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指的是以为委托方仓储部分物流的需求为动力,以全面的仓储物流服务的提供代替简单的存储单项活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论文(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日趋突显。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模糊的地方,找出原因,提出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实现风险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途径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念
(一)内部控制。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及各组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解存在偏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简单地被理解为建章立制。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远远不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汇总,规章制度必须包括制度制度、制度执行和制度执行结果的考核,三者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1]。
(二)混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种情况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同起来,常常产生这样的误解:内部控制可保证企业成功并使其财务报告绝对合法;内部控制可以防止企业管理决策失误;建立了内部控制就等于实施了科学管理等。反之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互独立,各自独立于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
(三)过分关注内部控制细节而忽视企业风险管理。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所有细小的、微不足道的控制上。表面上控制得很好,实际上浪费了许多管理资源,还使企业重大风险被忽视,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只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设计而疏于其执行效果,使企业承担巨大风险。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没有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再先进的制度也不起作用。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和追究机制是保证执行力的基础。培养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员工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很多规则的执行都是靠自觉性。
(五)风险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没有建立。在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中,还未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风险决策上信息来源无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分析,因此在对风险的防范以及预测中,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及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和能力,以至于在今后的企业竞争中处于被动的状况,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同时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
三、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念起源于西方国家。20xx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原有《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萨斯法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与国内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和观点存在较多的差异和差距。
(二)我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法规和政策出台较晚。20xx年6月财政部会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xx年4月发布了《企业内部配套指引》。可见,我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处于不断摸索和起步阶段。
(三)企业内部控制缺失,风险管理认识不够。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缺失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不足;另一方面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要与时俱进;风险管理上容易出现行为偏激:一种情况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风险意识淡薄;另一种情况是不能正确处理风险和机会的关系,一味注重规避风险,而不是管理风险。
(四)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立。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注重财务信息计算机平台和营销网络计算机平台的建立和完善,而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信息计算机平台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在风险管理体制中,信息系统计算机平台尚未建立是国内企业普通存在的问题。
四、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健全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建立和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风险控制部门,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全面风险管理构筑牢固的防线;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内控系统,将内部控制系统融入到风险管理系统之内,制定重大风险预警、风险解决预案、风险管理业务以及重大的内部控制流程和职权制度;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之具备风控信息的实时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功能,并对重要业务流程和风控点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培育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自觉意识,加强对管理风险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提高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者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素质。
(二)规范风险管理程序。企业应将风险管理的目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明确风险管理与企业任务之间的关系。对相关行为造成的危害,按风险因素衡量损失,按定性评价的方法计算损失,使风险管理更加程序化、法制化,更加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三)规划实施全面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针对战略风险,企业应结合其战略目标和所处行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同时规避、转移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风险;针对运营风险,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成本,运用经营措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变动趋势,加强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针对技术风险,加大人力、物力、财务的投入,努力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和创新相关工艺和技术,不断突破外部技术封锁,实施核心技术的赶超;针对财务风险,持续研究和跟踪资本市场情况,努力拓宽企业筹融资渠道,锁定较低融资成本;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结语:企业只有逐步完善其体制,健全其机制,致力于内部控制根基,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才能增强企业在复杂市场中抗风险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扬建。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J].财务与金融,20xx(4):58-59.
[2]曹卫军。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探讨[J].财经界,20xx(18):87.
第三方物流风险及保险对策
一、第三方物流业务风险概述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现代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地决策,如何避免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般性,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风险的概念仅仅界定为与物流业务运营密切相联系的纯粹风险,即货物的灭损和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两个部分。
一般而言,现代物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托运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货物灭损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灾、运输工具出险等,主观因素主要有野蛮装卸、偷盗等。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有些时候,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责任。但同时,物流服务协议中往往还约定有“准确配送条款”,因此客户也可以依据该条款的约定提出索赔。此时便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得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
(二)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协议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却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差额部分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买单。在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分包环节造成的货损并没有过错,但依据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普遍服务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
诈骗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三)与社会公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声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企业承担。
危险品泄漏风险
危险品物流有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企业警惕。
二、第三方物流风险的防范对策――兼谈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
面临风险的猖狂和索赔的烦恼,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做到“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呢?对风险的态度是偏好还是厌恶?是自留还是转嫁呢?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
也许从一开始物流业对保险业便寄托了太多的渴望,因此物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保险公司应该按照物流公司的需求,量身定做一个对口的保险产品来转嫁第三方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然而遗憾的是,保险业从来没有、将来也不大可能提供一个万能产品来保障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道理很简单,作为商业化运营的保险公司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追求的,对于一些不可保风险,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不可保风险,物流企业应该努力寻求其他的风险规避手段。
以下笔者将结合风险管理模型,来具体分析物流业务风险中哪些属于可保风险,哪些属于不可保风险,进而给出若干不同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般而言,风险的估算要参考两个指数,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弃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转嫁(即保险)。
具体防范对策按照企业的风险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风险最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如某物流公司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为某超市供货,由于公司没有充分预计到高考时可能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临时交通管制,结果高考当天发生配送延误达个小时,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超市赔偿单票物流费用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这种类型的风险不具有保险的经济性。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风险自留的方式。所谓风险自留,就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风险。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
风险较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大事不犯”说明损失一般不会太大,“小事不断”则说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现实中,恰恰这种类型的风险让物流公司颇感头痛。
由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保险公司便有可能无利可图,实践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小,因此物流公司自留风险成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其费率必定是昂贵的。因此,购买保险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公司也只有通过自留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实践中,因为野蛮装卸、内部人偷盗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这种类型风险造成的单次损失并不大,但较高的发生概率造成的累计损失足够物流公司难以承受,因此物流公司陷入了两难困境。很多物流公司抱怨保险公司提供这种类型保险时索要了过高的保险费率,而保险公司却又抱怨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差、发生风险多导致其无利可图。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抱怨,根源在于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从风险筹划的角度来看,保险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风险是一个客观现象,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从源头上制止风险的发生。这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风险,大多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笔者建议这种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最小型,然后通过自留的方式规避风险。
风险较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这是传统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类型。由于发生的概率很低,保险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大,成就了保险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胁。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让物流公司倾家荡产。保险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分散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被保险人的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较大类型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
风险最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不会发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道路状况不良、天气环境恶劣、司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承运一批价值连城的玻璃制艺术品时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此时,理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方法来应对风险。放弃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其机会成本却是可能获得的高额收益。另外,放弃固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难免又会遇到其他风险。可以说,放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当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物流企业总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如前例,选择空运、高价雇佣一名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或者给玻璃艺术品进行安全包装等,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这种风险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险,即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较大型,然后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三、发展物流保险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保险产品供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物流业的人士必须清楚地看到,实践中保险公司参与物流风险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配套的地方,这需要物流业和保险业双方共同的努力。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物流保险还需要相关部门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不断创新保险产品
传统保险产品体系中均有货物运输保险、仓储保险等,但相对独立的保险产品割裂了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比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程序的复杂既延长了物流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多环节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我国深圳等地一些保险分公司早在年就开始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等。这些方案的推出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年,全国最大的非寿险公众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全国性总颁条款,从而部分地满足了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努力开拓责任保险市场
物流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之一种,其大力推广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国缺乏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法律环境,加上目前我国责任保险承保利润不高等现状,近年来全国责任保险业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迹象。据统计,××年责任险同比负增长高达。因此,推广物流责任保险,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这个大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各大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才能做大做强责任保险业务。届时,物流责任保险水涨船高,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提高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举例来说,保险公司担心物流公司统保时不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量申报,导致不足额收取保费;一旦出险,物流公司事后填单骗取保险金。因此,《物流责任保险》条款采取按照物流公司当期实际发生的营业收入计收保费的方式。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与客户签订的物流协议,在理赔时还需要物流公司提供货物的价值,甚至包括出厂价值、销售价值等。然而,物流协议和货物价值往往构成了客户的商业秘密,物流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根本就不能够向保险公司提供。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环境下可资借鉴的物流保险若干建议
鉴于物流保险发展的滞后性,笔者针对本文第一部分谈到的物流风险,结合第二部分对风险类型的探讨,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现行保险产品体系为基础,试着给出一些可行的保险建议供物流实践部门参考。
与托运人之间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与分包商之间产生的传递性风险固然可以通过保险予以转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风险较小类型,企业选择投保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议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候尽量保持责任限额的一致性。另外,通过选择分包商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降低这类风险的出险概率。
至于诈骗风险,可以投保信用保证保险,即保险公司对分包商的信用承担保险责任。一旦发生诈骗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受偿。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责任巨大,一般保险产品均做责任免除处理。物流公司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污染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道路交通肇事风险可以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转嫁因交通事故需向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适用于配送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
危险品责任风险可以单独投保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也可以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附加危险货物第三者责任保险。
一、第三方物流业务风险概述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现代物流风险可谓是体系庞大、纷繁复杂,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纯粹风险,还包括责任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个方面。风险管理将有助于企业领导者科学地决策,如何避免风险是摆在现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鉴于客户流失风险、合同风险、诉讼风险、投融资风险、财务流动性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般性,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风险的概念仅仅界定为与物流业务运营密切相联系的纯粹风险,即货物的灭损和对第三人承担的法律赔偿责任两个部分。
一般而言,现代物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托运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货物灭损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的灭失和损害。可能发生的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火灾、运输工具出险等,主观因素主要有野蛮装卸、偷盗等。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从实践中看,客户索赔的依据大多是物流服务协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是违约赔偿责任。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有些时候,物流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发生错误,致使货物错发错运,由此给客户带来损失。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造成的。由此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属于法律上的侵权责任。但同时,物流服务协议中往往还约定有“准确配送条款”,因此客户也可以依据该条款的约定提出索赔。此时便存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得享有提起侵权责任之诉或违约责任之诉的选择权。
(二)与分包商之间可能产生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通过分包协议把全部风险有效传递给分包商的风险。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协议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分包商签订的协议却规定赔偿责任限额为每件元,差额部分则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买单。在这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分包环节造成的货损并没有过错,但依据合同不得不承担差额部分的赔偿责任。由于目前铁路、民航、邮政普遍服务等公用企业对赔偿责任限额普遍规定较低,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由公用企业部门分包时将面临着不能有效传递的风险。
诈骗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实信用的个体户运输业者配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诈骗而致货物失踪的风险。
(三)与社会公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环境污染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机动车排放尾气、噪声等。根据环境保护法,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肇事,属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企业承担。
危险品泄漏风险
危险品物流有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企业警惕。
二、第三方物流风险的防范对策――兼谈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本网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面临风险的猖狂和索赔的烦恼,第三方物流企业该如何做到“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呢?对风险的态度是偏好还是厌恶?是自留还是转嫁呢?世界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保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险一方面体现了分散社会资源集中运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现代社会互助精神的价值。因此,现代物流诞生伊始,保险就得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青睐。
也许从一开始物流业对保险业便寄托了太多的渴望,因此物流业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保险公司应该按照物流公司的需求,量身定做一个对口的保险产品来转嫁第三方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然而遗憾的是,保险业从来没有、将来也不大可能提供一个万能产品来保障物流运营中的所有风险。道理很简单,作为商业化运营的保险公司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追求的,对于一些不可保风险,保险公司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对于不可保风险,物流企业应该努力寻求其他的风险规避手段。
以下笔者将结合风险管理模型,来具体分析物流业务风险中哪些属于可保风险,哪些属于不可保风险,进而给出若干不同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般而言,风险的估算要参考两个指数,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发生损失的概率越高,造成损失的程度越严重,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该系统研究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可以从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两个方面入手,前者包括放弃和管理,后者包括自留和转嫁(即保险)。
具体防范对策按照企业的风险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风险最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很少发生。如某物流公司每天按照固定的路线为某超市供货,由于公司没有充分预计到高考时可能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临时交通管制,结果高考当天发生配送延误达个小时,按照合同约定应向超市赔偿单票物流费用的违约金。一般来说,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这种类型的风险不具有保险的经济性。实践中,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风险自留的方式。所谓风险自留,就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风险。自留风险的可行程度,取决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补偿损失的适当安排。
风险较小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这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大事不犯”说明损失一般不会太大,“小事不断”则说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现实中,恰恰这种类型的风险让物流公司颇感头痛。
由于损失发生的概率很高,保险公司便有可能无利可图,实践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提供这种类型的保险。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小,因此物流公司自留风险成为可能。另外,即便一些保险公司愿意提供这种保险,其费率必定是昂贵的。因此,购买保险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公司也只有通过自留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实践中,因为野蛮装卸、内部人偷盗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这种类型风险造成的单次损失并不大,但较高的发生概率造成的累计损失足够物流公司难以承受,因此物流公司陷入了两难困境。很多物流公司抱怨保险公司提供这种类型保险时索要了过高的保险费率,而保险公司却又抱怨物流公司的管理水平差、发生风险多导致其无利可图。
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抱怨,根源在于对保险功能的定位不清。从风险筹划的角度来看,保险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风险是一个客观现象,保险能够分散风险发生时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从源头上制止风险的发生。这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风险,大多属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通过有效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笔者建议这种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管理加自留,即首先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最小型,然后通过自留的方式规避风险。
风险较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这是传统保险可以承保的风险类型。由于发生的概率很低,保险便具有了可行性;由于造成的损失很大,成就了保险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的威胁。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足以让物流公司倾家荡产。保险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分散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被保险人的损失。笔者认为,对于较大类型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保险的策略予以转嫁。
风险最大类型,即发生的概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类型的风险一般不会发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道路状况不良、天气环境恶劣、司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承运一批价值连城的玻璃制艺术品时所面临的风险就属于这种类型。此时,理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会采取放弃的方法来应对风险。放弃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其机会成本却是可能获得的高额收益。另外,放弃固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难免又会遇到其他风险。可以说,放弃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笔者认为,当放弃的机会成本足够高时,物流企业总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降低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如前例,选择空运、高价雇佣一名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或者给玻璃艺术品进行安全包装等,这些管理方法足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对这种风险的最佳策略是管理加保险,即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使风险的类型转化为风险较大型,然后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三、发展物流保险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现代物流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保险产品供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物流业的人士必须清楚地看到,实践中保险公司参与物流风险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配套的地方,这需要物流业和保险业双方共同的努力。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物流保险还需要相关部门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不断创新保险产品
传统保险产品体系中均有货物运输保险、仓储保险等,但相对独立的保险产品割裂了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与现代物流功能整合的理念背道而驰。比如,托运人要完成一项物流活动,就不得不在运输环节投保货物运输险、在仓储环节投保货物仓储险等。多次办理保险手续意味着多次的保险谈判、保单缮制、费用支付等。程序的复杂既延长了物流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多环节保险的费用,给托运人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我国深圳等地一些保险分公司早在年就开始积极探讨个性化的现代物流保险方案。比如,这些方案将保险责任起讫期间延长为“门到门”条款,把货物运输保险和短暂仓储保险打包后低价出售等。这些方案的推出是对现代物流保险的有益尝试。××年,全国最大的非寿险公众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全国性总颁条款,从而部分地满足了现代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努力开拓责任保险市场
物流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之一种,其大力推广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由于我国缺乏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法律环境,加上目前我国责任保险承保利润不高等现状,近年来全国责任保险业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迹象。据统计,××年责任险同比负增长高达。因此,推广物流责任保险,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这个大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各大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才能做大做强责任保险业务。届时,物流责任保险水涨船高,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提高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举例来说,保险公司担心物流公司统保时不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量申报,导致不足额收取保费;一旦出险,物流公司事后填单骗取保险金。因此,《物流责任保险》条款采取按照物流公司当期实际发生的营业收入计收保费的方式。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与客户签订的物流协议,在理赔时还需要物流公司提供货物的价值,甚至包括出厂价值、销售价值等。然而,物流协议和货物价值往往构成了客户的商业秘密,物流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根本就不能够向保险公司提供。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当前环境下可资借鉴的物流保险若干建议
鉴于物流保险发展的滞后性,笔者针对本文第一部分谈到的物流风险,结合第二部分对风险类型的探讨,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现行保险产品体系为基础,试着给出一些可行的保险建议供物流实践部门参考。
与托运人之间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与分包商之间产生的传递性风险固然可以通过保险予以转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属于风险较小类型,企业选择投保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议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候尽量保持责任限额的一致性。另外,通过选择分包商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降低这类风险的出险概率。
至于诈骗风险,可以投保信用保证保险,即保险公司对分包商的信用承担保险责任。一旦发生诈骗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受偿。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责任巨大,一般保险产品均做责任免除处理。物流公司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污染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害。
道路交通肇事风险可以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转嫁因交通事故需向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适用于配送业务量较大的物流公司。
危险品责任风险可以单独投保道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也可以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附加危险货物第三者责任保险。
2.1物流的风险识别
(一) 与托运人可能产生的风险
1. 货物损失带来的赔偿风险--对物流安全性的挑战
包括货物灭失与损害。可能发生环节主要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
2. 延时配送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及时性的挑战
在JIT原则要求下,物流公司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
3. 错发错运带来的责任风险--对物流准确性的挑战
在某些情况下,物流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分拨路径错误,导致货物错发错运,从而给客户带来损失。
(二) 与分包商可能产生的风险
1. 传递性的风险
传递性风险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分包协议把所有风险有效转移给分包商的风险。
2. 欺诈的风险
资质差的分包商,尤其是一些缺乏诚信的个体户运输业者装载货物后,有时会发生因欺诈而导致货物丢失的风险。
(三) 与社会公众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
1. 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三方物流活动中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有交通拥堵、机动车尾气排放等。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污染者需要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交通事故的风险
运输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履行职责的行为,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所属的物流公司承担。
3. 危险品泄漏的风险
危险品物流存在泄漏的风险,随时会给社会公众的安全带来威胁,这一点值得从事危险品物流作业的企业注意。
2.2物流的风险防范
第一,加强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管理。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最不愿意遇到的就是配合不佳的厂商。轻则延误货物的交接日期造成不便,重则影响公司的营运,造成公司信誉和财务的严重损失。不良的供应商就如同公司挥之不去的噩梦。因此,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企业必须进行适时的访视,观察该供应商是否具备执行合约的能力,品质系统是否完备,财务上是否有困难,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是否良好和公司的劳务情况是否稳定。如此方能为公司选择一个良好的供应商。
第二,建立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的意义,在于促进物流信息合理、高效、低成本的流通,促进物流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同时能加快社会物资周转速度,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一个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拥有一个完善额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建立分工责任,加强绩效评价管理。
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想做到这点,必须有详细的工作制度,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严格的落实机制另外,还要人性化管理。其次要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只有优化员工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年度评价,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绩效评价的实际操作。才能使绩效评价管理真正加强,从而减少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第四,建立合作信用机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信用机制,这也是一种信誉的表现。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信用机制,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第五,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
要想获得巨大的效益,企业内部人员要建立开放式的交流机制,保持沟通。对于企业的管理着来说,要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交流时沟通的最高境界。许多企业的管理问题都是因为交流不畅通引起的,良好的交流机制,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绩效的目标。交流不畅通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企业亏损。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得通过正确的渠道,如月会,周会,座谈会。或者电子邮件,周末旅游,小型聚会等,从而使得公司运营流畅。
第六,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当第三方物流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要迅速有效的组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件扩大。处理突发事件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及法规,按照法定程序,正确行使安全生产和监管职责。(2)统一指挥,各科室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角度认真落实上级领导机关的应急部署和要求,统一行动,另行禁止。(3)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各个科室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应急措施要快速有效,要保持信息流通,尽快阻止事态恶化。
第七,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
为了减少第三方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在合同规定中,应该明确当合作双方未达成共识,供应商承诺过高而不能履行,物流供应商隐藏抵触情绪,供应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应该明确终止条款。
总结
在当今的物流领域,风险与效益并存,只有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时刻具备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长久的发展。企业在运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建立合理的运作分析,确定风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同时要吸引大批专业人才,把物流模式合理化。从而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董玉柱 《阳煤集团新型物供管理模式研究》 南开大学
【2】刘爽 《我国邮政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3】高冰蕊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经济
【4】王忠辉 《我国物流也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5】齐艳铭 《物流也如何掌控风险》 中国保险
【6】李嘉明 《企业内部物理成本的控制与研究》 天津大学 2008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活跃和拓展,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时无刻不与外汇风险挂钩,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好外汇风险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外汇风险及表现,并对我国物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企业外汇风险交易风险
一、物流企业外汇风险及表现
物流企业外汇风险是指物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未预料的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价值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可能具有两种结果,或是获得利益;或是遭受损失(Loss)。目前,一些国家货币汇率经常动荡不定,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外汇风险对持有外汇物流企业来讲已成为重要问题。
1.交易风险。即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它包括:一是以延期付款为条件进出口的物流劳务,在货物已发运或劳务提供后,而物流劳务费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二是以外币计价物流企业信贷活动,包括向外投资和向外筹资或对外债务,如遇投资本息收入的外币汇率下降,投资的实际收益就会下降,使对外投资者蒙受损失。
2.折算风险。折算风险经常被称为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翻译风险。它是指以外币度量的物流企业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损益都需要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物流企业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表示。折算风险会影响企业在股东和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甚至可能会招致企业利润下降和股价下跌。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也称为经济风险,是指物流企业由于预料之外的汇率变动引起企业产量、成本和价格的变动,使得企业收益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潜在性风险。由于经济风险取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测汇率变动方向的能力,所以,经济风险取决于经济分析,带有很大主观性。
二、我国物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1.外汇风险在我国物流企业涉外业务中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
对于我国大多数涉外物流企业来说,由于经营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它们面临的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于进口付汇、出口收汇,当企业在这些背景下产生了净外币头寸时,由于有关汇率可能发生变动,将使企业直接面临外汇交易风险。同时,我国物流企业代理出口的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占有较高的比例,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汇率的变动对于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影响,对于物流企业企业而言就意味着面临着汇率的经济风险。
2.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物流企业外汇业务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物流头寸于外汇风险之中,加之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变动频繁剧烈,外汇风险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由于从事国际业务时间不长,普遍缺乏外汇风险意识。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可能的外汇风险暴露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抱着侥幸的心理消极应对,对汇率风险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由于外汇风险管理业务部门在企业经营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了公司运营的成本而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企业难以看到汇率风险管理所体现的价值,从而忽视外汇风险管理对于物流企业从事国际业务的必要性。
3.外汇交易币种和风险防范方法不够丰富
目前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且外汇市场上提供企业进行外汇风险避险的产品也十分匾乏。除四大国有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具有保值性质的外汇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要么尚未开展,要么市场规模过小而难以满足企业进行外汇风险套期保值的需要。
目前国内银行对外汇风险管理的产品还处于开发或刚起步阶段,有的还是空白,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人民币利率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而非市场化的利率不可能给出外汇衍生产品的合理定价,从而限制了较为复杂的外汇衍生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显然,过于单一的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风险防范手段,限制了我国物流企业对套期保值手段的选择,进而影响了对外汇风险的有效管理。三、我国物流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对策
物流企业选择什么币种进行计价结算、选择哪国的贸易伙伴、是否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套期保值、怎样管理其资产负债、如何进行国际结算,这一系列的日常活动都在汇率变动一定的情况下对外汇风险产生影响,使外汇风险的影响结果截然不同,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管理好外汇风险,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外汇风险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物流企业,只要有外汇的收支,外汇风险就会客观存在。而风险的大小最终取决于风险暴露头寸及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化,完全没有风险的外汇收支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能够正视风险的存在,采用合适的方法,外汇风险并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对我国物流企业而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外汇风险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日常经营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外汇风险防范管理,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与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企业的外汇风险防范列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日程,而不是消极应对。谨慎对待外汇风险,以化解风险而不是投机作为风险管理的目标。
2.选择好合同计价货币
在对外贸易和资本借贷等经济交易中,交易双方的签约日期同结算或清偿日期总是存在一个时间差,在汇率不断变动而且软硬币经常更替的情况下,选择何种货币作为签订合同时的计价货币或计价清偿货币,往往成为交易双方谈判时争论的焦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承担汇率风险的问题。首先是尽量采用本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样就避免了货币的兑换问题,也就不存在汇率风险。其次是物流劳务收入结算是时争取选用币值稳定、坚挺的“硬币”;而物流劳务支出争取选用币值疲软的“软币”。
3.以远期外汇交易弥补风险
通过预先决定汇率和金额的远期交易是一种最直接的弥补风险手段。假定物流企业,预定在三个月后收进以美元计价的物流劳务款,可与银行预先约定在三个月后卖出美元。当美元资金一入账就进行交割,也就是以约定的汇率将美元卖给银行,换成人民币,这样通过远期外汇交易对可能产生的交易结算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4.物流企业成立专门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高层决策人员及专业的金融和财务人员组成,统一对全公司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以外汇分析为主,针对外汇市场的走势及公司内部的外汇收支情况,寻找发现外汇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外汇风险限额,参考专家、外汇指定银行的意见制定相应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案。除了制定和执行风险防范措施,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完善的风险报告和财务报告机制,建立有效的外汇风险评价体系,以月或季度为期,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外汇风险管理的情况。不仅如此,管理层的意见和指导方针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意见也应及时地反馈给货币委员会组织。完善的报告机制不仅有利于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改进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外汇风险管理取得良好的绩效。
参考文献:
[1]王世文:远期外汇交易在进物流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对外经贸实务,(12)
[2]夏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外汇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5,(11)
[3]张宏玲:远期结售汇在生产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财会,(02)
[4]杨春红:汇率市场化形势下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思考[J].南方金融,(05)
[5]吕素香:商业银行价格歧视定价策略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
第三方物流公司简介
北京天天快物流公司依托在物流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丰富的操作经验,以科学的物流规划为核心,来满足客户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整合。北京天天快物流公司通过物流供应链管理,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向客户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大大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客户的腾飞插翅添翼。
北京天天快物流公司有着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您提供精益求精、人性化的服务。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物流需求,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客户赢得竞争优势为目的,为各类型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人性化服务。北京天天快物流公司自创立以来,依靠科学的管理、优质的物流供给、雄厚的技术实力、强大的人才阵营,在物流业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新的成功。
“诚信所托,全力以赴”是我们的核心理念;“奋发图强,追求完美”是我们的企业精神;“雷厉风行,履行承诺”是我们的工作作风。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务必满足您的需求,成为“急您所急、想您所想、做有所成”的合作伙伴,并在北京天天快物流公司创业的路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北京市、面向全国,努力打造物流行业的一流品牌。
广州市景顺物流有限公司
广州市景顺物流有限公司,以公路运输、整车、零担为主营业,集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综合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多年来,该公司秉承“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企业宗旨,坚持“服务、诚信、迅速、创新”的经营理念,运用现代物流管理先进模式及管理经验,以增加物流运作的可靠性,为客户提供全天候货物跟踪管理、上门提货、送货到户。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了众多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是该公司全体员工对客户的承诺。
广州市远翔物流有限公司
广州市远翔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社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是国内最早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之一,是珠江三角洲、西南、西北、华东片区发运量最大的物流公司。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区分别设有深圳、珠海、江门、顺德、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武汉、西安、呼和浩特、北京、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慈溪等二十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网络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十多年在物流行业的摸索和磨砺,该公司已经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物流专业管理人员队伍,软硬件设施完善,并已顺利通过了iso9001-XX国际质量体系认证。XX年该公司还与深圳365tt网联合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skylinklms物流专业软件,有效地实现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远程网络管理,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服务。XX年公司与亚龙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基于物流、人事、财务为一体的erp软件系统,有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公司现有大型运输车辆近300台,挂靠运输车辆3000余台,配置了大型停车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仓储库容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现公司已建成华南、西南、西北、长江三角洲等多处大型物流仓储基地,以满足新老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
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充分发挥总部在全国的仓储、运输网络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理优势,专业从事仓储、运输、包装、分拣、海、空运输代理等全方位物流服务,实现了一条龙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广州配送中心位于天河区棠兴街,紧邻市区、车站、港口、不受大型运输车辆入城限制,中心内有2.1万平方米的标准仓库、11万平方米的露天货场、4条铁路专用线和各种类型搬运、装卸设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成功为沃尔玛、汗高集团、劲量公司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科学的库存管理和运输系统,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客户降低成本、创造价值。该公司将以责任、诚信、协作、进取的企业精神,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全力支持客户的发展,解决客户在后勤保障方面遇到的问题。
摘要:
风险无处不在,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文从建立基础平台,理顺业务流程、建设风险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