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关系论文通用11篇

《个人社会关系论文通用11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社会关系】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社会关系 篇1

关键词:阶级欺压;阶级维护;自私自利;大公无私

一、什么是社会生活及其基本关系

从广义来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属于社会生活。

从狭义来看,社会生活是指人们的政治生活或者说阶级生活。根据《经济与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文的分析:阶级生活就是政治生活,同时也就是社会生活。在此探讨的社会生活,就是探讨这种狭义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阶级生活。

在此探讨的社会生活基本关系,直白地说,就是阶级关系。

二、为什么要探讨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与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分析过:阶级是社会的结构层次,社会由阶级结构而成。

所以,阶级贯串社会的始终,有社会,就有阶级。

所以,人们将永远生活在阶级的社会之中。这一点不可否认,不可回避。我们只能面对。

所以,我们要探讨这种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阶级关系,要追溯阶级关系的种类与来源。愿全天下的人们,都能够认识和善待这种阶级关系。

三、阶级关系的种类与来源

追溯和归纳阶级关系的种类,阶级关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阶级欺压的关系(由阶级欺压形成阶级斗争);一种是阶级维护的关系(由阶级维护形成阶级统一)。

虽然阶级永远存在,人们永远生活在阶级的社会里,但是人们也不要悲观失望。因为阶级社会并不等于完全是阶级欺压,阶级之间还有一种维护的关系。例如:

在“家庭”这个小小的政体或者说小小的社会之中,有的家庭,家长只顾个人吃喝玩乐,对妻儿老小置之不顾,甚至施加暴力,这就是家庭之中的阶级欺压:

但是在有的家庭之中,家长为家庭尽职尽能,埋头劳作,尊老爱幼,以强扶弱,维护妻儿老小,这就是家庭之中的阶级维护。通过这样的阶级维护,家庭中没有阶级差别和阶级欺压。全家人平等幸福,共同生活,共求发展。

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应该是象后一种家庭那样的社会大家庭。至于社会的实际情况,究竟是阶级欺压的关系还是阶级维护的关系呢?这就取决于上层阶级的阶级观念。因为阶级关系来源于阶级观念,阶级关系是由阶级观念所决定的。

四、政治观念的种类与来源

政治观念就是阶级观念。在《经济与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分析过:“阶级观念就是政治观念。也就是社会观念。”为了表述的方便和通俗易懂,在不同的表述环节之中有时用词不同,但是意思相通,请不要疑惑或误解。

追溯和归纳政治观念,也有两种:一种是自私自利;一种是大公无私。

如果上层阶级自私自利,那么,就决定会以权谋私,欺压人民;如果上层阶级大公无私,那么,就决定会维护人民。这种由政治观念来决定阶级关系的情况,可以用质量关系来进行解释和表示(关于“质量关系”参见《时代经贸》杂志总第226期28页《质量哲学及其应用》一文):

自私自利×(人力+物力)=欺压人民(的势力)。

大公无私×(人力+物力)=维护人民(的势力)。

因为阶级关系(也是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是由政治观念(也是阶级观念、社会观念)来决定的。所以,我们要追溯政治观念,要追溯政治观念的来源。

对于政治观念的来源这个问题,传统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政治观念来源于经济基础等社会存在。认为资产阶级有私有财产,因此固有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无产阶级没有财产,因此固有大公无私的阶级本性。

在实际之中,资产阶级固然自私自利,并且占有欺压工人的主动地位与客观条件,随时可以欺负工人。不过也有少数资产阶级的阶级观念不一样:他们认识到要取得私利,必须依靠工人来共同努力,相应地具有维护工人的观念与行动。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当中,出身于地主和资产阶级家庭的也不少。

无产阶级固然大公无私。但是无产阶级客观上社会地位最低,常受人欺压,缺吃少穿。如果没有一点私心,生存何以自卫?衣食何以着落?所以无产阶级也得有自私自利的一面。

看来,不管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实际上都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无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认识,使革命运动走了几次弯路:在革命初期,曾经有人主张烧房子毁私有财产,认为毁了私有财产就创造了无产阶级,就大公无私,就可以参加革命。但是烧房子显然是行不通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实行了一次人民公社化,人们都变成了纯粹的无产阶级。但是也没收到预期的成效。原因在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因果倒置的哲学误区(参见《时代经贸》杂志总第224期23页《论唯物与唯心的关系》一文)。

经济能够形成和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只能形成和决定人们意识的素材。只能是意识素材的来源。然而人们的政治观念,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生观,属于人们意识的素质。意识的素质是由人们的主观存在所形成和决定的。进一步追溯,是由人的基因所形成和决定的(参见《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2年1月期刊《形成意识的因素》一文)。

人们的主观存在是怎样地来形成和决定意识的素质呢?

在《形成意识的因素》一文中分析过,意识素质来源于人们的主观生活需要。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形成意识素质的基点。人们的生活需要什么,意识就理智能动地构思什么,人们的个性与观念也随之趋向什么。

既然意识素质来源于人们生活的主观需要,那么,作为政治生活,人们需要什么呢?

人们政治生活的本身,需要自私。所以人们社会中充满了自私的政治观念。

但是不管你怎么自私,你都得珍惜你周围的生活条件,生活资本。在人们的物资生活当中,财产是人们生活的条件和资本,于是有的人就爱财如命,甚至要财不要命。这是经济观念。

同样的道理,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当中,每一个“自己”与周围的人们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彼此依存、相依相生的关系:小时候需要长辈养育,年老需要晚辈扶养,成年时期的生活、工作、劳动都需要帮手,事业需要伙伴,斗争需要联合,各行各业之间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地彼此配合,人们在“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的关系之中生活。所以周围的人们都是自己生活的条件与资本。所以有的人就爱护他人如同爱护自己,甚至舍己为人。由此,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当中,除了自私的政治观念之外,就又形成了一种彼此关顾、共同生存、共求发展、大公无私的政治观念。

以上分析就是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两种政治观念的来源。

五、两种政治观念的政治性质

社会为什么会动乱?只因为弱肉强食,你争我夺――自私自利;社会为什么会太平?只因为以强扶弱,与世无争――大公无私。

要想利于人生,要想社会太平,就必须要从“大公无私”开始,从“大公无私”做起。

在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这样的两种政治观念当中,自私的政治观念目光短浅,只追求自己生存的私利,违背了人们共同生存和共求发展的自然关系,是作恶的起点,是逝族灭种的性质,是原始落后的产物;大公无私的政治观念放眼大众,顺应人们共同生存和共求发展的自然关系,是正义的性质,是文明先进的产物。当这种大公无私的政治观念逐步地固定在一个人的生理上(基因上)之时,这个人也就具有了大公无私的性格与激情。

这种大公无私的性格与激情,并非虚无渺茫,并不是哄人的大道理。鲁达拳打“镇关西”,刘胡兰毅然走向血淋淋的铡刀,王进喜为开发石油田宁肯少活二十年,雷锋助人为乐做好事,焦裕禄带病为人民排忧愁,毛主席为人民翻身失去一家亲人……古往今� 这都是无私性格与激情的杰作。正是这种无私的高贵品质,换来了人间的正义,刷新了社会的历史,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社会关系 篇2

关键词:社会;虚拟社会;现实社会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7

1.虚拟社会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对于“社会”这一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他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因此一群人生活于一定的空间,在这一特定空间中进行交互活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关系和联系,人们依循着这些关系和联系,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共同体,我们称为“社会”。

现实社会如此,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同样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同样是人们要生活于一定的空间并在其中从事着各种交往活动,人同样是彼此处在联系中的。只是虚拟社会中交互作用的空间并非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而是基于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空间,它“是以运用数字化符号为基础构成的,是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 而交互作用的方式也不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是一种以数字化符号为标志的间接的作用方式,即由人―人的交互方式转变为人―机或者人―机―人的交互方式。作为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不再是现实社会中的事实关系和联�

2.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

(1)人的活动场域不同。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为活动场域的,直接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专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制并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空间中;而现实社会以大自然为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依赖于自然,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2)事物的存在方式不同。虚拟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字符串的方式存在的,即是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存在的,人是虚拟的人,人的活动是虚拟的活动,人所建立的关系和联系也是虚拟的关系和联系。而现实社会是以客观实在的方式存在的,作为主体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人的活动是以物质性为基础,其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关系。

(3)体现的时空特性不同。虚拟社会是具有超时空性的,时间上实现了即时性与瞬间性,速度可与光速媲美,空间上跨越了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而现实社会是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现实社会中的主体及其活动都是建立在时间与空间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时间与空间,一切事物都将不复存在。

3.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1)虚拟社会依赖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是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因为从其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人还是互动交往所依靠的人类创造物,都来源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而是一个看得见、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社会。

(2)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归根到底,虚拟社会是一个人化的领域,人们在虚拟社会中所建构的各种联系和关系本身便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中的反映。当然虚拟社会并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制,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虚拟社会中不断传播与塑造的动态过程,因此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超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抑或满足不了的要求大都可以在虚拟社会中获得释放或得到满足。

(3)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是有一定反作用的,人们在虚拟社会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等无形中也影响着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趋同性,并进而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虚拟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力量,一种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的力量。

参考文献

社会关系 篇3

关键词:恐同;个体;互动;制度:社会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同性恋话题早已不再陌生,人们的态度也已经越来越包容,接纳程度也在逐渐改善,但无论是在相对传统的东方还是在看似开放的西方,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恐惧却从未停止。就像黑种人之于白种人,少数民族之于多数民族。在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环境下,在一个强势群体往往是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群体,同性恋仍为社会所不容。同性恋群体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社会工作者们予以特别关注。

从个体角度来看,弗洛伊德认为对同性恋的恐惧和排斥来自于人们对自身同性恋倾向压抑的结果,1920年,弗洛伊德说:“虽然人们表白自己是异性恋者,但大多数人身上都具有某种潜在的或无意识的同性恋倾向。所有人都可能选择一个同性恋的对象,并且在潜意识中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部分人选择接受潜意识里的同性恋倾向,并逐渐接受自己的这种性身份。但由于同性恋群体在某种意义上并不符合传统的社会规范,不是主流群体,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在获得某种社会身份、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过程中,其观念与欲望必然要经历排挤、否定的过程。因此另一部分人在本我、自我和超我间产生焦虑,使得自我防御机制出现,并通过否定、压抑来缓解焦虑。所以,他们往往通过一种强烈的反叛、歧视的态度来保护自己。而当这两种途径都无法使得自己接受自己,则会产生自残、自杀的行为。张北川等人对230位同性恋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有30.1%的调查对象曾因大众对同性恋的认识而产生过自杀念头,9.1%的 对此现象,社会工作者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帮助其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且接纳自己,减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促进其健康幸福的成长。

而从互动的角度来看,来自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社会上的排斥,使得同性恋群体压力很大,这里简单叙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以孝道为先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生儿育女是家庭中的首要且必要的任务。而当父母知道儿女是同性恋时往往会表现出恼怒、失望的情绪,不能接受现实,会让同性恋者更加恐惧出柜。而一些人面对社会各方压力会选择与异性结婚来逃避,但往往伤害了婚姻双方。而当对方知道真相后,对同性恋者还会冷嘲热讽,或冷言冷语,同性恋者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如履薄冰,忍受着另一半对自己的歧视。家庭对其的影响及压力无疑是最大的。据我了解,当代的一些同志青年敢于面对自己的同志身份,可以和除了家人外的所有人出柜,但惟独没法跨过家庭这道坎,甚至想隐瞒终身。

而此外,由于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反对同性恋、异性恋至上主义的,因此,同性恋群体在其工作环境中也往往受到歧视。一项研究表明,同事相互知道一定程度的关于他们私生活的信息,有助于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以及和谐的工作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但对于同性恋者,他们的私生活很隐秘,所以很难建立良好的网络工作关系,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这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但如果同性恋者公开他们的关系,又有可能受到嘲笑、讥讽,甚至是丢掉工作,于是很多同性恋者在工作中要么和同事很少交流,要么和同事发生破坏性的冲突,这都会导致他们工作的质、量都有所下降。

社会工作者应当首先从其家庭入手,对其父母及家人进行工作,帮助转变其认识、了解同性恋的基本知识,转变其思想观念,逐步接受其子女的同志身份,营造一个接纳的家庭环境,给与同性恋群体更多的自尊和自信,以及面对人生的勇气,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幸福。

此外,对于来自社会上的压力,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开展活动、推广社会运动等方式帮助人们更多的了解、认识这一群体,消除误解,从而在工作场所、日常交往中给与更大的宽容。

从制度角度,同性恋不仅是对异性恋霸权地位的威胁,而且也是对异性恋意识形态的威胁。奥纳(MichaelWamer 1991)曾说过:“性的秩序与更大范围的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重叠,因此对性秩序的挑战,或迟或早会遭遇那些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同性恋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某些持“正统”观念的人从小就接受这样一种教育:同性恋者是变态的、孤独凄惨的、绝望的、短命的。当同性恋者以普通人,甚至是人群中的佼佼者的形象出现,这无疑是对这些“正统”人士所持观念的彻底否定,并使他们感受到来自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威胁。因此主流社会默认同性恋现象的存在,却不给予法律的保护。但从基本人权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与快乐的权力,承认同性恋婚姻必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要随着每个国家、社会的民主进程的发展而定。对此,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推动社会运动的发展,投身社会改革和立法当中,为同性恋群体争取权利,实现社会真正的平等。

参考文献:

[1]许学华.同性恋歧视及其心理健康问题[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01).

[2]刘颋颋.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社会关系 篇4

一、微笑(微笑很重要,你会感到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二、赞美(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适时赞美,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三、共情(能够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四、倾听(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怀与理解)

社会关系 篇5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2.1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2.2教育的本质

有的 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3.1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3.2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4.1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7.6%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82.9%,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4.2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4.3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 《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社会关系范文模板 篇6

尊敬的党组织:

我叫,系xx科技学院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男,汉族,1987年12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莱钢集团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就在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温暖的家庭,优良的成长环境使我对中国_有了由浅至深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立下了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身的志愿。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国_党员,母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亲谦虚严谨,细致谨慎的工作作风从小就深深地感染着我。

在小学之前的幼儿园时期,我就开始了学习的旅途,我在幼儿园时期就是知道了中国_,不过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只是懵懂的跟着老师学,我也不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

1994年9月我进入莱钢集团第九中学小学部。上小学后,学习上,努力刻苦,争当先进;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终于,在小学二年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抚摩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将来还要向团组织靠拢。一九xx年九月,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我随之转入莱钢集团第四中学,继续学习。更换了新的环境,迎来了新的竞争,我决心开始全新的生活。从此,我学习更加努力了,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并多次在全公司、校级竞赛中获奖。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我先后担任了卫生委员,学习委员。

1999年6月小学毕业,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升入了莱钢四中中学部。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年龄的增长,我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进步必须靠近团组织,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于1998年月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_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身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应当全面发展,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在初一到初二的两年里,一直是班里最出色的学生之一。当然,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初三那一年,由于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致使学习成绩出现了很大的退步。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快调整了自己,在初三最后的考试中,我重新取得了全班第三名的成绩。在初中阶段,我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并先后担任了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团支书的职务。

xx年6月中考,我以较好的成绩升入莱钢集团第一中学学习。在高中阶段,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没有退缩,依然像初中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我坚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努力按照一个优秀共青团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同时,我也没有放松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终于,在xx年5月的毕业考试中,我以全校文科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在xx年6月的高考中,我同样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高中阶段,我仍然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xx年8月,我被xx科技学院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翻开了我人生征程崭新的一页,我对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奋斗和跋涉。大一第一学期,怀着强烈入党欲望的我就认真地写好并上交了入党申请书。大一下学期,我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开始以一个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大二,我参加了学院党校举办的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通过学习,我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条件等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怎样争取做一名_员。

同时,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入党,就是为了更好的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应该有任何的功利之心。同时,不能把极少数蜕化变质的党员和党组织等同起来,他们并不能代表党。经过这一次学习,我觉得入党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我们的党。

我对党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那以后我就决心,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让自己的真正的入党动机在心里成形。我觉得我必须把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相宜地结合起来,让自己把每一点思考和每一次实践对应起来,学要学得有进步,做要做得有体会,实实在在的向要求一名党员那样来要求自己。在大学里我都始终贯穿着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在集体活动中,我都积极参与,和大家积极配合完成集体任务。生活中,团结同学,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和关心同学。同时,我仍然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一学年中我连续两学期都获得了学院二等奖学金。当然,我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更加真诚的努力争取早�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_员,这绝不是为了光宗耀祖,绝不是为了凭借执政党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我深深地懂得_员意味着拼搏,奋斗甚至意味着牺牲,我入党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接受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个人社会关系论文通用11篇

敬礼!

申请人:

x年xx月xx日

社会关系范文模板 篇7

农村妇女入党申请书5篇

围绕疫情写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思想方面例文

入党申请书此致敬礼正确格式

大学入党申请书5000字优秀范文5篇

入党申请书字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1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_,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_。

中国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_是一个久经考验,获得了极其丰富经验的革命政党,她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无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都以她伟岸的气魄、英明的决策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她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志愿加入中国_,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的信念和追求。

个人社会关系论文通用11篇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从跨入学校读书到走上工作岗 从懂事起,我幼小的心灵就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仰慕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丰富,我对党的向往和追求日益加深,并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参加工作后,在局党支部的教育关怀下,我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念,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日益强烈。通过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我清醒地认识到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入党并不是脸面光彩、图慕虚荣,也不是捞政治资本、以权谋私的跳板,相反,它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我之所以要求加入党组织,就是为了能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更加牢固的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好本职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入党组织是我的愿望,几年来,在党支部的培养教育下,在身边党员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我认真学习了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执行局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自觉维护好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为实现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而积极努力着。

但是我也深知在自己身上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对照党章要求和党员标准还有一些差距。如果党组织能吸收我为党组织的一员,我将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审查、考验并批准我的请求。

敬礼!

申请人:__

20__年_月_日

入党申请书字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2

敬爱的党组织:

我于_年2月6日被批准为_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到_年2月6日预备期满,现申请转为_正式党员。

转眼一年时间将过,在这一年中,得益于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同事们热情帮助,通过党组织的教育,通过我自身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我对当前从事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使自己无愧于一个_员的称号。根据《党章》第一章第七条之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在20_年_月_日,我郑重向党组提出转正申请。为了便于党组织对自己的考察,现我就自己一年中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向组织作一下简单的汇报:

现在的我和去年的我相比,已经变化了很多,我觉得我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思想品德素质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我感觉自己已经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向上的气息,我非常喜欢现在的状态,这是我做梦都想实现的理想,在一年中我通过学习终于慢慢的实现了,我真的很振奋!

社会关系范文模板 篇8

你家有几个家庭成员?你一定猜不到我家有几口人吧,告诉你,四十多口呢!今天,我就先来介绍一下这个大家庭里的其中一个小家庭:苗若晗的家。

妈妈的性格可谁也说不准。她一双大大的眼睛,嘴巴不大不小,弯弯的眉毛,额头宽宽的。只要她眉毛一挑,额头一皱,你就一定要跑得远远的,因为她就要大发雷霆啦!但如果她表情正常,你就可以尽可能地靠近她,讨好她,她心情可大好着呢!

爸爸的性格也不好说。由于爸爸在外打工,陪伴我的时间不多,所以他没有耐心。只要话让他说两遍,他就一定会发脾气。但他脾气好还是占百分之八十的。那是,他会温柔地给你说话,慈祥地看着你。特别是喝醉时,他会给你买好多喜欢的东西,让你笑的合不拢嘴。

我的性格嘛,活泼可爱,还有人说我很漂亮。我和爸爸妈妈相处得非常好。

我和爸爸妈妈是让人羡慕的小家庭。

社会关系 篇9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和谐社会 促进关系

目前,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普遍认同普特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我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无形资本,它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个人和一定组织的共赢为目标,以社会信 由于社会资本对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普利的优越性,与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把它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比较性研究,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发现社会资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政府组成两只手,一起推动社会走向和谐,所以,有关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资本的基本特征。

社会资本与其他实物资本不同,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存在方式:一是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具有独立性。社会资本与其他形态的资本不同,是一种无形资本;二是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社会资本一旦产生,就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是它与其他形式的资本的最大差别。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三是社会资本分布具有非均衡性,社会资本对每一个人来说,拥有量并非是相同的,具有非均衡性;四是社会资本增值具有特殊性。社会资本更重要的特征是它是一种增殖资本,是一种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社会效益或社会资源的增值,如财富、地位、名誉等,不会因使用而减少,反而因不使用而消亡。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资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社会的整体利益、发展的持续动力及共同长远的前途,社会资本的积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使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概括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P28)。和谐社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社会关系和谐。

二、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一)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贫穷是诱发社会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轻贫困,是医治许多社会疾病和消除社会裂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以信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应该指出的是,我们现在出现的两极分化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还不健全引起的。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调整收入的合理分配。改革本质上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的利益会增加,有的人的利益会减少,因此,我们的改革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但是,如果我们以信

(二)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3](p1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使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这样人们才能“各尽其能”,才能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之上的,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它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以信

(三)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尊重自然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关系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及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现在、将来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不断地破坏自然,人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十分严重的问题,并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如能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人与自然的和谐,严重制约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是政府和少数人能应付得了的,必须通过绝大多数的人甚至所有人的亲密合作才能解决。因此,社会资本面对此问题能较其他方式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和谐社会能促进社会资本的存量增加和均衡分布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促进社会资本的存量增加。

以信 经验和理论表明,一个社会资本存量较大的社会是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集体行动的理性程度会比较高,反之则反是[4]。由社会资本促成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一旦形成,和谐社会就会促进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社会资本来源于人们完善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从社会来看,人们及时还债,为慈善事业捐款及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他们觉得有义务这样做。使得这些行 在这方面社会资本的所有者是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他们可以不用害怕赖账而增加贷款,从私人援助中获得利益或者放心地让自己的孩子到街上玩。另外,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如在某一个社区,人们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我为你照看孩子是为了我在繁忙的时候你帮我照看孩子。这样的社会资本就来源于人们的工具性动机,它具有封闭性,社区以外的人不能享受这种社会资本。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破了社会资本的封闭限制,使人们的工具性动机变成完善性动机。这样就实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爱推及所有的人,从而实现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使社会资本得到较均衡分布。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物质生活非常富裕,城乡差别较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居于中心地位的人对资源的控制就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是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人们素质普遍提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你可能在某个方面比别人有优势,但别人在其他方面比你有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使资源得到较均衡的分布。

总之,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社会资本有助于减少社会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5];有利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形成。相反,和谐社会能促进社会资本较为均衡的分布,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它们之间是良性的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典云。试论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J].东岳论丛,2006(5).

[2]杨青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3]李岩主。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社会关系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从社会运行论的角度来分析论证了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学已经分析我国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构成了威胁,必须反思维的推动社会质量的改善和“环境——社会”关系的协调。

什么是社会学?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我们在20年前提出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所谓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样一种观点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在这种关于社会学的定义中,所谓“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因为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且也只有在现代社会中才会系统地提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所谓“具体科学”,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所谓“综合性的”,表明社会学不是那种以社会的某一个子系统为自己对象的单科性学科。所谓“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所谓“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为了简便,我们把这个定义代表的观点浓缩,称为“社会运行论”。

从社会运行论看来,研究“环境-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西方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极端倾向,都是我们所必须反对的。一种倾向是忽略环境与社会关系,把社会学看作只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忽视了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另一种倾向则是过分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的影响,比如说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两种倾向实际上都不利于正确理解环境与社会的适当关系,甚至也不利于理解社会运行与发展的规律。

在社会运行论的视野中,一方面,特定的环境状况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谈不上社会系统的运行与发展,更别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正如环境社会学家rileydunlap曾经指出的,环境对于社会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比如说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提供资源的功能,处理人类活动之废弃物的功能,为人类提供居住和活动空间的功能,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满足人类审美等精神需求的功能。如果环境状况恶化,不能发挥这些功能,势必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组织与制度安排,以及人类的行为模式等,都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加剧环境衰退,也可能促进环境治理,关键在于人类社会的适当调整。

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环境衰退的趋势是非常严峻的,这种衰退确实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例如,就资源状况而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和4.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年来,随着经济加速增长,国内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4年我国进口石油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以上,铁矿石进口量超过国内需求的50%。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仍将超过30亿吨标准煤,石油缺口将达到2.5亿吨,天然气缺口800亿立方米,石油的56%、天然气的40%都需要靠进口,实际情况可能还要严重;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煤炭的开发、运输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环境质量的衰退和环境系统的功能失调,不仅从社会系统外部来看日益威胁到社会良性运行的物质基础,而且引发了社会系统内部的摩擦和冲突。有关资料表明,近10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群众来信或上访的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也会对社会和谐构成现实的威胁。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使得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展望未来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将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也将继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如何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已经是持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所不能回避和轻视的重大现实问题。

反观“环境-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中协调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种种努力还非常不足,我们这个社会对于环境状况的恶化还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应对举措。事实上,缓解环境问题,遏制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主动权在人类自身。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变革,来促进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这当中,我个 我国环境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成本过于外部化。比如说,对于环境资源的使用没有支付必要的价格,过于廉价地使用资源而不注意生态补偿和恢复;比如说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不重视污染的治理,随意排放污染物。这些举措使得一些人在获得环境好处的同时,把环境保护的成本推给了社会、推给了未来,从而加剧了环境衰退。

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一些具体制度,努力推动有关主体,尤其是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纳入到企业生产的成本中。要坚决防止出现所谓“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这里,一方面要利用适当的价格机制来引导资源的合理消费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相关主体的违法成本,通过完善制度和加强执法,抑制各种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违法行为。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完善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环境污染治理的钱迟早要花,早治理早主动,晚治理就被动。要把环境保护投� 我想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在很大程度上,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物品,单靠市场机制是难以保障这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的。我们必须强调政府在提供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作用。没有政府的有力投入、组织与监管,是难以获得迅速的环境改善的。当然,在扩大环保投入方面,也应该注意必要的机制创新,努力吸引、促进各个相关方面,包括企业、社团与公众,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宣传和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促进公众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公众的环境意识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不适当的价值观念,导致不适当的社会行为,从而造成环境破坏,这是环境衰退的重要原因和机制。而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则是促进公众价值观念转变的重要途径。

社会关系 篇11

关键词: 民法; 市民社会; 自由

一、对“民法”概念的思考。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是《民法通则》中对“民法”所下的定义,从开始学习法律,我们便接受这个概念。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这个“民法”概念也日益引起笔者的思考。“公民”是一个极具公法色彩的概念,公民是宪法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从其性质上看,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公民的自然属性指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其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可见,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仅限定于本国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有可能受民法的调整,而且自然人的范畴也远远大于公民。因此,在民法概念中使用具有公法色彩的“公民”这一概念略有不妥。民法是典型的私法,在其概念中借用公法中的词语也是不恰当的。

“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中的市民法。有学者将“民法”定义为:是以规范自由人之间人身与财产关� 在这里,我们对自由人的理解不能单单局限在“人”,这里的自由人有可能是自然人,也有可能是法人,还有可能是其他组织甚至是国家。自由人的重点在于自由,是指具有自由身份之“人”,是着重强调人所具有的自由之身份。在古罗马,能够享有在法定限度内按照意愿处置自己的人身和行动的自由权并不属于所有“人”;拥有这种自由权的人叫做“自由人”,完全丧失者是“奴隶”。在自由人中又包括市民,外国人等。市民是拥有自由身份的罗马人。罗马法中对于市民之定义首先要求拥有自由之身份。

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物质力量或法律阻却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这是指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也是指私法意义上的自由,因而那些受到强力阻碍而无法支配自己的人身和行为的人同样被正确的视为自由人。

二、关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的英文是civil society,其产生是欧洲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剩余,人们相互之间交换,商业逐渐发展,出现了商人。商人在市民社会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商人之间进行商业活动要求一定程度的自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从事商品经济的市民阶层,随之渐渐出现了市民社会。从词源上其最早可上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于公元1世纪将其转译成拉丁文societies civilis,不仅意指国家,而且也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早期自由主义思想家所使用的“市民社会” ,其意指与自然状态相对的文明社会或政治社会,而不是指与国家相对的实体社会。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市民社会与国家才逐渐分离。

在法律上,由事实上拥有个人自由,文化上同样个人自由保障的人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所形成的人的群体称之为市民社会。组成市民社会这一群体的人首先必须拥有事实上的个人自由,即“在法定限度内按照意愿处置自己的人身和行动的自由权的人。”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成员连按照自己的意愿� 文化上同样拥有个人自由保障的人,该人其思想上是自由的,并且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于外部而不用顾及他人及社会之威胁。

市民社会的本质在于拥有个人自由,不论是事实上的自由还是文化上的自由;不仅包括财产自由,还包括活动自由,思想自由。

民法是市民法,是权利法,是私法。罗马法中“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调整罗马市民之间的法律,作为罗马市民也必须要求能够按照自己意愿处置自己的人身和行动的自由,所以市民法更是调整拥有自由之人格的罗马人的法律。民法是权利法,体现了其权利本位的思想。民法中有大量关于当事人权利的规定。而整个市民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如何保护市民的权利和利益展开的。

三、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通过罗马法的学习,了解到“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民法与市民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法的主体要求是自由人,作为市民社会的市民必须是事实上拥有个人自由文化上同样拥有个人自由保障的人。民法的核心原则是意思自治,要求当事人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签定合同,强调作为民事主体的人对其自我意思的自治和行为支配的自由。民事主体所作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活动不受非法干涉,不受其他人的支配,同时对自己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中的各种规范也是为了维护主体自由人在民事制度中的中心地位。

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个人对其自己的生活和关系处理施行的是一种自治和自律,做出自己的意思表示和行为活动并排除政治国家的干预。就此一点来看,“自由”将民法于市民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民法中,人享有法律上的行为自由,其核心是合同自由,包括任意取得和出让经济财产的自由;而且,人就其合法取得的权利相对于其他人受到民法的保护。这都体现了自由深入到民法之中。同时,民法是法律,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市民社会无疑又是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民法是建立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以市民社会为依托。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自由不是没有界限的。在市民社会中,一个人的自由受到所有其他人的自由的限制。即依个人意志自由形式权利以不妨害他人为限。完全的自由就是完全的没自由。国家对民事社会关系调整过程,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的民事社会秩序对当事人的意思自由是有所限制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