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论课论文范文【最新5篇】

不要觉得大学就是休闲娱乐的地方,大学是你从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如果说你在这个阶段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话,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现实是很残酷的,到那个时候你一毕业就面临的是被社会淘汰。

大学生导论论文范文 1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探究

一、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涵

1.领导力。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Leadership,美国学者Bennis认为,领导力是把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美国学者Chapman和O.neil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我们影响别人的能力,尤其是要激励别人实现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目标。[1]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尤其是能引导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能力或是组织和影响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领导力作为一种影响力是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的统一,所以它不等同于权力运用的能力,也不只是具有领导职务或权力的人的专利。[2]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领导力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对组织或他人施加“影响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具有目标和目的指向性的过程,领导力是一种能力,它不单单是存在于某个人(领导者)身上,它也存于组织中普通人身上,更是可以发展到存在于组织的层面上。2.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较为规范且专业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近年来中国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也已开设了相关的教育课程。“根据国际领导协会对领导力教育的界定,领导力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系统、社区以及企业和政府等各级各类组织中,促进领导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3]。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场所内开展的,依据领导学理论和教育学规律对全体在校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具有领导力的实践活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领导教育不是个别学生(如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的特权和特殊照顾,而是针对整个学生群体开展的教育,该教育过程的目的不局限于培养领导者,而应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

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策略

1.设置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机构,选拔专业指导老师。美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领导力培训机构,这些机构有的是专业的研究所,从科研的角度探索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一般规律,并积极呼吁开展相应的教育和实践。也有部分机构类似于学生服务机构,他们有专门的学生发展指导导师,通过各类开发项目、组织活动、或课程的开展来培养学生,也有类似于我国的公共基础课教研室的教学机构,他们多是通过开始选修课来承担学生领导力的教育工作。我国应该广泛借鉴美国做法,设立培养机构,选拨专业指导教师,来培养学生们的领导力。2.将领导力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在全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领导力相关课程,能确保全体学生有机会接受到领导力相关的培训与教育,使得全体学生均有机会受益。当然相关管理类专业更应该提供相应课程供学生选择,以确保他们在未来的领导或管理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当然,对教材的选择上,我们不仅要引进并借鉴先进国家的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结合本土文化特征以及大学生发展与成才的一般规律,编写适合国情与学生发展特点的本土教材,这才能保证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有效性。3.注重校际、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各高校可互相学习与借鉴,加强沟通与交流,将对方好的做法吸收过来,并不断改进与提高,如观摩学习我国较早开展领导力课程的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等)的相关做法。高校间还可以协同共建,共享资源。校企联合,共建领导力开发中心也是目前一个比较流行的做法,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校企合作要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培训计划清晰,防止流于形式。4.多途径、多形式地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力。目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形式或途径过于单一,不利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目前的教育途径大多集中在校内,教育内容多为课堂理论知识及学生社团实践。未来高校应加强与当地社区合作,使社区工作成为锻炼学生领导力的重点途径。另外要加强国际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问题处理能力。仅就高校内部而言,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新途径,如以具体�

作者:黄珊珊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金林,王芳官,金海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1).

[2]奚洁人。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战略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5).

大学生导论论文范文 2

通过职业督导促使大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民族学生利用网络传播藏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现代的网络媒体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首先,对于一个地方政府而言,利用网络进行本地区的文化传播,除了前期需要一定量的资金,后期几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费用投入,较之传统的印刷方式更为节约,因为人们完全可以用WEB方式进行访问和传播。同时,在网络上还可以更为快捷和直观的地向公众表达自己对各种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看法。对于藏民族的同胞来讲,通过将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文化传播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本民族语言、历史地教育和传承。事实表明,有了计算机网络后,无论是对于边缘个体还是社会组织,人们都可以通过论坛、微博等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方式创造、传播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力。由于有了网络,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落。从研究中我们还可发现,通过组建专门主题的文化网站,更是促进社区发展、文化传承的有力工具,使人们能通过网络方式和网络语言进行新形式的交流,尽管大家相距千里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要在实践中通过职业督导促使大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民族学生利用网络传播藏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建设与发展。

引导藏区高校大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在今后的职业督导过程中不断跟进。首先应当引导藏区学生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藏区特点,同时阅读有关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储备丰富知识,树立生涯意识。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搜索、实地走访、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有关藏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例如,通过深入到康巴藏区进行实地的拍照、摄像等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主题等进行网络调查。而教育工作者则可通过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研究,直接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同时,通过与藏区的政府、企业单位进行合作研究,深入到藏区基层,了解藏区对大学生的具体计算机能力要求,为实现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只有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在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跟进,进行必要的职业督导。

从现代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同角度,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分析如何全面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利用网络办公,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已� 对于今后有可能在藏区就业的大学生而言,在生涯规划过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想方设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实际动手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积累和整理有助于提高自己文化视野的动手能力培养的音频、视频、图形图像作品等,进而从网络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在实践中去全面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职业督导过程中应注重对民族学生的关怀与教育

结合藏区高校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进行职业督导。我们知道,藏区民族高校在校的民族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他们在长过程中,由于地理、家庭,特别是人文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认知和心理上表出自卑、敏感,甚至于愤世嫉俗的负面倾向。因此,在进行职业督导的过程中,就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大学生的标准进行一刀切,而应当结合他们的行为习惯、理念信念和能力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怀和教育。职业督导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树立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首先就要有集体荣誉感,要有团队意识。而对于长期生活在藏区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社会也许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同其他的普通大学生一样,树立团队意识,树立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以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为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促进藏区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职业核心能力有很多方面,例如执行力、判断力、心理平衡能力等,但作为当下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那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拥有则有待于其计算机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因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当下,职业核心能力在各种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新时代各类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应以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基础和发展潜质,使其不断的通过活动体验、知识储备、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职业生涯教育注重个人的特质分析和综合表现,在生涯教育过程中,以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和锻炼为抓手,使大学生通过学习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帮助个人了解其内在的特质与主要能力,从而促使其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生涯活动开展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案例研究分析,特别是结合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使藏区高校的大学生也能在现代网络背景下,尽早的树立生涯规划意识,通过职业督导师的帮助,促使其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提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职业督导在藏区高校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通过职业督导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任重道远。诚然,随着藏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本人都已经认识到了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都已经开始了学习和自我提高,但从职业督导的角度来讲,高校教育教学系统还应当在课程体系上下功夫,方能使藏区高校大学生尽早受益。

大学生导论论文范文 3

学校一贯重视学风建设,每年开展校特优学风班评选,在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学生奖学金评选条例等文件中突出学业成绩的重要性,以促进学风好转,重点奖励“学业优良+特长”的优秀学生,重点鼓励、资助优秀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科学设计并推行学术诚信教育,如与2014级全体学生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所有考试实行诚信考试等。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后,更是以“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内走在全省前列,产生全国影响”为目标,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在学术诚信、“四无”校园、特色书院制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尽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风貌是积极上进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高校战略转型、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性正在衰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正在下降。据笔者近年来对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大一新生的连续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学风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1.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你为什么要学习”的年级对比Table1Gradecomparisononitem“Whydoyouwanttostudy”原因大一学生/%大二学生/%变动百分点对学习感兴趣25.027.9+2.9对老师教学方式感兴趣7.57.8+0.3受同学影响21.323.5+2.2父母期望22.523.5+1.0社会的正面影响11.311.8+0.5其他原因12.55.9-6.6调查显示,大二相比较大一,除了受“其他原因”的影响有所下降外,另外一些原因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可以看出,到了大二,想要上进的学生数量开始增多,但增量不明显。总的来看,学习目标是不太明确的,学习动力是明显不足的。造成上述问题,既有就业压力、教育体制等客观原因,又有人生目标短浅和功利等主观原因。从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读书就是为考大学”,所以一旦考上大学后,有的学生认为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没有及时制订新的学习目标,有的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赚大钱,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因此,不想在学习上花太多精力。

1.2学习习惯没养成,学习自律性低

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同“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职”的说法,但在“关于一周课外学习时间”的调查中,课外平均每天花1.5小时在学习上的学生占比不多,花2小时以上的更是少得可怜。由此可见,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是有很大偏差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明显偏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生花在学习上时间多和少的原因调查表明,不管是不想花时间还是愿意花时间,大部分学生把自己不学习的原因归咎于自身以外的客观原因,占比达到67.22%;而愿意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也是客观因素,占比达到64.12%。

1.3学习不够刻苦,贪图享乐和轻松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承认自己学习不够努力,喜欢轻松的上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比如问到他们“上课表现如何”,仅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能认真听讲。问到他们“学习以外都做什么”时,只有25%左右的学生选择社会活动或运动,选择玩游戏、睡觉、恋爱等休闲方式的比例高达67%。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课外又不怎么花时间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进一步调查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观原因时,发现除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外,还与不少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比较片面有关。他们在中小学长期、重复的求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感,每当这种时候,他们就会被灌输这种思想,即到了大学就很自由、宽松,现在辛苦都是为了到大学里享受轻松浪漫的学习生活。因此,他们不自觉地对大学生活有了某种带有“玫瑰色”的憧憬,加之大学很多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合理分配,有的学生习惯了被安排、被管,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安排不合理,却不会科学规划,也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以致宝贵的课外时间就以这种非科学健康方式度过了。

2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探讨

目前,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地位还存在着一些不明晰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 众所周知,辅导员既是教师身份又是管理人员身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对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这点辅导员与其他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同等的。但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会更加强调辅导员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这与辅导员的特殊性有关: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亲密导师、朋友,占据“天时”———大学生活一开始就亲密接触,“地利”———在宿舍食堂经常“狭路相逢”,“人和”———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最有感情基础。那么,作为管理人员的辅导员,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能发挥哪些作用呢?辅导员作为管理人员在学风建设中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是发挥与师生沟通的协调员、学生日常事务的服务员、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员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监督员。需要指出的是,说辅导员应发挥主导作用,绝不是想刻意夸大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而只是想把辅导员的正面效用发挥到最大限度。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可以说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但

3辅导员如何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3.1与师生沟通的协调员教风是学风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相长”是教师奋斗的目标,但高校教师由于新校区住得远、科研考核压力大等现实困难,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不足是客观存在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时辅导员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他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师生沟通的桥梁作用,扮演好协调员的角色。现在教师的评教工作主要依托网上评教,评教结果是教师考核、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但看似客观的评价分数多是基于学生的主观感受作出的,“客观数据主观化”的评价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与学生座谈无疑是交流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发言,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对教学的意见及建议,从而避免学生主观、随意的评价行为损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任课教师发言,学生可以直接认识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设计的良苦用心,也有助于教师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从而促动教师认真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期中教学检查经常会邀请学生或教师参加座谈会,但针对性和持续性不够,这时,辅导员可事先收集一些学生意见,针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课程建议教学部门开设专题座谈会,诸如大一新生一般反映比较多的是公共基础课、大二大三学生一般是对个别专业课程意见较大,可根据年级、专业不同邀请不同学科教师参加座谈会。还有的特殊群体需要辅导员主动介入邀请教务部门老师参与座谈会,如降级学生、转专业学生,他们的问题不是课程与教师的问题,而是如何选课,如何办理加修、免修、重修等实际操作问题,这种类型的座谈会一般选择开学初或学期末进行,更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与教师主动沟通,另一方面与学生平等交流,在教师和学生中间架起一座“教”与“学”的桥梁,既可满足教师不被学生误会、误评的需求,也可满足学生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的需求,同时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3.2日常事务中的服务员

学生日常事务涉及学生的奖惩、勤工助学、寝室文化和生活等,为学生安心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块工作中辅导员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强化服务员意识,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思维活跃但不稳定,看待问题比较理想化但容易片面,他们在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中有时会“本位主义”,习惯性地趋利避害、抱团等。辅导员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让学生在处理各种事务过程中学会如何按照规则思考问题、遇到困难该如何解决,教给他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日常事务中学到的尽管不是专业知识,却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和交往法则,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理班级之间、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的矛盾等,这也有助于学风建设。

3.3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员

这里的学生“第二课堂”泛指教学活动以外的各种校园活动,主要依托分布在学校学院各个层面的学生会组织和社团,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学风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第二课堂”,比如文艺演出、迎新晚会、十佳歌手比赛、运动会、各种球类竞技、书画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英语角、讲座、报告、科技创新活动、和山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辅导员通过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文化活动中丰富和锻炼自我,提高自信心,提升交际力,让学生可以有舞台发现、肯定和展示自我;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专业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释放学习潜能,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整体学风。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环保绿化等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创造文明、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劳动中珍惜劳动成果,同时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监督员

大学学风需要制度规范的长期养成,高校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规范养成。高校辅导员则是制度落实和规范养成的监督者。由人的行为发展规律可知,人的行为一般是按照从强制到自觉再到主动进行发展的,所以主动的学习习惯须经过强制阶段再进入自觉阶段,而强制阶段的主要抓手就是制度,俗称“制度管人”。高校的制度规范是学校依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满足学校和师生的发展需要,在治校过程中形成的为师生所公认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体系,严格遵守这些制度规范是全体师生的应尽义务。事实证明,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先做到他律才能逐渐走向自律,对于普遍缺乏自律的大学生来说也不会例外。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外在强制性与内在自觉性的有机统一过程,外在强制是为实现内在自觉,强制不是目的,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必须十分注重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就学风建设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学习规范,如《大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学生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优良学风班评比条例》《评选优秀毕业生的实施办法》《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大学生学位授予条例》《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考生守则》等,使学生明白哪些是学校鼓励的、肯定的,哪些是学校不提倡甚至反对的,那么他们会清楚地知道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做了有何后果、需承担哪些责任,等等。其次要加强制度落实,提高执行力。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该退学的退学,不走过场也不敷衍了事。而要把制度规范落到实处,关键是抓好“养成”。如何“养成”?一是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实践,二是通过大学生的各种集体生活。“养成”的监督很大程度上需要辅导员参与。如辅导员可以巡查课堂学风,及时发现学生迟到、早退、缺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帮助任课教师一起加强对违纪学生的监督和管理;也可以深入寝室巡查室风,了解学生在课后的真实学习风貌,协助班主任加强对寝室文明建设的监督。但对于课堂学风,笔者认为主要监督者还是任课教师,辅导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加强班级学风的自查和督察,检查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便于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但不应该越庖代俎甚至本末倒置,把教师的责任推给辅导员,错误地认为学生课堂秩序不好就是辅导员教育没到位。

4结语

大学生导论论文范文 4

人类进步的历程,就是人类不断学习不断传承的过程。“学”之一字,贯穿于人类的文明发展之中,贯穿于人的一生。正因为有了“学”,才有了今天人类的文明成果。学是进步的表现,学是传承的表现,可以使人更好的塑造自身人格,更好的建立价值观念,更好的完善思想和行为。学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之路,作为大学生,“学”是他们找到良好工作的根本突破口。学,可以丰富知识,可以提升能力,可以增长阅历,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深刻思想;对自己,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对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有更好的把握;对家庭,可以让父母放心、舒心,可以让自己以后的小家更加的小康、和谐;对他人,可以激励后进,无形中对别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社会可以多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成员。因此,在大学中,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向上,对个人、家庭、他人、乃至社会是百利而无一弊的,“学”是大学生就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形成的源泉。作为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报告、宣讲、典型塑造等各种形式,启发学生树立对“学”的正确认知和态度,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去面对学习。学生一旦对“学”的内涵有了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开始了主动学习,学生的潜能将得到极大地调动,也将是学生人生改变的开始。学习得力,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进取的方式,个人的学识和素养将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受社会欢迎和认可栋梁之才。

二、辅导员积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素质的发展,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着力点

当今信息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创新时代,不少大学生持有专业知识无用论,个别大学生对于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否有价值产生疑惑,辅导员需要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如果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欠缺,思维层次不够丰富、思想不够开阔,则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将 现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是学生今后乃至一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的立足于所从事的工作,才有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辅导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这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辅导员积极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塑造他们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良好人格,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点

聘用单位除要求学生具有较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外,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综合素质较强,能为单位带来正能量的员工,将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具有乐观进取良好人格的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集体,更能取得成功。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时,对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更加重视。同时良好的人格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也是学生成长以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观积极的人格让学生充满激情与活力,对世界和未来充满希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反之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学无疑成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辅导员要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的支撑。

四、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工作内涵的重要内容

就业是人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从此由全身心学习步入工作与学习并进的人生阶段,因此良好的首次就业对学生适应社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就尤为重要。学生的就业观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辅导员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的首要目标是所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专长、兴趣有较好的贴合。如果如此,学生自身将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成就感,会将工作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乐意工作,同时也将在工作中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实现个人和单位共赢。但这只是理想状态,更多的同学会将工作定位为谋生的手段,在工作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方面,很难达到统一。这就需要辅导员帮助学生进行就业择业的利弊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是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辅导员在加强招聘信息收集与宣传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努力获取与自身相契合的招聘信息,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信息支撑

招聘信息的获取量越大,学生就业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机构关于招聘信息的获取与宣传,二是学生自身获取的招聘信息的量与质。学校作为管理机构,需要获取丰富的招聘信息,并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学校获取的招聘信息越多,举行的招聘会数量越多,表明学校对待学生就业更加重视。但是学校自身力量有限,而学生自身获取招聘信息的力量,若集合起来,将会而更大。因此辅导员应主动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的去获取就业信息,并引导学生如何将有效信息,转化成更大的应聘成功率,调动了学生自我获取有效招聘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本身来说,这种信息目标性更强。学生所重点关注的招聘信息,将会与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契合度更高,学生为之所做的努力将更多,进而有利于应聘的成功。因此辅导员引导大学生通过专业招聘网站或目标企业网站,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就业信息,促使大学生自身拥有大量的选择机会,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形成主动就业的观念和主动就业的行为。

六、辅导员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建立更多共通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大学生导论论文范文 5

关键词:就业指导辅导员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始从传统的毕业分配向现代的就业指导转变。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整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挑战,辅导员应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就业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已�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有毕业生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毕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去年增长82万人,增幅达19.9%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32万人。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1、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与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相一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简称中央16号文件)中提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辅导员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从而减轻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困扰,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目的。

2、角色的优势,有纽带和中枢的作用

由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使辅导员较易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大学生的信任。辅导员凭借角色优势,有纽带和中枢的作用,既担负着学习、宣讲上级各项相关的就业政策、文件的责任,又要具体操作学生毕业时的各个固定程序性工作。辅导员对学生了解最深、最全面,学生毕业时,辅导员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特征等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走出误区,实利就业。这是其他教师无法取代的。

三、影响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利因素

1、高校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规定

目前辅导员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责、权、利呈模糊状态。在各种规定及文件中没有明确把就业指导作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可做可不做。即使在会议的讲话中提到了辅导员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也没有具体的职责范围和权利限度,多数辅导员还是不清楚如何下手,什么是辅导员该做,什么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才有权作的。

2,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影响就业指导的开展

辅导员的工作中包含着大量的操作性和常规性的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劳累,身心疲惫,是辅导员日常性事务工作繁忙的真实写照。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使辅导员不知不觉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对自身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造成了铺导员不能有效地利用科学的就业指导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集中在对毕业班学生的指导,所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枪’,没有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3、不重视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的培训工作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而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实际情况是缺少省戴国家的就业指导相关培训,尤其是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四、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互要作用

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戴缺的资源。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源,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并发挥辅导员的这一重要作用。

1、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高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对辅导员职责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辅导员就是“万金油’,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无法实现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变化提高应对能力。各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以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将就业工作看成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辅导员要对就业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将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

2、加强就业指导知识的培训,使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职业指导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多数年轻辅导员工作经验少,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这就影响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引导辅导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其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规划其职业生涯。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因人而宜,量体裁衣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3,辅导员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观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