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管理论文最新10篇

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优秀管理论文最新10篇。

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篇1

通常情况下论文的频数可以分为7个部分来写,即前言、发展历史、现状分析、预测方向、改进意见、结束语、参考文献。在前言中要阐明你所选题目的一些基本情况,并说明这个选题在我们现阶段研究的一个意义,还可以简要的说明评述的内容,发展历史部分要以时间为序,叙述各个阶段本课题主要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重大进展阶段,是在什么条件和背景下发生的?这个一定要阐述清楚,还有对于本课题现状情况的分析,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维度的分析,还要进行一个预测方向的描述,就以你自己的看法进行预测。还要提出改进意见,并且要有一个总结,在最后的话还要罗列一个参考文献。

论文的评述说实话步骤也是比较繁琐的,但是他没有要求要进行查重,所以说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在写作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自己对这篇论文的一个想法,一定要在我们的文章当中体现出来。

优秀管理论文 篇2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推进创新步伐,以创新促发展,实施科技兴公司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员开展“三大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根据上级科技管理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第二条公司设立“科技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管理机构设置如下:

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

主任:公司

副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3、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

主任:公司

委员:公司

第三条管理机构职能

1、在主任的领导下,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公司的“三大创新”活动进行部署和管理;对下设的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平衡和协调,对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在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科技成果和管理成果两个方面,分别开展管理工作。

第四条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在生产技术部设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公司科技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范围包括技术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发明、月度创新成果、科技论文等。主要工作内容:项目的立项、监督实施、成果受理、组织鉴定(评议或验收)、申报评奖、资料归档及其它相关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项目的立项及实施

第五条公司级项目的立项。

1、每年11月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公司级项目的立项工作。

2、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结合公司井发展规划及公司井安全、生产、经营、非煤产业等方面的需要,每年下达一次项目计划,实行立项管理。

3、公司属各单位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研究项目(课题),经各专业负责人审查后,向科技管理中心申报立项。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申报立项的项目(课题)汇总,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批,由公司行文下发到各单位。

4、年度中,各单位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或管理创新项目,需要追加立项时,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科技管理中心方可受理。

第六条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科技项目的立项。

凡是申报公司级及以上立项的项目,分管专业副总必须组织承担单位课题人员对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填写《公司重大科研项目计划项目立项建议书》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逐级申报立项。

第七条凡经公司及上级部门审定并行文下达的立项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要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措施、人员、资金、设备、仪器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管理中心人员要全过程跟踪监控,及时了解、掌握、督促、协调立项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保证立项项目按期完成。

第四章成果的申报和评审

第八条科技管理中心对完成的项目及时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材料整理。凡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必须及时写出技术工作报告,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申报评审。

第九条对所受理的项目成果,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汇同承担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初评意见,为成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提供依据。

第十条由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召集委员会成员,对经专业技术负责人初评的项目成果,按照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综合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并报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十一条凡申报集团公司级及以上评奖的成果,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及以上组织的鉴定或评议。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协助、指导成果完成单位,按照不同层次成果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出具完备的鉴定或评议材料,提交组织鉴定或评议的部门。科技管理中心负责鉴定(评议)会议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项目成果的申报评奖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开展月度创新活动,对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支降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完成的效益、效果突出的创新成果,由完成单位及时整理好评审材料,经专业副总审查后,报科技管理中心登记汇总,按季度进行评审。

第五章科技人员的管理及评选

第十三条对全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实行业绩量化考核管理,具体如下:

1、月度创新成果:每完成1项,记10分,经评审获奖后,加10分。

2、公司级成果:每完成1项,记15分;通过集团公司评议的,再加15分。

3、集团公司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集团公司特等奖的,记60分;获一等奖的,记40分;获二等奖的,记30分;获三等奖的,记20分。

4、省部级(包含省局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80分;获二等奖的,记60分;获三等奖的,记40分。

5、部级成果:申请报奖后,获一等奖的,记150分;获二等奖的,记100分;获三等奖的,记80分。

6、论文:每发表1篇论文,部级——记30分;省级——记20分;地市级——记10分。

7、专利:1项专利成果,记30分。

8、对同一成果,属多人参与的,第一名记满分,第二名按第一名得分的90%记分,第三名按第二名得80%记分,依次类推递减记分。论文参照成果,按比成果多10%的幅度递减记分。

9、本管理规定涉及成果级别包括: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公司年度成果,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奖励成果;涉及成果范围包括:科技成果、管理成果、QC成果、专利。本标准涉及论文为在国内外公开(含经省级批准有内部准印刊号的)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

10、成果评定级别以证书、公示的文件为准。

11、科技人员业绩的日常管理由科技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第十四条公司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每年评选出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在年度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评选,参照第十三条规定,以一个年度为期限,量化积分占70%,综合考察其它方面业绩占30%(由科技管理委员会委员投票评选)。

第六章论文的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公司鼓励广大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表科技论文,并定期进行评选,择优奖励。本管理规定仅限于科技论文和管理论文,不包括政研论文或通讯报道等。

第十六条论文级别的划分原则

1、刊物级别界定

由部级部门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定为部级期刊;由省级主办的刊物,包括省局、高等院校学报、煤科总院下属分院(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为省级期刊;由地市级主办的刊物,包括集团公司级及有内部准印刊号的期刊,定为地市级期刊。

2、的级别参照以上刊物级别,按照《论文量化评审表》,由评委会进行综合审定。

第十七条本公司在岗职工发表的科技或管理论文,由完成者本人持刊物原件及复印件,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建档,不登记不予受理评奖。

第十八条符合评奖范围论文的基本条件:

1、本公司在职职工撰写;

2、内容必须与公司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相关联,经过审核后发表并已备案;

3、论文内容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针对本专业工作所撰写;

4、在国内外公开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刊物上发表;

5、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我公司改革发展的科技、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煤产业等方面的论文,其它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十九条凡涉及我公司科研成果项目或经济技术指标的论文,必须对关键技术或数据保密,在发表前,必须得到审核批准,方可对外发表。技术方面的论文由相关专业的副总审核把关,管理方面的论文审核由副总经济师把关。经审核后同意对外发表的论文,审核者签字,作者到科技管理中心登记备案。否则,不列入奖励范围,并追究相关责任。审核者对论文涉及的数据、事项等企业秘密把关负责。

第二十条凡发表的与公司相关的论文,出现内容不实,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秘密,对公司造成形象损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论文作者承担具体责任,并联带追究审核者的责任。由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核后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在公开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并获奖的论文,根据其会议级别、论文质量、获奖等级等因素,确定奖励数额。

第二十二条对同一类内容的论文,只奖励第一个发表的作者,其他发表的人员,不再重复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窃取别人成果作为自己论文材料发表的人员,不予奖励;对单纯以追求论文奖励为手段的人员,不予奖励。其识别界定由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四条对发表的论文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受理、审核、初评,对初评合格的论文,每季度向公司评审委员会提交一次。由科技、管理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按相应级别的标准进行奖励,年末在公司科技大会上发文通报表彰。经管理委员会评审确认,不属实的论文,不予奖励。

第七章创新项目管理规定

第二十五条属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或招聘制),具体落实到人,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必须从事项目相关专业的研究,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应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在成果材料中,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名。

第二十六条对列入集团公司立项的项目完成后,在运行1~3个月的基础上,写出成果评议材料及报告交科技管理中心,科技管理中心负责上报有关部门,申请组织评议或验收。公司月度创新成果完成并运行一个月以上后,将成果材料报到科技管理中心,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评审。

第二十七条公司创新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成果鉴定(评议、验收)证书、经济效益证明、成果研究报告、工业性试验报告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八条对获公司奖励成果实行公示制度。由科技管理中心负责将公司初评获奖成果的具体内容,在公司局域网和“科技橱窗专栏”内公示7天,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

第二十九条申报上级奖励的成果,必须通过上级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评议或验收。凡是有争议的科技成果,在争议未解决之前,不得申报奖励。

第八章管理现代化和QC成果管理的规定

第三十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提高管理现代化和QC质量管理的思想意识,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都要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

第三十一条管理现代化成果管理规定

1、选题原则

管理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管理进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改革与创新相结合。

2、选题范围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现代化管理方法探索创新性研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研究等。

3、立项管理

每年12月份,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立项,各单位填写企业管理现代化课题立项表,报科技管理中心。

4、申报奖励

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完成后,将材料报科技管理中心汇总,由公司推选优秀的成果申报集团公司奖励。公司级评选在年末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质量管理(QC)成果管理规定

1、QC小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每年的2月份,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科技管理中心进行审核、注册。小组活动课题的登记,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

2、QC小组成果申报实行逐级申报制。首先参加本公司成果评审,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成果,由科技管理中心统一向上逐级申报奖励。

3、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成果,并对年度QC成果进行评选奖励,评选办法参照集团公司相关文件。对不注册的QC小组或没有小组活动原始记录的成果不予评奖。

第九章奖励规定

第三十三条公司每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公司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十四条公司每年评选十名“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

第三十五条奖励范围

1、新研制开发的优秀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

2、在本公司首次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先进科技成果(包括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

3、在本公司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物业、非煤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

4、群众性的岗位小窍门、绝活等优秀成果。

5、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创新成果。

6、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优秀技术或管理论文。

7、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成果。

第三十六条奖励等级及标准

1、公司科技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5%;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主要完成人员分别取前7、6、5位人员。

2、公司现代化管理成果设一、二、三等奖。授奖比例原则上分别为经批准立项成果的10%、15%、30%;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

3、公司QC成果设优秀奖、先进奖、鼓励奖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奖励*元、*元、*元;

4、公司月度创新成果,由评审委员会根据其技术水平高低和所创效益的大小确定等级,每项给予100~1000元奖励。

5、公司设立效益奖项。对为本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奖,奖励标准按本年成果转化所创净效益的1~5%。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附计算基础,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字,经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执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6、对优化设计方案,产生明显效益的设计,经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公司按创效益的1~3%对有关设计人员给予奖励。

7、优秀科技或管理论文的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占所评选论文的10%、15%、35%。评选时,由科技管理委员会根据的级别、内容质量、文字多少等方面的情况,按《论文量化评审表》所定标准量化评定;奖励标准分别为*元、*元、*元;与外单位合作的论文按一半奖励。

8、对公司评出的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分别给予每月*元的科技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对连续三年及三年以上年度被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员的,分别给予每月*元津贴补助,执行时间一年。

9、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岗位成才,对在地市级及以上级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中,获得部级、省部级、地市级荣誉称号的个人,分别按照本人上年度实发工资总额的2倍、1倍、0.5倍给予一次性奖励,同一荣誉称号,以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1)个人年度实发工资总额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定证明为准。

(2)本条款中,地市级不包括集团公司级,受奖人员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以下的所有员工。

10、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地市级及以上级奖励的成果的完成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见附表)

第三十七条所有科技奖励要按贡献大小分配,杜绝平均分配现象;同一获奖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奖金发到第一完成单位,由其负责分配;同一成果获得多项表彰奖励时,按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授奖。

第三十八条获奖成果的受奖人员以项目策划和具体研究人员为主,按贡献大小排序。项目主要受奖人员是指提出项目思路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直接参与和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第十章考核规定

第三十九条采掘设计、通防、机电、运输等专业,每年至少提出1项系统优化项目,填写好《系统优化项目任务书》后,报集团公司对口专业一份,交科技管理中心1份。否则,对分管副总罚款200元,并对专业通报批评。

第四十条实行专业目标量化考核,全公司每年要保证完成集团公司级以上获奖成果10项,其中确保省部级获奖成果4项。指标分解为:采掘专业3项,通防安全专业2项,机电运输专业3项,管理经营1项,非煤产业1项。每少一项罚专业分管副总200元。每年各管理部室必须至少有2项公司级管理成果,部室主要负责人至少完成2篇论文,副总牵头完成至少2项公司级以上管理成果,副公司级领导至少完成1项集团公司级以上成果,否则,对相关人员罚款100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四十一条实行专业领导责任制。公司各专业副总对本专业科技创新工作负责,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科技创新会议,落实科技项目、新技术推广项目的完成情况,筛选排查新的创新项目,对已完成的项目,要及时组织编写出材料,报送科技管理中心申请评议或鉴定。各专业副总每年至少参与完成一项集团公司级以上的成果,否则罚款100元。

第四十二条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年度科技业绩考核制。高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公司级成果1项,发表科技论文1篇;中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公司级成果,或2项月度创新成果;初级职称人员,每年至少完成1项月度创新成果,或发表1篇科技论文。

第四十三条公司每半年考核一次。半年考核,对没有成果、论文的人员进行通报警告;对一项成果也没有的单位的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年终考核,没有完成个人规定指标的,对副总罚款200元/人,对工程技术人员罚款100元/人;对没有成果的单位罚款500元,并对单位党政负责人罚款100元/人;由公司年度立项的科技项目,若没有特殊情况,到期完不成的,对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每项罚款100元。

第四十四条对由集团公司立项管理的项目(包括系统优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不积极组织实施,到期没有完成的,所属专业承担集团公司的罚款,并对项目分管副总罚款*元。

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是工商管理学院20xx级财务管理本科4班的XX,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这篇论文是指我的指导老师XXX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文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思路的形成还是文章整体框架的搭建均得益于XXX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他还对本论文具体章节的推敲和语言的组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与我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在此,我想对他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将就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向各位老师做出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分国外研究动态和国内研究动态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从而准确定位金融衍生产品应用的现状。

第三部分为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理论概述,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和分类。金融衍生产品分为金融远期、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信用衍生品。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详细论述了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风险管理、筹资、投资、公司治理及合理避税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就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分为(1)充分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2)充分了解相关信息(3)坚持风险控制为目的(4)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四个方面。

第六部分为结论,主要对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然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研究方法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恰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则可以保证我们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查阅法。在理论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理论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参考了大量专业文献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3.归纳分析法,鉴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得经验证据往往不足,归纳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研究金融衍生产品在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中运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第三,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

1、论文写作前期面临思路不清,对论文题目解读不够明确等问题。本人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虚心听取XXX老师的意见,对论文从宏观上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然后在写作中不断完善。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总的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论文中一些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会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感谢各位老师!

优秀管理论文 篇4

一、评选原则

1.坚持德、能、勤、绩、廉并重原则;

2.坚持从优从严原则;

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二、评选范围

教师进修学校,职业学校,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

三、评选条件

1.具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独立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2.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工作勤奋,作风民主,勇于创新,深入课堂;

4.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学质量稳定并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突出;

5.学校管理科学,风清气正,在教育系统公认度高(达到80%以上),社会声誉良好;

6.在校(园)长岗位上连续任职5年以上,原则上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学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幼儿园具有幼教高级教师职称。近三年,主持过市级(含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并获得市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或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在市级(含市级)以上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论文2篇以上(省级1篇以上)。

7.教育教学综合水平居全区优秀行列。在担任校长期间,所在学校在市、区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累计2次以上(年前在全区教育质量评价中获“金、银、铜杯奖”累计2次以上),幼儿园在年终目标考核中,累计获得2次以上表彰奖励;没有发生过校园重大治安和安全事故。

四、评选程序

2.组织推荐:由学校对照评选条件,在书面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推荐人选。推荐人选填写《名校长申报表》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经所在学校审核后,报评审小组办公室。

3.资格审查:评审小组办公室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到所属学校进行民意测评,测评满意率达到85%以上的人选在全区校长范围内进行测评,测评认可度应达到80%以上。测评通过者,确定为名校长候选人。

4.公开演讲:组织名校长候选人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演讲,演讲内容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5.评审领导小组评议:评审领导小组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确定名校长提名人选。

6.组织考核:由区教育局党委负责对名校长提名人选进行考核,提出考察意见,并确定名校长拟命名人选。

7.审核批准:名校长拟命名人选在区教育局、所属学校及区教育局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无不良反应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授予“名校长”荣誉称号。

8.表彰奖励:获得“名校长”荣誉称号的人员,从批准的次月起享受每月500元的名校长津贴。

五、名校长管理

1.教育局负责名校长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名校长开展工作研讨和交流,宣传总结和推广名校长的经验和成果。

2.名校长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区教育局负责考核,三年组织一次复评。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名校长称号,停发名校长津贴。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取消其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

(1)评选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有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

(3)因非正当理由无法履行名校长职责的;

(4)受党纪、政纪处分,受刑事处罚的。

4.名校长职责

名校长是本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优秀代表,须承担以下职责:

(1)认真总结学校管理经验,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每年至少在市级以上教育理论刊物上发表教育管理论文1篇,或在市级以上教育业务部门组织的教育管理研讨会提交论文进行交流。每两年必须主持1项市级及以上的教科研课题。

(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的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并能够在本区乃至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新经验。每年至少要在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开设1次专题讲座。

优秀管理论文 篇5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优秀管理论文 篇6

班主任作为班级中全体学生的管理者,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比起来他们和学生的交流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用积极向上的语言和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班主任的言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学生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任何行为都有强烈的模仿心理,班主任要给他们作出正面的表率。同时,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班主任要从细节出发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要求学生不能说脏话,不打架,不乱扔废纸。在对学生进行要求时,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对学生要求的这些事,渐渐地,学生也养成了好习惯,听到有学生说脏话,他们会主动让学生改正,看到地上有废纸,他们主动捡起来……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是管理班级的主要任务

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纪律、卫生等情况进行管理,还要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行培养。在管理班级时,有很多工作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些在班级中威信较高、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班干部。

(一)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在对班干部进行选拔时,如果班主任自己选出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作为班干部,会使一些学生对班主任的做法不满意,导致班干部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效果不佳。在对班干部进行选拔时,我采用的方法是民主投票选举,选出学生认为符合班干部要求的。同时结合我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从学生选出的人选中再次选择出班干部。民主选出来的班干部不仅学习较好,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也较高,对于班主任安排给他们的工作学生能很好地配合,使工作能有效地完成。在班干部选拔出来之后,班主任还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使他们增强为学生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班干部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使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地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在班干部进行工作管理时,班主任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方式都要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快速掌握班干部的职责。在进行管理时,对于班干部出现的错误,班主任要和他们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不能把班级的所有工作交给班干部,而是和班干部共同管理班级。班主任要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每周一举行班会,把上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使班级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增强班级的荣誉感。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增强他们的凝聚力。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掌握,和他们进行谈心,明白学生的想法,把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消灭,使他们都能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行班级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同时对班级提出有用的意见,都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了更好地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结合班级现状随时召开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解决。例如,在开学初我召开“我理想中的班级”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理想中班级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要创建理想班级,需要大家做哪些工作。通过大家积极的讨论,学生理想中的班级都是团结、向上、和谐、进步的。与此同时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他们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由于班级制度的制定学生也进行了参与,他们都很有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在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时,我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当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时,我随时召开“论友谊”“欣赏别人”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不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使同学之间的矛盾随时化解。为了使学生学习有方向、有目标,我召开“谈理想”等主题班会。总之,召开主题班会,是管理班级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使我们的班级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凝聚力。

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是管理班级的保障

为了使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更强,我把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把卫生、纪律、学习的管理分配给学生,使他们在对这些任务进行管理时能体会到责任感,促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的管理能积极响应,使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我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的考核评比。学生为了使自己小组能获得优胜,每天都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小组中优秀的学生帮组其他学生,使小组成员获得进步。在互相帮助和竞争中,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养成了讲卫生、懂礼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使班级风气积极向上。

四、结语

管理学论文 篇7

探究式教学最初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期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科学教育学家施瓦布将“探究式教学”确立为科学教育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并对探究式教学大力倡导,对探究教学的原则、过程模式及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探究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探究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科学教育的成果就是探究。1996年初美国推出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一书,将“探究”列于核心地位。诸多的专家都对于探究式学习及教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从理论角度及从应用的角度。探究式教学,就是通过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它注重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教学和学习都是围绕着诸多问题展开。这种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2]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探究式教学作为在国际上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以问题做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且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现实生活中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3](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较少讲述,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学习知识,同时也增加了社会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协作技巧。(三)教学双方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应明白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只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和信息的咨询者。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题纲,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同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而学生要改变观念,完成角色转换。由于中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觉得太“花费”时间,所以,学生也应尽早意识到问题所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四)教学模式中的各种教学方法一定要与评价考核相结合。各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跟考核挂钩,很难期望有好的效果。因为人本身存在惰性,如果没有考核,单凭热情,很难持久,也难免出现“搭便车”行为。所以,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设计考核方式和方法,并花费较多时间实施考核。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研究适于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完全不同,基于问题和资源的教学是它的重要特点。在完整的《管理学》的课程体系中,每一个章节都有诸多的内容,如果不分主次,也不考虑《管理学》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那么在有限的课时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需要课程组教师之间以及与经管类其他专业的教师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对于内容重复的、在以后的课程当中会重点讲授的如财务管理、现代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内容,只做简单介绍即可,管理学课程的重点放在管理与管理者、东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环境研究、决策、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领导理论及领导艺术和控制等内容上,同时这些内容也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开课情况进行适当增减,所使用的案例及问题也要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筛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二)研究适于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研究适于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课程评价方式

管理学论文 篇8

1.1学生临床经验缺乏本专科护生经历高考的锻炼,理论水平相对中专生较高,接受能力强,对于管理学理论学习在理解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现阶段源于我国的实际国情,还有很多学校的护理管理课程的开设只限于课堂理论教学,没有到临床中开展实习教学,因此要求学生准确地把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或者解决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对于没有护理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讲的确有些困难,也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大为降低。

1.2教学方法单一《护理管理学》中包括丰富的管理理论及原理,相对于有限的学时而言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教师教学的主要采用讲授法,才能以较高的效率介绍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令本来就比较枯燥的理论更加乏味,尤其是长期单调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中,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懒于思考,学习主动性较差,对于课堂的参与性低,当面对一些案例讨论,需要同学们发表〈WWW.BAIHUAWEN.com〉自己的观点时,很多同学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发言时也表现得很不自信。

1.3教师授课师资不足《护理管理学》作为护理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需要精通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学的培训和进修,才能胜任部分章节的授课。加上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因此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更高。但是目前部分院校该课程的授课教师整体师资还不足,有些院校还存在一门课程都由一位教师负责讲完的现象,这些与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师资单一导致教学风格单一,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对学生而言,教师多样性就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1.4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学习《护理管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但是目前部分院校教学完成全部停留在教室,缺乏临床医院环境支持,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2改进措施

2.1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护理管理学》课程价值在于将管理的方法用于护理实践工作中,因此作为护理专业领域的从业者,上至教学领导,下至专业教师,首先应该转换教育思想,按照交叉学科课程的教学规律去设计课程,应该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大量知识的传授。

2.2注重师资培养该课程属于交叉学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懂得管理学,又熟知护理学,还要具备驾驭教学的能力,而客观现实中这三者者兼具的人才往往也是护理专业教学中最缺乏的师资。我们可以从中青年教师中挑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临床综合能力与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担任主讲教师,同时广泛吸取不同背景的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中。过去很多院校主要由基础护理教研室的教师承担《护理管理学》教学,现在可以安排有一定临床管理经验的教师,长期从事医院护理管理实践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参与教学,把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与理论相结合,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中人文资源可以得到很好地利用,例如聘请管理学院的教师负责该课程概论部分的讲授,不仅对学生是一种优势资源的应用,对护理专业教师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机会。

2.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管理学》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师注重由“教”向“导”的转变,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精心选择案例并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当开展课堂讨论时教师必须从一个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换为一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学生则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为一个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

管理学论文 篇9

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发展到理性认识。安全管理学的理论较为抽象,但其形成过程却是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基础的,而且其内容在现实生产生活情景中有所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提取情景中与拟讲授内容相关联的要素,引导学生对拟讲授内容进行思考,自然引出所需讲授的知识点。创设适宜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是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学生熟悉的学校安全管理情况(如宿舍管理、实验室安全、火灾应急演练、校园安全文化等)、交通安全常识、自然防御知识等。二是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是理论来源于实验,比如泰勒的三大实验得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源于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是理论起始于事故案例,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等。三是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迁移进来往往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四是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多媒体使抽象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以“风险和事故预防”内容为例,进行简单说明。首先,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或情境导入———“同学们自己或家人有买保险吗?”然后,提取情境中与拟讲授内容相关的要素———“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什么?转移的是那种风险?对于存在风险的企业而言,有必要投保吗?”接着,启发学生对拟讲授内容的思考,并引出所需讲授的知识点——“企业的风险类型是怎样的?应该采取怎样的保险类型进行转移?”

二、理解阶段的教学

内容被学生感知后,接着就是理解了。对安全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关键有两点,一是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二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清讲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化程度。(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目前,国内安全管理教材众多,内容也各有不同[3]。考虑到本单位安全工程培养方案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方法、事故管理、安全文化等。其中,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包括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等;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化安全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等。事故管理包括事故统计分析、事故调查与处理和事故预防与控制[4]。根据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可采取“管理学、安全学理论基础”特殊迁移理解“安全管理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原理和职能方法”一般迁移诠释“事故管理”,“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文化”顺向迁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前一阶段学习是后一阶段学习的基础,同时后一阶段学习又逆向迁移巩固上一阶段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点的总体把握、关联记忆和有序排列,形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对于各章节之间的纵向联系,以事故应急预案为例进行简单说明。应急预案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5]。其实质也是一种计划。为此,在讲解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时,可通过已经掌握的安全计划管理知识,迁移理解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同时进一步巩固安全计划管理的知识。事故应急预案、安全计划管理的编制步骤对照表,见表1。(二)精心组织教学材料安全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部分概念还未统一,部分方法还处在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读教材,还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的论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及时跟踪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科学组织教学材料,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讲清讲透。以安全管理的概念为例进行简单说明。不同学者在不同教材中对安全管理给出了不同定义。对应前面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重点解析两个定义。定义1:安全管理,是指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方面的活动。这个概念来源于管理的概念,强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与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安全管理组织方法、安全管理领导方法、安全管理控制方法形成对应关系,便于迁移的形成。同时,指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不是特指,而是泛指管理职能,还涵盖了决策、目标、战略等。定义2:安全管理本质上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风险转移三种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突出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风险转移,与事故管理形成对应关系。从而使安全管理内涵与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统一。同时对其他观点进行简单说明,以便学生对安全管理学全貌的了解。

三、应用阶段的教学

应用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学而不用,就成了“死读书”。安全管理学的内容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即“知识”向“应用”迁移的能力。一是合理布置实践性作业。在安全管理教学内容中,每一部分内容都和企业的具体安全管理息息相关,涉及到企业的具体做法[3]。学生要想灵活应用,必须多加练习,形成迁移定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与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尽量布置与现实情境相似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理论知识的具体作用以及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二是灵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考虑到安全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安全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可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体合作等方式完成作业。比如,给定某企业的情况,要求同学编制和演练其事故应急预案。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组内成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站在各自部门角度分析问题,评估风险,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然后,组织学生对预案进行桌面演练、现场演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持续改进事故应急预案。三是变革课程考核方式。为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可辅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具体来说,应增加平时表现的成绩权重,降低期末笔试成绩的权重。目前,教材中设置的实践性作业及其作业完成情况指导还很少,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已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经验,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参与度与可能的成效,对实践性作业不断进行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38-139.

[2]刘希扬,周琳,邵鹏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学科内容设置研究[J].安全专业教学研究,2015,(1):1,4-8.

[3]宫运华,姜明明。安全管理教学实践环节设置探讨[J].石油教育,2015,(05):74-76.

[4]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5.

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篇10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xxx,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xxx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p#分页标题#e#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