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
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资料提要】由于小城镇建设是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所以,应当对其中一些内在的并互为联系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有: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承担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小城镇中的主导性产业与多样性产业问题,实现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与适宜的政策,等等。对以上问题如能始终坚持清醒的认识并正确处理,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就会有大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人口产业政策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可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我认为,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仅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一样的基础条件下、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小城镇各有不一样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此刻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到达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那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景看,此刻有一些领导异常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所以,必须向相关领导异常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可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仅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仅有3.5万人,并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景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景看,要在面上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必须会大大加快。
三、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资料。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可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可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当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能够自我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团体还是个人,都能够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构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经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供给中长期贷款。具体能够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能够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构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并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可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构成自我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此刻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研究有主导产业基础,并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 另一方面,要进取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我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忙已经初步构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构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景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构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异常是已经构成拳头产品或构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我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能够经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构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构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构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资料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
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构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能够依据各自的优势,构成不一样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此刻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可是6000多人,并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并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一样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团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先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当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异常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团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团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进取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能够照常有饭吃,入镇的进取性就会高涨,可是能够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进取入镇。解决办法是, 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摘要: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国外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我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
一、引言
不同规模的城镇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融合了城乡两方面的特征,兼具城乡两方面的优势,起到连接城乡的桥梁作用[1]。小城镇作为初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农业产业化的服务平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xx年的46.6%,全国建制镇数量由2173个激增到19234个[2],取得了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等。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解决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城镇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致以199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5年,是城镇化建设恢复发展期;第二阶段从1996年至今,是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发展快速、经济繁荣的小城镇。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得好,一方面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是遵循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
但同时,很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偏离了当地实际,也没有遵循其建设规律,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未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再加上政策宣传不到位和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土地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人均占地面积要大得多。
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50万人以上大中城市市区面积人均73平方米,50万人以下小城市人均94平方米,小县城人均121平方米,建制镇人均183平方米,建制镇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大中型城市的2.5倍[3]。
(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一方面,由于当前小城镇的经济基础普遍相对薄弱,为了吸引投资、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政绩,地方政府往往采取“以环境换发展”的政策,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到当地去投资建厂,任由他们随意排放污染物和毁林开矿等。另一方面,小城镇中普遍缺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一般直接排放到沟、坑、河中。这些行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
(三)无视当地实际情况,盲目照搬现成模式。从全国的小城镇建设来看,发展较晚的小城镇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确定发展方向时没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往往是照搬现成的模式,大部分尚未形成主导特色产业。
(四)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匮乏。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和到外地求学的学生认为小城镇里没有个人的发展空间而不愿意再回到家乡,外地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造成小城镇人口流失严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力资源匮乏。
(五)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小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关键[4]。我国小城镇自身的财政收入较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拨款,巨大的财政压力制约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阻碍了小城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吸引资源向小城镇流动。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整体规划,协调发展,规范城镇建设行为。欧美主要国家的小城镇建设十分注重整体规划、协调发展。他们从本国实际出发,全盘考虑,注重区域内的城镇体系协调,注重城镇分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给予小城镇准确定位,不盲目贪大,而且在规划时,注重科学论证。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制定有城镇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城镇建设行为。城镇的规划方案一经立法机关批准,就是具有约束力的文件,一切建设都必须按照规划的规定去执行,如需变更规划,则必须重新审批。如德国就颁布了《联邦空间发展原则》和《面向国家空间发展的联邦行动规划》来指导全国的城镇建设,还制定有《规划法案》来规范城镇规划行为[5]。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市差距。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这看做是小城镇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小城镇比大城市更好。以日本为例,东京没有能播放画面效果震撼的IMAX版电影的电影院,而与东京相邻的神奈川县和川崎县则有[6]。
(三)重视对环境、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城镇中建有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工业污水废气和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固体垃圾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他们不但保护森林、绿地等绿色资源,还兴建有公园,甚至房前屋后、街道路边等零星土地,也种植花草树木等。他们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持小城镇的特色,强调小城镇的风貌和历史传承,小城镇的环境普遍比市区宁静舒适。同时他们对文物古迹也给予较有力的保护。德国规定保护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并拨出专款用于维护保养,维持原有的外观,而屋主只能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改造。德国对传统建筑、文物古迹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构建一系列的第三产业,既维持了人文文化延续,又解决了维修和管理费用的来源问题[5]。
(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多种形式经营公共事业。国外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既有政府公共开支,又有私人投资。道路、供水、供电、公园等公共事业的正常管理、营运和维护等既有政府负责,又有私人经营。其融资模式主要有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Parteiships)”。公共事业引入私人资本既扩大了资金来源,又引入了私人部门的管理和运营机制,改善和提高了公共事业的运作效率[4]。
(五)保障公民权利平等,统一全国社保体系。公民各项权利的平等是小城镇发展的保障。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保护公民的'权利,如德国宪法就规定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等公民权利一律平等,而且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差异不大,农民只需登记并按章纳税就可 在小城镇中就能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利,小城镇市民就不必涌入大城市,这在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保障了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四、我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确保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在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确保规划体制严密,明确规划的框架和体系,细化具体程序和形式要求;要确保规划内容科学,从发展状况、需求变动和产业发展要求出发,通过实证调查统筹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等相关因素;
要确保规划过程公开,认真听取公民的意见,积极鼓励公民参与规划;要确保规划执行严肃,既要依法执行规划,又要引入公民监督。
(二)形成特色产业。一方面,加强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交流,鼓励科研教育机构帮助他们分析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利用小城镇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另一方面,拓展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具有特色农林牧畜渔业的小城镇可以进一步发展深加工业,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等产业。
(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和政府监管的力度,提高小城镇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技术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他们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杜绝污水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
(四)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多建高层建筑,另一方面在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时,不盲目图大图全,避免大办公楼、大广场等建设误区。
(五)加大对历史建筑、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城镇风貌,发展人文产业和旅游服务业,以保护促进发展,以发展加强保护。利用小城镇具有的较好自然环境的优势,吸引城市退休居民到小城镇养老,增强小城镇的消费能力和人口凝聚力。
(六)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鼓励具有技术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从事生产生活。向回小城镇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提供优惠的创业贷款,帮助他们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用于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加强小城镇与科研教育机构的联系,加快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七)保证小城镇建设所需的资金。提高上级政府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拨付额度,加强道路、通讯、电力和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物流能力,保障小城镇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迅速流通。上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应避免平均主义的影响,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已经较成熟的、有较好发展预期的小城镇,待其取得较好经济成果时,再鼓励他们帮扶、带动周边的小城镇,实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引入私人资本进入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公私合营模式”资金来源丰富和管理运营效率高的特点。
(八)放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加快人口流动。取消大城市公民的特殊福利,统一全国公民的就业、求学、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政策,使小城镇居民享有同大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解除了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结语
小城镇建设对于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希望能对其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淳,武友德。小城镇大作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xx.
[2]黑龙江省小城镇旅游安全探讨。
[3]王小鲁“.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慎重考虑[J].西部论丛,20xx(11):12-14.
[5]中小城镇降低供水管网爆管率和漏损率的方法。
为了全面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加速人口、用地、产业集聚为出发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镇村互动,梯次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二、总体目标
坚持“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按照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以现有城镇框架为依托,完成六个建制镇规划修编,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人口增加4%以上,建成区路网覆盖率和硬化率达到2017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道路网络合理,功能明确,标志明显;自来水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供水普及率达到2017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以上;燃气气化率达到60%,有不少于一个集贸市场或专业街;镇区停止零星宅基地审批以及住房建设,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建有健身活动场所;建有填埋式垃圾处理场和必要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有相应规模的停车场;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供电等设施基本配套。
三、建设对象
渭城镇、窑店镇、正阳镇、底张镇、周陵镇、北杜镇。
四、建设内容
(一)规划编制
以规划编制管理为龙头,加紧编制、修编建制镇总体规划。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确定产业发展区、居住发展区、重点景观建设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时序,及时做好镇区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工业园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建制镇中心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片资料齐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在完善小城镇对外交通网络的同时,对镇政府所在地的重点路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和改造,做到建成区范围内的道路全部硬化,镇区的道路、主要街道的人行道全部硬化,主干道路灯设置率100%,形成完善合理的城镇路网体系。
2、给排水建设:镇区实行集中供水,供水普及率2017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以上,以清淤、延长管网为主要内容,修建、疏通明沟、暗渠,加快小城镇排水工程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3、环卫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垃圾箱、果皮箱布局合理、数量满足实际需要;有简单实用的垃圾处理设施;公厕布局、数量合理,使用正常,清洁干净,全部为水冲式卫生厕所,无旱厕。
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镇按照规划要求,选择适宜地段建设供村民活动的文化休闲广场,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以及配套活动设施齐全的标准;有完备的中、小学校和中心卫生院、文化站等。
(三)镇容镇貌
参照城区沿街建筑景观整治标准,对镇区主要街道建筑立面进行美化改造,确保街道建筑立面协调美观,富有特色;广告和门头牌匾整洁、美观、规划统一。同时,加大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搞好镇容镇貌管理,大力整治城镇脏、乱、差现象,做到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四)集贸市场
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或综合市场,市场规划建设超前,管理措施到位,经营秩序规范。市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完善,有专用停车场地,无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现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安全通道及消防设施。
五、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阶段(20XX年7月18日至7月25日)
各镇结合实际,尽快研究确定今年规划编制任务和建设项目,条件成熟的可先期组织实施。每个项目都要编制项目简介,明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形象进度和完成时限。各镇的建设项目于7月25日前报区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住建局)。
(二)项目实施阶段(20XX年7月26日至9月25日)
1、明确任务。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自小城镇建设计划,内容要详细, 要有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工作措施及责任领导,并上报区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审确定。
2、宣传发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小城镇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同时,做好小城镇建设相关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
3、组织实施。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项目,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要求,积极实施,有序推进。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技术指导,保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三)项目观摩阶段(20XX年9月26至9月31日)
区委、区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项目”的方法,对各镇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观摩、考核评比。
1、听汇报:听取各镇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汇报。
2、查资料:各镇和施工单位要精心制作能够反映项目概况、建设进程和实施前后状况对比的图册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料认真收集整理,做到有规划、有图纸、有展板,建设项目报建资料齐全。
3、看项目:现场观摩各镇小城镇建设项目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上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主要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全区小城镇建设工作。各镇、各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工作措施。要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的供水、排水、道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发改、住建、国土、交通、卫生、环保、文体、教育、农牧、水利等部门,在安排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时,要尽量向小城镇倾斜,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合力。要通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工作进度。各镇、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强化时效意识,倒排工期,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各镇每周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汇报一次工作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召开办公会议、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小城镇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四)严格督查考核。区上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和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区住建局、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对任务不达标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期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究责任。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以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推动工作落实。
看过2017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1.2017乡镇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2017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3.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小城镇泛指较小的城市、建制镇以及集镇,是正处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发展小城镇,提高衣村城镇的水平,是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是进一步推动衣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衣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衣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笔者论述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1.贵州省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贵州省现有4个地级市,个自治州,2个地区,75个县,10个县级市,2个特区,692个镇、507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1。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2: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所以贵州小城镇的发展,要以县城为重点来发展。着力发展乡,促使乡向镇的发展。总体表现为在县的带动下,促进乡镇的发展。
1.1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衣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衣”问题。加快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0xx年,贵州省乡镇企业吸纳近270万衣民,累计向从业人员支付劳动者报酬186.76亿元,衣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到520元[4。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提高衣民收� 所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1.2小城镇是衣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贵州衣村人口基数比较大,衣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转移的任务较艰巨。贵州的城市可以吸纳一部分衣村业剩余劳动力,但容量有限。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加之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出现,城市本身也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而小城镇在吸纳衣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优势。
1.3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动贵州衣村经济社会发展小城镇是衣业产业化的载体。一是流通载体,主要是衣产品市场建设;二是加工载体,主要是龙头企业建设;三是服务载体,主要是衣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小城镇还是扩大内需的载体,贵州衣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衣业产业化和扩大内需。所以贵州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实现贵州衣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衣村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1992?20xx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率的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20xx年贵州城镇化率为27.4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2年的城镇化水平(27.46%)。可见,贵州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5年规划纲要提出余劳动力的转移。
2.2城镇化水平滞后,影响贵州经济的发展由图1可知,贵州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对贵州省当前城镇化的滞后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选取20xx年贵州省的NU值进行分析说明。NU值的计算公式为:NU=N/U式中为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总劳动人口;U为非衣业人口/总人口。
参考世界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及经验,当城市化与非衣化发展比较适度,二者关系呈耦合联动协调发展状态时,NU值大致为1.2左右。①若NU值明显小于1.2,说明城镇不仅集中从事了非衣业的人口,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衣业人口,这反映了城镇化发展超前。且NU值越小,城镇化超前程度越明显。②若NU值明显大于1.2,则反映了大量非衣产业劳动力仍然分散在衣村地区,说明城镇化滞后发展。且NU值越大,城镇化滞后程度越明显。
贵州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4个方面:①由于城镇化滞后,城镇交通、供水、排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建设和发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②限制了衣村剩余劳动力的广泛就业门路,阻碍了衣村劳动力的分离,不利于衣业规模经营,不利于衣村的发展和衣民的致富。③导致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城市现代文明的传播,阻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2.3衣村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2.3.1贵州省城乡人口分析。20xx?2006年贵州省城乡人口动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贵州城镇人口上升幅度大于贵州衣村人口下降幅度,但下降幅度较慢。由于贵州衣村人口基数过大,要让衣村人口城镇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2.3.2贵州省从业人员分析。1994?20xx年贵州省城乡从业人员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贵州省从业人员总体呈增长趋势,贵州省衣村从业人员的基数大。只有大力发展贵州小城镇,让城镇人口增加,才能真正转移衣村剩余劳动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2.4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水平普遍较低,而贵州则更显落后,其突出表现在以下3点:①基础设施不配套,建设标准低,容量小,缺项多,不成系统。②路狭窄,交通拥挤,乡镇公路路面质量差,大多是晴通雨不通的便道。③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缺乏环卫、环保设施、园林绿化设施、消防及停车场地等。
2.4.1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建设基本情况见表11。由表1可知,贵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住宅面积是贵州的。1.28倍,全国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是贵州的1.80倍,全国平均用电普及率比贵州高17.30%。
2.4.2衣村公路发展缓慢,制约贵州小城镇建设发展。截至20xx年底,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46893km,通乡油路比例达到61.7%,全省85%的行政村通公路或机动车。可见“十五”期间贵州省衣村公路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全
2.5各地区间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对城镇化建设推动力不足20xx年贵州省各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见图5。由图5可知,贵州乡镇企业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市(区),如贵阳、遵义市,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100亿元以上。因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产业支撑,不仅地方财政比较殷实,区域经济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也比较足,而且农民生活宽裕、农村面貌改变较快,城乡发展比较协调。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如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乡镇企业增加值都在20亿元以下。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差距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和谐贵州建设,制约贵州小城镇的发展。
3.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3.1产业薄弱贵州小城镇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在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柱薄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能力差,缺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就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5]。贵州小城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本单薄,而政府主导的单一投融资体制使融资渠道有限,限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参与,小城镇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人贷款困难,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其不能扩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削弱了小城镇发展的后劲。此外,小城镇的建设与中心城市建设不相匹配。与中心城市在功能上缺乏互补,在产业布局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构性。总之,产业薄弱是制约贵州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
3.2资金短缺由于财政的能力有限,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少,金融支持不足。其中省财政投入的资金比例大多在10%左右,金融部门对小城镇建设项目的支持也不够,各地金融部门对小城镇的贷款支持一般占小城镇建设资金总投入的5%?10%。小城镇对资金调控能力有限,现有金融机构基本上不存在独立的、专门面向小城镇及相关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业务部门。总之,资金短缺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3.3体制缺陷贵州小城镇建设运作体制存在明显缺陷,忽视农民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和地位的转化,不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目前贵州许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就是政府主导的或“官办”的“造城运动”忽视农民的利益,现行的小城镇运作体制农民基本上仍把排斥在城镇化建设之外。在对被征地的农民安排上,基本上没有从社会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而是采取一些过于简单的处理办法,如集中为被征地的农民修建带门面的住房,甚至将失地农民外迁安置等。
4.对策
4.1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
贵州小城镇发展可借鉴发达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贵州区域、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的不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以从以下4点考虑:①贵州西部经济带(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主要发展能源、煤化工、原材料、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电力、煤及煤化工、黄金等工业项目,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型工业示范基地。②遵义市应加快发展,促进与成渝经济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联合,故大做强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发展工业基地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新兴旅游区。③安顺市主要发展综合旅游业,使 ④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发展旅游业、特色食品、民族药业、特色农业及加工业等产业,形成绿色产业基地和特色旅游区。
4.2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
4.2.1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①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专项基金及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②创新体制,广开门路,大力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③改革金融体制,减少并最终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④发展小城镇股份制金融机构,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⑤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机制对城镇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特别是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其使用效率;⑥城镇的土地、森林、河流等有形资源和特种行业经营权等无形资源都要赋予其资本属性,其获得和使用采取公开出租、拍卖等市场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并有效运作,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和盈利。
4.2.2政府在投资方面应转变角色。目前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比较单一,投资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财政投入方面,应该引导社会投资的启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衣民等多元主体进镇投资0,共同开发和建设贵州小城镇。政府可以从以下4方面进行考虑:①对于市场建设和住宅建设等盈利项目,政府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给予土地出让方面的优惠,招商引资共同开发;②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率低的项目,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实行土地行政划拨、让利扶持,还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招标,由中标的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③对于公益项目等,可以采用政府出地、拆迁补偿和财政补贴等办法,向社会招标,由中标企业投资开发;④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可以采用抵押、租赁、转让或进行资本置换的方法来获取资金,用于小城镇开发建设。
4.3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小城镇发展的体制缺陷①在户籍制度上,要使小城镇真正能吸引和稳住衣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籍的一体化管理。还衣民以“国民”待遇,确保进城衣民在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衣民向小城镇聚集。②在土地流转制度上,积极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最终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完善衣村土地流转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衣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进镇落户的衣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经营权,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合理引导衣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③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探索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险体系,以解决进入小城镇衣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④在投融资体制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消除金融歧视,实行公平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建立面向城镇中小企业、衣村乡镇企业的金融体系。4.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确保城镇化的和谐发展①在基础设施方面,以狠抓硬件为重点,完善功能,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要筹集资金集中精力抓好小城镇的街道硬化、供排水工程、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和生产生活用电网络建设。②在城镇规划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镇,引导小城镇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重视防灾、减灾,保障小城镇人民生命安全,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住宅区建设。③在社会事业方面,应抓好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敬老院、体育场、影剧院等设施建设,中心小城镇还应建设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④在生态环境方面,有步骤地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建设,设法增强其生态功能,改变其生态脆弱状况,使城镇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保持平衡。
4.5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应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推动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城市周边聚集;引导乡镇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迁向城镇;对在小城镇投资兴办的乡镇企业,应在企业登记、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乡镇企业职工在小城镇落户,并依法维护其衣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通过以上渠道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促进衣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农村金融的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具有二次元结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农村的资金向城市等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农村经济的缺乏。政府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却无力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2.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
农村金融效率主要是指相关金融机构利用资金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速度和质量。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相应的金融机构,且信息传递、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较少,资金的流动性不强。如何将有限的金融资金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让金融资金进行高速运转,从而减少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量,并缓解农村经济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落户农村,并开始对新的服务产品进行探索,通过不断的创新,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服务,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向多样性和多层次发展。
二、农村金融理论的相关分析
农村金融理论主要包括信贷补贴理论以及市场论,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1.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该理论认为,低收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农村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农村地区人民资金收入不高,储蓄不足,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农村政府必须要吸引外资,建立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发展。
2.农村金融市场论
该理论主要是在对信贷补贴的批判上产生的,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强调市场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提倡利率市场化。该理论可以让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弥补农户的高交易成本,并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
三、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管理人员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有利于商品的交换,有效生产率。
1.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
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提供了支付交易系统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供快捷方便的支付系统。如果不存在支付系统,则会增加生产者和商家的成本。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下,开始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如储蓄卡、信用卡、支票、资金电子划拨系统、支付结算系统等。这些又进一步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更深远的影响。
举个例子,我国山西某农村金融通过提供支付系统,从而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该农村的金融系统较为发达,其货币化程度和发展水平都非常高。可见,支付交易系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有效性。有效的投资能为资金的增长奠定基础。由于金融中介机构和市场在规模和政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并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共担的机制。此外,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投资者可以对金融产品的品种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3)增加储蓄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不仅有利于金融的聚集,更有利于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实施金融政策,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能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举个例子,陕西某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开拓信贷交易,对社会和企业的债权和债务结构进行整合管理,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2.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农村金融和增长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经过支付手段,从而有效提高储蓄率和资金的支配效率。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会对金融产生促进作用。一方面,正规的金融机构能促进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使银行卡、信用卡等服务能得到延伸;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两大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企业,因此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金融业务量。
举个例子,为了要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某地区农村政府建立多样化金融中介机构,降低机构的进入标准。通过对机构进行不断的改革,实现多方面合作,从而满足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农村的实际例子,对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只有调节好政府金融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两者的发展,才能有效提高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 2012.06(4)
[2]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2(3)
一、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
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同样,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择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情况看,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可以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三、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5万到10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3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
论文
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学校、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6000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3000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特别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可以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积极入镇。解决办法是, 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