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文【最新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医论文【最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中医学的认识的论文 篇1

摘要:中医内科学心衰病的提出是中医学合理适当地融入现代医学,是现代中医发展的结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诊十纲”理念弥补四诊八纲的局限,使中西医病证相对应,开创现代中医教学新思维与新方法,在心衰病的教学中尤为体现。本文将从五诊十纲提出的背景与在心衰病教学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五诊十纲;中医内科学;心衰病;教学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何改革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使现代医学与之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培养出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是不断探索的话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再结合上古圣人“治未病”、“养生”和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形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十纲的诊治[1],以四诊八纲为辨证基础,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体系,拓宽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而心衰病是中医内科学新提出和规范的疾病,四诊八纲在心衰病的教学中难以概括全面,特别在病名上,容易与中医内科学上的喘证、水肿病等相混淆,导致病位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将理化仪器检查与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体现现代中医辨病辨证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1“五诊”与“十纲”的提出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诊断明确与否摆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单靠望闻问切四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容易造成医疗的疏漏,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即“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2]才是现代中医的特色,例如恶性肿瘤辨病不明确,如何辨证也是徒劳。如何以传统四诊为支撑点,拓展中医诊断的新方法,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望、闻、问、切、查”五诊,即运用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来发扬中医,把西医学的体格检查与理化影像作为中医四诊辨病的延伸,如听诊器协助诊断咳嗽病,心电图协助诊断心悸病。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提出150年前的中医诊断依据,只能依靠望、闻、问、切捕捉得来。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再加上一个检查的查诊,发展为五诊[3]。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绳,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基本辨证方法。而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探索,提倡阴阳为总纲,包含万事万物互相对立的两面,统帅寒热、表里、虚实六目,纲统领目而不是并列关系,“寒热、表里、虚实、标本、体用”为十纲[4];夏克平学者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认为八纲仅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则属于未病之无证,辨证应先辨“有无”,“有无”为十纲辨证的纲领[5];邓铁涛教授根据上工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养生与现代预防医学,提出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地位不可动摇,在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辨别已病与未病,极大地促进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与临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五诊十纲”为心衰病教学中提供创新思维与方法

2.1规范病名明确诊断心衰病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古籍虽有心衰病的相关论述,但鲜有提及心衰病病名。《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大部分医家通过四诊合参以“心水、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等病名来描述心衰病。直至西晋王叔和《脉经》“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首次提出心衰病。而心悸、喘证、水肿等只是心衰病的一种主症,并不能系统概括心衰病,如心衰病是心系疾病的最终转归,而心悸病是心脏体用受损的表现;喘证以肺系疾病为主,水肿病关键在肾脏,关系其余四脏,气喘、水肿是心衰病的主症之一,不能混为一谈。在无法明确诊断情况下,五诊中的查诊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B型脑利钠肽、N-末端原脑利钠肽或者超声心电图协助四诊合参,便能排除鉴别诊断,准确辨病从而规范病名。2.2拓宽病因便于理解心衰病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年老久病,禀赋异常有关。如何理解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引起严重的心衰病,用中医理论阐释比较抽象,难以被学生接受,五诊十纲的引入使得病因浅显易懂。在未病方面,通过查诊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风湿热或者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心肌炎,与外感风湿热、疫毒之邪侵袭而发病相符;饮食不节制易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长期不控制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吸烟、酗酒容易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与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痰热内蕴,痹阻心脉吻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等几率也随之上升,契合年老久病,心肾亏虚,发为心衰;为求证禀赋异常的病因,可以运用基因检测手段筛选罹患某种心脏疾病的概率,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在已病方面,精神神经因素如过度紧张焦虑,与过度体力活动容易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分娩加重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与中医学的情志失调,劳逸过度不谋而合。2.3辨别已未防病传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则求之,无则求之。虚则责之,实则责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所言“有”为已病,指有一定症状体征的显形病证;“无”为未病,指无症状体征的隐性病患。“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明确临床辨证要辨别已未[6]。心衰病已病辨证上病位以心为本,五脏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虚为主,兼夹阴虚、阳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水饮;病情发展分为急性慢性。邓铁涛教授强调心衰病病机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主张“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代表方为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与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半夏、茯苓、三七)[7]。而未病辨证上包括两方面:一为对未病之个体的早期预防养生:对于先天禀赋异常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进行筛查,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家族遗传病,同时进行良好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健康饮食、控制烟酒、限盐与脂肪等的干预;对于亚健康的未病个体,可以通过气候、环境、饮食、运动、人体体质等方面进行调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二为指导无症状体征之病体的用药调摄。心衰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和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等,通过五诊中的“查”诊,如心电图、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压计等辅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向心衰病进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心衰病早期治疗方面,陈可冀院士认为,气虚血瘀型病人多见于心衰早期,病位主要在心肺,方宜用加味保元汤(人参、黄芪、甘草、肉桂、丹参、川芎、赤芍等)[8]。四诊八纲是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望闻问切中加入查诊,在八纲中引入已未,绝不是中医西化,而是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医学为中医学服务,互辅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中西医医学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吴伟,王创畅。“五诊十纲”中医临床新思维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6):455-457.

[2]吴伟,卿立金。“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0,51(12):1061-1063.

[3]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王东方。立十纲理论,重临床实用-老中医干祖望教授学术思想研究[J]。吉林中医药杂志,2005,25(1):10-11.

[5]夏克平,王化猛。论有无辨证的确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100-1103.

[6]夏克平,夏俊东。论五诊十纲诊断体系的确立及其临床必要性[J]。中医研究,2012,25(1):9-11.

[7]李南夷。邓铁涛教授治疗心衰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1995,2(10):6-8.

[8]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2(4):136-138.

中医医学论文 篇2

【摘要】

由阴阳五行学说引出的调理阴阳、谨和五味、三因制宜等养生观,由病因学说导出未病先防、调理脾胃的养生理论等为养生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图分类号】

TS97【文献标识码】A

我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中国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阴阳学说

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五行学说

在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平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x液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调理阴阳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对中医学的认识的论文 篇3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程。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糖尿病做一综述。结果: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并发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等多种因素所致。发病隐袭,缠绵难愈,病情多变,其病机过程通常表现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而辨证施治对于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中医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1.1 脾肾亏虚

《素问·奇病论篇》记载“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1]”的论述。脾瘅、消渴是相互关联的同种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正因如此,医者常将二者混二为一,而渐各失原义),但消渴病机中兼有“中满”及“内热”。 中医还认为,肾为先天,脾脏的功能强弱,均依赖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若肾虚影响脾脏,脾气亏虚,不能全尽“为之行其精气”之职,则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而成糖尿病。

1.2 气郁、痰湿、瘀血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脾虚运化无力,机体失于濡养;肾虚则各脏失于温煦,脏腑功能不足,均可导致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弱,久则气血必运行乏力,气机郁滞而成痰、成瘀。

2中医辨证施护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林兰等[2]把糖尿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

2.1 阴虚燥热

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当滋阴清热:此证临床最多见,方用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饮食以清淡略带凉性食品为宜,忌动怒上火及辛香燥烈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可眼用枸杞汤、麦冬黄连冬瓜汤调摄:用药大多寒凉,不宜常用,以免伤及胃气。

2.2 气阴两虚

症见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养阴。药用生麦散合增液汤加味,也可用玉液汤、玉泉丸调摄或生地、黄蔑、山药水煎代茶饮或二冬汤代饮。忌辛燥坚硬食品,保持大便通畅,还应畅情志,和气血。

2.3 阴阳两虚

症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便塘或便秘交替出现,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凄,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法当育阴温阳,补肾活血。药用金廷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药宜温服,忌生冷瓜果,注意保暖,及时增衣助阳。避御寒邪。可加眼引火升阳汤、祀子粥调理。

3 治疗

3.1 控制饮食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载有“其(消渴患者)所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时至今日,此段经文仍堪称消渴患者之准绳[3]。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 g,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 g、黑豆5 g、赤小豆5 g,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 g、瘦猪肉5 g,武火炒后食用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3.2 配合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患者,应在餐后进行体育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患者,适当体育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如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根据情况妥善安排体育运动量。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3 注重调摄情志

中医认为,精神情志的波动,常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情志舒畅愉快,则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有利于扶助正气,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所以要鼓励患者调畅情志,善于控制喜怒哀乐,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达到控制糖尿病病情的目的。

3.4 适当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同时辅以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的方法,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中药降血糖效果较西药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由于许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中药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祝湛予等[4]在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者时,用自制降糖基本方,配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但可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且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熊曼琪[5]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总有效率达到86.6%,并总结出该方具有通腑存阴、活血化瘀等功效,可降糖、降脂、降低血液黏度,对防治血管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疗效。邵启惠[6]证实,活血化瘀可使空腹血糖降低,胆固醇的β-脂蛋白下降,全血比黏度低切速,血浆比黏度、f蛋白原和血浆渗透压等也显著下降,“三多一少症”及一切并发症改善。总之,长期的糖尿病患者,依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理论,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有人[7]运用动物实验性糖尿病对本方及其药物组成的复合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论是:方中知母为降糖的主药,甘草、粳米能辅助发挥作用,它与人参配合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协调。祝湛予。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用自制降糖基本方(元参、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茯苓、生牡蛎、苍术、黄芪、葛根、山药、丹参)加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效果较好。

4 体会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从标本虚实论治,认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7]。从“三消”轻重论治,认为标实证轻,本伤病重,消渴病出现传变(并发症),病情更重。此时,常需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诸法并用,方可取得好的疗效。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及寒凉药物,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8]。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中药就不适合,因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自身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胰岛素产生,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华所在,尤其是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特色与优势所在,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进一步完善糖尿病并发症与中医证型关系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51.

[2]林兰。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论治[M]。第1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72.

[3]王忆黎,严余明。试述2型糖尿病炎症发病说对中医临床的意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3,27(3):2-21.

[4]祝季元,祝湛予。治疗糖尿病经验 [J]。 浙江中医杂志,1987,(12):531.

[5]熊曼琪。加味桃核承气汤(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8,2(4):55.

[6]邵启惠。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的初步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5):15.

[7]LeinonenE, Wiklund, Hurt Camejo E, 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 adiposity correlate with acute phase reaction and 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type 2 diabetes[J]。Atherosclerosis,23,166(2):387-94.

[8]向红丁。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及防治原则[J]。继续教育,25, 19(5):28-29.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