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前,先进的办公设备的出现降低了汉字的魅力,弱化了学生写字的能力。就现在多数乡村中小学的语文基础教学现状来看,情况的确不容乐观。笔者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看到,语文大纲中新出现了高考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的要求。该要求把规范字与考试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引起老师和家长对规范字的足够重视以从小培养学生养成练字的好习惯,并让大家明白写字教学不仅仅是锻炼技能,更是开发智力,开发情商,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补课或缺的载体。鉴于此,家长和学校就不应该把练习写字当成负担,而是应瞄准新时期汉字书写技术的发展方向,研制具有时代特征、创新价值、简便使用、易于推广的写字教学方法,从握笔姿势、坐姿到下笔顺序、字体结构等方面,通过真正有效的写字教学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把写字教学与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联系起来。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对乡间文化略知一二,其中,因对书法偏爱,所以较为关注。多数村子、街道缺乏文化氛围,若无书香门第之袭,学生的书写实难过关,甚至很成问题。影响考试成绩的同时,偏离了中华文化传承之轨道。在此,结合我所了解的农村中小学学生书写现象,试谈谈农村中小学书写问题,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作业、作文,除少数按规矩办事外,或错别字满天飞;或笔画“张牙舞爪”;或根本就让人看不清字的“相貌”;或不管格式,自由跳舞;或任意涂改,面目不清。
二、影响书写的几个因素
1、教师。
在农村,很多学校,教师对写字不够重视,意识不到位。部分教师或没练习过书法,不懂欣赏,不知如何教授;或写字随意、不规范,字东倒西歪;或写倒笔画,写错别字。教师本就应该起示范作用,如此这般,还谈什么教学生“写规范字”,传承中华文化?
2、家庭。
在乡下,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确很努力地赚钱,但是,如此一来,他们真正贴近孩子教育的时间也就非常有限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可说是“毫不操心”,他们不会花时间陪孩子学习,就更不用说监督孩子练字了。其实,不能辅导情有可原,但懒得监督就理无可恕了。
3、学生。
部分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认为写字好坏并不重要,所以将太多的时间花在学习知识上。多数学生缺乏练字意识、学习意识,时间花在了玩上,哪有精力练字啊!
4、外部环境。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都渐渐地忽视了写字技能的培养。电脑时代,很多材料可以用电脑打印,因此很少有人关注别人字的好与坏。在生活中,除了考试,写字的机会很少,最常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而社会上设计签名的很多,只要选中一款适合自己名字的写法,花上一两天就能练好艺术签名,而其它不常用的字就不用刻意练习。所以很多人在要用字时,竟忘了怎样写,或只能以别字代替,让人哭笑不得。人们在闲暇时喜欢聊的不是文化,而是挣钱、消费、胡乱吹牛、张家长李家短。学生课余接受的自然就没有“字”文化了。有了经济意识,却缺少了精神文化,人生财富,学生得不偿失。
三、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写字水平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写字一定要过关,既然是孩子们的领路人,就应当有那起码的水平。我认为写字应与获取教师资格联系起来,与综合考评教师联系起来。我相信,有教师带头示范,学生们的字一定会漂亮起来,说不定每所学校还会培养出几个书法家呢!
2、培养农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字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手段去激发。从小学低年级起,教师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写字,包括正确的笔顺、笔法、结构等,再引导学会观察,发现规律,学会比较。当然,这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乐意学,有兴趣。教师可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穿插一些书法名家练字成名的故事以激励学生练习,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写字写穿木板的故事;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不仅明白刻苦出真知的道理,而且敬佩名人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也可在校内或班上组建书法兴趣小组以系统培训,在教室、学校甚至家里张贴名人、老师、学生作品(书法样品),并适当点评说明,营造一种书法艺术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写字兴趣。还可举行书法比赛等以奖促练。总之,无论哪种方法,都应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为目的。
3、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写字氛围
其实,学生练字,既练好了字,利于考试,利于传承,又学习了书法史,学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就更加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研究中华文明了。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积极行动起来,将祖国的“字”文化传承下去。那就应从小抓起:大家一起练字!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之一。”提高全民素质,规范各行业用字:广告、招牌、告示等,对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平时闲谈,身边的人都可互考,要不然,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太多的人把“装潢”写为“装璜”,把“尴尬”二字皆视作“九”旁,形近字混在一起乱用并美其名曰“通假”……
泱泱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艺道无涯,汉字书写可见一斑,书法的传承需要的是国民的共同努力。时下,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已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习汉语热,外国友人争相到中国学习汉语,汉字已经走向了国际。规范、美观的汉字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学习中国汉字,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教育部门不仅要能着眼于汉语的内涵,又要能着眼于汉字本身的中国热点,通过文字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如此一来,既传承了中华文化,又加快了经济建设,岂不两全其美!而这一要务的完成,就有赖于众多的未成年人了,他们任重而道远啊!因此,为了祖国的未来,老师们,行动吧!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将文本简单地进行还原,更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见解与看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设施再现教学,并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搭建起通往语文殿堂的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升华学生的认知
在学生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表达出来,在学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交流与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总结,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当学生认知出现偏差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来自行修正;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激烈的讨论来让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参为中心,一切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封闭教学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与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这样课堂才能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四、总结
总之,个性化阅读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追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释放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张丽 单位:沧州教育局石油分局华北油田东风小学
论文导读:听课的老师不由在心底替李老师担心起来。听课给我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听课
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要听青年教师的课。今天上午,我随其他老师一同去听了李老师的课,看到他教的是“语文园地”,听课的老师不由在心底替李老师担心起来。“语文园地”是比较难上的课型,要拓展、要趣味……诸多要求,能把握好吗?
一、微笑在课堂上绽放
姑且不谈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就李老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微笑而言:
李老师的笑是灿烂的,不但嘴角在笑,眼角也在笑。
李老师的笑是亲切的,伴随着轻声细语,再难的题目,学生们也愿意积极地去思考。
李老师的笑是真诚的,答错了,没关系,冲你笑一笑,请坐,再想一想。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多么怕上语文课,语文课上永远是老师呆板的面孔,永远是没完没了枯燥乏味的读与写。
二、灵动在随机中生长
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总是充满变数,课堂中也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但不管学生的思维如何,教师总是忙着教教案。学生发言偏离教案了,教师总是用“下课后我们再讨论”来搪塞,且美其名日“教学机智”等。这如何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机智?课堂呼唤真正的机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呼唤“随机应变”。李老师虽是青年教师,但我还是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机智。
李老师让学生理解“九牛一毛”,学生说:“九牛一毛就是非常珍贵的意思。你想呀,九头牛,只找到一根毛,不是很珍贵吗?”面对学生别出心裁的理解,李老师不是简单说不,他听出了学生对“九牛一毛”的理解有对的成份,微笑着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说他说的意思对吗?哪儿说对了,哪儿说错了?”既指出了学生答案的不正确,又表扬了说对的部分,还启发了大家,一举两得。
李老师让学生自读成语,有学生举手问“全力以赴”中“赴”的读音,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当李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成语时,另外一个学生正好汇报“全力以赴”,成语刚读出口,李老师就叫停了,只见他笑着对先前问读音的学生说:“听了刚才同学读‘全力以赴’,你知道“赴”怎么读了吧?”学生高兴地点了点头,并读出“赴”音。我可以断定,李老师不是“踢足球”,他不但解决了学生的难题,还巧妙地向学生们传递了一个合作的意识――向别人学习是解决难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当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全力以赴”后,李老师立即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并表扬学生活学活用论文提纲格式。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李老师,我为你叫好――为你的教学机智,为你的随机应变,为你的“应变”意识。
三、效率在主动中提高
不管李老师是出于何种动机这样进行教学,但他的教学行为产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我是欣赏的。
这节课主要教学“积累成语”和“读背《三字经》”。整整一节课,李老师都是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说来完成。可以说,这些学生几乎“无师自通”,正确读出了所有成语与《新三字经》,基本说出了词句的意思,在少数学生的解说下,学生大多理解了成语与《新三字经》。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发言,你能感受到浓浓的思维气息和跃跃欲试的热情氛围。
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教师只是“穿针引线”。
我在惊叹这个班学生的活力的同时,我还想到:一些教师手把手教,一个字一个字教,教学真的很扎实吗?也许,考试能够显示出这种“扎实”,但一想到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我觉得学生更需要愉悦,更需要这种自主的课堂。
当一切变成自己的需要了,我们还需要担心学生学习不自学吗?还需要担心教学效率不高吗?
四、学生是需要发展的
有时,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个个是“神童”,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有时,也不能把我们的学生个个看作是“神童”,什么都让他们自己去捣鼓,乐得个袖手旁观。
学生的发展需要点拨。“沧海一粟”中的“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磨铁杵,终成针”等,你不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怎会明白,不明白这些关键的词名,学生又怎能将成语、短名真正弄明白?适时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学生的发展需要时间,学生的发展需要调动。八个成语,三句话,一个“背”字就希望学生能背出来?学生能背,那也是机械记忆,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我们可以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把这八个成语串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在说话或讲故事的基础上来背,是不是更有趣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背诵,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有效、最巧妙。这样,学生背起来是不是更有意义些?是不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语文园地”的教学也很精彩。我已情不自禁,恨不得马上就要冲向课堂了。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为培养其文学素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篇幅,学生学习丰富的寓言故事、儿歌等语文内容,能够有利于其对语文知识的全面理解,因而儿童文学深受人们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儿童文学与语教学之间的联系,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儿童文学资源,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语文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通过语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儿童文学予以高度重视,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儿童文学,进而有助于其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突显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儿童文学内涵
所谓儿童文学指的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为儿童提供阅读的作品。儿童文学的种类有很多,包含寓言故事、科幻故事和童话、诗歌等,诸多的创作方式,都使得儿童文学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与小学语文其他教育文章相比,其具有趣味性,所以儿童文学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儿童去学习。在儿童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将儿童作为主体,向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儿童学习儿童文学能够陶冶其情操,为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总之,儿童文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对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补充,对于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而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教育人员加大了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讨论,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自从产生儿童文学开始,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材通过多次改编,并推出了一系列儿童文学创作,目前,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较大的比例,所以表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空前发展。同时,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总之,儿童文学的产生,能够积极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的重要资源
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重要资源。儿童文学是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材料,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能够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由于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比较广泛,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儿童诗歌、散文等作品,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开展故事会和表演等活动。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习作练习时,可以将儿童文学作为范本,所以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在“陶罐与铁罐”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理,通过讲述寓言故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先向学生朗诵该文章,学生仔细分析故事,可以了解到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比较骄傲,对陶罐持有鄙视的态度,然后将二者埋在土里后,陶罐出土却成为了文物,而铁罐变成了泥土。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寓言故事,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而我们一定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并正视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并和睦相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能够使其学会做人的道理,并学习到一定儿童文学知识[3]。总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儿童文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当前,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提高思想能力已经成为培养儿童的核心,所以小学在语文教学期间,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将提高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其内容和题材都相对广泛,儿童文学中所描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相关矛盾冲突等都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此外,儿童文学能够满足儿童心理特征需求,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在讲解“小小竹排画中游”期间,学生通过诵读“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首诗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到该诗歌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江南水乡撑着小竹排,观察江南秀丽的风景,并感受到江南水乡物产丰富[4]。同时,鸟儿欢唱,鱼儿游动,从而表达了小男孩愉悦的心情。此外,借助于对两岸禾苗和树木的描写,呈现对大自然赞美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儿童文学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对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一定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儿童文学,有利于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作用,结合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展开语文教学,从而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松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课外语文(下),20xx(12):21-21.
[2]李艳玲。论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展望,20xx(22):69-69.
[3]王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xx(10):227-227.
[4]王艳秋。探讨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读与写(上,下旬),20xx(23):72-73.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也逐渐向现代化转变。教师可以根据网络的优势,灵活运用网络,采用网络阅读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以网络环境为主要平台,从而让高年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互联网上利用形式多样的资源来获取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学习《蛇与庄稼》这篇文章时,教师一方面可通过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来收集蛇与庄稼之间关系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动物与庄稼之间奇妙关系进行分析感受,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画出猫、田鼠、土蜂之间的关系图,并尽可能对事物之间有哪些关系进行思考总结,以及掌握这些事物关系的作用是什么等,最后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独立掌握阅读部分相关信息,紧接着教师再开展一些所阅读的信息之间的交流活动,从而让学生之间的阅读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的这种网络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从而促使阅读教学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二、阅读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并不是教师单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地掌握分寸,灵活地组织学习,不能一味地以讲授内容为主。具体教学过程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题而入,整体感知文章
一般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一篇新文章时,大部分都是从题目开始学习,例如,在阅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时候,教师会在阅读之前问“:有哪位学生看过真实的大海?你们喜欢海洋吗?为什么?”学生通常会积极回答“:我心中的大海很宽很蓝非常漂亮,但是如果出现台风等恶劣天气就会非常危险,甚至把附近的船只都卷进去。”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进行总结,说“:是的,海洋神秘莫测,变化多端,但是依然有人坚信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来阅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来一起解开这个谜团吧。”由此,可将学生带入课文中去。
2.部分理解,细读精读
这个理解过程就是需要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熟知语言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的,并且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字逐句地细读课文,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都标出来,然后再划分文字层次,从而准确地把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整体深化课文,课外延伸课文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在阅读课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心理特征,通过采用各种阅读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于语文论文感受性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后,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取向──感受性阅读进入我们的视野,为研究儿童的阅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感受性阅读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作为新的阅读取向是与理性的分析为主的阅读方式对立的。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条分缕析的阅读教学操作理论是“举一反三”,旨在通过讲深讲透课文使儿童习得语言规则、发展语言;而感受性阅读教学追求语文学习是在语言的不断的、大量的刺激、冲击之下而习得的,坚持的教学操作理论是“举三反一”,因此更重视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和感受。当下,不少语文教师积极实践,在探索中总结感受性阅读教学的良策,但是,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偏差也不断出现,与此相关的争议也不绝于耳。这两年我任教新课程第二学段语文,尝试着走感受性阅读教学之路,以人教社四年级上册课文为例谈谈感受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选准感受文本的重心。
小小年纪失去最亲近的、最可爱的人──母亲,这是何等的可怜,何等的痛苦。我读着《卡罗纳》,卡罗纳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可怜、痛苦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此时,我想文本的大半文句渲染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在课堂上好好引领儿童感受。于是,第一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读全文,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读全文,划划找找:用“──”划出写卡罗纳可怜和痛苦的句子。
3.呈现句子,研读感受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
4.划找词句,研读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和关爱。
教学时,我发现卡罗纳的可怜、痛苦也深深地走进儿童的心灵,儿童沉浸在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中难以自拔,很难走出那痛苦的心灵环境,对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和关爱的'文句产生阻碍。我深思中推测,这喧宾夺主的文本解读重心取向的不当是主要原因。其实,这个文本倡导的主题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不是感受人们的可怜和痛苦。教者要在文本倡导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的平台上解读文本。于是,第二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初读全文,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全文,划划找找:从哪些文句感受到卡罗纳需要同情和关爱,用“──”划出来。
3.呈现句子,研读写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的句子,感受他需要同情和关爱。
(4)划找词句,研读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和关爱。
两个学案过程虽相似,但是文本解读的重心却截然相反,第一个学案儿童在解读文本中感受语言的心向与文本的价值南辕北辙。选准文本解读的重心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同理,如《巨人的花园》则应该把文本解读的重心选定在“共享快乐”这一主题,然后从这一视野去感受有关写巨人自私的文句。反之,阅读教学的效果则天壤之别。
二、摸准感受文本的路径
解读文本如果走理性之路,儿童很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很难和文本、作者心贴心零距离对话,很难感受平淡语言中蕴含的和谐之美,心灵之美,人文之美。反之,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学生容易慢慢地走进文本,走进平淡语言中蕴含的和谐美、心灵美与人文美之中。
《搭石》一课,儿童很难体会文情美,这不仅因为搭石和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还因为搭石实在太普通了,再加之课文采用朴素的语言蕴含美的语言方式来抒发质朴而深浓的情感。如果没有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没能以作者的视角与心灵去感受语言,要求儿童通过感受人民摆搭石和过搭石体悟当地人民的心灵美与和谐美谈何容易。教学中,我摸准感受语言的路径,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
1.快速通读课文,学生谈谈读文后的感受。
2.再读课文,从整体的角度走进作者的感受。(师:离家多年,作者难以忘怀家乡的人,难以忘怀家乡的事,难以忘怀家乡的一草一木,最不能忘怀的是什么?──生:搭石。师:文中那句话表达了这种意思?──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自由快速读课文,思考:那些画面是作者深藏心底的一道道风景。
4.细读课文,抓词抓句品味课文的蕴含的美。(课文写得很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描绘出一道道风景的美。)
艾略特说,艺术作品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是寻求一个“客观对应之物”,换言之,一组事物,一个情况,一连串事故,为某一特定情感的公式;于是,当必须终止于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出现时,那个情感便立即被引发出来。在教学《搭石》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儿童通过感性的画面感受语言,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作者的情感撞击儿童的情感,用文中语言蕴涵的美感动儿童,他们“那个情感便立即被引发出来”。
再如,教学《长城》第二自然段,了解长城的特点,我尝试着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思路解读文本,教学效果截然相反。
第一种教学思路:
1.指名读文,课文写出长城的什么特点?(生:高大坚固)
2.再读课文,哪些句子写出长城是高大坚固的?
3.指导朗读。(带着这些感受读读课文。)
第二种教学思路:
1.指名读文,你觉得长城设计怎样?(生:设计精妙。)
2.再读课文,你喜欢这样的设计吗?(感受古人的精妙设计。)
3.指导朗读课文。(带着敬佩古人智慧的感受读读课文。)
第一种按理性思路解读文本感受语言的教学,儿童学习的兴趣不大,激情不高。第二种按感性思路解读文本感受语言的教学,儿童抓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感受到宽阔的城墙顶便于守卫国土的古人通行,抓住“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瞭望口和射口”和“三百多米、互相呼应”感受古人设计长城的精妙,感受长城是坚固的城堡,儿童内心对“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结而成”的解读也水到渠成。
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摘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只要学生在掌握词句的基础上,能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知道文章的表达方法就可以了。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走出课本小天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我从事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多年,总感到数学课简单好讲,语文课知识点多,讲不全,无定法,提问题不知深浅。有的青年教师向我请教语文课怎么分析课文,从事25年小学语文教学的我,一时竟也回答不上这个问题。因为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下面即对此展开探究。
一、学段不同,教学重点不同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朗读为主,课文分析只是简单说说。但到了小学高年级,识字量逐步减少,识字写字只能简单说说,阅读教学却成为重点。作为语文教师,先要明白自己所上的语文课是属于哪个学段,因为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不同,分析课文的所占的比重也就不同,方法自然不同。低年级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阅读简短的童话、寓言、故事,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和同学讨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阅读教学不能成为重点,教师就课文中难理解的内容简单说说即可,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中年级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明白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重点词句表达的情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思想,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教师只是对重点生字进行讲解,这样就有时间去进行段的训练,每篇课文可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识字写字教学,第二课时阅读教学。可见,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平分秋色。高年级阅读要求: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分辨个别词语的感情色彩。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知道说明方法;阅读写人的文章,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阅读叙事性文章,能说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可见,到了高年级,学生完全掌握了识字方法,能自学生字词,识字量减少到每学期150字,阅读教学成为重点,课文由段的训练过渡到篇的训练。
二、课文所在的单元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般安排八个单元,有写景状物的,有写人叙事的,有科学方面的。专题不同,分析课文的方法也各有特色。
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精读课文重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也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积累优美的词句,这样就可以在口语交际中运用,也可以在作文中运用。有的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积累在本上,没有记在心上,时间一长就忘了。所以,精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平时的生活,带着感情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去,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观点看法。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读写的方法。写人为主的文章重点赞美人物的品质、精神;叙事为主的文章要通过一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精读课文一般的授课模式是:常规教学加专题教学。
(1)侧重于常规教学。
学生默读课文,给课后要认识的字和要写的字注音、组词,教师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让学生说出课文总体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专题教学。
揭示单元重点,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读写方法。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不同,侧重于专题训练。“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课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相当于“练习题”。所以,略读课文在常规教学上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知道文章大体意思就行了,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在方法上,教师要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把自己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读写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自己把课文读懂,把问题搞清楚。所以,略读课文大多以默读为主,以学生自学为主。最后,教师就联系结语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化专题训练。略读课文一般的授课模式是:读连结语——学生自读自悟课文——就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四、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不同
对写作深有研究的语文教师,知道一篇课文的构成、字词句段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题是灵魂,统帅全篇。相信你是一个有文学底蕴的语文教师,请研究一下你所教的学生所在的年级,你会对你所教的每篇课文选择一种合适的教法。
五、阅读教学的改革创新
过去,我们将阅读教学过程分成解词、分段、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讲解写作特点这几个方面。这样就把阅读教学引入了机械训练的死胡同,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时只要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就可以了”。我们在教学中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走出课本小天地,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一、山区小学学生整体语文学习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来看,男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要比女生更好些。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优秀人数,男生都更占优势。在平时的课堂表现上,男生大胆外向,好动,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也很高。提问回答问题时,女生胆怯内向,害羞且不善于表达,说明平时缺乏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在课堂上下,女生都比男生自卑内敛。这与学校所处地区的民族宗教观念以及与女孩子所处的家庭地位和家庭教育观念无不相关。措施:要求学校教师在课堂内外应多提供给女生更多的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尤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与她们沟通交流,多传授一些“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信息和知识,鼓励她们大胆表达自己的喜恶和真实的想法。女生身心胆小乖巧,应少施与体罚,多了解她们,走近她们,鼓励她们,帮助她们。
二、山区小学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原因分析
1.生字词汇量积累不够。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的学习方法仍然保留固有的模式,“死记硬背”,不知道如何举一反三或者是灵活运用。
2.对知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在学习上依赖性和懒惰性非常强。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觉学习的习惯。
3.没有自觉性,不愿意写作业,对学习和作业完全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因此,今后的教学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4.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完全是老师教学能力不行。作为教师,本人认为家庭教育对养成学生优秀品德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并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广大农牧区的汉语文教师,作为民族地区汉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有着国家对农牧区教育教学的支持和重视,相信只要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摸索出富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既适应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又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在这片田野上收获希望。
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论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会适当组织一些阅读活动。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并不到位,导致大部分活动仅流于形式,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起到的实质作用并不明显。
2.轻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倾听者的角色。教师只是自己在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由此抑制了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重数量轻质量。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学生阅读的数量,而不管文章是否真正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即使阅读了很多书籍,往往收获也不大,且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有待加强。
4.只重视文章的知识点,轻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康的审美标准。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识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情感熏陶。
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若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便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如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或者崇拜的明星导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学生爱看的动画片。总之,课堂的导入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最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使学生对旧知识达到复习与巩固的效果。
2.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太远,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适当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为能够根据拼音读一句话,并且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通读全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感情阅读,并且能够将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这样,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主导者自居,而要转换角色,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4.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由于学生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同。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去品位文章,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以便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5.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阅读的有力补充,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开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讨论阅读的内容,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阅读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要注重质量。在学生选择书籍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质量好的书籍。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对阅读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合作素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小学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效率;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合作学习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广大教师一直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要想更好地推广和普及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运用,必须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合作学习阐述
与个体学习不同的是,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式学习,学生团队或小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负责,彼此既分工明确,又有着共同的目标。合作学习一般在课堂开展,要求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后以小组整体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奖励。无数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只要利用得当,便能为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教学效率最大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首先,分组不科学。在实行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总是随意组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基础差异,结果小组之间能力有强有弱,有的全是女生或男生,有的全是基础好的或基础差的,而一旦失去平衡,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其次,参与程度不一。分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不一。基础好的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能力,参与热情较高,而基础差的学生总是习惯于从基础好的学生处直接获取信息,反而会因为缺乏思考,不想参与或根本不会参与。再次,学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助关系才能促进合作学习的实现,但在很多的合作过程中,总有学生表现出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阻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评价不客观。在合作评价上,很多教师对这一学习形式缺乏认识,常常只关注那些学习好、参与积极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另有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整体,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无论哪种评价方式都太过片面,使合作学习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实行科学分工,优化合作组合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升合作效果。如让性格开朗的和性格内向的搭配,成绩好的和成绩中等的、成绩中等的和学困生搭配,细心的和马虎的搭配,如此才能让性格好、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基础差的学生。如果坚持让成绩好的相互搭配,反而会让他们彼此不服气,经常明争暗斗,而基础差的无法得到提高。另外,性别差异也是分组必须注重的原则。让成绩好的女生去管成绩差的男生,反而比让成绩好的男生管强很多,因为这些调皮的男生不会也不愿与女生计较;让成绩好的男生去管成绩差的女生,同样可以减少女生之间的矛盾,提升合作效果。当然,学习小组成立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两个月左右轮换一次,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还可以让学生交到更多的朋友,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创建民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合作精神
诚然,学生是合作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用各种有效方式给学生以鼓舞,让学生在肯定中提高自信,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首先,善于启发和引导。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意外状况,这时教师要深入小组,充分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控,教给学生一些发现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保证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其次,与学生做朋友。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注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要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心,必要时要能够放下架子,走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做朋友,一起交流、探究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多元化评价,提高合作效果
合作学习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人进步,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及时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能大大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意识,提高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有效的教学评价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比如,学生在小组中表现突出,教师可以简单而诚恳地对他说:“你真棒!老师很佩服你!”小组互评时,面对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可以用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进行奖励……当然,除了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予恰当的评价和肯定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热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总之,所有的评价都要视不同的学情、环境、对象进行,不能只沿用传统的“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评价模式,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不同收获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促进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与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效用。
参考文献:
[1]胡仕文,胡功兴。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会合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24).
[2]李婷婷。浅谈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xx(3).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xx(2).
[4]李玲。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xx(11).
[5]谢士忠。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xx(10).
作者:邓雪莲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中心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