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科论文优秀5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整理的心理学学科论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心理学论文 篇1

英语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论文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习惯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认知主义心理学派主张,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他们强调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善于学习。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等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认知过程,理解意义,获得意象,掌握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他们既强调学习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也强调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作用。新获得的知识经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新经验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新意义,这些就是学习变化的根本原则。认知主义强调不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发现性√★√学习,都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此外,乔姆斯基提出的转化生成教学法,强调把训练语言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把听、说、读、写运用语言能力作为手段,强调学习外语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则含有感知、领悟、推理等认知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掌握知识。帮助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习的持久性。认知主义学派一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是推动其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事物的好奇心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因此,认知主义学派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不能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要注意精讲多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对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外语认知-符号教学法(cognitive-codeapproach)强调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用所掌握的有限语言创造需要运用的句子来,强调外语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自始至终要理解他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内容。英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之中,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教学的途径去传授,更主要是去促进他们的认知活动,培养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经验:沟通情感,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重视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强调应尊重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马斯洛指出:探究动机是学生的本能动机,强制性的教学会适得其反,学习活动应该听从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教师的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和决定,他就可以学到他所需要的知识。罗杰斯认为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时,只需划分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己选择具体的方向,并自主探索并发现结果。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必要的协助,帮助学生减少在学习中的困难。只有自主选择的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兴味盎然,有利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因此,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创造真实的、人人相互理解与接受的人际关系。强调“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认为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安全感,从而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进而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大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采用情感教学的策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尊重每位学生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目前所采用的课本内容都贴近生活,颂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文章很多。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格。在教学硬件设置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投入情感,善于运用感染力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富有激情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师生彼此坦诚相待,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形成情感融洽的学习情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自己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任何学生都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注重交互,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建构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社会互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他们强调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度的传递,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去建构起信息的意义。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的过程。互动是建构意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英语课上,最有价值的活动是由学生们随机组成小组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建构英语知识。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初始意义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不应满足于知识的直接灌输,在英语学习中要明确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重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性。发挥同学间的群体互助效应,以协作探究策略为教学指导,重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教学方式。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要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在英语的完整过程中,都要把学生定位为建构英语知识的主体,而不是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强调师生间的丰富的多向交流,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4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的经典学习理论是研究现代英语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规律,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英语教师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特点及学习动机,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学习英语时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论文 篇2

当前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再加上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大的挫折,一旦求职被拒就会陷入极度的恐慌和失落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种不良的心理问题轻则使人失去信心、悲观失望,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如果就业心理危机程度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阴影,直接影响就业,而且有可能会引发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稳定的经济秩序。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危害

据当前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的资料显示,在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中,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一位。可见,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人多岗位少、学校知名度不够高、父母及亲戚对自己期望过高、专业比较冷、对自己不够自信等几个方面。而采用知觉压力量表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其就业压力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和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交际能力等主观因素大部分的大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他们在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环境、较高的工作要求,感到压力重重。还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焦虑,他们担心就业资源的分布不均,甚至会出现过分敏感和不信任的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很焦虑、对金融危机很恐慌,特别是周围环境舆论氛围过分渲染就业危机,使他们更加人心惶惶。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就业也是一个人才融入社会和历练的过程,这是一个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过程,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些不为人知的挫折和磨难,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达到理想的就业效果。就业心理危机的产生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影响正常就业,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应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通过心理疏导,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危机得到疏解。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摆脱被动接受的思想,主动出击,自信乐观地面对压力。

二、把握大学生真实心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建立情绪失衡与平衡模式,通过倾听与沟通等方式来把握学生的基本情绪,并建立一定的情绪发泄渠道,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及时得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当前的目标,恢复失衡的情绪,逐渐趋向于理性和平和,从对自我的否定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转为自我肯定的积极情绪中来。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高校应该以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自我实现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认知心理辅导,培养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正确的就业动机。同时,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学生针对自己遇到的实际挑战,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应对策略,并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就业计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危机既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也有观念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可以通过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保持学校与家庭的有效沟通来化解。学校可以根据当前的政策和学校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开展一些校园心理讲座,让学生逐渐能够了解心理学并尽可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学校与家庭之间,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增加就业的机会认知率,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些依靠,不至于有种孤军奋战的心理,这样就会减轻甚至逐步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恐慌,稳定就业大局。

三、运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增强应对就业心理危机的信心是消除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关键。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种种情况,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动态,帮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学生吃苦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的就业信息比较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求职悲剧后更容易陷入极端的悲观甚至绝望的境地,学校应该帮助其挖掘自身的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己的信心,通过典型示范进行心理疏导,充分运用贫困生中积极乐观,依靠自身努力成功就业的典型事例,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实现就业的梦想。

要实现就业心理疏导的最佳效果,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时容易进行沟通,心情烦躁时容易产生抵触。因此,在人的心情比较稳定时进行心理疏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学校要用心、巧妙、适时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由最初的焦虑、恐惧、不自信转到勇敢、自信、平和的心境。

总之,使大学生通过就业中的种种历练,能够更加的成熟,更加勇于面对现实,更加正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就业过程中的压力能够正确地化解,能够通过一种正当和合适的渠道来疏导自己的心理压力和危机,使自己更加地强大和自信,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握各种就业机会,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篇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探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的幸福生活。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显得日益重要。而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也就随之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虽然心理学家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虽然对积极心理学也产生了影响,但很可惜的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积极心理学始终处于消极心理学的阴影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积极心理学开始重新回到心理学家和公众的眼前。

2.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对病态心理学的"扬弃"与价值转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指出心理学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问题消除并不等于获得健康,人不是为了没有问题而存在,人是为了生活幸福而活着。因此它主张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与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的研究;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2]

3.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上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主客上来分析。客观上主要体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有脱节,学科知识的滞后性,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这些都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从而造成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期望值过高,即大学生自己的高期望与社会的低接纳之间出现不一致,导致他们的心理上严重失衡,从而产生了压力;二、是功利化倾向,过于强调工作给予自己的回报;很多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要求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而更多的是要求当前的工资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三、社会实践能力弱,现在很多单位的负责人都反应现在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太差,就容易让大学生到单位后无所适从,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压力。

4.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很多现象,来解释一些问题,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4.1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具备了走入工作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说"学校所学的知识根本与社会不能接轨,没必要那么认真"。其实不然。首先,一个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这些知识会让他信心十足,他会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识都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一门知识或是学问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就拿学心理学的学生为例,毕业后他可能做的是销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这是与他的专业也是相去甚远的,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经验的人说,做销售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抓住对方的心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的,他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就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我们可以说在所有的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没有一个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有不同的要求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我所学的专业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钻透。

4.2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普遍反应现在的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但却不能用于实际,不能用这些知识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能在就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实践能力。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以及与同事伙伴的团结协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参加社会实践也可以锻炼一个人勇气与胆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其实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点。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面对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没有勇气去敲门,那这样就只会与机会擦肩而过,空留遗憾了;有些同学是好不容易进去了,却始终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出创新点。

4.3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哪跌倒再从哪爬起来,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现实的情况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让一个大学生从此消沉,这也可能是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在家都是家里的中心,从来也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自负,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们。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确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个经验,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挫折就不算什么了,而且还会让他们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变得成熟稳重,懂得思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是一笔财富,只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认真对待,变压力为动力,那么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么你就一定能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心理学论文3100字 篇3

【内容摘要】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利用绘画可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绪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释放与满足。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图画进行探索,简单探讨隐藏在图画背后的特殊心理意义。

【关键词】绘画艺术无意识投射心理意义

早在18世纪末,欧洲精神病医生就开始把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病的方法。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弗洛伊德发现,人被遗忘或被压抑的记忆,会以表象和象征的形式在人的梦里或艺术作品中出现。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是理解人类内部心理世界的一个途径。另一个现象,心理学家的先驱荣格经常鼓励病人画画,荣格认为,通过象征物进行幻想是人的内心世界在经历心理创伤或痛苦时试图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20世纪初期,绘画开始成为一种结合心理分析的艺术治疗形式。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绘画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缺乏。本文旨在简单探讨隐藏在绘画艺术背后的特殊心理意义。

一、寻找“画”的心理源头,探索绘画背后的神秘空间

石器时期的洞窟图画记载了两万多年前的人类已经懂得制作记号和图像作为仪式之用,祈祷他们免受外部环境或外界不可预知力量的伤害。这些远古时代的图画不仅仅是符号,还寄托着人类的情感和希望。近代的绘画也是如此,在某些地方的原始部落,绘画艺术被作为治疗疾病和减轻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如北美印第安部落Navajo结合歌唱、舞蹈和沙画针对特别的疾病,形成特别图形给予治疗;西藏人画曼陀罗也是作为祈求者集中心灵的一种方式,来减轻和治愈心理所遭受的苦痛。

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曾研究过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那些艺术家的特质和无意识可以从中识别。随后精神病理学家也开始研究精神病患者的艺术表现,如Jaspers、Riese等对梵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rn发表《疯者艺术》,1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他们都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做了探讨。20世纪以来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心理学家要求受诊者利用绘画表现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或从图画上的意义来诊断病人潜在的心理困扰。随着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艺术治疗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二、用“心”读“画”,绘画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沟通交流

绘画是一种表达。绘画通过投射技术,以画的形式将无意识具体象化为一幅绘画作品。绘画的过程就是通过个体在客观现实中寻找到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然后再将自身投射到这个事物上,并向意识表达无意识内容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从立体到平面、从抽象到具体、从无形到有形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这时候的绘画作品,可以说是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表达与体现。人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在绘画作品的线条、色彩中表露出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如线条下笔奔放、孱弱或者细腻表达着不同的心理能量;画中各个方向的线条用力是平均的`,大多体现着绘画者没有找到自己力量的出口,正在寻觅中;画中线条有很多不同的可能,表现了绘画者面对很多选择等问题。又如,色彩冲突,喜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体现了较大的能量感,但处在冲突的状态中;和谐则没有明显的色彩冲突,比如喜欢用同一色系的颜色,体现着追求和谐、苛求完美等心理特征。

绘画以画的形式将无意识具体表现出来,一幅图画可能胜似千言万语,也就是说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自然要比语言更丰富、更具体。从画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画者的性格、情绪状态、人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可以通过绘画这个方法读懂人的内心。据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同下属谈话时喜欢画一些交叉的直线,这说明他是个性格直爽、固执,还常跟别人发生冲突的人。普希金喜欢在稿纸页边画些人像,这也能说明他是个好与人交往、容易相处、易于共事和活泼好动的人。这跟他们同时代人所谈到他们的性格特点也完全吻合。

绘画也是一种沟通交流。人类是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的,儿童也是先学会涂鸦再学会文字的。语言和文字是交流的工具,但是当表达的内容较为复杂时,人们常常很难用言语表述清楚。绘画与语言一样也是交流工具,但二者相比较,绘画来得更加自然,更加具体,也更有象征性。绘画比语言更易沟通,譬如,用绘画与聋哑人交流时,你可能更容易发现一些被隐藏起来的问题。笔者曾遇到一个聋儿,3岁时开始被福利院收养,在他的画中,就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他自己,而且人物都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的画投射出他内心对自己耳朵功能的忽视。画纸上孤零零的几个小人,看上去也是那么无依无靠。通过这些画能“倾听”聋哑少儿内心孤独的心声。

绘画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拥有着超越言语的力量。一般来说,人物画通常是个案本身的投影,或对个案来说是很重要的人及个案对“人”所持的一般性概念。比如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画自己的爸爸妈妈,当他们在家庭动态绘画的方法的引导下,如果是画爸爸在从事一些琐碎的家务活动,如看报、付账单和孩子玩耍等,都显示着父亲一般的居家生活,拥有着快乐幸福的家庭气氛。如果是画爸爸开车或是去工作,通常是反映着父亲离弃或离开这个家庭,或整天忙着工作,而孩子期望把爸爸画在里面,以透露其对爸爸期待的心情。如果平常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无论我们给予孩子再多,孩子也无法感受到我们的爱。透过这些图画表达可以发现其潜意识里可能存在的冲突或心理上的困扰、恐惧。如果我们明白这些画外的意义,那么我们与孩子沟通交流将会变得更容易。

三、用“画”疗“心伤”,绘画是一把开“心”的钥匙

绘画活动有审美意义,更富有心理意义。自古以来,不管是绘画还是赏画都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调查发现,美丽的图画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疼痛,意大利研究人员曾让病人注视20幅最美的和最难看的作品,发现看美丽画作的人疼痛感减少了1/3,其中让他们感到最舒服的画是梵高的《星夜》和桑德罗·波特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心理研究也表明,人们在画画时,通常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心理问题等不自觉地投射到图画中。通过绘画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还能看出绘画者的一些人生经历。

绘画能为右脑疗伤。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就是走不出来,因为创伤印刻在我们的右脑,思维理智的左脑对掌控情绪处理的右脑其实力不从心。这时用言语去劝说对方脱离痛苦往往是不够的,内心经历创伤的人,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右脑中往往印刻着很多的灾难图景和负面情绪,用绘画的钥匙打开右脑的锁,能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绘画能治疗处置创伤性情感体验,如Reese曾对16名年龄在5—12岁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了绘画心理治疗,发现有很好的疗效。

绘画是一种离心灵很近的活动,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画画,可以表达画者心中的焦虑、忧郁、孤寂或害怕等种种复杂情绪。通过点线的流动、块面的铺展、色彩的渲染,画者的心灵自然地得到抚慰与舒张;画者的抑郁与紧张、成长烦恼带来的躁动与不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与平复;画出自己的伤痛,画出自己的心情,一旦画出来之后,画者不良的情绪都能随之得以释放与缓解。可见绘画活动亦是潜移默化的陪护着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

结语

绘画疗法是在西方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绘画是一定文化下的产物,画画传递着画者的个体信息,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透过隐藏在绘画背后的“心理画”意义,启迪着我们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多地去探索、去关注“心理画”背后的奥妙。

心理学论文 篇4

【摘 要】认知心理学关注学生认知的需要,当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需要息息相关时,学生更趋向于主动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把生活的实际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适当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有效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认知需要 知识呈现

学生更乐于学习新知识,更容易将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知识如果能够联系生活,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我们常说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则会改善。而学习动机的培养恰好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科学服务生活的素养。

化学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最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思考,而且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例如在讲铁及铁的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先由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导入,再展示“速力菲”的药品说明书,让学生得出药品的主要成分及有效成分,再根据药品说明中的“本品与维生素C共用效果会更好”引发疑问,进而与学生共同探究二价铁的化学性质。从二价铁的价态出发,对二价铁的还原性、氧化性,以及如何检验药品是否变质等进行探索,由点到面,铺开知识的网络,学生能够将所学过的Fe、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方程式回忆起来,教师替代学生总结铁与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其中的本质,即低价态的Fe到高价态的Fe3+需要强的氧化剂来氧化,弱的氧化剂能将Fe氧化为Fe2+,相应的,高价态的Fe3+要变成低价态的Fe,就需要强的还原剂来还原,弱的还原剂会将Fe3+还原为Fe2+,最后再回归生活,用二价铁的还原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二价铁被氧化)来解释药品说明,升华情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归纳知识网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学生在回忆之前学过的铁与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方程式时已经造成了思维的负荷,若让学生继续完成化合物转化之间的本质关系,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加重,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师替代学生完成知识脉络的梳理,学生会有“白鹭立雪,智者见白”的感觉,因此,教师替代性策略是在学生自身归纳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困难的时候进行的。教师在讲氯气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漂的使用说明书,巧妙地将课程转变为对漂性质的探索,由点切入面,回到氯气的基本性质上,其知识的呈现逻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导入――由点出发,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思考并提出学过体现物质性质的方程式――教师归纳知识网状结构――解释物质作用于生活的原理。

再比如,许多教师讲授硫及硫的化合物时,一般是从硫的价态出发,通过低价态具有还原性、高价态具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的普遍原理,讲授硫与硫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知识的转化运用到酸雨的产生之中,此时的知识呈现逻辑是:物质结构――物质性质――知识运用。这种教学方案相对保守,当然也能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有的教师则先将酸雨的危害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继续和学生探讨酸雨的形成过程,从而将硫与硫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转化为对酸雨形成过程的探究,总结出各价态之间的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的,即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而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揭示了物质之间转化的本质关系,最后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知识的呈现逻辑是:知识的运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化学教学中不乏这种联系生活的例子,例如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的方法在检验糖尿病中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使苹果变黑,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变色,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原理解释氨的工业合成,食品干燥剂硅胶的运用,日常生活中金属的腐蚀防护等……

以上探讨的仅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很多教师都有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多种,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导课已经被广泛的运用,而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还在继续探索。教师若能够将生活的点滴运用在教学中,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知识间的桥梁作用,并为知识的提出奠定应用基础,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

参考文献

[1]张庆林,赵玉芳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

[2]石敬珠。“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xx(9)。

心理学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也更加注重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理论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将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逐渐向创新方向发展,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堂;实效性评判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学生在学习中能收获多少、学生在学习中有多少进步,所以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学前教育逐渐走上正轨的道路,在大学以及高职的课程中都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了解较少,而且掌握的知识只停留在教材的理论知识层面。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不能将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

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不管是什么阶段的学生,都会有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的学习受心情的影响,每天处于一个心浮气躁的状态,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进行消化吸收。这就说明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如果只是采用常年如一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安排,通过运用一些方法使学生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热情。例如,教师教学“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会对教学内容渐渐失去兴趣。因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大多以专业性强的概念为主,所以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那么所学的知识就没有了意义。对这种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为幼儿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还要转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以更加温柔、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更敢向教师提问,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一些简单的事例提高学生对某些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幼儿品德心理课之前,让学生对幼儿品德心理提前在网上有一个了解,这样比教师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自己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二、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最常见的互动模式就是学生自己不懂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做出针对性的讲解,这种互动性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学习的效率。这种加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时间的主人,教师完全让学生去展现自我,例如,在教学学前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把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向其他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讲述者自我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其他学生对案例上的理解,从而能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分并让其他学生对讲述者的讲述进行分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纵向的知识点在脑子中横向排列,能将学到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三、注重沟通和疑问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就是在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学习,所以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学生在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当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能是一个嘲讽或是挖苦的态度,而是应该以鼓励或是支持的态度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表达能力较差、表达的不够清楚等问题,但是教师不要急于去打断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了之后,对学生给出指导性的意见或是建议。《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就说明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问,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疑问以后即时帮助学生解决,这样在提问与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有利于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在教学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解答学生的疑问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学生学习中的倾听者和解答者。

四、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为此就应该通过倾听学生和耐心解答学生疑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储备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于林。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习》的积极性[J].华夏教师,20xx(2):1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