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可爱的小编首席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0篇软件工程论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八月初,我们来到大连东软实训中心进行为期20天的实习,我们要做的是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我要做的是配送中心管理模块。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商品、库房和供应商的管理,缺货查询和进货安排。由于大家负责不同的模块编写,作为组长的我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系统风格一致性等问题。
为此,项目启动之前我们小组6人开会讨论了整体的业务流程,明确了数据库表之间的关联和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在项目验收阶段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答辩,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虽然和优秀的小组开发的系统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发挥了每个人的能力,结果也令我们满意。
在为期20天大连东软实训中心的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感觉很充实,从基础知识的巩固,项目整个的开发过程,我都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且不断动手实践,我感到收获很大。
这是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后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 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这次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的专业素质、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计算技巧,使我们明白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培养我们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科研文献和资料的调研,对研究工作以及相关的研究结果分析、综合的能力;重点培养我们积极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增强我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并掌握一些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
这次实习让我们走出校园,切身体会公司的企业文化,感受到了和学校里面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氛围,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社会经验,明白了很多行业需求和动态,使我们视野更加开阔。
我是java开发方向的,前一周时间主要是老师给我们讲解java的基础知识,web实用页面的设计方法,oracle数据库的使用,这些知识有些我们在课堂上学过,这次是系统的讲解,为我们之后的项目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像我这样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java语言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学过的知识存在遗忘的现象。就像老师强调的那样,我需要注重学习的细节,不能模棱两可。
在web开发技术是我的薄弱环节,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讲解过程中,我明白了在javaee框架下对于一个b/s架构的网络应用程序是如何基于http协议进行通信的。掌握了请求和响应是如何发送和处理,过滤器的使用,session技术原理等等。
之后我们6个人一组开始了项目开发。我们要做的是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配送行业实现销售管理的软件系统,全面适用于物流配送领域中的各级各类经营企业。时间紧任务重,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先根据需求确定功能点,根据功能点我们搭建了每个模块的静态界面,通过实现前台跳转我们逐渐明晰了流程,也顺利通过了评审。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由于小组6个人实践能力不同,大家的进度就很难统一。还有一个就是版本控制的问题,为了避免工程修改冲突,我们为每个人建立了了自己的开发包,大家将自己开发的文件放置其中。我们用到的struts和hibernate框架里面有些文件需要公用,这样我们决定在项目整合的时候统一修改。这样我们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由于我们选用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开发工具和框架,所以我开发起来比较流畅,技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良好的沟通机制,让我们每个组员有问题马上分析和解决。我们也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开发中每个人应该承担不仅仅是自己的责任还有团队的利益。
在实习过程中,实训中心还为我们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在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讲座中,张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软件行业一条非常重要的项目管理标准——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它用于指导软件公司开发出合理高效的产品。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标准,使自己的技术和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我深切明白到生涯规划是确定人每个阶段发展的方向,立足于本职工作,不断自我管理,最终达到职业目标的一种方法。还有面试技巧训练,这些对于目前尚未走向工作岗位的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这次实习让我理论联系实际,在团队软件工程的开发、数据库的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积累了开发经验,达到了实习效果,让我得到了难能可贵的锻炼。
软件工程的论文
软件工程的论文
1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1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具体工作涉及到人员的管理,工作任务的分配,责任内容的明确,因此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因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组人员的构成、优化。
1.2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决定着质量方针与责任的范畴,包括质量计划设计制定,项目质量检测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等程序。通过保证手段在质量过程中有效进行。
1.3软件配置管理
英文简称SCM,是在开发者中,标识,控制和管理软件变更的一种管理。配置管理的使用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风险水平。软件配置管理针对开发过程中人员、工具的配置、使用提出管理策略。记录软件项目产品的。更新过程,从而保证研发者在软件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能够获得准确的产品配置。对项目开展过程软件开发进行有效调控和有效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4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
它是软件项目管理组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工作量、成本、开发时间的估计。并根据估计值制定和调整项目组的工作,详细记录了开发日程安排,资源供需,项目管理等各项情况。使从事该项目的人员了解该项目的大致情况。
1.5软件风险管理
软件工程风险管理是预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到软件产品质量的潜在因素的问题,对风险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评估与有效防范措施的应用都利于提高软件工程的效益,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证相关利益业主的权益。这几个方面都是相互贯穿、交织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
2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案
2.1人员工作安排不明确,应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在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是需要每个岗位人员的相互协调及无障碍交流,没有团队协作意识是无法有效的利用时间和资源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我们要提高一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就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分配,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避免管理团队中存在的分工不明确,不合作的问题。只有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高效的完成一件优质的软件工程项目。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考核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职位升降,工资奖金分配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开发软件工作的积极性。
2.2缺乏实践性调研报告,应纳入到软件项目计划书
软件开发工程不仅要创新变革,也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以往出现的多个工程项目没有对实际项目建设中的需求实体和实际进行要求,以及实际项目建设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调研,导致出现设计完整的软件产品运用与实际偏差较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资源浪费。因此要在软件设计前给予项目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对实际软件项目的需求及要求严格调查,应将软件项目调研报告附于项目计划书中,引起重视。
2.3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应该强化提高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
风险的发生很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风险的发生是具有可控性的,如果能有效控制就会避免发生风险事故。可往往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却很少知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软件开发中应提高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风险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对风险管理预测能力的水平。只有了解了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排除,把控好风险管理前后的形势。
2.4杜绝搞工作进度大跃进,应要完善管理体系,对工作进度严格把控
工作管理混乱,工程建设盲目进行,乱搞大跃进,反而极大影响了软件项目工程的进度,甚至危险到项目质量的保证。要制定一个严谨的工作进度计划,强化工作进度的管理,对项目中每项工作跟踪管理并做好记录,形成对工作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工作不到位的部门要根据实际记录责任落实到位。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而具有复杂性,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只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及管理经验,不仅可以解决好目前管理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也能在今后的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效预测和控制问题的发生。
CDIO软件工程论文
1CDIO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与职业技能、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完整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综合实训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原则,盐城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其中,综合实训是以前期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为基础,综合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群)知识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战训练,并作为后续毕业设计的预演,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是目前两个主流的就业方向,也是综合实训课程训练的重点。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要求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综合运用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等学科知识,严格遵守软件开发的流程与规范,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最后提交软件产品和相关技术文档;软件测试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软件开发综合实训所完成的软件产品为被测对象,综合运用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测试框架与自动化测试等学科知识,使用软件测试的方法与技术,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完成被测软件的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生成测试报告,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实训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项目的实战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工程化、系统化原则与方法的理解,为胜任现代软件工程环境下高质量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CDIO模式下课程改革与实践
根据综合实训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借鉴和吸收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按照“以CDIO培养大纲为指南、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对我们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3.1全真模拟企业环境,实施一体化训练模式
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是综合实训的主体内容,传统的训练模式将二者割裂开来,分两个阶段分别完成实训项目,这种方式没有考虑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内在关联与协同性,与企业真实环境也不相符合;并且由于两个实训阶段时间跨度较大,项目衔接性差,效率低下,实训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软件开发小组和软件测试小组共同对同一个项目负责,各司其职,协同完成整个项目。鉴于此,我们采取“全真模拟、同步协作、角色互换”的策略,实施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具体地说,整个实训过程完全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将某个项目分配给由若干学生临时组成的项目组,该项目组又细分为开发小组和测试小组,分别负责软件的开发与测试工作;项目完成后,开发小组和测试小组角色互换,重做该项目。实践表明,一体化的训练模式能实现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无缝衔接,学生能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中参与整个项目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职责范围,并通过不同的角色转换,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协同合作对完成整个软件项目的重要性。
3.2项目驱动,全面实践CDIO
CDIO的核心就是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系统,它展示了一个产品或系统完整的开发过程,也体现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精髓。从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角度,无论是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开发过程,还是以测试流程为主线的测试过程,无不体现着软件产品从构思到运作的整个生产过程,与CDIO理念不谋而合。这里,我们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CDIO方法论为指导,严格按照“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不同阶段来开展实训过程,以培养学生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化意识。CDIO与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过程的对应关系
3.3分组互学互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能力是CDIO大纲要求工程毕业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软件企业非常看重的一种职业能力。在实际实训过程中,我们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又细分为开发小组和测试小组,各小组由一名组长和若干名组员构成。根据任务分工不同,每名学生都被赋予一定的角色,组员在组长的指挥协调下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实践表明,分组模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组员之间分工协作,互学互助,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大为提升。
3.4面向全体,务实勿虚,促进共同进步
综合实训是一种典型的自主学习课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实训项目,但由于任务分工不合理、学生自制力差等原因,容易导致小组内个别技术较好、自觉性高的学生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工作,而部分学生却人浮于事,使团队分工协作流于形式,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提高。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考虑在角色分配和任务分工时,尽量使学生都能承担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用例设计、脚本设计、测试实施等较为具体的工作,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训练来提高专业技能,而对于需求分析、计划制定、总结报告等相对较“虚”的工作则由组长带领全体组员共同完成;同时,任务分工也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技术基础、兴趣爱好和特长。这种分工方式在尊重学生个体意愿的基础上使得每个人都有具体明确而又力所能及的任务分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3.5实施多维度考评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评价,良好的考核机制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指引作用,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实训课程的考核上,我们以CDIO大纲要求的能力培养为导向,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举,实施多维度的考评机制,每名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所在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评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能力,小组成绩主要考评学生所在小组的整体表现和工程实作能力,个人成绩主要考评学生个体所承担任务的完成质量,且每项成绩的考评方式也是多元的,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在小组内部,同组学生的小组成绩相同,但平时成绩和个人成绩各异,引导学生在努力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重视组内的协作互助,并通过各个个体的高质量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实践表明,该考评体系既重视最终学习成果的呈现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既重视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关注学生个体在团队中的价值;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有效避免了传统评价方式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结果趋同化的弊端。
4结束语
综合实训是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克服传统实训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对软件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了新的实训模式。新模式以CDIO培养大纲为指南,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构建实训过程,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有效结合,强调知识应用与拓展、技能训练与提高、工程实践与实作、职业精神与素质、团队沟通与协作等能力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培养。实践表明,新的实训模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型软件人才。
软件工程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件全面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硬件的不断完善,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更加高效化和规范化。目前,软件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模型和工程支持技术是软件工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21世纪以来,由于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对软件工程技术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本文主要以计算机发展和软件工程的发展为切入点,并结合现在我国电子市场的发展方向对于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
引言
软件与其它产品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它是一种生产较难而且知识密度较强的产品。因为20世纪计算机刚刚兴起,成本是比较大的,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编写程序,其生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这种现象也极大的制约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软件才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认识到了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在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对计算机软件设计也就有了一定复杂性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中软件工程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在发展中的变化,由此才能有效的推测出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趋势。
1、软件工程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软件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下方面的变化:
(1)计算机中的中间件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计算机处理一些细小的事件,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节省软件开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这样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业务逻辑中,精简代码行数,使软件开发的规模逐渐缩小,软件工作人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对其工作进行良好的定位。
(2)由于计算机能力正在向服务器端方面不断靠拢,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和实用的中间件技术是当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大型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3)随着j计算机各方面能力不断的增强,使软件的使用逐渐得到了普及化。
(4)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和普及,使原本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人员又被重新整合在了一起,只要框架与基础合适,他们就可以将软件工具有效的开发出来。
2、计算机发展的变化
从计算机模型来看,冯诺依曼理论体系中的计算机二进制码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从计算机能力来说,主要在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云计算也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2)摩尔定律的出现使CPU的运算能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运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单科CPU方面上,运算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困难的。
(3)多线程多核技术以及并行运算技术给服务器处理能力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这两种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冲出了服务器处理能力的瓶颈,致使许多计算机能力向着服务器端发展,C/S模式(胖客户端结构)不再受欢迎[1]。反之,B/S模式(瘦客户端结构)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欢迎。
3、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1)软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新趋势是开放性的软件计算方式。随着全球化的协同合作不断的加强,软件本身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技术。所以这种新趋势将必然成为软件工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和重点。并且,开放性计算给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便利,这种计算方式更加有便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在后期的维护中,将更加专业和容易,对与开发者和客户来说,这是一个共赢的方式。
(2)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软件开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已经显得十分吃力了。全球化合作是未来软件在开发中的新方向,因为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许多软件对开发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软件在国内是无法良好的进行下去的,需要在国外完成。同时,软件外包的发展在软件全球化共同协作中发展步伐逐渐变快,许多从事软件外包工作的公司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这些软件外包公司,通过对软件工程进行合理计划,将编程部分、设计思想、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发布等各个模块分裂开来,分配给不同的国家完成。这个分配的过程便是实现信息全球化的基础,并且该过程已经逐渐成为了许多外包公司主要的发展手段。
(3)模块化思想的挑战
软件工程全球化协作在给软件开发者带来了许多机遇的时候,同时也给软件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挑战。各软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竞争也越发的激烈,正是因为这种激烈的竞争,使软件开发逐渐向着模块化思想的方向发展。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本质是以科学的手段,把相似和已知的软件结构进行分类,同时用一定的方式,将其模块化,这种思想主要是基于解决实际生活中传统技术不灵敏的问题提出的。这种设计思想的提出,不仅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和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对软件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四、结论
软件工程技术是现代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支柱之一,其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创新与改革,才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成熟的阶段,而软件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不会只停留在现在这个阶段,其将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软件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模型和工程支持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致使软件不再是原来单一的面貌,而是集科学性、复杂性和有效性于一体的技术。同时在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着重根据其特点,努力找到相关解决办法。在发展的同时,摒弃掉原有的弊端,进而朝着良性发展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忠华。软件工程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1(24):69-71.
[2]何金泽。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分析[J].信息化建设,,05(09):398.
[3]杨锐。浅谈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17):70-71.
1.负责开发项目的系统分析、研发与组织实施
2.负责开发符合系统要求的软件内容
3.修改以有的系统方案,以维持优良的操作性能及正常的信息沟通
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5.提高生产的效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6.适应性维护工作
7.掌握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控制
8.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系统操作技术和译码编程的有效使用
9.跟踪it技术进展,做好技术储备
10.推广完善公司系统,完成项目接口、开发工作
11.协助相关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工作
关于软件工程的论文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从工程意义讲,软件工程包括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及维护等一系列工程活动;从课程结构讲,软件工程表面看是一门课程,实质上系统综合了计算机类的多门专业课程及项目管理类课程。因此,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既抽象又综合的工程类课程。软件工程课程不仅是一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也是众多任课教师较难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课程。这主要源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目前,软件工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介绍,主要讲解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步骤及使用方法,缺乏有效案例和工程项目支撑。同时,大多数学生没有软件开发方面的经验,对软件开发及相关概念只停留在记忆层面,只知道有这些方法,却不知道这些方法能用在哪些地方、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导致学生越学越迷茫,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二)知识体系不完整
虽然整个软件工程的知识结构是完整的,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知识点的讲解是单个的,割裂了知识的连贯性。尽管知识点前后有一定连续性,但软件工程课程比较特殊。软件工程可分为若干子阶段,有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等子阶段。每个子阶段可以看作是一个里程碑,有自己的独立性,导致各子阶段对应知识点相对独立。因此,课程对应的各阶段知识点显得孤立、没有连续性,各章节知识点相互割裂,使学生无法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软件工程各阶段的知识点,无法形成整体的软件工程概念和思想。
(三)重理论讲解,少实践练习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中,多数以讲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理论为主,抑或增加一些对应知识点的简单案例讲解,学生大多时候都是被动接收,没有参与内容或案例的分析讨论,对知识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缺乏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也有一定的实验教学要求,但一般只停留在编写软件项目文档的单一环节上。若没有进行实际项目演练,这种单纯文件编写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思想的提出
针对上述几点问题,要使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的局面,提出以项目为导向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即以软件工程项目为导向,项目开发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新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项目开发为主线,辅以相应的理论讲解,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运用软件工程中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学到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项目中,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习体系。该教学模式能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点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与选取。为使用于教学的工程项目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项目的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与软件开发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或联合办学,将企业内的项目划出一些子项目让学生开发,子项目在企业同时进行开发。每个开发阶段,可将学生的文档与企业项目文档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使学生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理解各阶段文档的重要性及写作规范。这种项目选择方式,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且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文档进行比较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抽象。
第二,从自身需求或较熟悉的领域获得项目,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这些项目学生都比较熟悉,与其生活和学习相关,易于理解,相对容易实施。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这些项目需求较少,且是学生熟悉的领域,有些学生可能会抛弃软件工程思想,跳过前期的可靠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等阶段,直接进行编码阶段的项目编码,完成项目制作。这样,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前期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观点。
目前,这种项目获取方式是高校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采用这种项目获取方式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项目开发水平,适当增加项目难度,使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项目开发思想,顺利完成项目。
三、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主要以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并在讲解过程中根据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教学时,以学生的自主开发实践为主,教师起辅助、辅导的作用,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文档编写等综合能力。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分为4个阶段。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任课教师根据软件工程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内容间的联系,按上述项目设计与选取原则,制订若干工程项目课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成若干开发小组,每个小组从项目组中选择一个项目课题。条件允许时,可以一组一题,也可以两组一题。两组一题的`好处是两组间可以相互比较,取长补短。
(二)理论讲解阶段
理论讲解阶段是把软件工程课程的知识点按软件开发顺序进行讲解。在理论教学时,以一个实际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以体现软件工程课程各知识点的连贯性和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培养学生软件项目开发的全局意识。理论讲解时,不能一味讲理论知识,而要根据知识点,结合案例,多进行引导、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引出要讲解的知识点,然后结合知识点分析案例,再根据案例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待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再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如何在项目领域运用这些知识点,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自己的小组项目。
(三)项目实践阶段
项目实践阶段以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开学之初选定项目课题,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已选择的项目课题建立初步设计思路,接下来把思路付诸于实践。这个阶段以学生自主进行工程项目设计为主,教师只需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答疑。学生根据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按照软件工程步骤,从需求分析做起,一直到项目测试,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结束,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项目开发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实现知识扩展。
(四)项目验收及评价阶段
到学期末,要对各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检查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对项目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时,可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由教师主导,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由教师根据各组项目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通过小组评价,学生能学习各组之长,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工程项目课题。
四、结语
以项目为导向的软件工程教学方式,使学生站在软件开发人员角度模拟完成项目,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软件工程的各个知识点。该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项目,并在完成项目时运用软件工程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软件工程中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真实有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解决传统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不足、概念不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教学难题。
职责:
1.根据项目需求,配合销售人员前往用户现场进行安装,实施;
2.处理客户的服务请求,配置和修改系统以满足客户要求;
3.负责公司软件产品的安装调试、演示培训、应用指导等实施上线工作;
4.解决客户提出的有关软件使用的疑难问题。
5.收集与分析客户需求,编写需求文档,引导客户需求,对需求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任职资格:
1、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等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
2、对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3、熟悉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
4、有较强的阅读沟通和理解能力。
5、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熟悉c#,sqlserver者优先。
6、有过网络构建项目经验者优先。
7、热衷于软件系统开发事业,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8、有驾照者优先!
软件工程论文模版
计算机软件工程论文模版: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创新与完善
摘要:虽然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我国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创新。文章首先阐述了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创新的主要对策,最后提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创新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详细来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员工管理,对于软件工程来说,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编制各个项目的后续处理工作,并找到需要的信息,而员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来说,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各个岗位的需求而设定不同的工作员工,并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在员工管理方面,应该综合考虑工程的规模大小和性质,对员工职责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将不同优势和技能的工作人员用到位,员工管理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来说,员工不仅仅是一个团队,而是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工作。第二,用户管理,因为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目的就在于为广大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因为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应该做好调查的相关工作,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软件。另外一方面,为了确保软件更加人性化,应该在软件设计环节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并获得用户的诚挚反馈意见,切实考虑用户的需求,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软件。软件设计应该遵循实用性和潜力性等原则,要满足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具备改进的潜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第三,组织管理,这一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软件信息能够更为准确传达到对方,从而进行明确的分工,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采用更为合理的组织分配原则,降低人员简单的集合发生率。组织管理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而设计不同的系统模式,避免统一系统模式。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一方面,计算机软件需求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脱节。需求分析和业务处理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并没有考虑二者的衔接性,导致整个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在需求分析阶段,一些软件开发人员没有全面调查业务数据,也没有全面调查开发和测试等活动,所以其作用就比较有限,只能局限于软件框架开发层面,也没有业务经营和规划等方面,这样就会导致很多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不按照一定的业务规则工作,也不能深入分析需求,结果必然会造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终端产品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另外一方面,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不能正确评估其工作量,而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本身就属于业务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的管理业务,并且各种人为因素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员工的个人素质、综合技能、理论知识等,但是现在很多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都没有对人的因素给予足够重视,造成不能准确估算软件开发工作量大小。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在管理过程中持续改进和研究评估工作量问题,不断探索更为准确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实现管理目标。因此可以看出,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我国还处于比较新的开发项目,很多关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问题都处于刚刚发现的阶段,并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运行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且这一管理工程本身就是特殊的技能,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所以有效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属于比较困难的事情。
3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本文认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对策主要包括:第一,建立健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首先应该重视各种人为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注重计算机人才在软件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建立健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人才体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软件工程管理目标。其次应该鼓励软件工程管理人员学习计算机软件相关理论知识,加强管理技能培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最后是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表现不合格的人员应该进行惩罚,并加强这些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整个工程顺利完成。第二,重视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能够知道,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比较复杂,涉及到各个环节和工作,其中不可避免着各种风险。从整个阶段来看,风险主要包括需求、成本、技术和进度。详细来说,需求就是客户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相关要求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操作和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客户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导致软件与预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客户要求重新设计,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影响整个管理工作的进度。对于有效防治软件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风险,本文认为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可以包括: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培训工作,及时进行风险信息反馈,解决软件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问题,并提交风险报告。其次是加强风险识别工作,准确辨别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采用转移、减缓等具体措施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降低经济损失。最后是准确把握软件开发工作的进度,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实时监控软件工程进度,解决各个阶段的风险问题,确保整个工作的进展。第三,创新软件工程管理工作理念,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掌握更为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效率。在软件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需求的分析,明确其基本功能和约束条件,并编制用户使用指南,方便用户使用。为了准确获得用户的需求,可以组建需求调研小组,考虑各个群体的差异性,并选择最为经典的案例作为需求决策的基本依据,加强后期用户交流,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可。另外一方面,还需要统筹规划软件开发平台,也就是形成统一系统操作平台,保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此类的平台,因此需要加大该方面的研究力度,尝试形成统一平台,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
4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工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网络的身影,而计算机软件工作管理有效运用是网络运用的基础,所以目前各个行业都在应用计算机软件工程。另外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对校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授课、传递知识,而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统计信息等。总而言之,21世纪就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软件为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不断改进,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石晓山。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完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4):102
[2]于文龙。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J].网友世界,2014,16:1
[3]于文龙。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A].网友世界,2014:1
[4]修鹏鹏。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3:110-111
xx年已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担任公司开发部的一名软件工程师,主要从事着java项目的开发工作,这一年来我低调努力工作着,不求闪亮显眼和光芒四射,只为平静和淡定;这一年中所做的成绩如下:
一、财政局项目,本人独立负责开发会计处的三个子系统:
1、会计人员信用查询系统。
2、代理记账机构信用查询系统。
3、会计人员网上报备系统。
以上三个子系统上线后,方便了社会各界查验会计人员的真实信息、方便了查询合法的代理记账机构信息,以及方便了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报备。
二、餐饮行业项目,在团队开发项目中直接参与了豪享来餐饮有限公司总部的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主要负责的系统有:
1、房屋租赁合同管理系统。
2、短信收发管理系统。
3、会员管理系统。
4、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
系统应用后,豪享来在管理全国各门店房屋租赁合同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并且及时有效提供了相应预警信息;短信收发系统方便了总部及时传递各项信息;会员系统更好的管理全国各门店的会员信息;人事系统在管理中减少工作量等。
三、金融行业项目,我参与了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企业转账管理系统中的部分模块开发。本系统方便了企业快速实现大量和复杂的转账工作。
四、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项目,正在负责和开发的是住房货币化补贴网上申报审核系统。本项目采用了新技术,使界面更加大方美观,很大程度上改善人机交互平台的效果。
总结不足:驻豪享来总部做项目时,由于团队内部某些原因,加之外面的其他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开发进度和影响最终软件质量;这是包括我在内项目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检讨的地方。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个别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自我不断的学习吸收新技术,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并且及时的把新技术应用在实际的项目中,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
一、选题背景
当今的互联网服务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和千变万化的需求,其中就包括需要管理海量的数据,并且能为高速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持续可依赖的服务。这里所说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了诸如在线邮箱、搜索引擎、在线游戏、在线金融系统、内容分发网络、文件共享网络等等。 因此,能提供这些互联网服务的系统往往很庞大:由成百上千台机器组成,并且这些机器可能在同一个数据中心里,也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通过不可依赖的网络进行通信。在具有如此巨大的扩展性的集群中,错误的发生变的很常见:一部分机器可能随时会遇到硬件或者软件故障;网络延迟和网络故障随时可能发生,导致丢包、网络分区等情况;偶发的恶意攻击或是操作错误,也有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灾难性错误发生。 所以,构建这种系统的软件往往很复杂,同时,每隔一段时间,系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升级)以提升性能、修改错误或增加新的功能。本文工作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设计一种工程上可行的升级方案,使得这种规模的分布式系统能在升级期间能持续地提供服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时下云计算十分火爆,各种互联网公司、银行、政府都经常提及云计算,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系统也层出不穷,不论是著名的大型分布式产品的开源项目诸如 Hadoop、Open Stack、Mongo DB 等等,又或者是国内外的著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Amazon AWS、Microsoft Azure、阿里云们,云计算早已从纸面或者是宣传标语中,走向了实实在在的落地阶段。 但是,针对云计算抑或是分布式系统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的相关研究,尤其对于国内的相关领域而言,却是比较缺少的,国内工业界的著名厂商们似乎都在闷头造车,分享出来的解决云计算工程中实际具体问题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依然较少。 本人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仅得益于研究生期间的一些实习经历,结合工程实际,尝试对分布式系统的升级和数据迁移问题做一些总结和提炼的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创新。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分布式系统是其组件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上,组件之间通过传递消息进行通信和动作协调的软件系统[2]。分布式系统是一个统称,常见的有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等等。本文所面临的升级和数据迁移的问题涉及到更多的是分布式存储系统,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定义如下: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大量的普通的PC 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互联,对外作为一个整体提供存储服务。也可以说,那些以数据存储和访问为目的而设计的分布式系统称之为分布式存储系统。 与普通的软件系统不同,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理解这些特性对解决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扩展性: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扩展性是最重要的优势,往往可以扩展成百上千台的规模。同时随着集群规模的增长,其系统整体性能表现为线性增长。并且,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将数据和请求分配到不同的物理节点,物理节点的数目和集群处理能力成正比,集群是线性可扩展的。同时,集群能否扩展,可否线性扩展是衡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低成本和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具有的自动容错、自动负载均衡机制使其可以构建在普通的 PC 机之上。另外,线性扩展能力也使得增加、减少机器非常方便,可以实现自动运维。因此,对整个集群而言,分布式存储系统具备高性能。 数据分布:分布式存储系统区别于单机存储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它可以按照一定方法进行数据切片,不同的物理节点分布不同的数据分片,从而将系统的存储容量压力和访问请求压力分散到系统集群的各个物理节点上,使系统整体能够存储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同时能够接受更多的并发请求。那么如何将数据分布到多台服务器才能够保证数据分布均匀?数据分布到多台服务器后如何实现跨服务器读写操作?常用的数据分片和分布方法有两种:a.哈希分区方法,即根据数据的 Key 进行哈希取模,离散的分配到集群的物理节点上,Amazon 的 Dynamo 采用了一致性哈希算法进行分区;b.连续分区方法,即将整个数据集合按照 key 来排序,根据 key 的范围进行分片。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简述了云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目前的现状,系统升级的必要性,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一些典型的 Nosql系统,综述了在单机软件成熟的升级方案以及在分布式系统升级问题上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
第三章为难点分析及总体设计。本章系统地分析了分布式系统升级问题的难点,并且提出了高可用的分布式系统升级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问题的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章为详细设计和实现。本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依次详细地设计了在单数据中心和跨数据中心的分布式环境下的系统升级方案,为本论文的最为重点的章节。
第五章为方案测试与实施。本章在详细设计与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测试和实施方案,通过测试分析和实验分析验证了升级方案的有效性。
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总结了全文所做的工作,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并且对论文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后续研究做出了展望。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引言 9-11
1.1 研究背景 9
1.2 本文主要工作 9-10
1.3 本文组织结构 10-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23
2.1 分布式相关理论 11-14
2.1.1 基本概念和特性 11-12
2.1.2 CAP 理论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