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反映一个球队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街头篮球,我国篮球文化,影响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免费论文参考网。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免费论文参考网。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免费论文参考网。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 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8] 杨改生等。 中国篮球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反思[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6-8.
首先是抓好业余训练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布局,确定我校业余训练项目布局为以男女篮球队为主,辅以游泳与棋类。一经校领导确认方向后,我们就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先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人手一对,各尽其职,坚持长年训练,严格按训练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科学训练,应该说我们体育组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校男子篮球队获武进区十一连冠,多次获常州市前三名,田径队在获武进区第三名的基础上,在年暑假期间获省苏南片小学田径传统校比赛中包揽了甲、乙团体和总团体的冠军,为实小体育竞技谱写了新的乐章。
其次是抓学生的活动
我们都知道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为了学生能获得体育的快乐,并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能健康的成长,绐终是我们的愿望。近年来,我们付诸于实践。先是改革了校运动会,把目标定位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会中来,力争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上除常规的跑、跳、投类典型项目以外,增设了集体项目,另外也增加了岗位设置,通过招聘的形式,设置了卫生协管员、秩序管理员、小裁判、摄影小记者等等,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能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二、改革校“六个一”中擅长一项体育技能的培养,根据我校是省篮球传统校的基点,设置了以篮球为主的校“六个一”体育技能训练内容,出台了相应的技能练习手册与方案,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篮球运动、享受篮球运动的机会与技能。三、为配合我校常州市级课题“课外文体活动的研究”,全面实施和研究,我们设置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为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提供平台,全力打造实小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本课题的实施多次受到常州市体卫艺领导的表扬和好评,看到每位学生能在我们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与体验,他们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回报。
2.现代篮球组合技术运用的定义
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在运用技术动作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将两个以上的技术动作组合运用,形成完整的技术动作整体。组合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3.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运用篮球组合技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决于该系统的良性运行。但是也难免出现偏差,造成掌握技术动作的周期延长,技术环节上脱节,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组合技术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现象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依靠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篮球教学的特殊性和训练的定向性,对技术动作进行优化配置组合。教师通过合理的组合与有效的运用,来弥补传统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周期长,运用能力差,技术脱节的缺陷,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较多的技术动作,为通过技术动作的综合运用创造有利条件。
4.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应用
篮球技术形成的生理机制是以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为基础的运动条件反射。生理学中的“应激学说”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成“应激—应答—适应”的过程,认为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有“警觉—抵抗—恢复”三个阶段,根据这原理,篮球组合技术应根据“初步掌握阶段—泛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这一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
4.1为了个人掌握篮球组合技术的教学。
根据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把简单的动作加以组合,形成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如学生在底线持球向中线运球到二分之一处作转身运球,换手运球到中场,作跨下运球,然后加速运球到罚球线附近作急停跳投。通过这种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的反复练习,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简单的技术动作,为以后学习掌握复杂的、难度高的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场地,把篮球的基本技术科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动作。
4.2为了某种战术而进行的篮球组合技术教学。
篮球运动的魅力在于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NBA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球迷,不仅仅是因为明星们的出色表演,更在于他们心有灵犀的绝妙配合。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当有重点地加强对于学生之间某种固定战术配合的组合技术教学。例如,两个前锋或者两个后卫之间的配合;两个学生一组在底线持球,双手胸前传球到中场,然后一个学生采用侧身跑的技术跑向篮下,另一个学生在接球急停(跳步或跨步)后采用长传球的技术动作将球传给篮下的同学,接球的同学三步上篮,传球的同学跟进抢篮板球。又例如,前锋和中锋之间的配合:前锋在拿球准备突破,中锋上前做后掩护或侧掩护,前锋做假动作后向内线突破,这时对方中锋如果过来换防,前锋可以把球传给完成掩护后,后转身向篮下切入的中锋;如果对方没有换防,前锋可以果断地突破上篮。
5.运用组合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对抗性、多变性、欣赏性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一切攻防技术的运用都是在高速、激烈的对抗中进行的。对抗,反映着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反映着运动员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因此,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时,教师要考虑上述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5.1提高篮球悟性,形成整体技术观。
提高悟性,就是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悟性高,就会合理运用技术,临场或课堂和学习应变性强,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运用组合技术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全面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篮球理论水平,让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地理解篮球运动,使学生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感性认识,来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组合技术形成一种整体观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使学生明白,组合技术的运用,不是单个技术动作简单相加,而是技术动作练合运用的体现。这有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2注重教学与训练的双重效应。
教学与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组合技术运用于训练中,运动员能顺利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运用于教学中,学生基本功相对较差,动作技能学习的顺利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运用组合技术教学,既要考虑教学因素的特殊性和主导性,又要考虑训练的定向性。
6.结语
篮球组合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技术,运用篮球组合技术,要考虑篮球技术运用的标准,技术运用的时机,组合技术所在的层次、位置,才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在组合技术训练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结合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提高训练课程的质量,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更好地控制训练,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编委会。篮球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叶国雄等。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8.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0.
[4]王梅珍,于振峰等。篮球组合技术[M].人们体育出版社,1994.
论文关键词:篮球运动组合技术教学
[论文摘要]在旧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公共体育课显得郁闷而无生气。其弊端与误区在于:1.以一个标准要求不同的人;2.以较为标准的动作要求非体育专业的学生;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泯灭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4.课堂组织呈现“机械化”刻板、单调;5.学生“为教而学”或为“考试而学”,而不是“为己而学”等等。郁闷的公共体育课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的其他功能(如文化性、娱乐性、品德教育等)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公共体育课,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使
一、树立快乐体育的理念,教学力求
做到身心合一快乐体育是从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以自我力量来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作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是日本学校体育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观点。快乐体育的出现,极大地冲击我们原有的体育课模式。过去大学体育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所以过分地提倡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教学的系统性。如对一个新动作的学习,要学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模仿,直至较标准地完成这个动作,在这样的教学当中,教师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和心理感受,学生被动地“为教而学”,所以教学容易出现刻板和枯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这是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课程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挑战,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生,由于他们的学业负担较重,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够充裕,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速度、力量等)相对体育特长生而言要差一些,协调性、灵活性、模仿性也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新课程特别提到,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而是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道德行为各方面都有所发展。这就决定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手段,它是为实现健康的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不要过于繁琐和高难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费了很大的劲和很多的时间也难以学会的动作和内容,要适当地降低难度,要多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身体练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程度,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不要过分地追求运动强度和密度,运动量的安排充分考虑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这也是有别于传统体育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生理负荷,而忽视了学生的愉快感受。新体育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和谐的情景和愉快的体验中锻炼身体、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主张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寻求快乐。需要强调的是,快乐体育教学并不是一时的、游戏式的“快乐”,而是一种新的理念。即快乐的体育课一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一通过体育课认知体育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体育一终身地把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身心合一的效果。
二、注意提高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文性
说起体育课或体育锻炼,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肢体的运动,而对体育项目的人文性很少触及,这就是传统体育课的模式。现在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热衷和投入,已经不是停留在肢体运动的层面上,而是立体式的热爱和钟情。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这个项目的人文理解和在某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的一种喜爱。我们拿篮球运动为例,如一些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不仅 学生们喜欢这样的游戏,他们怀着一种好奇的热情投身到这项运动中。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掌握这项运动的基本运动技能。首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基础的传接球、熟悉球性、简单的原地投篮,简单的运球跑和行进间上篮等技术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快地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术,能准确地将球进行传递、转移和投球入篮,这样就会成就他们的成功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肢体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要区别于传统教学从技术到技术的学习方法,要给运动项目注入它的人文性,即通过网络、书本、资料、电视等途径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篮球运动,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篮球运动是一项包含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和商业性的运动。篮球在集体的防守与进攻配合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人际之间的交流,反映一个团队以及群众的凝聚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现象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其内容日益地丰富起来,放射出不可阻挡的魅力而深入人心。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篮球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教学等先进的手段,如组织学生观看NBA、CBA和CUBA等有关赛事,让学生们从体育明星的大力扣篮、灵巧的妙传、配合的默契、神奇的远投等绚丽多彩的画面中,进一步欣赏到篮球的艺术性。有别于传统教学为看球而看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在观看比赛中学会“品”球,因为“品”球是“观”球的进一步深化,如运动员的顽强拼搏、良好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的高尚、鲜明的个性、团队的配合、胜利者的喜悦、失败者的沮丧和坚韧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品”到球赛以外的人生价值,进而到“悟”球之中。“悟”球是欣赏和理解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在品味、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球赛如人生,球星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也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具有执着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会激发学生对人生的另一种感悟。精彩的比赛气氛在欣赏者身上唤起某种特殊情绪,并逐渐转变成一种对篮球的“爱”的情感,进而激发亲身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欲望,这就是学生不断地喜欢篮球和不断地学习篮球技术的内在动力。随着学生对篮球运动人文性的不断了解和深化,这种兴奋会不断地产生和加强,形成对篮球学习的新的动力,这也是快乐体育的另一种表现。三、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增强体质为主转向强调发展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发展。快乐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前奏。在从事一项运动中,学生只有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身体练习中有成功的愉悦,才能产生一种快乐;有了某些快乐感觉和成就感才能不断地鼓励自己继续去探究和学习更高更难的运动技能,这是学习动机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要过分追求技术的系统性和完美性,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有大小,对一些协调性好的学生,要学会一个新动作并不难,而对另一些协调性差的学生来说却是不容易的,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以一个标准去要求不同的人,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学生在完成动作中的个性化存在并不会影响他参与这项运动的快乐。
(-)成功教育在教学上的运用。在学习评价中要多采用鼓励和口头表扬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不断进步,这对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帮助。随着学生不断地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他们的成功感会越来越多,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去探究学习,变被动学
(三)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源。通过欣赏、评鉴、品味等边缘性教学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运动项目有更多的兴趣和认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篮球运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使他们不断地去关心有关篮球运动的各种赛事,在欣赏球赛的过程中,明星们的精彩表演又给他们建立了另一种心理快乐。这种特殊的情绪会不断地激发他们亲身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欲望。在学习篮球技能的过程中,随着对技术的掌握,他们的心理会有一种成就的快乐。学生当初选择一项运动时,也许对这项运动只是喜欢,对它的认知和掌握并不多,随着学习的深入,运动的技能逐步掌握,竞赛的规则也越来越了解,像篮球运动这种集体配合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学生相互配合,当配合取得成功时,他们又会产生一种为交往和合作而快乐的心情。当自己突破对方的防线,将球成功地投入篮时,学生也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感到快乐。对篮球运动从陌生到熟悉,随后到参与比赛,他们会为认识一件新事物而感到快乐。快乐无时不存在于运动当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加以启发,不断地挖掘学习中的快乐源,学生就会在运动中充分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新亮点。
相较于技术训练的漫长过程,战术训练可以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根据队伍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战术的运用,使得队伍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可以提高整体的队伍实力。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也可以提高其团队协作的意识,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多地启发。
2.战术训练的应用与创新
2.1战术训练的基本方式
2.1.1采用分练与合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分练与合练相结合的战术训练方法是高校篮球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首先,采取合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分队,以五人为一队,进行战术的讲解和演示,以期让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战术的安排和战术意图,让学生对篮球战术有了整体的初步了解;其次,安排局部的分练。针对不同位置、不同技术水平和不同场上情况的模拟,对个人或者两三人的小组进行战术的演练和矫正;最后,再安排合练。通过分练中能力的提升,在最后的合练中强化学生的战术能力,建立各个队友之间的默契,调整安排战术的应用细节,使得整支队伍在遇到复杂的场上情况时能够应对得法。2.1.2情景教学法篮球运动由于其快节奏的特性,因此在实际的篮球对战中往往会遇到不对称的场上局面,例如:多打少、矮防高、快打慢等情况。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应该模拟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使用合理的战术,能够在不对称情况下完成攻防任务。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地设计安排并讲解演示技战术使用的要领,然后安排学生反复地演习训练,以达成能力的储备,并在以后遇到该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2.2创新教学方式
2.2.1加强理论基础教学高校体育课往往注重实践课堂,却总是忽视了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论教育,篮球教学活动也是如此。然而,运动理论对于一项运动来说是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总结,是无数实践综合得到的结果,因此,理论教学可以完成许多在实践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更多地引发学生的思考。2.2.2采用数字媒体教学随着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高校有条件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数字媒体的教学活动。而且,直观的数字媒体教学,通过影音的方式,能够使得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能够得到全面的反映,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开展数字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教师选取经典的战术片段,学生一边观看,教师一边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些片段可以是职业比赛的片段,也可以是在实战教学中摄录下的实景,以便更好地矫正学生的战术运用情况。
3.结语
篮球战术教学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学,它有其独有的实践性,因此在篮球战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这个特性,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循环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得到真正地能力上的提升。这不仅仅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开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可以使得学生在未来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有更加丰富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
长期以来,社会文化研究领域对“实践”进行了广泛研究。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制度文化影响着个体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输出的文化产品对个体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操纵,“实践”是对上述社会文化理论所作出的回应。文化实践的理念,由关注普通人的日常活动转向关注个体的实践体现和创新意识,自主主体的概念中隐含着不受约束的自由的幻想。个人作为独立个体参与实践,必然要在社会环境范畴内行事,因为实践总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由许多人共同构建。一个人单独进行某些活动,例如自己在家里练习拍球,在后院里练习投篮等,这些活动也没有脱离文化实践的范畴,因为你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已形成了内化的习惯和思维定势,而这些习惯和思维定势是文化实践的结果,个体只有放在社会的、历史的情境中才能被准确认知。
哲学家麦金太尔对实践情有独钟, 他将实践定义为:“实践意指任何融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通过它,在试图获得那些既适合于这种活动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些活动形式的优秀标准的过程中,内在于那种活动的利益就得以实现,结果,人们获得优秀的能力以及人们对于所涉及的目的与利益的观念都得到了系统的扩展。实践必须是一种社会性的、复杂的人类协作性活动形式”。麦金太尔提出“德性”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后天拥有的人文素质”。对于参与实践的个人来说,德性的产生不仅仅基于个人禀赋,还涉及对社会关系的深入参与。他认为,德性只能通过“与他人互动关系的实践中产生”,因为德性就是参照实践中个人与他人对事物的目的和标准而形成的。实践的社会性需要人们进行学习,实践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才能获得,需要向社会中更专业的从业者学习。进行实践意味着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接受了权威的标准,从而根据自己的态度、倾向性、偏好或口味来选择某些限定性的标准。只有参与实践,才会深入了解它的标准,如果不参与实践,就不可能接受它的标准,或不关心它的标准。根据麦金太尔的分析,个体只有在有共同目标的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中才能构建自身的道德意识。社会道德文化是实践的功能体现,实践本身产生了道德功能。从麦金太尔有关“实践本身产生伦理规范”的理论出发,我们发现篮球文化实践者是通过提升比赛乐趣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行事,篮球中的行为规范并不是某个人制定的,而是在群体文化实践中演化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篮球运动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是通过比赛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实践而构建出来的,这个构建过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由比赛实用性需求而派生出的行为习惯,而是从篮球文化实践共享过程中衍生的人际关系。篮球文化实践者创造了自身所要遵循的道德,他们自己创造了规范,实践需要以及人际需要促使他们创造和构建这些规范。
二、篮球运动的文化实践与“抵制”的“战略”
在社会和文化理论家中,米歇尔•德•塞尔托是实践创造性的伟大支持者。他认为,日常生活实践是人们的“战略”,是人们对权力机构试图规训和管制他们生活的一种应对“战略”。米歇尔•德•塞尔托将生活实践文化看作是对控制力量的对抗,即福柯所描述的权力的规训与惩罚。日常生活实践是一种对权力规训的“避让但不逃离”的战略。在篮球文化实践中存在着许多战略,发现对手弱点,利用机会的战略在篮球比赛中至关重要。要发展这些把握机会的能力,参与者需要不断实践以增强技巧,一个聪明的行动往往会让你战胜比你强壮很多的对手,聪明的球员往往会利用对手的错误来达成目的,这与米歇尔•德•塞尔托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的“抵制”、“避让但不逃离”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米歇尔•德•塞尔托的理论也有偏颇之处,他的理论似乎将实践与战略混为一谈,他说“许多日常生活实践是人的战略”,日常生活实践在他那里都成为了权力抵制的行为—小的、局部的、短暂的抵制。他经常引用一些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例如木工经常偷用主人的工具为自己家做东西,书店的店员也经常假装工作而实际上在偷看书店的书籍。这些情况在工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这些小的胜利被他归纳为“基于不同利益和欲望的狡猾的诡计”,是“既不离开其势力范围,却又得以逃避其规训”的战略。但是木工主要还是在为工厂工作,书店店员也主要是在整理售卖书籍,日常生活实践不一定要抵制权力。它们往往表现为福柯所描述的“温顺”,复制重现而不是挑战权力。如果日常生活实践与权力兼容,则战略毫无用武之力。
米歇尔•德•塞尔托的另一个观点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犹如偷猎者一般行事”,他们会使用由外国人制造的媒体产品,以此来超脱权力精英提供给他们的媒体产品,他们经常会以自己的目的来选择产品,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权力精英阶层提供给他们的产品。实践不是天生就要革命、反抗和抵制,它们可以不被夸大,仍旧保持一个适度的状态。篮球的文化实践是灌输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个工具,虽然实践本身赋予了它某些“战略”,但是它有如日常生活实践一样,不必非要抵制权力的规训,小的、局部的、短暂的抵制只是细微调整战略,它摆脱不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规制。布尔迪厄就认为这种抵制是不可能的,他将实践视为是一种具有显著社会性的活动,人的习性赋予实践以意义。实践的习性随着社会群体在面对客观存在所作出的文化反应而发展,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结构化处理所产生的效果。实践的意义在于实践者已经接受了某种信念,形成了具有心理定势的而又不言而喻的习性。布尔迪厄认为,“实践”代表“具体的语言”,而习性(或称惯习)代表“抽象的语言”。习性并非法律或规范的制度,它是一个松散的自由发挥集合,例如思维习惯,是典型的情绪反应,是让经验更具实用性的方法。布尔迪厄反对将习性视为是一个严谨的体� 布尔迪厄多次指出习性具有可塑性,习性的可塑性允许“实践者产生适应无穷无尽的、变化着的情景的无限可能”。实践者需要“应对不可预见却又无时无刻不断变化的情景”,因此实践者会不自然地在“无意之间创造出符合规定的即兴之作”。实践者是“生存艺术的大师,是即兴创作的艺术大师”。对实践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规则和模式,而是“机智、灵巧和应变之道”。
篮球运动的文化实践,以组织性的篮球比赛及其媒体呈现为主要代表,比赛是主流的文化实践形式,它是旨在培养文明守纪公民的一个教育工具。在篮球评论中,诸如努力、体育精神、团队协作、自我牺牲等等是常见的有关篮球道德的描述性词语。篮球运动员认真训练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去颠覆比赛,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比赛中有上佳的表现。在业余篮球领域,没有明显的权力机构,这为抵制权力的“战略”提供了发挥余地,实际上业余篮球也鼓励对主流体育文化的抵制,例如花式篮球、街头篮球的随意性。但是,业余篮球并非一个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的实践,即使没有权威人物,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则指令,实践还是按照传统性的基本规则进行,只是这种规则限制更为宽松,允许参与者进行一些创造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发挥。
三、结语
受其他教学形式的影响,篮球训练教学理论教学少,更多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多以技巧性教学为主,能力强的学生兴趣比较高,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差。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会对部分篮球技巧进行讲解,但是忽视了对技巧的巩固,导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如何提升高中篮球教学的质量
1.确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针对当前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不明显的情况,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当前实际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学生的主导地位,明确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逐渐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运动中,创新教学理念。在《单手臂投篮》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确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原地单手投篮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该技术的认识。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有助于按照自身需求进行适当的训练,提升自身篮球技术,发挥自身主体性地位。
2.进行小组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篮球运动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学生的篮球实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保证小组成员实力势均力敌,不存在实力悬殊的情况。其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适度的自由,有效的将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三步上篮》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辱观,小组成员在运球、传球过程中需要保持密切的合作,加强组员间的合作,掌握三步上篮技术特点,每个同学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在团队合作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表达和交流,找到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最终提升自身素质。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篮球实践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原有的而教学评价多以技巧评价为基础,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现有的教学模式要求下,需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保证评价体系的多样性。增加互相评价的形式,针对团队合作中,不同学生的表现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他人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巧锻炼,需要加上日常训练效果、上课态度及出勤情况,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衡量,保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改善篮球场地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进行篮球有效教学的基础,需要针对当前设施不健全的情况进行统一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现有的篮球场地基础设施,重视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施保养工作,对篮筐、篮板进行定期的养护,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只有重视体育教学设施,才能促进高中体育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高中篮球场地篮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提升篮球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实践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需要重视篮球基础教学,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同时需要改变当前篮球教学的现状,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反思,改变教学方法,进而提升篮球教学的有效性。
1.1校园篮球文化的概念
校园篮球文化是高校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运动一旦失去了篮球文化就如同天空中没有了星辰,显得十分乏味、暗淡无光,会丧失其动力和竞争力。校园篮球文化顾名思义是在校园里的文化,它是以篮球运动为载体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文化现象。它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它的体现表现在:一是篮球运动的观赏者和篮球运动的参与者对篮球运动的价值认识和行为表现;二是篮球运动开展外在形式,比如篮球比赛的宣传条幅、海报、电子形式的幻灯片,队员们穿的篮球队服及每队的口号等。
1.2校园篮球文化的内涵
校园篮球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学校的篮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也是个人篮球品质的体现。校园篮球文化是一种进步的积极的文化,它主要体现对学生的塑造作用,使学生具备集体精神、挑战精神、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等,它是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学校精神文明的体现之一。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教育者重视到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推进篮球文化建设是篮球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校园篮球文化是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文化在校园的建设好坏可以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的建设,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
大学篮球文化的建设对整个篮球运动发展和提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伴随着我们国家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个人的发展相对更加丰富,不止局限于单一的知识层面上,而是提倡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虽然我国在高校篮球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上还是有一些不足存在,了解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现状,有利于探究其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
2.1学生对校园篮球文化的意识薄弱
高校篮球运动的“灵魂”是校园篮球文化,如果想在篮球运动中树立正确的运动观,提高篮球运动的综合素质,必须先要充分的了解校园篮球文化。现在的高校篮球运动开展比较活跃,热爱篮球的群体也越来庞大,但是现在的高校学生对篮球文化的意识却很匮乏,把篮球运动仅仅归为一项体育锻炼项目,仅仅用于学生身体锻炼项目是对篮球运动文化认识不够的体现。现在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只注重篮球技能教授和体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篮球文化意识的形成。同时学校对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也不过,现阶段学校定的篮球运动仅仅停留在教学课堂上的教授,篮球的组织活动少,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篮球文化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2.2学校的篮球文化建设制度不够完善
一个文化的存在不仅需要大众的积极支持和推动,还需要制度的支持和管理。学校的管理体制、校规和活动组织力都是学校体育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的外在的制度保障。目前大多学校的篮球文化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篮球的组织活动比较少,大多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且这些活动都比较涣散,缺乏正规的指导;有的学校虽然也会组织些校园篮球赛或是校园之间的联谊赛,但是这些活动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制,制度体制的不够完善会导致篮球运动不能更好地发展,篮球文化也会得不到很好的传播。
2.3学校的篮球运动的设备比较落后
现高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仍不够、篮球运动的设备比较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都致使篮球运动的教学设备比较落后。有的高校的篮球运动场所仍为水泥场地,设备比较落后;有的场地比较小,导致有的时候学生得不到场地来锻炼篮球。高校篮球的发展
2.4学校的篮球运动的经费存在不足
高校用于体育运动经费不足是学校对于篮球运动重视程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经费的不足不仅体现在篮球设备的落后,更体现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单一,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但是现在的许多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用在体育教学上的比较少,经费的缺少也使篮球运动的相关设施比如医疗设备、校队的队服、组织活动的经费等都存在不足的现象。
2.5篮球文化教学的教学质量不高
现阶段高校篮球教学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运动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并没有对学生们传播新的篮球文化,可是要知道,校园篮球文化是高校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文化不仅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还能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的篮球教练的素质不是很高,自身对于篮球文化的理解就不够,同时懒于去学习,随时代进步,不能形成系统的篮球知识教学理论,因此对学生的篮球文化教授存在不足。
3校园篮球文化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
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的篮球人才是发展高校篮球的意义,传授学生篮球文化在篮球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将校园篮球文化与篮球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使学生成为高文化、高水平、高技术的篮球人才。校园篮球文化对学生学习篮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能够加强篮球教学中的团队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竞争精神,而且有助于学生品质和个人魅力形成等,充分了解篮球文化对篮球教学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将两者之间联系起来,使二者相互渗透融合。
3.1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有助于篮球教学中团队精神教育
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集体中的每个人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且都在努力着,篮球运动必然需要团队各成员的相互协作,这就需要较高的团队精神,才能获得共同的目标。在篮球运动中,需要各运动员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运用传切、突分等基础进攻战术和补防等防守战术来完成比赛任务,取得篮球比赛的胜利。团队精神是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篮球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篮球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身体锻炼、技巧获得的同时学会了与别人合作,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2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有助于篮球教学中学生竞争精神教育
篮球运动中不仅只有团队精神在内,更需要学生具备竞争精神。竞争精神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具有胜负欲、表现欲的表现,使一个人能够更加拼搏精神,积极运动使自己更加强大。篮球运动的要求是在比赛中学生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平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自主锻炼意识,逐渐提高坚韧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学习篮球文化,逐渐提高个人的篮球素质。
3.3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通过篮球文化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个人品质,运动是一项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个人品质的的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篮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身体极限的挑战,这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体力的不支,与对手的摩擦,都是在所难免的,这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个人隐忍力和较大的宽容心,这些品质都是篮球文化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篮球文化对学生成长中的品质培养作用,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4校园篮球文化有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
现已进入网� 在这过程中,通过篮球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友谊并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乐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提高并实现人生价值。
3.5校园篮球文化有利于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校园篮球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个人品质,使学生拥有更强的毅力和决心参与到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将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积极性提上去了,教师的教学将更加得心应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加积极,教练也会更有动力去教学,教练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这将有利于提高体能和技术训练的效率,从而使篮球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4校园篮球文化体现了篮球教学的意义
高校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从高校的教育方面来看,篮球文化的教育在校园篮球文化中意义十分重大,其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高校篮球文化教育与篮球教学相结合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使学生全面发展。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可使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团队中锻炼团队精神,高校学生处在叛逆期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争强之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教育是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篮球文化中的集体精神和竞争精神就能很好地将学生集合起来,高校篮球文化迎合了高校学生的心理,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这时的学生比较好动,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篮球运动,一些竞技类的篮球比赛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赢得篮球比赛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上的鼓舞,激励他们为理想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在篮球运动中,会锻炼学生面对困难临危不乱的能力,在学习篮球理论知识中,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能力,所以说篮球文化能够使学生的德、智、体共同发展,是篮球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本质的体现。
5校园篮球文化对提高篮球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5.1加强篮球文化与篮球教学的联系
现阶段篮球的教学还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方式注重对技术的教学,对于篮球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校园篮球文化与教学内容分开,并没有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现阶段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校园篮球文化可使自身的团结、竞争意识增强,从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有利篮球运动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教练应以身体力行及口传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校园篮球文化,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篮球队伍。
5.2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教学
传统的篮球教学是以传授学生篮球技术为核心,对篮球理论这方面的知识讲述得十分有限,篮球理论知识是将篮球教学与篮球文化相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传播校园篮球文化的重要形式。将篮球教学理论变得更加系统化,更加科学化,并将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升级,改为现代的教学模式,将对篮球运动的理论化教学更加有利。加强学生篮球理论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篮球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更对传播校园篮球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5.3加大经费投入,稳固篮球文化的载体
影响篮球文化传播首要因素是篮球运动的开展,校园篮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推动校园篮球教学的进步。但是在高校篮球文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够,现高校常存在场地不够用、篮球队经费不足、学校篮球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篮球运动的开展,也将制约着篮球文化的传播,因此篮球运动的经费问题也是篮球文化能够得到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
5.4提高篮球教练的个人素质,强大篮球文化传播的队伍
篮球教练是传播篮球文化的主力也是最有力的传播者,篮球教练对篮球文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将对篮球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高校的篮球教练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很高,坚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变,自己不愿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不能形成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教练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学校的篮球教学停滞不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完善对篮球教练的考核制度,同时对高校的篮球专业的学生加强篮球文化教育,从篮球教练的补充队伍抓起。
5.5学校应加强篮球运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组织力度
1)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即实事求是原则是层次教学的哲学前提。按照教学客体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这和因材施教原则暗合,只不过分层更进一步发挥了其内涵。根本在于它摒弃一窝端、一刀切敷衍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操作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是巨大的进步。因而将层次教学理念引入高校篮球教学是可行的。2)转变思维原则引分层理论的教师要大力转变教学理念,且应具备坚实的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教师要在熟悉掌握篮球运动规律基础上,根据执教班的整体情况,变腐朽为神奇,制定科学合理的的层次教学课件。对班级学生进行摸底后,分出不同的学生群,从而制定渐进性的教学目标,选取好操作性强的授课方法,充分调动各种体育软硬设施及器械器材,做到物为我用,并与教学目标高度结合,实现教师角色从主导到引导的转变。3)因材施教原则层次教学在分组前要对不同个性、能力、爱好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纳不同的训练形式可以树立学生信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层次教学能起到效果的关键是符合个性化差别的学生群。学生或外向或内向均能融入层次教学中,并找到自己的“组织”〔3〕。层次教学可进一步深入,对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其根本目标都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而不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为落脚点。
2引阶梯理论入高校篮球课的教学策略
1)巧妙地教学引导学无定法,教无定格,教学方法贵在适时而发,随机应变,不管采用哪种教学理论,教师无论何时都应顺应学科的教学规律,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分析当前高校篮球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的不同年级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对高校篮球教学模式不满意,56%的学生表示一般,7%的学生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表示当前教师在篮球教学中,仅仅示范姿势,规范的肢体动也是“语言”信息的一种形式。然而,这项技术通过语言讲解和肢体示范都需要一定过程,对不同的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时间有很大不同,通过分层,可以“以生传生”,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篮球教学的具体实施要根据难易度等不同而采用灵活变化的策略。对于一些低难度技能如运球姿势、运球动作、原地投篮等,教师可提前示范一遍,让学生主动领会,学生一般稍作模仿便能掌握;而一些难度高的技能则教师巧妙点拨。如假投篮、变向过人、运球过人等便需学生不断领悟,教师巧妙讲解。一些高难度的篮球技能往往难以一次习得,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篮球技能的熟悉,在传授控球技巧时,应着重让其明白它的要领在于掌握控制手臂的力道,进而控制篮球的运动方向、高度、弧度等,而且还更应让学生充分学会平衡身体关节和肌肉,从而达到最好的控球效果〔4〕。2)有梯度性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据调查,当前62%学生对篮球技能掌握情况有待提升,其中女生所占比例较大。她们对篮球技术“一问三不知”,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过于“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编选一整套有梯度,呈阶梯性的训练方法或者知识,使得技能或者知识层次化、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尽量简化复杂的步骤,重视方法的实际效度,可采用梯度性的教学,循序渐进地设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过程中教师揪着学生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而难以发挥自身潜力的情况。如在指导学生“投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掌握水平,划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掌握“投篮”技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学会更多的技巧,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掌握和熟练运用“投篮”技术即可。3)游戏比赛法创造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和蔼、诚挚的教学情怀,根本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篮球教学中,游戏比赛法是可借鉴的教法。在及时了解不同层学生的综合技能后,教师可用游戏比赛法将篮球的各种技能要领按照一定规则编排,并让学生在活泼快乐的环境下逐渐地掌握并习得高难度动作。比赛后,体育老师要适时记录情况,做反馈总结,如后仰跳投是不易掌握的动作,教师可在游戏比赛后启发学生明白协调身体肌肉关节及用力程度。又如教师在讲解上篮进球要领时,可把班级划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并在两组中挑出优秀代表,进行三步上篮游戏比赛,以使用时间最少而命率高的为胜。教师也可采用“体验式”的方式组织学生做游戏训练〔5〕。篮球是一项高度重视团队协作的运动,呼唤集体精神。篮球对团队的合作意识要求高,正规的比赛形式抑或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群或学生个体传授篮球知识都符合特定的人际关系学因素,更符合不同种课堂互动形式。篮球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个人情绪问题容易影响集体的发挥。阶梯教学认为应让每一个学生在篮球锻炼中都能实现自我满足感与自豪感。通过集体合作相互配合,使球员形成同仇敌忾的情绪,无疑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集体精神。4)因组施教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常居于课堂的中心,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却遗忘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无暇顾及或者弱化学生在学习中的真实心态,也就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阶梯教学采用同质分组,这意味着不同阶梯的小组组员篮球技能是有所差别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呈阶梯性的。教师可依照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一些篮球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激励方法为主,通过适当的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可从最简单的篮球入门技能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技能。对于技能较高的阶梯组,他们已经学会基本要领,但运用还不够流畅规范,教师可着重点训练他们动作的精准度。此外教师在教授高难度的技能如策应练习时,教师可将技能分布派发给不同的阶梯组,比如将掩护者的位置、掩护者的技术要领、接应球的位置、空切的位置和时间分给不同阶梯组,让阶梯组的组员分阶段学习不同的技能部分。
3阶梯理论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分析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阶梯理论重视每一个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情绪状态与心理特征,教师特别关注如厌烦、懒散、失落等消极情绪,一旦发现,要及时纠正。阶梯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有效调整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对同样100名学生的调查和访问,91%的学生表示喜欢当前的篮球课程,9%的学生表示一般,0%的学生认为无趣,提升效果十分显著。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精神篮球是一项高对抗性强、技术复杂、高消耗的体育运动,这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才能够获得胜利。阶梯理论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篮球技能知识,提升了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3)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阶梯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使很多学生对篮球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了体育运动的终极目标及真谛。在充分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在特定阶段都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不断重复的篮球训练,学生逐渐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阶梯教学建立起沟通师生心理距离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角色重新回到对话沟通的轨道上。让学生在欢快、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有益于完全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同质分组有助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对话,互助、赞赏、激励等能增进师生间的心理共鸣,教师的教学效率果便能得到极大提高。并且,互动教学能使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品德、毅力、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进步,渐渐改变懦弱、紧张、焦虑、挫败等不良情绪及消极心理。采用阶梯教学法,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激励并促进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运动意识。
本文以吉林大学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更好的研究女大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广泛阅读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并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论文,对这些文献进行总结分析。(2)专家访谈法: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主要就女大学生对于篮球是否存在兴趣开展的。(3)问卷调查法:在吉林大学开展随机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达到29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9%。(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EXCEL软件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果与分析
(一)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女大学生进行了篮球认知的调查问卷,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女生大多对篮球不了解,因而认知度不高。其中只有6.4%的女生对篮球十分了解,有25.9%的女生对篮球运动是根本不了解。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女大学生接触篮球的机会较少,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接受过篮球教学,只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简单的了解一些篮球知识,关于篮球的这些知识比较松散、片面,并没有形成对篮球运动正确的认识。
(二)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通过表2数据整理分析,我们发现,非常喜欢篮球运动的女大学生占到7.1%,不喜欢的人数达到48.8%,非常不喜欢的人数达到33%,综合看女大学生对于篮球运动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的。这主要是女生对篮球运动了解甚少,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提不起来学习的兴趣,篮球老师在课上还可以就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不高的问题展开更进一步的调查。
(三)影响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分析
表3影响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表N=297影响因素场馆缺乏教师水平低危险性高认知低其他人数9765745011百分比%32.721.924.916.83.7对女学生进行了篮球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调查,从表3的调查来看,影响女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还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篮球场馆缺乏和危险性高占到了接近57%,主要是篮球运动的开展运动量比较大,动作幅度也大,很多女生因为生理特性都较男生柔弱,16.8%的女生认为自己不了解篮球,对篮球运动认知度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公共体育教学都在室外进行学习,室外的教学场地不理想,不如室内篮球馆干净,容易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多女学生怕在室外上课晒黑了,很多人都不喜欢在室外上课。篮球运动有着一定的对抗性,即使没有对抗,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比较容易受一些轻伤,如损伤手指,崴脚等,女学生害怕在篮球学习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对篮球学习有一种比较抵触的心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较低,对篮球运动的健身原理、教育原理、文化价值等都比较陌生,没能理解篮球运动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被学生认为是影响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方面,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对女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知较低,对篮球运动的功能不了解,对篮球的认识比较片面。女大学生篮球的学习兴趣较低,女学生向往一些少对抗、强度低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瑜伽、形体训练等项目。影响女大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有场馆缺乏、教师水平低、危险性较高、认知较低等因素。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篮球运动的宣传,举办篮球文化活动,宣传篮球的价值,使女学生真正理解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认知度,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学场地,尽量将女生的篮球教学安排在室内进行,减少天气、场地对教学的影响,降低因场地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减少学生安全的顾虑,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篮球学习中。
传球、运球技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因此要想打好篮球传球、运球是最基本的,在篮球教学中如果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就会减少对篮球的兴趣,特别是女生。有些学生传球、运球还没有学会就想打比赛,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运球产生兴趣,下面介绍几种趣味性运球教学的方法。
一、运球追拍
每人一球,分散在篮球场半场内,选一个人做领头人,领头人运球追拍其他人,其他人运球逃避。领头人追拍上一人后,被拍人与领头人交换。
规则:一人可多次运球,但不能带球跑。
如果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以分组进行,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球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运球、控制球、掩护球的水平。
二、运球互指
在篮球场半场内,8-10人站在场内,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想方设法去拍打他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打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有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自动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
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运球的兴趣,在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控制球、运球的能力。
三、篮球运球、传球、抢球游戏
利用篮球场,在篮球场两条端线内2米处分别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他任何人不许进入)每队人数8-10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的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传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防守的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
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夺球出界(中圈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6)双方同时击球出界(中圈跳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四、篮球运球接力:一人运两个篮球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起终点处(在篮球场两条端线内2米处,分别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作为起、终点),站成面对面的队,游戏开始,排头左右手同时运球,从起点一直运到终点。如果球中途掉落,则从掉落处重新运球。如果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新做一次。
此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左右手运球、控制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