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健康学论文范例(精选6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

心理医学论文 篇1

1新时期约稿的意义

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是每个科研工作者的梦想。对于个人,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可以反映出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也反映了整个研究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因此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是科研工作者晋升职称都有硬性的规定,如需要发表两篇SCI文章,或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在3以上的文章,有的时候要求可能更高。SCI收录的中国大陆出版的医学期刊仅有6种,MEDLINE收录的中国大陆出版的医学期刊有30种。而且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以中华医学会137种系列杂志为例,影响因子超过1.0的仅有23种,占系列杂志总数量的16.8%。最高的是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影响因子为1.9。相比国外的医学期刊,如国内作者比较熟悉的《BritishMedicalJournal》(BMJ),2006年的影响因子为9.245,《NatureMedicine》影响因子约31,《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影响因子达到44多。显而易见,同样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或国外期刊可以获得不同的价值。2013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被美国SCI收录23.14万篇,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学术论文,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4]。在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媒体如火如荼、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内的科技期刊只有走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化之路,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千方百计地利用国内的优秀稿件资源,通过刊发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带动杂志的国际化发展。坐等稿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主动出击才能掌握主动权。传统出版物的年代,约稿可能意味着荣誉、销量;互联网时代,约稿成功与否意味着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组稿约稿工作,是科技期刊提高学术水平、维持杂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9-10]。以微免杂志为例,表1显示了2012—2015年间所有发表的文章中约稿所占比例(以一个自然年为计数统计单位)。可见虽然专家约稿占全年收稿量的比例较低,但是其刊出录用率高于自由投稿的稿件。

2医学期刊约稿稿件的特殊性

普通科技期刊约稿存在3个潜在规则:约稿必佳、约稿必发、约稿待遇必有差。关于约稿待遇有差,反映在约稿处理时效快、优先出版、投送稿费及时等方面。科技期刊的约稿程序大体相同,如确定选题、选择撰稿人、发送约稿函、追踪进展等。医学期刊的约稿除了遵循科技期刊约稿程序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特殊性。

2.1医学论文的特征和分类

医学论文的种类较多,体裁各异,主要可分为七大类:评论类;论著类;简,报类;病例报告类;综述、讲座类;会议纪要类;消息动态类。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医学期刊上刊载的论文体裁各有侧重。以微免杂志为例,平均每期刊发的论文有15~17篇,其中研究论著占13~15篇(长篇论著和短篇论著),占到一期杂志的2/3版面,综述2~4篇,简报以补白为主,很少占用正式版面。医学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除了包括一般论文要求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以外,还应有前言(研究目的)、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实验数据)、结论(创新点)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缺一不可,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手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综述则是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然后根据作者自己的思考进行整理,写成文章。医学综述所用资料须准确、成熟、新近并具权威性前沿并具权威性。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综述多为3000~5000字,参考文献达数十篇乃至百篇,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2普通医学论文的作者

医学期刊的作者除了包括各大医疗机构的一般医务工作者外,还包括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的师生,中高级卫生防疫检验工作者,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的医学研究人员等。有研究显示[11],医学期刊作者的构成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全部作者的81.84%,工作单位性质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48.88%),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34.08%),说明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作者为医学期刊的主要撰稿人。

2.3约稿文章的撰写者

医学期刊中,约稿的对象一般为某领域内的知名专家,但是向某一专家约稿并不意味着稿件一定为专家本人撰写。文章的撰写者可以分为4大类:①专家本人,一般以大� 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无论是在写作的高度还是深度上,专家亲自撰写的文章质量一般较好,是提高期刊阅读量和文献引用率的保障。②学生作者。知名专家一般年龄较大,行政和社会兼职较多,面对众多期刊的约稿,本人缺乏相应的写作时间和精力,于是将任务转交给自己的学生。一般为专家提出写作思路,学生独立撰写完成。③同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共同做课题或项目,对于实验程序和结果都比较了解,由同一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撰写,专家负责审核。④合作单位人员。合作实验室或是合作项目,按照协议要求,独立操作完成不同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和结果双方共享,论文成果由合作作者和合作单位共同享有。医学论文约稿文章的实际撰写者不一定是专家本人,因此专家约稿不能与文章质量画等号[12],约稿稿件的审理结果可能出现几种情况:可发表,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退稿。无论是否本人亲自撰写,约稿专家一般均会在正文中署名,或者作为通讯作者,以示对文章的重视。

2.4拆分文章现象

医学期刊中,约稿的对象一般是掌握有一定资源的资深学者,他们可以整合或调动一些复杂的医学数据,甚至是垄断性的(如各地方疾控中心掌握了大量的疾病监测数据信息;医学研究所或研究院拥有比较全面的医疗大数据或生物大样本数据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利用自身优势撰写出来的文章避免了自由来稿内容重复、陈旧、时效性差等弊端,但同时,这样的文章对于期刊也是稀缺资源,常常导致各个期刊之间的争夺。有研究显示[10],截至2005年2月,我国有4758种科技期刊,其中医学期刊有987种,占20.7%。各类期刊中,仅次于工程技术类期刊而居第二位。面对众多期刊的约稿请求,一些科研人员常常将发表内容拆分成最小可发表单元投送到不同杂志。除了存在以上情况,还有一种被动拆分文章现象:从事某种疾病或治疗手段的临床研究时,往往会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12],如果作者把自己的所有新观点、新发现都一股脑儿地抛出来,迫不及待地告诉编辑和读者自己的这项研究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这会导致文章内容冗长、结构散乱。另一方面,不容易交代清楚研究发现的核心意义,让编辑和审稿人看后感觉不知所云。另外,大部分医学院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例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而且必须是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答辩后,将自己的学位论文拆分发表,既便于发表取得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同行交流,还便于检索。

3医学期刊约稿的处理方式

经过外审和终审定稿会审阅可以直接录用的文章,应及时告知约稿专家审理的结果,并联系后续出版事宜。退修改甚至是不符合杂志出版要求,需要退稿的文章处理应慎重。

3.1约稿稿件的一般处理流程

不同的作者撰写的文章处理应一视同仁,遵循科技期刊三审一定的审稿机制,但对于约稿,尤其是对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的文章,在不影响正常出版程序的前提下,可在送审时间安排、审稿人的选择、优先排版、刊发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13]。

3.1.1特稿特办,优先审稿

一方面,期刊编辑部对约稿(特别是重要约稿)要敢于“开绿灯”,允许“特稿特办”、“优稿先审”。约稿一旦到手,要在第一时间安排编辑初审,对延期初审“零容忍”。另一方面,编辑要设法让同行专家按时审回稿件。遴选合适的审稿专家送审的同时提醒审稿专家及时收稿。微免杂志曾在2013年1月组织刊发了一期重大传染病专刊。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收稿工作一直延续到2012年12月底,出版时间非常紧迫。编辑不敢懈怠,加班加点,首先认真对稿件进行初审,查漏补缺。诚然,约稿对象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见解是普通编辑难以企及的,但编辑在论文格式规范、结构编排、图表美化以及语言文字处理上比较具有优势,通过编辑之手的约稿稿件质量进一步提高,这时再遴选外审专家,并短信告知审稿人的审稿时限,及时督促评审专家按时返回审稿意见。编辑将审稿意见逐条进行整理润色,从网上发给作者后再以短信通知作者,并尽可能指导作者按照杂志规范进行修改。2013年1月底杂志专刊顺利刊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反响。

3.1.2最短时间,优先发表

用最快的速度让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与读者见面,是吸引优秀文章,逐渐使期刊编辑部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14]。约稿一旦通过同行专家评议,就应将其纳入“快速通道”或“绿色通道”,在最近一期安排发表。如果事先与约稿人就发表的时间有所约定,应严格遵守承诺,如无特殊原因,不能提前或延期发表甚至随意调整版面内容。不能因发表费是否缴纳而影响到稿件的刊发,约稿文章是否收取版面费不同期刊编辑部有不同的规定,可因人或因事而异,但是只有让约稿对象切实感受到给予约稿相较自然投稿的特殊服务,约稿对象才可能乐意接受期刊编辑部的下次邀约。

3.1.3第一时间,寄送样刊

样刊是作者劳动心血和科研成果的见证,作者收到了样刊才是一次约稿过程和行为的终止。对约稿而言,赠送样刊一样重要:首先,提供样刊是期刊编辑部对作者应尽的义务;其次,优先寄送样刊,表明期刊编辑部对约稿作者的重视。①时效,寄送时尽量选择特快专递(为节省经费,一般期刊编辑部给作者寄送样刊均为邮寄挂号);②数量,打破常规制度(微免杂志规定每篇发表文章寄送3本样刊),尽量给约稿文章中的每位署名作者都寄送一本当期样刊;③回访,样刊寄出后,立即发短信告知作者注意查收,数天后可再发短信或打电话询问作者是否收到,若其仍未收到,承诺再寄。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服务,约稿对象可充分感受到期刊编辑部的服务热诚和心意,也为下次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约稿文章的退修

不能完全达到发表要求、但经过补充调整可以录用的文章,需要请第一作者进行修改。如第一作者不是约稿专家,应短信或电话告知,并礼貌性地恳请专家予以协助。对于修改意见,编辑应仔细推敲审稿人的每一条审理意见,摒除一些强硬的、高高在上等句式的词语,在充分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撰写退修函。退修意见应全面、详细、具体,力求一次退修成功,避免二次修改的发生。并可遵循以下原则:①优先待遇:一旦审理意见显示需要修改,编辑应优先予以处理,减少稿件在编辑部的停留时间。②修改适度:即在忠于原稿的基础上提出改写意见,勿强迫作者接受审稿人及编辑的所有观点,给予作者对不同意见申诉的权利。不破坏论文的整体性,在不影响阅读的前提下,尽量不对作者的写作文风、文章长度等作过多限制[15]。③条理清晰:将希望作者修改的地方逐条罗列,并准确应用“必须”、“最好”、“建议”等修饰性词汇告知作者对文章的修改程度。④不做承诺:一般期刊论文,只要期刊编辑部同意作者进行修改,也就意味着论文可以被录用。而医学科技论文不同,可能会有需要增补试验,增加观察病例等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的修改意见。遇到无法增补的情况,这篇文章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撰写修改意见时,对于文章是否能够发表,或者以什么体裁发表(论著、短篇、简报),言语间应给自己留有余地。

3.3约稿文章的退稿

无论约稿是否为专家亲自撰写,退稿意见一定要知会专家本人。这就会涉及“面子”问题。如何尽可能地避免约稿专家面临尴尬的局面,是一门学问。编辑对于不同退稿情况应区别对待,做到退稿不退人。

3.3.1撰写正式的退稿函

医学科技期刊中,审稿意见一般由两位不同的外审专家出具,编辑需要对外审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去粗取精。就微免杂志而言,对一般的医学论文,退稿的结论可归纳为几类:①内容单薄,结论粗浅;②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实验数据不合理;③研究内容不具创新性;④撰写粗糙,不规范。编辑在撰写普通稿件退稿函时,可根据退稿模板简单整理退稿意见,以方便作者了解自己稿件存在的最大问题。而对于约稿文章,无论是何原因退稿,首先应肯定指出文章的优点或者是可取之处;然后,措辞恳切具体地指出本文的不足(如撰写不规范,内容缺少新意,实验设计不合理,数据缺失等),如有必要可按照重点顺序进行分条罗列,并允许作者就退稿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态度应诚恳,退稿理由应充分;最后对专家的来稿表示感谢,并注明编辑的联系方式,方便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必要交流。

3.3.2必要的电话沟通

正式的公函发出后,应及时电话与约稿专家进行沟通,以显示对这篇稿件处理的谨慎和重视,而普通稿件的退稿一般省略此步骤。在和医学专家进行电话交流时,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即不会妨碍医学专家的工作,也不会为其带来麻烦。如医科院校中的专家,应避开其授课、讲学的时间段;医院中的专家,应避开其出诊、门诊的时间段。总之,由于医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医学专家的工作往往存在随机性[16]。编辑应尽可能的事先打探和了解医学专家的作息时间,在合适的时间段与专家进行谈话,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容易获得专家的理解,还可能争取到下一次合作的机会。笔者刚工作不久,曾因退稿一事与一位医学专家电话沟通,未曾想到当时专家正在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中透露了杂志约稿事宜,导致这次事件后杂志和专家的关系十分紧张。

3.3.3推荐相关杂志

一篇约稿有可能因撰写者经验不足,实验设计出现大的漏洞而导致全篇文章需要大修改或大的调整,对于有时效性要求的杂志而言,文章即使经过修改达到录用标准也会错过最佳出版周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如编辑对约稿专家的近期工作了解不全面,或者专家本人因精力有限对文章的把关不严等。编辑可在退稿的同时,向作者推荐其他的相关杂志,并提供具体投稿信息,如投稿网址、联系方式等,这样不但帮助兄弟杂志得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还可以给专家留下一个负责任的印象。

3.3.4培养鼓励作者

对于年轻的学生型作者,写作水平和写作内容虽不能达到杂志发表的要求,编辑仍应给予鼓励。现在很多作者有很好的研究意向,但科研设计却不太合理,更多的作者不知如何撰写医学论文,例如不知如何撰写摘要,前言部分不能很好地阐述该研究的目的、背景,方法、结果和讨论各部分内容混淆,讨论部分书写凌乱等。因此造成所投稿件被退修、要求重新书写然后再审、甚至退稿。编辑应根据专家外审的意见提出切实而具体的修改建议,以扩宽作者思路,激发写作灵感。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到写作规范、投稿事项等方面为作者指明方向,为其提供继续前进的动力,同时也为杂志的发展培养潜在的作者,通过一切渠道扩大杂志的作者队伍。

3.3.5争取后续的合作机会

有研究显示,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期刊退稿率为70%~90%,中等水平的期刊退稿率为40%~70%[17]。所以退稿工作不仅是对科研工作和学术的尊重,也是对读者和作者的尊重。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的退稿,都会使作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往往生出挫败、沮丧等负面情绪。尤其是知名的专家学者,还要顾及身份和面子问题。编辑应在委婉地阐述问题的同时,强调事件发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专家继续为杂志撰写高质量的文章[18]。微免杂志2014年曾向一名在相关领域内很有权威的编委进行约稿,这位编委对杂志工作比较关心,愿意支持,无奈自身工作比较繁忙,因此就委托了一位自己的学生负责稿件撰写工作。稿件经过几次修改和审理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编辑部决定退稿。编辑就稿件的处理与专家本人电话交流,得到了专家的理解,同时,专家本人承诺一定再亲自撰写一篇文章。4个月后,专家兑现了承诺,文章水准和质量较高,发表在“专家述评”栏目中,颇受同行和读者们的欢迎。

3.4拆分文章的处理

心理医学论文 篇2

一、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编辑出版所面临的挑战

(一)医学期刊编辑新生人才匮乏

鉴于医学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我国医学期刊出版社的审核制度非常严格,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非医学相关的专业人员很难进入医学期刊领域。而医学编辑工作因表象偏文并不受医学专业人员追捧,外加其高学历的要求,使从业人才愈加匮乏。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医学专业素质的医学期刊编辑队伍迫在眉睫。但因医学期刊编辑的培养周期很长,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青年编辑也必然会承担愈来愈多的职责,更要不断适应数字化背景下的知识求新环境,以求在医学出版界的竞争中长久立足。可见,期刊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新生代人才匮乏对期刊的发展非常不利,亟须予以重视。

(二)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竞争愈发激烈

数字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期刊开始争相运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凭“内容为王”的优势夺得一席之地,如果医学期刊停留于传统办刊理念,必然被湮没于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潮流中。因此,医学期刊编辑要有长远的眼光,实现期刊电子化,且在其长期与医学研究者沟通过程中可以留意储备一批优秀的医学专业作者库及专家库,从而有利于掌握优质的内容资源,在及时获得文稿作者授权的基础上,借助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实时共享医学前沿知识并实现多渠道宣传,以优质的信息第一时间获得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不断提升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医学期刊青年编辑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医学编辑岗位注重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即不仅要求编辑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其对综合类医学期刊涉及的医学知识都要有所了解。此外,编辑对检索信息工具及各种辅助工具及软件更是需要不断学习与掌握。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始终处于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内容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更是骨干人才的竞争。具备优良综合素养的编辑人才济济,作为中坚力量的医学青年编辑更须在稳固基本功的基础之上注重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编辑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拓宽编辑业务基本功

1.编辑工作基本功底要扎实“三规范”是医学论文编排的基础,即语言规范性、排版规范性和学术规范性。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如语言文字功底、编校技能、医学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而在医学论文的组稿方面,又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策划和创新能力等。2.重视信息获取及信息管理在当下的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编辑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尤为重要,如掌握最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熟悉如中国知网(comKI)、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Medlien、Pubmed等常用数据库及平台;学会信息管理,如熟练操作Endnote、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医学期刊编辑可以借助计算机相关技术获取信息并应用于选题策划、稿件审读等环节,如通过载文量、下载量、影响因子等搜寻热点文章,寻找行业领域热点[2];又如借助信息平台进行引文查找、文献审查、相似度检测、创新性审查等初筛工作,为审稿提供辅助依据。3.借助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应该重视出版专业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医学期刊的编辑工作,是医学专业与出版专业相结合的工作,医学期刊编辑虽然具有医学背景优势,但� 出版专业的业务培训包括网授和面授。青年编辑按时参加业务学习,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出版法律法规,还可以提高编辑政治素养,有助于紧跟信息时代潮流,适应出版媒体的不断革新。在继续教育学习方面,医学期刊具有医学的特殊背景,而医学又是多专业的杂合体,医学知识的积累不仅有助于青年编辑对文稿的编校,而且对选题组稿、自然投稿的稿件筛选等有所帮助。通过医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学习,青年编辑可以获得更前沿的医学资讯,掌握更多更深入的医学专业知识,有助于其对稿件进行专业化的分门别类,对稿件的学术价值进行公正地鉴别。

(二)加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

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应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不时温习的学习习惯。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应该加强学习英语专业知识。虽然每期杂志的每篇文章都有专业的英文编辑把关,但是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看英文论文,还为了能有效获取国外医学信息,学习国际期刊的编排规范等先进经验,与国外学者进行沟通交流等。为此,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青年编辑可以阅读医学各专业的纸质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温习医学专业知识,在理论上对医学各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助于编辑在工作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知识性或者专业术语等问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编辑的英文读、写、译水平。第二,青年编辑可以时常关注国际上医学专业的权威期刊,广泛阅读医学文献,定期浏览医学数据库,拓宽学术眼界[3],并了解当下学科热点及动向,有助于本期刊的发展定位。优质期刊的未来必然是国际化,而编辑扎实的英语功底是期刊国际化的条件,最终实现的不仅仅是杂志的“走出去”,还是能吸纳国外优质稿件的“走进来”。

(三)坚决杜绝医学科研论文中的数据硬伤

在期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期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所承载论文质量的竞争,对医学期刊而言,数据的不精准和结论的不准确可谓是稿件质量的硬伤。医学科研论文中的论著、调查研究和临床研究等都有相应的数据支持,甚至有的论文数据可占2—3个版面,而从简单的一般资料中的描述性数据到研究结果中的结论性数据,都需要编辑耐心地逐一核实。尤其是结论性数据,如果作者错用统计方法,不仅会影响论文的质量,而且会误导医学科研界。由于作者的科研背景参差不齐,稿件中从简单的对数据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统计推断,都可能存在误用的现象。医学期刊编辑在利用自身医学背景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必要的统计学知识。第一,医学期刊编辑对全文数据应进行逻辑检查,即对全文出现的数据要厘清逻辑关系,并一一核实,必要时借助手中的计算器进行简单复核。第二,医学期刊编辑应该对统计学方法进行核实。医学稿件里经常会出现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误用,秩和检验的滥用,其中常见的如配对t检验误用成两样本t检验,t值和p值数据的变化趋势不符,此时就需要请作者及时核实,或者需要编辑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复核,必要时向专业人士请教。对论文中的核心数据、数据较多或者统计学方法不熟悉的文章,医学期刊编辑更需耐心和谨慎核查。

(四)始终固守编辑职业的道德底线,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医学期刊编辑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把持自身的职业道德底线,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体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医学期刊编辑应对稿件质量严格把关,做到客观筛稿、严谨编校。编辑可以请作者在专家的指导下撰写,或者让责任编辑进行精心加工,保证该稿件的学术质量。编辑应该坚决杜绝学术不端稿件的发表。第二,医学期刊编辑应该保持勤谨、耐心的工作态度。编辑的日常工作繁杂,医学期刊编辑保持勤谨和耐心的工作态度很重要。在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年代,编辑在进行审稿和加工的过程中,面对一些新概念、特殊的表达而不确定时,要及时通过互联网、与作者沟通、咨询专家等方式来确认,不可以想当然地改动。高质量的论文本身就是一个编校再编校的过程,尤其是医学期刊编辑更应在谨慎对待稿件的基础上勤于与作者沟通,勤于向医学专家请教。编辑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作者和读者,而沟通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和纽带,无论在组稿阶段、审稿阶段、编辑加工阶段还是在发行后的阶段,医学期刊编辑都应保持勤谨的态度,耐心地与专家、作者和读者沟通,提其建议,解之不惑,保证自身期刊论文的优质品质。

(五)激发青年编辑对编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的质量高于一切,如果青年编辑对编辑工作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期刊的学术质量便会下降,最终在众多期刊的市场角逐中被淘汰。青年医学期刊编辑应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地关注学术期刊的发展动向。1.重视培养青年编辑的积极心理素质有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心理资本现状,发现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资源较丰富,心理资本水平总体较高,有利于帮助其防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激发其医学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医学期刊质量[4]。但是面对期刊的市场化转型,青年编辑不外乎会因优胜劣汰的竞争产生精神上的压力,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产生了懈怠心理,必然会影响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而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青年编辑的身心和谐,帮助其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提升医学期刊的学术质量。2.发挥青年编辑的主动学习和应对能力医学相关的从业人员要终身学习,作为医学期刊编辑也不例外。编辑工作的流程是规范化的、相对静态化的,而期刊所承载的内容和形式是灵活的。医学期刊编辑需要培养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多途径不断学习,更新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不断积累编辑实战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从而有助于自身编辑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学识的拓展,进而有利于自身学术期刊的发展。3.提高青年编辑对学术信息的敏锐判断力和主动甄别能力编辑作为稿件审查的第一道关口,尤其是责任编辑在初审的过程中应当具有敏锐的判断力。编辑应该在初审时对每篇稿件的新颖性、逻辑性及实用性进行鉴别和判断,而初步甄别稿件的判断力须建立在编辑平时主动关注网络动态医学信息、精准判断医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需求的基础之上。这样有助于其发现并挖掘出真实性、可靠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兼具的高学术价值稿件,即优选稿,使期刊的稿件质量、学术影响力不仅有“宽度”,而且有“深度”[5]。

(六)塑造期刊品牌形象,善于推销自己

医学期刊面向医学专业人员,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医学期刊塑造权威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利于期刊收到优质稿件,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即医学期刊品牌形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要想在信息共享的时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青年编辑还要重视医学期刊的多途径营销。第一,青年编辑可以利用网络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如以邮件形式将本期刊发表文章的相关数据发送给期刊积累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或者在期刊网站开设学术讨论等板块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医学专家了解本刊。此外,青年编辑还可以借助个人或者期刊官方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推广。第二,青年编辑可以利用学术会议、学习讲座等机会与省内外甚至国内外专家进行交流和杂志的宣传。第三,青年编辑可以在每期期刊约请权威专家撰写专论或者评论性文章,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医学期刊编辑部一般都有自己的编委,而这些审稿专家涉及各个领域,且是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向编委约稿可以把握学术热点和难点问题,也能引起学术界的共鸣[6],进而为期刊赢得更多学术界专家的关注和支持。

心理医学论文 篇3

撰写医学论文应注意的问题医学研究论文的大局观撰写医学研究论文首先要有大局观,即对所要撰写的论文有总体的定位和整体的把握。撰写之前应对题材进行认真分析,可以根据所投杂志设定的栏目分析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一类。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病历报告、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监测与检验技术、综述等栏目,而相应栏目下的论文都有其相应的格式和要求。参照这些格式和要求落笔行文,就不难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的论文。所以,首先要重视论文写作的大局观。

了解医学论文的属性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客观记录医学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医学科技飞速前进的动力。有统计资料表明,约75%的科研在科技期刊上[2]。可见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推动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层医院医学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论文产出质量率低科研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科研论文的产出数量、质量也是衡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部分医院把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用来衡量科研绩效往往不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如在职称评定时需要论文,医务工作者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急于撰写科研论文,这样仓促撰写的论文,其质量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论文的论题、论点是否新颖,研究目的是否明确,资料是否全面,统计数据和方法有无可比性,语言表达是否明确,文章结构和层次是否分明,对实质内容是否进行深入分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而造成准备不充分,观点不成熟;其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对投稿者所投期刊把关不严,部分医院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未配备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管理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缺乏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缺乏对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引导作用的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都在专注自己的科研工作,仅仅是敦促自己发表科研论文,而没有发挥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因此积极发表科研论文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

医院信息管理组织不健全,科研管理滞后部分基层医院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使科研人员很难获得医疗科技前沿的知识,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限制了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从而使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开展了研究工作,也不能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致使很多科研工作成了重复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医院缺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在方面无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以及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医学科研论文水平的对策提高认识、重视科研和论文写作科技兴院不单单是引进几个像样的设备和几个高学历人才,而是要真正落实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中来,着眼于广大患者的需求,着眼于职工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着眼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科研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取得成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开展临床或相关工作研究,对临床病例进行观察分析或对相关工作进行思考总结,能促进职工科研创新思维的开发;撰写学术论文,在投稿的过程中论文能得到学术期刊相关编审专家的指导修改,发表后能与同行交流、求证,能促进员工提高调查、统计和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对提高医院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很有意义。

心理医学论文 篇4

大家好!

首先感谢医院给予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中层干部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这是我院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我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我一是拥护,二是支持,三是参与。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勇敢地走上台来,接受大家的评判。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医务科科长,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敬业、务实的态度,打好了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我的敬业精神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善于接受新事物,爱学习、爱思考,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诚实做人,踏实办事。

第二、不断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常学习、勤看书,已� 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先后完成上海职工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四年制大专学习;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一年的全科医学专业学习;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临床医疗三年制专升本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扩展。工作以来,在部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其中发表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和《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的2篇论文分别获中华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宝山区医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三、多年的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自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对医院和临床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年,我担任社区卫生科科长,负责家床、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预防保健的几项工作,其中预防保健工作连续三年在宝山区名列前茅;20*年7月任医务科科长至今,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等部门的业务工作,熟悉了本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规范,具备了本部门工作的素质和要求,掌握了搞好本部门方法和策略,同时对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院部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使我院的医疗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多年的医疗及管理工作养成了我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质,成为我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内在动力。这是我做好这一极富挑战性工作的最大优势。

如果竟聘成功,在院部的领导下,我将努力做到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二个转变”、抓好“三项工作”具体地讲:

一、坚持“一个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尺度。近年来,在医疗服务中,患者不仅关注医院的医疗质量,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院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上,贯穿在医疗服务的细节之中,贯穿于医院各项活动的全过程。把方便病人、有利于病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实现“二个转变”

一是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你是我的病人向我是你的保健医生”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它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二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仅仅需要治病,而且需要人心化的关心。那种只注重治病、不注重待人、只注重技术、不注重心理的行医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抓好以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完善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要抓紧"三基三严"训练,从每一份病历、每一张处方抓起,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规范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要认真落实质量检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做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相结合。重点抓全面质量管理(TQM)、PDCA循环的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等,使质量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把各类医疗缺陷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抓好全科团队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上新台阶。我将做到“四个进一步”:进一步配合院部完善科室设置,理顺工作程序;进一步要求医务人员转变观念,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进一步开展以团队、户籍制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全方位开展“零距离”贴身式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全科团队服务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坚持人才为本,抓好学科人才建设。贯彻我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的战略。重点在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深入基层,开展社区调查,分析社区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作出社区诊断,提出对策;二是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全科服务团队应该具有参与制定和执行社区卫生计划,组织和利用社区卫生资源的能力;三是提高团队医护人员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是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动手能力。通过请进来(请上级医院或业务站所高年制医师来院业务培训、指导),走出去(对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骨干和送到二三级医院半年进修或到新华医院干部病房为期1-2个月的短期业务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同时,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队伍素质,力争07年启动一个局级或区级社区卫生课题。

心理医学论文 篇5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教科的首要任务。

(一)医疗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医疗业务指标

2、医疗质量指标

(二)核心制度的落实

零九年医教科从各科室实际情况出发,狠抓项核心制度。

1、在院长或业务院长带领下,医教科坚持每日查房,了解各科室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尤其是上年度落实尚未到位的薄弱环节,如:交接班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制度等。根据职能科室对各临床科室督查情况反馈,选择性参与科室早交班,医教科将科室存在问题和改进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意见及时反馈,并跟踪监督科室落实情况。

2、为了了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医教科对医疗质量的控制采取不定期抽查,每月月底全面检查,每季度进行全院质量控制总结与反馈。针对所发现问题重点进行督查与整改。

3、在核心重点落实方面:儿科、妇产科交接班制度落实较好,个别科室存在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漏交班现象;内科病例讨论制度落实较好,个别科室病例讨论不规范,登记本流于形式;骨科、外科在会诊制度上落实较好,个别科室存在会诊程序不规范或申请单填写不规范问题;检验科在输血管理上做的较好;放射科坚持每日读片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做的很好;麻醉科业务学习坚持较好;药房在抗生素合理应用、处方点评上作了大量工作……不足之处是核对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有待加强。

(三)医疗文书的书写

医疗文书的书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医疗质量的最直接反应,医教科始终严抓病历质量管理不放松。

1、每月抽查现症病历和归档病历质量、门诊病历、处方、医技各种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情况,并对存在的缺陷按责任落实到个人,定期进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全年我科共抽查现症病历619份,甲级病历605份,乙级病历14份,甲级病案率97.7%;抽查归档病历720份,甲级病历709份,乙级病历11份,甲级病案率98.4%,无丙级病历。

2、进行了《湖北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2009版)》的培训工作,重点抓年轻医生的文书书写。

3、医疗文书书写较规范的医生有:,B超室、病理科、心电图室报告单比较规范,放射科个别医生审核医生签名不到位。

4、医疗文书存在的问题有:(1)上级医师签字不及时;(2)日常病程记录不及时;(3)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不到位(4)电子医疗文书排版、格式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专项培训,强化医师责任心,争取从根源上改正。

(四)学科建设

1、疼痛门诊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2、成立了血液净化中心,启动顺利,进展很好。

(五)重大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

1、3月1日至6月10日我院开展了“医疗安全百日行”专项活动,6月中旬进行了总结

2、7月30日在“医疗安全百日行”专项活动的基础上,我院又启动了2009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3、12月11日启动了“医疗质量专项整治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今年我院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医疗纠纷、投诉显著减少,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二、医疗安全

09年我们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医疗安全工作,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杜绝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医疗纠纷。

(一)自去年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并出台《医疗纠纷处理办法》以来,我院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针对去年《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的一些细节问题今年又出台了《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补充规定》,使我院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坚持院长或业务院长、医教科每日查房制度,继续强调科室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医教科提前介入,效果良好,今年至少避免了三起较大的医疗纠纷。

(三)在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下,在全院动员大会、中层干部会、科务会上反复强调医疗安全,使全院员工医疗安全意识较上年度明显加强。今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医生敢于面对病人家属,直接参与谈判。

(四)2009年共接待医疗投诉起。其中20人以上较大型纠纷起,一般纠纷起。接待投拆处理起,补偿现金万元,减免住院费用元,其它处理起。接待投诉与去年同期比下降%。赔款与去年同期比下降%,减免药费和住院费用与去年同期比下降%。值得表扬的是:外科、骨科、儿科无纠纷。

(五)不足之处:

1、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欠佳,沟通不到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所造成的纠纷仍占主导地位。对当事人的处罚力度尚显不够,达不到接受教训的目的。

2、对一年来零纠纷科室的奖励比例较小,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对纠纷高发科室,巡查力度仍显不够,使高发科室的纠纷隐患时有出现。

三、科教工作

1、建立了科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建档率100%,对每人的继教学分进行了审核及电子版本的汇总。

2、规范继教学分管理工作。09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发放院内继教学分,对每次主讲人授予2学分,参加人员授予1学分。

3、明星带教老师

09年对住院医师和实习生进修生带教管理较好的明星老师分别是:

4、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

5、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

全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8项

6、医学论文

全年发表医学论文59篇。

1.省级及以上论文13篇(其中中华级1篇,省级论文11篇,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市级论文46篇,(其中医22篇、药2篇、技2篇、护20篇)。

7、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

内容:消化道肿瘤的靶向治疗。

8、举办院内学术讲座

全年开展院内学术讲座17场次,参加人次2064人次。

10、人才培养

选送赴上级医院进修14人次。其中医生10人,护士4人。

11、外出培训学习

参加省外学术会议18人次,省内84人,市级102人。

12、实习生、进修生管理

(1)免费为基层卫生院培训进修人员:9人次

(2)接收实习生:15人次

(3)召开实习进修生会议:1次

13、其他方面

(1)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3次。。

(2)完成无偿义务献血人员:13人

(四、社会公益活动

(1)9月15日我院在举行“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暨两癌普查活动,并发放科普宣传资料,义诊咨询180人,免费发药85人次。

(2)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我院在市社会福利院义诊。活动主题: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单、口腔检查与咨询、免费测量血压;发放100把牙刷、100条牙膏、1件漱口水(约50瓶)。

(3)9月25日,在社区举行“健康进社区暨两癌普查活动”。活动内容:免费量血压和身高、义诊咨询、免费妇科检查及刮片、免费乳腺检查和乳透。

(4)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任在大学学术报告厅为大学生举办精神卫生专题讲座,下午在我院心理咨询师在院内进行了义务咨询活动。

(5)10月23日重阳节前夕,我院在光荣院为80余位老人免费义诊咨询,免费量血压。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70份,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单70份。

(6)为辖区及市区内的学生接种甲流疫苗工作,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7)免费接收市卫生局派谴“三支一扶”工程一人。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应急演练二次

(1)举行了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详细考核了院前急救、绿色通道、院内急会诊、各科疾病的诊疗常规和技能操作,考核涉及到急诊科和临床及医技科室。

(2)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演练。多次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并对相关科室及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工作。

2、传染病管理

(1)制定2009年春季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落实发热门诊、完善卫生应急工作的相关制度及职责、组织;督促预诊分诊工作,全面执行首诊与预检分诊制度。重点抓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措施的落实。

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 篇6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医患关系影响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教师无法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发严重。第一,缺乏医患关系分析体系。在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全面分析医患关系现状,无法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类型,难以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医护人员经常会受到恶意伤害与攻击,导致医学生受到心理伤害,如果教师不能予以医学生正确的引导,将会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甚至导致医学生选择其他行业[1]。第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滞后。部分高校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未能利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高[2]。同时,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导致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知识欠缺,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通常情况下,院校只会设置医学专业和近医专业等专业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使得医学生所讨论的话题,以及其视野都存在局限性。基于此,在进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较为重视医学生由于专业方面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忽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二、医患关系影响下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方式,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高校心理教师必须要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医患关系的分析,加强心理健康与医患关系的教育效果,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关注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与基础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3]。

(二)创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医学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利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保证医学生在入职之后可以正确维护医患关系,进而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率,增强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4]。

(三)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根据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丰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此期间,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与情商教育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医学生有效处理医患关系。同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医学生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状况,提升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三、结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根据医患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叶馨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乔文达。论当前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58-159.

[2]尚爻,李爽,王明滨,等。医学生视角下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3):383-38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