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10篇探索科学论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外探究活动 探索 实践
一。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实践现状
1.教师对于课外探究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教师对课外探究活动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外探究活动对于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将精力投入到课外探究活动中,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是热衷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兴趣。而对于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却很少涉足,缺少课外探究活动考量,往往只是简单地布置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工作懈怠,没有认识到课外探究活动对于增强小学生科学兴趣、提升小学生对科学认识的重要性,不仅在思想上觉得课外探究活动完不完成无所谓,在行动上也缺乏有效的指导,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参与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主动性,还影响了小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于对课外探究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性不强,没有掌握良好的课外探究方法,导致小学生对课外探究活动感到茫然,兴趣尽失。
2.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无论是科学探究起始课,还是科学探究的常规课或是精品课,许多教师都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课外探究活动,没有认识到课外探究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把课外探究当做一项口头作业,没有真正有效落实课外探究活动,所以,由于教师对于课外探究活动的懈怠情绪,导致学生在课后也不去真实落实课外探究实践,久而久之,直接影响到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不但没有认识到课外探究的现实意义,同时,还没有考虑课外探究相关活动载体问题、内容、方法、指导等问题,只是关注课堂教学,将精力放在教学设计等上面,致使学生在科学课外探究活动中失去了主体地位,同时,也逐渐失去了探究兴趣。
二。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实践策略
1.提高对于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想让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实践有效落实,既要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当两者兼备时,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和领悟教学,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往往会提出一些特别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小学生们会激发起很高的探究欲望。例如,有一次,我们在实验课上做“马铃薯的沉浮”实践课,有一学生提问:“盐水中的马铃薯与跛中的马铃薯浮力会有多大的差异”,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将目光投入到了这位同学身上,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结果,然而,这个结果并不是我预先设计的,但是,我马上抓住了这一问题,利用这一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后分组探究,同时,还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究材料,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得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兴趣,进而为课外探究活动提供动力。
2.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特点安排课外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实践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设计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考虑到小学生个人能力,以及学生个性特征和对于课外探究活动的兴趣。然后,依据教学目标,设置课外探究活动。如小学五年级教师设计《做一个生态瓶》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个体水平,考虑到学生家庭周边环境以及安全等因素,笔者认为,在设计课外制作时,最好是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这样,有利于帮助悟性不够强、动手能力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识,起到“兵教兵”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保证活动圆满完成。
综合所述,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既要有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同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特点安排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只有当两者兼备时,才会推进课外探究活动有效发展。
实例一:莲花转转转
在科学区中新投放了游戏材料,用乒乓球剪成两半齿轮形的,就是莲花转转转。孩子对这个小玩意很感兴趣。有个孩子进入了科学区,他发现了这个材料,左看看,右看看。说着:“咦?这是什么?”他开始摆弄着,先是用手指碰了碰,小莲花动了动。他说:“老师,这个是不倒翁吗?”我说:“不是。”他接着说:“那这是什么呢?”他继续摆弄着。我告诉他这个叫做“莲花转转转”说到了名字,他马上好像明白了什么:“哦,就是要转起来的,对吧?”我说:“是的,那你想个办法让他转起来呢?”他最先想到的是用他的手指让莲花转起来,也确实是转了几圈。他很高兴说:“看,这样就能转起来了。”他很得意。
指导策略:参与其中,和谐交流,共同探索
新《纲要》中提到: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老师在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可 可以发现孩子很享受这个过程,有疑问,但没有马上知道答案,从老师的话语中又捕捉到信息,结合自己的观察及经验发现其中奥秘。开始了科学探索之旅。
实例二:糖果的旅行
糖果去了哪里呢?这是孩子们的疑问。在材料的准备中我提供一些白糖,小杯子和吸管。首先向孩子们提出要求,我们要将白糖放进放有水的杯子里,请他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事情。有的说:“会黏在一起。”有的说:“会变颜色。”有的说:“没有了。”猜测之后,开始动手操作。将白糖放入水中,有个孩子说:“我看见白糖在动。”有的孩子说:“好像白糖变少了。”我说:“用吸管放进杯子里捣一捣,看看有什么变化。”不一会儿,有个孩子惊奇的说:“老师,我的白糖没有了。”接着其他孩子也都发现了。我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那白糖哪里去了?”孩子们开始思考,有的孩子说:“是不是到水里去了?”又有个孩子附和说:“到水里去了”。我说:“我们可以说白糖融化了。”
指导策略:源于生活,适当猜测,直观感受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谓探索,要探索什么呢?孩子们好奇什么我们探索什么,因此,探索的内容要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上例中,我选择的内容是糖,是日常最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糖有多种形式,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却尝得出。孩子们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这是甜?糖到哪里去了?”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进行探索。在这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进行猜测,来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并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再引起他们的兴趣后,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受整个过程,这就是探索的过程。在最终结果出来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直接去感受,看一看,尝一尝,直接可以让他们找到答案。科学探索之旅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后的满足感。
实例三:颜色变变变
在班里我进行了颜色变变变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知道了两种颜色相混会变颜色,并且动手完成了变色游戏。最后,我给他们设置了延伸的环节,红色和黄色相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并且答应他们今天有时间和他们来进行红色黄色的实验。
下午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不是说要让我们做小红和小黄的实验吗?”可见孩子的兴趣浓厚,我拿出了早上实验的瓶子,每个孩子拿一个来到了盥洗室,灌上了一点水,用颜料在盖子上轻轻一点,孩子们恍然大悟知道了瓶子里水会变色原因。由于材料准备需要比较久的时间,因此,我将实验方式变为两两合作完成红色、黄色相混的实验。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原来小红和小黄放在一起会变成橙色哦!”看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心中也非常的满足。
指导策略:趣味延伸,满足欲望,体验快乐
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建议: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们准备了不少科学实验,但总是活动时间有限,有趣的探索过程往往会让孩子们意犹未尽,想再次尝试的欲望强烈。因此,延伸活动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每每活动结束时,我们会提出延伸活动就像上例中所说,但正真有效的延伸活动却并不多。老师的一带而过,孩子们却很有心。因此,不要让延伸活动成了虚设,发挥它的作用来。区域活动,活动之间的空余时间都可成为进行延伸活动的时机。对于孩子来说,延伸活动是对科学知识的巩固,是再次体验探索的机会,既为他们带来了快乐,也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关键词]大学物理;农业院校:教学效率;自主探索;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69―02
一 问题的引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物理学具有比其他科学更优越的育人功能。大学物理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农学、生命科学中。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农业院校的特殊性质,与理工科类学生不同,很多学生的物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热情不够。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应是教师积极探索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注重聚合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的培养。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式系统性强,逻辑性强,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多采用直接“灌输式”,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像演独角戏,只是将知识机械地单方向输送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学,而对于学什么、学多少、如何学,完全由教师确定。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消失了,就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堂课讲下来,老师很辛苦,学生也听的辛苦,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时间一久,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样下去,教师越教,学生越不想学。这样的教与学只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式叠加,而不能相干叠加,难以产生共鸣。而且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
三 自主探索式教学初探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和欲望是接受知识内在心理特征和思维活动的基本条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无疑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需要我们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如何才能使教与学从简单的机械式叠加转变为相干叠加进而产生共鸣?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也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问题,开始于矛盾。”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好奇与疑问时,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探究它。由此,采用新颖的自主探索式教学。所谓的“自主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整体素质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疑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从理论上分析推证出新的知识,理解各种生活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加深巩固新知识。最终教师适当地给予评价,进行归纳总结,指引学生利用新的知识来解释相关的生活现象,而又由这些现象来反证新的知识,如图1所示。下面以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农科大学物理中表面张力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被理 解,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为此,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首先根据生活现象设疑,为什么早晨的露珠呈现椭球状?为什么身体密度比水大的水黾可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而不沉入水中?为什么肥皂膜里松弛的弦线在某一侧皂膜被刺破后立即张紧了?疑问一出,学生们的精神立即振奋起来,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些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流体具有哪些特性?为什么流体可以呈现确定的形状?膜中的弦线为什么会张紧?学生们可立即意会到有力的存在。那这个力是什么样的力?进而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推证:液体的表面与内部其分子的分布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造成了液体的表面就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所表现出的作用力称之为表面张力。从能量的的观点来看,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增加时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这又说明了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推证出新的内容――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此时还应引导学生用新知识来解释前面的疑问,同样,这些疑问又可从另一方面证明刚才的理论分析。通过这样一种自主探索式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准确掌握表面张力这个知识点。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巩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可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进行拓展。比如说在喷洒农药时,如何才能使植物尽快吸收?植物的根茎如何输送养分等?
再如在讲授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时,首先根据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设疑,为什么球会沿弧线运动?针对此疑问,提醒学生: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需要什么条件?学生们都知道需要受力。那空中(流体)飞行的足球又受到那些力呢?足球运动时其状态如何(旋转)?适时地插入一段视频“香蕉球的奥秘”,让学生对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有所认识。此时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流体力学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旋转的足球不走直线?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界普遍成立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流体的流动问题。在学生思考的时候,适时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适当进行提示。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新内容――伯努利原理。通过这种方式,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利用伯努利原理分析出“香蕉球”的力学原理。最终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此下来,不仅使学生充分理解了伯努利原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具体运用能力,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适当拓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究乒乓球运动中旋转球的形成,普通飞机的起飞原理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自主探索式教学的实施,可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实现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学中做”到“做中学”的飞跃。这改变了以往波澜不惊,温如死水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应用“自主探索”式教学时还必须注意到一些问题。首先,应用“自主探索”式教学需要教师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当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时才能巧妙设疑,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应用“自主探索”式教学需要较多的课时量,但在当前大学物理课时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难以对每个知识点都采用该方法。最后,自主探索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跟上教师的引导而进行思考,如若学生基础较差则难以应用此教学方式。
一、探索式教学法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把科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在认知实践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寻找正确的认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这远比学生单纯地掌握一些科学概念更重要得多。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交给学生用探索方式去认识事物,也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探索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二、探索式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兴趣的作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应紧紧把握其作用的这两点。问题既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提出假设。这一环节是探索式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上一环节后,积极地思考,借助其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测、假设。
设计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想的欲望,以及让学生学会怎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此环节的任务。
3、设计验证假设。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假设后,都希望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给他们设计实验的方法。
在开始训练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首先要教会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然后再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这样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容易:①实验的对象是谁?实验的内容是什么?②可以使用何种材料?实验应怎样做?③实验结果怎样判断?
4、实验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假设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进行前,教师应提出要求,以便学生在实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①实验中你是怎样做的?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两个问题,既是设计实验教学中所提的问题的继续,又是后面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汇报的内容。
学生在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同时应听取学生对实验的议论,为组织讨论的教学过程收取信息。
5、讨论教学。学生在进行实验后,对结果或现象进行讨论,是学生从抽象假设到具体实验,又由直观感性认识过渡到建立表象,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在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重点放在最后的问题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
6、再实验教学。学生在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再实验可加深、巩固其初步形成的认识。再实验一般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但教师也应精心设计,绝不能是学生实验的再重复。
7、总结教学。讨论后,提出问题已有答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会转人低潮。教师要抓紧时机及时总结,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到教材要求高度。
总结时,最好采取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语言要精炼。
下面,我以《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我对探索式教学的实践。
《沉与浮》一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浮,而有的在水中沉呢?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引导学生假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浮力,然后引导学生假设沉浮的原因与它们有关。
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实验的对象是谁?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学生在思考、回答后,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进行巡视,同他们讨论,在引导学生认识的同时,搜集学生实验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在进行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从而得到正确结论。
本课的另一难点是空气也有浮力,我在设计再实验环节时,就把空气有浮力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一是可以突破难点,二是可以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进行总结时,我利用漫画表现重力与浮力相互作用,与沉浮现象的关系,既简单明了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减少学生兴奋转移的机会。
2、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出自法布尔;
3、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出自李四光;
4、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出自茅以升;
5、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出自爱因斯坦;
6、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出自爱迪生;
7、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出自帕斯卡;
8、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出自狄德罗;
9、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出自爱因斯坦;
一、找准兴趣点,让探究在课外深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虽然安排了许多探究性实验,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探究任务往往处理得不够深入,还不能把学生的兴趣点完全打开,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系列探究中。经反复的研究、实践,我认为,抓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布置一些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作业会更有效。
有一段时间内,在我校课间流行起玩彩色陀螺的游戏。一次,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其在玩陀螺时发现的秘密,他能让陀螺上的七种颜色消失。我故作惊讶状,同时大加赞赏他的发现。见此,其他孩子不服气了,认为这有何难,他们也能行。我见孩子们的兴致这么高,便对学生提出:在陀螺上面搭配不同的颜色,再转起陀螺会有什么发现?这里面又有哪些科学道理?学生听到周末的作业是他们最喜欢的玩陀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周一到校后,学生的作业交得特别快。有的画图表示,有的用文字描述,还有的图文并茂。看着一份份作业,就知道周末学生一定痴迷于做作业,他们的探究已超过了教材涉及的深度。看来,只要找准学生兴趣的结合点,再布置适当的课外探究性作业,他们的学科知识、探究能力等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奇思妙想,让创新不断涌现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平时,我设计了自我设问法训练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在平时多提出问题,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利用空余时间对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设问。如观察的事物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观察的事物有什么优点可供创新之用,观察的事物能否开发出新产品等。
课堂的引导为课外的自我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每周都布置训练思维的作业――奇思妙想我最棒。它让学生看到自身的潜质、发展的能力,这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作业之一。如王宇同学帮妈妈缠毛线,时间一长感到很累,他就想制作一台小型的家庭用自动缠毛线机;石浩同学发现爸爸在清洗油烟机时要先拆再洗最后还要安装,费时费力,要是按钮一按就能自动清洗就好了。
三、发明创作,体验成功快乐
科学课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平台。有了前面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不再满足仅仅做课本上要求的小制作,而是对小发明小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积极倡导的另一项学生喜欢的课外作业。
学生一旦对这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外他们就会时不时地“麻烦你”,需要你的知识、技术或是工具等多方面的帮助。此时的作业才真正是“我要做”。如宇航、杨飞等同学研制的小件衣物甩干机,先后经过了四次改进,历时三个多月。他们最初的作品甩水效果较好,但甩出的水四处飞溅,使用很不方便,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及时建议在甩筒外加一个大筒做成双层。改进后通过试验又发现动力小,稍大的衣服就转不起来。我又及时给以技术支持,做成用交流电作动力的第三代甩干机。再次试验,又发现衣服易缠绕在轴上。他们开始了再一次的改进,去除甩筒内的中轴,支点定在下面,衣物不会被缠绕,第四代甩干机大功告成了。当成功甩干衣物的瞬间,孩子们激动得欢呼雀跃,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
四、社会调查,了解关注问题
社会调查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就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然后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如何解决的看法或建议。社会调查“拆除”了教师的围墙,使学生所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有迁移运用的机会。
学生在做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会对调查的内容留有深刻的印象,会改变学生对某些事情的认识,也会改变学生某些长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如学完《玻璃与塑料》一课后,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白色垃圾”的产生与处理情况。学生们或单独行动或三五人一组或邀请父母一起调查。通过对大型超市、菜市场摊主、便民店、居民等对象近一个月的调查,孩子们发现由于人们乱扔乱放、随手丢弃、处理不及时不科学等原因,郊区垃圾堆放处都是未被处理的塑料袋。他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撰写出一份份调查小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学生对白色污染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正在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加入到减少白色污染的行动中来。
论坛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教育的新探索”,大会的报告从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以其所承担的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与课程的关系研究”为基础,通过一个在我国5所城市开展的调查研究,揭示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教授为大家奉上了一场关于中国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发展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创造性想象力的4个维度:丰富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深刻性,并介绍了开发的测量工具及评分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受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创造想象的发展和创造性想象呈不同水平。
来自美国史密森尼学会(sI)的政策与分析总监Carole Neves博士,以“跨学科融合”为报告主题,介绍了综合利用历史、艺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Neves博士给出了一些推进跨学科融合开展科学教育的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在学校建立跨学科中心,使艺术作品和科学课堂相互结合,进行课程改革,提供有趣的研究机会,进行团队协作,拓展跨学科研究并揭示其内在联系。
英特尔公司全球K-12课程与教学内容经理Anne Batey女士分享了她对于科学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思考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经验;介绍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更加强调将工程的概念和实践引入科学课堂,侧重于连接科学与工程的少数重要概念,以及开发和科学素养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实践等发展趋势;强调了让学生学会提问,在学习中注重团队合作等重要的教学核心。
美国探究促进者公司主席Russ FisherIves先生用他生动风趣的演讲方式让参会代表体验了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他通过一个20分钟的现场拼图活动,让教师们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枯燥难懂的探究式教学的理论。这场充满感染力和互动活动的报告,拉近了听众与演讲者之间的距离,也留给了听众足够的空间思考和回顾在报告中亲历的那些探究技能:问题——可检验的;调查——数据采集;关联——相关性;讨论——公开;反思——自我改进。
最后,现任东亚科学教育协会主席,来自台湾的连启瑞教授介绍了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框架的主要内容:科学与工程实践、跨领域的科学概念和各领域内的主要科学概念。他宏观探讨了科学教育未来的发展动向,特别是对于亚洲国家的影响。
分论坛讨论
在分论坛的讨论中,参会的科技教师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很多在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科学教育的思想火花在这里得以绽放。
专题论坛一: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复杂、宏大的领域,探讨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会者围绕教育内容的不同层面,将话题逐步深入、拓展,重点探讨了:①“科学与技术及其相互关系”这一科学教育内容的本源问题;②科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需要系统地思考,而非简单做加减法,需要依靠科学的实证研究证据;③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平衡好应试与素养培育之间的博弈,走出自己的创新道路;④科学课程如何设计开发实施培训,如何有机地构成一个链锁。最后与会代表们达成了一些共识:强调科学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将科学与技术、与人文学科相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以扎实充分的科研为基础,提高科学课程的质量。
专题论坛二:科学教育内容与实践
“科学教育内容与实践”专题的发言有一个共性,都是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进行的。讨论别强调了科学探究要特别关注真实性。没有真实性,学习的概念和知识就是没有情境化的、孤立的、惰性的知识。与会者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如何有效展开探究项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几点共识:①科学教育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在意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和作品,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②科学教育中探究方法的实践与步骤非常重要,要增强参与度,体验做中学。这是一条从实践发现的规律。③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管理,要加强时间、空间、经费、人力、情绪等5个方面的管理,要提出指导青少年学会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思路。④开展科学教育实践在探究中要有提升,对深层次大问题有启发有思考。这样就能将科学教育引向深入,始于技术,而不限于技术;始于科学,深入思想的启发教育与养成。⑤科学教育要跨学科,还问题以真实的本原,还探究以真实,开展面向全体的科学教育。
专题论坛三:科学教育中学习效果的评测及运用
在探究式科学教学中,评测是一个起整合作用的成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对这样的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来自于科学教学的实际过程,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评测是帮助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达成有效学习的工具。“科学教育中学习效果的测评及运用”专题中,与会者从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入手,通过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幼儿科技教育;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45-01
我们尝试以科技活动为切入点,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使幼儿逐步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探究、不怕困难、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努力使幼儿成长为热爱生活、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宽容合作、富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一、儿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随着对科技教育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启蒙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依托,构建科技活动资源库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幼儿人格教育课程中,并将其定位在培养幼儿科技人文素养的启蒙上,为孩子的创新人格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资源库依据主题内容,共分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课件、资源素材库、自制教程等五个资源包。具体内容为: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资源包。如:《生命是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切入点,在实施预成主题的同时,设计、构思与之相呼应的科技教育活动,并捕捉孩子在科学探索、操作方面的兴奋点,加以扩展,孵化出新的主题及科技活动。同时把相应的活动资源搜集、储存,也便于老师能进行加工、筛选和整合。
第二模块:活动方案资源包。我们以主题为依托,不断修整本园原有特色活动中体现幼儿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创方案,以满足和培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为宗旨,大胆设计,构思新的活动方案。注重环境创设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主动、生动地发展。
(二)精心设计科技教育环境,萌生幼儿科学人文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艺术的环境”、“处处是创造之地”、“六大解放”等,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创设具有开发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童趣性的科技教育环境。
1、创设大环境与小布景,激活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利用宽敞的走廊、楼梯转角等空间,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公共性大环境,如“惠山泥人展”,为孩子们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围绕这一环境,我们还组织参观“惠山泥人厂”、“学做惠山泥人”、“大阿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无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2、建立科技操作间,追随孩子的兴奋点
我们创建了幼儿园专门的科技操作间。通过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提供在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幼儿在其它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3、设立“创新活动区”,满足孩子的标新立异
创新活动区是各年龄班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满足孩子随时迸发的探究热情为宗旨的区域性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可在这一区域将意犹未尽的探索活动得以延续;可将对大自然某一现象的兴趣移植到这一区域,与同伴一起寻求奥秘;可与同伴分担疑惑、分享成功;可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乐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1、激发敢于探究的愿望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还设计、构思了科技教育系列专题、活动、科技创新节、作品展示会等。
2、在克服困难中铸就幼儿顽强的毅力
现在的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较少,许多幼儿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半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另外,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和生态苑,让幼儿对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养成了幼儿持之以恒的观察习惯。
3、体验合作的快乐
现在的幼儿非常的好问,一见到什么好奇的东西,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正是学习科学的起点,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探索来构建自己的知识,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那如何才能使这个过程生动起来,快乐起来呢?我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科技角中提供合理、丰富的材料,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
科技角是幼儿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幼儿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摆弄和操作各种材料,去感知事物的变化,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具有探索性的科技角中,材料的提供非常重要,只有提供合理、多样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幼儿才会有兴趣去探索、发现。
1、根据季节的变化提供材料。春天,春意盎然万物都苏醒,自然角的动植物也日益丰富,我们要求每个幼儿都来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幼儿问:“为什么我天天换水还不发芽?”他们有了问题就会去探索,兴趣也一下子提升了。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才知道水加的太多了或几乎没有水,他们都不能很好的发芽,只有水加的不多也不少刚好浸没豆子的半腰身,它们才会发芽。
2、根据主题的变化提供材料。每个主题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会及时更换材料,如“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一主题,我们请幼儿自带了一些会动的玩具、具有弹性的物品及各种车子、轮子等,让幼儿通过讨论、探索到再次讨论、探索,来发现他们其中的秘密,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3、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材料。有一次,幼儿带来了一个和爸爸一起做的陀螺,一下子就围上了很多幼儿来观望,我发现他们对陀螺很感兴趣,于是鼓励他们从家中带来陀螺,我在科技角里,又提供一些制作材料,如:瓶盖、牙签等,让幼儿自由去探索制作过程,并从中知道:瓶盖上的孔在正中间的话,陀螺就能转起来,反之,就转不起来。除了提供瓶盖之外,我还提供一些别的材料,如:纸片、布、积木等,让幼儿自由探索这些材料能做成陀螺吗?为什么有些不能呢?通过做一做,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二、教学活动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幼儿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技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技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做中学"的乐趣。
1、魔术法: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魔盒》活动中,教师出示两个牙膏盒,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任意摆放,他们都能稳稳地站着,幼儿都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2、惊奇法:这种方法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科技活动《潜望镜》中,请幼儿用两节牙膏盒,将做成“”“『”状,然后把它们长的那两根管连接在一起,弄成一根,让他们想办法从一个孔中能看到外面的东西,但不能破坏整个盒子,幼儿想了各种办法,可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老师出示自己做的,请幼儿上来看看,当看到了外面的东西时,他们都十分惊奇。这种强烈的反差激起幼儿非探究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求知欲望,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全神投入,寻找科学的奥秘。
三、课外活动中挖掘多变、多彩的周边资源,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的好奇心之强烈,他的探索欲望决不亚于一名科学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由此可见,教师不能一味的只注重教材上的内容,而需要一些灵活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幼儿以开阔的视野去发现身边的科学资源,去寻求周围更丰富的科学资源。
一、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科学学习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同时绝大多数教育内容又都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儿去注意、去探索。无论从幼儿提出的问题,还是幼儿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索遍及科学的各个领域。他们既关心遥远的宇宙,也关心灭绝的恐龙,既对小小的西瓜虫感兴趣,也想知道火箭的秘密……只有为他们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才能满足他们广泛的兴趣,使他们对大千世界有广泛的接触,以便于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教”给幼儿很多科学知识,这一阶段的幼儿教育仍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重在教授大量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和幼儿生活经验相距较远的知识。教师要通过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幼儿充分接触周围世界,把他们引进向广袤的科学大地。
二、科学活动的内容应贴近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更能引起它们的兴趣。幼儿就对它有亲切感,从而能促使幼儿更大胆的去发现,去探索。如在教学大班科学《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时,我们准备了各种操作材料都是生活常见的,如:大水盆、 软木塞 、木块、橡皮泥、海绵、乒乓球、棉花等。孩子们一看见这么多熟悉的东西,一下子来了兴趣,“哗”的一下围过来,个个热情高涨,跃跃欲试。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大水盆、软木塞等浮在水面。木块、橡皮泥等沉入水底。改变沉浮的条件,海绵、乒乓球、棉花等,既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底。我还告诉孩子们,这个活动他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进行,可以在家找更多的和他们生活密切相连的身边的事物作为实验的材料,来研究更多物体的沉浮。孩子们意犹未尽,他们还想再试试更多的物体…… 因此,选择幼儿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让幼儿更能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到科学活动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自信。
三、活动过程要富有探索性,能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知识不是靠传授从外部灌输到幼儿身上的,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自主建构起来的,强调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操作。在操作活动中,他们能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操作活动中获得满足,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探索,让幼儿自我尝试的同时也可以小组讨论、集体分享、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和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中班科学活动《有洞才透光》,为了鼓励幼儿探究光和影的关系,感知光、 “小兔”与墙壁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我这里有只手电筒,假如我对着墙壁打开手电筒,猜猜能看到什么?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我被调动起来,他们急于想知道,打开手电筒后,能看到什么。动手试试看?正和他们的心意,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通过操作获得答案。接着老师又追问:小朋友手里还有一只“小兔”,假如把“小兔”放在手电筒和墙壁中间,猜猜会看到什么?想一想、动手试一试?接下来当墙壁上、桌子上、椅子上、黑板上、……出现“小兔”的影子时,幼儿们高兴的拍起手来,大呼小叫着邀请教师来欣赏自己的成果。幼儿自主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紧接着我又给他们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有办法让“小兔”的影子有眼睛吗?这时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发现怎样让“小兔”的眼睛亮起来,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给孩子。孩子们通过探索获取答案的同时满足了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科学的兴趣,享受了科学带来的乐趣。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可以说,任何一个科学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借此我们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其科学的认识。比如小班科学《找春天》,课前教师布置幼儿感知春天,让幼儿把自己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把“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画下来。课后还可以通过让幼儿歌唱《春天》来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科学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在语言和艺术领域。除此之外,科学教育还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参观、游览、散步、采集等活动,让孩子更好的亲近自然,学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