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

大学语文论文 篇1

一、大学语文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提高语文教师思政素质。在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功能上,语文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教育与感染,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具有高思政素质和人格力量。而作为灵魂播种者与知识传授者,语文老师不能仅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却忽略了思政素质。所以,只有提高教师思政素质,才会准确把握与理解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所描绘的情境,由此才能让学生进入思政崇高意境,在往复沉潜中滋养甘霖。若非如此,就算语文教材有非常高的教学质量,也会由于不到位的领悟而不能育人。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思政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并将其切实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去践行与追求,为教育与引导学生作铺垫。通过对工作实践与生活点滴的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修养,以此达到铸造优秀思政素质与崇高人格风范的目的。此外,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真善美为学生做表率、树榜样。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语文思政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重视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得以不断增强,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与教育的主人。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课堂为中心,并向延伸至人文讲坛、社团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全方位教学环境,同时让学生自觉创建一个自我教育与学习的优良学风。创建集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思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络互动中,能够确保学生自我思政教育的实现。此外,还要加强思政实践,让学生能够利用寒暑期时间接触社会,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深化理解与认识相关文学作品,并于日常生活中领悟语文为他们所带来的`思政魅力。

(三)通过优秀文章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往往只有高质量教材才具有正面进行思政教育的功能。毋庸置疑,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语文教材质量比较高,这就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提高大量情理并茂及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然而,现阶段我国各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尤其是部分反动势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错误理念与观点渗透至大学语文中,导致学生形成错误思政观念。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因素存在多方面,不良社会风气及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带给大学的最大问题是负面影响学生信念与理想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负面追求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所潜藏的优秀传统理念,以此对大学生做好人格形象教育与道德情操熏陶。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儒家所宣扬的“刚正不阿”与“浩然正气”的人格精神、兼济天下的进取精神以及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等,启发学生能够学会自我思考,这样对学生崇高感与责任感的培养非常有利,使学生能够自觉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崇高的思政素养。

(四)挖掘传统革命精神,确保学生爱国教育得以加强。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逐渐出现了城乡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大、就业形势严峻以及贫富差距大等现象。在诸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缺少自我奉献精神,而且情绪非常消极。面对这种现象,大学语文老师就要深入充分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能够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词句或篇章,突出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从这些篇章中感染与启发学生。

二、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有效结合

所谓结合,并非就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简单合并,结合是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渗透、协调、互动以及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机过程。一方面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思政导向作用,通过先进文化与理念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指导,以此使其思政教育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大学语文教育使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的兴趣得以激发,这样既可以保持两者特点,而且还能探求两者在教育效果与教育方式方面的新途径,寻找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结合的共同规律。类似于刘晓哲在《语文的思政教育功能》中所阐述的问题,思政教育作用并非大学语文的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大学语文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就无法并驾齐驱于“两课”。然而,这并非学术界不重视、不研究大学语文此功能真实存在的理由。反之,若高校可以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极大的思政教育作用,并创造条件确保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作用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得以提高,这对当前教育界思政教育差强人意局面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大学生思政素养。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大学语文进行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两者并不存在矛盾,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属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大学语文论文 篇2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审美价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有弊,本文对大学语文都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以上媒体的、能够实现人机交互信息交流的传播媒体就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可控性、非线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广告、艺术、娱乐、商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依据,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到同一课题中,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同时,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以及监控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用数字化学习方式来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宜生搬硬套,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信息技术。

二、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激发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高校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好奇心特别旺盛的阶段,对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很大的热情。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相较于其他学科较为枯燥,普遍不受学生的欢迎。在大学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他们的心思始终留在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过于色彩斑斓的图片与特效,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导致重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喧宾夺主、折本逐末的现象,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被分散,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情境创设与限制想象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个体参与到情境运动的过程,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情境教学,就是实践共同体,在情境中,利用可得到的资源,承担学习责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是,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也会反过来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文字本身是抽象的,经过多媒体的呈现,往往简化了在大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利于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对策

(一)适度使用多媒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所有的篇目都适合多媒体,教师需要有所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变,突出实效性。多媒体的应用,需要有针对性,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常来说,诗词、小说、散文,以及一些记人写景的屏幕,文学性较强,比较适合创造情境,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势;议论文说明文逻辑性较强,重在说理,使用简单的图表即可。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获取知识的平台,扮演一个促进者、协助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教师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效果而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自身的感悟、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多媒体的功能在强大,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也不能侵占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时间,如果整堂课都在播放音乐、视频,教学效果反而不好。我们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比如,诗词曲赋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朗读示范,但也要留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另外,多媒体素材的使用数量也要与学生的认知负荷相匹配,大胆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简洁明晰、重点突出。

(四)重视语文素养与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讲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借鉴优秀的作品,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

四、结语

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分散注意力,在扩大知识容量的同时会增加认知负荷,在创设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遵循适度性、主体性、时效性原则,重视语文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的完美融合。

大学生的语文论文 篇3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

第二,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第三,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

第四,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 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论文 篇4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本篇论文是研究大学语文论文的,是关于教学模式论文的讨论分析。

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5

摘要:文章通过实际情况分析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内涵,创新设计新课堂,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然后根据实践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把研究策略贯彻落实到底。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学语文;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理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它是指学生在脱离老师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独立的学习,不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学生自己就可以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一种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累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面对一些研究性课题,老师提供的知识是片面的,只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具体知识研究还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收集查找,像专业书籍、专家视频链接、知识讲座等等,都是翻转课堂的内容,也就是自我、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教育体系中,深度学习主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及学习方法,毕竟,现在的学习环境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书本知识和老师指导,现代的教学环境有高科技产品的辅助,有高质量老师引导,所以,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是多角度、多样化的,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调整知识的难易程度,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简单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知识“降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长期以往就能够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知识体系,把所学知识有序连接起来,便于分析和应用。深度学习理念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它结合学生的行为、情感、认知等经过不同纬度的学习与总结,建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深度学习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态度,那就是对知识有好奇心,有探索欲望,能够主动学习挖掘知识内涵,把知识不断融合、重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这就是深度学习的结果,这种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学习过程才能够体现价值,才能够锻炼学生个人的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用

(一)改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老师分析课堂知识和教材内容,区分重点、难点,把概念性的知识与技术性的知识区分开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知识进行有序排列,把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目标的目的,同一知识,以不同方式表达,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知识了解透彻,在相同的问题当中能够熟练应用知识,让学生不再生搬硬套,而是灵活运用。学习目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毕竟,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大学语文知识,概念性知识比较多,相似性又大,如果不是特别确定的知识很容易混淆,所以,对于学生的记忆力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技巧和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学生需求,这点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够确立适合不同风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创新设计方法主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现代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是多媒体教学,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创新研究中,少不了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机不但有庞大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知识进行分类总结,所以老师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工作,首先根据教学大纲把需要的知识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然后再把知识细分,利用计算机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像视频、动画,或者是相关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氛围,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比如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知识辩论活动,把所有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对知识细心研讨,除了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换资料之外,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针对难点问题,把不懂的知识通过翻转课堂来学习总结,为赢得辩论结果做准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独立寻找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制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独立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自由的、开放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够很好地释放学生的天性,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

(三)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越来越科学化,考虑到大学生的现状,他们要背负学院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所以,翻转课堂设计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指导,更多的是把专业知识与社会融合,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文学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不同之处,摆正心态,不管比赛结果如何,总结经验,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消化所有的情绪,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翻转课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应该没有时间限制,而且知识范围较广,把知识层次化、多样化。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而不是乏味和无聊,所以,老师在翻转课堂设计中,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采纳学生意见,为学生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高效的学习条件,使知识相互融合,在一次次学习与总结过程中进一步加工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知识,创造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为未来建立桥梁。

(四)提高学习效率

深度学习理念之所以能够充分融合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因为翻转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好奇心,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建立,让学生在知识上能够自主探索,辨别事物的真善美,提高个人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从而深刻了解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适应社会规则,全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价值,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除了在学习上有帮助之外,还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我评价,如果在翻转课堂上设计出自我评价环节,那么我们就能通过提高自我评价对翻转课堂不断进行更新、加工,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改变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法,让课堂教学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一体化,老师只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来讲解,与学生的互动极少,而翻转课堂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老师和学生自然互动起来,共同探讨知识要点,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

三、结语

深度学习理念导向下的大学语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应用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格外受国内外教育部门欢迎,虽然,早期的翻转课堂在应用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是现在,学生通过课前视频预习,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吸取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翻转课堂不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而是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创新,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应用和实践当中,翻转课堂不仅在课前能够有效应用,在课后还能够帮助学生温习知识和知识拓展,帮助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建立自由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全方面提升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应用,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马凯、姜延2018《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教育研究》第2期。

何丽、汤莉、刘军2019《基于深度学习的MOOC混合式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语文学刊》第6期。

邢翠芳、刘瑜、吕海燕2020《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教育》第3期。

大学语文论文 篇6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规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策略,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究

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门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能够对学生的涵养气质、精神世界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通过语文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教学节奏进行掌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院校的教学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完善的人文素质培养思路。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越来越被重视,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学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1.学科性质略显模糊。尽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历经多年,但是对大学语文性质的鉴定,还多是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行判断的。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程,并且长期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上,这与英语教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轻视的学习态度。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对于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要想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从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对自身情感进行塑造。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学语文课堂上未能体现出的内容。

2.课程定位缺乏统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那些刚刚经历高考入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需要进行必要的巩固和延伸,同时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也要进行必要的强化。部分学生自身的人文综合素质不高,其人文精神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学语文中的课程内容来对其进行改进。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于大学语文内容的定位考虑,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是高中语文课程的一种延续,也就是简单的补课;二是人文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要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进行培训;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洽的定位,让学生在掌握汉语言实用技巧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由于以上教学观念无法进行统一,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不高。

二、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

1.大学语文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学课堂开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大学语文的教育定位在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中,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确和不具体的学习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对人文性的主体内容展开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注语文教育的历史环境,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2.大学语文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薄弱,且人文课程的开设数量较少,所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人文素质主要是指由能力、知识、观念、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修养和气质的表现。它可以促进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发展,协调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拜金心理严重,审美水平低下,甚至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教师却并未对语言文学知识展开透彻的讲解。所以要想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背后的内容,揭示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对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协调。教材是由相关专家总结出的重要学习经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内容展开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将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依托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当然,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也不能被教材束缚,教师要钻研教材,对其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对一些古典文学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其中的精华,通过挖掘其现实意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展开教育。对于一些作家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前人对其所做的评价,教师都可以讲述给学生,不只是单单让他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在大学课堂上对《孟子》《论语》等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找准一个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人文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延伸出庄子、韩非子等人的学说,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学识和智慧。为了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体验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比如在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人的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节操和品格进行深入的感受;同时结合诗文之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诗人创作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诗歌作品有更好的把握。又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从乐府体诗歌的结构特色以及诗人李白的创作风格入手,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所体现的感情进行全面了解,深化学生的人文思想感受,强化其整体的学习质量。

2.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改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到首位,强化整体的思维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放式的引导。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这样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对教学课堂展开必要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古文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感受。只要教师烘托出必要的学习氛围,学生普遍能够对“施仁政、反暴政、反兼并”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那些具有戏剧性质的文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对文章的主体进行阐述,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教育讲究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发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阅读和理解,将创作者的主要思想、创作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内容融合进来。

比如在对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进行学习时,当学生在对词中凄苦悲凉的情绪进行感受时,教师不妨将李清照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出来。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流落江南,丈夫的过世使她孤苦无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时,也可以掌握触类旁通的方法,对一些诗歌、散文进行欣赏阅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对教材上的《煮酒论英雄》和《宝玉挨打》等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不妨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对语言内容展开视觉化的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化自身的理解程度。在对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相应的音乐内容,或者以举办朗诵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深化其人文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大建,迟宝东,刘子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线教学的思考———兼谈南开大学“大学语文”在线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xx(8).

[2]姚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xx(7):100-102.

[3]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4]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上半月),20xx(11).

[5]汪亚明,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xx(33).

[6]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xx(7).

[7]孟新芝.革新内容与方法提升效果和能力———谈大学语文课程与改革[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xx(1).

[8]蒋业华.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性定位及其实施[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2).

[9]葛娟.大学语文课程走向何处———对大学语文课程本质观的探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xx(6).

[10]金银.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11]霍然.普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探索[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xx(5).

大学语文论文 篇7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 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xx.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xx.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5.07.

大学语文论文 篇8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具有语言、情感和文化上容易获得认同的沟通优势。从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看,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形成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从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看,语言作为最有效的沟通手段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合理解决了学习问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看,以语言为手段的真诚对话,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从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看,师生通过“亲在-体验”,实现了语言交流和感情分享,唤起了对“存在”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沟通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

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

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

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

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

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 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

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

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 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

[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曹禺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3.

[4]陈琦.语文体验式教学刍议[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6.

大学语文论文 篇9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而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教师使用老套刻板的传统课堂教育方式讲解传统文化,重视了文化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大学教师优化髙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讲解方式,建立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改编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做到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的相互融合,这是提髙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而提升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扩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同学们传统文化的道德素质水平,树立同学们的爱国敬党品格尤为重要。

一、重视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意识是顺应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推动新课标的深化改革作了重要的准备。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和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创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课堂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摒弃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不合理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并加强了学习和认知能力。高校大学生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同学们提高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能帮助增强大学语文教学的监察力和教育方式的掌握力度。更进一步说,引导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实现中国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同时消除了大学语文教师基本一致性的情况再次出现,进而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离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基本概况

(一)髙校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传递速度的丰富性和迅速性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文化教育的需要,高校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培养而忽视了髙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因而往往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投资力度,阻碍了开展高校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为了保障高校大学语文文化教育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高校增加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是保障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然而,高校每年在专业项目成果的研发方面资金投人较多,对文化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无法满足开展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得传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降低了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大学领导缺乏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如果说教育是承继传统最主要的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民族精神塑造的最主要阵地。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只要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成功抵御住外来不良文化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思考观念。

髙校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储备,不利于开展高质量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推动高素质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因而,重视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需求。由于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使得许多语文教师肩负起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不利于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深人研究,因而在传授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加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年龄也趋于老化,使得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带头人,不利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科学有效的进行,不利于实现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三)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世纪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得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现阶段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容的单一性,也使得我国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规模比较小,很少能够出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利于实现我国髙校大学更大范围内高质量传统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大学生参加有关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单一性。科学技术的飞般展使得传统的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多样性可言,只是依靠老师讲解和板书来进行课堂学习,不能合舰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影视扩展方等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采用传统“三步走”方式进行教学,没有新意,乏味无趣,这和大学语文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种以讲解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同时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探讨,造成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的单调沉闷,枯燥无味,降低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在进行高校语文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测验中,同学们只是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了背诵记忆,不能进行自我观点分析陈述,对学生自我发展不利,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功能。各髙校教师应首先发挥先行者的模范作用,以提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为先任,再选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融人现代教学体系中。学校也应适当地给予教师自主权,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课堂的文化教育方式,给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课堂积极活跃性,只有不间断地创新和超越,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固有博大精深的影响力。

三、加强离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经费投人。由于经费问题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制约,� 高校应当重要实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资金的专项投人和使用,积极推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经费的合理、高效使用,充分提升有限专项文化经费的利用率,引导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与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相结合,确保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准确性’这是决定大学语文教师提髙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大学领导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水平,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当引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素质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队伍建设。高校大学应当积极组织和开展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和教师自觉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在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编时,编撰人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探讨交流,建立明确的改编方向和构思网络,增加能够开发同学们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课后作业,同时结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材做出整体融合,得到逻辑与现实结合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现阶段,为了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开阔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视野,丰富传统文化活动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髙校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提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而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应当营造出良好的思考和交流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当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探索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

(四)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为了创新高校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高校大学老师应当改进讲课方式,适当增添活跃开放的知识内容,营造丰富有趣的课堂环境,提升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学语文老师就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技能的教育,这是提高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一种高效方法,为了增加大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大学语文老师应该多采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开展文学讲座、文艺汇演、书画比赛等活动,促进同学们进行分享与交流,加强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概括和汲取吸收,使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实现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希望使传统文化意识能够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关注。

四、结语

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应添加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此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建立合适的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改进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同时整编大学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部分的系统融合’开展文化活动,则可以促进大学生亲历传统文化,体会古老文明的精神,让大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学习、理解、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彩世界,营造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语文经典的论文 篇10

一、教材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文太陈旧,许多课文中学已学过。如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中,就有《蒹葭》、《我与地坛》、《饮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赤壁赋》等篇目是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邢福义主编《大学语文》中,亦是如此。二是内容太多,课时少。大学语文只有36个课时,教材内容繁复。邢福义教材共43篇课文,徐中玉教材89篇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远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没有凸显时代感。相较于高中语文老师把周杰伦的歌、方文山的歌词搬上课堂,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略显陈旧。二、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现在的大学语文多是大班教学,一二百人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课。由于受场地和时间得限制,老师们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既没有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又没有百家讲坛般的风雅有趣。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语文教学更离不开交流和沟通,加之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的地方,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应适时引入谈论法等,积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才能够充满活力。三、师资配置目前,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约为40所。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基本不高,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还有很多是本科毕业后在其他教学岗位上转调过来的,还有从中学调动来的老师、从其他教学或行政岗位转过来的情况。这些因素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甚至成为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给出解决办法:一、 大部分教材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编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还有教材是按照主题编排的。在这种情况下,精选一种质量过关、有影响力的教材非常必要。精选一种为主,几种为辅。建议编写校级教材,选编具有本校特色、老师们自己擅长、兼具人文性与实用性的课本。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授课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曾有研究者指出:“大学语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方式’方面的深度训练和‘文化视野’方面的空间拓展。”[3]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探索多样的授课形式:1.开展专题讲座。譬如陶渊明的作品。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上。事实上,这种解读存在许多误解与偏颇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陶渊明的。因此笔者做成讲座《品读真实的陶渊明》,从陶渊明“少年家居读书时期”、“中年时仕时隐时期”、“晚年隐居不仕时期”讲起,选取每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剖析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2.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邢福义所编教材中有一篇《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因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和失业所导致的经济困顿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作者把同时代人描述的自由恋爱的颂歌作为时代的悲歌来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深刻思考。在讲授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大家讨论“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的角度剖析;也有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的角度分析;讨论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当前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过滤教师队伍,引进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因此,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且建立起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另外,也应该注重理论研究,多开展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学术交往活动。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各大高等学校在重视、多加投入,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之后,必将能迎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春天。

大学语文论文 篇11

一、运用学习动机原理,大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被认可

获取成就感产生成就动机,产生内在学习动力。高职类大专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学习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只有让他们感到所学的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他们的学习动力才是强劲的。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结合专业从实际出发。比如我国医学类的高职院校就要充分结合医学类单位需要用得着的内容,如医学报告和处方的写作,以及药品销售类的口语表达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学过以后就能学以致用,掌握一门本领。二是讲解生动,视野开阔。语文教师可以以医院一些生动的事例来进行分析讲解,丰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经过学习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大展身手,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在教学中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轻松感和愉悦感,从而对大学语文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在的积极力量。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

深厚的师生情感,形成外部的有效动机。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在高职类的院校,因为较多、较深入的专业课让学生倍感枯燥,大学语文恰好能营造一种与专业课不一样的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演讲、辩论、讲故事等轻松方式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使其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快乐学习效率更高。同时,除了课堂以外要主动同学生多交流,建立深厚的思想情感,这样能让师生间获得一种沟通,有助于课堂上的零障碍交流。

(三)积极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得到学生和尊重,从而让学生“爱屋及乌”对大学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使他们的品质得到铸造。

二、运用有效强化原理,挖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内在动力

强化是一种事物增强另一事物的过程,适度的强化能让学生保持更有效的注意力。

(一)制定明确、具体而恰当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往往是盲目的,但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学习却要求学生有较高而具体的要求,需要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奖惩分明

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有效强化方式。对在课堂上积极表现的同学要能适时的给予肯定;对在演讲、写作等方面有特长的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舞台。不能忽视在大学语文学生过程中的“吃力者”,语文老师要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引导,帮助成长。当然,也不能盲目的只给予肯定,要奖罚相结合,但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让强化在大学语文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重视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班级中大学语文学习较好的榜样作用;同时,可以引用已经在工作岗位的已经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校校友的示范效应。通过树立典型,激发学生学习。其次适当引入竞争,增强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成败归因理论,正确认识自我,产生积极效能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著名的“效果律”。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相对应的评价和认定,使学生能准确定位自己,并根据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业水平作出正确认识。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教学反馈原理为基础,以课堂作为舞台,对学生作出正确评价。首先学会更多地肯定。大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评价,以肯定为主。其次是适时的运用批评,并予以纠正。这样才能起到强化作用。三是教会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问题的强化。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高职大专毕业生,马上面临着走入社会,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更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去适应社会。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在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提高创造力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首先,让学生试着走上讲台,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改变过去老师“一言堂”、“一站到底”的情景,让学生有更多展示个性的舞台,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认知能力,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心理素质,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其次,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