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
摘要: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是永恒的主题,而作为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及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文章主要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的异同点,并提出实现二者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均在进行动态变化,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的基本概念存在差异。财务会计需要向企业定期提供全面、系统的财务信息资料报告,而资料报告的对象除了与企业相关的财务信息外,还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有直接利益相关的其它企业团体及个人,因此要求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凭证必须实现格式、登记报表、会计规范及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且信息载体必须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企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为参考依据,为其财务管理提供宏观、系统、全面的会计数据。相对财务会计的整体性而言,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局部性的特点,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出于某种特定的需求需要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因此其报表格式、报告模式及模版没有统一规定,对报告时间也无限制,其只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即可。
其次,二者的服务对象各有侧重。由上述分析可知,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整体资金,密切追踪企业资金的运作及结果,数据整理要求细化、严格、规范,才能将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全面、真实的反映出来。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其更多的侧重于企业管理而非财务管理。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最终的职能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务信息数据,但是二者的职能存在显著差异。财务会计的服务范围包括企业相关的数据报表及与企业有经济关联的其它资金数据,资金状况需要通过记账、算账的方式进行核算,而管理会计则服务于企业内部,通过分析问题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与控制。二者的服务对象、管理职能存在差异。
再次,二者的功能时间性存在差异。企业日常管理中,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报、季度报表、年终报表等等,不同的报表贯穿整个财务管理年度,时间上有严格要求,其主要目的是将企业历史财务状况动态、完整的`体现出来,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再根据财务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资金运作情况等进行分析与总结。而管理会计对报表时间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且对历史数据信息的分析也涉及较少,其主要以财务会计总结为基础,对企业财务信息做深入加工与剖析,最终形成报告文件,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指导。由此可见,管理会计除了要总结企业以往的经济活动外,还要对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做出准确预测。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因此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首先二者的核算信息、核算对象均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二者具有一致的信息来源。其次,二者的工作目标均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二者均需保证经营管理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此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也有交互性。财务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费用、收入、成本、利润等等经济活动相关的各项指标,而管理会计主要对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进行加工、分析,推算出企业的发展动向及各事项的最终结果,由此可见,二者的核算内容是相互影响的。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的优势
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是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保证其它业务正常运转的基础措施,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要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有助于拓展企业其它业务,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其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可提高资金的应用效益。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全面、精确的财务信息数据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发展做出准确决策的重要依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可大大减少企业的资金浪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将企业经营管理中各项资源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最终的管理目标都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会计信息,二者的融合可以大大减少经营管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制度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会计发展的一大突破,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决策过程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及权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增强其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具备财务会计的管理知识,还了解管理会计的一般工作要求,以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度。其次,要改进工作方法,财务会计要向管理会计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形成一套完善的融合体系。企业的财务会计要将单一的计量模式基础转换成多元化的计量,以实现企业现金流现值、现净值、现市价等计量模式的配合。
(二)贯穿于财务管理的整个阶段
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管理目标、核算对象是一致的,二者的核算内容具有交互性,因此可以从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实现二者的融合,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事前预测。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运用到的基础信息主要是通过会计凭证反映出来,因此可以将会计凭证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主要媒介。现有的企业会计凭证主要以货币为单位,仅有借、贷方记录,无法满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需求,因此要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进行改革。比如增加统计信息代码,以原有财务会计科目为基础,可避免重复筛选。此外还可以增设备用信息栏,主要用于记录非货币信息,完善会计信息,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其次,事中决策。由于财务会计的报表时间、信息载体均体系现规范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可以说财务会计的分类账、总账、会计报表等均是模型运算的结果。而管理会计则需要对财务会计循环中的原始信息进行分析、挑选,产生相应的报告。因此可以将二者所用的原始信息源进行合并,统一确定基础数据,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更有效的实现二者的融合。
最后,事后分析。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会计可在事前预测、事中决策阶段进行融合、统一,但二者并非机械的加在一起,还需要合理的事后分析完成二者真正的整合。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工作内容均不再局限于记录当前、预测发展,还要加强事后分析的力度,将会计各个时期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营业利润的增长或下降,并总结原因,分析优势。虽然二者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目的仍然是以企业管理为侧重点,可谓是殊途同归。
(三)构建组织责任中心
以责任中心为基础提高会计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企业要对财务责任中心进行重新定位,促进组织结权的融合化。传统会计管理系统中,历史数据的来源、绩效考核的依据等问题均会对企业的会计管理产生一定影响,而建立财务计责任中心其实质上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桥梁,财务会计信息可以通过责任中心的处理转换为管理会计信息,有效解决了传统会计管理系统中的一系列问题。财务责任中心包括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成本中心等,每个环节均涉及到会计系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ERP系统的后台设置,财务会计信息通过ERP的处理分解成管理会计信息。
四、结语
总之,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将二者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宝宏,王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与协调同步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09):162-163.
[2]刘洪,刘佳新。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业,20xx(36):255-256.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20xx年11月20日到20xx年1月10日期间,我在江苏省****集团实习,并利用这段时间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的意义及背景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合理
(一)调研的意义
首先,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的加以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
其次,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 。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再者,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迅速地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例如,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可靠,则可带动生产发展,实现产销两旺,资金周转加快,盈利能力增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迅速地反映出来。这也说明,财务管理工作既有其独立性,有受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制约,财务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向企业领导及时通报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把各部门的工作都纳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调研对象背景
****集团地处美丽富饶的南黄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北翼,上海两小时经济圈的江苏省海安县,素有“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湖桑之乡”、“中国茧丝绸生产基地”的美誉。集团注册资本金为1.1亿元,年销售逾20亿元,旗下拥有15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员工3600多名。集团在江苏、广西、山东等地建有近40万亩的高产优质桑园基地,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近30万户,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确认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先后有20多个产品在全国纺织、丝绸产品评比竞赛中荣获质量、创先设计开发大奖。连续30年为江苏省蚕茧产量收购量第一,连续9年为全国蚕茧产量收购量第一。经过多年的商业打磨,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茧丝绸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带动农户增收最多的示范企业。集团正向着“中国的鑫缘,世界的丝绸”昂首迈进!
二、调研的方法
在调研期间,我主要采取的调研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专人询问法、座谈法、实践调研法等。
第一,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文献调查法指通过寻找文献搜集有关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它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场调查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审阅,主要是审阅报表项目是否按制度规定编制;其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双方合计数是否相符,并按各报表之间有关项目的勾稽关系,核对相关的数据是否一致,审阅各项目是否合理、合规、合法,有无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有无异常变化现象。
第三,专人询问法可通过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有调研相关实习经验的,对其请教和提问,从而对调研项目加深认识和与用其他方法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从而归纳实际有用的信息。
三、调研的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是围绕着****在成本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的成本管理
第一,****在生产中遵循“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原则,实现投资规模和产品生产、市场定位的匹配。改进完善重大投资项目论证审批流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此外, 集团公司成功探索的“公司+工厂+农户”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二次返还”的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与15家丝厂和11.4万户蚕农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得到国家商务部茧丝办、农业部、丝绸协会等的充分肯定。
第二,****以协同办公、矩阵式管理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协同办公、矩阵式管理的优点体现在:一是可以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互相协调;加强组织的整体性;二是可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工作,而减少了成本支出;三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进度;四是各部门专业人员可借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第三,****以完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种管理体系的构建,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自觉运用价格规律、供求规律和优胜劣汰规
律,处理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实现采购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多因素控制,最大限度提高供应链的价值,从而建立起相对竞争对手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四,****以加强财务控制能力建设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种管理是以“战略—目标利润为导向,严格执行预算刚性,做到先算后花,不算不花。”确保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同时,
第五,****以对标分析的方法来降低成本。通过与行业先进企业和主要竞争对手对标的方式,采用趋势分析和问题分析等方法,在各方面找差距,确定目标学先进、赶先进。通过到竞争对手的供应商的生产和管理现场调研,与对方交流,寻找差距和问题,明确追赶目标,制定赶超措施。
(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
1.****注重员工观念改变培训
集团注重领导和员工进行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其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树立财务制度创新和财务管理创新的理念,用程序来规范行为,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2.集团将软件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
使用统一软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管理需要软件,软件需要管理,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3.全面部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集团针对企业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制定分步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确保该管理模式符合企业管理需要,逐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整体目标,保证项目整体实施效果。根据重要性原则把握不同阶段的重点和要点,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推动整个系统的发展,提高企业在复杂的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
4.集团实现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企业结算中心制度
集团实现信息集成,从而充分发挥可利用资源的最大价值,并通过接口方式与营销、生产、工程、人力资源等专业系统进行链接,保证企业信息的同步处理以及处理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同时建立和完善企业结算中心制度,解决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成本高、体外循环失控和余缺调剂不畅等问题。
(三)****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坚定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为原则进行风险管理。
****对纯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规避风险
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资产,以规避风险。例如,集团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2.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集团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经营或投资以分散风险。
3.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资产,企业应以一定的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向各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各类投保,充分实现风险转移;此外,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4.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四、调研结果
在这次调研,我的收获是全方位的,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整个综合素质上都有不少提升;通过向企业员工学习,努力认真尽责,不断完善所学知识。我更加认识到企业财务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饱满的精神尽职尽责,完善自我。
(一)调研结果
通过这次调研,我也发现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虽然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某些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存有漏洞,未能形成有效的相互牵制,防止舞弊。
第二,虽然企业加强了员工专业素质的培训,但部分岗位员工各方面素质依然不高,部门老员工技术虽然过硬,但出现消极怠工现象,并且与先进员工出现
一个企业的成功之路必然伴随着财务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财务与经营的协调与平衡,企业发展不理想,一个原因是销售不畅,产品卖不出去,没有收入,另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不善,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地控制开支,开源节流。重业务、轻财务的企业随处可见,但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大业务拓展,同时也需要财务时刻保驾护航。如何利用财务分析,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财务分析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财务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数据是否合理,可根据日常经验来判断。财务分析大多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离不开数据的支持,所以首先应保证数据来源正确无误,有些公司财务人员由于专业技能等方面原因,可能会使财务数据存在不准确的现象,建立在这样的数据上的财务分析只能起到误导效果。财务人员在提供财务数据时要弄清可通过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比如,在企业的固定资产金额确定的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也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通过估计一个综合折旧率来验证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如果相差不大,表明基本没问题,如果相差过大,就要找原因,是否存在多提或漏提折旧的情况。
将当期数据与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数据进行比较,并结合经验和实时变化,判断其合理性。任何一项项目的当期数据如与历史数据差异过大,这说明必然会有一定原因,这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发现可疑点,通过盘查、验证等方法来获知差异所在。比如,对一些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可通过将当期数据与历史数据或同行业的增值税的税负率对比来推算缴税的合理性。如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税负率过高意味着进项税票收到时间迟后,或取得进项票后没有及时认证不能抵扣,导致产生高税负,这时要加强进项票的催收及认证工作;如税负率过低则意味着可能存在采购过多,销售不畅的情况,这要促使企业加强销售。
另外,还可运用有些指标来说明问题。比如,可用息税前利润/利息这个指标看公司有没有能力付息。一般情况下公司创造的利润要大于利息的支付,否则就没必要通过借款来经营。借款利息过高,对于企业当然不是好事。因为借款利息可有效利用税前扣除,起到财务杠杆的作用,资金成本过低或没有成本,这说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
2通过分类汇总,优化各类数据的分类
分类汇总是数据分析中最简单的分析,其实基本上就是统计。经采集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列表,或加总求和,或求平均数,或照出最大最小值等。这主要是帮助对数据的性质和构成进行分析。比如,可将构成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分类汇总,得出各自的毛利润,企业以后的销售战略要有的放矢。分析者可自己创造一些指标、比率,作为分析比较的标准。比如,可计算生产电费与每件产品之间的比例,横向纵向比较一下,探索其中的规律。比如,可计算每人平均每月办公品的消耗费用,看看有没有办公品的`浪费现象。再如,部门的差旅费、招待费可跟该部门的销售额挂钩,甚至可跟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挂钩。销售费用主要是为了销售发生的费用,一般是要和企业的销售额挂钩。着重看销售费用的增加能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3实际和预算对比分析
3.1通过实际和预算对比,发现预算不合理
通过实际和预算对比,找出差异原因。一种情况是是预算时一些假设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说,是有些该设想的东西没有想到,或是原先认为不会发生的状况发生了。这就需要在比较分析时阐述清楚。
3.2通过实际数据和预算对比,发现实际情况和预算有出入
在做预算时,会考虑到这项费用开支涉及的具体内容,但也会出现中间变化的情况。比如,房租和物业管理费一般来说不会有变化。如遇企业因意外情况导致需要迁址,在预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些意外因素,改变了房租和管理费;或虽然知道会迁址,但没有对新地方的房租水平进行准确预算。如果没有搬迁办公室,水电费一般来说都是在同等范围内,前后相差很多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是公司人员忽然增多,或所在地区突然水电费调价,这种情况也是实际情况和预算发生不一致导致的。
3.3日常控制不到位,导致实际开支超预算
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开支超预算是由于日常管理控制不到位,导致实际开支超预算,这时就要加强管控措施。比如,客户招待费跟差旅费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活动越多,费用越高。对于办公费用来说,一般来说变化不会很大,如果超支,可从分析办公费用着手,找出一些节约费用的办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外,成本的差异分析基本上也是同样道理,把相关金额由“预算”改成“标准”即可。
4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主要是把各项数据加以分析,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转化成企业能使用的各项经济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这些真实、完整、系统的信息对现有的经营决策进行评价,以便于更�
通过分析利润表,对比各期收入形成,成本费用的构成分析发现生产、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制订相应的对策,改善经济效益;企业的财务状况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反映企业资产的多少及结构,还有资产的来源情况;现金流不足易引起资金链断裂,严重时可使企业破产,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现金净流量,防止现金流不足影响企业发展。在利用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其固有的局限性,比如,资产负债表中提供的数据仅是某一特定日期的时点数,仅看这一期数据,不足以反映真实情况,这就需要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一家企业在12月份从银行取得3个月的短期借款,这笔业务同时提高了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也提高了该公司在资产负债日的流动比率,3个月归还这笔短期借款后,公司的流动比率又可能会恢复到原状。在利用财务报表分析时还就注意数据取得的及时性,过去再好的信息也未必对未来起指导作用。
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策略的制订提供可行性分析。企业经营策略在最终确定前一般都会制订几个策略备选方案,通过对备选方案的财务状况、投资回收期、现金流等进行分析,确保经营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财务可行性,最终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财务报表分析能协助企业管理者对经营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企业经营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对经营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一旦发现经营策略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才能保障这些经营策略在未来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或是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核算,其实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只有很好地做好会计核算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并且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会计的相关工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编制准确和及时的报表,可见实现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变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如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时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政府收支的科目,这是需要适时的增加或减少会计科目,此外还需要对账户做相应的改变,这样也对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改变同时使得会计要素有了改变由原来的三个会计要素变成了五个,因此会计核算也要发生改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是体现在随着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改革,使得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使得会计的核算能够跟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并且以确保企业的经济不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制度提出相应的改变。然而现在事业单位主要是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进行的,这其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需要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以更好地规范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此外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职能,可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可行性:主要是可以借鉴外国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改革,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的范围和事项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可见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上具有可行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第一,在实行会计核算改革后,虽然针对事业单位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开展 第二,由于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的科目及会计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不同这使得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报表不能一致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及理解性较差,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的往来更是密切,不同单位不同的会计科目这使得单位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出现了困难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第三,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制度不到位,虽然会计在进行核算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够好,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违反了成本过低或是不力造成了有法不依等违法的操作。第四,事业单位内部因控制制度不健全也使得会计核算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事业单位私自挪用国家的专项金或是对一些项目进行私自收费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2、会计的行为不规范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下面的的情况中:第一,原始凭证方面,存在着填写不完全,主要是在一些项目中没有进行填写或是表述不清晰,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更改,论文格式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中在会计核算中的相应的规定即在填写会计凭证是必须将其填写完整,而且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二,记账凭证方面,同样存在着与原始凭证一样的问题,并且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并没有达到要求。第三,在账务方面,主要是指由于在事业单位的内部由于实行财务与会计核算的分开管理,这种形式大大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使得单位的管理事物和账簿之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财务人员只是在资金的规范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但是并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的监督。第四,在对支出方面的审核和控制也出现了力度不行等,主要是在原始凭证的审核手续不完整。第五,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上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做法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符合配比原则,并且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这些都是会计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3、会计预算的执行力较差
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资金支出情况并没有进行很好地记录,并且在对资金的管理和审核方面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这种情况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利用的浪费
第二,在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在争取自己部门的最大利益,并没有就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这样为预算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论文。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上,只是对拨款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专项资金分配到各部门中将不再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往往导致了专项资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的作用,甚至有些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中,并没有将专项金用于专项的研究,而且事业单位使用这些资金对其他资金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上的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会计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
4、会计核算实物存在问题
会计实务核算方面: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和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固定资产应该只是核算账面的价值并不计提折旧。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上,一般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时常忽略,即使将其登记入账但是还是会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并且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这样都造成了对无形资产的浪费。
5、完善会计核算体制
在进行会计核算体制的完善方面需要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其科学和实用性,并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系,对于非法行为要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惩,这样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会计核算导致的损失。第二,完善事业内部的监控体制,对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对任务进行很好地控制,这样才能使会计核算顺利的进行。第三,坚持收支两条线的方针,并要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收支政府的集中采购为重点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制度的实施,规范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6、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
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科学的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这将使得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为了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这就需要做到: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第二,事业单位预算的一些情况需要与任期领导的离任专项审计要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在任领导对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重视。第三,在财务方面实行公开制度,通过民主和大众的监督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提高。
7、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断地改革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成为事业会计核算进行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养进行培养:第一,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班或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集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标准和要求,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第三,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提高标准,以便引进高职业技能的财务人员。
8、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
要想正确地反映资产准确的价值这就需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着手:事业单位在报表中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要正确的反映,这就需要遵循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将固定基金取消掉,并设置累计折旧作为备抵账户,并且需要在负债中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的内容大专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论文。第二,在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中要确保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要很好的利用,以便使无形资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这样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并且这样也有利于事业单位很好地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发现其中的不足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的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探索,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1实习单位简介
徐州凌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徐州新沂工业园区,是江苏省一家中等规模的建筑装潢民营企业。公司产业主要是建筑承包,室内装潢;并兼营淋浴房、不锈钢、玻璃的装修服务以及销售、加工。公司年产值800万到20xx万,现有员工122人,多数为专业技术人员。内部设有党支部、总经理室、财务部、工程部、职工委员会等机构。下设5个职能科室:办公室、财计科、工程管理科、生产经营科、人力秩序科等。是新沂工业园区最有实力的厂家之一。在当前市场疲软、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影响下,该公司通过打出“开拓市场牌”、“内部节流牌”、“科技强企牌”来应对市场重新“洗牌”的格局。
“追求卓越,以人为本,体贴服务”是凌宇装饰的经营理念。凌宇装饰拥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办公场所,尖端的技术力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精良的施工队伍的同时,在装修过程中,从根本上杜绝了装修污染。从而打造真正的装饰精品,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让顾客真正免除后顾之忧。 “设计是空间的灵魂,用施工赋予其生命,让服务承诺一生”。这就是凌宇装饰努力的方向,坚持“设计创新,严格管理,文明施工,质量第一”的经营方针,为百姓和同仁提供:设计精品化,施工规范化,材料环保化,服务品牌化,成本最低化的系列服务。拥有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国家一级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甲级设计证书,为施工的质量安全做依托。专业的职业建造师,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带领的管理团队为施工作保障。技术一流,经验丰富的的施工队伍,对工程施工的每道工序进行精心施工。凌宇装饰把完美的设计理念通过高品质的装修来实现顾客拥有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的梦想。
1.2实习部门介绍
我于20xx年1月进入徐州凌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财务部实习,实习期为三个月。由于本身学的是会计专业,所以能找到一份和大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工作我很幸运。
我实习的地点是在凌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财务部, 会计科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总帐会计,一个出纳,一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周会计,她主管现金管理,也就是出纳。他首先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往来、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确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细的工
作,要求工作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个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在她的细心指导下,我开始尝试从制作最简单的凭证填制起步;包括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的登记入账,以及现金日记账的录入,我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此次实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想结合起来,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有了详细的认识,熟悉了会计核算工作对象,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对一定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了会计核算,认识并掌握了会计账簿登记的基本原理。经过这段实习时间下来,财务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对我比较信任了,也放心让我去做账了,虽然我做的工作的现金量不是很大,但是自己的财务知识有限,而同事们的工作繁忙。不能经常请教他们,以至很难对公司作出较大的贡献。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每笔账都是核了又核,对了又对,每一个环节容易出错的地方,我经常去请教经验丰富的师傅,确信万无一失了,按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处理,这样才放心,以前我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对于账目登记,和凭证制作都有了一定的掌握,看到那厚厚的一沓帐页,我感到很满意。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会计环境必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会计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研究和揭示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制约影响,对于中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会计环境的基础理论,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制约和影响,进而阐述中国会计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解决中国会计环境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会计环境;会计;影响;会计理论与实务
引言
会计环境指会计在处理单位或部门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时所面对的特定时间和空间,亦即存在的客观条件与外在因素。一方面,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又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随之发展变化,可以说,会计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其所处的会计环境。另一方面,只有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方式,才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指导中国目前会计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免使会计改革误入歧途。
一、会计外部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制度的制定及会计实务的发展,其根源在于会计环境中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会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组成和发展重点各不相同,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结构特征经济结构的特征直接影响着会计的内容及其处理方法。第二,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要求也就越为高。
2、政治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国家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第一,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决定了会计的不同模式。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引起会计相应的变革和发展,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均要求会计首先为本制度服务。第二,政府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决定了不同时期会计工作的特征。
3、科技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科学技术也为会计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第一,先进科技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可能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和经营方式,进而引起企业成本结构和消耗水平等多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引起企业会计工作重点和方式的变化。第二,科学技术为会计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计手段和会计技术也不断得以进步,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4、教育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第一,社会尊重知识的程度对会计的影响。这方面决定着会计思想水平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着对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计量工具、书写工具对会计表达方式、方法的影响。在经济飞跃向前发展中,必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产生并促进其发展。从会计发展史来看,计量工具、书写工具越先进,会计信息反映得越完整、及时。
二、会计内部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1、企业管理体制对会计的影响。企业管理体制一般是由其所有制性质和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在企业微观理财环境中,管理体制起着决定作用,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微观理财环境的优劣以及企业会计理财权限的大小和理财领域的广狭。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是一种“报账式”会计,只是发挥了反映的职能,预测和规划决策根本无从谈起。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不仅要及时向外界提供各种相关财务信息,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前预测和规划,会计更积极地担负起企业决策层的助手和参谋的重任。
2、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对会计的影响。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的总目标应该是生存、发展和获利,而所有这些离不开良好的整体管理体系。凡是具有良好整体管理水平的企业,其财务管理水平就高,会计信息的披露就及时,信息及反馈就迅速,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就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然而财务管理不是孤立的,它必须要有其他管理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责任分明,目标明确,内部控制制度上牵制严密,那就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管理程度对会计的影响。明智的企业领导往往将企业的会计管理手段看作是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凡是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管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就比较完备,财务管理制度就比较健全,财务管理程序就比较规范,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内的地位就较高。反之,财务会计人员往往就不安心工作,责任心就不强,因而就造成会计管理制度混乱,会计管理水平下降,阻碍会计的发展。
4、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对会计的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和职业素质、业务和技术素质、组织和协调素质。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是影响企业会计行为效果的最终因素。第一,业务素质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它决定着一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水平,与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交流程度。第二,职业道德对会计的影响。职业道德一方面调整职业内部人们间的关系,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搞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职业道德还调节业内人员同其他职业和社会上其他人们间的关系,以维护职业的存在,并促进其职业及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
三、解决中国会计环境问题的策略
1、拓展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一方面,进一步拓宽会计理论研究的范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的新领域不断拓宽,出现了新的会计分支和会计热点问题,诸如:环境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租赁会计、国际会计、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等。应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以构建一个面向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研究体系,使会计理论成为指导会计实践的武器。另一方面,壮大和充实中国会计理论的研究队伍。目前中国会计研究机构规模较小,要依靠各大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和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的参与。随着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造就一批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的会计理论研究人才。
2、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改变目前的会计工作体制,将会计工作人员从会计主体中独立出来,摆脱会计主体的实际控制,营造一种能言、敢言、真言的环境,让会计人员从国家经济秩序的维护者的角度出发,保证会计主体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财经法纪,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等。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主要是增加对直接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要营造一种谁主使策划、谁就受罚的法律环境。
3、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大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这是会计信息达到相关与可靠的重要保证。代表国家利益的国有资产管理局、银行、财务、税务、审计等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真正采取有效措施;而具有“公证人”身份的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和财务大检查队伍,还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的有关条款,应该有具体、明确、充分的规定,以便其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职能。约束企业领导人“以权代法”、要求其“廉洁奉公”、应该有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强制监督约束机制做保证,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任务。
4、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通过教育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是重点。人才的培养来源于教育。会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教育应� 把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纳入会计教育体系之中,使会计教育成为终身教育;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另外,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5、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首先,国际化目标定位。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根本前提。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应是:在充分考虑中外会计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保持中国会计特色,并逐渐缩小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之间的差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制度趋同。积极推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制度趋同是维护中国经济利益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后争取更大跨越的现实需求。从三个方面着手:大力抓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执行,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齐头并进;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应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的秩序,努力改变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广丽。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2009,(95):127-132.
[2]伊新军。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理论,2010,(23):143-145.
[3]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24-26.
[4]毛柏林,赵德武。会计环境对会计影响的探讨[J]。会计理论与实践,2010,(2):147-149.
摘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重要组成,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现代管理理论逐渐趋于成熟,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本文就以阐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其融合的原因,并且研究如何有效的实现其融合。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以实现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控制和决策,提高企业的价值。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通
信息来源相同。会计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财务信息作为参考,提高企业决策的有效性。虽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的目的不同,提供的信息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其提供的信息来源都是一致的,都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对象相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其对象和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手段,针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职能相同。管理会计具有执行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在实际工作中的涉及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与财务会计的监督分析职能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又被成为“对内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主要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组成,对企业内部的多种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为企业高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服务。财务会计又被称为“对外会计”,要求其必须在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外提供财务信息。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企业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项进行反映和评价,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很好的了解企业已经发生过的经济业务,对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规范不同。因为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使得会计准则方面的要求存在区别。管理会计的工作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工作特点选取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在计算成本时可以运用变得成本法而不是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完全成本法,其工作灵活性加强,范围更大。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对外服务的,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要求较高,一般都会严格按照会计相关政策法规来处理业务,工作更加严谨和规范。例如,财务会计注重会计计量基础等原则,企业发生的业务一般都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和计算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不同。管理会计核算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对整个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进行核算,也可以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某个决策的合理性提供建议;对于处理方法的选择上,灵活多变,没有严密的结构框架,涉及的业务计算量较大,但是其核算所要求的精度不高,数据往往具有弹性;在报表格式上也不存在统一的规定。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整个企业,一般通过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的考核和评价来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它具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处理体系,从凭证、账簿的填制到报表的编制都有严密的规定,但是涉及的计算量比较小,但是核算要求精确度很高,工作量大;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是固定的,甚至是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各项业务核算的模式都是统一规定的。
三、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原因
虽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但是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的更新变化着,使得二者的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融合的理论基础
会计工作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者服务的。它是通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虽然在工作中国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总的来说都具有同一个会计对象,都是以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对企业的各项物资的所有权以及发生的交易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促进企业的价值增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二)融合的外部条件
虽然在会计发展史上,为了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分出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两大类,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涉及的业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产生了大量的新业务,使得财务会计在处理这些业务时逐渐变得落后,其所遵循的会计规范面对新的信息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而这些规范的改变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会计由于其在企业的业务活动的处理上受会计准则的制约较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财务会计提高日常业务处理的效率。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的业务处理都是以现成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二者的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自动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更好的发挥会计职能。同时,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调整,各生产经营环节的差异逐渐缩小,各部门的工作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在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同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建议,在很大的程度上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实现融合的策略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待二者的融合,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促进。
(一)树立正确的融合观念
要实现好二者的融合,必须正确的认识会计工作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融合观念。针对现阶段企业的会计工作大都以财务会计为主,实现企业的经济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的重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限制了管理会计作业的发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管理者要充分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站在企业整体的局面上思考问题,为管理会计的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管理会计对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能够懂得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的处理,又可以熟练地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有效地支持。要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就需要大量的引进具有综合能力的会计管理人才,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大在人才引进机制上的变革,吸引具有财务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的加入;企业也需要定期的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企业也需要完善员工上升渠道机制的设置,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会计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构建适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特点的信息目录,将二者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得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也可以将其余企业已有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得会计工作更加的准确,财务处理更加的智能。
参考文献:
[1]杨洪,刘佳新。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商业,20xx(04).
[2]刘晓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xx(03):117-119.
[3]蔡立新,李彪。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J].会计之友,20xx(09):42-46.
[4]曾艳英。浅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
摘要:成本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对成本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本文针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论述了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1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高校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会计人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的逻辑性与专业性较强,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对知识进行强化,从而去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校的会计教学,需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去促进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属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是对各行各业经营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对财务进行统计与管理。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会计人才。会计基础课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基础内容。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逻辑性较强,需要学习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内容的连接性较大,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去提高学习成绩。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但是由于大学课时的局限性,使得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没有对成本会计的内容进行深化。成本会计与实际的联系较大,高校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专业技能较强的会计人才,从而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师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对于教师的聘用,主要是本校或者是同专业的外校研究生与博士。高校成本会计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留给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较少,并且没有有效的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部分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但是对于案例的引用多是选择教材案例,没有选择社会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教学水平不足。教师需要针对问题,有效的进行提高,否则会影响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
3.2学生方面的问题
根据调查可知,高校成本会计学生,多数属于文科学生。而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计算、核算程序、图表等,并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文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较差,对于成本会计的学习难度增大,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本会计核算,其过程具有承接性,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会导致计算的最终结果出现错误,极大程度的打消学生成本会计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成本教学的理论性较强,严重缺乏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对于企业的管理架构、运营方式不了解,无法将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生对于成本会计只会纸上谈兵,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训练,成本会计的算法与非配法较多,学生对于算法的应用只会生搬硬套,无法真正的融会贯通。学生方面的问题,增加了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难度,不利于会计人才的培养。
3.3教材方面的问题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教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遍存在内容比较陈旧的现象,没有及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高校成本会计教材,主要的内容是理论知识与各种算法。例如,成本会计的'概念、费用分配等,理论知识内容较多,却未引入实际应用的案例,缺少案例分析环节。高校成本会计教材缺乏对企业的介绍内容,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局限于书本,不懂如何进行实际应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会通过财务软件去辅助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高校成本会计教材却未进行更新,使得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实际应用脱轨,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优化策略
4.1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针对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从而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针对成本会计教师方面的问题,高校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去提高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其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全方面的进行自我提升。高校需要建设师资队伍,强化成本会计教学的师资力量,提高成本会计教学的实践教学水平。为提高成本会计教学的效率,高校需要重视实践训练教学,需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建立合作关� 为提高高校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高校可以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加强对教师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通过成本会计的实际应用,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高校可以引入企业的优秀员工到学校开展讲座,给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同时与教师加强实践经验方面的沟通。(3)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给成本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将学习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积累工作经验。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水平,弥补教学过程的不足,有助于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
4.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
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校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高校成本会计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的开展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去培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增加成本会计的课时数量,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会计水平。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方法:(1)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去全方面的锻炼学生。(2)高校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实践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去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得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可以与实际有效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3科学的改革教材内容
针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教材问题,需要合理的进行教材内容改革,从而去构建具有科学性的成本会计教材。高校需要结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有效的安排教材,引入财务软件教育内容,实现教学与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从而去提高教学水平。高校成本会计教学需要引入成本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会计点算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的改革教材内容,能够跟随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高校的教学水平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针对问题有效的采取解决策略,从而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材方面的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优化策略,主要有科学的改革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南,魏晓博,汪丽丽.民办高校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企业导报,2015,8(06):101~102.
[2]刘雨婷.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5,7(39):110~111.
[3]张秀华,梅璐璐.转型发展下民办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9(20):389.
[4]范晓娥.高校转型改革背景下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为例[J].财会学习,2017,7(03):215~216.
[5]翟东进,曲洪艳,潘忠志.高校成本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01):450.
[6]王菲菲.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策略[J].管理观察,2017,8(12):174~175.
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发展,与我国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制度改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都发生的极大变化,而企业如果想在这样的新形势与新阶段下健康的发展下去,对其内部控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然而,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会计的控制是其内部控制中的基础,同时也是控制的核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与完整、防范经营风险等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刻不容缓。下面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控制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在企业中,加强其内部会计的控制意义非常重大,主要有:①确保国家的政策、方针与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中有效的贯彻于实施;②有利于把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③对物资的采购与计量及验收环节有效的监督,有利于保证企业中财产与资源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杜绝虚报、谎报的现象出现;④对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加强薄弱环节与风险因素的控制,能够有效的防范经营风险的产生。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①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内控意识淡薄。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的许多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墨守成规,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管理节奏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往往缺乏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热情,即使建立了制度,实践中也不能严格遵循,使得制度流于形式。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覆盖面不够全面、控制体系不完整、岗位和人员配置不当、不相容职位未相分离等,制度缺陷很大程度影响到制度的实施效果。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许多企业没有从根本上实行科学的法人治理制度,企业法人结构不合理,管理层权力不能得到实质性制约和监督,内部会计控制难以有效执行;直接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符合行业特色的控制制度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中,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一些企业即使有建立起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但是实际执行的过程当中却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和行业符合度,使得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这些企业中,对内部会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控制制度,就会使得企业的内部会计所具有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企业的国有资产存在流失现象
一些企业在物资的购销中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在物质的采购、运输与验收、付款及保管环节中没有严格分离开来,使一些负责人身兼数职,就会造成物资的混乱,没有按照相关的手续规定准时发出存货,会计记录与核对工作也没有做好,长期以往就会导致资产的短缺、滞销、损毁以及报废等。倘若存货长时间堆积而不进行处理,在库存中就会有更多的损失,加上设备维修的费用与线路改造的费用等,使得企业的国有资产造成资产流失的现象。
3.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情况
一些企业在会计账目的核算过程中不规范,并存在账目杂乱的现象,就会使得会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的把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导致账账不符与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而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与存货长时间没有进行盘点,就会使得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混乱与会计信息的杂乱,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清理,并出现家底不清的现象。
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相关对策分析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道德素质的培养
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道德素质修养是企业内部会计工作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操作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让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应有的职业水平同时,进一步明确其职责,不管外部条件怎样,都要坚守原则。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要求企业专门开展专业技术与岗位业务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严格把关,要求所有员工的持证上岗,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提升。
2.建立健全的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中,会计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中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而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会计信息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的企业中,在设置岗位的过程中不能重复设置,必须合理的设置岗位,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有安排,并明确权责制度。企业还要把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区分开来,财务工作的工作任务是对筹资、融资与财务计划的制定给予有效的帮助,会计工作的工作任务是为管理阶层提供真实的、及时的、有效的会计信息,并对经济业务进行管理,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而经济业务的完成必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办人协调完成,并且出纳人要负责现金或存款的登记与收讫工作,企业的支票机银行印章要分别保管,加强收领存登记记录及监控力度,避免出现挪用公款和虚报开支的现象。
3.提高企业的网络管控能力
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得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角落中被广泛的应用,企业中也同样应用网络技术对会计控制进行管理,网络技术可以对复杂的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分析传输,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提高控制制度的透明度,降低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加强企业会计控制的监管,约束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权利范围,并使用统一管理软件对会计信息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建立会计信息数据的共享平台,为企业在会计控制中完善控制制度奠定基础。
4.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检查与评价体系
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检查与评价是会计控制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查与评价工作应该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负相关责任
,而内部审计检查主要通过评价制度的设计效果与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进行,检查与评价只是一种手段,其主要的意义是发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企业的各个阶层管理主体认真的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制度,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实,并受到相应的成效,使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更加的严密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控制水平,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对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完善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本身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与功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职会计教学中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的会计职业技术
在我国,会计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行业,早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就出现了会计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后,“会计的电算化”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离,使得会计的发展取得了质的突破,会计至此进入了现代的行列。毋庸置疑,技能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底蕴和任务素养,一味只重视技术的记忆和操练,到头来不过是机械式的循环工作。新时期新环境,在教授中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从人的角度,传授学生有关会计的历史发展,有关会计的社会艺术,让会计技能和文化,和历史,和社会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会人员。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技术才是活的技术,才是能够快速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才能使会计人员更好的融入集体的怀抱,融入企业的氛围之中。
2。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会计职业意识
随着人才市场的极度开放,曾经风靡一时的。用人单位找人的现象终是被如今人找用人单位的事实所取代。当前用人单位看重的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目前来看,与银行、工商、税务、审计、财政、客户以及本单位的领导、职能部门和职工打交道,是会计人员不可避免的事情,会计人员接触面广,需要灵活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已� 为此,中职院校在职业素质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会计职业意识,杜绝墨守成规的教育模式的发生。。
二、中职会计教学中增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培养师资,打造双师队伍
教师是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职业素质教育的认知与评价、并自觉不自觉地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中职院校必须打造既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具有优异的会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要积极吸纳双师型人才,可招聘一些曾在会计岗位上工作过的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或兼职,确保从教育的起点就能投入到解决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来。其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适时开设有关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教职工训练班,从思想上扭转他们重理论轻实训,重技能教育轻道德教育的思维观念,并稳步加强。最后,要完善制度,将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与规则渗透到中职院校教学制度当中,这对于提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言,无疑是最可靠的规范保证。
2。创新教学,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中职会计院校会计教学中课程设置的理论化过于严重的现象,必须科学合理地整合课程内容。一是必须明确会计学习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准则,要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课程,树立以能力为本的课程观,这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二是要善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设置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教学内容,这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三是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完美统一,以道德教育渲染技能教育,以技能教育巩固道德教育,这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落脚点。一言以蔽之,优化教学课程的设置,就是要在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中统筹规划,有机结合,切不可顾此失彼,头重脚轻。
3。落脚岗位,提供实训机会
奥苏贝尔指出,教育工作是否有用,在于教师能否为受教育者进行有意义的受教,并为之搭建新旧认识间的桥梁,寻求和造就能够帮助学生主动认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窗口。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可见,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实训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想要提高的学生的职业素质,就必须为学生寻找实践实训的途径,使其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来进行自身的塑造。在这一点上,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让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环境,对于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的能力势必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行业,中职院校在会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的会计职业技术及培养学生灵活的会计职业意识,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巨大的帮助。因而,注重双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提供社会实训的机会对增强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学生的职业素质就显得意义深刻。
[提要]随着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冶炼企业面临着更高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管理作为冶炼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冶炼企业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进行相应的业务管理行为。本文就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机制
在冶炼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使得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能够满足冶炼企业乃至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需求。下文将以冶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涵为着手点,针对目前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出促进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冶炼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
一、冶炼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重要内涵
首先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冶炼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针对冶炼企业的工业任务进行成本的合理控制,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控制冶炼企业不同资源的使用。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其竞争也愈发激烈,冶炼企业从自身内部进行财务管理方面内容的创新也是顺应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改革的要求,促进对于企业的发展调整,最大限度地促进冶炼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从企业自身角度上来看,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以及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这不仅仅是一种企业精神,同时是有利于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从宏观角度上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就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具体行为。所以,冶炼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时,首先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把握好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管理体制以及管理工作的变化,从而实现冶炼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二、冶炼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冶炼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整体发展较为平缓,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首先在财务管理观念上就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冶炼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很多工作行为不能够落实到位,缺乏相应的执行能力。
究其根本,还是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够实现发展与完善,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管理信息不具有准确性和可参考性,这也意味着目前的财务管理不能够实现信息化。因为财务制度上存在着欠缺,不仅审批程序不能够按照规范化和系统化进行工作,对于人员的安排与配置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很多管理操作无法实现透明化与系统化,很多工作项目甚至出现重复报销以及费用不合理抬高等现象。
根据近些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整理发现,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也不能够十分准确地呈现出来。另外,冶炼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缺乏相应的监督与控制制,所以如何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改进,这是冶炼企业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冶炼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与改革。
三、冶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具体措施
(一)促进财务数据资料信息化。
冶炼企业进行一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都是财务的基本数据资料,不仅仅是财务报表需要基于相应的数据进行制定,同时管理工作也是依据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改进工作。所以,想要促进财务管理的创新就需要从财务数据资料处进行着手,促进目前财务数据资料的信息化,改变原有的信息数据收集方式,才能够增强其财务数据信息的可用性,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改革奠定基础。
所以,在促进财务数据资料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财务数据资料库,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信息数据平台,收集相应的财务数据资料,这不仅能够减轻财务管理部门的负担,同时也能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工作效率。加强财务数据资料的整理,提升其准确性、时效性的。同时,避免更多的财务信息暗箱操作不法行为。这样任何的财务管理工作行为都能够有信息记录,一旦发生问题,也能够及时弥补错误,追究相应的责任。所以,促进财务数据资料的信息化也是目前冶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二)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并不仅限于简单的会计工作,而是更多地利用控制与管理手段,对冶炼公司的资源进行规划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冶炼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去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客观看待目前冶炼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实际规划,让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远见性。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最为重要的一点,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实际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除了企业运营的财务管理实况需要我们关注之外,同时也要注重企业未来预期的财务管理状况,这就使得我们也需要去关注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无形资产不仅包括冶炼技术及其相关科技等,同时也有对于人才机制的评估。往往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中,会过多地关注有形资产的管理,忽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但是这种行为是不能够满足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的。
所以,首先就需要在财务管理理念中进行转变,促进无形资产的进一步管理。其次,就是风险管理,按部就班进行企业运营不代表冶炼企业的发展就不存在障碍,所以提前进行风险的预估与风险机制的建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冶炼企业发生相应的问题,通过应急机制及风险机制能够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损失。所以,转变对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与重视程度,才能够带动行为的变化,比如说资产损益表中对于风险收益这一部分的体现等。
最后,冶炼企业想要发展还要将眼光放长远,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不仅是国内同时还要促进冶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除了积极寻求外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也要注重国际交易部分,注重对于国际财务管理的实际内容,以此从多个角度去转变目前现有的财务管理理念,只有从管理理念中实现改变,才能够促进其管理行为的创新与发展,优化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切财务管理工作执行的根本都是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必须要完善冶炼企业的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去带动冶炼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任何财务管理制度的确定,都需要在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之上,进行调整与改进,冶炼企业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要和冶炼企业目前的经营发展理念相适应,并且在产权结构方面也要保证目前的企业经营原则。
所以,想要去完善冶炼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一是冶炼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二是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冶炼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财务部门的基本职责,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好信息登记制度,保留好相应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资料等,实现企业内部有效监管的同时,促进内部的自我审查制度与审计制度。在外部监督机制确立的同时,也要将外部监督机制与内部自我控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联动的管理与监督模式,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与规范度。
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也要注重其他内容的延伸,比如收益分配制度的确立等,收益分配一直是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冶炼企业的基本收益分配模式与冶炼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单一的分配管理模式是不足以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去进行相应的分配管理模式的确定等。这些都是完善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所以,财务管理制度只有根据冶炼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确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从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与规范能力。
(四)拓宽冶炼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问题也是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冶炼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宽其自身的融资渠道,以此促进企业的运营发展,减缓资金周转困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基于冶炼企业要进行融资行为的考虑,应该针对这一方向,为企业决策者与领导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财务信息,明确我国国家宏观上整体经济政策的同时,建立相对多元化的融资体系结构。比如,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外资的注入,也可以向相关银行及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等。所以,拓宽融资渠道也是目前冶炼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与必要手段。
(五)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综合素养。
优秀的财务管理团队能够在良好的团队合作过程中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是目前冶炼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自身专业水平较低,并且社会发展也对冶炼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基于这一现状,冶炼企业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除了引进财务管理的相关人才之外,也要定期对于财务管理团队进行课程培训,即理论课程培训以及实践课程培训等。
此外,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人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另一个方面是团队的专业素养。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应该对管理团队进行思想纪律的相应教育,明确管理工作标准;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去敦促管理团队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比如,目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够满足冶炼企业的发展需求了,可以借鉴先进的财务管理措施,在量化方面有定量预测等,或是风险决策模式等,这些财务管理方法的学习也能够促进财务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在冶炼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流程,管理理念缺乏创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在明确冶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促进财务数据资料的信息化、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冶炼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拓宽冶炼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提升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等多种方式,从制度、理念、人才、技术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以此实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进冶炼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最终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晓莉。冶炼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xx.5.
[2]张盛勇,许楠。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xx.3.
[3]雷楚芸。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4]陈璐。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xx.
[5]邓建军。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xx.17.
[6]陈征煦,周莞翊。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xx.7.
[7]薄新杰。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xx.31.
[8]朱佐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商业,20xx.8.
摘要:
职业院校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力成本和试算、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大修费用核算、费用成本核算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问题,高等院校可以以管理会计理论作为指导,对职业院校的成本核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促进职业院校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本文对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业慢慢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把管理会计引入职业院校的经济活动之中,通过管理会计理论对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职业院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
2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1应用管理会计理论是加强我国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管理会计理论能够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和细化学校的教育成本,编制出科学的职业院校发展预算,同时可以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引进先进的科研技术,在职业院校更新或者购置各种教学设备时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控制,这样能够指导职业院校的管理层进行更加合理的发展决策。
2.2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对学校进行财务管理是增强我国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把职业院校的。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校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外报告会计,针对的对象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指的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针对的是职业院校内部的管理层,为职业院校的领导者提供各种决策依据。职业院校在完成会计核算之后,可以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衡量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职业院校更加顺利的实现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规划。职业院校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还可以促进各种教学设备的更新,充分调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会计理论下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策略
3.1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
从现实中来看,管理会计理论实际上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如果职业院校想在财务管理中融入管理会计理论,那么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完善,使管理会计理论更加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理论充分结合,建立起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所以很多职业院校之间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职业院校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根据各个高等院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我国职业院校要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从“报账型”向“决策型”转变,在进行财务管理之前加强预算和决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事后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估,促进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3.2建立数字化的报销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职业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充分借助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平台的建设对学校的财务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加强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在学校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报销平台,改善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使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学校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和交换,提高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业务之间的协同。为了使学校的财务人员更好地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学校要积极引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到学校的财务部门,加快学校财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学校的财务信息查询提供方便,比如学校的领导、老师与学生都可以提供财务信息平台查询开通课题的经费、教职工公积金查询、网上业务预约、学生缴费查询等,提高学校信息的共享程度。学校还可以为师生构建一个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校师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在网络平台得到快速、满意的解决。此外,学校还要推进“无现金结算”“校园一卡通”等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学校的报销人员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够实现资金的收支功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3.3在职业院校开展成本核算
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进行办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都希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教育需求,我国职业院校出现在校人数急剧膨胀、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仅靠国家拨款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很多高等院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资金筹措完成之后,学校需要了解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关的投资人也希望能够了解自己的投资效益,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满足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和成本意识,开展成本核算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把学校的各个系、部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然后再把每一个系部进行专业和年级的划分,把核算对象进行细化,方便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随着成本核算的成熟,可以慢慢过渡到以每个班级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对象,对学校每个月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每一个会计期间完成一次会计核算,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慧晶,吴高波,赵东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7(2).
[2]徐丽萍,金海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过程中,金融业会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完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江西省某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在深入研究该行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洞察内部会计控制构建和执行的薄弱环节,旨在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防范系统性资金风险、提高会计部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产生于制度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最早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内部会计控制可定义为实施控制的主体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含义
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特点,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定义可表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财务计划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会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等进行指导、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本文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内涵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包括:一是防范经营风险;二是保障资产安全、会计记录的完整真实和经营环节的规范;三是为实现经营目标和经营效益提供合理保证。
(2)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主体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及运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他有关决策部门、内审部门、监管当局和外部审计机构。
(3)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客体是其全部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资金运动。
(三)研究意义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国家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保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遵循法律和法规制度,保证会计财务信息可靠,减少意外损失,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自身信誉度。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加强其经营管理效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防范会计资金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江西某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现状。
(一)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方面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总体较好,领导层较为重视,各项内控制度和措施落实较为到位。但调查问卷的作答情况也反映了部分单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会计人员认为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就是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手脚,不利于创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重短期收益,轻长期发展;重外部监管,轻内控制度建设的现象。
2、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营业制度以及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执行有赖于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调查显示,51.21%的 这说明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该金融机构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重视和加强对员工培训教育。然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不够重视。新的会计规章制度实施时,有高达35.35%的人是通过自学来理解的。这可能会造成部分会计人员对新规章制度的理解有偏差,加大了会计业务的操作风险和资金损失风险。对于日常的会计业务培训,有20.07%的会计人员不能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培训,有4.1%的会计人员要隔上三年以上才有一次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该金融机构存在教育手段软化的问题,忽视对违规违法人员的硬性处罚教育,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有2.34%的会计人员指出所在单位会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时,不完全按规章制度处罚,负责人酌情处罚;有1.37%的会计人员指出不处罚,仅作口头警告。同时,内控工作激励机制较为缺乏,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采取有关的激励措施,调动不了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会计部门等参与者的积极性。
3、会计规章制度实施成效有待提高。会计规章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准绳和至高法典,会计规章制度的实施效应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调查显示,关于当前的会计规章制度是否有冲突和矛盾,有1%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金融机构在执行上级行和本单位的会计规章制度与实际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存在盲区或不尽合理之处,有些规章制度还亟待完善和修订。同时,会计人员对会计规章制度的遵守和执行的严肃性有待加强。
4、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执行有待加强。会计部门是直接接触财务资金的重要岗位,对会计人员实行强制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然而,由于金融机构会计部门工作任务重、人手偏紧,这项制度的执行往往不能落实。调查显示,79.52%的人表示所在单位严格执行了强制休假制度,17.46%的人表示一般实施,1.95%表示不大实施,1.07%表示不实施。对强制休假的统计表明,2014年没有休假的会计主管占比为11%,没有休假的一般会计人员占比为10.7%。同时,对会计岗位轮岗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员轮岗的机会较少,在会计部门工作十年以上才有轮岗机会的人占比为33.77%。
(二)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该金融机构依法制定会计制度,建立会计控制系统的内控措施,能有效防范财务资金风险,以确保管理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但从问卷作答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存在会计业务活动授权制度和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
1、会计业务活动未严格执行授权控制。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金融机构认识到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对自身经营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论认识不够全面,造成部分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操作中存在侥幸心理,疏于对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
2、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关键措施,能有效形成监督合力,防范会计风险。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部分金融机构会计人员疏于对不相容会计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的执行,存在未经授权代班或代班混乱的现象,容易形成资金风险隐患。
(三)对会计处理的全过程监督力度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对会计账务处理过程实施事前监督、事中审核和事后监督。但在部分金融机构会计实践中,监督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事前监督和事中审核表面上做了,但执行得不严。还有很多金融机构没有事后监督,会计监督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另外,有些金融机构管理者疏于对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构建内部控制文化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因此,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 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保证会计人员规范操作,防范会计财务风险,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内部控制方式。具体方式可以体现在会计人员招聘、录用、考核和晋升等方面,以及推行会计管理责任制,即对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就其应负的职责实行责任制。
(二)加大内控措施实施效应
一是要强化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使其准确及时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确保账、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会计账务坚持账账、账据、账款、账表及内外账核对相符,同时根据制度要求对不同账务应采取每日核对或定期面对面勾对的办法,还要建立和完善外部对账制度,定期上门对账。二是会计部门应通过信息的甄别、传递和处理,监控各项业务操作,并重视事前的会计风险分析和预测,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全过程要实行监督,即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是创新内部会计控制手段,为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的操作规程。如:建立完备的机房管理制度、建立日志自动监控记录等。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加强稽核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稽核监督。建立金融机构负责人年审和离任审计制度,年终由稽核部门对基层行的年度经营管理、制度执行、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二是对基层行实行常规、重点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基层行要对所辖营业网点进行系统性、经常性的检查,对案件高发的单位和易发的岗位增加检查频率,突出会计风险性和效益性监督。三是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定编入程序,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以此满足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同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会计委派制,以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基层行会计核算质量,为基层行提供有效的会计监督。四是建立重大风险信息沟通与报告路径、责任与处理机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重大风险信息传递顺畅和应对及时。
(四)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经验
西方许多商业银行有先进的内部控制制度值得学习,具体内容有:一是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二是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会计部门是银行内部的第一监控部门,因此国外许多商业银行都赋予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以特别的权力和地位;三是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和明确的职责,要求每项业务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参与记录、核算和管理;四是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每一项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进行审查和批准。西方商业银行都设计了一套控制资产风险的授权审批程序,突出表现在贷款管理和外汇交易控制上;五是普遍加强了电脑应用,以改进和完善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手段;六是合理有序的内部检查制度,有效防范会计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西方中央银行会计及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李凤鸣。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国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其评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4,(24)。
[6]董博。浅析银行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14,(8)。
[7]吴国风,高小佩。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能力[J]。会计师,2010,(6)。
[8]李璞。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9,(10)。
[9]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1,(6)。
[10]陈志斌,路瑶。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8,(4)。
摘要:
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乡镇管理模式分析,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比较混乱,尤其是撤乡并镇后的乡镇资产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国必须对当前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实行改革。
关键词 :
乡镇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经济发展与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乡镇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家底不清,尤其是撤乡并镇后的乡镇资产管理与使用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立足于我国国情并根据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建设经验,乡镇经济的发展在依靠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合理进行招商引资、凝聚融合新农村的基础上,更需要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推动。因此,我们应该尽快采取行动,加强对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弊端
(一)固定资产登记不完整,管理的权力过于分散
乡镇固定资产登记不完整现象在乡镇普遍存在,我国大部分乡镇都经历了多次撤并后,诸多资产没有进行清理合并,原始资产账务没有很好地合并到现在乡镇,使部分资产游离于管理之外,存在有账无实、有实无账现象。有的乡镇对改制的原国营商店、国营商场等土地不入账,对撤并后停办的学校的土地、资产不入账等等,资产账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不具真实性和完整性;而在管理权的分配上,大致有三种管理分配形式:乡镇直接管理、上级委派管理以及双方共同管理,这使得各单位之间在功能上没有明显的分工,管理职能方面趋于相同。举个例子来说,在众多的固定资产中必然存在当地政府统一购置和上级单位专门配备等情况,双方都在行驶它们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然而这些固定资产的管理,并不是全部会有相应的记录,这使资产管理变得分散而混乱。
(二)资产管理人员力量单薄,财务人员频繁变动,使得对固定资产的变成被动管理
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是乡镇财政所,而乡镇财政所人员本来就少,又担负着整个乡镇财政的方方面面,所以对资产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只是在新配置时进行登记,只是在当时做了一个被谁领用的明细账,以后该资产发生了什么变化,再无人问津,形成了资产账物不符。加之现在财务人员频繁调动、固定资产账目疏漏繁多,使得对固定资产管理变成更加被动。
(三)领导管理观念淡薄,无专人跟踪管理,造成大量固定资产长期无人问津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乡镇干部和单位都存在着“看重金钱、忽略物资、重在采购、无须管理”的错误观念,如今的乡镇领导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合理进行招商引资、凝聚融合新农村等方面,而没有认识到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乡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诸多资产购置后无人问津,比如随着各地招商引资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活动的开展,为配合这些大型会议活动的开展,乡镇购置许多资产,但等这些活动一结束,配置的资产就无人再去理会,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四) 固定资产的采购包含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采购程序不够完善,单位无规范的采购配置计划
部门和单位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大多都出于自身的需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单位无规范的采购配置计划,这使得各种数额超支、物资超标的问题不断加剧,形成严重的资产的重复购置现象,且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缺乏合理有效规划,比如部门与部门之间资产配制没有统一计划,编制内人员调动与新进人员之间的资产无专人协调管理,形成大量资产的闲置。在很多时候,各个部门和单位在没有得到上级部门批示的情况下,就以自身的需求为由购进资产,事后再到财务处申报,此外,政府在采购商品时,部分商品出现政府采购价格高于其市场价格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政府不愿意通过政府这个平台来采购固定资产,而是通过其他市场途径,这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固定资产采购的混乱化,不利于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加强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我国现存的财政政策,将固定资产管理归入具体的结算机制
首先,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并将所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备案和记录,使现有的固定资产变成以后核定的基数。然后,在财政预算的编制范围中加入每一年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并核对当年固定资产的采购金额以及采购数量,将当年的核定基数和财务预算进行一个对比,通过这种方式,乡镇政府和单位可以根据每一年的采购量按照不同的比例对财政预算进行相应的财力扣减。
(二)落实明确的资产管理结构和管理人员,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
随着乡镇经济的飞快发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乡镇工作的一个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可在乡镇资产管理上应该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单位或部门,由财政部门负责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专门的管理部门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财务核算和实物管理都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性,在做好实物管理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财务核算,从而带动乡镇政府对关于乡镇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产权界定,对应属乡镇的资产,无论是撤乡并镇后的乡镇资产,还是停办的学校资产,以及国营企业破产清算后的资产等等,都要按规定的程序纳入管理,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全面登记的`同时,科学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的编制预算、购置、使用管理、定期盘点清查、报废、处置等均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内部监督,全面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四)注重在管理固定资产信息方面的规范化和严谨化
采用专人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管理固定资产信息方面的规范化和严谨化。乡镇政府和单位应该设立能够配合财务部门的信息管理专员,建立相应的资产登记卡,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分类和收录,落实到相应的维护与保管,确保能够对每一件物品进行及时的处理。合理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也将这项工作纳入对乡镇领导财政考核中的一部分,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在这样的一个财政机制的限制下,乡镇政府及单位的领导才会给予固定资产管理足够的关注,才能使乡镇固定资产的管理取得一定的进展。
三、结论
良好的管理理念对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乡镇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如固定资产的购买、核实等方面的问题时,应该完善乡镇固定资产管理,为乡镇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安国臣,加强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xx(19).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势必会改变企业的会计活动以及财务管理。为了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更好地实行企业财务管理,企业需要详细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本文从新会计制度出发,探索和分析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并且提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旨在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和对策
企业是引导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新会计制度,将企业发展带到了新的市场领域中。企业需要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准确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内容,从而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在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未来企业需要以新会计制度为指导依据,完善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和要素,从而建立企业发展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新会计制度是我国对传统会计制度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提出的会计战略,为适应企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变换环境下提出的有效对策。新会计制度反映了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我国根据未来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推动经济的必然要求。新会计制度是在国际经济的背景下,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来制定的,我国新会计制度以资产负债为主,注重于企业会计中的核算整合工作。
二、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财务管理目标会随着企业的不断经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各不相同。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了一定的改变,企业需要根据经营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制定出准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避免结构分散的缺陷,财务管理目标需要与财务报表信息相结合,从而协调好企业员工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呈现。
(二)对企业内部发展的影响企业内部的良好发展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企业内部常常有可能因为领导力不足或者发展进程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出现矛盾,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企业领导层就需要全面解读和掌握新会计制度的理念和内容,从而建立企业内部发展进程,为企业内部发展奠定基础。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的发展势必会更加偏重于财务管理,为了能够在提升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企业的生产运营,企业领导者就需要根据新情况来完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三)对企业决策服务的影响企业的决策将决定企业发展的步伐和进程,企业决策服务在新会计制度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新会计政策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够为企业长久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依据。新会计政策上企业财务管理势必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安全评估,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加强对企业负债、薪酬等方面的规定,从而让企业的决策管理更加科学明确。
三、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新会计制度下,企业需要不断强化企业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并且了解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整理、风险防范的监督和掌管。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内容的学习,提升企业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其次,企业需要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和管控,减低经济大环境下对于会计风险的评估和认定,从而减低各类财务管理的安全事故发生,从而让新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对策,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人们需要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和要点,从而结合新会计制度制定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的概念、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准确的规定,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新会计制度中的内容和要素,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来以往的财务管理制度上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
(三)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优化财务管理方式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企业大环境下,防范企业运营风险和会计隐患,从而引导企业向着更加完善、合理的方向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加强对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视,加强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使得财务管理方式更加简单化、快捷化、方便化。其次,企业还需要建立财务监督体系,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也需要改变经营理念,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加大资金和物力的投入。
(四)加大财务人才培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升财务管理质量。首先,完善企业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想企业财务人员宣传相应的财务知识和会计理念,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开展相应的财务人员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学习了相应的新会计制度之后,还需要将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和要素融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适当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和工作方式,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出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局面,同时也是应对新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方向指导。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致远,吴啸,李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影响[J].中外企业家,20xx(06):73.
[2]李润琴。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J].财会学习,20xx(05):61-62.
[3]翟曼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影响分析[J].商讯,20xx(30):89.
[4]黄昊。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40(32):107-109.
一、会计委派制研究方向
1、 会计委派制研究
2、 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和认识
3、 有限度的会计委派制及其实施环境
4、 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5、 财务与会计分离及会计委派制
6、 对中国特色的会计委派制的几点认识
7、 企业会计委派制质疑
8、 对会计委派制的再认识
9、 会计委派制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10、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现实矛盾及其出路
二、企业会计准则研究方向
1、 银行表外业务及相关会计准则探讨
2、 对《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几点认识
3、 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反思
4、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
5、 会计准则与税收处理的矛盾
6、 会计准则供求关系的经济分析
三、审计、审计准则研究方向
1、 中、日独立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2、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研究
3、 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综合运用
4、 审计实务和审计准则差距研究
5、 美国反舞弊审计准则的思考
6、 审计方案准则研究
7、 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原因分析
8、 会计和审计中重要性概念的再思考
9、 论财政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0、 对十六大报告与国家审计发展的。思考
四、内部控制研究方向
1、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 论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手段和方法
3、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4、 试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测试及评价
5、 内部控制制度初探
6、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初探
7、 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
8、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比较研究
9、 谈谈酒店信贷内部控制政策
10、 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探讨
五、业务会计方向
1、 银行企业“对账中”的问题、意义及完善措施
2、 关于水运企业固定资产会计差异的比较分析
3、 现金流量表快捷编制法的构想
4、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5、 现行企业会计核算涉税业务的主要会计科目研究
六、管理会计方向
1、 试论战略管理会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2、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几个问题
3、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4、 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思考
七、成本会计方向
1、 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研究
2、 数量管理与税收政策选择的成本分析
3、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初探
4、 浅谈股权资本成本会计
八、财务管理方向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趋势分析
2、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税收策划
3、 财务管理系统国际化研究
4、 创建经营决策型企业财务分析系统
5、 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
九、其他会计方向
1、 贷款损失准备与呆帐准备的差异分析
2、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对策
3、 试论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的认定;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自己成为了x大学会计学院的一份子,更加幸运能做x老师的学生,也因此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门兄弟姐妹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我却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很多,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xx教授。x老师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并引导着我。每一次有关学习的交流,x老师都认真、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修改,力求做到更好。特别是历时一年多的毕业论文,让我有极其深刻的感触。在选题阶段,x老师连续加班好几晚耐心、细心地与我们讨论论文的逻辑、思路等,带我们走出迷茫。
此后,在论文数据的收集、SAS 软件的学习、文献的搜集、模型变量的确定等等方面,x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每次的论文进展汇报中,与x老师有关论文情况的讨论都让我对论文的进行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与动力;在论文遇到瓶颈时,连续一个礼拜我就像放学后还被留在学校补作业的`小学生那样在x老师办公室做相关研究,x老师边工作还要一边及时地给与我指导;因为论文初稿成稿时间比较晚,x老师在完成学校课程之后又非常认真、细心地帮我修改论文至深夜,之后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帮我检查论文。
除了在学习上,x老师还在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方面不时地给与我真诚而又恰当的提点,这是我从x老师那得到的另一种重大收获,让我终身受益。x老师的品德、专业水平以及对我们的付出,使我对x老师充满了感激,这两年多来对x老师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也因此,我对x老师充满了敬畏。真心感谢x老师!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论文开题答辩和预答辩时给与我意见和建议的于x老师、x老师、xx老师、x老师、x老师、xx老师,以及论文盲审中与正式答辩中的所有老师。谢谢!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父亲和母亲,谢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恩,以及对我学业的一路支持。谢谢!还要感谢师姐、师姐对我学习上的帮助,谢谢!感谢朋友一直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希望x老师还有其他老师们都桃李满天下,愿大家都能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衷心感谢大家!谢谢!
一、论文答辩的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是防止作弊现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
二、论文答辩准备
(一)成立答辩小组
答辩小组成员一般有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参加,人数不少于3人。
对每位同学有答辩小组根据论文涉及的内容指定一个教师为主答辩人,主答辩教师负责答辩题的设计和确定,并主持答辩工作,其余教师为助理答辩。主答辩和助理答辩协同配合,共同来提高答辩质量。答辩教师要对每扁论文要详细阅读。
(二)答辩前学生准备工作
除进一步分析、推敲论文外,学生应写好论文提纲,编写好论文概述报告。论文提纲应用毛笔放大书写,并配以必要的图表。概述报告,要反映论文的'写作意图、语言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
三、答辩程序及成绩评定
答辩同学先后次序一般有答辩小组提前半天公布,以便于学生准备。
正式答辩开始时,应首先有学生向答辩小组做论文的概述报告,概述报告不宜照本宣读,而应采职扼要口述的方式,报告要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口齿清楚,限定在十分钟左右。
概述报告后,由主答辩教师逐个地提出问题,由学生答辩,一般提出三问题,由主答辩教师设计,学生不得顶撞教师或拒绝回答教师的问题。
答辩过程中,答辩教师可以作必要提示,对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灵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使答辩顺利进行。助理答辩教师要和主答辩教师密切配合,也可以当场提问。
(二)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有答辩小组集体评定
四、答辩结束工作
1.认真整理答辩资料,并填写入论文表式;
2.在答辩过程中发现抄袭和他人代作的要认真核实,弄清事实;
3.收集整理论文资料交资料室保存。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本题纲只作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参考方向,学生可以 对某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研究 22对某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 23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乡镇政府 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转移国民收入。(3)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经济。 所以他们的主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变乡镇政府为乡公所,不仅会大大压缩乡
论文设计题目 避税与反避税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设计题目 避税与反避税若干问题的思考 指导老师黄书猛学生姓名钟海学生学号 发挥税务审计作用 7 (七)建立涉外税收信息库,提高反避税能力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避 是一个令各国税务当局头疼且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之一。笔者结合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
姓名拟定学位论文题目: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参加开题报告教师人数 参加旁听学生人数 (文献综述): 近年来,由于大企业在一国经济和税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得其纳税 此外还有助于推动政府税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税收政策制定和监管效能提高提供参考。
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评审结果通知 (6组) MBA学员姓名 葛 参考文献的数量太少了,没有超过30篇。 (2)理论综述的结构不对,应从国内、国外角度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20xx年5月) 1 中美(或中德、中日)企业跨文化 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 77 XX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78 中国房地产企业并购问 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以下论题为方向性题目,建议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就 S-108、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109、绿色壁垒问题研究 S-110、环境税收问题研究 S-
[摘要]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风险隐患和挑战。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会计监督的背景出发,分析行业在监督主体,监督客体和监督资金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会计监督方面建设性的探讨意见,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市场机制
1、引言
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向互联网行业抛出橄榄枝。
在市场机制的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行业联系在一起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面临的问题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面临着监督主体不明,监督客体存在过失行为,会计活动和行为的安全性等问题,因此,要在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同时健全我国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3、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主体分析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工具,但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市场机制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市场本身的缺陷需要有外部的监督管理。
但是不能完全用金融行业的监督模式去监督互联网金融,应该针对其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国家、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
3.1多部门协作,适度监管原则
现如今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导致技术领先于监管,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
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监管部门,确定部门职责。
发挥国家会计监督工作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经营活动的协作监督管理职能,
第二,应实施松紧适度的监管,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逐步建立起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风险特征、不同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标准。
3.2成本效益原则
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会计政府监管无论在宏观经济活动还是微观经济活动领域都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
会计监管的成本包括监管机构设立和运行等方面的消耗,制度转变而发生的适应成本,处理违规过程中社会资源的耗费,政府的机会成本等。
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但是我国立法是相当审慎的,具有相当高的成本与较长的周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就是不断创新,与其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花在立法程序上,不如通过现有的适用法律解决,把问题加以归纳,对其组织形式、资格条件、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等内容加以规范。
其次,政府建设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对于检测和防范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有重大意义。
避免出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向公众发行股票与债券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降低后续监管成本。
3.4社会协同监督原则
社会监督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部分,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举报制度。
要加大各机构以及社会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活动进行依法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鼓励引导行业第三方评级、咨询机构的发展,推动信用报告网络查询服务、信用资信认证、信用等级评估和信用咨询服务发展。
4、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客体分析
市场机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把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即会计监督的客体。
会计监督客体是主体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指向对象,是监督活动的核心,会计监管客体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会计人员。
应从多方面强化单位内部监督职能。
4.1建立内控体系
2001年6月财政部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是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
新型互联网金融的内控缺失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常见的经营风险,并会无限放大这些风险。
因此急需建立适合互联网金融的健全完善的内控会计体系,强化部门协调监管沟通机制,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与评估,尤其是加强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核和全程持续跟踪。
4.2加强行业企业的市场自律,自觉防范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业态,行业自律比政府监管会更为灵活,效果更明显,是对政府监管有益的补充,自律行为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首先,需要增强行业自律意识。
其次,要制定自律标准和自律要求。
第三,要建立内部自律实施机制。
第四,要建立内部自律监督和评价机制。
由于网络贷款行业存在大量的非直接融资业务的水分,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因此这种自我约束机制应与外部治理措施配合互动,发挥双重作用,取得乘数效应。
4.3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
会计核算是确保互联网金融会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的主要环节,会计核算工作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治理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所造成的会计信息过失性失真。
因此会计人员需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收集、分类、匹配和数据化处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将自己的经营信息、风险信息、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等多种信息向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及时、准确、全面、充分地披露,履行告知义务。
有利于加强数据管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增强金融系统内部的互动,提供安全保障基础,增强风险监测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同时金融消费者和投资群体不至于因信息不透明、不对称而发生选择判断失误而造成风险损失。
4.4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培养风险监督防范能力
互联网金融各项经济活动与会计工作关系密切,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可以对会计人员的本身特征分析出个体的心理或人格因素和个体处于环境相关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由于缺乏对内控和互联网金融业务流程的学习,导致无法有效引入和借鉴传统金融业成熟的风险控制模型与标准业务管理程序,会产生非过失性智力型会计信息失真。
因此互联网金融业务机构应从提升专业人员素质方面切入,根据财经法律、法规和学习相关风险控制知识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模型,培养会计人员的风险监督和风险防范的能力。
5、结语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推动着改革的前行,同时也在考验着会计监督之路。
只有完善互联网金融会计监督的体系,发挥会计监督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确保会计监督工作得到良好落实,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才能在市场机制中,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屈涛。为互联网金融系上内控“缰绳”[N]。中国会计报,2014-02-28(01)。
[2]魏鹏。互联网金融:喧嚣过后的监管思考[J]。财富管理,2014(9)。
[3]高兰英。如何强化会计监督[J]。改革与开放,2011(10):89.
[4]李耀东。互联网金融的民间监督设想[J]。金融博览,2014(4):17-18.
[5]任春华,卢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治理[J]。学术交流,2014(11):106-111.
[6]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处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作章。我国会计政府监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8]黄震,邓建鹏。论道互联网金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摘要:会计制度质量的高低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财务报告的稳健型主要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有时会忽视了文化及准则差异。本文基于制度建设视角,对会计制度变迁与稳健性进行深入剖析,着重分析我国需要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原因。强化会计稳健性的外在原因包括监管盈余和评价制度,但究其根本,则是将稳健性作为改善企业盈余质量的机制以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稳健性
会计工作历来崇尚稳健性原则,要求对坏消息的报告要比好消息更为及时与充分,为充分确定商业环境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需要运用不同的可证实标准对收益和费用进行确认。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应对转轨时期与国际趋同的双重压力,会计制度必须得以变迁,而稳健性是改革中最重要的追求目标。政府“有形的手”的作为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动力,协同证券市场高速发展、国有企业大面积改革以及国际轨道的趋同效应共同对会计制度的改革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一、会计稳健性研究现状
(一)早期关于稳健性的规范研究结论不一
Basu系统回顾了早期使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会计稳健性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认为应立足于稳健性的代表——存货成本与市值孰低来进行分析,然后在逐步拓展到稳健性的一般原则。但是,对于规范研究,学术界的结论并非一致。批判者认为,由稳健性引起的确认损失与利润的不一致,将会导致当期损益的高估,最终使得未来利润会被高估。但支持者又持相反观念,如蒙哥马利认为应当把一项支出予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其决定因素应是稳健性而非使其更为精确。中立者则认为,会计稳健性由于会计的谨慎性与其流行方式而存在,但是,会计从业人员须使用每一时点适当的分配收益与费用来解析稳健性,不能因为曾经恰当的稳健性而对目前的报表进行错报,最终误导了报表使用者。
(二)近期稳健性研究的发展:视角与方法的多样化
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对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也不断充实。早期关于稳健性的实证研究有Ball在1972年做出的会计方法的激进与否是否将误导投资者决策的研究。Basu在20xx年提出,自美国著名学术专家Lev在1993年倡导对稳健性的研究后,致使了90年代以来对其更为深入和广泛性的研究。Watts(1993)针对会计稳健性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指导,归纳了影响会计稳健性的3个因素:法律、契约、以及政府管制。随后,1995年和1997年Basu又提出了关于稳健性的计量模型,认为会计稳健性的衡量标准可以运用盈余不对称及时性,自此以后,大批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出来。
二、会计制度改革中稳健性原则的强化
(一)基于制度安排视角
在我国,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会对财务进行过度包装,国有企业在改制后也存在着大股东“掏空”行为,这些现象会致使企业的业绩在上市后会明显下滑。可以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浓厚的高估盈余的要求。审计独立性的欠缺以及与上市公司的串通促使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现象。作为对这一现象的回应,我国的会计准则加深了对对盈余稳健性的重视程度。比如,对本属于资本化对支出直接进行费用化,缩短资产折旧与摊销的年限,对于资产减值准备应当全面计提,同时对于一些应记入利润表的项目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与此相对应的,监管机构也完善了对盈余信息使用时的监管。比如,对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原则,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钱净利润孰低为标准。尽管这些原则的加强与改善降低了对盈余高估的可能性,优化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同时,以上原则的运用必然会因交易和事项不能如实地通过会计信息反映而歪曲了财务报告,最终会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目前,证券发行与监管制度已经逐步削弱对盈余信息的依赖程度,这将使通过加强会计稳健性来服务资本市场的做法也被削弱。
(二)基于财务报告质量视角
纵使稳健性原则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原则对会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确认会计信息质量时,最重要的指标依然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要为报表使用者所使用,必须满足相关与可靠的标准,往往这很难周全,可靠性的提高可能会降低相关性,反之亦然。而财务报告质量取决于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制衡,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其改变,并且最终也受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而控制。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确认与摊销程序在应计会计制度下会导致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内在不确定性存在严重的可能性,并且,在管理者的估计与判断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许会受到影响。同时,以往的财务报告只披露成本信息,但现在开始转变为在提供成本信息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价值信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提高会计相关性要求,必须要对会计准则加速确认不完全交易。然而,当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无法可靠取得时,应当在管理层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根据其判断与估计,对经济业务要求报告的数字进行确认。但是,在这种做法中如果控制不好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管理层对数据存在可以的高估和低谷,计量存在误差,会引起未来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假设。这种误差若大批量发生,将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势必也会削弱其相关性。一方面,会计计量无法避免的内在局限性以及目前财务报告的发展,使得管理层的判断成为企业财务报告与其它交易事项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另一方面,这种判断权若使用不好,引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加之与投资者与身俱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会使得管理层对报表进行操纵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基于目前的各种制度安排,如激励契约、债务契约、业绩考核、薪酬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等,都是以业绩指标为导向,这就对激励效应实现了更高的反馈,为管理层盈余操纵提供了借口。尽管对会计信息的正式契约还处于缺乏阶段,不对称的损失函数也使得管理者存在动机利用个人信息操纵财务业绩预股票价格,目的就是将股东的利益转移给自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在年会上做出演讲报告,明确主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符合全球投资者利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承诺”。他提出,准则是否能为投资者的利益而拟定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安然事件的东窗事发,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浮上水面,究其本质,发现财务报告质量的损害是由于对信息可靠性的忽视而引起,这一现象打破了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使得投资者蒙受了巨额损失。而外部投资者的关注点,开始逐步发展为自身利益的保护,而非以往的财报信息的相关性。目前,财务报告和投资者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对激进会计造成显著错报的识别能力。针对报表使用者需求的不同,制定准则的相关机构需要对会计准则审时度势,定期重新审视准则,唯有如此才能全面迎战会计内在局限性与财务报告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总之,会计稳健性原则对改善财务报告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我国需要不断强化稳健性原则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国际会计准则长期以来要求全面贯彻会计稳健性的内在原因。
三、总结
我国会计准则在适应国际轨道的进程中,不能忘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目前,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还是通过借鉴国外学者的实证模型,收集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稳健性与企业治理、盈余管理等变量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会计稳健性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一直缺乏深入的剖析。如此,稳健性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充分理解其属性,在稳健性制度从非正式化向正式化演变的过程中完善其运行机制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制度属性与运行机制完美契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伟。会计稳健性——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J]。企业研究,20xx,03:71—73。
[2]刘珊珊。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xx。
[3]王磊。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xx。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社区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平台,已� 社区在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发挥着服务作用,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适应城市改革与发展上,发挥着推动作用。鉴此,搞好社区财务管理,对推动社区职能发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社区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与社区财务管理
社区的概念来自西方,即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和精神状态的抽象,也是地缘关系、心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结合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结构的分化,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与社会人群阶层性分化,社区概念已被国人所接受,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凸显出至关重要的`社会功能。从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社会保险、到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公共卫生、邻里纠纷等无一不需要参与。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是政府和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代表着本社区居民行使权利和义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居委会主要是行使行政职能,履行社会事务很少,主要是企业办社会。如今,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城市社区全方位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和需求,公共设施又不完备,需要政府出面,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并加大资金投入。与此同时,社区也通过各种共建形式壮大自己的财力和物力,从而改变了社区过去无资产、无资金、无财务的书面。这样一来,规范社区财务活动已� 具体来讲,社区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上级拨付;二是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的收入;三是社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捐赠。实践证明,要管好用好这些资金,社区财务就需要更加严格、准确和规范,并且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与责任心。从社区的全局出发,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后勤服务及供应保障,同时,坚持依法理财并做寿 好事前、事中监督工作。
二、社区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收� 虽说绝大多数收费的项目是具有公益性的,但有些社区在收取费用时并没有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加上目前还没有适合自治性质的有关收费票据,因而在一定程序上存在着为小团体的利益出现乱收费、乱用费的现象。严格说来,社区作为自治组织,它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民间组织是有一定区别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民间可根据自身性质向当地财政税务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收款收据、各类税务发票与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收款收据。而社区作为自治组织,如何申领票据以及领取何种票据?目前并未作统一规定。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出具的票据是从市场上自行购买来的三联单收据,这在客观上影响上社区财务的健全。
(二)财务管理存在不规范情况
1、目前不少社区财务管理工作十分薄弱,责任权限不清,财务资金运用缺乏民主理财的氛围。有些社区即使配备财务人员,也违背了相互制约和内部控制的原则,不利于提高社区资金运用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会计核算失实。目前社区具体执行何种会计制度并无明确规定,这样就使社区财务管理不能有效依法建帐。同时一些社区的财务帐薄设置也不规范。帐证不符、帐帐不付,帐表不符,会计核算不真实。
3、财务人员业务知识不精,特别是一些社区财务人员徒有虚名,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不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处理各项财务会计业务是照猫画虎,结果往往导致钱、财、物等多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规范社区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核准社区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票据的领用及管理。
1、社区原则上不允许直接向居民和单位收费,对于社区按有关规定必须提供的,应当纳入到社区服务中来,并经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成立服务部,通过自愿原则由服务部收取费用。如果在社区内开展的公益性项目,必须向居民和单位收取费用的,经有关部门许可,按物价部门核准收费标准,凭收费许可证方可收取相关费用。
2、加强社区票据管理。社区主管部门应根据社区特点,专门制定或指定有关票据供社区凭收费许可证向主管部门领用,并进行有效管理。
(二)规范社区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财务组织机构。一是明确社区财务直接监督管理部门,并对社区的财务状况定期进行审计;二是设立社区财务专职人员,负责社区财务管理工作;三是遵循国家相关会计法和财务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和预算体系。
2、完善社区财务管理办法。一是社区实行“钱帐分离、日清月结、项目审批、定期审计”的财务管理制度,社区所有财务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规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二是严格执行资金支出的审批权限,社区的各项开支必须坚持审批制度。三是严格先审批、后使用。各类报销单据应写明用途,并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严禁先支后批,禁止白条报销。
3、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一是对社区财务负责人科学任用并加强思想教育和强化责任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社区财务工作人员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二是加强对社区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其适应工作的需要。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作风素质培训,使他们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投入到社区财务管理工作中去,避免在社区财务工作中出现人情帐、关系账。
4、加强社区财务监督力度。一是社区要实行财务公开,公开的内容要具体、数字要真实、时间要及时。要避免暗箱操作,实行“阳光”作业,有效预防乱开支及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社区财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要认真调查分析,敢于进行处理,维护财经纪律。三是对社区财务实行全面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更好地实现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组合,促进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
[摘要]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财务理念和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然而一些企业对成本会计缺乏足够的认知,尚未在企业内统一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准则,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阐述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阐述构建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应如何构建成本会计准则,旨在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通过成本核算反映经营状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
1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
关于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我国尚未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针对会计准则我们对它的概念进行总结和概括: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准则规定成本的核算、计量、分配和确认工作, [1]
2企业构建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如今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有助于使企业的管理意识增强,从而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我国很多企业缺乏足够的成本会计意识,不能很好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有的企业即便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也是简单地使用制造成本进行成本核算,未能系统地将成本进行完全分配,这样就无法将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真实地反映出来。且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具体可行的成本核算制度,造成很多企业在处理业务上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得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掌控,在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因为无法合理掌控成本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但是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成本竞争力得到提高,也可以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有助于国家进行财务管理和监控。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诸多的行业和领域,对这些行业和领域进行成本管理和监控主要依托于企业成本会计准则。
这就需要构建成本会计准则来达到成本的统一规范和科学管理,这有助于企业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从而满足国家监控的需要;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是对现有制度的突破,使得原有制度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大降低。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些制度和准则过于偏重对成本和效益的强调,而从未运用成本管理理念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分析。现阶段先进的成本会计准则的构建恰恰能够以其优势突破这一弊端,使它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合理分配的能力,还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益的成本信息,为后续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3有效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实际,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设计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框架的具体对策。在进行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框架设计时,需要设计好成本会计制度、确定合理的成本会计目标、选取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科学地进行成本报告并进行披露,最终再将资料进行保存,从而有效地设计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框架。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进行成本核算的目标包括成本会计目标、核算目标,在设定这些目标并制定成本会计制度时,最应该把握和考虑的应该是这一制度在最大限度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针对性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生产方面的差异。构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朝着期望的方向或结果发展。在进行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制定时要系统地制定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的分配,有效地进行责任成本的界定,制定出系统的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为企业财务部门严格实施提供具体的制度和标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和有效性。然而,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其特点不同,产品、原材料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制定时,一定要从行业的实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设计和制定不同的成本会计制度,体现制度的差异性,但也要明显地体现出企业成本会计准则设计的统一性。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作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就是使成本开支按计划进行,日常决策和成本控制能够达到成本优化的效果。但由于我国成本会计制度、准则研究较少,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我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可供借鉴的做法,需要不断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学习他国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规范之处,使我国成本会计准则构建能够不断与国际接轨。关于成本核算方法,必须立足于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企业要高度重视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类型、产品特色等的影响,根据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类型和产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在进行成本会计准则构建和设计时,具有多元化的成本计算方式,具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主要的成本计算方式有:不同的步骤方式、工作成本方式、不同批次的方式、产品种类方式等。其次要的成本计算方式包括:标准成本法、类型法、定额成本法等。
关于成本的报告与成本报告的披露,企业必须在成本报告阶段认真审查所呈递上来的各种报表,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系统而严密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出现准确可信的成本核算结果。通过精密的核算,最终所出具的成本核算报表通常必须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二是全部产品的成本,企业成本核算部门为了得到准确的核算报表,并能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将报表呈递,就需要在整个核算过程和报表编制过程,对员工工作质量提出严格的要求,如此才能保证成本报告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当然这也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一大考验。企业将成本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披露,上报成本核算的相关信息并接受职能监督部门的监督。企业按时进行成本报告披露有助于及时将本企业的隐患进行消除,也可以在接受监督的过程中有效避免行为的发生。
关于资料的保管和存储,是一项非常关键和不容忽视的环节。由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流动性较强,有效记录和保存其资金流动记录对企业而言意义十分重大。企业应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动明细设置专门的账目,完整保存各种原始票据和资金流动凭证,为后期查阅提供方便;同时,企业针对各种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的出入库、报废进行严格管理,制定明确规定并走详细的手续,方便日后盘点,并为成本核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日后审查成本、核算成本提供有价值参考。通过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构建会计成本准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成本会计准则机构、选派专门的业务骨干,深入研究分析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的有关理论,并有效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并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才能针对性地建构适合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准则。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实际,笔者认为企业必须不断完善成本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要首先认识到这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复杂理论体系,依据会计设立的基本准则、对会计环境、会计成本会计目标进行细分,并且系统地对其进行串联,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具体的会计体系。[3]
4结论
总之,企业构建成本会计准则必须以完善的成本会计准则的理论
参考文献:
[1]陈多胜。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思考[J].商,20xx(40):137.
[2]刘越。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10):68.
[3]夏丽丽。企业成本会计准则构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5):64-65.
一、构成项目
1、构成项目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2、各项目含义
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等内容组成。(具体见封面格式)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200—3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正文字数以6 000—8000字为宜。
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二、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1、纸型及页边距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4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一行。固定内容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作者、学校、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一行。成绩一栏内容留空,由论文答辩机构手写。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排在封二或另起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3-5个,词间空一格。
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1)”,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附录:项目名称为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5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4、表格
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编排的基本要求为:
表头:表头包括表号、标题和计量单位,用小5号黑体,在表体上方与表格线等宽度编排。其中,表号居左,格式为“表1”,全文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居中,格式为“xx表”;计量单位居右,参考格式为“计量单位:元”。
表体: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磅),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磅),表的左右两段不应封口(即没有左右边线)。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字。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数码位数应对齐。
5、图
图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文章中的图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xx图”,用小5号黑体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6、公式
文中的公式应居中编排,有编号的公式略*左排,公式编号排在右侧,编号形式为“(1)”公式下面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较长的公式可转行编排,在加、减、乘、除号或等号处换行,这些符号应出现在行首。公式的编排应使用公式编辑器。
7、数字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8、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区分开。
9、计量单位
除特殊需要,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10、页码
全文排印连续页码,页码居中。
三、印刷与装订
(1)印刷与装订
论文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文稿一律左侧装订。
(2)份数
论文应印制五份。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将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1.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2.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偷漏税X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禁片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交较少的款数等。
3.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
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4.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
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好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内部相关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和过去经济欠发达时候的管理水平相比较,很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范围更加的广泛,并且也不再只是关注与企业的内部,对企业外部的情况也有了非常多的了解,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来说,能够让企业有着更加优秀的竞争力和实力。因此,在我们国家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逐渐引入了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是受到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笔者将通过对研究价值的相关管理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的优势,并且指出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范围内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一定要根据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研究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研究分析
一、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概念及内涵
(一)价值链的概念
多年以前,国外就有企业家曾经提出过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一定的管理,合理使用价值链,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企业在市场经营范围过程中能够提高竞争实力,还能够保证企业在工作竞争中处于良好的位置。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哪一家企业都是在从事一些生产经营的活动,并且是一种较好的集合体,其主要包括一些产品的设计以及生产和销售等,并且这些企业都能够和价值链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其进行更加有效的经营活动。过去的价值链通常只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链,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企业价值链理论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价值链范围,不再是居于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它主要是针对现阶段企业内部的环境而进行的研究,包括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的价值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价值链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和客户的研究。
(二)价值链管理的内涵
现代价值链管理的内涵主要是指,一般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将投入的总成本进行考虑,并且要保证其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局部功能的情况之下。相关的企业价值链要实现一定的优化处理,保证其价值能够处于最佳的水平,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个企业之间的工作情况,保证其能够实现更加巨大的利益。并且要能够使整个公司的业务表现更加突出。这样的企业价值链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能够在价值链上进行作业,保证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共享,其信息的库存还能够进行调节,产生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大量库存的消化和减少,并且达到解决成本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水平,还能够实现点单数量的提高,进一步实现企业获利的可能性。
(三)价值链成本会计的对象和目的
现代企业价值链的对象主要分为两个目的,分别是价值信息管理的对象。另一个是增值活动管理的对象。这两个对象的价值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分别是要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定的价值信息标注和有效跟踪实际工作进程的相关价值信息,并且要对评价信息的价值进行评定。有效进行增值的活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能够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的合理化设计,其次是要进行一定的成本管理以及财务的管理。价值链的成本会计主要涉及了一些重要的成本管理,并且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现阶段企业有效的实现增值活动中最基础的工作。企业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的时候,主要包括一些对外的经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一些日常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和生活的原料和日常的消耗用品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成本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招聘企业员工的成本花销。第二是企业所进行的人员安置的费用。第三是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第四是单位为工作人员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并且在日常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些私营的企业经常把上面讨论的内容加入到价值量的各个环节当中,并且能够使成本的分别变得更加有效。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环境成本分布有着较好的比较作用,其能够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企业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另一方面,相关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主要需要掌握的就是企业内部和产品生产有关系的一些价值链成本,以及一些相关价值链的合作问题,针对企业的成本有着一定的控制程度,以求其获得较大的利益。企业价值链成本的目的应该分为以下几点:要能够使企业的价值链成本进行一定的合作和加强,保证企业的效益能够进行最大化,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技能,最终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益。
(四)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实质分析
现代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实质是有效的对企业的价值信息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系进行整理,保证能够详细讲述在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企业的价值链合理进行,并且能够高效和正常的工作,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最大化,以及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合理分配化发展。总的来说,现代企业管理成本的会计管理主要是指价值链管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企业管理运营成本。
二、大数据时代的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转变
现阶段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系统在传统成本会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一定的缺点,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现代价值链管理系统。
(一)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范围扩大
过去的价值链管理成本系统只是关系企业内部的价值成本,并没有在整个企业环境范围内进行评估和考虑,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价值链管理范围内的局限性,更加不能够适应企业管理和企业的决策。现代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范围在逐渐的扩大,已经从全面的范围内开始考虑企业内部的发展和格局了,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内部获得利益。
(二)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以实现企业价值目标为主
过去的价值链管理成本主要依靠的是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工作目标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把工作的目标放到工作人员的身上,做到具体分析,以方便实现企业内部的考核以及控制的目的。并且过去企业的成本会计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效益,保证目标的实现。现代的价值链管理成本能够使价值链在各个生产环境上进行基础保证,并且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经营,保证其能够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利益。
(三)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控制范围加大
现阶段所研究的价值链管理成本空间极大的转变了传统会计成本的领域范围,其只单纯关注了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目标是否实现,然后进行考核,这样的成本控制系统只是关注了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缺少对于外部环境的关心。现代的价值链管理成本在一定的范围内将控制范围加大了,这样才能够更加客观的考虑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的研究和分析,有效提出和构造合理的企业价值链成本会计研究,能够不断进行财务工作管理,并且能够有效地对相关工作进行落实,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增加企业未来的利益和工作效益。因此,要对企业的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要实现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进一步减少企业内部的财政风险,在有限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价值的相关管理概念,提出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的优势,指出社会经济范围内现代企业的会计管理,保证其根据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会计的研究分析,进而提出需要进行改进的措施。相信通过研究,能够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价值链成本会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涂强。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13):112.
[2]叶斌,施伟。“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J]。经营与管理,2017(04):56-58.
[3]劳富顺。价值链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7(01):48-51.
摘要:做好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应对工作,一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训,不断夯实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础;二要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工作,不断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预防能力;三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不断提升企业财务风险化解水平。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的毕业论文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实行国际货运代理经营资格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改革以来,国际货运代理服务业蓬勃兴起,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外贸企业经营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主体经营,有力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大,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一、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货主与运输企业之间中间人,长期以来以便捷、高效和完善的服务深受广大客户欢迎,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和业务流程的复杂性等因素,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性风险。这是国际经济市场发展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引发的财务风险。由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政策不断在调整中,且难以预料,这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影响很大。例如货运企业在国际收付经营活动中,如果签约日与履约日的外币汇率意外发生波动,将引起收付款项本币价值发生贬值,使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利益受损。
(二)信用性风险。由于市场客户、企业经营信用度存在参差不齐状况,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之间业务链条、合作模式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更改合同、违反约定、拖欠费用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状况。目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应收账款普遍存在回收速度慢、回收时间长的问题。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回收,就会出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企业的收入就不能实现,反而成为损失。
(三)管理性风险。这是由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引发的财务风险。例如由于是企业决策失误、管理漏洞、员工操作差错等原因,造成货物损坏、丢失等问题,由此产生的赔偿、罚款损失。
二、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近十多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国际货运代理资格全面放开,国际货运代理产业蓬勃发展,一直在高位运行。与此同时,经营风险也在加速积累。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风险重点还是财务风险。作为国际贸易产业的下游企业,回收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回收问题。即服务发生以后,货币资金的收回时间迟缓和实际价值达不到预期受益。当前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决策依赖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市场信息。真实、及时、对称的市场信息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当前企业获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渠道还比较狭窄,加之国际货运服务一直处于买方市场,“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导致买卖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导致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误差,产生财务风险。二是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性大。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主要经营的是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业务。然而世界国家国际贸易政策不一,还因保护本国利益而不断动态调整,给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带来一定经营风险。特别是政策的变化会影响资金回收的确定性。如国家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其后续资金及相关费用能否及时足额到位。再如外汇意外波动,直接影响回收资金实际价值,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三是国际经济市场竞争性日益激烈。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一批新兴产业的不断掘起,行行业业都不断面临新的市场竞争挑战,各种企业的经营发展压力日趋加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作为下游企业的货运代理企业也会受到市场竞争的传导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一些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客户经济状况突然恶化、丧失支付能力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从而导致货运代理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或陷入“赢了官司却要不回钱”的境地,造成财务风险问题。
三、当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货运代理市场风险与发展机遇同在并存。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企业经营财务风险问题。做到既要重视风险,未雨绸缪,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又要不畏风险,勇于开拓创新发展。
(一)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训,不断夯实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市场竞争实质上人的素质竞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要着眼长远利益,切实加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加快人才培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合同签订、货物控放、费用结算等方面的把关监督作用,为预防企业财务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工作,不断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预防能力。企业信用是考核企业履约能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抓好客户信用评估工作,对于企业预防坏账等财务风险的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善评估标准和制度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评估:一是经营信誉。这是信用评价的首要因素,通过客户社会影响来判断;二是支付能力。通过客户过去在经营中的支付表现来判断;三是资本实力。根据资本金和所有者权益的。大小和比率来判断;四是抵押资产。认定客户拒绝或无力付款项时可抵押的资产;五是环境条件。认定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对客户的付款能力产生的影响。
(三)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不断提升企业财务风险化解水平。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明确岗位责任制,保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完善企业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及事后跟踪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化解风险,避免损失。三要坚持因地制宜、灵活经营的策略。要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资金回收方式,如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实物抵债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发生。
试谈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 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 合并报表的内涵
合并财务报表存在于包含母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编制,用来反映整个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实质胜于形式”理念的具体化,是根据股东以及管理需要,将整个集团公司视为单一经济实体,从而反映集团公司的情况。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分析
收购以及交换是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表决权股份的途径,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收买法以及权益几何法来编制合并报表。收买法即为处理购置的企业,按照支出总成本记录来记录其购买行为,购买方式以及支付方式构成了购买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收买法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增值摊销的存在;二是被购买企业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三是增值摊销以及商誉会降低合并收益;四是购买行为的商誉应该得到确认。权益集合法是将多个股东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联合在一起,其方法直接影响到所有者权益,因此,这种方法与收买法不同,其特点正好与收买法的特点相反。
(三) 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观念
将企业集团视为单一经济实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在这样的主体界限之下,合并报表在外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母公司观念、实体观念以及修正的母公司观念三种,这三种理念形成了当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理论观念。母公司观念即为以母公司为主体的观念,将企业合并报表视为母公司报表的扩展,其编制主要针对现有股东,造成了少数股东以及小股东权益被忽视。实体观念与母公司观念相反,认为合并报表应该充分兼顾子母公司的利益,将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视为统一实体的共同所有者。修正母公司观念是以上二者的结合,认为以上二者都不能充分阐述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因此,修正母公司观念与以上二者有较大不同,是以市价记录资产负债,在报表中反映出一部分股权,将未实现的内部交易进行损益处理。
(四)合并报表原则及合并方法
合并报表原则主要有一体性原则、个别会计报表原则、重要性原则三类,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仅要遵循一般编制原则,还应遵守以上三类原则。按照这三个原则,财务报表合并主要流程依次为:使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统一、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的合并金额以及填列五步。
二、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成长能力分析四个方面。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数据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为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集团的债权人是相对于独立法人主体而言的,但是企业集团在结构上并不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法人合法拥有财产才是债权人获得求偿权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分析个别报表,来实现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综合分析是科学的,可以帮助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债务决策,这种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两种。
第一,在短期偿债能力中,最能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数据指标为流动比率,在一般情况之下,2:1的流动比率之下,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最强,债权人的权益最能得到保证。
第二,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的数值越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在比率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少量的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获取生产用资产,利用财务杠杆,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较多的投资利润。
(二)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最能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在企业集团中,营运能力即为企业利用资产的有效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企业集团进行营运能力分析,需要对企业营运效率的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两种具体情况,一是横向合并的企业,二是纵向或者混业合并的企业。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体现,反映出企业集团能够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反映指标为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以及主营业务净利润率等。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的含义较好理解,其分析也较为简单,对于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来说,这二者的指标越高,就说明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越强。资本收益率是对企业自由投资来说的`,该项指标越高,那么投资收益越好,风险越小,此项指标是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这项指标要与企业债务资金成本率作对比,若资本收益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率,那么负债对投资就是有利的,低于则相反。
(四)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减。企业的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三项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主营业务、主营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增长率。此外,企业的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以及预测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才具有实效。
三、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用途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整体情况,将企业集团的整体作为会计主体,其编制抵消了内部交易事项对个别报表的影响,其对象是多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其意义是经济上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此外,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区别还有: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由独立的企业法人进行,所有企业都要进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合并报表则不需要,其反映对象是单个的企业法人,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无需单独设置账簿体系,个别报表则需要设置,在编制流程上也有很大不同,其项目数据经过加总、抵消分录。因此,必须明确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的用途,要明确合并财务报表是否能够作为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其实,合并报表对于企业集团决策价值有无取决于其使用者以及作用,其价值对于集团公司做出整体宏观决策是巨大的。
(二)如何以个别报表为基础综合分析合并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由子公司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并抵销内部交易事项对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如果企业集团片面地将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整体性显然不足,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必须结合个别财务报表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整体以及具体统筹起来,尤其是集团成员差异大的情况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要引入对比分析的概念,将实际数与基数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了解经济活动绩效以及问题,其效果与等效替代法相似。
(三)明确分析是否以母公司为中心
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灵魂所在,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必须明确是否以母公司为分析中心,一般的,母公司掌握主营业务,分析主体一般为母公司,但是,特殊情况还是存在的。例如,在子公司为主营业务经营主体时,那么企业的经营管理主体以及利润主要来源就是子公司,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经济决策都应该主要针对子公司。在母公司主营业务与子公司主营业务重要性相差无几时,就需要按照上文的对比法做出对比分析,确定子母公司在集团中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合并报表分析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四、结语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集团的意义重大,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对理论知识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企业集团的实际,将报表统分结合,真正实现有效分析,
西方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也非常细致。经济后果或者叫做内部审计外包的优缺点分析一直以来受到很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技术实力更加雄厚,而且掌握着最新的审计方法和实践经验,所以外包后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但是也有很多学者从理论方面和实证方面拿出很多证据证明相反的结论。
以德勤(20xx),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xx)等为代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一些学者(Cherry,Bekaert & Holland 20xx)等推崇内部审计外包,认为内部审计外包可以节约成本,使企业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发展。而包括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98)在内的反对方则认为,第三方不如内置的内部审计师更了解企业,更有责任感,因此,企业内置内部审计机构更加合适。
Asare,Davidson ( 20xx)以及De Beelde ( 20xx)等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外包作为非审计业务,可以提供知识溢出收益,因为它通过影响风险评估而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质量。有利于资产保护(Coram, 20xx; Beasley,Carcello,Hermanson,和Lapides20xx),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Lin, Pizzini,和Vargus 20xx),有利于改进审计效率( Pizzini, Lin, Vargus,和Ziegenfuss 20xx),有利于增强组织监督([COSO]20xx).并且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增加内外部审计师的知识转移,从而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SAS No. 65 ; AS No. 5 ; Felix, Gramling,和Maletta 20xx;Gramling,Maletta, Schneider,和Church 20xx; Prawitt, Sharp,和Wood 20xx).
Caplan&Kirschenheiter(20xx)把外包的唯一优点归结为是对雇佣内审人员契约中约束条件的克服,缺点是审计师更多的保留工资。
Glover, Wood(20xx)认为如果相比较内部审计,外包内部审计会导致一个更大的审计费用的减少,这符合推理,因为外部审计具有更好的客观性。他们发现外包内部审计,时间是有更大的关系降低审计费用比在内置内部审计提供了时间。他们发现降低审计费用在提供内部审计外包节约大约16. 4% (18. 8%) o
Glover et al ( 20xx )认为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费用对外部审计有援助作用。影响提供援助的内部和外包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费用,支持。然而,包含交互条款对于IAF组织监督地位和预算资源抵消外包效应。
Felix et a1(20xx)指出是否寻求内部审计外包依赖于内部审计援助和审计费用。他们也检查的决定因素的程度,发现工AF依赖的程度与工AF援助是显著相关的。
Pop Atanasiu,Bota-Avram Cristina (20xx)则认为最应该外包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并且详细分析列举了外包的优缺�
Lowe(1999)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内部审计同时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独立性比只进行外部审计时要差。孙红霞在《论内审与外审的和谐推进》中,认 另外王学龙(20xx)等也阐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局限性。
管亚梅(20xx)认为内部审计外包不符合战略管理的理念,内部审计外包会破坏原有的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并且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因此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耿云,江金星在((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冷思考》(20xx)一文中提出了内部审计外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目前企业盲目进行内审外包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