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最新21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1

一、研究背景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理论基础和专业实用技能,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对于规范工商管理学位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工商管理领域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领域及各大高校对于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一直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深入探讨导致论文质量偏低的原因、指标模糊、评价主观性过强、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同时,目前理论界和各大高等院校对与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工商管理学位教育的特征及其学位论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当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它是学位论文写作 题目的选取应遵循专业性、可行性、务实性和实践性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运用

学位论文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对所学专业领域能够达到一定深度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清晰阐述专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创新性原则,能够达到理论科学、观点创新、论证严密、方法正确的基本要求。

3.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主要反映学生在文字表述方面的基本功,同时也影响研究表述的明确性与严谨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准确掌握概念;有层次、有条理地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有较完整的研究思路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论文结构合理,表述条理清楚,书写规范。

4.创新性

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征,学位论文不仅要着眼于检验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对学生分析与总结能力的基本训练,还要对学术和实践有所借鉴和贡献。论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发现新事实,提出新认识,得出新结论;选择新视角,应用新方法,提出新理论。

三、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研究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操作、便于进行决策、灵活性等原则,依据国务院委员会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国内相关高校的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评审标准等,综合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运用系统思想构建出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2个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齐丽云 李腾飞 张碧波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二级指标。

(1)一级指标内涵

论文选题(A1)。主要考察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论文是否能够面向学生所在的管理领域、运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选题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学术性。

理论基础(A2)。主要考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占有和运用的文献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判断学生驾驭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初步了解其查阅文献及掌握理论的情况。

论证内容(A3)。卞要考察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论文是否体现足够的工作量,研究者在攻读学位过程中是否掌握基木的理论和专门知识,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论文写作(A 4) 。卞要考察论文的格式是否钓合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是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笔流畅,论文是否反映出一定的写作水平。

论文结论(A 5)。卞要考察工商管理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理论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或者是否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二级指标设定及其评语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上述评价标准及体系,在一级指标下设立了12个二级指标。各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各自工商管理学位的培养目标以及学位论文的历年完成情况,确定相应的标准,对指标体系加以量化。各二级指标考核内容及指标标准如表1所示。为了提高专家评价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本研究为每一个二级指标按照优秀、良好、合格和差四个级别分别设立了评语集,对于工商管理学位论文在该指标下的完成情况给出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如表2所示。

2.分级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构建

相对于很多研究成果和现行的高校学位论文的百分制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分级评价的思想,将论文的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主要基于如下的考虑:一是,工商管理是一门软学科,5分、10分的差距很难界定一篇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使用等方面的差异性,现实意义不强;二是,分级评价简化了导师的评价工作,集中于更多的精力于学生论文撰写的过程;三是,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质量表现并不会像上述模型的5个一级指标一样整齐,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不规则的分布。因此,对于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还需要综合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级。

四、建议与启示

针对近几年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和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力争提高工商管理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完善论文淘汰机制,激励师生参与竞争;

第二,优化论文评价体系,科学引导论文写作;

第三,突出专业学位优势,扬长避短、量身打造;第四,关注多元评价主体,引入外部质量评价。

建立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加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管理和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作为训练他们特殊应用能力和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意义之重大和实际价值之突出,已经不言而喻。通过对学位论文质量开展评价,能够间接反映出课堂教学、师资力量、配套支持等教育的相关环节,同时也展示了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运用能力。作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部门,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和高度责任感,抓住指导学位论文的关键环节,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以提高学生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由于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工作起步时间较短,培养的对象涉及面广,所以本文提出的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和分级评价的方法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改,其评价效果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开学第一课对照检查借条介绍信语 2

履职写作了说明书反问句请柬我党支部教材的我个人介绍宣传周了座右铭疫情说课我证明读书课外知识的任职职业道德答谢词:表扬信流程写人公文:座右铭考试议程。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3

一、引言

运用评估手段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已� 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理念、发展路径和政治体制与环境的差异,各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各具特色。教育认证是美国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认证(Accred-itation)是用以审查大学、学院以及专业项目,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外部质量评估过程。区域认证和专业认证并重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的本质特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两种主要类型。区域认证的对象是大学,美国有六大区域性认证机构(如,北方中心协会和南方协会),这些机构对大学课程、大学治理和教师任职资格等制定了基本认证标准。大多数美国大学皆已通过相应所属区域的认证。区域认证为美国高等教育活动制定了广泛而基础的标准。专业认证主要针对具体的学位项目和学院开展。目前就有三个专业认证机构对美国大学商学院及工商管理专业开展专业认证。他们分别是AACSB、ACBSP和IACBE。深入研究美国商学院或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大学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发轫于19世纪末期。其时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工业化使得劳动分工细化,管理职能逐步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作用显现,使得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于是,1881年,在费城企业家约瑟夫沃顿(JosephWhar-ton)的倡议捐助下建立了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目的是为美国培养新的商界领袖。此后,又有一批大学层次的商学院先后诞生,比较典型的有芝加哥大学(1898)、加州伯克利大学(1898)、纽约大学(1900)和哈佛大学(1908)的商学院。[因此,美国大学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工业化、劳动专业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是工商管理教育产生的根源。由于工商管理教育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衍生性问题,诸如课程设置标准不一、教学经验不足、师资水平不够高、培养目标含糊不清及学术性不高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1916年,美国全国性的商学院组织、美国商学院第一个主要的专业认证评估机构———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AACSB)成立。为提高工商管理教育培养质量,AACSB于1916年制定了全国性的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规范。但是,由于美国工商管理教育尚处于起步探索发展阶段,该组织在1916年以前对商学院影响不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步入了低潮期,被授予学位的人数及其比重均有所下降。这时,由福特基金会和卡内基公司赞助,对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进行了研究,并于1959年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即戈登与豪厄尔的《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和皮尔逊的《美国的管理人才教育》。

这两份报告均指出了美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过于职业化倾向和低质量弊端,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人们意识到工商管理教育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推动了美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的改革。该报告对20世纪60、70年代的工商管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时期,AACSB也开始提高学士学位项目的标准,完善获取学位的程序。从这时起,大学才逐步接受该组织确立的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标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又开始了新的稳步上升进程。该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新态势加上企业经营环境的高速变化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商学院对工商管理教育进行重大变革。商学院对工商管理教育的本质和它们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希望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普及程度。美国高等工商管理教育从而进入了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许多著名商学院在它们的课程设置和提供整个工商管理教学项目的方式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l992年,作为美国商学院的一个主要评估机构,AACSB从根本上修改了评估标准,为教师实现课程安排、教学和科研的平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2003年,AACSB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环境的变化,再一次对认证标准进行了修改,使得认证标准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对高质量工商管理人才的诉求,这一标准沿用至今。由此可见,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是伴随着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其发展而不断完善认证标准,体现出了动态、持续的质量保证的作用。

三、美国大学商学院主动申请认证的动力要素

专业认证方式是通过商学院自愿申请参加认证审查,经过专业认证机构规定的认证程序进行认证。例如AACSB的商学认证程序包括成员资格审查、预审、初审和保持认证资格四个审核阶段,认证过程一般历时5年。美国大学商学院主动申请专业认证是美国大学专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一大特点。那么,美国大学为何能主动接受专业认证机构定期开展的专业认证呢?作者认为存在两大动力要素:一是社会问责。美国大学商学院对教学评估的逐步重视源于公众问责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立法人员、家长、纳税人及投资人要求大学能够提供学生学习成就的证据,以表明他们的投资是值得的。联邦政府也要求当地认证机构提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要求的直接凭证。认为评估应� 正如费尔南德斯(Fernandes)所指出的“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比较商学院的方式是看其学生取得的成就以及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学位项目的优劣。”[6]二是竞争优势。近几年来,由于能够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大学繁多,使得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美国,能够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大学有公立州立大学(PublicStateUniversities)、独立私立大学(Un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大型附属私立大学(Large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小型附属私立大学(SmallAffiliatedPrivateUniversities)、赢利学校与在线学校(For-ProfitInstitutionsandOn-linePrograms)。而且越来越多的赢利与在线学校正在获得区域认证与专业认证,从而也具备了提供工商管理教育的资格。大学数目的增多和生源的递减,导致大学竞争日益激烈。据美国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美国商学院本科学位的学生数量在1992年达到了顶峰,从那以后逐年减少。除了面临生源的减少外,许多大学商学院发现自己正在和日益萎缩的大学资源和有限且日益昂贵的高素质教师资源作抗争。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是每所大学商学院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据了解,存在四个主要因素影响美国商学院的竞争优势,它们分别是认证、课程、教师和资源。竞争发展趋势表明认证这一因素正逐渐成为美国商学院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要素。商学院对认证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在竞争中获胜的程度。因此,认证正成为一种使商学院获得竞争力的战略手段。

四、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机构比较

美国现有三个专业认证机构为商业学院及其学位项目提供认证。他们分别是AACSB、ACB-SP和IACBE。第一个认证机构是AACSBInternational(TheAssociationtoAdvance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即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是世界性的商学院联盟。前身是美国商学院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iateSchoolsofBusi-ness),由哈佛、芝加哥、西北等著名大学管理学院发起,于l916年正式成立的一个由商学院、社团和其他机构组成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团体。多年以来,AACSB认证标准被公认为只有一流研究型大学商学院才能通过的标准。由于认证标准要求较高,这种认证对许多大学来说遥不可及。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将近有900所学校未通过AACSB认证。这种情况到l991年发生了改变,因为AACSB调整了认证标准,用新的“使命导向”认证替代了以往“高端导向”式认证。2003年,AACSB进一步改进了其认证标准,让评估认证重点转向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取。AACSB不断完善其认证标准,使认证产品品牌化,致力打造成适合商学院本科和硕士学位认证的黄金标准,成为用人单位和优秀学生心目中公认的认证名牌。第二个认证机构是ACBSP(AssociationofCollegiateBusinessSchoolsandPrograms),即商学院及学位协会。ACBSP成立于1988年,为900多所商学院开展专业认证,认证重点是教学。ACBSP奉行使命驱使,其认证目标市场为地区级和小型私立的学校,为他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为开放可行的认证途径。到2008年ACBSP已拥有585个成员学校,其中有413所已被认证。在成立初期,将近一半接受ACBSP认证的商学院是两年制的,成立3年后,它颁布了新的认证标准,将认证范围扩大到四年制,并强化了其在四年制学校质量认证机构的地位。第三个认证机构是IACBE(InternationalAssemblyforCollegiateBusinessEducation),即大学商业教育国际联合会。它是由ACBSP的创始人于1997年建立的,IACBE声称它与AACSB有着同样的认证目标市场,即认证学校层次是一致的。它注重对教育成果的评估并希望成为ACBSP的竞争对手、AACSB的替代机构。其成员已经超过200个。比较而言,AACSB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经验,具有全球性、国际性、权威性、社会认同度高等特点。截至2009年12月,AACSB在全球共有1156个成员单位,已通过认证的学院有579家。其中美国共有670个成员单位,464所通过认证;中国有25所大学商学院成为其会员单位,其中仅6所通过了AACSB的认证。其中4所在香港,2所在中国大陆,它们是清华大学和中欧国际商学院。因此,本文以下主要介绍AACSB。

五、AACSB专业认证标准及发展趋势

目前,AACSB使用的评估标准是2003年修订后的认证标准,它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商学院。该标准强调学院使命、目标、特色,重视师生权益、教育责任和参与程度。通过认证的学院每五年将定期接受AACSB的重新评估。AACSB认证标准要求学院必须保持课程体系与时俱进,适应商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最新的AACSB认证标准包括战略管理、参与者和学习保证三大类别共21条标准。在以上三大类评估标准中,与教学相关,对学生学习评估影响最大的当属与教学评估直接相关的第三大类,或称为学习保证标准。这条标准强化了教学评估,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质量保证,这与以往的认证标准显著不同。AACSB认证在2003年之前就要求进行教学评估,但评估认证标准中与教学评估相关的指标不到10%,现在三分之一的标准与教学评估有关。AACSB专业认证中有关教学评估标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评估重点从专业方向转向学位项目,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评估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生学了什么,而是关注获取学位的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前的认证标准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完成一套特定的课程后开展评估,考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这种视角太狭窄了。

学习目标应该扩展到整个学位计划,而不是具体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学位毕业生所实际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变化趋势也体现出当今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课程整合与创新的理念。过去每个专业方向,如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经济等具体专业方向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项目加以评估,而现有的认证标准要求针对学位而非专业方向开展评估,要求学位项目必须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整合课程,让学生享有更大的课程选择权,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形成学院的个性特色。

2.直接评估逐步取代了间接评估。

间接评估通常采用调查、座谈等方式从利益相关者(如学生、校友、教职工等)对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在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中的表现做出评价。现在,直接评估要求学生应该直接证明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据2004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继续使用间接评估方式(如81%的学校仍然使用学生调查,75%校友调查,58%的是用人单位调查)。最流行的直接评估方式是由教育测试服务机构提供的工商管理职业能力测试,但还没有报道表明有多大比例的学校采用了该方式。

3.教师更加广泛、主动地参与评估。评估如果不能得到教师们的全力支持,或者不能够充分证明自身的价值,要想达到评估的目标显然不容乐观。只有教师们能够了解评估对教学带来有益的改进,他们才会积极地拥护。在新的认证要求下,教师们开发出了更好的学习目标、完善了课程、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整合了课程。难道有哪位教师不希望得出这样的结果吗?当然,对学习保证标准的强化得到了美国大学商学院广大教师的肯定和积极参与。

4.倡导嵌入式课程评价方式,保证实现课程目标。AACSB的认证标准中大力推荐使用嵌入式评价方式,认为嵌入式方式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嵌入式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演讲,书面写作(如案例分析、论文、作文测试等)及对学生的行为描述(如学生竞争力、角色扮演练习和计算机模拟)开展对学习目标实现预期开展评价。鼓励教师在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教师可自由选择与目标匹配的课程实施方式。

5.倡导以教师团队方式商讨学习期望。由于AACSB主要针对学位项目开展评估,而且高度重视对学生获得的知识,尤其是能力的评价,因此,一旦学习目标及课程实施方式确立,那些将要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和能力的相关教师有必要一起讨论学位目标,并利用学位目标整合、完善学生的学习。这一� 学习目标的确立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AACSB指南中建议应该花上两年的时间来明确学位目标,将其分解为更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安排课程。教师可在第三年开发实施方式,整个过程,包括最后的反馈,应该在第五年执行。由于AACSB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团体机构,认证具有围绕使命、重视过程和重视证据等特点,再加之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提高和促进工商管理学和会计学领域的教育水平,故已发展成为商业教育专业认证领域的领头羊,受到了教育家和专家们的广泛认同。获得认证的商学院也被视为教学质量一流的商学院。学者及用人单位也都把AACSB认证看作是商学院的质量保证。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AACSB认证被公认为是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AACSB认证代表着全世界商学院的最高成就,学院通过严格和全面的评估取得认证资格意味着对其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肯定。取得AACSB认证资格是优秀的管理教育的重要标志。较高的公信度在某种程度上也给AACSB提出了挑战,促进它不断完善认证标准,让认证成为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总之,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强调学院的使命、目标、特色,也重视师生的权益、教育责任和参与程度。它同时还关注学院未来长期的改进与发展,给商学院提供了一个保持高质量的机制。

六、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析美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认证方式开展的教学评估,不难发现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在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评估上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我国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开始了针对大学本科教育的校级整体、总结性的评估,还未出现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相关的专业评估。通过分析美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估,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整体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美国大学的评估采取由针对学校整体性的'区域认证与针对专业的专业认证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这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类专业评估,体现多样化导向,突出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既然不同类型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服务面向,那么,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就理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秉持契合自己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质量观,不同层次的院校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类别的“名牌”。高等教育评估就应该以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认同并促成这一特色的达成。开展整体与专业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可以让高校自主设定质量目标,进而开展质量管理和评估,以尊重高校的个性化选择和定位。

2.评估理念从科学走向人本。美国工商管理专业认证的评估理念从科学逐步转向了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关注课程知识的实际价值,强调内容、活动与教师学生的相互作用。专业认证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衡量预期的教育(课程)目标,还是研究和判断课程价值的过程。因此,认证更为关注学校的发展战略、学习目标、师生互动。认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倾向于定性方式,从间接评估发展到直接评估,从终结性评估发展到过程评估,认证成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手段。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估更多体现出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关注数据、结论,更多采用间接评估的方式,关注学校指标完成情况,忽视了课程实际价值、师生的互动、高校的积极主动性和社会的认可程度。

3.评估结果成为教育质量优质的象征。美国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认证凸显了评估目标的多元性,评估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社会各界知情权及相关者利益的有效方式。认证被视为优质的象征,通过认证的商学院被视为具有质量保证的学院,毕业生也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认证被视为商学院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赢得办学声誉、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在我国,评估要想获得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还需从评估理念、评估方式、评估定位、评估队伍和评估内容等诸多方面加以完善。

七、结论

美国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育认证。美国大学商学院教学评估主要采取的是专业认证方式,获得认证的商学院也被视为教学质量一流的商学院。与美国大学整体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相比,中国大学教学评估主要是在政府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的学校整体评估,而专业评估还有待开发。中国的教育评估正式开始于2003年,是由政府组织的,教育部是评估的唯一主体。由于我国开展评估的时间不长,评估中难免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到评估的公信度。因此,评估结果能否成为质量保证的象征,从而取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值得进一步研究。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界定 4

一、专业定位

首先,运用SWOT方法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组合分析,目的是找准专业定位。

(一)外部因素

1.外部机遇(O)(1)未来的管理职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依旧是黄金职业。(2)5个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等建设正在进行,就业机会更多更广。2.外部挑战(T)(1)各大学扩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数逐年增加。(2)学校的优势专业不是管理类专业。(3)重庆高速发展,外部人才吸引力加大,就业压力将更大。

(二)内部因素

1.内部优势(S)(1)专业办学时间较长。(2)师资较好,教师专业背景具有可塑性。(3)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国家课题,部分老师科研实力较强。(4)部分老师与企业合作比较多。(5)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较高2.内部劣势(W)(1)专业方向还没有凝练。(2)学生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有待加强。(3)教师责任心有待加强。(4)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少。(5)实践实验教学滞后。(6)专业特色不明显。

(三)优势—机遇(SO)

从毕业生考察,专业的就业领域比较宽广,学生职业发展空间良好,重庆地区对此专业需求旺盛。

(四)优势—挑战(ST)

面临兄弟院校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企业用人标准越来越严格。

(五)劣势—机遇(WO)

招聘单位都要求人力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而我校该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还不够。还缺乏必要的培训手段,即使就业前景很广,找工作也有难度。

(六)劣势—挑战(WT)

造成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属于一般性本科院校,必须特色立专业。通过对专业定位的分析,明确了市场需求决定专业办学,根据内外部条件设置专业特色模块,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就业与应用进行培养方案设计等重要原则,目的就是培养专业基础加特长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对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参考国内50多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咨询相关专家意见后,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梳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律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中担任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重庆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去向及未来趋势,以及师资情况、专业学生规模、生源质量与专业设置的匹配性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两个专业方向:一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培养面向大中小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实际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薪酬、绩效、人力资源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培养面向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而解决了专业发展长久以来定位不明确的痼疾。

二、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解决的是培养的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专业标准(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规范》)进行了认真的制定,最后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学校标准与专业标准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企业标准尤其是地区企业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明确,需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我们选择了重庆地区50多家公司的HR(HumanResource人力资源)经理或者主管进行访谈或者问卷调查,其比例是按照上届毕业生所选择的行业以及企业进行分配,目的在于调查企业对HR毕业生的素质需要,被调查企业所属行业中比例最大的是制造业占21.44%,其次为管理咨询业占7.14%,还有通信交通、房地产、医药、物流等行业;企业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占23.49%,私营企业占11.23%,还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重庆地区用人单位最看重HR员工的素质是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办事能力以及协调关系方面,这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职能不谋而合;其次是个人品质,要求会做人,正直,守信;专业知识素养排在第五位,这说明专业成绩只能说明是否具备HR的基本条件,能否做好则取决于多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专业课程之外,必须设置大量的素质培养课程,通过综合教育计划及第二课堂、学年论文、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实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应该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调查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主要分为本专业高年级在校学生以及毕业生的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以前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以及知识结构是否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在校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方面,反映部分课程没有实际作用,例如《社会学》,还有数学的课程不够专业、社会调查没有开等,说明课程设置内容必须务实。毕业生意见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方面,认为要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尤其是企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应该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力度。

第二,调查企业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要求被调查者从我们列出的23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或者相关课程中选出他 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平台课中,绩效管理、招聘管理、劳动法规位列第一,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外语和营销管理依次往后排列。后又在前程无忧网、58同城网、智联招聘网等搜集分析了1000多则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的招聘广告,通过广告频度分析发现,毕业生上岗工作的关键知识技能主要为:招聘管理以及劳动法知识的运用,这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我们的调查结论。

第三,对课程知识体系衔接关系、学时分配结构进行梳理。通过对课程知识点的梳理,发现存在部分课程知识内容重叠问题,同时还缺乏部分课程,知识点缺乏整体完备性。通过课程体系调整,增加企业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社会调查方法等13门新课,取消了实施效果不好的课程如社会学。在学时方面,增加招聘管理课程学时,减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课程学时,增加毕业实习时间,减少毕业论文时间,对课程之间的重合知识点进行论证,重新论证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该培养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是在广泛听取教师、企业及学生意见,借鉴CDIO工程教育改革模式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提供了借鉴。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5

一、工商管理专业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意义

1.行业嵌入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实现就业平滑过渡

通过行业嵌入,促使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授课内容、讲授方式、社会实践等各项教学活动更好的贴近企业实际运营的行业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发展特点,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便于学生就业时实现校园与企业的平滑过渡,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创业整合贯通学生的管理模块知识,避免职能管理的条块分割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采取的管理流程和职能模块的分割,细分化的课程结构虽然使学生能更深入了解不同管理模块的专业知识,但是却忽视企业管理本身的整体性,各职能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更为符合未来管理的发展实际。创业整合将整合各个职能模块的管理知识,突出综合管理知识的实践性,将贯通学生的管理职能理论知识,模拟管理实际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基于行业嵌入与创业整合的工商管理教育新模式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要以行业嵌入为基础,通过创业整合融会贯通学生的知识模块,不断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行业环境分析与行业战略定位

学院或系部应该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譬如教职工关注的行业分布或者以往从事的行业,同时结合对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形成学院的行业定位战略。在定位战略的指导下,有选择性的长期保持与这些行业的社会联系,加强与这些行业的企业的深度合作,派遣教职工在这些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行业企业,逐步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的行业特色。

2、课程教学环节的行业嵌入

(1)工商管理基础课程的行业嵌入该模块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经营管理理念为目的,强调学生对管理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并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必要的基础理论功底,是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能为学生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基础。在这一部分当中,还可以通过行业导向的嵌入,引导学生关注某行业、研究某行业,提高他们对某行业的热情,在专业教师方面,也可以形成以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

(2)工商管理职能管理模块的行业嵌入在该模块为了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应该拓宽专业口径,丰富课程设置,加大主干类专业课程力度,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各职能人才。在这部分课程教学当中还可以根据各行业的动态来做适当的课程行业内容调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各行业的趋势。学校可以根据各行业的国际化需求及其特色,顺应与学校联系紧密的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培养集专业知识、经营、管理、文化、语言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例如,可以根据各行业的企业文化,开设企业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问题识别意识,CIS策划技巧等,从文化角度增强毕业生的行业适应性,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通过开设《战略管理》课程,提高学生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各行业发展的态势。

(3)工商管理选修课程模块的行业嵌入该模块是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确定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教学模块。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这种“活”模块的教学方式,使课程体系真正具有较大的柔性,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公共选修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都普遍偏低。这样,可供同学们选择的课程范围非常的窄,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同小异,不能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期,可以从同学们感兴趣的行业出发,从行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着手,开设各种选修课,尽可能早的给予学生寻找兴趣爱好的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

3、专业实践的行业嵌入

(1)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业嵌入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全能型人才。但我国当前对学生课余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较小,覆盖面也非常窄。因此,我们应该从校、院、系、教师等多层次加强对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通过制定各种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可以积极争取与行业相关的企业的协助,也可以结合导师的课题项目进行研究,支持学生参与各种专业调研活动以及各种企业兼职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尽快地融入社会。

(2)毕业实习的行业嵌入行业企业的实习教学,能使学生在体验行业企业的文化氛围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学会取长补短。毕业实习是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的,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团队意识,提高个人的交际能力,能为其毕业后进行就业和创业奠定思想和业务基础。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毕业实习不能简单地走过场,敷衍了事。学校要提供与行业方向有关的实习单位,并且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作为学生,应该好好把握毕业实习机会,巩固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准确的自我定位。

4、专业教育的创业整合

通过“虚拟创业”实现知识整合。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各模块知识贯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虚拟创业”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创业课程、创业计划写作、创业大赛。同时可以安排学生深入创业企业观摩或实习,鼓励学生将制定的创业方案进行实践,从而在获得创业体验的同时达到各模块知识的整合。

三、结束语

随着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边界日益模糊化,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识化”和“模块化”的教育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调整。高校应加强与外部行业系统的融入与交流,从“结构嵌入”与“关系入”的路径嵌入行业知识,从而让工商管理专业更容易适应各具特色的行业。同时“模块化”的专业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融合被分割的专业知识系统,必须增加“整合”环节,同时促使虚拟创业实践,整合各个职能模块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6

工商管理专业是高校众多学科门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应用性,主要为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型高素质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亟待深入研究。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入 21 世纪以来,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扩大了招生规模,据高等教育司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 50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约占本科院校总数的 80%。然而,通过人才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大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才,“科班生”敌不过“草根一族”、“外行抢内行饭碗、低学历挤高学历机会”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一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高校尽管在招生规模上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却发展比较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是人才培养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最终会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许多高校将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而作为学生也更乐意于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定位于收入和社会地位均较为满意的企业高管层,但是他们忽略了毕业生初入职场只能从基层或中层做起的社会现实。另外,许多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市场细分,未能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特色不明显,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

(二)培养内容不够恰当由于培养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差异化,以致许多高校在培养内容上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广而浅”,而弱化了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专而深”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内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学习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多个专业的课程,最终引起了知识的消化吸收不良,而且这种错位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另外,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设置时,不管是教材还是案例资料均大量引进了国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我们并不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方面的先进性和成熟性,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体制和社会背景的较大差异,这些管理理论、方法和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套用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随着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工商管理专业传统的培养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

(三)培养方法不够科学尽管许多高等院校早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和学生均已习惯于那种以讲台上“教”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支持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资源载体严重匮乏,传统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普遍存在,部分课程即使设置了实践环节,也往往由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限制而流于形式,导致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四)评价体系不够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普遍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模式可以说是从在小学开始一直延续至大学,造成了学生在拼命追逐高分的同时,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还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老师的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监控和科学的评价;二是没有对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评价,很难对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需求导向原则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应当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确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满足毕业后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二)系统性原则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学生只有通过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辅之以教学、教管和学工等老师的联动教导和帮助,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培养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达到培养效果的总体性最优。

(三)开放性原则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关门办学”模式,积极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在市场上广泛寻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四)全面发展原则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所有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应当围绕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展开,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尽管许多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近年来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但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或课程体系的优化等方面,普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没有从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如何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将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基于系统性和开放性视角,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一)培养目标体系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各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特� 由于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培养任务,因此,各高校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985 高校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并兼顾应用型人才� 例如,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和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于 20xx年合并组建的长沙理工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时,结合了本校在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并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全面了解学生及家长的期望,确定了以培养面向交通、电力和水利行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 MBA 教育的快速发展,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有很大的余地,本科毕业生大多只能从基层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工商企业内有关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具体明确为:在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个人管理技能,锻炼其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培养出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解决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实际问题、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体系创新培养内容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核心,涉及到所有作用于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等。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员工,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长期宣传、弘扬并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为各自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非强制性教育功能,强化其示范、导向作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自主创业等活动,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师生、员工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整体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和“市场导向、能力本位、面向一线、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按照“打好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课程体系可以按“平台 + 方向 + 拓展 + 综合实习”的基本思路构建。其中,“平台”包括通识平台和学科平台,通识平台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基础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数据资料采集和处理能力等,学科平台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向”是指二级学科所属的专业方向,主要是设置一些既能与人才市场当前需求进行对接,又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是指为了拓宽学生今后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另设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增加工科类课程模块和职业教育模块。例如,长沙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就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概预算等选修课程,为学生今后进入交通土建行业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综合实习”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前三个模块的课程后,到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机地结合、融会贯通,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创新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前后课程的渐进性和连贯性,按照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依次施教,从基础实验实践训练、专业基础实验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再到专题设计和综合性实践训练依次进行实践教学安排,在保障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注意各学习内容之间的层次性。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加大实践课程的配置比例,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建立 ERP 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实验室、营销与商务谈判实验室等校内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实践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 要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互动的联合创业机制,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人员做兼职教师,帮助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亲验性”的教学方法,强化校内、校外实践训练环节,努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通过了解项目的开发、论证、和应用推广等运作过程,体验实际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灵活采用课堂讨论、学生演讲,课外答疑、知识竞赛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将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管理向“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方向转变,学工、教管、教学各部门联动,充分调动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管理。

(四)评价机制创新评价系统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关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阶段改进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的新起点,既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对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创新,一是采用考试、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研究报告、方案设计、实验报告等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是通过同行听课、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例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教学内容是否得当,能否以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对老师的总体教学效果是否满意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创新,首先是要打破单独以成绩论英雄的传统评价方法,建立学校考核、行业与部门考核以及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是要实现从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化、从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化,关注学生在教学情景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校要及时了解实习接收单位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意见,总结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体系。

四、结语

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把握时代变化脉搏,以系统的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并不断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台词决心书 7

评语发言稿名句:急转弯考试部编版调研报告复习题的对照检查颁奖:方案周记事业单位说说自我推荐的主要课标职称工作民主生活会思想品德!悼词思想品德宣言国旗下的通告辞职报告营销策划。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8

一、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我国企业要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就必须培养出强大的职业经理队伍,因为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企业。然而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渴望学习不断更新的互联网知识需求。工商管理教育的技能还远远不能满足从事一项业务的需要。现行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不重视对学生各种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很难满足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金融时报》刊登对全球工商管理课程调查的排名,中国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一家入选,排在48位。而我国内地的商学院没有一所申请排名,这表明我们的商学院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缺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

国内编写的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都与国外的教科书如出一辙。照搬西方管理教育理论和模式培养不出中国的企业家。哈佛式案例并不能成为中国企业的救世主。当然,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适应国际上的各种规则,尽快成为国际新体系中的合格一员。但是,由于我国与外国的社会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我国正处全新经济时期,用传统的经济学已很难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用一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更难套用于我国的实际。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管理教育急需一套适应我国文化背景和当前特殊历史时期的管理理念的教科书。

(二)系院式专家理论教学方法急需改进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要靠长期实践练就的一种功夫。系院式专家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企业家。管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 仅仅靠专家理论教学的方法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既要从书本上学,也要从实践中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多数工商管理教育方式上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学多,提供服务少等现象。

(三)合格的师资紧缺

南京大学商学院赵署明院长认为工商管理教育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要过硬,而且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在国外,很多教师都兼任公司的“咨询顾问”,对公司的运作情况十分了解。另外他们很鼓励师生到企业去做访问,去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而我国许多从事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师却从未参加过企业运作的实践。

(四)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尚需提高

工商管理教育教学要走国际化的道路近年来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而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得解决的是外语问题。用国际上认可的定量研究方法要以高水平的英语为基础。目前,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还不能达到要求,差距明显,尚须学习。(五)案例教学有待提高在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很重的分量。但是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中大多用的是国外的案例,我们自己的案例很少,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少之又少。教师们不写案例,就不会对企业做详细的调研,讲起案例来自然也就不会深入、生动。

二、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注重工商管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工商管理教育本身可持续发展。过去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工商管理教育从教材的编订、选用到案例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不够,管理教育与客观现实的脱节,使培养的管理人才难以胜任新的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工商管理教育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最终影响其本身的可持续性。二是将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纳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全过程。在以往的工商管理教育中,过多地注重通过管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通过培养适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管理教育应促进和保障社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进行“通才教育”。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的问题,也充分暴露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弱点和不足。在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中,对受教育者,要扩大其知识面和视野,要求其不但有基本管理知识,还要有哲学、美学等文理兼备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把企业的决策机制、人事管理、环境与效率相关性、物流管理、社会人文背景等要素全盘加以考虑,全面规划,系统学习。

第二、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专家和企业家在教学上各有优势。专家往往站在管理理论的前沿,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企业家奋斗在企业管理的第一线,在不断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企业家往往就管理论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升华和系统的总结。专家和企业家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中,既要继续发挥专家的理论优势,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实践优势。在目前比较缺乏此类高级管理教育专家的时候,专家和企业家共登课堂,无疑是解决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此外,还应该积极推动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学习,邀请国外专家来我国交流教学经验。

第三、规范核心课程、推动课程体系的创新。为保障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师队伍的团队协作精神,应该对核心课程做出严格的规定,由相应的专业课师资队伍组成各课程小组,各课程小组之间应该经常相互交流。对教学大纲和内容也应该进行规范。此外,为创新课程体系,还应该开设大量的与时代发展相吻合、能反映最新研究和实践动态的选修课程。

(二)走国际合作的道路

国际合作重在通过与国外好的学校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工商管理的教育,包括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聘请外籍教师,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学生到国外著名的大学学习,双方互相交流办学的经验。最终达到共同培养高水平工商管理专业的高级人才。通过合作,可以学习他们办学的经验,使我们的办学能够迅速与国际接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均把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

(三)走企学联合的道路

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是目前扩大管理教育规模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和企业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由于企业与学校联办,学员就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管理专业知识教育。通过与企业的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改善办学中的不足,提高办学水平。企学联合的方式通常也包括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共同开展教学,联合开办企业等。另一方面又解决了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工商管理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实用性。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决策及实用管理技能的训练。因此通过和企业进行联系合作,使得工商管理教育更为贴近实际。当然,走国际合作的道路和走企学联合的道路二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国际合作可以使基础理论更厚实,企学联合则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可以更深的理解和领悟理论。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9

工商管理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和锻炼企业实际管理工作,在实际学习中,以实用性和操 由此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比其他专业学生在实践上要求更高,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在教育过程中适应这一要求,加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其更�

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1)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很多学校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上,较多地模仿MBA教育模式和案例,其目的是保证教学效果,高校学生与MBA学员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对企业的了解和感受经验不足,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对案例分析没有太多深刻认识,导致案例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际管理方法和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运用的管理工具储备不足,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大多是照本宣科,没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深入解决问题。

(2)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支持,效果难以保证。工商管理课程很多都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虽然安排了实践环节,但是没有良好的现实环境对其进行支撑,很多情境都是创设出来的,硬件与软件不够先进,没有办法支撑整个实践效果,所以,只有很少的实践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情况是相关课程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和支持。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知道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良好的实践环境支持,技能和知识支撑效果难以保障,很多情况下不再进行额外的课程实践。

(3)专业实习与学生实践相背离。工商管理专业实习需要学生进入企业管理一线,参与企业实际管理,但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让学生刚开始就参与最实质管理性工作,学生只能作为旁观者学习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管理工作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实践效果不明显。

2.如何提升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

(1)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师资水平是学生实践效果的有效保证,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有效表现形式,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针对现在实际情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一些意见:首先,由有资深经验的教师授课,主要传授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经验,应该找一些优秀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给教师一些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一些比较大的、综合的案例上,让不同专业教师在案例上进行不同方面的讲解,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机会,让教师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学水平;再次,鼓励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理解,通过对案例的编写提升案例写作能力;最后,加强教师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的互动与交流,让师资队伍更国际化。

(2)构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训计划布置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且在课程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实践相联系,完善课程、实习及课后实践等,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组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专业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把相关课程与教学实践各环节结合在一块,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然后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际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及团结写作能力,把相应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之中,是对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保证。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考察有据可循,知道应该如何考察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听取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内容修订和编写工作,课程与实践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和教师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3)切实改善专业实验条件。从目前企业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支持,教学实践中,对软件使用进行实验和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快地了解相关软件的操作工作,提升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知,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要想在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实践上有所收获,学校需要有较大的软硬件投入,满足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仅有软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对后续维护及实践环节的投入支持,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在试验教学上。

(4)积极改革专业实习方式与内容。专业实习不仅是课程内容而已,必须要有稳定的、有实力的实习单位,还需要有足够时间到单位进行实习,需要学生与实习单位、学校与实习单位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之中。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和一些高校的创新作坊,让学生做真正的管理者,然后管理工商业的组织机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解决学生没有找到好的实习单位的问题。

(5)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因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与工作结合起来,有更多的心理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和讨论小组,建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合作获得问题的答案。小组学习过程是交流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学生相互示范、指导,保证知识、技能都有所提升,让学生渐渐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分析、如何处理问题,最后保证在合作中不断前进。

总之,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注定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只有加强专业实践培养模式,通过各方面鼓励,才能保证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学校需要把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10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进行参与,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准入的控制、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等。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实现市场监管的强化,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维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注重市场监管的强化,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第三,对市场主体进行培养,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工商管理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实现工商管理体系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实现了市场主体准入的规范化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主体准入、行为管理、经济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准入机制的规范化。当前,我国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为企业登记审批制度,其主要的特点与措施就是进行严格的审查与审批工作。随着我国市场准入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只有通过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之后才能够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实现了对优良市场主体的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对市场准入机制的制定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良好经济秩序的维护与持续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实现了市场有效监督的强化

在市场主体行为规范与市场监督管理强化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商标注册、市场竞争管理等多种监管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市场竞争环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有效监督强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不正当竞争与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与反垄断监管等措施,实现投资经营环境的完善,实现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的营造,提高我国市场主体的活动, 第二,针对企业商标权强化保护力度。对于企业与商品而言,商标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在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企业的商标权进行有效保护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通过对企业商标权保护的强化,能够对充分地保护企业的该项权益,进而维护市场秩序。第三,实现行业分类监管体系的强化。行业分类监管的基础为信用等级与行业风险,通过行业分类监督能够实现整个工商监管体系更加的完善与有效,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四,实现对虚假违法广告打击力度的强化。针对虚假违法广告加大整治力度,实现广告市场环境的净化,进而实现对市场主体广告行为的有效规范,为诚信市场环境的形成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实现了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培养与监督,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发挥着中枢的作用,实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源限制或者浪费的情况, 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才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市场调节手段之一———价格对经济资源的流向进行调节,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促进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与实施。市场属于微观经济活动场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只有通过市场的传导与实施才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市场实现了宏观管理主体与微观经济活动之间的连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对商品的供求情况进行调节,形成价格调节机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进行间接的引导与调节,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实现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与实施提供保障,提高市场监管主体控制能力的提高,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三、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的优化与整合,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工商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整顿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要实现工商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与工商管理职能的科学事实,强化工商管理的作用。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本地化教学应用 11

一、采用本地化实践教学的意义

1.本地化实践适应中央电大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规定

中央电大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本地化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材中提供的可以借鉴国外成功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而那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使学生难以与所经历的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使用国外成功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存在对企业背景和文化的差异。本地化企业实践案例的使用,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对实践产生的兴趣和提高了参与程度,从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2.本地化实践活动符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的知识结构

以本校本地化实践教学为例,本地化实践教学中的企业,主要涉及的产业有长春市净月开发区的以省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喜来登酒店、鹿鸣谷度假村等� 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其服务于本地企业的管理非常有益处,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提前进入角色,提高了学生服务于本地企业的兴趣、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企业。

3.本地化实践加强了学生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 本地化实践教学中有50%的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首先通过事先对实践活动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筛选企业中重要环节;其次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在实践中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企业资料进行发散性思考,引导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互相启发,激发创新思考,促进了个体和团体创新精神的形成。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思考,大胆地交流,成为讨论的真正的主角。净月开发区多数企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是在近年发展起来的,其中许多企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体现了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及他们的创业精神,突出了企业文化,对于学生是活生生的教材,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创业精神,学习创业知识。

4.本地化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地化实践教学是针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本地企业的大量实际资料中筛选出的典型事例,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伪满皇宫博物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两大景区一道荣获“吉林八景”殊荣。切实强化旅游宣传。针对课程的内容加工整理而成。在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借助方便的地理条件到企业考察、收集补充资料,与企业员工交流等,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解释,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商管理本地化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中理论与本地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要实施必须把实践内� 根据电大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具体特点,可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不可只搞实践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因为电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稍差,学生没有的理论基础铺垫,实践过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例如在企业管理教学模拟实习绩效考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用旅游企业为案例,净月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区的伪满皇宫博物院,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新立城水库、净月潭景区。旅游活动不断丰富,净月潭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已� 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30%。净月潭景区旅游绩效考核实践案例进行教学,不仅使枯燥的绩效评估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让学生了解到绩效评估在现实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难点等。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本地化实践教学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首先应当对本地实践企业资料事先阅读,查阅有关的背景资料等。比如对本地的企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渠道获取有关案例资料,甚至可以到企业参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本地化实践教学的效果。有的学生在假期还可以到本地企业进行调研获取更多的企业管理信息。教师要预先设计问题,并在学生尚未搜集资料时,让其回答,以确实了解实践企业的背景。让学生去讲述充当企业主人翁的感觉,以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分配上,可将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专门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步针对实践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针对具体情况也可以事先安排重点发言对象,描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讨论,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所持有的观点。

3.互动式实践教学

所谓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本地化实践分析教学,实现全体学员的充分参与和教学的双向互动,教师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活动。如长春农博会、净月瓦萨滑雪节、净月森林徒步节等旅游节庆会展活动,净月潭、伪满皇宫、长影世纪城、户外露营等系列旅游活动,在本地化实践教学中,通过研究、分析、讨论案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头绪纷繁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判断是非、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决策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培养出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教师应该处在理论的高度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判、指导,提供综合实践的方法、思维逻辑。教师角色就要相应地实现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但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的讨论,其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可能会形成多种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和不足。

三、本地化实践在教学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足够认识,在电大学员实践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进行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对实践环节缺乏充分认识,不清楚实践活动怎样作、为何而作,对如何选题、如何查阅资料、如何组织材料、用怎样的语言表达都缺乏足够认识,对基本写作格式不清楚。部分学生则抱着蒙混思想,乱拼乱凑,甚至抄袭。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

1.注重实践内容编写的理论指导

让学生自己到实践的对象中间去观察、去体验、去学习,了解和挖掘所需的信息,明确理论背景和理论框架。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和前提基础上,对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对理论的一个检验,如果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在现实中成立,那么解决途径是什么,达到了预定的效果吗?如果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在现实中不成立,那么理论应当如何进行修正,如何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这都可以通过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从现实学习中有所发现。作为老师应懂得如何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理论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对现有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

2.授课教师对实践的内容熟悉程度影响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活动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正确选题,所选实践对象适合教学目的和学生水平层次;必须具有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始终把握住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以免主题过于分散;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投入教学方法改革的自觉性和热情;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一些教师案例教学方法局限于举例讲解,未能对实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解,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工作,使学生毫无新鲜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于指导者、协调者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经常出现缺位。

3.注重学生的不同需求

分层贯彻、以人为本密切关注同学们本地化实践教学。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惰性较为突出。有些学生在实践教学模式下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很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机械的惯性,常将自身置于实践教学之外,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明显缺乏,讨论时不加以配合、不发言、不思考,以老师灌输为主。学生参与不够,理解不透,体会不深,大大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这样虽然层次差异比较大的学生在同一个集体中,并给予不同的评价。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形成一种合作优势,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发展。

四、提高本地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1.本地化实践活动与其他实践综合运用

尽管本地化实践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不能够在教学中对吉林省以外的企业实践案例和国外实践案例取而代之。因此,在实施本地化实践教学中,国外企业实践案例与国内企业实践案例、省内企业实践案例和省外实践案例应该并重,分析型实践与实地型实践相结合,构建以本地化实践为主体,省外实践和国外实践优秀案例为补充的实践案例结构,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应高度重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认真研究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制度、明确责任、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加强检查和督导,从组织制度和责任上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规范本地化实践活动编写的模式

加强实践正文格式的规范,实践内容的标题应以中心标题为主,实践的引言部分应指明实践时间、地点、关键人物、实践事件的真实性等;相关实践活动背景材料应包括所属行业、公司简单的发展历程、主要人物、事件的相关背景;实践的主体内容应包括对实践本身的描述,实践的描述不应当具有感情色彩,不应加以评论。实践活动的对象、适用的课程、教学的目标;给出实践分析的逻辑路径;实践分析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或相关理论观点;与实践案例相关的背景信息;根据实践应该思考的相关问题,教师应该掌握的实践进展情况,合理的安排本地化实践教学的时间。为了达到本地化实践教学的应有目的,教师不仅要对本地实践的编写规范、格式等进行组织编排,还可根据教学的主要线索,使实践活动发挥最大的价值。

3.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电大系统特点,校内外结合,合理地长期聘任普通高校专家作为电大实践内容设计指导教师,对所有指导教师都应进行指导前的培训,并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质量。教师应该对本地实践内容熟悉,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教师到实践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增强教师对实践企业、所发生的事实感性认识。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理论知识、教学的难点、教学的重点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可能迷惑的知识点先期进行剖析。教师以教学团队为平台组建实践学习、教学的交流机制,互相交流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心得体会、成功经验等。教师在本地化实践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其他相关的实践案例,增强本地化实践的说服力。教师讲实践活动时,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比较;能够在实践讨论题后附教师的一些指导讨论问题的要点和思路,对学生的学习、思考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4.构建网络化教学

加强网上实践环节教学支持服务应像重视网上课程建设一样重视网上实践教学支持服务工作,构建网路环境下的本地化实践教学条件。基于网路环境将多种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本地化实践教学中,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实验课程的完善,运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教学,实施多媒体互动的实践教学应进一步完善。多媒体实践教学将复杂抽象的理论通过电脑视频等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工商管理本地化实践教学同样可以采用电教化实践教学法,搜集各种本地企业视听、录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展示,增加案例的生动性、趣味性、实践性。

本地化实践教学是实现电大开放教育转型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践内容编写、实践活动应用、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充分发挥本地化案例的优势。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结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实践环节相关问题的探索。经验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起来的,不断总结和创新教学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重视加强本地化实践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12

一、改革课程体系设置

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现行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不够完善。大多数民办院校的课程体系使用的是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的通用模式,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专业覆盖面狭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建设有待成熟、完善,对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措施不得力。针对上述分析,民办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做出如下改革。

1.改变课程结构,设计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重新审视某些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考察原有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考察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贡献度大小,对于贡献度小的课程予以舍弃。在规定学时总数的前提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如,可以删掉文科学生的几门计算机课程,如VisualBasic、管理信息系统等,并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尤其是Word相关课程)放到第六学期,即撰写毕业设计之前;适当开设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类的课程,可以增加如沟通技巧、管理沟通、商务礼仪等工商管理人才需要的课程;可以将选修课的比例设置在总学时的20%以上,核心课程总数在10~12门左右,传授本专业领域有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以科学思辨为依托的管理诊断与管理改善的核心能力;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且必要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在课时、学分的安排上向模拟实验、项目训练、案例讨论、职场训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倾斜。

2.增加案例教学。

现阶段民办院校的部分教师在纯粹地讲授理论知识,造成了课堂效果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听课没有效果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办院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管理类精品课程,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找资料去思考和设计方案。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效果。任课教师必须阅读大量课外资料,关注经济与管理类的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将适合的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输相关信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现阶段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实践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就必须在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下功夫。首先,对于实践环节,民办院校应该继续贯彻校企合作的方针。现阶段校企合作这项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应届学生数量众多,对口企业规模过小,无法承担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多数学生对实习不重视,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随便找单位盖一个章,自己给自己放假。相当一部分民办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没有与之对口的固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周的实习最终体现在一本实习手册,教师无法考证学生究竟有没有去实习,实习的过程如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院校可以在企业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可以积极争取与一些本市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大中型企业(中资或外资企业均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学院必须严格设定实习生的标准,如平均分数在85分以上,无挂科、作弊记录等),待一年实习期结束后,可转正为正式员工。同时,教师必须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实习生的负责人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实习生的动态。这样既可以确保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也为用人单位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其次,对于实训环节,民办院校应该找到适合自身的特色实训课。在一些民办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实训课程相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来说比较少,只开设了ERP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调查与实践等几门实训课程,但这几门课程其他文科类专业也同样设置了,只是学期不同而已,很明显这种实训课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诚然,ERP实训确实是一个比较有特色且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论是沙盘ERP还是电子ERP,都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但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尤其是沙盘ERP很多学生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单纯地为了“平账”而去作弊,这就失去了ERP的真正意义。同时,大多数学生感觉ERP课程更多的像一场大富翁游戏,很难将它与未来工作联系到一起,这说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民办院校应该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更注重“应用性”,比如可以引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办公室系统软件等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应用软件,开设实训课程,增加实训学时,旨在让学生能够学到一门真正的有特色的技术,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积攒优势。

二、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院校为了让自身工商管理专业更加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更多地考虑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同时对自身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相对竞争力。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13

(21046)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选题代码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选题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传统管理文化研究中外比较管理研究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商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理论研究企业分配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企业家的素质与培训企业兼并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教育的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问题信息产品普及水平的(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可选择某种产品进行国家间或地区间的比较)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营销变量在信息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可选择某个产品和某种营销变量)信息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三电”(电视、电话、电脑)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思考软件,互联网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特点探讨知识型企业家的必备素质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十大障碍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外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比较研究零售商品牌策略品牌在企业产权交易中的价值合资中民族品牌的保护杭城老字号品牌的管理品牌与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策略研究流通企业创新问题探讨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竞争行为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营销问题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政策管制问题产业组织政策等研究如何提高国有商业对外资商业的竞争力流通产业的规格经济及其测定中外连锁超市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企业收购兼并相关问题研究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结构重建对于大型商场效益滑坡的观察与思考商品流通业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对策实施自有品牌是大型零售企业提高交界的一种有效途径产品品牌经营管理战略探讨品牌策略探讨广告与消费心理科技进步与企业组织变革市场营销的理性与感性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资产重组中的管理研究中国传统管理理想与现代管理商业企业竞争度分析中外家族经营企业的比较研究我国企业家族经营的动因研究“驰名商标”的动态管理及评价体系中小企业竞争战略模型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企业多元化成长战略的有效性分析企业营销人员的分配模式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问题研究企业公关传播探索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模式探讨我国实行消费贷款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心理与企业广告策略发达国家银企关系模式对我国银企关系构建的启示商业银行资金配量的若干问题“债权软约束”的障碍银行不良债务的分类及启示企业融资结构与发展的关系现阶段我国银企关系现状及困境如何加强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

084

085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谈企业营销渠道管理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企业如何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营销行为分析谈判技巧的运用与破解名牌传播中的宗教性研究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弹性营销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误区分析国际广告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把握广告的切入点广告媒体策略网络营销的相关问题特许经营问题行业市场营销特征及对策研究(it、保险业、农产品等)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14

“今天的世界是变化的世界,谁都没有想到现在会变成这样,我们还没搞懂 PC 互联网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懂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来了。”这是在阿里成立 10 周年之日,48 岁的马云将卸下阿里“ CEO ”的重担时发出的感慨,当这个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人都在感慨世界变化速度之快的时候,我们的开放大学也在面临巨大的考验。“ 广播电视大学”,顾名思义是指采用广播电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我们电大最初命名的初衷,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兴起,我们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在进行变化,早已不是只简单采用广播和电视这些手段进行教学了,直至 20xx年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

20xx 年全国电大全面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从名称到各学习平台都在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从表面上看,似乎转型已初步完成,然而事实并非如些,国家开放大学远不是广播电视大学改个名字改个平台而已。我们距真正的国家开放大学还相去甚远。 其它方面且不说,就课程方面就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

工商管理专业是电大重要的专业之一,学生数量一直是高居榜首,可见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喜欢。管理专业例来号称最受欢迎的专业,原因是这个专业的毕业证在很多行业都适用,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管理问题,工商管理专业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实用的同时就要求这个专业的课程必需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是其中的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

我们下面就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来研究一下目前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过于沉旧。市场营销课程有多需要与时俱进就显得我们课程有多沉旧。 仅管很多理论方面的内容是可以通用下去的,是可以“ 旧”一些的,但是我们的课程不只是让学生修到学分拿到“ 证”,更是应用型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起指导作用,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只是完成了一半。而要想学生学的知识能与时俱进,就要求教材和学习资源要能及时更新,国家开放大学教务部门应有专职人员进行资源更新,不能只依靠专业教师来更新资源,现在是法治社会,很多资源是有版权的,不能随意转载。

我们的教学特点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资源是重要的教学手段,现在的教学资源都是几年前或是几十年前的,这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国开大学教学的需要,如果资源不能不断更新,其它一切都是空谈。实现学分银行、学生上网自学更是毫无可能。

谁会花钱学过弃了的知识呢?其次,对于专业教师的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要教授学生实用的知识,至少老师得先了解才行,现在中央电大对于各分校专业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讲授的内容也不一定是业内最为流行或兴起的前沿性的知识。专业教师基本都没有交流或是参加前沿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当今时代变化太快,知识更新也太快,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能局限在学术研讨会这个圈子里,应该走出去,更多参加各种商业研讨交流活动。例如参加各种企业家的演讲会,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现在兴起的销售模式淘宝、微商等等都不是学术行业先发起的,是由企业先发起的。现在都在做淘宝、微商,我们的课程却还在反复讲电话营销,上门推销等等合适吗?而现在开始“ 大数据”时代了,就像马云说的“ 我们还没搞懂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来了。 ”我们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还没开始研究透微商、淘宝等营销方式呢,大数据来了!马云提出,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 DT ( 观察者网注:即 Data technology ,大数据)时代:“IT是 ”可见大数据不仅仅是涉及营销问题,更是涉及企业管理问题,马云说“我们阿里巴巴公司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我们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货,而是获得所有零售的数据和制造业的数据;我们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体系;我们做物流不是为了送包裹,而是这些数据合在一起,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远远超过你,你是不了解你的。”由此可见,营销方式正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教师要如何掌握这些新的知识,仅凭自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拓展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学资源结构单一。

目前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以 IP 课件为主,文字形式居多。当今社会,爱“ 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就是看小说都采用听的,例如盛行西马拉亚听书、懒人听书。看新闻都是以看视频为主了,纯文字的都没有人愿意看,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内容了。教学内容本身相对于小说那是枯燥多了,又只是以文字为主,学生当然不愿意看。 能耐得住寂寞做学问的人必竟是少数,而且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在职人员,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再看纯文字的教学材料确实有些难受和不感兴趣。如何吸引学生,除上面提到的教学内容上的更新,教学资源形式上也要有所改变才行。上面也提到,很多视频资源的是有版权的问题,分校的老师更多的是进行教学辅导和教学,前沿性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务部门大力的支持和经济上的支持。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工作了,如果在资源上都不能大力投入的话,其它方面做得再好,都是没有活力和长远发展的。电大转型为国家开放大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大的机遇。转型是学校结构再造、课程更新的好机会,就好象搬新家一样,旧的垃圾丢掉,房子重新装修换上新的家具,原来不合理的设施可以重新设计,互联网造就了马云,马云的淘宝让很多人实现了创业梦,中国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新技术新产业的兴起、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自身价值创造的业绩压力,各种行业都在动自身的转型与创新。希望电大在转型和创新中不断完善成为真正的国家开放大学,愿转型能带来网络教学新的变革。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要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使其获得较高效益,需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机构的行政作用。因此,在本文中,分析了工商管理工作执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出有效策略,以达到经济推动的作用。一起来阅读工商管理论文5000字,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工商管理论文栏目。

关键词: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体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机构所具有的职能也更加的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方面。工商管理是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调节的主要方式,确保经济环境的健康和市场的良性运作。工商管理具有的职能如下:第一,对现有的市场环境和氛围进行建设。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成熟,也对现有的经济理念和经济行为进行更新,在更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的良性运作,破坏了市场环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工商管理机构借助行政方式,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工商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下,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保持和谐健康的市场氛围。第二,成熟的市场管理运作职能。市场经济变化速度及其快,但是,现有的经济管理操作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只有借助工商管理机构所具有的职能,对市场经济管理进行把控,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

二、工商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工商管理机构,为市场经济进行掌握,但是,工商管理机构并不是新型的行业,早在我国古代就存在。工商管理是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调节的主要方式,确保经济环境的健康和市场的良性运作。但工商管理自身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基于此,现对工商管理的经济推动策略进行了探讨。因此,对工商企业管理机构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主要的原因如下:第一,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私有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创建一种机制来对市场经济的活动进行控制,并且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所以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建立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共同进行发展。

三、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工商管理机构的需求也更加的多元化。但工商管理自身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缺乏健全的人才激励制度、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使得工商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因此,需要对工商管理机构的机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创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鼓励,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建立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考察,充分发挥员工的职能。企业建立一系列激励制度,鼓励员工自主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

四、工商管理的经济推动策略

1.以经济方法提高工商管理机制的合理性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渗透企业的人才管理方式和战略方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需要对现有的政策法律、发展方向、战略目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计划,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发展。企业在进行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些几方面的风险:第一,策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风险;第二,策略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风险。虽然,企业都会制定备用方案或者备用计划,但是,也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发展目标,并且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比如市场环境、政策法规、股票等因素,确定企业发展的的核心点,从而对其进行周密的安排。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充分的认识,确定企业发展的前景。并且,积极的搜集企业外部信息,积极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制定发展计划,对潜在的客户进行发掘,这样才能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确保企业利益。

2.以经济方法实现工商管理财务的高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更好的进行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财务制定进行改革和优化,制定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对现有的财务制定进行优化,并且形成了成熟的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金融信息系统,给企业提供丰富多彩的财务信息;第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对企业的成本、资产以及风险进行管理。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在财务管理方面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不协调,无法获得高额的利润。由于市场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融资的部分,企业需要借助自己的优势特点来提高利益,并且借助其他利益来扩大企业的投资利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3.以经济方法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市场环境也愈发的激烈,企业受到自身和外界双重的压力,需要对自己现有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的大力发展需要采用廉价的成本和对产品进行积极的创新态度,以及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企业如果缺乏优秀的人才的支持,无法健康有序的进行发展。现如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逐渐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将人才的培养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企业想要发展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一席之地。从这个方面来讲,必须借助经济手段来进行管理,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资待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并且,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借助经济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奋斗在一线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补助,也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兴趣。经济手段不仅仅是薪资待遇的调整,而且还包含一系列的福利制度,鼓励员工自主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工商管理机构的职能角度进行分析,如何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对现有的工商管理机构职能进行完善,发挥其职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工商管理是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调节的主要方式,确保经济环境的健康和市场的良性运作。并且,企业需要在市场活动中,充分运用工商管理机构的手段,对现有的市场经济管理进行完善,让工商管理机构与市场发展相统一,从而维护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16

一、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就可以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从而用端正的态度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觉的完成工商管理学习,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首先要对企业领导阶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使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宣传,使企业员工了解到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从而使员工将工商管理培训当成自己的责任,进而认真进行工商管理学习。

(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改革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大脑激荡法”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从学员的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择,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不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最新的案例加入到培训内容中,从而贴近学员的生活,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培训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为学员创造一个好的考核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者,要适当增加考核内容的难度,不以学员通过考� 总之,只有使学员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才能真正的督促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四)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企业要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师资认证体系。其次,要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从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再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投资,保证教师的培训水平定期得到提升。另外,要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总之,只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了解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管理素质,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而在企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完成。所以说,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提高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问题进行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17

目前,在工商管理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一直饱受人们的争议,虽然它和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被人们称之为工商领域中三大研究方法,但是大多数人们已经将其视为一种非主流的研究方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越来越激烈。�

一、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

自案例研究方法产生之日起,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批评言论在不断的增加,主要认为这种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断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这就导致案例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越发的明显。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在批评案例研究方法的过程中,还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在外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也是案例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点。它不宜于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研究,只能利用构筑理论以及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对其工商管理理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案例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它虽然有着许多明显的缺点,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

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我们就要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它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贡献程度进行考证,这样才能有利于人们对案例研究方法有新的认识。

从工商管理发展史来看,当前存在的许多管理理论,并不全是通过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出来的,其中存在的极大部分管理理论都是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而来的,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也如相关学者所说的,在工商管理领域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是学界的权威人物。

由于组织领域的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人们对工商管理领域有着新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分析,人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比较研究方法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并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但是,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当前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构建突显本国管理文化特色、具有更高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本土”管理理论,有管理学者指出必须采取扎根理论来进行研究,这使得颇具研究本土特有现象、深人解释现象背后本质的案例研究方法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管理方式的研究结论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日本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主导性价值观、组织气候等。以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研究学派认为,这些研究观点均没有触及到文化的本质。他运用不同于主流研究方法的案例研究手段,以其为之提供咨询服务DEC和CGC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类似于心理医生对待病人的临床方法去研究组织文化,主张采用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咨询行业常用研究工具,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独到见解,并探讨了组织成长阶段和文化变革机制。这一见解集中体现在1985年出版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中受到了人们争议,但是从它的价值和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来看,案例研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工商管理领域当中,不要只是一味的对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批评,我们要从其价值观和发展意义上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案例研究方法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管理理念的有效发展。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18

一、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迫切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工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80%以上本科院校逐步开设工商管理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短期内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由于主要强调扩大规模、申请学科、提高培养层次、引进理论体系,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很不适应,工商管理教育成为近年来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之一。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工商管理教育迫切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经济转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进行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与升级,更加注重有特色、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供给,并通过社会评价和监督,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1、转变工商管理教育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盲从性、趋同性,缺乏特色;教育内容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与管理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竞合式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学生探索学习动力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革,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更高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要在稳定规模的同时,优化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强化素质教育,依靠质量提升实现进一步发展。

2、培养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主要以知识教育为目标,尽管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聘请外国教师进行语言锻炼,引入了国际原版教材,采用双语乃至全外语教学组织模式,以加快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但由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以教师授课为依托、单一教材为基础、课堂活动为中心的人才教育模式,难以体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要求(赵德武,2015)。在现代企业经营范围逐渐扩大、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甚至管理理论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管理的知识内容更新加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大大提高,主要以知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专业管理知识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管理技能与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才能够迅速把握全球市场机遇,控制商业风险,适应外部环境变革、个人成长的需要。可以说,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

1、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素养

首先,要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活动基本规律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掌握国际交流、管理沟通、计算机办公、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信息等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的前沿动态、经营法则法规。其次,要重视现代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科学思维训练以及世界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管理国际经济活动的综合素养。工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良好的科技与文化修养、健康的道德情操、得体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获得他人尊重与合作的基本前提,更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培养合格的职业管理人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社会独立生活与工作的经历,更需要科技、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审美意趣,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最后,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以一系列国际规则与合作准则为基础的,并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国的工商企业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际规则从事经营活动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转型升级的前提。重视和加强国际规则的教育,提升国际意识与创业精神,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减少冲突和摩擦,真正走向国际化运营的必然要求,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在这方面普遍比较滞后。

2、切实强化创新与创业教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但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公司内部创业。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企业未来的领袖,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必然发展方向。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创新与创业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系统教授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理论知识,更不是培养创业奇才或者创业竞赛冠军(陈炜,2015),而在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业梦想,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具备敏锐识别发展机会、整合社会资源,把创意想法进行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能力与素质,培育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不断改进人才培育过程的质量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组织方式。变革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为中心、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学习、讨论、汇报与评估的竞合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学习、团队合作、说服、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知识与综合技能。二是重视实践与国际化教学。通过实习、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与方式,以及学生对国际案例的独立分析、小组研究、讨论与展示等教学组织形式,推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国际意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依托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提供的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手段的转型升级,形成开放教育背景下人才培育的竞争优势。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开放教育,促进了国内外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公开化与共享,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提供了高质量课程的系统学习机会和自主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模拟工作环境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还有助于推动工商管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4、积极建立客观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往往采用分数、绩点来衡量,虽然学生研究探索的专利、论文以及一些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活动等可以计入成绩,但总体比重不高、范围不大;学校外部对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评价,主要通过教育行政及其所属机构定期进行专业评估与指导,或者是一些研究机构根据院系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课题的立项等指标对各校专业进行的排名。国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评价,主要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薪酬等体现其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体系和标准更为客观,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工商管理教育不断适应商业变化与新要求,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发展潜力,特别是引导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生产经营与服务的发展趋势,需要逐步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并获得国际认可。目前,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管理学院已启动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认证工作,但中国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工商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速。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19

西南地区有自己的区域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要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培养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云南财经大学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同时也是学校的龙头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于20xx 年立项为云南省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目标主要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定位为注重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面向东盟。

1 注重理论基础

西南地区的高校尽管处于西南边陲,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弱化,而且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注重理论基础需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又是建立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

1.1 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

为实现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主要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调整、教学改革和系列讲座反映出来。

1.1.1 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调整

(1)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主要由学校和学院共同确定,课程结构体系可以通过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出来,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和通识教育主干课)为70 学分,学科基础课为33 学分,专业课(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为35学分,专业拓展课为8 学分,实践体验与创新课为20 学分,共计166 学分。

(2)课程调整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力求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在项目建设期间的课程调整思路主要是:

①专业主干课基本保持稳定。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含8 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国际企业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已基本调整成熟,自2008 年以来保持稳定。

②专业方向课及专业任选课的调整。对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实、丰富专业方向课的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具专业特征和专业技能。增加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前沿理论、管理研究方法、企业经营实战模拟、财务管理实验等。

③专业课程中增加实验课时。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实验室和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实验室,针对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在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增加了实战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室,模拟企业管理环境,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1.1.2 读写议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完善

还通过读写议教学改革来实现。20xx年以来,工商管理教学团队中有18 人次参加了读写议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自编的教辅材料,综合采用了以下方式:导师指导阅读和研究;读:读好书、读好文、读经典;写:写心得、写论文、写读书笔记;议:讨论与议论、案例讨论。这些教学环节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而且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参加教改的老师中有5 人在学校的评教活动中获得了课堂教学优秀奖。

1.1.3 举办各类讲座专业教学内容的充实

还通过举办讲座和丰富讲座内容的方式进行拓展。除了借助MBA 学院的名家讲坛平台外,商学院自20xx 年起还举办了龙泉学术系列讲座,截止20xx 年1 月,已经举办了42 期讲座。为保证学生参与讲座学习的效果,学院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听讲座5 次,并以记录本上的到场签字盖章为依据。讲座内容的丰富多样,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1.2 教材与课程建设

1.2.1 教材建设

在学校对教材建设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加强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的合作,出版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教材和专著,如《管理学》于20xx年入选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企业战略管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1.2.2 课程建设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项目建设期间,进一步创建名牌课程,加强了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两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管理系统工程和国际企业管理两门课程已� 20xx 年生产运作管理与管理伦理学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与此同时,商学院还启动了学院内的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学、管理系统工程、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伦理学4 门课程被批准为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学院在财力上给与了很大程度的支持。

1.3 师资团队建设

1.3.1 提升工商管理教师团队成员职称及学历

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工商管理教学团队成员中3 人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 人职称得到晋升,1 人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目前,工商管理18 名教学团队成员中正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副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2%,具有博士学位的成员达到75%。

1.3.2 增加教师外出考察及学 项目建设期间,有1 位教师出国进行研究访学,有多位教师在国内学习进修。

1.3.3 增强教师学术研究能力

项目建设以来,工商管理团队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不少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截止20xx 年,教学团队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了论文八十余篇,其中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 篇;CSSCI 来源期刊22 篇,出版专著5 部。获准立项的各级项目课题33 项,其中:纵向课题22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 项),横向项目11 项。教学团队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支撑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

1.3.4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

项目建设期间,鼓励教师在进行专业研究的同时,进行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7 篇,完成教研课题4 项。教研成果获得省级教学研究奖1 项、校级奖5 项。

2 强化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西南地区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践课教学资源,办出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云南财经大学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设计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包括辅助性实验课、设计性实验课、综合性实验课、实验课和实战对抗性实验的课程体系,构建包括课程实习、寒暑假综合实习、专项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习课程体系,将实验课、实习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实践课程开设的管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2.1 加强实验室建设

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金蝶公司合作共建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实验室,和ERP综合实验室,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突破资源限制,并在实验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形成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支撑体系。

2.2 拓展教学实习基地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借助商学院MBA 中心的平台,进一步建设实习基地,在原有6 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9 个实习基地,并聘请了12 名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实习实训保障。实习基地包括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晨农集团(呈贡)、福莱威尔家具厂、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昆明中信银行、云南建工集团、云南恒鼎煤业公司等。

2.3 实验课程开出不断增加

近年,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特色主要体现在改变过去到企业参观的单一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了企业实战经营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开设了企业经营各模块的实战演练课程,包括: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财务管理实验、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管理系统工程、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课)等。

3 面向东盟办学

西南地区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拓展东盟市场,大力发展国际办学。工商管理专业也要借助这种优势,大力发展国际办学。云南财经大学近年来,在东南亚国际办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本科留学生主要来自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

4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成就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近年人才培养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4.1 各层次人才培养情况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期间,在人才培养方面超额完成了计划确定的任务,已为国内培养本科生1243 人,平均就业率为96.02% ;培养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国家的本科留学生73 人。通过专业培训与短期培训为云南相关企业提供了3055 人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培训体系。

4.2 学生获奖情况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期间,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技能水平,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及其它技能竞赛,在指导教师和参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共获省级奖项6 项,地市级奖项22 项。除取得以上成果外,代表本科生科研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挑战杯校级获奖项目也很多,共有36 个项目获校级奖励。虽然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还存在实习基地利用不充分、高水平教学成果不多等问题,但从其成就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上述分析只是从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视角来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西南地区高校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展开。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20

—、引言

国内院校于1982年开始引进欧美的MBA教中育,1993年把工商管理学科从经济学中分离出� 至2004年中国有343所普通高校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1]。工商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对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从供需来看,总体平衡但存在局部供给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剩;从学生能力和素质看,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较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加强;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高校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教学设施落后,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和教学管理弱化,缺乏专业实习,忽视个性培养,人才‘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教师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缺乏案例教学,教学经费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高教司从宏观上给出了5点政策建议[1]其中,有四点都是如何突出办学特色。本文从微观上探析如何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

二、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实验时间不足。这由三方面原因引起:有些高校缺乏实验室没有专门实验教师;有些高校有实验室但对实验课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实验教+才,实验时间不足;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大型企业软件。目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即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并非如此。企业、政府等用人单位不是需要会考试的人而是需要能干实事的人。许多学生通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不会使用企业常用软件、不懂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外语学而不用。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大多从小学总课时的20%左右,在学生业余时间中这个比例还更高些;然而,外语能力差几乎是中国非外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测试办法不科学,仅重视语法和词汇的测试,不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因为测试方法导致教学环节设计不科学。教学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标准。语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仅凭一张试卷考察学生的语法、词汇、阅读能力,并不能测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很多非外语专业学生,不会利用所学外语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许多学生连本专业外文文献都看不懂更谈不上用外语写作专业文章。三是没有营造学习外语的环境。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哑巴外语’永远提不高外语的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外语教育并不重视语言环境的营造,有的学校外语课堂不能实现全外语教学,有的甚至是汉语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缺乏用外语交流的机会。

3通识教育未达目的,人文教育弱化。“传统上通识

教育(generaleducation)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在当今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愈益加强的时代通识教育的范畴也相应地得到了拓宽很多大学都将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的教育包括进去,并在通识教育中融入了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理念,更注重通识教育的整合性、目的性和确定性。目前的人文教育具有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工具化倾向,存在明显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设置不够科学。

而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其培养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6中国的通识教育总体来看没有达到目的,这是造成大学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4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探究学习。其一,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其二,大学难以为工商专业提供专门的实践平台,而目前高校和企业缺乏联系,难以通过企业管理实践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囫囵吞枣,缺乏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然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面对的大多是企业、政府等部门中非程序化决策问题更需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特色教育探析

根据上述问题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

1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外语教师的师资水平,改革外语的考试考核办法,营造外语交际和外语写作等强化外语应用能力的的良好学习氛围。

2、重视试验课程。建立专门实验室编写专门的试验教林保证试验课时,配备专门实验课教师提高实验课的质量严格实验课的考试考查制度。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李曼丽[6]给出了中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除此之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人、事务的管理,其专业课中就包含有通识教育内容,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7](P56~ffi)等因此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程能够有机地融合,需要研究的是,考虑二者融合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的教材如何改革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强化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广博的通识基础使之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4改革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必须从教学方法上改革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具体包括:第1转变教师学生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使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甩创造多种机会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第二,开展探究学习。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适合于探究学习,我们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于实践且具有非程序化问题的特点,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差异性,显然,仅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己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第三,小组团队学习。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考评单位小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竞争合作。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

5、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通过税收政策及行政管理手段,引导、鼓励企业为高校捐资、提供试验实习基地鼓励“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大学自身的优势资源,培养专业特色。每所大学都有其特色和优势,将这些优势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可以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例如,有些理工科院校,在理工上有办学优势,可以将工商管理与之结合,目前己有高校吸收理工科的大三、大四学生进入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这样,学生成为具有理工和工商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深受企业欢迎。结合区域实际发挥区位优势。每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面临的管理问题也不相同,这一方面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特色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在沿海地区,贸易和对外加工是其优势产业,那么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懂得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

四、结语

特色教育是解决中国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趋同化”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从试验课程改革、外语应用能力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教学方法改革、鼓励企业参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设计、专业特色培养等方面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教育。对于具体高校这些方法尚需进一步具体化。

关于工商管理的论文 21

摘要:工商管理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的管理理念和相对个性化的设置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工商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使社会更加重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

一、历史概述:

在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剩余交易过程中才有了工商行政管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出现在强调农业和抑制商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并且它也有不同的特殊特征。因此,当时工商行政管理是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生产力等各种政治经济问题中诞生的。为了同样的目的,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严格的体力劳动。司市是专门为有效开展全国市场活动而设立的监督。在中国前秦和汉代,政府开始从事手工业,人们实行注册管理,这 明清时期,市场也初步建立起来。而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逐渐形成是在晚清,分布在中国北部。发展到中华民国时期,工商管理更加完善。工商管理最初也是有一定规模的管理。同时,为了更好随着这一基本经营管理模式的实施,一系列配套设施逐步建立。此外,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机构也是逐步形成配套的行政管理设施。

二、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工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手段,其本质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工商管理存在的意义是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打好背景基础。经过规范后的市场行为才能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实现更好的发展。通过控制整个市场,使市场在良好的环境下发展。根据我国法律,有关工商管理的法律法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也反映了我国对工商管理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高市场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这些措施除了有助于国家的发展,还为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最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管理不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而是每日都应该坚持的工作。因为只有做到了对市场的实时监控,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走势,从而做出应对市场变化的最佳措施。

1、促进整体性经济的发展

企业管理对带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企业的体系结构中,管理部门与企业之前不仅仅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合作共赢。准入制度的逐渐完善让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变得更加公平,更加公正。此外,现时的业务管理方式渐渐看不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了,大多采取的都是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而且管理的形式也不再是单一不变的,他们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使市场管理更为彻底。改革开放以来,个人和整个市场的变化都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成功,相关的方面基本可以依法进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原本隐藏的市场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

2、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较为良好,而且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后,很多外企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环境的公平性。换言之,企业管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下这个阶段,企业管理采取的全新的模式,在发展范围上也由原来的企业单独发展延伸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合作后的共同进步。这一模式在持续应用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3、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在企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对每个注册成功的企业进行基本信息的统计。由此可见,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化对带动各级的发展以及促进企业改革都有积极意义。比如说政府与企业分离后,为农业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也为边远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等。

4、促进消费者的权益保障

目前我国对消费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制定完善,所以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越来越受到工商部门的重视。对于不合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必须要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严厉打击,而且要做好法律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消费者应如何借助法律的正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是应该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违法行为。工商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以及社会进步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服务体系。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各企业必须要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微型和小型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与权利,全力打造一个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赋予管理以及民主性,带领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政府要加大市场的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尽可能地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引导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工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争取打通各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渠道,并且以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为媒介,传递和发布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此外,企业在信誉度评价通过后可与金融机构形成对接,这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工商管理实现了网络化、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向单一人工操作的转变,有利于提升工商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准,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工商管理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在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监控市场经济形势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市场经济如果想实现进一步发展,那就必须要做好工商管理工作,工商管理为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xx[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

[2]刘正毓.河南民间融资的发展和政策建议[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

[3]任慧军.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xx(6)

[4]张方立.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

[5]梁晓波。刍议工商管理与当前经济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xx.2.

[6]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xx.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