让更多优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12]。出版效率是信息传播力和期刊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9年停止纸刊订阅,2021年转向持续出版模式(优先出版与正式出版整合为一次在线发表)。文章完成同行评议和文字编辑立即在线发表,研究人员可更快地发现和引用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自2020年12月推出“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表平台”,正是考虑在确保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稿件审核和出版流程,大力压缩各流程时滞,提高出版效率,构建快速交流的学术交流生态系统服务作者[12]。国内平台需要加强对国际标准化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通过国际通行的标准化技术支撑,加强数据的多平台交割、共享、互联,提升信息的快速传播能力,增强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13]。1.4全面的政策声明和管理制度。1)期刊出版机构管理制度应面向关联的各方,明确责任和权力的边界。内部出版管理制度主要面向编辑和出版人员,应实现编辑与经营分开,保证编辑独立。2)政策声明面向读者、作者、审稿人,其为科学出版的核心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编辑出版决策中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地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篇稿件,重视阴性结果和负面成果的客观发表,鼓励交流与争鸣,保障作者权益。3)每本期刊创刊时都有明确的宗旨与目标,期刊应按既定方向制定出版定位与政策,向作者提供完整、翔实、清晰的投稿指南和常见问题说明,包括期刊的出版周期、接受的内容范围、写作规范、同行评审方式、稿件决策流程与标准、科研伦理及利益冲突表述与审查机制、版权与复制使用规则、数据共享机制、申诉与复议机制、勘误或撤稿程序、优质稿件绿色通道、必要的免责声明等。国内科技期刊在撤稿方面总体不够规范,或视而不见,或淡化处之,或网站一删了之。4)遵循论文缴存政策和数据支撑存储规定,规范提供数据,约定数据使用规则。5)对侵害作者、出版机构、期刊权益的行为严谨核实,妥善处理。包括侵犯他刊版权、一稿多投、不合理撤稿等行为。6)在更广义领域上,期刊出版机构的责任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对作者、审稿人、编辑的科学出版工作进行合理评估和评价,对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对认可和致谢。创建学术共同体、学术交流社区等探讨文章科学价值的平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7)认真研究新兴技术,向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必要的工具,助推智能辅助、科学评价、开放科学等新理念的实现。目前,一些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科学出版。例如丹麦高科技公司UNSILO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无监督概念提取”技术来分析稿件,提取结论与要点,总结研究内容,帮助编辑或审稿人做出决定[14]。8)期刊出版机构还应建好一体化出版平台,提升出版效率和展示效果。为体现社会责任和担当,应做好科学传播,积极开展科学普及。

2编辑的责任

2.1承担出版机构的责任。作为出版机构工作人员的编辑,通过工作合同服务和服从于出版机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机构行使职权。编辑应遵守工作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和指导方针,代表出版机构严格履行出版机构声明中承诺的出版、财务、版权、传播等方面的责任。对出版行为中的各种情况尽到合理注意和必要提醒,比如作者引用第三方图表是否涉及第三方版权,注意获得许可后合理引用;论文出版过程版权合同的合理签署与内容合法传播使用等。除承担出版机构的责任外,编辑直接面向作者、读者和审稿人,又有其特殊的个体责任。2.2面向作者的责任。1)面向作者和稿件,编辑需要初步审核作者身份和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在稿件审理和发表阶段,编辑应对涉及人的研究进行严格伦理审查、关注基金标注的规范化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15]、进行高效的同行评审、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高质量的文字加工、合理安排出版时效、认真对待作者提出的申诉、客观对待阴性结果和负面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争鸣。2)在工作中时刻以作者利益为先,注重原创成果的首发确权。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向《Nature》投稿,《Nature》编辑要求修改,但同期有与该文结果部分相似的文章在《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发表,如果修改后再审将导致后续发表时间较晚,张辰宇的原创工作可能永远无法得到承认。他带着《Nature》审稿意见改投《CellResearch》。收稿后,李党生主编带领编辑团队48h内审稿完毕,决定修改后立刻发表。该研究在生命科学中开辟了“细胞外RNA”的新领域[16]。3)避免侵害作者利益,审稿中保护作者的隐私和稿件信息,加强对审稿人的培训,避免审稿人在审稿中泄露或不合理使用信息,避免审稿延误时间。发表中保证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完整性。2.3面向读者的责任。1)保证学术质量,严谨执行审稿制度,对拟发表的内容优中选优,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2)做好科学传播。科学传播中的内容会给不同维度读者多样的学习角度。认真审核并明确标识出版中涉及的作者信息、基金支持信息、利益冲突声明等信息。注意标明信息的版本和的时间节点,利于读者对溯源[11]。3)积极开展公众科普,让科学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4)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中,注重学术文章向科普转化中的内容多重审核。社交媒体时代,价值观多元化快速表达成为必然。在追求信息快速传播的情境下,要特别注意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社会责任,重视保证学术质量的措施。顶级期刊也难免因为数据审核不严格造成撤稿事件[11]。正如生物伦理学家Turner指出:急于发表COVID-19相关论文暴露出欠缺严谨性,影响到“学术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期刊”[17]。2.4面向审稿人的责任。1)与出版机构和编委会共同制定审稿指南、审稿模式和具体要求,开展好审稿和终审工作。2)建好审稿人数据库,详细分类;管理审稿人,有针对性分配稿件,审稿数量合理;确保审稿人明确潜在的利益冲突,避免评审偏见;定期催审,警示审稿时间过长的审稿人,无原因的拖延审稿既是对编辑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3)积极发现、培育审稿人。定期开展审稿人培训,介绍科学评价(手段、方法、经验)的进展,坚持保密原则,避免审稿人不合理利用稿件相关信息。4)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中,存在着作者推荐伪造审稿人和操控审稿现象,这是编辑千方百计防范却终有疏漏的。编辑应尽到核实作者推荐的审稿人的责任,避免出现某些中介机构或不良作者钻编辑失察的空子。5)做好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作者转达合理的审稿意见,组织好涉及争议问题的往来沟通及答复。

3审稿人的责任

审稿既是荣誉性工作,又是甘当人梯的奉献性工作。审稿人在审稿中理应负责任、讲信誉、多贡献。3.1对作者的责任审稿人由编委会成员和更广泛的学术共同体人员担任,在审稿过程中应秉持科学、公正精神,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论文的原创性、科学性、先进性、准确性、简洁性,并合理判定刊用与否,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编辑部。如有可能,审稿人审稿过程中应加强对稿件的修(删)改,指导作者修改文稿,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应避免有意无意地带有个人色彩的非理性评价,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曾报道过审稿人违规的案例:WillamBoden博士课题组历时7年完成COURAGE研究,指出药物与支架治疗心绞痛在死亡率和心脏病发作方面无明显区别,论文投稿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稿件提交给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专家MartinLeon审阅,但在前,他在一个研讨会上公开批评COURAGE研究。这显然违反了保密原则和Ingelfinger法则[18],因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出了5年内禁止他向该杂志投评述和综述类文章,并禁止他评审他人论文。3.2对编辑的责任1)在审稿过程中,应积极快速回应编辑的审稿邀约,尽快按照审稿时间完成审稿。如因时间或专业不符等原因不能审稿,应尽早告知编辑部。避免拒绝审稿或邀约无回应、拖延审稿、无效审稿等知识隐藏行为[19]。专业方向不匹配时,尽量向编辑部提供合适的审稿人建议,帮助选择到更合适的审稿人。2)审稿过程中除遵守保密原则外,也要注意稿件、作者或作者所在机构与审稿人有无潜在的个人或财务利益冲突,如有则应回避。3)审稿务求客观、详尽,意见具有建设性,帮助作者提升文章质量。如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一稿多投或剽窃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应尽快告知编辑部。

4媒体传播者,期刊、媒体评价者的责任

媒体传播包括网站及不同新媒体渠道的展现、转载或引用。媒体传播者的责任主要包括:1)信息展现规范。任何一个环节均应确保分类标引数据表述的准确性。2)准确勘误可溯源。网站进行文章内容的信息更正时,要保留原始错误版本及更正的新版本,新旧版本进行关联。3)转载务求确切。有些期刊在转载其他期刊发表的文章后,不在显著位置标明转载来源,不使用原文献的DOI。转载期刊的文章上线时间节点在后,当2篇同样的文献在数据库中存在时,检索时后上线文章会因时间排序在前,造成转载文献的引用比原期刊发表的文献引用次数还多。在这样的例子中,转载期刊有责任,数据库也应尽到必要的审查和修正责任。4)表达关注与规范撤稿。必要时可对某些有争议的文章表示关注。有些期刊网站或数据库平台,在撤稿时把稿件直接下线了事。规范的做法应该永久保留被撤的文章,在显著位置标明撤稿字样。5)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应避免“隐含作者”的价值扭曲,避免新媒体语境“对话”中的媚俗趋向,避免多媒体“超文本”变异带来的伦理失范,对此应加强审查和监督[20]。期刊评价者或媒体评价者会对期刊的地位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期刊评价机构应该尽可能地形成科学的评价办法,公正评价。在期刊评价中,要避免方法的偏倚带来期刊是否被收录的不良的影响,不同的分类势必对杂志的排名造成影响。例如,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分类于临床诊断学类期刊,而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检验类杂志与护理类杂志、部分影像杂志,以及康复、急诊、疼痛等杂志分类在一起,虽同属临床医学类期刊,检验医学与外科学、内科学等同属医学的一级学科分类,但检验医学期刊不具有可比性。学术期刊发展已有很多新的变化,数据增强、多元传播、开放获取,调整期刊的评价方式以及社交媒体传播角度的评价显得很有必要。应改变传统的主要基于文献引用计算影响因子方式,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和价值。“以刊评文”或“以刊评人”的评价指标导向对科研方向的选择有很大影响,会造成作者避害趋利。新的期刊评价指标和社会媒体评价指标,应更加多元和客观地评价期刊的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21]。

5结束语

国内科技论文 篇4

【关键词】衔接理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

自语篇研究进入翻译领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语篇及其核心因素———衔接高度关注。语篇是语言系统里最高级别的单位,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而衔接是组成语篇的语义关系。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衔接手段的认识和把握直接影响其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质量。衔接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它可以使各语言成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衔接手段包括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衔接手段存在不少差异。

一般认为,英语是属于“形合”的语言,其语篇的连贯

多依赖衔接词语;而汉语是属于“意合”的语言,其语篇的连贯则更多依靠意义间的逻辑衔接。衔接理论是语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重视。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的结合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对推介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大量学者对国内科技英语翻译展开研究。本文从衔接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结合的角度,梳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著作,对这一时期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推进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和衔接理论的发展。一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探讨的衔接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和著作两类,为了研究1980~2000年和2001~2020年两个时段国内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本文通过检索关键词“科技翻译”“衔接理论”以及“衔接科技翻译”“衔接科技英语”,从中国知网comKI收集期刊论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一般会对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做较全面的综述,涉及学科的前沿知识。本文把从中国知网学位论文管理系统检索的硕博论文作为探讨国内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研究进展的素材之一。掌握著作出版情况有利于客观认识国内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研究热点和发展现状,并判断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以“科技翻译”“衔接理论”“衔接科技翻译”为主题,以“图书”为来源类别,对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进行检索,筛选掉与本研究无关的著作。有学者将衔接理论划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类,[1]并将语法衔接的手段分为指称(照应)、替代、省略、连接,把词汇衔接分为重复、同义、近义等。本文在中国知网comKI检索到的文献基础上,将科技英语翻译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纳入研究范围,根据研究主题分为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总括性研究三类,并对这三类研究主题进行进一步概述和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国内研究成果的不同时段分布总体而言,2001~2020年国内关于衔接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成果数量大幅上升,无论单独研究科技英语翻译和衔接理论,还是研究两者结合的论文数量都超过了1980~2000年的总和(见表1)。检索“科技翻译”共收集有关文献3700篇,包括对科技英语翻译的介绍、理论探讨、翻译技巧等。检索“衔接理论”共收集有关文献996篇,包括理论的介绍、语篇衔接应用以及衔接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探讨等。检索“衔接科技翻译”“衔接科技英语”共收集70篇文献。从表1可以看出,衔接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文献占科技英语翻译文献总数的1.9%,占衔接理论文献总数的7.0%。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英语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形成全面发展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科技英语翻译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较大的跨越。科技英语的显著特征是重叙事逻辑上的连贯(coherence)及表达上的明晰(clarity)与畅达(fluency),避免行文晦涩,作者避免表露个人感情,避免论证上的主观随意性。科技英语翻译作品的逻辑性、作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是通过各种逻辑衔接手段来体现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衔接理论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以增强科技英语翻译作品的逻辑性、可读性。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关于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研究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见表1、表2),如1987年发表的《在EST中起衔接作用的指代与替代》(作者:叶宗良)就详细讨论了指代(指称)与替代的三种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翻译方法。[2]有学者对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语篇性做了专门讨论,认为就科技英语翻译而言,译者尤其要注意汉语的语篇性,在翻译时必须遵循衔接和连贯原则。[3]有学者就词汇衔接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做了探讨,提出复现、重写、增译、省略四种翻译技巧。[4]进入21世纪,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发表相关论文。这也表明衔接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扩大了范围,衔接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促进了翻译行业的发展。2.研究主题分类根据研究主题,本文将1980~2020年国内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三类:语法衔接、词汇衔接、总括性研究(见表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语法衔接的研究略高于词汇衔接。本文选取每种类别中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分析。(1)语法衔接。在收集的语法衔接相关文献中,研究指称(照应)、替代、连接手段的文献占比较高,研究省略衔接手段的相对较少。其原因一方面是省略在语法衔接中又可称为“零替代”,部分文献在研究时直接将省略归为替代手段。另一方面,英文中省略衔接手段使用较少。根据有的学者的研究,在汉语和英语中,衔接手段的使用频率是不同的,英文中省略手段的使用低于中文。[5]在连接手段中,逻辑连接较多,有专家围绕连接手段展开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翻译技巧。语法衔接研究不仅打开了科技英语翻译的新思路,同时有利于剖析科技英语的语法特征,从而更好服务于翻译。(2)词汇衔接。作为衔接理论中的另一个衔接手段,词汇衔接的研究角度主要包括词汇衔接的意义、翻译技巧以及从汉译英角度讨论词汇搭配等问题。《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与翻译策略新探》(作者:李延林、刘连芳)中研究词汇衔接翻译技巧,包括复现、重写、增译、省略四种。[6]《论科技英语语篇中词汇衔接的翻译策略》(作者:杨双)讨论了词汇衔接的具体形式和功能,并探讨翻译策略。指出词汇衔接中重复可以突出主题,同/近义词可有效避免重复。《词汇衔接在不同文体中的意义》(作者:陈婷)中谈到科技文本中词汇频繁有序地出现,可以更好地衔接篇章,增强文章的连贯性。总体来说,科技英语中的词汇衔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科技英语翻译的深入实践,拓宽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视角。(3)总括性研究。在总体性概括的分类中,通过收集的文献发现,文献主要从篇章连贯的角度讨论衔接手段,进行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衔接手段与汉译英译文质量》(作者:许宏)中指出在英语和汉语水平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能有效地提高汉译英译文的质量。《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作者:左岩)中就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使用情况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各有侧重:汉语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英语则更常用照应和替代。《英汉语言主要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作者:徐玉臣)中对英汉语言中衔接手段的不同做了进一步探讨,表明英语文章的衔接手段显著多于汉语文章,并就照应、替代、省略、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做了进一步对比研究。其中,英语的人称照应、指示照应以及词汇衔接的使用多于汉语,省略则反之。《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作者:张琦)指出汉语是注重运用语义达到连贯目的的语言,即语义在宏观结构上是连贯的,而不是由互不相关的词或句子简单堆砌而成。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学位论文特别是硕士论文从衔接角度研究文章中的破折号、插入语的翻译方法,以及进行科技文本与非科技文本语法衔接的比较,如《普通英语与科技英语语法衔接对比研究》(作者:班柏)中提到科技英语翻译中,照应手法多于普通英语。综观上述研究成果,衔接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维度越来越广,可以预见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出现。3.主要研究著作在图书馆中检索“科技英语翻译”得到650本著作(见表4),检索“衔接理论”共搜索到190本著作(见表5)。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著作或单独讨论衔接理论,或讨论科技英语翻译,以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较少,有部分著作设几个章节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如《翻译新论与实践》中第六章第三节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第十三章讨论衔接与连贯;《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第三章根据系统功能语法讨论科技英语翻译。总体而言,关于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未来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在收集整理文献的过程中,通过分析1980~2020年的研究现状,笔者发现虽然近年来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衔接理论与科技英语翻译的结合研究不足在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同时,近年来在有些学者的努力下,衔接理论在国内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从笔者收集的数据来看,关于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研究基本都是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从衔接角度研究科技英语翻译还需进一步拓宽广度、加深深度。2.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研究较少科技英语翻译逻辑性较强,在双语转换过程中还要考虑中文的衔接。从收集的数据来看,探讨英汉衔接手段对比的文献不足,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翻译技巧、文章衔接手段进行讨论。虽然近年来相关文献数量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说学者们对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对比的探讨较少。3.汉译英文献较少本文探讨的文献中,英译汉文本较多,汉译英的偏少。从收集的文献中可以看出举例论证中英译汉占大部分。这些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解决,以推进衔接理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小结

当前国内的研究综述大多是分开讨论衔接理论和科技英语翻译,如《国内科技翻译研究现状综述(1985~2015)》《科技翻译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语篇衔接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衔接理论研究综述》等。多年来在研究衔接理论与翻译方面,国内学者倾向于文学领域,所选语料大部分来自经典文学作品,在其他领域如科技、新闻等少有专家涉及。因此,本文从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角度进行阐述。随着国内翻译行业的发展,衔接理论应用程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衔接理论入手研究科技英语翻译。笔者通过分析在中国知网comKI、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收集到的数据,发现研究内容涵盖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文本连贯性、语法衔接、词汇衔接、隐性逻辑等方面。随着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发表了相关论文。总体而言,由于衔接理论研究在国内起步稍晚,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一个长期深入的过程,未来还需要更多专家学者参与进来。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comKI、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1980~2020年关于衔接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的学术论文、著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科技英语翻译与衔接理论结合的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收集的文献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还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英〕韩礼德.英语的衔接(中译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叶宗良.在EST中起衔接作用的指代与替代[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社会与科学版),1987(3)

[3]顾晓波.语篇性与科技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5(4)

[4]刘连芳,李延林.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与翻译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徐玉臣.英汉语言主要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6(4)

国内科技论文 篇5

综国内目前的冶金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实地考察、抽取样品~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的研究程序,即科技史研究领域所谓的实证性研究方法;从其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来说,按科技史研究界的通俗分类,处于内史的研究阶段。

实践证明,在科技史研究的历程中,内史的研究首先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与首要关注点,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为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总是从认识其本身而开始的。浏览一下目前国内唯一的部级的科技史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从其创刊伊始直至1999年,该刊所公开刊登的科技史学术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内史的研究范畴,即驻足于史料的收集考辨或论证的阶段,特别是在其20世纪80年代所刊登的科技史论文,几乎概莫能外,而对于与科技史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的因素则很少涉及。这是我国国内科技史研究初创时期的研究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所以这也必然影响到冶金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众多的犹如冶金史研究一样的其他科技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而最终形成了当时国内科技史研究的现状。其实,目前国内科技史的研究的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仍然还裹足于内史研究的阶段,还处于蹒跚前进之状态。然而,放眼国外的科技史研究同行,他们早已走出内史研究的圈子,而关注于和科技本身密切相关的一切外在因素——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哲学等等。例如苏联物理学家赫森1931年发表的《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默顿于1938年发表的《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其实就标志着科技史研究之外史研究的转向。前者后来发展为以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学,后者发展为以默顿为代表的在西方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社会学。这两者都把科技的发展作一种外在的、社会学的理解,从而开创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此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众多的伟大的研究成果。例如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等等,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的经典研究之作,并形成了所谓的贝尔纳学派;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或称之为默顿学派,除默顿本人的成名作及其《科学界的规范结构》和《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外,其他代表性研究人物及其著作还有本·戴维德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戴安娜·克兰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以及科尔兄弟的科学界社会分层研究等;同时,从其中还发展出了所谓的“后默顿”传统,即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它的出现,不仅在科学社会学领域取得了话语霸权,而且在科学社会学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乃至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外史研究的转向,能给科技史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其实,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之外,从哲学的视野来研究科学技术也是硕果累累的。从逻辑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思潮;从石里克、卡尔纳普波普→库恩、费耶阿本德、拉卡托斯→劳丹、夏佩尔这一连串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主义”与名字中,我们确实感到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滞后。于是乎,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刘钝先生提出了新世纪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再建制化”问题,按笔者的理解:“再建制化”问题除了是科技史研究机制的继续提高与完善之外,更应该是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再建制。

事实证明,作为一门连接文理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科技史研究,在经历了目前萦绕于科技史研究界的那种“目前中国科技史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再搞”的梦魇之后,我们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必须跨出内史的门槛,走向与科技史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等一切相关的领域,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寻找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领域,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开创新的研究思路,走向与外史研究相结合之路、走向外史的研究之路,这也许是目前国内科技史研究也包括冶金史研究在内的研究方法“再建制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学术论文,还大都遵循“矿冶遗址考察、抽取样品一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之研究范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冶金考古(archaeometallurgy)的研究范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冶金史(historyofmetallurgy)研究],不能否认,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曾为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进步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了国际冶金史研究同行学人的高度赞誉。然而,作为对人类文明三大标志之一的冶金技术的研究却抛开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因因素而进行纯冶金内史的研究,视野确系过于狭窄。因为科技史本身发展的历程表明:任何一项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思想等密切关联。因此,今后开展冶金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目前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研究,或许是其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研究成果的研究新领域。

笔者认为,今后国内的冶金史研究除继续从事所谓的内史研究之外(这种内史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随着国内科技考古遗址的逐年发掘、新的矿冶遗址或者新的冶金文物的出土,都需对它进行内史性的研究与考证),还可以而且是必须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研究:

1.中国古代冶金史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冶金技术的发明作为人类文明出现的三大标志之一(其他两项标志分别是文字的发明与城市的出现),它在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冶金技术不断迭进的历史。从早期的铜、铁、锡、铅等的冶炼而造就的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到今天现代化的钢铁冶炼而形成的钢铁文明等,一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在此期间,中华民族冶金技术的许多次世界领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这一领域的独步天下的豪气。因此,通过冶金史的研究,有利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形成、发展与兴盛的历史进程。

2.冶金史与各个朝代的社会生产力之关系

人类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青铜农具特别是铁制农具,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这不仅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足,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本领。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冶金技术的发展,所以冶金技术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因此,如果割裂这种联系而只是单纯地研究各个朝代的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确实有一种历史的单薄感。

3.冶金技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哲学思维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度,一部中国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作为时代中人,不论之于达官贵人抑或是从事被称为“雕虫小技”的如从事冶金技术操作的卒与徒,都不能不受到社会思潮或思想的浸淫,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体现于他们劳动产品或技术产品中的各种各样的技艺或工艺。例如常见于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的饕餮与夔龙纹饰,这一方面给人以威严恐怖之感,另一方面又仿佛是沟通人神的化身,含有巨大的原始宗教力量,体现出超越现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纹饰从那些威震一时的饕餮、夔龙等种种神灵,已经变成了人兽搏斗、武士刺虎、妇女采桑、弋射飞雁等形象,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题材开始大量涌现,这其实表明了人的价值开始被认识,社会生活的内涵成为青铜器纹饰的一个重要母题。这种变化,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代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化。此外,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道教、宋明理学等等传统思潮都曾对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深厚的影响。例如灌钢技术的发明,就与中国古代“和”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工开物·五金·铁》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在这里,作者用“生熟相和,炼成则钢”这一简洁有力的语言,不仅是对这种灌钢工艺所作的生动描述,同时也是用“和”的哲学思想对冶炼技术所作的精辟总结。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通晓了生铁与熟铁的各自属性,同时又受到“和”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后,发明了“灌钢”这一工艺技术,这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冶金史与社会政治之关系

综观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发展历程,冶金史也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高潮也有其低迷的时期。这其中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的矿冶业之所以如此发达,这就得益于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重视的国家政策,例如宋政府对矿冶业的鼓励开发的告发政策、矿产品的售卖政策以及对矿冶业的管理政策等,都为宋代矿冶业的兴隆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在清末,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矿冶管理政策的失误以及当时国外近现代冶金技术的引进等原因,导致了中国冶金技术在清末的逐渐衰弱与萎缩。

5.中外冶金技术交流史研究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其同类其他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交流与联系一样,中国的冶金技术也必然与国外的冶金技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流。不论是驼铃声声的塞上古道之丝绸之路,还是碧波荡漾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曾带去了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同时也捎回了国外先进的冶金技术。科技交流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同阿拉伯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确实存在着冶金技术的交流。例如梅建军教授认为:由砷铜的存在及铜器的特征,可以初步肯定,甘青地区在齐家和四坝文化阶段同新疆及欧亚草原地带存在文化上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可以澄清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问题。

6.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之路

因为科技史本身就是一个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须采取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而“冶金史的研究涉及到采矿、冶金、材料、历史、考古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物理及化学组成分析研究手段与方法,因此这不仅要求冶金史研究者本身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同时多学科的结合,更是开展冶金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冶金史研究与考古或者说是科技考古结合得较为紧密,依靠这种结合,冶金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对古代铜镜表面“黑漆古”生成原因和机理的研究成果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其实,从更广泛的学科综合来看,冶金史研究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即除了传统的“矿冶遗址实地考察一实验分析一文献考证一结论”的研究思路之外,我们还必须吸收或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方法,例如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法,融冶金史的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之综合取向,从而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与研究空间。例如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冶金史就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在此方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铜鼓研究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对铜鼓的研究,也还处于铜鼓制造技术、铜鼓金属成分分析等方面,从民俗学的视野进行研究尚待来日。

7.对国外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由于语言的限制、文献的不足以及金属器物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国内冶金史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对国外冶金技术的相关研究,然而在国外,却有相当一批冶金史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进行研究,这除了与中国古代的金属器物流失海外而给国外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物考证之便之外,还同他们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密切相关。所以,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国内的冶金史研究者很难与国际同行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这种状况其实也是国内目前整个科技史研究的窘境。

8.对近现代的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厚古薄今”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贯传统,也是其研究特点,所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几年来力倡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进行研究。例如从2000年底开展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已以《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丛书》的面目出现,但其中缺失中国近现代冶金史研究这一环节,因此作为冶金史研究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历史性任务,从而补上这一缺失的环节。

9.对冶金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即冶金史基础理论的研究或冶金史元研究。从而建立起冶金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科理论发展,都是从零散的、不系统的理论体系而随着研究实践的逐步丰富与提高而发展出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门在国内较早从事专题史研究的冶金史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历史的积淀,理应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主要是对其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学科的术语、概念;学科理论的提升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门体系完善、结构严谨的科学技术史的二级学科。

当然,科技史研究的外史研究之转向,是以内史研究之成熟为基础或前提的。随着国内科技史研究之内史研究的日趋成熟,我国的科技史研究应走出内史研究的门槛,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看科技的发展,通过考察科技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外在因素的关系,从而走向与外史研究相结合之路。作为国内科技史研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冶金史研究,也必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因为科技史研究从内史向外史的转变,不仅仅是科技史研究对象的演化与扩展,更是研究思路与视角的重大转换。

国内科技论文 篇6

1学术存疑的定义与分类

学术存疑是指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论文在学术有效性上受到质疑但不能证实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类特殊情况。根据其性质或来源,最终可区分归入潜在的学术不端(怀疑但证据不足)、诚实错误、学术争议或观点错误和研究质量低劣等问题。

1.1潜在的学术不端

从国内外各种指南规范等看,学术不端的定义至今没有完全统一,但其共同特征在于这类问题是作者带有明显意图的行为所致。根据美国科学编辑理事会(CSE)、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和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英国制药工业协会(theAssociationoftheBritishPharmaceuticalIndustry)、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基金之一惠康基金会(theWellcomeTrust)等规定[7,16],作者“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等故意作为均属于不端。但事实上有些论文是否存在不端行为,往往难以甄别和证实。例如,赵丽莹等[17]提出的部分“灰色不端行为”,作者在基金标注、共同署名上可能有不实或随意标注,科研结果进行切片发表等;或者部分记录丢失无法提供原始数据链[18],作者根据某一标准对部分数据识别为异常并剔除,研究论文表现出支持某理论的明显倾向性等。

1.2诚实错误

绝大多数期刊协会或出版组织在定义不端行为时会特意指出,应当将诚实错误或意见分歧区分出去。其中,诚实错误一般意味着无意过失,ICMJE认为这是“科学与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类问题多数来源于研究过程或出版过程,可能会导致学术有效性受到质疑,具体包括:数据收集、分类、统计分析错误;漏写某些具体参数或步骤;拼写错误,图片放错位置或作图有误,图片中标记错误,如左右或上下标反等。对于这类问题,在进行核实和处理时,重点在于问题的严重性,是不影响论文结果和结论,还是影响部分内容,或者甚至导致整体研究完全偏离原先的解释和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问题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3学术争议或观点错误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和争论的重要舞台,负责任的批评和异议是科学得以自我纠正和不断进步的重要基石。意见分歧中往往存在学术争议,可能因此发现错误,也可能是一时的误解,属于正常的科学探索过程。科学家创建的理论和实施的实验不可能完美无瑕,他们发表的论文虽然经过了现代同行评审制度的广泛审视和严格评价,但依然可能有错。随着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很多以往的预测或理论被证伪或无效,但这样的学术观点错误不能也不应当简单归入不端行为。如心理学史上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基于个案研究数据建立的精神分析理论,随着现代心理学在控制实验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因无法证实其有效性而逐渐淡出现代心理学的主流。

1.4研究质量低劣及其他

有些研究因设计方案缺陷或在实验方法中取样、建模或分析时不够严谨,如样本污染等[19]导致结果或部分结果不可靠或不可重复,或新证据的出现[20]证明当时理论或模型的不准确。惠康基金会对研究质量问题的态度最为宽容,其规定[21]认为,质量糟糕的研究如果没有欺骗意图,则不属于不端行为。如2020年1月印度研究者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声称COVID-19病毒因其独特插入序列而与HIV病毒有着不寻常的相似性,疑为非自然来源,这篇论文在研究设计和分析上质量粗劣,是极不严谨且选择性使用数据的典型案例,最终以作者撤回稿件而结束。但也有对研究质量要求严格的组织,对论文是否披露利益冲突和是否遵守伦理规范有着极其明确标准,其中最为严格的定义由2000年召开的英国生物医学研究不端行为联合协商会议[22]提出,参与者包括医学委员会、行业协会、基金会和工业协会等至少10家英国组织。根据要求,研究者行为只要不符合伦理规范和科学标准,无论有意或无意,都被认为属于不端范畴。总体来说,虽然学术造假的事件发生率有据可查,但对于谬误指控,其可能性并非不存在。科学探索的过程实质上只能在某一时间段获得某一暂时性真理,创新需要冒险,肯定会犯错。即使是执行同行评审制度的科技期刊,也无法保证出版论文的信息都必然正确,正规出版的期刊论文质量也难免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根据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来批判性地评价之前的各种假设和结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应是科学讨论的参与者。

2区分处理的基本原则

作为出版者,期刊的首要任务在于为读者提供准确信息并尽可能保证这些信息能得到正确使用。在区分学术存疑论文的基础上进行区分处理,既有利于鼓励科研人员敢于诚实报道而不害怕被污名化,也可以集中力量让已被证实的学术不端得到认真处理,不会因为打击面大而难以开展工作,有助于学术成果乃至学术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由于科学研究的广度和多样性,目前并不存在单一的公认方法来解决处理学术质疑论文,但国外较多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编辑出版组织,如ICMJE和COPE,提供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规则框架,有利于国内期刊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流程并公开,倒逼作者严格遵守科研规范,减少因原始数据保存不善或研究质量不佳等原因造成的学术存疑现象。论文学术有效性被质疑后,期刊应当先在编辑部内部进行调查。事实上,在现有的学术不端检测手段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一般性的学术造假,如文本抄袭、图片造假或篡改,以及切片式发表等,都可以得到核实。当学术存疑论文事件发展到需要期刊向作者正式发文提出欺诈或造假的怀疑,或向作者单位反映情况要求调查时,往往是比较正式的指控。特别在涉及研究机构后,无论论文作者是否有错,都易导致较大的负面影响或来自作者的反指控,会使期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出版主业之外的事务,也容易因矛盾激化而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必要时,对于无法定论的存疑,期刊应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并关注调查进展,及时跟踪报道。无论最终采用哪种方式处理学术存疑论文,期刊应以如实说明为行动准则,保证读者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在已被提出数据有问题或被证实有误后还不断出现错误引用可视为期刊的失职。

3区分处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以上定义和原则,对于学术存疑论文,首先要界定的关键点在于是否确实有问题,是属于缺少详细原始数据情况下的误解还是学术观点上的差异(学术争议),有无研究本身的质量缺陷。其次,如果有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属于不端行为,还是诚实错误?是否存在人为操纵或抄袭等?不能重复是否足以判定学术造假?当某一存疑论文停留在多方联合调查也暂时无法认定造假的阶段时,出版者将这些论文归入学术争议范围更为合适。

3.1方法和流程

对于学术存疑论文中明确存在的问题,科技期刊可根据轻重程度区分处理。国外期刊常见的做法有勘误、更正、撤稿或部分撤稿等,一般在期刊网站的出版规范中有着清晰规定,国内期刊在这方面工作稍有欠缺,但也有典范,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了更好地规范撤稿处理,制定了撤稿流程图并在网站公布[23]。对学术存疑论文进行具体处理时,对于不能证实的不端行为,应谨慎处理,不宜轻易定论为造假,但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论文应通过“关注”或“通信”文章对读者进行必要的提醒和情况说明,如有错误应及时更正或撤回。对于无意过失,重点在于终止错误信息的传播,并对论文作者在学术规范上提出严格要求。对于研究质量问题和观点分歧,应鼓励质疑和争论,鼓励学术争鸣,经得起质疑的论文成果才值得尊重;如果观点错误或研究质量低劣导致研究结论不可信,应及时撤回论文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并提出密切关注;期刊可以通过发表相关论文的评论来提醒读者关注数据的有效性和重复性,也可以通过发表相反结果的论文让读者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对于漏写利益冲突或伦理证明文件,可以通过勘误进行更正,但对于严重利益冲突或不遵守伦理要求以至于影响到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则应归入质量低劣进行相应处理。本文对学术存疑论文的区分处理流程的总结见图1。

3.2实际案例借鉴

中国科技论文 篇7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医学杂志

7.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8.复旦学报。医学版 9.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0.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2.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3.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4.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5.广东医学 16.上海医学 17.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1.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江苏医药

23.新医学 24.天津医药 25.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8.陕西医学杂志

29.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0.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医药

32.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3.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5.北京医学 36.医学与哲学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6.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7.中国职业医学

8.中国公共卫生 9.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0.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1.中国共患病杂志 12.中国辐射卫生 13.卫生毒理学杂志

14.辐射防护 15.环境与健康杂志 16.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7.中国卫生统计18.劳动医学(改名为:环境与职业医学)

19.中国老年学杂志 20.中国学校卫生 21.中国医院管理

22.现代预防医学 2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4.中国消毒学杂志 25.中国妇幼保健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成药 5.中药材

6.中医杂志 7.中国针炙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1.中国医药学报 12.上海中医药杂志

13.辽宁中医杂志 14.新中药 15.时珍国医国药 16.陕西中医

17.江苏中医(改名为:江苏中医药) 18.四川中医

R3 基础医学

1.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中国免疫学杂志 3.生理学报

4.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5.病毒学报 6.解剖学报 7.解剖学杂志

8.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9.中国共患病杂志

10.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2.生理科学进展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4.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5.上海免疫学杂志

1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7.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1.基础医学与临床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免疫学杂志 24.中国微循环 25.神经解剖学杂志

R4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5.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6.临床检验杂志

7.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9.中华理疗杂志 10.中国急救医学

11.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3.中国临床医学影响杂志

4.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5.中国综合临床 16.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17.护士进修杂志 18.中国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1.中华内科杂志 2.中华血液学杂志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6.中华消化杂志 7.中国循环杂志

8.中华肾脏病杂志 9.中华传染病杂志 10.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2.中华肝脏病杂志 13.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4.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5.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6.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7.高血压杂志 18.中国内镜杂志

19.中国糖尿病杂志 20.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1.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2.临床荟萃

R6 外科学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8.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9.中华创伤杂志 10.中华麻醉学杂志 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2.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4.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5.中华烧伤杂志 1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7.中华手外科杂志

R71 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

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 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华小儿外科杂志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R73 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华病理学杂志 4.中国肿瘤临床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 志 6.肿瘤 7.肿瘤防治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6.中华精神科杂志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1.中华皮肤科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耳鼻咽喉科学

1.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改名为: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眼科学

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3. 中华眼底病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R78口腔科学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R8特种医学

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中华核医学杂志 3.临床放射学杂志

4.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实用放射学杂志 6.预防医学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R9 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中国新药杂志 1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中国药房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科技论文 篇8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二、统计源期刊选刊标准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三、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的区别

中国科技论文 篇9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H700 江苏农业科学

H199 江苏农业学报

G046 江苏医药

G397 江苏中医药

H28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H701 江西农业学报

A11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02 交通科学与工程

X020 交通信息与安全

X67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X685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L587 节能技术

W567 节水灌溉

K553 洁净煤技术

V049 结构工程师

G869 结直肠肛门外科

G316 解放军护理杂志

A121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5 解放军药学学报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671 解放军医药杂志

G315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G96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G507 解剖科学进展

G049 解剖学报

G358 解剖学研究

G050 解剖学杂志

G886 介入放射学杂志

N048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M051 金属功能材料

K022 金属矿山

N083 金属热处理

M012 金属学报

E599 经济地理

H266 经济林研究

N749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G953 精神医学杂志

T102 精细化工

T955 精细化工中间体

T542 精细石油化工

G677 颈腰痛杂志

Z553 净水技术

G553 局解手术学杂志

T512 聚氨酯工业

R016 绝缘材料

G052 军事医学

J056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G187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F018 菌物学报

M018 勘察科学技术

A645 科技导报

S812 科技管理研究

R588 科技进步与对策

A083 科技通报

W027 科技与法律

A537 科学技术与工程

A075 科学通报

W514 科学学研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