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幼儿心理论文精选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阅读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17-02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阅读训练,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同学们还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情感的方法,达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科学有效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
"揠苗助长"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位可笑的古人以他的失败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如禾苗的成长一样也是急不得的。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目前的阅读水平以及心理规律,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循序渐进,才能终有所成。
康康上小学二年级了,他爸爸决定让他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对书的喜爱。于是,父子俩拟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头一个半月里,父子俩每天一起阅读彩图儿童故事书,目的是养成读书的基本习惯,并且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由康康自己读彩图故事书,读完后爸爸请他讲一讲读了什么,有些什么词或句子特别有意思等等;然后,康康开始坚持自己读不带图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学期下来,康康读了好几本书,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提高了。无疑,康康的爸爸很好地运用了"循序渐进"的原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成功训练。
"循序渐进"的原理如何运用到指导孩子的阅读实践中去呢?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先扶后放;先易后难;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先精读后略读;多多益善。下面分别作一些阐述。
先扶后放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老师、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小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家长则应当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地放手。
先易后难 小学生只有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才会乐读,善读。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啃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他们只会畏惧、逃避阅读,所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材料,由易到难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不超过总数的5%.在体裁上,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琅琅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
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家长抱怨孩子读书没有耐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了。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面忘了前面,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使读完"大部头",也不免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大部头"中的某些章节。
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小学生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更重要。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否则容易导致小学生一味追求高速度而影响理解与知识掌握。
多多益善 王芷君在班里可是个"小名人",她虽然才上小学四年级,可是不论谈"白雪公主"、"海的女儿"、还是说"恐龙"、"始祖鸟"、"神舟飞船",都是头头是道,知识竞赛的前几名准有她。同学们都说王芷君可神了。王芷君的妈妈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王芷君的课外书看得多着呢?"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
相当一部分家长倾向于孩子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孩子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小学生视野,锻炼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能力的好书。如果对孩子看"闲书"的举动一味地管、卡、压,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抑制孩子阅读能力地增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多训练。只要是思想健康、文句通顺的材料,就可以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喜好广泛地阅读。读得多了,孩子的头脑不断受新鲜事物刺激,不断自觉联想、思考,对知识的感悟性就会一步步提高,智力发展就能得到促进。
参考文献:
[1]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年8月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关键词: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
一、研究背景
2009年初,由上海文广集团出品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自1月16日首映以来,创造了国产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抓住了孩子的心,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家庭的心。”央视新闻联播在1月21日对该片进行了超过1分钟的报道,这也是《新闻联播》首次以如此大的篇幅关注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现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幼儿使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产品,幼儿对其爱不释手。幼儿为什么如此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如何创造票房神话?对之后的国产动画有何启示?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确定了“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研究”的论文方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充实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有关幼儿观看动画片的问题探讨将涉及到幼儿心理特点、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问题,对它们的研讨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前儿童的心理,丰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充实其理论知识。
(2)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一是对学前儿童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包括带给幼儿教师的启示和带给家庭教育的启示。二是为优秀国产动画的创作提供典范。给动画创作者带来的启示: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动画创作者从教育理性的高度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爱,将这种理性与情感融会到艺术想象中去,创造出美妙的动画形象,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动画世界中获得知识,在喜爱和欢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净化和提升,这要比我们传统的教条式教育更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和接受。
三、研究内容
(一)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现状分析
随着电视网络的不断普及,动画片走进了幼儿的生活中,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自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出现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孩子们还是大人们对其产生观看的热情。在一部一部的根据每年的属相出现的不同作品,也让孩子们对其感到新鲜和好奇,尤其里面还有很多的新鲜、潮流的词语的出现,让这部动画片变的更加精彩,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趣味性。
(二)幼儿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原因探讨
美国学者伯格提出:“所有文化产品都包括两种因素的混合物:传统手法与创造。传统手法是创作者和观众事先都知道的因素―其中包括最受喜爱的情节、定型的人物、大家都接受的观点、众所周知的暗喻和其他手段等等。另一方面,创造是由创作者独一无二地想象出来的因素,例如新类型的人物、观点或语言形式。”他同时指出,“公式化的作品也经常包括很多创造因素,反之亦然。”如何在类型中出新,《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类型出新想象力丰富,符合儿童心理需求
我国原有的动画片取材相对固定, 大多集中于神话、传说、寓言、成语、童话故事等,诸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西游记》等,笔者在儿童时代所观看过的动画人物及题材至今仍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 此类作品过多并不符合我们当代儿童的审美情趣―追求好玩、新奇、轻松快乐,而反对说教。这势必要求我们的动画作品在内容及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喜羊羊》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它摆脱了现有取材的局限性,题材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性急勤劳的喜羊羊、贪吃贪睡的懒羊羊、爱美漂亮的美羊羊、强壮鲁莽的沸羊羊……当然还有聪明搞笑倒霉的灰太狼,他们性格各异,有着很多普通儿童的小毛病:不想做作业、劳动时偷懒、喜欢睡懒觉等,拟人化的动物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与惹人喜爱的个性,不再是儿童们仰视不可企及的“好孩子”“小英雄”,小观众们似乎在这些极具亲和力的动画人物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共通的性格与缺点,并与之产生共鸣。
2.语言词汇风趣幽默,音乐节奏欢快
动画片应该在使用语言词汇时考虑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纯朴、自然的口语,是儿童最亲近最容易接受的语言,表现儿童内心,富有童真、童稚、童趣的风趣幽默更会博得儿童喜爱。《喜羊羊》中动画人物的命名大多采取“ABB式”词语,如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记忆犹新。还有类似于澎恰恰说:“有什么了不起!来, 有本事和我猜拳啊! ”尽显诙谐的儿童情趣。其次是这部片子的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曲调旋律优美轻松,并别具创意地将动画人物的名字插入进去, 以至于播放这首歌的时候,儿童耳熟能详,就会不自觉地开始哼唱这些羊儿的名字。在电影版《喜羊羊》放映前,孩子们就像在举办一次盛大的宴会,开一场欢愉的party一样,一起合唱这首他们熟悉的动画歌曲。
(三)《喜羊羊与灰太狼》带来的启示
幼儿尤其是托小班的幼儿一般无法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动画片是一种可以采用的辅教育工具,因此我们相对重视动画片的教育功能,强调教育意义。例如《大耳朵图图》《新三字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就是完全针对少年儿童的动画片。它们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并且每一集故事都浓缩出一定的道理,让幼儿可以从中学语言、学生活、学知识,初步明白好坏之分、是非之分,其教育意义明显。教师在选择动画片给幼儿欣赏时,需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例如选择观寓教于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及动画电影,非常适合幼儿观看的。
参考文献:
[1]马力。童话学通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8)
[2]蒋风。幼儿文学概论。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6)
学写有关孩子教育的文章,心里七上八下,觉得诚惶诚恐。写什么呢?能写到什么程度呢?总觉得力不从心,难以表达到位。一方面自己离开教育岗位多年,虽然对教育的发展变化关注有加,但深入没有,理解几近肤浅,要写出来的东西肯定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缺乏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和见解。纸上得来终觉浅,何谈集子发拙见。另一方面担心在专业人士面前颜面尽失,毕竟老师们时时接触、天天积累,在教学规律的指导下作了大量的实践和尝试,经验自然丰富。担心自己有点班门弄斧,写出的东西扫了大家的阅读兴趣。说真切一点就是,胆怯和担忧并存。但面对当前教育的乱象和鱼目混珠,特别是看到孩子们辛苦的学业负担,总还是进行了一些思考,发出的感慨也不全是空谈,是对自己困惑问题的梳理和诠释,相信只要是善意的,即使表述不清、观点不周、逻辑不严,想必大家也会原谅和理解。
亲身感受自己孩子点滴的成长和进步,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贵,养成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成长,它甚至“比太阳更有光辉”,比接受一定数量的知识更显重要。习惯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诸如写字的习惯、完成任务的习惯、交流的习惯、展示自我的习惯、面对挫折和解决困难的习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习惯、自我要求勇于探究的习惯,等等。当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不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总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寡作为衡量一个小学生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在以分数论人才、以成绩谈智商的杠杆驱使下,人们竞相追逐和粗放式的攀比,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时间,以牺牲孩子天性的玩乐时间,拖着掉着眼泪的孩子像到菜市买菜一样,从电子琴班出来分秒必争地去学英语、学美术。殊不知,但凡是艺术,遗传和天赋比例大大,家长本人对艺术毫无知觉,几近于苍白,却多出了几分非分之想。恶性循环导致孩子们可爱的双休日似乎也变得暗无天日、面目可憎,使孩子们望而却步。把孩子的培养简单地诠释为传递、灌输,彻头彻尾的打包式强制,慷慨地用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微薄工资“换取” 对孩子教育权利的简单让渡。以自己孩子会背几句蹩脚的英语为荣、以能机械地吹奏几个小的练习曲而沾沾自喜,从没有去想或很少去想此时的孩子真正的需求,以至于一大批社会培训班、速成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风起云涌。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中,一旦目的不纯,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养活了太多以挣钱为目的的所谓“老师”倒也罢了,关键是浪费了孩子们太多宝贵的时光,扼杀了他们可贵的创造天性、使家长对“龙” 、“凤”的期望显得南辕北辙,甚至会使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优秀者总是成长于优秀的习惯。虽然我们计算机十分普及,多少文字就在键盘上转瞬完成,好些人虽“写”了一些东西,但自己没有“动笔”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既能修身又能养性,还能传承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简单讲也体现一个人对艺术的感悟,反映一个人良好的积累,好的书法总是源于孩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笔划顺序和运笔过程,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实现,需要家长老师时时提醒、处处留意、多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当前,书写却被世人冷落得太久,被孩子们遗弃的也几近于无形,写出字的形象让人多了几分寒意。像我们现在的家长,以为掏几个钱交给书法老师就能解决问题,自己确实少了责任和投入,但孩子要没有了平时的点滴积累,需要加倍地努力才有良好的成绩。对于孩子求知欲的培养,要给学生布置具有创意的家庭作业,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完成给定的任务。哪里像现在,孩子一成不变地照抄完成各种版本的作业,有时候抄的次数太多,就变成机械式的重复,自然不用心,抄着就出错,有些从第一遍就开始错了,家长还郑重其事地在孩子浪费很多时间完成的作业上签字,孩子认为,只要家长签字就万事大吉,一了百了,谁都简单,但孩子的“完成” 任务的习惯已然形成,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另外,就是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陪孩子学习当成培养孩子的重要环节。我曾经和具有大学学历的同事在谈到小学孩子作业辅导的时候,他明显表示出了力不从心。诸如拼音和语法,很多都是望文生义,我总觉得遇到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家长就不是辅导作业的主角,如果主要任务是辅导孩子作业,那学校岂不是形同虚设,孩子以什么样的状态完成作业才是值得关注的,以致出现了陪孩子学习,父母孩子没有轻松者的恶性循环。正好反映出家长在配合学校抓养成教育显得前瞻性不强,认识不到位、境界不够、素质不高,大有舍本逐末之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说明人的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古希腊诡辩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秃头论证” 理论,它包含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 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质的变化。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防止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秃头论证”理论告诉我们,防止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即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抓起。与“秃头论证”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谷堆论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而这在开始是被否定的。这个理论与“秃头论证”理论一样,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教育应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要告诉学生凡事要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