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十分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民俗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时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上去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下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能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和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分钟,真等的我心急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
结果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面条下来,饺子就很强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确实的制作难度。为了嚼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小块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较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
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以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爱吃猪肉大葱卤肉。我拿起擀面皮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年糕煮熟。看着饺子在过满脸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格斗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都很高兴。为了让人们了解春节的民风民俗,特作如下报告:
20xx年1月22日至2月4日
自己家里及邻居家亲戚家
查书查电脑问长辈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节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从腊月二十三已经开始。民间俗语有“二十三,祭灶官”这一天,远在外面的孩子都要准备回家过春节了;“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吃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灌酒;三十下午,吃饺子”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大年三十也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饺子,放鞭炮。最令人兴奋地是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著名的主持人、相声演员、演唱家等都会上台演出,给大家拜年。每当看到这样的演出,我都兴奋不已,我会一直看到节目结束。除夕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大年初一这天凌晨5点多钟我们就起床了,包好饺子先祭列祖,再给爷爷、奶奶送饺子、拜年,爷爷奶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然后,我们再去给街坊邻居拜年。这天中午,全家人还会吃一次丰盛的午餐。
大年初二这天,是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女儿携“姑爷”回家拜年,娘家要盛情款待。“姑爷”被称为“贵客”,吃饭喝酒要坐在首位子上;回门的女儿则陪着久未见面的母亲和姐妹们说说知心话。初二闺女回娘家的习俗至今流行不衰。初三、初四还会去姑妈家或姨妈家拜年等。
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灯会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近年来,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是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风光绮丽的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03号。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占地四百五十亩,分为主点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分。82个景点均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比例大部分按1:15建造。 “深圳锦绣中华”的景点均是按它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摆布的,全园面积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这些景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名胜古迹类、山水名胜类、民居民俗类。
名胜古迹类:
宗教寺庙(城隍庙孔庙、佛山祖庙、妈祖庙、少林寺、圣寿寺、悬空寺、南禅寺、寒山寺、大清真寺、布达拉宫)
祠堂陵墓(武侯祠、晋祠、明十三陵、中山陵、黄帝陵、昭君墓、成吉思汗陵、香妃墓)
塔(曼飞龙塔、大理三塔、塔林、飞虹塔、嵩岳寺塔、大雁塔、金刚宝座塔、妙应寺白塔、应县木塔、嵩兴寺双塔)
亭楼关门(杜甫草堂、景真八角亭、滕王阁、镇海楼、黄鹤楼、岳阳楼、蓬莱阁、山海关、嘉峪关)
桥(卢沟桥、赵州桥)
石窟石刻(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乐山大佛、摩崖石刻、大足石刻)
宫殿园林(水乡小镇、网师园、圆明园、避暑山庄、颐和园、故宫、御花园)
其它(九龙壁、崖墓悬棺、天坛、秦兵马俑、万里长城、世界名人植树园、回归颂诗碑、古观星台)
山水名胜类:
山(漓江山水、西樵山五指山、天涯海角、阿里山(野柳)、黄山、泰山)
水(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瘦西湖)
其他(石林、七星岩)
民俗村寨类景观:
石牌坊群、白寨、彝寨、独龙藤桥、拉祜寨、黎寨、土家族水上街市、风情河渡口、陕北窑洞、苗寨、侗寨、纳西寨、布依寨、瑶寨、壮寨、摩梭寨、傣寨、佤寨、哈尼寨、高山寨、景颇寨、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寨、水族。
三大表演
中国首创影视特技实景战马秀“大漠传奇”
《大漠传奇》是中国首创影视特技实景战马秀。
元朝初年,边塞漠城,古丝绸之路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不朽传奇,续写史诗般辉煌。
惊奇震撼的影视特效、动感谐趣的打斗呈现、诙谐幽默的三维互动、战马厮杀的格斗场面、上天入地的蛟龙手法,体现首创精神,挑战观众想象力。
驼铃声中的故事、古丝路上的传奇、匡扶正义的壮举、民族团结的颂歌,期待您身临其境的体验。
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20xx年倾情钜献。
大型民族服饰舞蹈诗“东方霓裳”
《新东方霓裳》是锦绣中华民族艺术团推出的集民族服饰、舞蹈、音乐和舞美于一体的大型民族服饰舞蹈诗。她按照中国地域东、南、西、北的划分,巧妙地融进“风、花、雪、月”的诗意,通过浪漫诗的表现手法、精美的服饰制作、新颖的舞美手段、鲜明的艺术特色,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和风土人情。通常表演时间每天17:00,时长约60分钟。
大型华夏综艺史诗“龙凤舞中华 ”
锦绣中华十几年演艺创作经验,通过全新的创意与手段,将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杂技、魔术、灯彩、绝活等进行精彩演绎, 是中国大型表演艺术的又一次创举。亿元打造的演出盛事,挑战华夏民族艺术表演的至高境界。一台无法在记忆中搜索,只存在 于想象中的晚会,一次根本无法拒绝的生命感动。通常表演时间:19:30,演出时间60分钟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根基,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时融入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有效遏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蔓延,同时还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的德育效果。
一、增强青少年德育人文底蕴,提升德育吸引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不但表现在经典文献、民俗风情中,同时还深深印刻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中,已经内化成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经过长期的积淀、发展,至今仍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厚而又丰富的人文底蕴是产生优良道德的良土,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有力保证。如果脱离了人文根基,只是孤立地实施德育,那么道德教育势必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作支撑。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对德育内容的理解过于狭隘,过于政治化,并且很容易受到框框条条的束缚,德育内容较空洞乏味。这种说教方式的德育不仅不能打动青少年,同时还会让德育丧失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德育效果。而如今如果教师适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德育内容,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一般都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古典文学作品、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谚语、寓言等,非常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再加上教师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使德育课堂情景交映、声情并茂,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反省,反思自己所作所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把外在道德的约束内化成内在自我约束的过程。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讲解儒家内省思想蕴涵的`哲理,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内在的自身体验,进而顺利完成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内省和外察是相辅相成的,外察能够促进内省,反过来,内省也会更有利于外察。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内省外察,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有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从现代教育的角度而言,这也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体现,只有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才能把教师的教育活动转变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活动。把这种教育理念实践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开拓文化视野,提升人文底蕴,从而提升德育的吸引力。
二、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减轻市场经济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适时融入传统文化,不但能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养成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能减少西方外来文化及市场经济负效应对青少年思想方面的不良影响。在当今社会,部分青少年没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较薄弱,做任何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意识层面存在浓厚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以国家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重视情义轻视利益的价值取向,谦和仁爱的思想道德理念,重视人际关系和谐、注重修身为本的思想等,在德育过程中适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自觉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减轻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模范。他曾虚心向老子问礼,还向师襄学习弹琴。同时他还愿意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当别人真诚地指出他的过错后,他非常乐意接受。他的这种思想,这种具体实践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我们今天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古代社会。在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实更应该从古代社会文明中吸取营养成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同时可以把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思想理论依据,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展开教育。由于每位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特点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鼓励学生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别人行为中的缺点,进而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中学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毅力、学习动力是很难完成的,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关孔子思想、人格精神等等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则可以让学生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学生踏进社会以后,该如何正确看待个人利益追求,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完全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学习办法。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融�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并形成了严谨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也提出了很多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相关的内容、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在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法律道德素质,进一步塑造其完善人格,促进每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这门课程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青少年践行道德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我国有各种各样端午的元宵,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传统节日我还是最喜欢过中国的传统习俗。
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的压岁钱;过元宵节可以祭拜去世清明节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水饺、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救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不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过来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抢救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不然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两三天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这位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作家!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东方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啊!
谈民俗文化旅游
摘 要: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民俗旅游极为盛行,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更得到青睐。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会让旅游者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本校最受学生欢迎的通选课课程之一,其重要职责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何做好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意义非凡;另一方面,要开好该课程确非易事,任重道远。本文试结合我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就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求教大方。
一、我校文化素质类通选课现状与构想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20xx年依托母体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创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学校围绕“重人品,实基础,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制定的综合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附修专业教学计划、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其中,专业教学计划包括了通识教育专项选修课(即通选课)。通选课又分为常规通选课和网络通选课两种,分为文化素质教育、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创新创业、外语训练五大类。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共开设81门通选课,其中文化素质教育类有46门,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相关的有校人文素质教研室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尔雅网络提供的“心理、行为与文化”、UOOC网络开设的“唐宋词与人生”、“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诗词写作与吟诵”、“中西文化对比:冲突|互补|共存”、“国学经典导论”、“中医药文化与智慧”、和“道家思想与健康心智”共9门课。
现有通选课开设有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体系丰富。20xx-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共开设了81门课,种类和数量足够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二,学生灵活选课。所开设的课程都是经过严格审查和筛选的,课程多样,内容质量高,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缺少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在81门课程中,只有28门课程是校内教师开设的常规通选课,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滞后。
第四,文化素质课程培养目标模糊,引导不足,学生选课盲目。从学生选课层面上看,学生选课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而通选课都是安排在晚上进行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根究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建议将“中国传统文化”等有培养指导意义的课程列为通选课中的限选课程,给予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文化素质学习的指导方向,加强系统课程的整体培养效果。
二、传统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校人文素质教研室开设的重点课程,根据这两年的教学实践,我
“传”,是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教学内容以中国文化的文献作为主要材料;“创”,是指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下精神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不只是学习某方面的知识,而是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以文化视野中观照自身的生活,在思维方式,审美风格,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创见。
1.引入多样教学材料,触动思考文化精神
95后的学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他们求知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思维活跃,如果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授概念内容,学生容易出现“隔靴捎痒”、“不痛不痒”的情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面向学生学养和情操的问题,课程讲授中引起学生的触动非常重要,有了触动,才有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启发,才能使学生有深刻理解和改变。
怎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学材料的选择就很关键。要让产生对自身当下的思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现代材料的运用。新鲜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引起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的改变。我们可将近现代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纪录片、美术作品等作为辅助材料引入课堂。这些材料的使用是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古意今活”, 运用多样的材料建立起思考的桥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例如,在讲授中国绘画艺术中王维的《雪溪图》时,画作的特点是画面中横贯着的厚雪,将构图一分为三,前、中、后景布局分明,整体风格显得即清冽又有厚重的气势。但是学生很难在黑白的水墨画中要感受到这种层次性,况且广东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雪。后来我看在一步电影中看到了风格很相似的画面,王维这幅画的审美特色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以后我在讲夜雪图时把这个画面同时放在一起比较。首先彩色的真实的画面能让学生对山水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其次两者比较更能凸显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特点,而王维的文人画风格也更为学生所感知了。
文化的学习就是要引起气质的'变化,经历熏陶,改变自然在其中。课堂上最珍贵的十分钟,就是力求能在学生触动的后能带来情操的改变。
2.构建系统教学内容,加强文化思维锻炼
针对学生的学情,我校的理工科专业特色比较突出,但是近年有一个趋势是管理经济专业类的学生人数激增,已经占到全校学生一半的人数,这些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化思想类的课程有更高的求学意愿。
例如,当我讲到中国文化中的“养生”观念时,课后一个学生找到我,给我推荐一个BBC的纪录片——《轻断食》,他说 “轻断食”的生活方式和“养生”观念很像。我们也知道中国文化中的养生文化更多关注的是情操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营养学那么简单,但是学生反应,引起了我对学生学习心态的分析。
在20xx年暑假,我们指导学生专门做了一次我校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这对我们课程讲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从调查中反映,我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也有少数表现出了忧虑心态,深奥的理论知识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有一个特点是,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和文艺内容(文学作品、琴棋书画、民俗服饰)表现了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总体而言,我校学生有较强的个人使命感和民族文化归属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十分关注,并寻求多种途径希望有进一步的学习,并希望把传统文化精神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根据调查,我们以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并由原国家教委推荐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作为教材,并进一步调整了“中过传统文化”课程的主体设计:
第一部分,思想文化部分,讲授诸子百家的名篇,还原文本原意,解释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与影响,注重思想内涵的解读。
第二部分,审美文化部分,在唐诗、宋词、戏曲、小说、绘画各方面的选取重要作品做专题讲授,注重审美风格的熏陶。
第三部分,民俗文化部分,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地域特色和民俗变迁历程,注重民族生活方式的理解和传承。
课程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线,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最后归结到培养学生对民族民俗传统的热爱。事实证明,这种教学体例与内容安排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又比较切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容易贯彻,行之有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强调,文化类课程不能以应用为导向,也不能过分发散,要避“虚”就“实”,要结合历史环境和现代生活将文化的内涵落实到一个细致的切入点,要注重讲清楚一个“问题”。既有重点知识的普及,更要有难点知识的突破,意在开拓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将感性感受引向理性思考的升华。
3.引导文化实践活动,体验感知文化精神
我们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首先要给予学生一个了解的机会。了解的前提是有接触和体验的感受,而文化实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校内没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校内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都以社团的形式发展自己的爱好,并且已经形成了社团特色,这是非常难得。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文化实践类的活动,并在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从书法、绘画、诗歌朗诵、小说创作、戏剧表演等角度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实践者的身份去学习思考,学生会有一种更切身的体验。
“中华传统文化周”是我校团委和人文素质教研室共同指导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五届了,在校内人气高涨,每年参与活动人数超过到1000人次。
“中华传统文化周”的第一阶段是各社团根据自身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盎然阁书法协会开展书法比赛;缘弈棋社开展棋类比赛;武术协会举行武术大会操表演;晨曦文学社开展汉字听写大赛,华冕汉服社进行汉服成人礼活动等;第二阶段是面向全校师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周”游园晚会。游园晚会通过游戏与表演的形式,寓教于乐,引导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产生兴趣,这些活动都集中在两周内举行,使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达到了最高点。
未来,我们希望开设“卓越培训班”,构建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特色平台,结合课程讲授,提供大学生一个深入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特色平台,培养校内传统文化学习的中坚力量。
“卓越培训班”的构想是在校内宣传招募学员,最后挑选人员50人参加。课程结束,考核合格后发放结业证书。各学员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可以参加各项比赛,并发表特色班的学习成果,向全校的同学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以下是“卓越培训班”课时设置构想:
第一部分是文化课程学习,共有10课时,教学内容是《论语》、《史记》等文化经典精读,教学方式是老师教授和小组讨论,考核方式是写一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
第二部分是实践课学习,共有6课时,教学内容是书法学习,教学方式是书法名家进行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是创作出一幅大于四尺对开的完整作品
第三部分是校园文化活动,共有4课时,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一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周”的成果汇演。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严肃积极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一定能够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年来,中国各地兴起的“国学热”“孔子热”,以及申报文化遗产热,都在致力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觉悟与借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楼开始逐渐被拆除。一天,梁思成进城看炮声中的城楼,发现城楼都没有了,当他赶到广渠门时,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作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梁思成痛心疾首,泪流满面。他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梁思成为能保住北京城墙多次老泪纵横,假如当时的人们有他这样对传统文化的觉悟,那么北京城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答案当然是不会。虽然今天的北京多姿多彩,充满现代化,让人以身处其中而自豪,但假若没有将许多传统建筑拆除,那么今天的北京应会更具传统色彩,在经济不落后的条件下,保留着中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将是一座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化古城。因此,觉悟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日本是我们一直憎恶的国家,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日本很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因此日本很多城市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并且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而我们正需要这些方法去保护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向他们学习,不把传统文化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重视文化传统。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使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像我们这样的青年人,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我们是未来的,只有我们用虔诚的心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富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血脉。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觉悟与外来的借鉴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深圳锦绣中华,俗称“小人国”,是中国第一个微缩景区和主题公园。在旅游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和ohsas18001体系认证的企业。它以深厚的魅力,再现华夏五千历史,让游客一步踏入历史,一日游遍神州。锦绣中华于1987年动工,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一年的游客量达千万,当年就收回投资。占地33万平方米,比中国台湾桃园小人国大三倍,比荷兰玛杜洛丹和泰国芭堤雅小人国大二十倍,全部景点有一百多个,景点微缩比例1:15、1:10、1:8,最大的为1:1,所有景物均按原景物比例缩小仿制。锦绣中华的景点均按中国版图,科学摆布,可分为古建筑、山水名胜、民居民俗三大类。景区的古建筑、自然景观、民居摆放了6.5万多个栩栩如生的小陶瓷人,并配上声、光、电、水让整个景观更加生动,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81处风景名胜经过灯光特效的渲染,更加美不胜收,园内还开辟了名人植树园,您可以遵循数百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中外名人的足迹,登长城、游西湖等等,畅游祖国大好河山。
九龙壁
大家可否知道为什么锦绣中华景区的第一处景观是九龙壁,因为中国是龙的故乡,龙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再加上锦绣中华的标志是以龙为主题的图案。中国有三大九龙壁,其中两块都在北京,是清朝乾隆年间所建,一块在北海公园,一块在故宫皇极门前。而第三块是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建于山西大同的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米,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桂所建,比北京的两块早350多年,体形大三倍,锦绣中华的九龙壁是仿山西大同的按照1:4建成。大家看我们眼前的这块富丽堂皇、琉璃镶嵌的九龙壁,正中是黄色主龙,然后依次为红、黄、紫、绿、蓝各色,九条龙在波涛汹涌的云海中跳跃,气势不凡。
洛阳龙门石窟
过了九龙壁是中国古代洞窟壁画、石刻艺术区,这里有中国三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其中莫高窟有两个洞穴是按1:1的比例仿。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大佛原高71米,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最后展现的是四川大足石刻中的卧佛,称为释迦涅盘圣迹图,原像建于南宋年间,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佛教历史源远流长。在东汉时首次传入中国,我们看到的龙门石窟,建于河南洛阳,洛阳有东汉建起的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北魏孝文帝更迁都洛阳,宣传佛教。唐代有一尊石像据传是中国女皇帝武则天的化身,它就是我们现在欣赏到的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您看尽管他失去双臂,但是并不觉得她造型上有什么缺陷,完全可以尊称为“东方的维纳斯”。据碑文记载,下令捐赠“脂粉钱两万贯”赞助修建主佛卢舍那的就是武则天。
贵州黄果树瀑布
您听,哪来的流水声?原来我们来到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它可是我们境内最大的瀑布,位于贵州贵宁县白水河上,宽约30米,从60多米的悬崖之巅跌落至17.7米深的犀牛潭,发出轰然巨响、变幻多姿、令人心醉神迷,正是“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它的魅力还在于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在那里可以近距离感受震撼轰鸣的水声、流水倾泻的威猛、更可体会与水珠亲密的温馨。当然,要领略瀑布的气势,应从站立的小陶人开始,在脑子里有了这种比例的概念后,才能感叹瀑布的雄伟壮观。锦绣中华用长江水连接了四方山河,以黄果树瀑布为源头,西至乐山大佛;南下经广西桂林山水、广东肇庆七星岩、直奔海南岛天涯海角;东行飘过长江三峡,入洞庭湖,经岳阳楼,绕湖北黄鹤楼和安徽黄山,流入杭州西湖,汇入大海和中国台湾岛相抱。锦绣中华仿造的这些自然山水不仅形似,它的一草一木也由园艺师们精心培育,巧手制作。
秦始皇兵马俑
锦绣中华反映的文化史有一条清楚的主线,从陕西黄帝陵的传说为起点,到现在南京中山陵的历史为终点。墓穴文华是历史的断面,它让我们看到西安兵马俑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军队的秘密。1974年在西安秦陵东1500米处发现的兵马俑轰动了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次发现的兵马俑坑共有三个:一号坑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深4.4-6.5米,坑内埋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和陶马,这是当年秦始皇御林军的建制和队列;二号坑面积600平方米,是按兵种混编的阵列;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为统帅一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而锦绣中华仿制的这个古代军事博物馆,您只看到一号坑实景的十分之一,真正的陶俑高1.8-1.86米,陶马身长2米,高1.7米。坑内还出土了大量不同的兵器、铜马车、青铜剑等。都极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墓穴文化在锦绣中华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内蒙昭君墓和新疆香妃墓、看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看到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看到北京十三陵等等。
北京故宫
锦绣中华内的古建筑,以北京故宫、山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规模最大,而这三个古建筑又被称为中国三大中建筑群,刚才我们看到的孔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祭孔德情景。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4年,历时十四年才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屋宇9000多间,分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堪称古代建筑的精华。在此后的500多年中,明清两代共有24个皇帝居住于此,清代在紫禁城生活过的十个皇帝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举行过大婚典礼,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按1:15的比例仿建,反映的是光绪皇帝大婚的情景,那上万个陶瓷小人,增添了婚典的动感。景区内故宫和天坛共用去金箔43500张,计810克。
万里长城
在锦绣中华中,万里长城最引人注目。据称这唯妙唯俏的“小长城”,共用了600多块像麻将牌那样大小的小城转。锦绣中华曾举办过摄影比赛,有一副“长城”的作品令人叫绝,如果不是因为有说明,大家都 这座雄伟的古建筑,现已东西延伸到深圳湾畔宛若游龙啸天,盘旋于群山峻岭之中,引起我们无限爱国激情,这也是锦绣中华景区被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原因之一吧。万里长城已不再仅有是它原有的军事价值,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当您在景区的布达拉宫前徜徉,在新疆天山脚下漫步,一种奇妙的感觉会陪伴你左右。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我们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位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摘 要]在辩证唯物主义领衔下,有一个包括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在内的策略论群体,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策略论,这些策略论是相互联系的,他们的结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充实和完善。
[关键词]策略论 辩证唯物主义 实证主义 人文主义
[] A [文章编号] 20xx-3437(20xx)14-0027-02
策略论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是指导策略的理论,与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相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一个复杂的策略论系统,我们一般可以从哲学流派上粗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策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有定论的策略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策略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就是一门具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策略论的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要课程和领衔课程。但是,在文化哲学的视阈里,我们还可以借鉴别的策略论,如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从而获得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策略论群体,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
一、文化、文化哲学和文化教育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分为形上和形下两个层面:其形下者大致包括知识(理论)、制度和器物(技术)三个领域;其形上者为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在这里,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的形而上决定着知识、制度和器物等形而下,在文化中处于灵魂地位。
文化哲学是哲学角度的文化研究,其研究要求以哲学的方式面对文化。文化哲学是一种功能性哲学范式,它不是把对象世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存物,而是把它们看作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是人类符号化活动的成果。在文化哲学范式中,对象世界摆脱了其直观性、外在性和僵化性。文化哲学认为,不同的文化形式不是给定之物的映象,而是人类精神实践的客观化形式和人类创造性的显现。
文化和知识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全面与片面的关系。文化教育就是把教育的内容当作文化的教育,这是对长期以来把教育当作知识传授的一种颠覆。在文化范畴谈教育,就是变知识�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
二、辩证唯物主义策略论是思政教育的根本
辩证唯物主义策略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灵魂,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策略论。正因为如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历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重点课程以领衔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策略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就是要把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策略上。辩证的教育,就是要注重无所不在的辩证法,处理好被动与主动、灌输与接受、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教书与育人、求知与做人的关系,创造出讲授法和自学法、灌输法和探讨法、科学实证法和情感认同法、应试教育法和素质培养法等一系列的`具体策略。
把辩证唯物主义用做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策略论,要懂得用好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因材施教的观点等是这个策略论的具体阐释。
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毛泽东提出了教学十原则,俗称“十大教授法”,其内容是: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内容;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十大教授法”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这些原则和策略目前仍不过时。
三、用实证主义指导思政教育实践
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上的先决作用,排斥形而上学传统,在本体论作用上是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作为一个策略论能够独立存在的理由,在于它具有理论的自恰性和视角的独到性。马克思没有明确自己的观点和学说与实证主义的联系,但是他认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这一历史的一个方面”,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这正是他的实证主义态度。何以如此?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实证主义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实证主义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如实验法、调查法和实践法,是量性研究的基本策略,广泛应用于理科和工科课程教学,但是它同时也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近现代史,本身就是实证的历史科学,我们在教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主要应该采用的思想策略就是“是什么”的事实教育,而不是“如果……那么……”的理性推导。
当然,这并不等于对于这些政治理由,我们不能找到历史的必定性,回答“为什么”。实证主义策略论的自觉,就是要求我们知道怎样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注重历史事实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做大量理性的推导和假设。太多的假设不但与实证主义的态度相左,而且也容易滑向唯心主义。
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本身就经得起实证。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因为学校的工作,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以知识,还包含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养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证主义策略论可
四、用人文主义引导学生理解思政
马克斯·韦伯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策略论传统,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解的策略”。人文主义的文化教育观点,是后现代重要的教育理念,为针对思政教育的文化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构建文化哲学理念下人文主义的思政教学策略论体系,就能重新审视逻辑实证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教学法、实地教学和文献教学法等思政教学策略。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对不同民族和地方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一方面我们加强了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文化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很好的继承,更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文化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实现更好的创新,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从而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文化带来了平等交流的机会。世界各国文化都有优势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关阔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具有一定的体系性。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传统文化曾由开放走向了闭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脱节的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为我国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因素重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为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洗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有着5000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久存不衰,不仅仅得益于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也和世界文化相互交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这给世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机会,同时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中华文化走上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一些不良思想也随之传入我国,这些不良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新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促进了人们在世界的范围内广泛的交流,使我国传统文化在汲取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达到霸权的目的,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实行所谓的“知识产权战略”,利用互联网传播美国的精神和文化,使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例如“肯德基”,“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等。学术界和艺术界也是如此。西方的文化在传播方面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升其观赏性和娱乐性,再加上其丰富的知识性,使其文化往往被广大人民接受,所以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才能够风靡世界。西方这种强势文化“示范”效应,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文化根基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底蕴的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创新。
(一)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方式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中华文化历来就是以博大的胸怀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更应该理性地对待外来文化,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不能被西方文化所“左右”,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根基。一个国家的`独立,不仅仅是要保持经济、政治上独立,还要保持文化上的独立――民族文化及认同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认同的基础,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要保持自己真正的本色,才不会在世界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创新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坚持,但是不是一味的僵化,更不是抱残守缺。对待不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文化,我们要果断抛弃;对合理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为开阔的视野,既要保持文化独立,又要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我们要拓宽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的媒体、电影和电视进行很好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引导。
其次,还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之中,使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于内个人的心中。再次,还可以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熏陶。例如,采取电影、小品等方式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还可以比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内家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定期开展各种亲和力较强的活动,如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多方位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喜欢和热爱。
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要的文化体制,同时更要保持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创新弘扬方式,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表现为广泛涌现的“国学热”和“孔子热”,以及申请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这些活动都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唤起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重视。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觉悟与借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楼开始逐渐被改建。一天,李明来到城区观看城楼的变化,发现城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动,他心情沉重。当他赶到广渠门时,惊讶地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作为一位热爱历史建筑的人,李明感到非常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他说:“改变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改变我内心深处的记忆;改动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破坏我灵魂最深处的珍藏。”。
如果梁思成当年能保住北京城墙,那么现在的北京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尽管今天的北京充满了现代化的魅力,让人为之自豪,但如果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北京将会更具传统色彩并展示中国独特的民族特色,成为一个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化古城。因此,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来说,觉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日本是我们一直憎恶的国家,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日本很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因此日本很多城市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并且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并将传统文化视为现代化的有益补充,重视其传承。我们应充分利用所有资源,确保中华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只有我们以真诚的态度去感受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才能进一步变得繁荣富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丰富而深邃的智慧,是我们人民的心灵栖息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延续与繁荣发展的重要血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以自觉的态度来继承、借鉴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摘要: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关键词:龙泉青瓷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0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成为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被称为瓷中至尊的龙泉青瓷更以其高超的烧制技术,超凡脱俗的釉色,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文化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自然、奇偶、会通精神,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既有观念文化(思想理论,传统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学说)、历史文物(如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等),也包含社会制度和关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可以说,有将进两千年历史的龙泉青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其以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记述着中国文明的进程,时刻昭示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整体上看,龙泉青瓷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圆满中和之美。
1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哲学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学说
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喻人的许多美德,玉几具有了特殊含义,龙泉青瓷的“类玉”则是该类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孔子论玉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龙泉青瓷滋润敦厚,委婉含蓄的秉性,闲散清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诚如民过是古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不用玉。在众多的八仙、祥瑞(福、禄、寿)以及凤凰(百鸟之王,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和鹤(象征长寿和气节),竹(竹与祝谐音,寓意百岁志喜,百岁安寿)等题材中,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由此可见,在审美活动的发生与审美境界的构成问题上,龙泉青瓷艺术是极为重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
2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融进了中国人对宇宙和生活的特殊体悟
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天下事物是由道中产生的,而道则是本乎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中“观物取象”的命题的扩大延伸。《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因素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天”)与人为因素(“人”)的相合,龙泉青瓷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所组成层翠欲染,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釉色是青瓷艺术形式美的极重要因素,釉色之中饱含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感悟。这融和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立刻提升了青瓷的品位。且看古人对龙泉青瓷釉色美的评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亲自去过龙泉,见过瓯江源头之水后你就会赞叹,原来青瓷的颜色与这瓯江之水色相似,青碧如水。龙泉青瓷色本自然,有着大地之美。
中国陶瓷艺术的“自然”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这种“自然”是自然现象的。直接表现。许多的龙泉青瓷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历代作品中既有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花鸟鱼龙,又有人类自身,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陶艺家们从自然物象中体会到宇宙自然的韵律,他们逐渐意识到怎样的形式美化器物,才能使器物与自己的心灵相通,才能体现自己的情感。南宋中晚期出现过一类黑胎开片瓷器,裂痕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每件器物开片不一,绝无雷同,更符合自然美的审美观念,格外珍贵。这种追求主体身心节律与对象自然节律之间的契合协调,从自然造化中吸收营养的美学思想,所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艺术化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真情体悟,它不愧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3讲究锚物我同根船、韶以圆为美骨,体现圆满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圆整、圆融、圆妙、圆成等,追求心物同圆,“以圆为美”的自我生命与宇宙生命统一的审美思想。《礼记》提出“中和”一说昭示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在孔子看来,“中和”是最高的美德,同时,“中和”也概括了一种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中和之“和”,意味着不同质的配合,讲求在把握整体和谐中的变化,在追求圆满效果中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中国人对中和之类的美学精神的体现,同时还讲究相反或相成之“和”清浊、大小、短长、刚柔、迟速、出入、疏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青瓷作品的烧制过程中造型、款式、颜色等大量的因素均衡彼此穿插,虚实相生,辉映成趣,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它既充满了历代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时代信息,又是各时期审美观念、艺术情趣等诸领域的曲折反映。器物造型连贯和谐,上下呼应对昭,左右对称均衡,形体变化适度,主次关系明确,比例匀称,细部精确,求静不求动,求正不求奇,平稳、平实、蕴蓄着深厚的韵味,刚柔相间,变化无穷,蕴涵着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展示出中国悠久的文明。如同青铜器反映了中国的商周文化,龙泉青瓷从特有的审美追求中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
可以说,龙泉窑青瓷是最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独特的青瓷文化个性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伸着人类进步的足迹,传承着人类智慧和文化意蕴,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强调天人合一,以及中和之美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能为现代人走出自我心性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我们坚信通过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文化精神,寻找到更多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个性元素,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文化问题便得到了中医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96年《上海中医药杂志》率先开辟《中医文化》专题栏目,标志着对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与有关研究的进一步自觉。新近则又出现了基于价值这一全新视角的中医文化研究等。
那么,把以自然科学为学科主体属性的中医学视为文化现象是否合理?倘若合理,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又是怎样一种关系一同一?相异?抑或同中有异?文章试就此作一探讨。
科学与文化的前因后果
鉴于文化概念极其复杂的歧义性使得定义文化概念的种种努力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困境的教训,本文的“文化”一词仅指向文化的核心—哲学。
1.西方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前因后果关系的重构 近代以来,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日趋断裂成为“鸿沟”彼岸的“两极”。其直接后果:一是导致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峰对峙”。二是导致了人文科学的危机,人文科学曾经生机勃勃的时光一去不复还。三是导致了科技完全脱离人文的指引而走向异化。
正是在科技与文化关系断裂及其衍生的日益严峻的现实面前,西方思想界展开了科技与人文之间理解、沟通与对话的努力。1977年8月11日-19日,在第15届国际科学史会议上,李约瑟博士提出了“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征象”的观点。1998年1月,在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集会上,其宣言的开篇便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该语无疑蕴涵着这样一种基本判断一一科技与人文关系断裂其根源在于西方原子论哲学文化背景,而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气一元论智慧中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呈现的则是另一番情景,并有助于克服科技人文关系断裂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致力于科学技术(包括医学)与文化之间沟通的努力,“中美高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学术研讨会”称之为“合理重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实际上只是还科学技术与文化本然关系的真面目。因为,“所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它们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科学与文化的“共轭”关系 袁立指出:“在中华科学学术体系中,社会政治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国学是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直接应用到人文科学再贯穿到社会科学的体系”?。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先生的观点,这种关系即“共轭”关。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因后果
文化是医学诞生的土壤,中医学作为人类医学文明具体形态之一,其成长同样是一个文化过程,其发生、发展与变化同样离不开在相应文化中的前因后果。
1.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步演进 据笔者与诸多同仁的研究结论,中医学在其身后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同步演进的关系,这种“同步”主要包括两个内涵:首先是性质上的同步。如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以表知里、类比推理、类比说理医学实践与气一元论哲学文化背景相呼应;宋元时期理学思想的广泛渗透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全面推行;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东渐,出现了医学的本体论实践等。其次,是高峰时相以及高度上的同步。每一次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都伴随着一次中医学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标示中医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并从零星的积累走向体系的形成;晋、隋、唐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同样带来了中医学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出现了医学高度综合及其伴生的分科兴盛局面等。
2.中医理论的哲学化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重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有人把这一特点称之为“中医学的哲学医特征”。笔者则主张用“医学理论的哲学化”来进行概括。
2.1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 中医学的一系列概念的确大量地来自于哲学概念的移植嫁接改造应用,归纳起来有精、气、隐显、有无、形神、阴阳、五行等所派生出的数量可观的医学概念,如脏腑之精(气)、藏象、形脏、神脏、脏腑阴阳、五脏系统之间的生克、胜复、制化、乘侮、母子相及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概念的这种移植与嫁接决不是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这主要因为这种运用无一不是“改造”中的运用,且不论嫁接等情况,即便是不经嫁接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常具有不同于哲学的内涵;另外,经过移植,同样的概念也常并不保留哲学领域中的全部运用特征。
2.2哲学理论作为说理工具 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多学科知识在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又提供了重要的说理工具。如精气学说使藏象学说构建了精为脏腑精气生成之源、精气运行不息促进脏腑生理机能的藏象理论。阴阳学说用于说明脏腑的阴阳属性,脏腑精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推动脏腑的生理机能活动,并维持了脏腑自身的协调平衡的理论等。
2.3哲学命题作为推理前提 在中医学术史上,历代医家不仅运用取象比类于比喻说理、论证阐发,而且运用类比推理以发见新知。就藏象学说而言,据笔者的研究结论,藉类比推理所发生的主要理论成果甚多,如心化赤为血、肺气“肃降”、脾宜升则健、肝主疏泄、肾者主蛰等。
综上可见,“医易同源”“医道同源”与“医儒同源”正是对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千丝万缕联系的概括。
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同
中医文化十分广泛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学派的理论成果,但中医文化又决非中国传统文化的机械的拷贝甚至抄袭,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思想的高度上呈现的是同中有异的关系,这又为中医文化研究构思提供了最终的依据。
1.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同 就研究的对象看,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人的存在……是儒家的基本关注之点”。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两个重要学派一一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
更为本质的是,中医学视野中的人乃“形与神俱”的完整的人,身心一元的人,而且是把这一完整的人放在天地自然、社会这 这又与中国古代文化“究天人之际”的要求与对象相契合。如《汉书·司马迁传》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主张:“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观物外篇》)等。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研究对象的重叠上至少有3点:一是人以及人的形与神俱规定;二是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界宇宙的关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异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象在相同的基础上又有着不同的一面,所不同者乃侧重点与理论目标不同。正因为侧重不同,中医学的援哲人医既体现了哲学理论的运用,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如《论语·乡党》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孔子拜谢接受,然后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的药性,不敢吃啊”。可知孔子于医之未达,也正好说明中医学的补充发展作用。
梁漱溟先生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来源时说:“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从来之根柢”。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等针对日本中国思想研究中疏落医学的问题指出:“历来的哲学史中没有把医学思想纳入,倒是应当奇怪的事”。
结论
总之,中医文化研究构思有着科学而翔实的依据。中医传统文化乃是以中� 目前,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典型、最生动、最完整的符号或载体而言,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而言,除历代哲学文化典籍之外,便非中医学莫属了。中医学典籍尽管不能单纯看作是哲学,即其主干仍然是医学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被看作是中国哲学的古典文本之一重要型类。
试谈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 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一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 历史 发展 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 社会 历史 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 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 内容 ;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 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古学和地 理学 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 时代 。[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西藏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
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 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西藏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
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
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 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西藏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
据敦煌 文献 和藏文史籍载,西藏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
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饮以酒浆和茶,住为“屋皆平头”的民居和“拂庐”(帐篷),信仰有 自然 崇拜、苯教和佛教,娱乐有歌舞、棋类、球类、抱石、赛马、摔跤等形式。此外,礼仪、婚丧等都有成文的规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时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绵延发展, 影响 至今。
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间,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西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西藏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 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从事生产活动以及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构成的自然综合体,都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带着各自鲜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西藏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西藏民俗文化产生于西藏高原这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域范围内。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仑山脉,西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这些高大的山脉构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西藏的地势和地形结构可分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即“羌塘”(意为北部高地)的广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包括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和东南坡。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西藏最东部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处横断山区。[4]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西藏民俗文化。辽阔的藏北高原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众多的湖泊和纵横的水系,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和天然的牧场。人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织品,居以牛毛帐篷,行以马、牛代步和驮运。还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赛马、剽悍的性格,处处展现出游牧文化的风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间,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农耕。人们从《猴子变人》的神话时代开始便从事农耕活动,延续至今,创造了西藏的 农业文明。人们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顶的楼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相传西藏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现于此。西藏的第一块农田、第一座房屋、第一个赞普,无不与雅隆河谷相 联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经过长达数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纪前期才由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政权,使西藏的文化地域最终形成。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仍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农业区。藏东三江流域属高山峡谷区,江河切割,沟壑纵横,气候呈立体分布。人们从事半农半牧的 经济 活动,依山势建房聚族而居。喜马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式长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兼事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由于多林木,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房盖屋多以林木为主。潮湿的气候又使人们居住于杆栏式竹木楼内。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
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西藏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显著标志。同时,在西藏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文化又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
2、民族性特征
西藏民俗文化是由西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以及@①人和夏尔巴人,他们共同生活于西藏高原,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从 语言到婚丧嫁聚,从信仰节日到衣食住行,在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西藏民俗文化表现出的民族性特征,又与其地域性特征有某种一致性。藏族主要居住于雪域高原,而门巴族、珞巴族、@①人和夏尔巴人无一例外生活于喜巴拉雅山南坡和东南坡的广大地域。
藏族是西藏高原的主体民族,从分布地域和人口数量看都占绝对优势。藏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她的建筑、 医学、天文历算、宗教典籍、文学 艺术 、歌舞戏剧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藏民族的民俗文化恢宏博大,在西藏民俗文化系统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门巴族和珞巴族也是西藏高原的远古居民,他们的族称源于其居住地“门隅”和“珞瑜”。在古藏文文献和碑铭石刻中,有对“门”和“珞”的记载。如公元823年立于拉萨的《唐蕃公盟碑》记载了“门”听命于吐蕃的内容:“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5](P43)这是藏文文献中对“门”的最早记载。藏族著名学者恰白·次旦平措先生指出:“‘门’这个词,在藏文中指地势低凹,山谷狭窄,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之地”,并考证:“中印边界东段的传统界线与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之间包括门隅、珞瑜、下察隅等在内的广大地区,……在西藏的历史上,以上地区的总名称就叫‘门隅’。居住和生息在那里的人们,被称作‘门巴’(包括珞巴人)。”[6](P1)敦煌吐蕃文献中有对“珞”的记载。《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三条有如下记述:
“及至鼠年(高宗永徽二年,壬子,公元652年)赞普驻于辗噶尔。大论东赞抚服‘珞’、‘赞尔夏’。是为一年。”[7](P101、207)这是关于“珞”的最早记载。
后期的藏史典籍也多次记载了“门”和“珞”的情况。如成书于1363年的《红史》在讲述松赞干布的事迹时记载道:“将南面的‘珞’、‘门’,西面香雄,北面的突厥,东面草地居民和森林居民收归治下”。[8](P32)藏族学者巴卧·祖拉陈瓦于1564年所著的《贤者喜宴》一书,除有与《红史》相同的记载外,还具体描述了“门”人和“珞”人的生活情形:“……食不种自收之谷,以树叶为衣,好似动物住在森林里,如同‘珞’和‘门’人遍布藏区。”[9](P155)这些史料说明,门巴和珞巴是自古就生息、繁衍于西藏高原的土著居民。
门巴族生活的门隅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北依藏区,东连珞瑜,南抵印度,西邻不丹,面积约10000平方公里。这里自北部海拔4000多米逐渐向南降至海拔1000米左右,形成了一个由北向南倾斜的低地。门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门巴族在长期的 历史 发展 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俗 文化。
珞瑜位于门隅以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南,珞巴族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在珞巴族生活的上珞瑜墨脱地区,多次采集到石斧、石锛、石凿和石纺轮等磨制石器,说明远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 时代 ,珞巴人就是喜马拉雅山林的主人。珞瑜地区山高林密,峡谷纵横, 交通 险阻,与外界 联系极为困难。珞巴族在封闭的地理 环境中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世纪50年代,许多部落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辅之以刀耕火种的农耕。生产工具极为落后,以木质工具为主,铁器很少。其 社会 发展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是珞巴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生成的土壤,决定了珞巴族民俗文化古朴、拙野的风貌。珞巴族民俗文化在西藏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特色鲜明,许多民俗现象还带有初级阶段的某些特征。
@①人和夏尔巴人也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居民。@①人分布在西藏高原东南部察隅一带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莱曲流域,其境东接缅甸,南抵印度,西邻珞瑜,北依藏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誉。@①人同珞巴族关系密切,其地域环境和社会发展程度与珞巴族很相似,民俗文化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夏尔巴人居住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樟木口岸和定结县陈塘一带, 目前 多数人生活于中尼边境和尼泊尔东北部。夏尔巴人古代曾居住在西藏东部,后迁徙至现境生活至今。夏尔巴人的文化同藏族文化关系密切,民俗文化受藏族文化 影响 很深。同时,夏尔巴人的民俗文化又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西藏各民族创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整一斑斓多姿的西藏民俗文化。
3、互融性特征
西藏民俗文化的互融性特征,首先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改造融合方面。
西藏这片广大的地域,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孤岛。从地理位置看,西藏地处亚洲腹地,是东亚、南亚和中亚的连接带和枢纽。从文化地域看,又处于东方文化、南亚文化和中西亚文化相接触、撞击的交汇点上。自古以来,西藏就同周边地区有着交往和联系。昌都卡若遗址发掘的遗存文化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西藏文明便与黄河流域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铁柄铜镜,据研究可能来自中亚或南亚,证明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西藏就同中亚和南亚有着文化交往,[3](P216)在吐蕃时期和吐蕃以后,西藏同周边民族地区尤其是同中原地区在 政治 、 经济 和文化上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印度、尼泊尔佛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以及 建筑、工艺、 医学、历算等传入西藏,对西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西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吸收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造融合的过程,在吸收的新文化中不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魂,对外来文化经过选择和取舍而融入本土文化结构中。因此,西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始终未失去自己的
其次,表现在区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融上。西藏各民族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他们共同生活于西藏高原这一地域范围,彼此间交往的历史相当久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藏、门、珞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门巴族有《三兄弟河》的传说,珞巴族有《阿巴达尼和阿巴达珞》的神话,@①人有《阿加尼》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认为西藏境内的藏、门、珞、@①人祖先是同胞兄弟,反映了西藏各民族紧密的文化联系和对同一血缘祖先的认同 心理。在西藏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藏族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较大,门巴族和夏尔巴人的文化便较多地受到了藏族文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藏族文化的色彩。然而,民族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彼此的文化相互产生影响、互融和渗透。就门、藏文化交流而言,门巴族文化也曾对藏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第六世__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仓央嘉措情歌》便是门、藏人民共同喜爱的艺苑奇葩,是门、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再次,表现于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融。
宗教,在传统西藏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西藏民俗文化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繁多的宗教 节日与仪式,日常信仰礼俗中的念经、祈祷、转经等活动,婚丧嫁娶中的种种繁缛礼俗,无不带有宗教影响的深深印迹。
然而,西藏民俗文化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一面,表现出宗教与世俗互融统一的特征。就物质民俗而言,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所从事的活动是最现实最功利的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只是手段,使庄稼丰产、吃饱穿暖、出行平安才是目的。在社会和人生礼仪习俗领域,婚、育、丧等活动中有较多的与宗教相关的仪式,但其目的仍是关注生者的幸福与平安,或让死者早日转生找到理想的归宿。节日活动中人们虔诚地瞻佛拜神,观看宗教戏剧表演,有着神圣庄严的一面。同时,人们举行和参加节庆活动主要是追求欢乐和愉悦,节日活动中的歌舞、摔跤、射箭等游艺竞技活动更是以追求娱 西藏民俗文化有着宗教性与世俗性的互融统一,神圣性与娱乐性的互融统一的特点。
4、时代性特征
民俗文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任何民俗文化现象都积淀和融铸着该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状况。民俗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呈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风貌。在西藏民俗文化发展史上,卡若文化、吐蕃文化和封建农奴制文化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迹。
在当代,西藏民俗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更为明显。随着西藏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 现代 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于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还是节日游艺,无不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变迁与历史进步。
三
风情习俗是民族的标识和徽记。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和诚信无私的道德原则,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是西藏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质。西藏高原, 自然 环境极为严酷。或冰天雪地、高寒缺氧,或峡谷纵横、山高路险。在这样一个近乎生命禁区的严酷自然环境中,西藏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灿烂文化。在洪荒远古时代,食物极为匮乏,先民们或采集或狩猎,后又驯养牦牛绵羊,以肉为食 狩猎、耕种缺乏工具,先民们以石以骨以木为器,一步步创造着人类的古老文明。地震、冰雹、洪水、瘟疫等天灾,攻伐、争斗、杀戮等人祸,虽然给高原人带来过种种磨难,但人们仍一以贯之,不屈不挠地顽强生存了下来。经过长达数千年的不懈奋斗,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巍然耸峙的雍布拉康、布达拉宫和金碧辉煌的佛堂庙宇。还有汗牛充栋的典籍,独具特色的藏医,瑰丽多姿的 艺术 ,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正是高原人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才有了如此辉煌的西藏文化的伟大创造。这种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今天仍是建设新西藏,开创新生活的动力源泉。
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来自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和严酷自然环境的磨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惟有力量、勇敢、坚毅与自强不息,才能维系生命的延续和保证民族的发展。因而,崇尚雄健、力量和勇敢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倾向。正是由于大自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与这一特殊环境相伴相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造就了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
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普遍喜爱的 体育 竞技活动,是藏民族勇敢、强悍民族性格的形象表现。赛马场上,一队队骁勇强健的骑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优胜者会受到人们英雄般的崇拜。藏族男子腰挎长刀,头缠色线,身着藏袍,衣饰上缀以虎皮豹皮,处处显现出男子汉的英武阳刚之气。而珞巴族男子头戴熊皮盔帽,身挎弓箭,腰插砍刀,男女饰物均用虎、豹、熊、鹰等猛兽猛禽的爪、牙、骨和羽作装饰。在居室的屋檐和墙壁上吊挂一排排兽角兽头,这也是对力量和勇敢的崇尚和夸耀。@①人亦如此,挽弓佩刀,喜用兽角、牛头作饰。从衣饰、居住、游艺等民俗形式和活动中无不表现出西藏各族人民刚强、豪放的民族性格。
诚信无私是西藏各民族普遍信守的道德原则,也是人们关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人们以诚实为美,推崇公正无私,待人诚恳热情,极为重视友谊。这些道德原则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与自然原因,与人们所处的人地关系和生产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当人还不足以取得对自然的支配地位时,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公正无私、真诚信任,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个人离开了群体就等于死亡,集体力量的扩大就意味着对自然的敌人和社会的敌人的胜利。因而每一个氏族成员都有着对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老的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和原始民主培育了人们诚挚的无私的心灵,也强化了对朋友的友谊。这些古老的道德原则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承继下来,已成为一种传统美德受到人们的信守和珍视。
诚信、无私与重视友谊在西藏民俗文化中有着鲜明的表现。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择偶和交友时将诚实和正直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到藏族家做客,无论是否相识,主人都会捧出甘醇的青稞酒和浓香的酥油茶热情款待。与藏族交友,他们可以掏出一颗诚挚的心,愿为你付出一切。
当你到珞巴族、门巴族和人居住的喜巴拉雅山区游行,会在路旁沟畔见到一些装有物品的背篓就地摆放,背篓上压有石块或木棍,表示这是“有主之物”,任何人都不会去触动这些已有主人的东西。珞巴族谚语云:“不捡不是自己分内的东西,不收不是自己种植的庄稼。”珞巴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会倾其所有招待,客人吃喝越多主人越高兴。一些部落的待客 西藏各族人民对朋友、对客人无不是真诚相待,诚信无欺。
当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西藏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 参考 文献 】
[1] 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2] 西藏自治区文物 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M]。文物出版社,1985.
[3] 中国 社会 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拉萨曲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 徐华鑫。西藏自治区地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5] 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 西藏文史资料选集(十)[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7] 王尧、陈践译注。郭煌本吐蕃历史文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8] 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等译。红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9] 巴卧·祖拉陈瓦著。贤者喜宴(藏文版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注释:
@①原字亻加登
[论文关键词]谚语 男性择偶观 女性择偶跣 原因
[论文摘要]谚语是产生于民间,活在广大群众中的百科全书,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中国传统婚姻观和择偶观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配偶以及婚姻生活的选择。本文以谚语为载体,试从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中的男女择偶标准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引言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可见谚语来自民间,既是群众经验累积的概括,又是流传于民间、形象通俗而富于意味的语句,是我国民间园圃中的一支奇葩。颜语具有口语化、智慧化、普通化、规范化、化等特性,被称为精美的“哲理小诗”,“科学小诗”和“智慧的语中之盐”。谚语为广袤多彩的民问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和一份魅力。在浩瀚的谚语之海中,有很多反映恋爱、婚姻主题的民谚,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恋双,马恋群”等一些谚语折射出的婚姻观、择偶观,对现代人的婚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十分重视婚姻,男女双方结为夫妻,不仅是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理需求,更是延续、繁荣的重要保障。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在婚姻问题上,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是极其慎重的,对于男方来说,“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不好庄稼一季子,说不好媳妇是一辈子”;对女方而言,“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梳头不好一朝过,嫁夫不好一世错”。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期望模式去寻求选择爱人,这种期望模式亦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择偶标准。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文化、性别上的差异,男女在择偶时的标准是不同的,各自有所侧重。谚语以自己灵活生动的表达方式,巧妙、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以及男女的各种择偶标准。
二、从谚语看男性的择偶标准
(一)品行准则
传统的中国家庭注重婚姻的稳定,强调从一而终,白头到老。而良好的品德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块基石,因此,男子在择偶时十分注重对方的品行。所谓品行好,按照中国人的人格模式,女子应该温良恭俭,勤劳善良,能忍会让,心灵手巧。聪明的男子在选择自己的终生伴侣时,往往看中女子的内在修养和高贵品质,这种在汉语谚语中得以集中反映:“家有贤妻,男人出息”,“娶个贤德妻,奠好孝子贤孙基”;“老婆不好夫遭殃,鞍不好马受罪”;“贤妻令夫贵,恶妻令夫贱”。一个善良的妻子,不仅能协助丈夫操持家务,更能子女,影响后代。如果择偶不慎,娶了德行不好的恶妇,则是婚姻生活的一大不幸。
(二)忠贞准则
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儒学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女子影响至深,它强调女性对感情贞贤不移,对男性惟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男子评价女性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坚贞专一。例如“忠臣不事二君,贞妇不事二夫”;“一女不吃两家茶”;“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而很多守寡的女人如果再嫁,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歧视。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洁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禁锢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
(三)容貌准则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貌美可以赏心悦目,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易使男子产生爱慕之情。但在谚语中反映出的内容却是完全相反的:“丑媳妇家中宝,俊媳妇惹烦恼”;“莫图颜色妇,丑妇家中宝”。“媳妇娶的丑,能活九十九”。这种“反常”的择偶标准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记载: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源是由妹喜、妲己及褒姒造成的,从而使三女子落得遗臭万年的恶名。社会原因,一方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婚姻制度主要是嫔妃制,上层统治者从民间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人宫做宫女或嫔妃,大多数女子人宫后便像藏品一样被埋进冰冷死寂的深宫后院,甚至终身享受不到正常应有的天伦之乐;另一方面,美貌的女子即使不被选人宫中,也是达官显贵、地痞流氓猎艳的对象,而一些俏女子,更容易遭受种种诱惑,有可能招惹是非,成为家庭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证家庭的稳定,婚姻的幸福,大多数男子情愿娶个相貌平常的女子,生儿育女,过安稳日子。
(四)年龄准则
在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年龄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一般是男方年龄大于女方年龄。谚语说:“男大十岁不为大,女大十岁做妈妈”;“娶妻要小,嫁汉要老”;“男大女小,团圆到老”;“男大一,好夫妻,男大二,过一块,男大三,抱金砖”。因此民间择偶多是男大于女,这种男女婚龄差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男女生理的差异,《家语》中有:“男子十六通精,女子十四而化,则可以生民矣。”由此可以看出,女子比男子发育得早,在这种情况下,男子婚龄大于女子,符合人类生理发展的规律。二是由于、风俗习惯的制约,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男女婚龄做了规定:唐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婚嫁”;宋嘉元令“男十六,女十四,发婚嫁之期”。千百年的婚龄法律条款都是男比女大两岁左右,这不能不影响到人们的择偶观念。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即认为男大女小才是绝配,女大男小则是一种丑的不吉祥的现象,如“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屋脊坍;女大五,赛老母”。
(五)门第准则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中,历来十分强调门当户对,即选择配偶时,双方家庭的门第要相等,条件要相当,个人条件要相当。正如谚语所说:“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穷来莫配富亲,矮来莫爬高墩”;“天上的月亮要不得,富人的姑娘讨不得”。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之所以重视门第、家世,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以及维护血统的高贵,特别是统治阶级,强调在本阶级内部为子女寻找配偶,是希望通过亲缘关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保持家族的荣誉和声望,巩固家族的世袭统治。而底层平民受条件所限,也大多在自己的阶层里寻找配偶,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经验:同一层次的人互为婚姻,除经济条件外,思想意识、水平、情趣等相似点也较多,在生活中更容易协调,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六)家教准则
为了选择人品可靠的妻子,男子在挑选配偶时往往非常慎重:“买匹骏马需考虑一日,娶媳妇要观察一年”;“买锅要敲打敲打,娶妻要了解了解”。在选择配偶时,还很注重女方母亲的品德修养,如“捉猪儿看母猪,说媳妇看父母”;“母要癫狂,女必轻贱”;“娶女看娘,种树看种”;“买屋要看梁,娶妻要看娘”。为什么人们把未来岳母的品德看得这般重要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女儿的言谈举止受母亲影响最多,母亲常常是女儿生活品行的老师,这种对婚姻当事人家风家教参考的观念和做法,表明了传统社会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
三、从谚语看女性的择偶标准
(一)注重才能
几千年来,传统的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才能对于男子来说极其重要,男子可以凭借知识和才能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才能是男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凭借,男子以才而不是以貌� 因此对女性来说,理想的婚姻是“郎才女貌,一双两好”;“才子配佳人,瘸驴配破磨”;“郎才女貌,白头偕老”。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宁要才,不要财”,这里的“才”指的是“人才”、“文才”,而“财”指的是钱财,包括门楼、谷仓和田庄等家产。在女性择偶观的谚语中,反映这种要“才”不要“财”的占女方择偶观谚语的47%,比如,“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家当”。
(二)注重感情
在封建里,大部分男女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构建婚姻的基础,特别是女性更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一切由父母和兄弟做主。往往是两家门第相当,双方儿女的生辰八字经命馆审核,彼此不冲克,才可订婚事。及等拜天地,人洞房后,新人才初次谋面。这种包办的婚姻使婚后生活的幸福指数成为未知。另一方面,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倾向于浪漫,所以她们在内心里渴望爱情,渴望有感情的婚姻。在择偶时,对于情感的注重远超过对容貌的苛求,精神的相濡以沫更胜过相貌和财势的诱惑,所以谚语有云:“只要感情在,麻子脸上放光彩”;“宁嫁个投缘的,不嫁个有钱的”;“不求富家子,只爱如意郎”。
(三)注重人品
中国渊源于思想,可是儒家的开山鼻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下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定论。受此影响,统治者和思想家差不多都认为女性天性深处就有邪恶成分存在,如不严加管束,就会在男人的家庭和社会里酿成一种灾难,他们极力主张将难以驯服的女人置于父权社会权利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因此一直在用双重标准要求男性和女性,这在婚姻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周公、孔圣人的法典中,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恪守节操;至于男人是不必在乎这些的,一夫多妻,三妻四妾是权势的象征,寻花问柳是男人的自由,谚语有云:“头妻嫌,二妻爱,三妻愿叫祖奶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女性在择偶时更注重男性的人品,人品好,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谚语有云:“不贪千担田,只求丈夫贤”:“宁嫁给好汉子拉马镫,不嫁给恶汉子当祖宗”;“不看穿,不看戴,单看男方人实在”。
(四)注重对方的职业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所以读书、种田、对外交往联络、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职责;而生养孩子、伺候老人、照顾丈夫、洗衣做饭、织布纺线是女人的职责,女子婚后生活完全依赖于男方。因此女方在择偶时,就把男方的职业当作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比如:“嫁给读书郎,夜夜守空房”;“嫁人要嫁读书人,说起话来好斯文”;“嫁给种田郎,带泥夹污上棉床”;“嫁人要嫁种田郎,日同三餐晚同房”;“嫁给裁缝郎,布头布脑满棉床”;“有女莫嫁捞鱼郎,一年三季守空房”。以上谚语说明当时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态。
从以上谚语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在择偶标准上是有差别的,男子在择偶时重在选择坚贞专一,品行优良,家庭相当,容貌一般的女子;而女子在择偶上重在选择有才能,有品行,两情相悦的男子。由此可以看出男性在择偶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实际,而女性较男性则更多浪漫情调,而且伴随着中国漫长的封建,谚语中反映出来的旧时期择偶标准带有强烈的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色彩。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 因此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米贵老婆贱”之类的谚语很少有人使用,它们只存在于书本里,作为一种“活化石”来研究中国传统的婚姻关系。今天,通过谚语对它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使我们对中国传统婚恋观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婚恋观给予,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和困惑。
风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它透视着每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生活习惯和生活变化。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风俗,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这个地区,才能更容易地在这个地区生活。“入乡随俗”这句成语就在某些程度上道出了了解一个地区风俗的重要性。为了更多更全面了解我们诸城的风俗习惯,我深入村落,对我们的民风民俗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整年最紧张的一个节日,怎样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汗青生长中,形成了一些较为牢固的民风风俗,有很多还相传至今。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穿新衣、放炮竹、拜年、祭祖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春节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 在诸城大地,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从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腊月二十三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老百姓在这一夜将灶君像贴在厨房的墙壁上,用水饺,柿饼软枣等作为祭品,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户主对着灶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过了二十三,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瓜子,并采购吃的用的东西。有些百姓要磨粉蒸糕,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糕"和"高"是谐音,人们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市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蒸松糕,有些地区盛行蒸的是粘糕,还有的人蒸蒲鞋底糕。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屋子”,据《吕氏春秋》记录,我国在尧舜期间就有春节扫尘的民风。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旧年的穷运与不利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到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洗濯种种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高兴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高兴氛围。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剪纸——窗花。窗花不但衬托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也集装饰性、抚玩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好,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归纳综合和浮夸本领将吉事祥物、精美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衬托得红火富丽。春节贴“福”字,是我国百姓间由来已久的民风。“福”字指福分、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更充实地表现这种向往,有的人索性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现“幸福已到”“福分已到”。民间尚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种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收、龙凤呈祥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致、对偶、简便、精良的笔墨刻画,期间配景,抒发精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势。每逢春节,无论都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