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优秀19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区域经济学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跨区域水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以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我国跨区域河流水污染长期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公共资源性质和外部治理缺乏市场机制。因此,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与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等措施是实现跨区域水污染有效治理的必然选择。
作 者:赵自芳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刊 名:技术经济 英文刊名:TECHNICAL ECONOMY 年,卷(期): “”(3) 分类号:F2 关键词:跨区域 水污染 经济学分析 政策建议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经济学论文
摘要: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历史上曾经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十年� 在当前知识经济及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黑龙江省将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内外各种便利条件,着力发展具有龙江风格的旅游业、绿色生命健康产业、大力扶持微型企业、扩展多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在中国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过程中,黑龙江省将成为最具投资潜力、拥有最大发展空间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比较优势
一、黑龙江省与我国部分经济增长较快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80年代黑龙江省GDP与广东相当,为广东省的1/3,不到广东省的1/4。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3年里,黑龙江省与广东省的GDP差距由1万亿扩大到了2万亿。
在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落后于其他两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经济增长契机,单从地理位置上看,黑龙江和辽宁具有相对较强的地缘优势,辽宁省拥有黄金水道和天然良港,成熟航线连接全球,辽宁的私营企业在东三省来看是走在前列的,而且辽宁的私营企业还具有相当的外向性;黑龙江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斜贯穿本省,形成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和东南部的松嫩平原。
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黑龙江省是全国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占有耕地7.7亩。农业是黑龙江的一大优势产业,是全国著名的“北大仓”。另外,与吉林省相比,黑龙江具有较好的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资源。这表明,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扬长避短,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指日可待。
二、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内主要国家经济合作发展现状
1.在与蒙古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中,在地理位置上,蒙古国的东方省是黑龙江省的近邻,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土壤质量相似。东方省有适合于种植业的(没有被工业污染,且不需要化肥)肥沃土壤。利用这种有利条件,黑龙江省可以在东方省投资或合资建立蔬菜种植场,种植对人身体健康有益的目前在蒙古国还没有开始种植的高级蔬菜。这些无污染无化肥蔬菜除了在蒙古国国内销售外还可以出口到中国,这些产品因为对健康有益,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黑龙江的蔬菜种植专家可以帮助培训种植蔬菜的技术人员。
2.在与韩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中,黑龙江省与韩国的。经贸往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以间接贸易为主。1992年中韩建交后,黑龙江省利用地缘、资源、亲缘等优势,大力发展对韩经贸合作,成绩斐然。自以来,韩国与黑龙江省之间的贸易水平一直呈缓慢发展趋势。,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导致双边贸易额大幅减少,进入开始出现回暖势头。
3.在与日本的国际经济合作中,黑龙江省与日本的交往历史悠久,早在13前的盛唐时期,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曾经是古代渤海国的首都。
有史料记载渤海国与日本在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有过频繁的往来。据说这一关系一直持续200年之久,今天的日本也是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4.在与俄罗斯的国际经济合作中,中俄两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较快,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出口的最大通道,也是自俄进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三、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一)充分发展旅游业
黑龙江省应充分发挥冰雪、湿地、森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集冰雪体验、湿地观光、避暑度假、商务会谈、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资源方面,黑龙江省山有大、小兴安岭,江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湖有兴凯湖、镜泊湖,还有中国最大的森林生态度假区,大部分地区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是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难得场所。黑龙江有北极村—漠河,日出点—东方第一哨,世界地质文化遗产—五大连池,还有刚刚回到祖国怀抱的黑瞎子岛,是领略祖国风光的好去处;黑龙江省有珍贵野生国鸟丹顶鹤的故乡—齐齐哈尔扎龙,世界上最大的濒危猛兽东北虎的养殖基地—横道河子东北虎人工繁殖基地和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黑龙江省还有众多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可以借助旅游的机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民俗风情。
在延边口岸,旅游景区以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近代俄侨、犹太文化、现代北大荒文化、大庆文化、知情文化等基本�
(二)以发展绿色生命健康产业为特色
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大约是吉林、辽宁两省的2.5倍,牧草地面积是吉林省的2.1倍,辽宁省的6.3倍。在东北亚地区主要农产品中,黑龙江省谷物、大豆产量全区第一位,甜菜、水果产量居第二位,芝麻、花生产量居第三位;此外,黑龙江省是世界亚麻主产区,麻类产量仅次于印度和孟加拉,牛奶产量仅次于蒙古。
黑龙江省有丰厚的没有受污染土地资源,是全国第一个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省份,全省经过认证的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576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38.4%,在中国销售的绿色食品中有1/3来自黑龙江省并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
今后黑龙江省应坚持走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之路。全面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战略,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或和发展绿色农业为重点,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的粮食、蔬菜、养殖和山特产品开发,种植、加工、质量标准国际化,合作项目国际化,延长产业链,通过实施“打绿色品牌、走特色道路”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绿色食品产业领先地位,并利用东北亚国家市场空间巨大、消费能力旺盛的客观条件,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推广到东北亚。特别是要抓住日本灾后重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引进日本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与日本合作种植日本国内市场的农作物,甚至就地建立日本食品加工企业,促进黑龙江省对日本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促进食品加工产业结构优化,改变以往原粮南下、品牌食品北上的黑龙江省农业产值增加值少的不利地位。
(三)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及多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黑龙江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民营化”的步伐迈得还太慢,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同发达地区相比还很低。
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鼓励创办微型企业,发展双边与多边贸易,加强与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如,抓住灾后日本重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在黑龙江省建立日本食品工业园,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向高精、安全、绿色方向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如,从现实看,中俄关系发展稳定,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可以将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相结合,不仅能够带来区域内的贸易增长,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从而带动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提高两国人们的福利水平。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石油、森林、煤炭等战略资源保障区,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提出并实施了“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发展战略,特别是着力打造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绥牡东对俄出口贸易加工区,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
在中国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过程中,黑龙江省将成为最具投资潜力、拥有最大发展空间的地区之一。
参考文献:
〔1〕那·图木尔。蒙古国东方省与中国黑龙江省经济合作[C].第四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文集,,(6).
〔2〕曲伟。黑龙江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1).
〔3〕林珉璟。韩国与黑龙江省贸易现状及展望[C].第四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文集,2011,(6).
〔4〕衣保中等。建立中俄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C].第四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文集,2011,(6).
〔5〕张秀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及黑龙江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C].第四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文集,2011,(6).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分析论文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推动。从长远发展来看,相关部门需要对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从而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措施。交通运输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能带动交通运输发展,应对区域交通动输发展的整体部署加强重视;推动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区域制度规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和持续加强的经济全球化使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很多国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上都将区域一体化作为主要策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速度能够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过于滞后或超前发展的交通运输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在区域经济大系统中,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子系统,紧密联系着区域经济,两者不但相互制约,而且相互促进。想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成为客观基础和必然要求。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概况
(一)区域经济所谓的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和内部因
素在相应的区域内相互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可以将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充分反映出来,特别是表现为能否合理的利用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能否通过合理布局地区之间的生产力使其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单一的经济指标是无法完全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思量时需要全方位进行,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能够有效结合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对国家经济中地区经济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分析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的发展现状;三是分析方案是否能够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或者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分析其协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使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对基础设施的适应。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交通运输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需要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来打破,按照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能够统一规划交通资源,使组织与协调工作保持合理性,从而确保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运转正常,同时创造便利条件使交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此同时,可以使交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从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一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要载体,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相符合;二是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不是叠加汇总各类运输方式,主要是把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整体性、创新性以及全局性;三是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其中一体化中包括政策要素、规划建设以及市场要素等;四是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通过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得到充分的展现,另外也使各种运输方式得到健康发展。
二、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措施
(一)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影响着交通运输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提升,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就是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同时可以有效整合产业结构资源以及地区之间的布局,对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较,区域经济特有的特征为关联性、一致性及层次性。在划分区域经济系统时能够根据这些特征把区域经济系统划分为区域生活、发展条件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1.交通运输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交通运输业已成为其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进一步保障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长期的实践能够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区域经济研究分析能够看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和制度,而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在区域经济活动中作为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各个部门,可以使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得到充分实现。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如果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同样能够增加区域内的大量经济收入。另外,在国民经济中,交通运输业作为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样作为区域内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对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产业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利用,使其和谐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区域经济能够带动交通运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交通运输业高标准的运输需求能够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来满足,同时对于交通运输业的整体规划目标,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不断升级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还可以对运输布局和运输结构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均衡状态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得到不断进步和完善。现如今,在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重要载体,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想要推动交通运输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需要将以下两方面做好。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给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条件。所谓的区域可达性主要是指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所存在的便利程度。提高区域可达性,能够使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得到促进,使区域和外界的沟通联系得到加强,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运输成本的不断减少和运输距离的进一步缩短,能够使区域的区位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使其在区域内更具有竞争优势;二是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增加,确保不会间断联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作为重要组成部门,能够使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交通运输业作为区域间的人和物等要素之间的重要载体,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合理的优化配置各个地区的资源,同时将区域优势进行充分展示,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使市场一体化的规划目标得以实现。
(二)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措施
1.对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整体部署加强重视。合理地配置区域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布局以及运输结构,同时对多极化、网络化的运输系统进行同步建设。将行业界限打破,对各类运输方式积极发展,确保分工合理,使综合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2.推动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必须打破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从而确保多样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不断强化,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另外,还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市场的交易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保障区域内合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使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3.促进区域制度规范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对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制定,确保区域内的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和发展,使多头管理有效减少,确保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将行业垄断行为打破,使市场规定更加透明和公开,从而推动区域统一的市场发展。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看出,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通过有效措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将交通基础建设不断完善能够便于区域分工的强化,使区域贸易得到加强,使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得到促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公路的运输能力和承载能力。当前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日益重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
作者:秦春亚 单位: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来逢波,任建兰。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4).
[2]徐阳,郗恩崇,苏兵。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2).
[3]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4]徐阳,苏兵,姬浩。基于城市圈经济的陕西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3(12).
[5]王桂国。浅议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科技创业家,2013(23).
区域旅游投资与经济发展论文
1、旅游投资经济影响系统的逻辑分析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旅游投资经济影响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第一,可以有效增加目的地的游客数量。借助旅游投资,旅游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可以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极大地加速区域人才、物资、信息的流动,提升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增加旅游地的游客数量。
第二,发展旅游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旅游资源高禀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旅游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转移,提高全社会就业率。
第三,旅游投资直接增加了全社会的经济需求,一方面增加旅游产业各个部门如饭店、景区、旅行社、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相关产业如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的配套发展,从而提高当地的GDP。
2、旅游投资经济影响SD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系统分析,适当引入其他相关变量,可建立旅游投资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3、实证研究
文章以西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旅游投资行为的'经济影响。根据《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西藏自治区的实际,文章确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娱乐业6个行业作为西藏自治区旅游特定行业,以这6个行业的投资总和作为旅游投资。模型仿真�
3.1模型检验
文章选取模型中的三个积累变量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的起始时间为1999年~2008年,共10年。选取的建模工具是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GDP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1.52%,标准差为1.3%;就业人口仿真值与历史值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0.41%,标准差为0.33%;游客数量仿真值与历史值的绝对相对误差的均值为2.57%,标准差为2.2%。因此,从历史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可以代表现实系统的运行状况。
3.2积累变量模拟输出
在未改变任何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仿真模拟,得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等三个积累变量的模拟曲线,如图2的run所示。仿真时间从1999年~2030年。由模拟结果可知,在已有的旅游投资条件下,到2030年,西藏自治区GDP值约为3431。8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3%;就业人口288.96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62%;游客数量达到2050。75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15%。通过仿真结果,西藏自治区2030年旅游收入将达到410。15亿元,旅游收入增加值143.55亿元,占GDP总量的4.18%。模拟结果与当前西藏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较为吻合,并且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的预测大体相同。
3.3决策分析
利用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改变旅游投资比例,分析旅游投资对西藏自治区GDP、就业人口与游客数量的贡献,如图2所示。图2中,run表示未作任何参数改变的模拟结果,run1表示旅游投资比例降低5%的模拟结果,run2表示旅游投资比例增加5%的模拟结果。从run到run1,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下降,GDP、就业人口以及入藏游客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减少到3190。26亿元,减少了7。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减少到236.13万人,减少了18.28%;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减少到1842。64万人次,减少了15.02%。从run到run2,随着旅游投资比例的增加,GDP、就业人口与入藏游客数量都有所上升。GDP的模拟数值在2030年由3431.89亿元增加到3845.24亿元,增加了12.04%;就业人口的模拟数值由288。967万人增加到315.04万人,增加了9.02%;游客数量的模拟数值由2050.75万人次增加到2397。41万人次,增加了16。9%。
由此,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加大对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投资,重点发展旅游事业可以使得西藏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平稳的发展,并且对扩大西藏就业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通过追加旅游业投资,可以极大地增加西藏的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第三,随着西藏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慢慢凸显出来,闲置劳动力的增加无论对西藏经济还是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负面的影响,而通过加大旅游投资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来带动就业的增加,是一个十分现实可行的战略决策。
4、结语
系统动力学建模是研究社会经济领域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旅游投资经济影响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确定边界的前提下,通过分析系统内部各关键要素之间的数量联系,建立了关于旅游投资经济影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直观的描述,对旅游投资行为做出内部结构上的解释。然后以西藏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初步结论是:适当加大旅游业的投资,对西藏地区GDP的发展、就业人口的增加以及游客数量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1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依然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考虑到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强,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学生很难理解透这些理论知识,难以做到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2.2教学方法落后。就当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来看,教师依然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负责听,知识的传授主要靠板书这种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比较机械,不够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就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评价来看,教师依然以理论评价为主,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由于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关注课本知识,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一、我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重大挑战,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直接将经济发展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这里的条件允许范围包含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允许,也包含着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社会公众的心理状况、技术利用等的允许,是一个保证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为虽能引起经济的临时性发展,但必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经济发展后遗症。在我国,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环境的治理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这已经是近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党和国家一直注重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占上风的事实―――宁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也要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手中有钱、人人幸福指数持续下降的局面。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于政策得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在可控范围内。我国虽然也强调环境保护,但彻底实施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从近几年治理雾霾开始,加上许多诸如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国的经济转型。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可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等的差距随着整体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开始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依然尖锐。几十年前,经济落后、技术落后……许许多多的落后,为了某些需求,导致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的社会发展局面的出现。现如今,经济总量已经是过去的许多倍,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处于高水平。环保技术、治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矛盾依然尖锐,这就值得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思考、研究、引导。
3.城乡差距加大,城市化进程依然高速前进。城市是经济的发展核心,农村是经济的基石,二者相互促进,是社会发展的伙伴。但是,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参与者,他们进入城市有着形形色色的原因,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城市经济好,工资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城市的生活环境好,交通、银行、超市、学校等等均超过了农村;三是农村就业困难重重,甚至除了务农,无所事事,而城市有许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有的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持久的城市化进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的消亡。据有关机构统计,近,我国每年约有600个村庄消失,已经超出了社会发展的正常合理区间。究其原因,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许多多多的不良社会发展现象。虽然,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仍需在政策机制上进行约束与引导,以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下大力气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长期坚持的全部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1.利用政府公共投资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公共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有政府不能在微观层次上直接介入企业活动领域的特定认识,这些政府投资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因此这些资本被称为公共投资,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政府公共投资可以在局部范围内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政府公共投资,可以给区域经济发展搭建快速发展平台,不仅使投资本身刺激消费需求,活跃经济增长,还能大大降低民间投资的风险,使其他的民间资本进入区域经济发展框架,多维度地促进经济腾飞。
2.实施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的全民发展方式。经济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内存在和发展的,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出台鼓励性的投资经营政策是各个国家经常采用的手段。在我国,有关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较多,但多是宏观指导性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漏洞。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可以参照我国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制度进行,享受优惠条件的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是否呈现高态趋势等。在优惠政策上可以有地方政府的现金奖励,也可以有所得税常年减免;可以有增值税部分比例返还,也可以申请无偿研发经费补贴;可以在贷款或利息给予优惠,可以在购买土地价格方面给予优惠等。
3.优先发展循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不同,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但两者存在正比例相关关系,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有的地方空气污染、水土污染很严重,几乎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优先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经济实体,让他们承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健康的唯一出路。
四小结
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由各区域经济构成的,总体上的高速发展固然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地方区域经济学论文
一、地方性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 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学论文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专 业: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姓 名:张超
准考证号:09031265
身份证号:130203198604050056 联系电话:13933361024 是否申请学位:是
目录
1.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1 2.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比较?1 2.1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演化?1 2.2 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2 2.2.1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2 3.金融危机对四个区域的经济影响及比较分析?3 3.1金融危机对四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 3.2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比较?3 4.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建议?4 4.1内资与外资要兼顾利用?4 4.2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应并行发展?4 4.3民营经济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4 4.4产业的调整应向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4 参考文献?5 致谢?6
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沿海四大区域经济模式为例
张超 石家庄考区
摘要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开始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较明显影响,代表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州地区、温州地区、泉州地区及东莞地区经济也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依据此次金融危机前的数据,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活动主体特征、贸易方式、经济开放度等方面综合比较四种模式的异同,并利用的数据,通过比较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8个经济指标变化分析各地区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调整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影响
1.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呈现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并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温州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泉州为代表的“泉州模式”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模式。这些区域模式的形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逐步蔓延的形势下,探讨分析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的不同影响和差异反应,对总结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调整转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整体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切实的意义。
随着近三十年来苏州、温州、泉州、东莞地区经济的突出表现,以这四个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角度和观点也很多。对于四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大致可概括为:(1)温州地区依靠内源性资本,重视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并以本土企业开展一般贸易和境外投资为主;(2)泉州地区依靠内资并引进侨资侨汇,以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逐步融合为基础,注重国内市场,兼顾国际市场开拓;(3)东莞地区依靠港澳台等外源性资本,以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贸易为主;(4)苏州地区依靠欧美和新加坡等外源性资本,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但相比于东莞,苏州的引资规模和质量更高。
对于这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和结论就不尽相同。林俐、徐徐基于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内向、外向视角,对温、苏、泉三地的经济国际化程度进行测算及比较,认为内向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排序为苏州、泉州、温州,而外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州、苏州、泉州。蔡建娜()通过对温州和东莞两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外发型和内源式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认为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特征,但在增长效率上珠三角模式远远落后于温州模式;窦开龙()认为经济发展无固定的模式,清晰的产权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经济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施端宁、陈乃车()认为从苏南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民营化改革结果来看,依靠民间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更具有全国一般的意义;而张一力()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温州和苏州分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并得出包括“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在内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将殊途同归,向双高型演进。
自从3月美国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和其后逐步酿成全球性金融海啸以来,上述四种区域经济模式由于其固有的外源性特征而均受到冲击, 对于这种差异性及其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尚未作出足够的反应,然而该问题的重要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
2.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比较
2.1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演化。
1.苏南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南模式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为主,地方政府主导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而在90年代中后期,通过产权体制改革,并借助浦东大开发及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会,苏南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特征为“以国家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在苏南模式的引导下,苏州地区不但稳固推进纺织服装、冶金、化工、机电等传统产业,并且及时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电子信息、新型材料、轻型汽车及配件等六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2.温州模式。早期的温州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同专业市场、农民购销员和民间信贷相结合”(董辅乃、赵人伟,1986);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新温州模式突破了以家庭工厂、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限制,逐步向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全球化迈进,大力发展“走出去”的开放型经济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引导下,温州地区形成了服装、鞋类、低压电器、眼镜、打火机等10多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很高,产业配套体系趋于完善。
3.泉州模式。泉州模式是在晋江模式的基础上扩展形成的,早期晋江模式的特点可以理解为“以
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侨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产小洋货为特征,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施永康,1995)。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泉州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发达的集群经济,特色的县域经济,活力的品牌经济,发展的创新经济和新型的文化经济”。在泉州模式的引导下,泉州现已聚集起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生物制药等五大新兴产业。
4.珠三角模式。传统的珠三角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为主导,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这个时期的引资政策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贸易模式以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模式为主。但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以引进外资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珠三角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充分运用市场规则,变政策优惠吸引外资为配套产业引导外商投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此模式引导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纺织、电子、玩具、钟表等传统产业集群。
2.2 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四种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按照经济资本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第二,按照贸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贸易导向型模式和外资导向型模式。这部分的比较分析将以金融危机前的数据为基础。 2.2.1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
根据表1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可以看出:相比于温州和泉州较为弱势的。引资力度,苏州和东莞在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上表现出强劲的态势,两者之间的绝对值相差了一个数量级,显示了苏州和东莞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烈的资本外源性。四个地区中引资最少的是温州,不但在当年的绝对值和依存度上表现为最低,而且自1984年到20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18.21亿美元,甚至不足苏州单年的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鲜明的资本内源性。而泉州地区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同时,借助侨乡优势,大力引进侨资侨汇,嫁接本土企业和创办外资企业,在资本的利用上表现出其介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中间路线”特征。以上内源性、外源性及“中间路线”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结果。
表1 2006年温州、泉州、苏州、东莞各项依存度指标
地 区 经济开
实际利用外
外资依
对外贸易元)
温州 泉州 苏州 东莞
42.47 25.63 156.39 122.95
4.63 9.20 61.72 18.08
1.97 3.78 10.00 5.38
98.94 54.91 1742.64 842.21 +境
外投资依存度。②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产值比重以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基底。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首先,四大模式在经营主体方面存在差别。从表1的最后两列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在外源性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内源性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以2006年为例,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822.55亿元,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值为3838.65亿元,占据了近80%,而苏州也高达66.52%;与这些数字成巨大反差的是,该比例在温州只有6.6%;而与“中间路线”特征相映衬的是,泉州地区这一比例只是略高于50%,说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的协调性。
其次,四大模式在对外开放度方面存在差别。对外开放度是衡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本地区经
外贸依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
(%)
放度(%) 资(亿美元) 存度(%) 额(亿美存度(%) 业产值(亿元)及比重
43 23 288 256
180.02 1476.25 8319.42 3838.65
6.6 55.16 66.32 79.60
注:① 经济开放度的计算方式为:对外开放度=(进口+一般贸易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外资依存度
济发展对于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由表1的第二列可得,四个地区中对外开放度最大的是苏州,其次是东莞,均高于100%,说明外源性经济在大力引进外资,发展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这也可以从表2第六列外贸依存度指标中看出。相比之下,温州及泉州的经济开放度则低很多,而从两者的外贸依存度来看,说明温、泉两地区非常重视内贸,在进行国际开放的同时,通过区际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
再次,四大模式在形成的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别。借助于引入外资所带来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相比之下,外源性经济的产业结构会优于内源性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以经济开放度最高和最低的苏州与温州的比较为例,2006年,两地的三次产业比例基本相似,分别为:1.9:65.4:32.7和3.5:54.7:41.8。但苏州近年制造业发展更快,在第二产业内部,苏州主导产业的层次明显要比温州高许多(张一力,2006)。苏州主导产业近年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普通机械制造等为主,温州的主导产业以皮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为主,两个地区在产业高度化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从出口商品的结构上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最后,以上差别带来四大模式经济指标的差异。由表2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可得,外源性经济在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上要明显高于内源性经济,苏州的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温州的2.6倍和3.7倍,反映出外来资本对创造当地GDP和工业产值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在关乎区域居民实际富裕程度的相关指标上,外源性经济并没有带来同比例的提高,在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和人均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方面,苏州甚至比温州还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仅比温州高一点,说明在外源性经济中,经济利润的大部分被外资企业拿走,有别于内源性经济“藏富于民”的特征。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2.2.2贸易导向型模式和外资导向型模式
由表3“贸易方式”项的相关数据可得,苏州地区和东莞地区都是典型的以外资带动外贸,以加工贸易作为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方式的“外资导向型”经济模式,温州则主要是利用
注:本土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本土民营企业以低价、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导向型”模式,而泉州则走“中间路线”,其特征是通过吸引外资发展本土企业,使本土企 这些模式的不同特征使得各地区在贸易主体、净出口依存度、境外投资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其一是贸易主体的差别。由表3“贸易主体”项的数据可以看出,“外资导向型”经济的出口额主要由外资企业贡献,而“贸易导向型”经济则主要由本土企业贡献。以2006年为例,苏州地区全部出口额为946.85亿美元,而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为852.62亿美元,占据了90%以上;同为“外资导向型”经济的东莞也高达61%;相比之下,该比例在温州仅为16.76%,但本土企业的出口额却占到83%以上。而泉州外资企业出口额比重只是略高于50%,体现了其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融合出口的特征。
其二是净出口依存度的差别。由表4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可得,“外资导向型”经济在出口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均显著高于“贸易导向型”经济,但由于其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
表4 2006年温州、泉州、苏州、东莞经济国际化指标
地 区 温州 泉州 苏州 东莞
境外投资额(万美元)
3640 532 803 780
出口额 (亿美元)
80.81 40.37 946.85 473.76
出口依存度
(%) 35.1 16.9 156.6 149.6
净出口额 (亿美元) 62.68 25.83 151.06 105.31
净出口依存度
(%) 26.7 10.6 24.5 31.3
注:净出口依存度的计算方式为:净出口依存度=净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反应外贸对GDP的贡献率。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特点,进出口顺差较小,因此对GDP的贡献率也就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而“贸易导向型”经济下的一般贸易模式,其出口总额要远高于进口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反而较大,从表4最后一列来看,各个地区的净出口依存度差距明显缩小,温州甚至反高于苏州和东莞。而在境外投资方面,继承温州模式“走出去”的战略特征,其步伐要远快于其他地区;相比之下,“外资导向型”经济的境外投资不仅数额较小,而且都以外资企业的再投资为主,对外贸出口和GDP带动不大。
3.金融危机对四个区域的经济影响及比较分析
起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已初现端倪,并在20恶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且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实行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国实体经济在此次危机中也遭受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2008年各个城市“地区GDP”、“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等8个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变化,来分析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地区间经济指标相比于危机前同期的增减幅度来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3.1金融危机对四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由表5、6、7、8可得,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8年温州、苏州、泉州、东莞四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却较往年同期有所提高,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趋势,反应出各个地区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重视及不断发展内贸的态势。 而在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上,四个地区呈现了不同的情况,即泉州和苏州的失业率在08年有所下降,且苏州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温州和东莞的失业率在08年有所上升,且东莞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剩下的6个指标中,四个地区都基本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除泉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上升外),说明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表5 2008年温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实际吸收外资(亿美元)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2.48%
NA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6 2008年苏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实际吸收外资(亿美元)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2.9%
NA
-0.1 (3.0)
A
3.22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7 2008年泉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亿元)
工业总产值 ~(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绝 对 值 或 比 率 2424.29 5319.35 758.12 2.62 119.04 1082.95 26172
增长率(%)
8.5 7.4 2.9 -57.6 17.3 19.5 9.0
与07年同期 相比增减(%)
-5.8 (14.3) -12.6 (20.0) -11.3 (14.2) -91.1 (33.5) -8.3 (25.6)
3.2 (16.3)
-3.2 (12.2) +0.08 (2.4)
等 级 D D C D B B D C
06年同期 增长率(%)
13.3 17.5 19.1 29.6 30.7 14.4 9.6 2.5
绝 对 值 或 比 率 6701.29 22103.47 2611.16 81.33 1317.23 1551.45 23867
增长率(%)
12.5 16.0 10.3 13.5 10.7 24.1 12.3
与07年同期 相比增减(%) -3.5 (16.0) -8.4 (24.4) -1.7 (12.0) -7.4 (20.9)
-13.9 (24.6) +6.1 (18.0) -2.4 (14.7)
等 级 B B A A C A C
06年同期 增长率(%) 15.5 26.3 12.7 20.6 30.1 16.6 13.9
绝 对 值 或 比 率 2705.29 4265.38 858.46
增长率(%) 与07年同期相
比增减(%)
14.1 20.5 23.5
-1.9 (16.0) -0.6 (21.1) -17.1 (40.6)
等 级 A A D
06年同期 增长率(%) 15.0 19.7 35.2
实际吸收外资(亿美元)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0 57.96 906.11 20420 1.22%~~
33.3 16.4 19.9 12.8 NA
+15.3 (17.9) -7.03 (23.4) +3.1 (16.8) -0.5 (13.3) -0.03 (1.25)
A A C B B
29.81 25.87 15.0 12.4 1.19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由于工业总产值数据无法获得,此处都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来代替。 ~~:1.22%为08年1月至10月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数据来源:根据泉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8 2008年东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实际吸收外资(亿美元)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2.56%~
NA
+0.54(2.02)
D
1.65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2007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此处城镇登记失业率根据网上相关信息估计所得。 数据来源:根据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3.2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比较
为比较各个地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本文将根据8个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与07年同期相比的增减幅度进行评级,A级代表各个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或增加幅度最大(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反),B级、C级依次递减或递增,D级代表各个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或增加幅度最小(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反)。
根据评级和比较结果可以得出,泉州和苏州所受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都为4A,2B), 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而温州和东莞所受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分别为4D,2C和3D,2C),表现出较弱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以上的比较结果,本文认为可以用各地区特有的经济模式差别来进行解释:
1、温州模式是典型的“内源性”经济模式,走的是民间资本自主推动的内发式发展路径。这种模式减弱了政府和企业对外引资的需求,阻碍了温州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因而难以有效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和专业人才。以致产业结构难以较快升级,产品大多徘徊于低端的劳密型,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而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了企业多、规模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只能靠低成本、低价。
2、东莞模式是典型的“外源性”经济模式,走的是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的外发式发展路径。但引入的外资主要来自港澳台,其目的在于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和廉价成本从事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这样不但难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升级,而且使得企业本身所获利润微薄,发展受限。且外源性模式固有的弊端还在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资、外贸,受国外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
绝 对 值 或 比 率 3702.53 7222.38 943.03 24.47 655.37 838.23 30275
增长率(%) 与07年同期相
比增减(%)
14.0 6.5 12.1 15.5 8.9 20.5 12.0
-4.2 (18.1) -12.0 (18.6) -7.1 (19.2) -4.4 (17.1) -18.2 (27.1) +1.5 (19.0) -0.2 (12.2)
等 级 C C B B D D A
06年同期 增长率(%) 19.0 22.4 18.0 23.8 15.8 16.9 10.7
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外部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上述两种模式潜在的弊端使得温州和东莞的大多数企业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据2008年最新统计,截至10到11月份,温州共有1259家(近8%)企业倒闭,东莞共有909家(6%)企业倒闭。当然相比之下,两者出现的倒闭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温州更多的表现为对本地落后企业的淘汰,这种洗礼更像是对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重组;而东莞则更多的表现为外资企业的迁移和撤资,对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3、苏州模式也是典型的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的“外源性”经济模式。但与东莞相比,苏州具备更好的投资环境,外资带有更高的技术价值和外溢性。因此,资本在引进和融入的同时推进了苏州外部导向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机电等中高端主导产业,并促进了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相对来说,金融危机对中档产品的冲击是最小的,以中国2008年1-9月数据为例,在劳密型行业出口增幅大幅下滑时,机电等相对高端产品的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3%(白永秀,2008)。
4、泉州模式则是介于“外源性”和“内源性”之间的“中间路线”模式,在贸易方式上体现为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融合出口,并以一般贸易为主。虽然引入的外资主要源于侨资侨汇,但却能很好的嵌合本土企业,从而较快得推动了产业升级。另外,根据表1可知泉州的内贸依存度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达到了77%,早在出口受挫时,泉州就开始在国内扩张市场,做自己的品牌;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下降时,借助庞大的内需市场,泉州大大的降低了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4.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温州、苏州、泉州、东莞在各自特有模式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绩,总体上来说,这些模式都是成功的,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模式都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地经济都受到了较明显的冲击,并且温州和东莞表现出了较大的经济波动性。因此,根据这些模式的不足,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内资与外资要兼顾利用
内资作为一种本地资本,它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资本的快速积累,而且,由于国内资本较强的产业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将更有力地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因此,总体上来说,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地方财政贡献率等方面,内资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外资(林民书、杨治国,2006)。但通过“引进来”的战略,特别是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则可以更好得带动本土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走出去”战略。 4.2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应并行发展
在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许多沿海城市不遗余力地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国际代工的方式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不但利润微薄而且过份依赖国外市场。但事实上,对外开放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从大国工业化的历史看,几乎所有的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强调国内需求的扩张优于国外需求(谢健,2006)。这表明,区际开放的重要性甚至可能高过国际开放。特别是近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扩大内需的区际开放和促进出口的国际开放应至少得到同等重视。 4.3民营经济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后发优势明显。与国营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具有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与外资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深的根植性,更能形成产业的扩散和企业的集聚,也更能促进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民营经济已越来越成为各地拉动投资、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4产业的调整应向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本土化产业具有更好的根植性,能更切实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在引入外资时,应注重其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使整个产业在当地形成更强的依托和根植性;专业化产业有利于做大、
做强主业,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和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应立足于主业,在专业优势地位巩固的基础上,再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进而向其他多元领域拓展;而产业的市场路径应是在扩大国内市场,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条件下,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外部市场;总的来说,地区经济的产业调整应立足于本土化、专业化,继而向多元化、国际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远鹏。《亚洲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当代亚太,第4期:52-56.
[2]杨速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J].改革与开放,2008, 第11期:25-26.
[3]裴长洪。《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J].改革,2008,第11期:31-33.
[4]白永秀。《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改革,2008, 第11期:33-35.
[5]蔡建娜。《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转型下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之比较》
[J].上海经济研究,2007, 第3期:43-51.
[6]窦开龙。《“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3, 第
5期:13-15.
[7]施端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
科学,2000, 第9期:89-90.
[8]张一力。《“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人力资本结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6.第6期:83-86.
[9]林俐,徐徐。《基于内向与外向的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比较研究――以温州地区、苏州地区与泉州
地区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8, 第10 期:57-61.
[10]林民书,杨治国。《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东莞、温州内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
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6,第5期:32-37.
[11]郭显光。《开放型经济模式的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第5期:23-26.
[12]于姝晖。《“温州模式”和“泉州(晋江)模式”的比较分析》[J].科技资讯,2006,第28期:207-208.
[13]林 俐。《温州、苏州与泉州企业的出口贸易》[J].对外经贸实务,2008.35-38.
[14]刘国良。《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J].浙江经济,2006.18:36-37.
[15]谢 健。《区域经济国际化: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2006,第10期:47-51.
致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没有他的及时督促和悉心指导,毕业设计不可能顺利完成。我能经常与他交流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他的言传身教,受益颇多。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宽厚待人的品格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做学问,还有如何做人。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与数理研究相结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比例。通过对河南省的情况分析,试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相关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 相关研究
一、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在—间,河南高等教育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毛入学率从7.5%提升到16%,可见,河南的高等教育是跨越式的超常规发展。到2月为止,河南共有各种普通高校105所,而高职院校只有44所,去掉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独立高职院校只有33所,高职生所占比例只有35.33%。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的发展速度。同时,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要在中原崛起,离不开经济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技术院校正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河南省应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单一、教育形式单一的格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河南省6年内经济发展和人口生活的变化分析
河南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省内生产总值4565亿元,比去年增长8.0%。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 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4%,全年净增人口72万。200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生产总值增长9.4%,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66.26元,考虑价格因素,上年实际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85.82元,考虑价格因素,比去年实际增长3.9%,年末全省总人口达94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1%。河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省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7元,比去年实际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比去年实际增长4.9%。20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省全年净增人口58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全年河南生产总值702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年人口增加54.3万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926.1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35.68元,比去年增加19.9元,增长O.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4%。 20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全年河南生产总值88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2%。由此可见,全省总人口不断增加,但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6年内净增人口330万人,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计算有39.6万人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河南的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河南有高专和部分本科承担一定高职培养任务,但他们套用老的培养计划,使高职教学本科化,失去了高职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因此,河南省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构建高专转换机制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河南经济发展指标及人口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影响的相关分析
1.河南省内生产总值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呈现正相关。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种正相关的样本相关系数为0.934,通过对样本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我们发现,在显著水平0.05下,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228,在拒绝域(—∞,-2.776] U [2.776,+∞)内,这种线性相关程度是显著的。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较大推动和影响作用。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也有较大正相关性。
2.河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0.95996,通过对样本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得出在显著水平0.05下,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854,在拒绝域(—∞,-2.776] U [2.776,+∞)内,这种线性相关程度是显著的。。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高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说明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人们投资于高等教育的水平在提高。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从而高等职业教育与城镇居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正相关性。
3.Y,-口的变化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负相关。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随着人口自然率的减少,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在增长,范围在扩大,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样本相关系数为—0.9591,通过对其样本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显著水平0.05下,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3882,在拒绝域 (—∞,—2.776] U [2.776,+∞)内,这种线性相关程度是显著的。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随着人口自然率的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在提高,因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35.53%,从而高等职业教育与人口的自然率也有较大的负相关性。
四、影响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第一,政治因素。国家对高职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远期发展的前景与预测,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关注和政策保障等。第二,社会的认同度因素。人们对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高。第三,经费的投入因素。办学经费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是不可能把高职办出特色的。
2.客观因素。第一,区域经济因素,如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地方经济的三个产业的结构比率,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水准,运输和物流及商贸的发展。第二,区域人口因素,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3.综合因素。第一,教师因素。教师水平和技能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的毕业生素质的高低,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工作理念。提高教师的理念品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第,二,教材因素。适合办学理念的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开发高职教育的特色教材、精品课程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第三,专业及定位因素。如何实现学校的办学定位至关重要,办出拳头专业、特色专业、品位专业才能增强学校的生命力。
五、建构河南高职发展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我们根据建构模型理论,通过以上的分析把影响河南高职发展因素分成三个维度八个层面,并结合上述对区域经济和区域人口的分析给出影响指标。在动态数学模型中的水平平面上的两条坐标轴表示高职教育发展的两条平衡的支撑腿,它们是支撑高职院校的平台,竖直方向的坐标轴是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它是决定高职教育是否健康有序发展的杠杆。内部管理是在主客观双因素这个平台上作用的。三个维度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八个挂限的有机整合,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这个雪球在原点处越滚越大,越滚越健康,任何一个方向的受力不均都有可能使高等职业教育脱离教育规律,滑向一边,影响持续的发展。在客观因素的区域经济和区域人口中我们已通过计算得到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系数。由于还没有完全完成对影响高职教育的全部因素研究,现在还无法给出客观因素影响高职教育的系数。但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最终计算出每个层面对高职教育的影响系数。
通过上述数字化、模型化,构建出动态空间的“三维——八卦”数学模型,找出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各因素的协调发展,把高职教育发展理解为“三维——八卦”雪球滚动前进图。对河南的高职教育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给决策政府部门提供了一定决策的理论依据,对高职院校的内部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公报[Z].~.
[2]河南省国民经济与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1998—2004.
[3]沈剑光,张建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31).
[4]欧阳河等.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
[5]黄克孝等.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
【摘要】随着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逐步转移,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开始没落。
该学科经历了多年研究发展历程,并处于不断转型变化中。
部分农业经济院系从农业经济学科逐步退出,转变为应用型经济学科;主流农业经济学科,将研究内容不断扩展。
具体表现为,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物供应链生态系逐步升级,转型为食物经济管理;部分学科则是演化为“生物经济学”。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迅速的推进和市场化继续深化,农业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科面临转型升级问题。
由此,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应顺应时代变化,转变研究重点,向市场研究为重心,建立以农产品食物市场为中心的一体新型农业经济学科。
【关键词】学科转型;农业经济;生物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业经济学涉及农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参与到农业生产及其关联的分配、消费与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安全成为国内民众关注的焦点,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较大挑战。
然而,西方经验表明,伴随农业部门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学科快速扩张,该学科应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在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情境。
由此,农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该学科转型。
二、农业经济学科演进阶段
农业经济学科的存在,多数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其属于应用类社会科学。
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农业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政策研究为核心;二是农村经营为主;三是转变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
具体来说,以农村经营为核心,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不断增加作物、畜产品产量,达到农场增值收益目的。
而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目的,则是需要从农业角度去分析。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解决食物、贫困及农业调整等多重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着重看到农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城市产业提供优质食物。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食物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深化中。
在未来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此推动社会对农业的产销需求。
三、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深层次结构问题,已在逐步凸显。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人才市场随之饱和,使得该学科发展与拓展面临较多的困境。
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科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一是,新型农业经济学科遭受传统经济学基础学科的压缩。
作为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工具及其理论,多数来源于基础经济学。
随着近些年公司法、经济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不断拓展,促使向农业经济领域发展,严重压缩了农业经济学科的生存。
仅从学术角度来说,基础经济学科研究影响力较农业经济学科大,由此影响了农业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
二是,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鼓励不足。
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但现阶段却严重缺乏,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依然需要许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
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仅处于旁观者地位,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力弱,决策能力不足。
同时,在决策影响力方面也在下降。
与其他专业竞争项目和教学资源时,农业经济学科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在资源选取方面尤为不利。
三是,对优秀学生的新引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农业经济学科要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大学本科从业学生。
但是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为了生存,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础学科压缩,促使该学科毕业生在毕业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在与经济学、商学毕业生之间竞争存在不对称的劣势。
与其相比,农业经济学科难以取得就业优势。
这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思考:农业经济研究专业人才,需要转换研究重心,适应时代变化,并以市场为研究主体。
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使得优秀毕业生难以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长期危机
现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
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趋势不断增大。
首先,研究经费与人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
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角较快,超越了经济增长速度。
政府预算在前期比较丰富,可以为农业研发投入大量资金。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缓慢阶段后,政府预算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对农业投入会大量削减。
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投入会逐步缩减。
其次,在重视商业研究的时代,专业人员对商业对象的研究,远超过了农业研究的'对象。
在该方面,农业增加值高,占GDP比重为百分之十。
追本溯源,现已超过三分之一认可需要农业,有超过二分之一认可居住在农村。
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稳定社会与农业生产。
如能完成中国的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比较稳定。
农业研究对象,也在国民经济体系地位下降。
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收到极大挑战。
如此,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许多优秀人才对农业经济研究逐步减少。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成熟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份额中遭受服务业、第三产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的下降,促使优秀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
在此形式下,若优秀人才持续下降,参与程度急剧减少,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发展之路
农业经济学科存在,其研究对象所处地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会经济走向成熟,由此,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
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升级,农业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也随之下降。
同时,基础经济学不断兴起、管理学的扩张,以及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这些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到农业部门,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出现被压缩的现象。
目前,新型农业经济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现状,正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食品产业随之扩大,促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经济学科要转变研究重点,需要向市场研究为重心移转;构建农业市场为研究中心,成为一体化新型农业经济科目。
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技术、制度和就业市场等障碍。
相关农业专业人士,应未雨绸缪,共同行动,为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全面转型。
【参考文献】
[1]张晶。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张晶[J].北京农业,2015(33).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郑晓杰。论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J].农业与技术,(8).
[5]宝全,乌云毕力格。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4(4).
[6]刘思成。当今管理学科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思考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1] [2] [3] [4] [5]
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探讨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河北经济发展的现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及采取的发展措施,就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就如何抢抓环渤海经济圈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本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发展;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GDP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过去由于对GDP的片面追求而忽视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过度的资源掠夺、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当代人的所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资本为代价换来的。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我们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河北省位于渤海湾的中心地带,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国内国际港口,物流顺畅。河北又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随着国家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大开发,京津冀一起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河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河北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另外,天然气、水资源也很丰富,这就为河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后的先天优势。
(2)人力资源。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驻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53841435人,占总人口的74.93%,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尚处于红利期;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42511人,占总人口的9.74%,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由于近邻京津,京津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对河北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
三、河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河北省的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虽然已有些进步,但总的来说技术含量还不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不足,这就造成了部分产品生产成本高、出售价格低的被动局面。鉴于此,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科技要素融入到新产品当中,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创建支柱性基础产业,建立颇具规模的工业聚集区,实现聚集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是绿色产业,要把第三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如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大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做好技能培训、劳务合同管理等后续管理服务工作。
3.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已形成了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在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河北省的经济振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入京津冀这一大区域,并 随着京津两地的产业饱和以及两地产业调整的需要,部分产业要从两地转移出来寻找新的。落户点,河北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积极为转移产业落户河北开创政策环境、培育人文条件,先后有首都钢铁等一大批企业迁入河北,为河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4.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成效显著。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统筹城乡发展是河北省率先推出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解决经济发展受制于土地瓶颈约束的创新举措。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实施了156项重大城建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前7年的总和,新增城市道路2500公里、绿地面积1.2万公顷,保障房建设大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释放出来的土地得以合理利用。
(1)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力争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使全省城镇面貌明显改观”的城镇化思路推动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是一个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既是经营城镇的需要,也是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的需要。河北省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期间有大量的土地上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极具吸引力。土地的放量供应既调整了住房供应结构又改善了住房供求关系。
实施“三年大变样”使得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裕,有力地维护了房价的稳定,解决了当地居民的住房困难,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投融资模式科学创新。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的推进,资金供求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河北省在开展的“三年大变样”中投入资金1400亿元,约投入3000亿元,距8000亿元的计划尚有很大的差距,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在河北的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信贷市场紧缩的宏观背景下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要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努力打造城镇建设融资新平台,就要综合运用主体融资、土地经营、规划引导、政策撬动、资本市场、项目招商等有效途径,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联动机制,多渠道解决资金供求矛盾问题。
结束语
解决河北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就要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三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使之相互促进协调推进;就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综合施治,提升“三化”水平;就要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配套经济、园区经济和劳务经济,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河北特色,这样才能够将河北的经济做优、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牛丹。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与建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5):96-97.
[2]王丽琴。增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动力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08(4):76-77.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农业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起来,采取尽可能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那么本文就对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 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且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相当重视。
我们只有把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有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本文就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与阐述,供参考。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但经济水平和其它国家相比还很低,加之我国农业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农业经济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大国,农民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只有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性;其次农业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点所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形式,而向着集约型经济增长形式发展,要改变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目前我国还未能普及农业全部机械业,
所以在农业机械化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所以我们要切实发展农业经济,进而很好的实现经济转型;最后农业经济发展是国际市场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际市场形势很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所以我们为了能适应发展迅速的世界经济,就必须不断加强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要想发展整个经济体系,那么就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
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构建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粮食品种结构进行调整的力度,致力于复种指数的提升,实实在在的保证粮食单产的增长;一方面,我们还要切实做好防止和控制病虫害的工作,深入进行粮食的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并加以推广采用,还要加快对优质专用粮食基地的建设步伐,以保证粮食的品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要突出产业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业效益,
积极改良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尽量多种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矿扩大这部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根据地区特点,将花卉、种子、饲草、旅游观光农业等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继续做好做大,将这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切实做好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要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步伐,以保证蔬菜高产性、优质性、高效性、生态性和安全性为前提,积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扩充蔬菜基地的生产规模;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使用设施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蔬菜塑料大棚技术和日光温室技术,
不断增加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让农民对设施栽培技术重视起来,对有有困难的农业,政府要予以扶持和指导;一方面,全面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制度,对于龙头企业建设配套蔬菜基地的行为要予以支持并适当予以鼓励,要保证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认证工作的开展,
而且保证蔬菜的质量稳步提升,还可以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并对其进行全程的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用这一批生产示范园作为标准化推广入户的示范项目,供其它农民借鉴;一方面,要努力推行“一村一品”。
我们要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努力将那些优质产品和那些有优势的产业都集中到有优势的区域内,以最快的速度在我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区域种植优质农化物”格局,真正的实现“一村一品“,每个镇都能生产出适合本镇的特别的优质产品,
每个村都能生产出能发挥本村优势的主导特色农产品,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产业。
全国各地的地域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也不同,所以我们要想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就必须首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考察,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出最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并进行发展壮大,等这部分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就能带动其他农业产业也跟着发展起来,
当然,然而我们要发展特色产业是少不了相关知识的支撑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需要专业性的农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而且在发展农业的时候,还要考虑农产品以后的销量如何,即市场绣球情况,要保证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状况原因分析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我国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拉大。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已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本文就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索,并力争从四个角度,剖析这一状况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综合国力;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国内生产总值在英国、意大利之后,居世界第七位。但是,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势头中却潜伏着危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总量的上升也在迅速拉大,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区域间社会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起着无可厚非的消极作用。
一、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况
1.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在历史上,我国的经济重心先后从平坦的中原转向了临近水源,交通便利的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由此造成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区域差距。我们很自然的将我国经济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先天不足的'形势下,贫穷的西部由于国家对其农村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而西部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缺口也是较大,导致了西部的后天畸形。平庸的中部凭借其肥沃的土地资源,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重工业的开展,其经济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交通、环境、政策等各个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在新中国的带领下更加的勇往直前,这便是今天的区域差距。举一个切身的例子来说吧,曾经在东北地区旅游的我在搭乘的出租车上与两位江苏的小伙子拼车,路过东北乡下时,一位小伙子开玩笑的对出租车师傅说:“你们这的银行,金库里的钱可能都没有我爸爸给我买的车钱多。”这句狂傲不羁的话也正反映出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
2.同一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一定经济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因地制宜,为了均衡地区内部的良性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今天,每一个区域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和不平衡。拿内蒙古地区来说,其省际间的区域发展便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资源优势明显的城市为第一集团,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并覆盖全省,辐射全省。而其他地区则存在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内蒙古落后地区采取了扶持政策,但是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简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平衡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相继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也呈现活力加强、增长加快的良好态势。但受历史、地理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仍然存在快慢不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接下来,我就历史、地理、政策、经济意识这四个方面简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历史因素
黄河中下游地区,陇山与秦山之间成为我国最早和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文明发源地,他们是后来历史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秦汉时期,黄河流域逐渐确立其农业的核心地位,关中平原地区和关东地区成我当时最主要的经济区域。三国两晋时期,环境的变化使得游牧民南下,北方战乱,北方的农业遭到了破坏,国家经济中心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大湖流域、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直到宋朝,早熟稻的推广使得南方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迁移到了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当然,后期的丝绸之路和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得我国经济彻底南移,这也就成为早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重要原因,并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留存下来。
2.地理因素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地市西高东地,西部内陆,土壤贫瘠,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东部沿海,水路畅通,口岸众多,突然肥沃,气候宜人,经济发达,辐射全国。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不同区域先天的发展环境,地理因�
3.政策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分别是1952年到大跃进,大跃进到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到而是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发展态势逐渐趋于稳定,政治环境呈现和平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问题,多次提出解决措施,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例如,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都对缩小区域差距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并陆续推出一些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区域差距。由此可见,政策的制定和施行, 4.经济意识原因目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一些类似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人们过于疲惫去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经济生活得有给予更多的理解,以赚钱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层出不穷,当然,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也同时带动了这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一些类似于西双版纳等城市的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普遍向往安逸,生活节奏慢,“挣三块花五块”的价值观念使得那些地区的人们不会过分去强调挣钱,发展经济,而是安于现在平和,安静的生活。以上,不同经济意识人们也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化发展。
三、结语
从经济学角度,均衡是相对的,而非均衡则是绝对的。各个区域之间由于先天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的差异,后天政策制度上的倾斜,地方人民思想意识的差别,市场经济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我国今天区域经济的非均衡状态,但是我相信,我们政府通过制定绿色科学的区域政策,因地制宜,发挥所长,必定会在复杂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找到突破口,促使各个区域经济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飞。发展县域经济促进财政增收――以安徽省太和县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9):132.
[2]王慧娟。张家口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11):98.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前,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它已� 区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区域文化的作用,两者应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 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1明确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中,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在区域学实践性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3.2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安排课程,要确保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协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提升能力。如,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成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再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3.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学实效取决于教学方法。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对此,革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实效提供了保障,对此,教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应用这些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找出案例中的知识点以及案例中的问题,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解决方案,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3.4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教学,优化教学评价十分重要。首先,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4]。针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和口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测;针对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检测;其次,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在师评的基础上,推行自评、他评等方式,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具有紧迫性。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有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试论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及学科建设[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9).
[2]刘俊杰,白雪冰。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5).
[3]白鹏飞。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7(3).
[4]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9).
1引言
区域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种应用性决定了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然而,就当前区域经济学教学来看,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来开展教学,以至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论文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曰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一学一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一一学一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二、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
比较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本报告主要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大区在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1)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3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大陆)的41.42%;东部沿海地区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占2.14%。(2)从人口规模上看,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3)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
表1 各大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下同。
(二)经济总量与结构
1.经济总量
从表2可以看出,(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GDP3296亿元,占3.09%。前者为后者的6.4倍。(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地区,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
表2 各大区经济总量
2.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
表3和表4报告了各大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占西南地区GDP的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GDP的50.55%和40.66%。(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62.75%;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2.0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小于相应地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其中,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5)各大区城市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化水平接近或超过50%的只有3个地区,分别是东北、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所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在40%以下,有些地区甚至不足30%。
表3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2001年)
表4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三)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设施
从表5可以看出,(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4)综合起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最好;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也相当不错;而大西北地区交通条件最差。
表5 各大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公里/千平方公里,2001年)
2.城市基础设施
从表6可以看出,(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4)总的来看,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都不充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表6 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2001年)
(四)对外开放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1)无论从进出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0.42%,进口占41.80%,出口占38.90%,实际利用外资占37.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35.19%;进出口依存度为110.44%,进口依存度为59.63%,出口依存度为50.80%,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4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0.32%。(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3)如果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
表7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表8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五)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
1.市场规模
从表9可以看出,(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则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
2.居民购买能力
从表10可以看出,(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
表9 各大区市场规模(2001年)
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
表10 各大区居民购买能力(元,2001年)
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
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实现小康。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为扼要反映各大区在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上的差异,本报告选择城镇家庭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比较。见表11。
表中可见,(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彩电的水平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北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的水平又高于东部沿海地区。(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
表11 各大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台或部/百户,2001年)
4.生活条件
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很多。这里选择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万人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对各大区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
表12 各大区生活条件(2001年)
(六)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
1.投资和财政能力
表13和表14表明,(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2001年和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百分点。(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
表13 各大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
表14 各大区财政能力比较(2001年)
2.技术开发能力
从表15可以看出,(1)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看,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由于改革以后,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多,上述人才总量分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2)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看,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此项标与前项指标似乎给了人们以相反的印象。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各大区人口总量存在着巨大差异。(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20,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
3.产业能力
表16表明,(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东部沿
表15 各大区技术开发能力(2001年)
注:a为2000年数据。
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大西北地区开发区建设最不理想。同年,大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
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只有0.77%,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0.13%,均不到全国的1%。
表16 各大区产业能力(%,2001年)
4.商业联系能力
表17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人员往来最为频繁,大西北地区最为稀少。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旅客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8.38%,大西北地区占4.59%,前者高于后者13.79个百分点。(2)北部沿海地区货物运输最为繁忙,大西北地区最为冷清。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30.52%,大西北地区占3.55%,前者高于后者26.97个百分点。(3)北部沿海地区交通工具最多,大西北地区最少。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民用汽车拥有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2.57%,大西北地区占4.82%,前者高于后者17.75个百分点。
表17 各大区商业联系状况(%,2001)
5.经济活力
表18表明,(1)从当前的经济活跃程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2000和2001年,GDP分别增长10.8%和10.3%;西南地区最弱,GDP分别增长8.2%和8.5%;前者比后者高2.6和1.8个百分点。(2)沿海三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强于其他地区。2000年,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01年,三地区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表18 各大区经济增长(以上年为100) 2000 2001
东北 109.2 108.7
北部沿海 110.0 110.3
东部沿海 110.3 110.8
南部沿海 109.4 110.4
黄河中游 109.0 109.1
长江中游 108.9 108.8
西南 108.5 108.2
大西北 109.2 108.6
三、简要结论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本报告提出了划分中国区域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
――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
――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沿海三地区比其他地区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投资机会。
――大西北地区人烟稀少,本地市场小,对外联系不便,发展之路最为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