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马上就是做毕业设计阶段了,而做毕业设计前要先写开题报告,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开题报告吧!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13篇开题报告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开题报告步骤。1、理论学习和收集资料阶段(2017年7月-2017年12月)深入学习有效情境的有关理论,掌握创设与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题目 :xxx
系(部):中文系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 现代文学
学生:袁xx
指导教师 :雷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 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 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 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 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 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 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 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 ,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 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 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 、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 ,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 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 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 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 旅游 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 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 出版社
10、《寻找 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 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 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 》,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8、《语言学大意》,乐嗣炳著,中华 书局1923年出版
19、《中国诗学专著选读》,张寅彭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著,冰心等译,中国书籍 出版社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安全,节能和环保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三大热点,也是各汽车制造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开题报告样板。同时,汽车的安全性能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的数量及伤亡人数逐年下降。汽车安全性可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指的是对汽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或安装车载设备,主动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能力;被动安全性则指的是汽车发生意外事故时对乘员进行有效保护的能力。由于被动安全性常有与广义的汽车碰撞事故联系在一起,故又称为"汽车的碰撞安全性"。汽车的被动安全性与车身结构设计息息相关。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缓冲吸能特性,是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
货车属于汽车的一种类型,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同样适用于货车,但货车又有自身的特点。碰撞是交通事故的安全形式之一,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身结构发生接触,造成一定的人身伤害。货车的碰撞主要有正面碰撞、斜侧面碰撞、正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及侧翻碰撞等多种形式。有资料称,货车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占事故总数的的40%-60%。所以,研究正面碰撞的结构安全性很有必要。
由于发生正面碰撞时货车的前部受力变形最大,所以其前部结构的设计尤其重要,合理的前部结构能使货车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缓冲吸能特性,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把对驾驶员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今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我国也加快制定了相关法规,如《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和《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等,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在碰撞试验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天津汽车技术中心和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等国内汽车试验机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和完善试验设施,并于20xx年开展了c-ncap评价,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样板》。由于实车碰撞试验的高成本大多数企业难以接受,因此使得碰撞试验在国产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也导致了部分国产汽车结构安全性不足。而采用计算机仿真试验的方法成本低、周期短,符合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条件。
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研究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已逐步得到了部分汽车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汽车工业中,ls-dyna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ls-dyna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汽车的碰撞特性,以及汽车碰撞对乘客的影响。通过使用ls-dyna,汽车公司和他们的配件公司不需要使模型车就能够检测汽车的设计,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研究中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ls-dyna,以某小型货车为原型,重点考虑车架、车身、保险杠,以及发动机和车轮,把其他部分作为集中质量加载车架和车身上。通过计算得出碰撞过程的位移量、撞击力。加速度、能量吸收等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即可对车辆的碰撞安全特性进行评估。通过观察碰撞变形图可以知道车辆各处的变形形式和变形结果,从而进行改进。
1.查阅有关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和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全面了解国内外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2.车身模型的建立:
以某货车为例,根据autocad图纸,采用catia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其车身结构进行适当简化并建立全板壳的有限元模型。
3.将汽车的三维模型导入到ansys/ls-dyna中,对汽车的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瞬态动力响应以及变形、速度、碰撞力等参数的时程曲线。为改进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4.对比分析改进后与改进前的结果,提出结构改进的合理建议。
[重点难点没有体现出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xxxx年3月29日-xxxx年5月1日完成整车的模型建立
xxxx年5月2日-xxxx年5月31日完成有限元分析
xxxx年6月1日-xxxx年6月15日完成毕设设计论文
xxxx年6月15日-xxxx年6月30日完成英文资料翻译
[这里应该再详细一些]
五、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下)(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7月
[2]姜继海。汽车厂实习教程。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3] v5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2月
[4]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1月
[5]7.0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3月
[6]王望予。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5
[7]/ls-dyna动力分析方法与工程实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1月
[8]/ls-dyna3d理论基础与实例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年5月
[9]/ls-dyna3d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年4月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当前,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确有倒向过度物质化的倾向,这是一个可见的事实。它的威胁在于,人类社会“在物质进步的祭坛上牺牲了诸多道德和精神价值”.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而始作俑者则是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这一文明对于物质的极力追求,使得他们渐渐偏离了启蒙运动时期所确立的文化方向,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技术和消费的层面,而较少顾及那些事关人类社会真正福祉的问题。
(一)全球设计的危机。
当代世界仍然处在巨变之中,其速度之迅捷、规模之盛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而这一现象并非无源之水,而是以发轫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基础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设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是动因,也是果实。作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现象,设计的进化受到社会力量的塑造和鼓动。与此同时,它也反过来为社会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个世界即使从总体上来看更加趋于平等和民主,但是我们也无法忽略这样的现实,即这里还存在着相当严峻的贫困、不公正、残酷和*的事件。因此,我们仍然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因此,设计也就十分自然地有了更多的承担,设计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理由使生活变得更美丽、更舒适,同时也更安全、更人道。
(二)当下国内的设计现实。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迎来了它最为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改革如今已经到达“深水区”,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因应新的国际趋势,进行富有创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检视当前的境况和不足,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这种姿态应当是全方位的,它将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各个层面逐一展开。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设计发展之路,我们看到,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国人对于设计的了解和期待也在不断加深。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设计还有严重的不足,总体说来,我们还很缺乏原创性的设计,以及负责任、有品质的设计,我们距离“设计大国”、“创新大国”、“软实力大国”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实践当中,则有这样这样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批评乏力,二是*缺失,它们实际上又是一体的。
就当下而言,发掘设计的道德力量,对于增进我国社会的凝聚力,提升大众生活的福祉和个体的内在幸福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很多证据都已显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往往与城市、社区功能的弱化有直接联系,反之亦然。因此,我们有理由加紧推动中国设计的批评规范化,推进*议题的常态化。它们将会在今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生动、人性化,会逐一体现在设计实务当中。
(三)初步的看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产品、适应于产品,产品对于人而言,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设计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设计和商业的密切交融,这就更加使我们容易忽略设计的“全景图”,一个正在逐渐生成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而当前越来越细化的设计教育分科,这就进一步模糊了人们本已经不太清晰的视野,而忽略了作为这个概念、这个行为的某些真正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马格林指出,“将设计作为一种广义的人类活动来讨论便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设计之弊虽与批评缺失有关,但从根本来看,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缺少应有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和设计才显得残缺不全,并造成了设计和批评的双重失落:它们无法产生互动(与此同时,虚浮的设计和伪劣的批评却在大行其道)。
因此,迫在眉睫的是,我们需要着手阐述设计的本质,尤其是充分论证设计与*议题的关系,而这不仅是推动设计健康发展的必需,更是事关家国命运的现实命题。
从*角度切入对设计批评的研究,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尽管还远不够成熟,但当前国内的设计批评研究还是显示出了多种可能性,如果从*角度切入设计批评研究,在方法层面具有特殊意义。它们虽分属不同层面,却具有明显的共同指向性。前者是设计活动接受社会反馈的过程,是健康有序的设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生产;而后者则是隐藏在一切社会活动(当然也包括设计)背后的根本动力,是设计的价值观所在--笔者认为,它们都关乎设计活动的本质--我们姑且可以把前者看作是设计的外在形式,而后者则是设计的内在动因,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外文献综述。
(一)设计批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众所周知,设计理论和建筑、艺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建筑学,由于它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对其他门类的设计学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建筑和设计形成了一种极为紧密而又微妙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设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设计学的独立性也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批评的行为很早就已产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梁思成在1955年对北京城市规划的质疑和行动就是知名的历史公案,是非常重要的批评事件,显示出建筑界当时对于历史文脉保存的批判性思考。就总体而言,设计批评的真正起步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设计批评的活动才逐渐展开,而相关的设计批评研究则在此后跟进。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批评开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中设计议题的逐渐展露而变得愈发急迫,另一方面,设计批评与设计史、设计理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密。在此过程中,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国内的设计批评和设计*的研究都是起步不久,大约从20xx年前后起,论文和专着进一步有了数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也在大大加深。
就目前情况来看,设计批评对于大多数设计圈内人来说,它已经由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慢慢发展成为一个较为熟悉的的概念。当然,和现实相比这还远远不够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批评传统、批评氛围比较稀薄的国家来说,深入扎实地探讨设计批评,对其相关基础概念进行挖掘、梳理,将会是一份长期的工作。
因此,还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有待去完成。针对设计批评的学科概念的界定、相关框架的构建,对其相关历史源流的梳理,都还需要从头做起。因此,在该学科方向内,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设计批评到底是什么?它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目前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一个开始,诞生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建筑批评为例,郑时龄的《建筑批评学》(20xx)就从批评的主体论、价值论、符号论、方*、批评意识,以及建筑师的身份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其中既有相当篇幅的有关国外设计批评历史的介绍,同时也有许多当下国内建筑设计的案例,内外印证,联系紧密。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教学和各类建筑实践,因此得以比较透彻地剖析批评的各个层面;而在设计批评方面,目前有这样两本教材,即杜军虎的《设计评论》(20xx)和黄厚石的《设计批评》(20xx),二者都较为全面地评述了设计批评的框架,对其的历史、本体、价值、范畴等概念均有谈及,为这一学科的构建铺设了道路。而李丛芹的《设计批评论纲》(20xx)也是一部较为重要的、非教材类型的专业论着,该书从人与物的关系着手,以设计批评的立足点、范式、原则、主体等几个方面作为抓手,阐述了人与物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变迁。作者结合大量实例,以轻松自如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深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造物”和“生生”关系的思考,清楚地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设计文化的深远影响,当然这也必然影响人们对于设计的批判和认识。
此外,关于设计批评的本体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例如,“批评是一种学术立场而非道德骂场”(田萌)、“关于设计批评的身份焦虑”(芦影,20xx年)、“建构一种批评的本质”(李凯生)、“设计批评的类型研究”(刘震,20xx年学位论文)、“从设计批评的现状谈起”(陶安蕙)等等。
到目前为止,针对设计批评也在进行着带有具体指向性的思考和总结,将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立场、设计的价值倾向、设计的哲学维度等等进行融合、并置的趋势,开始引发更多的关注。这一方法表明了设计批评研究的开放性,目前这方面的专着还不算多,其中比较代表性的有张犇的《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20xx),该书将设计批评放在设计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较为清晰地还原了设计的文化属性,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对本体问题的横向思考,具有相当的说服力。设计批评是对设计价值的一种判断,因此对于设计价值的阐述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李立新的《设计价值论》(20xx)一书中,就从设计价值的角度出发,专门就设计批评与设计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是为对设计批评的一种本体论性质的思考。在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批评所涉及的价值原则的多样性。从设计价值与批评的关系、设计价值的类型、设计价值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出发,将设计批评和价值判断关系的内在逻辑层次做了清晰的梳理。其中还特别指出,设计批评不仅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同时它也应该反映出社会整体的价值思考。此外,李乐山的《工业设计思想基础》(1997)一书把设计放在了文化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观察,体现出和其他相关着作不同的立意,体现出作者视野的独特性和责任意识。该书最后一章着力于对西方现代性的回顾,用了相当篇幅来探讨现代设计的思想历史根源。这一部分看似脱略于该书的总体结构,实际上确有其必要性,这将设计背后的文明危机呈现出来。李乐山 而青年学者李向锋的《寻求建筑的*话语:当代西方建筑*理论及其反思》(20xx),是对建筑*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对西方建筑*的历史、体系、研究模式、当代的实践操作以及中国当下的回应,进行了思考。其中既有历史叙述的纵线,又有横向的、并列的概念阐述。不仅深入探究了西方建筑*发展的线索,它的演化,核心议题的扩展,同时,又将这些问题同中国当下的现实加以连接,从而建立起一种结构坚实、体例完备的立体式叙述。
批评从来都不曾被局限于设计专业之内,从它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这一活态的、外向的、多元多义的面貌,就一直保持着。就这一特征而言,它和历时更为久远的艺术批评、建筑批评、文艺批评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允许,甚至有赖于设计之外的各类知识的积极融入。这些知识来源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多个学科,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学等等。这些专家所思考的视觉未必一致,但他们往往能有许多相重叠的结论和观念。在我国,这种跨领域的、多学科的批评实践总是与理论的建构并肩展开。消费社会就是关注的“靶子”之一,社会学学者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xx年)就是一部重要的着作,本书从消费的角度着手,对当前国内的社会景况做出分析。可以预见的是,设计批评走向多学科的交流,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自然态势,而且也将成为设计学自身的一种要求。
事实证明,设计批评的发展往不仅需要从现实当中汲取养分,而且针对自身的文明基因,设计批评也需要有属于我国自身的理论建构。因此,回顾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当中去寻找设计发展的逻辑,建构其中的社会、文化、*维度,探索具有本土意义的批评范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它的实践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论证。但这一范式对于完善我们的设计批评,建立中国设计批评的*标准而言,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针对设计史以及重要设计流派的研究中,往往有许多是关于设计批评的发展研究。例如,“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研究”(徐昊,20xx年学位论文)、“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思想研究”(廖前兰,20xx年)、“都市乌托邦的批评理论:读威尼斯学派的三本着作”(李翔宁,20xx年)、“雷纳班汉姆及其设计批评观”(关玲,20xx年学位论文)、“批评包豪斯”(翟墨,20xx年)、“事实与价值:卢斯装饰批判的批判”(黄厚石,20xx年学位论文)等等。
针对那些专门的设计领域、设计专业,批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以往的研究当中,设计批评的思考几乎都是下意识地围绕着工业设计展开,严格地说来,这当然和设计史研究历来偏重工业设计的倾向不无关系,但这种以工业设计“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在渐渐得到改观,在服装、景观,平面甚至动画专业当中,相关的批评研究正配合着批评实践的展开而得到深入的发展。例如由李超德、张蓓蓓共同撰写的《服装评论》(20xx),该书针对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批评研究,对于当下的服装设计批评的发展倾向有着全局式的认识,同时又不乏对历史的回望、关照,不失对服装设计自身专业特性的冷静思考。而在景观设计领域,俞孔坚也凭借着他一系列的专业实践和带有明显批评思考的着作而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20xx)、《回到土地》(20xx)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作品。
2.国外研究情况。
就设计批评在国外的发展、研究发展情况来看,它要早于国内。就工业设计的批评来看,它应以19世纪中叶作为起点,但其雏形又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而在建筑学领域,批评的行为和范式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在经历了这种漫长的发展之后,批评在西方设计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学科的的概念,更已� 在建筑师、设计师和大众的思考当中,处处显示出这种批评意识的存在。
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在当时的设计史、设计理论的研究当中,也常常会将批评意识融入其中。历史写作本身有时就会映射出作者个人的价值立场。由于时代的局限,历史写作往往成为一种表达立场和批判性的载体。这在佩夫斯纳和吉迪翁的历史研究中,就体现出这一点,作为现代主义的拥趸,他们借助于历史研究表达出这样的一种立场。
设计批评早已经超出了旧有的框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一种文化与社会力量,它在信奉激进主义的设计师与创作者手中,更是成为一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的利器,用设计的语言去批判社会。1964年,英国设计师肯·加兰德(KenGarland)发表了着名的《要事第一》(《TheFirstThingsFirstManifesto》),这是一部设计宣言。加兰德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号召设计师回归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当中,以此来对抗一个商业氛围浓烈的时代。这份宣言是当时的英国设计师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回应,呼吁社会重新回归到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模式。1971年,德国沃尔夫冈豪格(WolfgangHaug)的《商品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外观、性和广告》,这是代表兰克福学派社会批评的经典作品,对于充斥在商品社会当中的广告展开了尖锐批判,对于大量充斥在市场上的商品产生的不良社会效应进行了消费文化的批判。
1970年代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是维克多·帕帕奈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1972),作为横跨设计批评和*两大领域的一部经典着作,该书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对于资本主义设计问题的*和环境思考。首次提出设计*概念的一部着作。从生态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对现代设计进行了深度的反省,设计*从这时起,展示了设计*思考的多元性。书中还以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设计*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展示了设计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发展有可能达到的水平。
英国学者爱丽丝·劳丝瑟恩的《设计:为更好的世界》(20xx),也以一种较为通俗、流畅的书写方式,对设计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评。针对正身处技术化时代的设计加以思考和想象。在各个专门的设计领域中,有着专业指向性的设计批评也在迅速展开。例如,《LookingCloser》是一套不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编辑者包括迈克尔·别拉特、威廉·德兰特和斯蒂文·海勒等人)。其中的《LookingCloser4:CriticalWrittingsonGraphicDesign》汇集了自1997年到20xx年这三年间一些重要的、和平面设计批评有关的文章,它们发表在各类专业性或者具有普及性质的刊物当中,涉及到和平面设计有关的各类话题:例如,号召平面设计师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探讨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不断壮大的视觉文化力量。
(二)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设计*问题的思考在最近数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学术界的思考一步步落到了实处,这是可喜的现象。在此过程当中,一些专业杂志为设计*讨的讨论搭建了话语平台,一些重要的学术讨论、学术会议先后进行。例如,20xx年,《美术观察》第6期,就以“设计*: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为专题,在“观察家”栏目对这一问题做过最初的讨论。
由《装饰》杂志社和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20xx全国设计*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大会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的内涵、设计*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反思的倡议》.
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览也开始针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类活动并不只限于图片、展品本身,往往还囊括了论坛、会议等活动,从而增进了*议题思考的深度。20xx年度10月26日到30日,在北京召开了“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为“信”(象征「信息」的沟通与「信念」的传递,以谋求透明与互信的对话及跨界的全球合作)。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下设四个专题,分别是“获益”、“和谐”、“交流”、“定义”,其中的主题演讲涉及到这样一些具体的内容,例如“为更多人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与设计师的当下责任”、“生态政策:义务或者负担”、AudraBuck-Coleman、MarkBiddle等美国学者则提出“连接多样性:设计教育中的*思考”.
此外,一些大型展览、博览会也在中国相继召开,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国内设计界的专业视野,增进了他们对某些普适的设计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有力地加强了专业内外人士的沟通交流,使得设计*这类看似枯燥的议题也能够为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认同。例如,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次大型的博览会以“和谐城市”作为理念,对中国文化的和谐、中庸理念进行全新的、鲜活的诠释,将设计*议题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结合到了一起,从而推动了设计*学和设计实践的结合。
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会议和论坛活动之外,一些较小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也在不断涌现,反映出*思考的多层次性和议题的多元。例如,20xx年9月17日,北京市级人才强教项目建筑*学学术创新团队举办“建筑*与城市文化”学术沙龙。需要指出的是,*问题已经不光是学术活动的目标,它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受关注的焦点;同时作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它也激发起跨领域、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思考。例如,作为策划周密的专题性展览的一部分,会议论坛构成了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整体,往往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在20xx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是近年来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设计活动,本次活动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无论是“仁爱”,还是“善意”,都直接指向*问题的内核--.它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分论坛部分:社会、能源、环境保护、城市化和全球化、弱势群体,消费批评和设计*等等都被。对于“仁”、“善意”这类概念的提出,表明了中国设计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再度肯定。
随着设计*逐渐在国内引发关注,对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帕帕奈克
该文从战后设计的消费社会背景出发,追述帕帕奈克的人生,并对其思想,即设计师责任体系加以研究,从而呈现了*议题与设计师职业之间的内在联�
周博的《现代设计*思想史》(20xx)是近年来相关着作中颇为扎实、稳健的一部。对西方设计*做了总体性的回顾,对二战后的设计*发展,尤其是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进行了评述,将帕帕奈克的设计*思考放在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当中,脉络清晰,结构合理。该书将帕帕奈克的思想放在设计*的历史脉络当中,进行梳理和考察,这一方面表明了*议题的历史性,和某些稳固、坚实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帕帕奈克前瞻性的、独特性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以“设计*”为主题进行申报的高层次的课题也有不少,其中更包括:“20世纪西方设计*思想研究”(20xx年,周博)、“19世纪后半叶英国设计*思想述评”(20xx年,周志)、“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思想研究”(20xx年,杨先艺)等等。
*议题也常常和性别议题相关,所以女性主义设计、建筑的研究也自然归属于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滕静茹的博士论文《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较有代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作为视角,分别对女性在建筑专业、建筑环境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涉及女性建筑师的角色、女性建筑设计、女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女性与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思考。较为深入地展示了女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境遇。这种将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方法,融合了理论与现实,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的全面反思,具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2.国外研究情况。
由德国建筑史学家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撰写的《建筑理论史》初版于1985年,这是关于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该书的内容上迄古罗马,下至20世纪70、80年代,内容浩瀚庞杂,作者却能条分缕析,从容道来。其中既有历史的纵向梳理,也有� 将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建筑、规划、园林等方面的理论、批评做了清晰、整体,而又不失情节的描述。并且始终保持前后的贯通,对建筑理论的关键性价值概念的发展、演化进行了陈述。
建筑批评和建筑理论、建筑史的紧密逻辑关系在该书中有清楚的呈现。
由美国设计学者维克多·马格林和理查德·布坎南合作编辑的《发现设计--设计研究探讨》出版于1995年,其中的“价值与责任”部分专门辑录了三篇论文,代表着1990年代设计*研究发明的较高水平成果。其中由卡尔·米查姆撰写的“设计中的*学”一文,从哲学和*学的视角,对设计的*本质做了清晰的陈述,对*在设计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做了诠释。作者认为,设计不单纯是技术和审美的问题,它同样也无法脱开*学的本质。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把设计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观察,而不能任由设计沦为孤立的、自私的社会现象。而托尼·弗莱的“神圣设计--再创造理论”则从神圣信念的角度谈到设计的发展,认为设计肩负有重新联系自然与文化的责任。这些思考都将设计的*思考摆在了*学和人类文化建设的高度,拓宽了设计思维。《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是一本论文集,一部由平面设计师(AGI会员)所提供的一部思想汇编,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平面设计的社会角色的。作者们多为拥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其中很多人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谈到设计的责任问题。但就平面设计这一载体而言,相比于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它的社会价值往往受到忽略,而对于设计师而言,重新树立起对于这一专业方向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哈尔·福斯特出版于20xx年的《设计之罪》,既包括设计和艺术的批评文章8篇,福斯特认为,设计已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下膨胀起来,其中的“设计与罪恶”、“建筑大师”等文章,早期的设计批评和建筑批评联系紧密,批评家往往代行设计批评的职责,这和当时的设计尚未走向独立化有关,而早期的设计也总是被看作是附属于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因此,设计总是被习惯性地放在总体的环境当中进行观察,这种特征无论是在19世纪的英国,还是20世纪初的德国,都体现出这一点。
在近来的许多设计史着作中,有许多都会很自然地涉及到对设计批评和*问题的描述,因为在现代设计史的写作过程中,这些内容几乎总是会十分自然地融汇进来。
比如乔纳森·M·伍德姆所着的《20世纪的设计》一书,就有“设计与社会责任”一章。全面地回顾了二战后以来西方各国设计与设计的社会责任的互动关系。显示出二战之后,设计界和制造业对于消费者群体利益的思考和认识。诸如战后的英国、美国设计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心、设计师对于大众健康,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二战以来设计道德责任的逐渐复苏,此外也包括设计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应,同时还探讨了绿色设计。
而在《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一书中,针对荷兰在20设计的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平面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它在战后阶段同荷兰企业的合作与矛盾着墨较多,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荷兰设计师对于自身设计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展开的诸多思考。例如,保罗·贝茨(PaulBetts)的《日常用品的*:一部西德工业设计的文化史》(20xx)(《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在关于西德设计发展的历史的记录当中,有着对于德国设计思潮发展的相关记录,其中在关于乌尔姆学校的发展、变迁历史当中,记录了设计设计理念发展的相关情况。虽然不是专门的设计批评论着,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批评的意识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
此外也有专门的设计评论集出版。维克多·马格林的设计论文集《人造世界的策略》(20xx年),其中有多篇文章涉及*议题,对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进行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他指出了设计*发展的滞后性,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就会使得议题变得空泛无力。真正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议题朝着现实的方向去发展,令*议题与当下的现实环境相互结合。譬如,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思考的也许是,能否在主流的消费文化之外构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模式,从而超越当前的商业局限。因此,马格林认为,*的思考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项目进行,方才具有实质意义。
新泽西州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莱斯利·凯恩斯·魏慈曼(LeslieKanesWeisman)的《设计的歧视:「男造」环境的女性主义批判》(1992),从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其中的弱势地位,而女性在其中的问题又和阶层、种族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作者不仅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和女性在这样不同的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且试图去探究如何建构起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加符合不同种族和阶层期待的新型的空间关系,该书从大量时间案例当中推进了理论思考的深度。
在近年来的很多设计研究文献中,也都会针对设计的“社会价值”、设计的“*价值”、“道德”等展开相关的研究,这个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对设计*问题的相关研究。例如,荷兰设计师、作家基斯·杜思特(KeesDorst)的《了解设计》(《UnderstandingDesign》)一书,就对设计的道德价值和设计师的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
此外,设计*也在今天西方的设计实践当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美国学者唐纳德·诺曼既是设计教育家,同时也是设计师和理论家。他的着作关注于设计的人性化服务,并且在设计研究中注入了对“人-机”情感问题的思考。他的着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就重点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在该书书中,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设计、行为层次设计和反思层次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从根本上看,共同满足了我们对于设计的需求,设计的体验就建立在这样三个层次当中,人和设计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建立起来。人对于设计的多层级的需求,实际上就已经表明了人潜在的多种需求,例如、愉悦、美感、兴奋以及其他的各类因素,而设计理所因当地能够回应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当下和未来的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智能产品而言,设计将要全面地回应这些问题。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了人的*问题的多种需求。诺曼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论述,向我们表明,设计需要在情感层面回应我们的需求。
20xx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威廉·麦唐诺(WilliamMcDonough)和德国吕内堡大学化学教授迈克尔·布朗嘉(MichaelBraungart)(前者是“永续建筑运动”的棋手,而后者则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合作出版了《从摇篮到摇篮:绿色经济的设计提案》(《CradletoCradle:RemakingtheWayWeMakeThings》),这也标志着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已经开始着手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该书通过回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发展模式,深刻反思人类的贪欲,指出应该从新经济的角度入手,以设计作为引擎,来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产业实践出发,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案例作为依据。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作为我国设计学科的新兴议题,“设计批评”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多重选择。
事实上,设计批评和设计*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二者并列起来研究,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因为它们都关乎设计的本质。批评是推动设计的方法、手段,而*则是设计的立场、内核。而从当前的研究成果看,尽管对于设计批评和设计*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当中,但却鲜有将这二者并列起来作专题讨论的。
研究意义:
(一)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西方设计批评和设计*议题的全面理解,这也是对惯常的设计史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我们推动国内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完善。现代设计本质上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从设计学科的发展来看,我们很有必要加强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为了推动当下“设计批评”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必要从“设计*”入手,进一步思考设计批评的理论构建。
(二)本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设计学本体的认识。有力地增强设计批评与设计*、设计史、环境议题、社会学的横向交流,从而夯实当前设计学研究的基础。这就证明设计自身具有和各类社会议题进行横向交流的可能,证明了设计学科自身的发展潜能。设计批评始终受到来自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的主导。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课题的研究或将有助于推动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通过对西方设计批评在历史和学理的回溯,我们将可以深化对于当前国内设计批评发展状况的把握,提升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我们需要从眼下的现实情境中有所超脱,通过回溯现代设计产生的原点,梳理其发展脉络以总结经验。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通过技术、审美、社会和生态这四个基本维度,课题对现代西方设计批评的面貌做出整体的勾勒,呈现出设计与西方社会充满矛盾的二元关系。如果把它们比作“同路人”也未尝不可,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彼此之间有时嘘寒问暖,有时也龃龉不断。
可以说,在设计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真实需求之间,总是存有差距。尽管这二者的总体方向一致,但它们并不是始终重合的、默契的。人类在膨胀的*驱动下,有时可能制造出不合格的设计、“坏设计”,甚至是*的设计,而这已经为历史所证实。
此外,这里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当前的研究有一种趋势,似乎谈论*,试图否认人类的中心地位。对于这种论调,在笔者看来,不仅显得不诚实,而且也是自欺欺人的。对“人类-世界”这一主客关系的重新调整,并不能够回避人� 因此,不用回避人类中心论的问题,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人类自身的存在、延续和永续的发展是我们关心的根本问题,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
其次,研究设计*,为了防止这个议题变得空泛化、概念化,因此,课题始终将“人”作为核心,由此辐射状地连接到各个不同的话题当中,譬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自我与他者等等。试图呈现“人”的矛盾性、多元性、复杂性,这个“人”既可以是指作为整体的人、具有共同属性的人、有着相同诉求的人,同时也可以是作为个体的人、具体的人、有着特殊要求的人。围绕着“人”这个核心来展开思考,但尽可能用超脱于西方的立站到场来思考设计批评与设计*问题,由于一体的宽泛,这里的论述必定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开放的。
再次,应以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技术文明和消费社会带给人类的影响,倘若无视、或者回避人类在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就,那就等于是彻底否定了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成果,那么这不仅武断,而且也愚不可及。同时也要以敏锐的直觉,去判断技术理性带来的异化。
最终,本课题所探讨的设计批评指向了*的议题,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得到凸显。这会触及不同层面的问题和现象,其中既要呈现具体的“物”,又要梳理出“物”对人类个体、社会和自然等造成的直接后果、潜在影响。随着目标的扩大,其结果也必然由“人类中心”延伸为“去中心化”的*思考,这就是由微观而宏观,由具体而抽象,由“小善”而致“大善”的过程。
五、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西方设计批评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由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物质文明的观念变迁
一、*的价值:造物与*的和谐统一
二、对待技术的态度
三、对待奢侈品与消费的态度
四、理性的原则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
一、理性主义的崛起:批评的基础
二、批评与*价值
第三节现代设计的多元维度
第二章设计批评的技术维度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人性化议题:人与机器的抗争、妥协
一、技术革新和现代工业
二、19世纪英国对待工业化和设计的反思
三、穆特修斯的选择:个性化,还是标准化?
四、美国工业的选择:欢迎机器,但要适度
第三节乌托邦议题:人与社会的融合
一、设计与“的善”
二、格罗皮乌斯的教育尝试和*思考
三、纳吉的教育与思考:以人为中心
第三章设计批评的审美维度
第一节个人主义、审美与消费社会
第二节装饰议题:诚实与虚伪
一、不合时宜的装饰
二、装饰之罪
第三节风格议题:被物驱使的人
一、个人主义与商业活动
二、消费社会的矛盾性:个人与社会的分离
三、对广告和商业文化的批判
四、对废止和“流线型”的迷狂
第四章设计批评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平等与安全的议题
一、时尚与女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安全:由“消费者”转向“用户”
三、设计师的觉醒
第二节设计师的责任议题:乌尔姆观念的变迁
一、包豪斯的影响
二、要求理性的声音
三、在科学之外寻求人性
第三节帕帕奈克的历史贡献
一、对消费社会的批评
二、对设计师的定位
第五章设计批评的生态维度
第一节生态议题的紧迫
一、过度膨胀的技术文明
二、越演越烈的环境压力
第二节人-社会-自然:从分离到统一
一、现代主义者的生态设计观
二、由“个体”走向“共同体”
第三节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一、新的*思考与可持续发展
二、回归整体的设计批评
三、面向大众的设计批评
第六章设计批评的主体
第一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改革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与设计教育
第三节设计批评与职业设计师
第四节设计批评与大众
六、写作计划
(略)
七、参考文献
一、专着
1.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之于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
2.杜维明,《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
3.杜军虎,《设计评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xx年
4.黄厚石,《设计批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
5.海军,《设计之重》,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
6.何怀宏,《*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7.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8.邵宏主编,颜勇,黄虹,等编着,《西方设计:一部为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年
9.李超德,《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xx年
10.李超德,《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
11.李丛芹,《设计批评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
12.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3.金观涛,《历史的巨镜》,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年
14.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15.(台)杨冠政,《环境教育》,台北: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6.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7.姚民义编着,《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概述--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年
18.张犇着,《设计文化视野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
19.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
20.陈嘉明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
二、论文
1.李超德,从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看设计*[J].中国服饰,20xx(1)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1999(1)
3.李超德,绿色生态设计观--服饰文化内涵的新注解[J].江苏纺织,20xx(8):18-20
4.阿马蒂亚·森,斯密的市场从来不单独存在[J].社会学家茶座,20xx(1):87-88
5.于文杰,杨玲,英国19世纪情感社会主义及其历史演进[J].史学集刊,20xx(2):21-27
6.(英)彭妮·斯帕克着,汪芸译,英国设计,从威廉·莫里斯到今天[J].装饰,20xx(11):14-20
7.李向锋着,寻求建筑的*话语[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7):278-280
8.陈喆,艾英旭着,西方关于建筑*问题的研究[J].建筑师,20xx(12):96-99
9.滕静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xx
10.杨莹,维克多·帕帕奈克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xx
11.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J].《天中学刊》,20xx(12):20-25
12.陈炜,提出设计*概念的必要性[J].《美术观察》,20xx(6):103-103
13.江牧,设计*之道[J].《包装工程》,20xx,27(6):318-320
14.李砚祖,从功利到*--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J].《文艺研究》,20xx(10):100-109
15.王慧然,理性主义与西方现代性危机[J].《学术交流》,20xx(6):21-24
16.尤西林,“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梳理[J].《思想战线》,20xx(5):81-83
17.文兵,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J].《暨南学报》,20xx(1):22-28
18.崔雪茹,西方个人主义源流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162-170
19.黄显中,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J].《*学研究》,20xx(11):86-90
20.储智勇,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xx(8):76-81
……
三、外文文献资料
1.JoanRothschild,DesignandFeminism:Re-VisioningSpaces,:RutgersUniversityPress,1999
2.HazelClark,DavidBrody,DesignStudie:BloomsburyAcademic,20xx
3.AlexColes,Designandar:DocumentsofContemporaryArt.London:WhitechapelGalleryandtheMITPress,20xx
4.RobFleming,DesignEducationforaSustainableFuture.London:Routledge,20xx
5.RobynMarsack,EssaysonDesign1:AGIsDesignersofInfluence.London:Booth-ClibbornEditions,1997
6.MeredithDavis,GraphicDesigninContext:GraphicDesignTheory.London:ThamesHudsonLtd,20xx
7.EditedbyW.S.GreenandP.W.Jordan,HumanFactorsinProductDesign:CurrentPracticeandFutureTrends.London:TaylorFrancis,1999
8.JohnHeskett,IndustrialDesign.London:ThamesandHudsonLtd,1980
9.RaymondLoewy,:TheOverlookPress,1988
,ImaginedInteriors:representingtheDomesticInterioSincetheRenaissanc.London:VAPublications,20xx
11.KrisztinaPassuth,Moholy-Nagy.London:ThamesandHudson,1985
12.SiegfriedGiedion,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acontributiontoanonymous-histor.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69
13.UlrichConrads,Programsandmanifestoeson20th-centuryarchitecture.London:MITPress,1971
14.ChristophA·Hoesch,SiemensIndustrialDesign:100YearsContinuityinFlux.HatjeCantz
15.KjetilFallan,ScandinavianDesign:AlternativeHistories.London:BERG,20xx
16.PhilippeGarner,:TaschenGmnH,20xx
17.VictorMargolin,TheStruggleforUtopia:Rodchenko,Lissitzky,Moholy-NagyChicago.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18.PaulBe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ofWestGermanIndustriaDesign.California:theRegentsoftheUniversity,20xx
19.CarmaGorman,:AllworthPress,20xx
-Maffei,RebeccaHouze,TheDesignHistoryReader.london:BERG,20xx
21.WalterGropius,TheNewArchitectureandtheBauhaus.London:FaberandFaberLimited,1965
22.DavidPye,TheNatureandAestheticofDesign.London:HerbertPress,1978
23.MikePress,RachelCooper,TheDesignExperience:TheRoleofDesignandDesignersintheTwenty-FirstCentury.London:AshgatePublishingLimited,20xx
24.StevenHeller,,TextsonType:Cri:AllworthPress,20xx
25.PaulBetts,TheAuthorityofEverydayobjects:ACulturalHistoryofWestGermanIndustrialDesign.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xx
26.KeesDorst.UnderstandingDesign.Amsterdam:BISPublishers,20xx
27.RickPoynor.DesigningPornotopia:Travel: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20xx
28.FrancisD.Klingender.ArtandtheIndustrialRevolution.Chicago:AcademyChicagoPublishers,1981
论文题目:浅析芭蕾舞剧《吉赛尔》1.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对本课题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为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以及它对后世芭蕾舞剧发展的重要意义。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美术毕业创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应试教育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真正从人的生命成长、终身发展的高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及教师希望用准确的语言影响学生,用优美的环境教育学生,用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 影响 教育 培养 基本上都是外力的作用,我们却忽略了教育是儿童自身内部的活动,学生自身内部会发展自己,完成学习活动。儿童是有生命的、完整的人,不像布料、牙齿那样可以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不容易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真实地位。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而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我们迟早都要说破这样一个事实。当然,说破的目的是改变。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性的教育转变,是带有体系意义、根本意义的转变。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是我校的办学宗旨。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的有关理论,并亲自参与听课,亲身感受了生本教育的无限的生命活力。发现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全身心的投入,那种积极、欢乐、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以及他们优秀的考试成绩,都使我们十分振奋。无论是他们的学习状态,还是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或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语文素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精彩展现,都使许多听课者、听报告者激动不已。
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思索,我们把生本课堂课题研究作为我校的龙头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探索出一条真正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的课堂教育方式方法。必须强调的是,生本课堂改革既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的改革。
二、生本教育理念简介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 师本教育 向 生本教育 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 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 不见自我 ,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 灵魂与线索 ,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做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提倡减少学习成长期的频繁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 为而不争 。到了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 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西方教育的理念中早有提倡或研究,但将此理论用于课堂教学也尚在探索中,如杜威提出 儿童中心说 并引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自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验,已形成一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极为轻松的课堂教学,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非常不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自素质教育提倡以来,教育理论界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如 愉快教学 情境教学 等都体现了生本教育思想。生本教育实验在广州率先开展以来,目前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它倡导教育者要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学生,体现人之生命创造力的神奇和美好。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产生快乐,产生素质,产生成绩,使素质教育取得了可运行的良好动力机制,破解了困扰多年的难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打开了一条成功之路。
3、素质教育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21世纪教科文研究组织的专家们提出: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并且激活起来。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兴趣,而不只是完成现成学科知识的传播,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力争培�
4、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所长也认为,提倡素质教育,就要把当前的师本教育体系转变为生本教育体系,变学生的被动学 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生本教育的新观念,如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教师观:教师应是学生生命的 牧者 ,而不是拉动学生的 纤夫 。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学习。学生观: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本能力量的调动,能够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德育观:以学生美好的学习生�
5、本项目研究将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多媒体网络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协作化和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项目研究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而且包括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品等所有学科,其改革面之广、其研究的深入也是本项目的一大特色。
四、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广东教科所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为依据,立足于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着眼于为未来培养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创造能力的人才。本课题立足生本教育理论,将生本教育理论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力图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克服其存在的问题,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结构,对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1)对小学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具体理解与认识:
(2)在对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理解与解释的基础上构建各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实际,对构建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六、研究方法
通过 小组合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及自信地参与、主动学习的情境,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持续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采取实例教学法、观察及情景法、合作讨论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努力实现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过渡。
七、组织机构
(一)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张随鄂
副组长: 闫红莲 李荣华
骨干成员:王玉芳、刘 伟、郑如红、黄伟锋、韩旭辉、张俊生、张 楠、戴刚毅、刘运金、王 静、黄庆华、左玉霞、邹玉萍、王转运、吴 华、闫改桃、彭 宇、朱秀梅、张继红、米德新、韩俊丽、李波 、郑 辉、任玉淑、陈 萍
(二)子课题组织机构
每个教研组要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申报子课题,以各教研组的子课题为基础,进行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与总结。
具体子课题组织机构如下:
语文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黄伟锋 ;副组长:韩旭辉;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数学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郑如红;副组长:张俊生;组员:全体数学教师
英语学科子课题组:组长:韩俊丽;组员:全体英语教师
综合学科子课题组:组长:刘伟;副组长:张楠;组员:全体综合学科教师
(备注: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选择一门学科参与课题研究)
八、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 20xx年9月)。
1.课题的申报立项。
2.负责人制定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研究组织。
4.明确课题研究规范和课题组成员各自的任务。
5.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6.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电脑、信息网的设置与准备。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 20xx年12月)
1. 构建生本理念下的教师群体,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以理论指导课题实践。
2.加强实践指导,组织课例研讨,引导实验。
3.观测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点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做好阶段性的调查统计。
4.撰写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不断调整策略,深化提高。
(三)总结阶段(20xx年1月 20xx年7月)
1.撰写并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成果归类整理。
3.上报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估。
九、预期成果
1.文本类成果:
(1)实验结题报告;
(2)教师研究论文集、教师案例集;
(3)学生作品文集等。
2.音像制品类成果:
(1)生本课课例光盘;
(2)生本教育活动图片;
3.学生发展类成果:
(1)学生、家长调查问卷;
(2)学生发展表现的物化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对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师渐渐突显出它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步伐,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为此,根据湖南省“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题指南,结合永州市的工作的具体情况,“十二五”期间我校决定选择《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界定
1、关于教师培训模式
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专业知识、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 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
2、关于培训方法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的行为。培训内容是为实现这种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培训方法则是实现这种行为的途径和形式,包括授权式培训、研讨式培训、模拟式培训等。
3、关于改革
改革是对传统模式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城乡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办短训班进行短期培训。一期培训班一般开课l0~l5天,参培教师集中在县以上培训机构(包括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参加面授,学完即举行结业考试。像现代信息运用培训、普通话培训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业余自修和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一期培训班时间跨度三四个月半年不等,此期问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将参培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面授l0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参培教师在业余必须自学培训课程。像学科岗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国外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培训者对学员的培训,这是院校培训模式;另一类是学员对学员的`培训,这是校本培训模式。培训者对学员的培训立足于院校,或以远程教育的方式展开;而学员对学员的培训则是立足于学员所任职学校。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虽然操作的程序和过程略有区别,本质却相同,大多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以参培教师为次,培训机构处于主动地位而参培教师处于被动地位来举办的。所以无论在长处方面还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点。
它们的长处概括起来有三:一是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授课,便于管理;二是培训内容存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完整,参培教师通过努力在理论方面能得到较快的'提高;三是培训时间大多不长,参培教师容易拿到结业证书。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存在不足也是无庸讳言的,而且十分严重和突出。国内外研究者也早就认识到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从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到20世纪中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再到今天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蓬勃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提出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如美国学者所提出的5阶段的RPTIM模式(即愿意、规划、培训、实施和巩固)。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散、杂的特点,把培训模式作为课题来研究的少,大多是在论及教育改革或是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时候顺便进行涉猎,研究得不系统,不深入,甚至观点重复或矛盾。且大多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第一、总结、反思、剖析过去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弊端,提高培训实效是教师培训的追求。
第二、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培训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使广大教师真正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提升其实际教学效果是我们研究的动力和目标。
第三、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是如此,而作为教师终身学习支柱的教师培训如何创新、实效是培训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长期关注、深入研究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是推动和确保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基于教育发展,基于教师需求,基于网络环境,优化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和学习指导,优化培训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培训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
五、课题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全面提升教师的相应素质。
2、终身学习理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代世界各国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3、教师职业专业化理论: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教师培训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和体系。
4、调查研究理论:调查研究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六、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培训的需求和期待。
2、运用实验研究,探索包括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诊断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师培训模式。
3、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不断创新能满足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为高效的教师培训模式相适应的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用制度和政策激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七、本课题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国内外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及其实效;
(2)探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师培训模式;
(3)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4)研究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形成教师培训的系统理论。
八、本课题创新之处
教师培训对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进行培训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教师培训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师培训无论对教师本人、对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跟踪某些培训教师,由这样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培训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些位教师的培训案例深入揭示有关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问题,由小见大。
九、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预计用两年时间完成,坚持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第一步明确调查对象为我市中小学一线教师(计划调查100名),并拟定调查大纲,分科分学段分类列出调查项目;第二步根据一手材料,进行科学分析思考,力求找出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探求更为高效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试点,跟踪;第四步对新培训模式及方法的改革进行分析、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我校教师培训�
2、文献分析法:通过网络、图书馆及其它有效媒体进行全面的信息检索,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在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本课题的研究。
3、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表、谈话、研讨会、专题(专人)采访以及综合、分析等,完成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的调研分析,全面了解当前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的现状。
4、案例分析法:在调查中精选优秀教师典型,结合参加的各类培训情况,分析总结其成长历程,为今后选择培训模式及方法的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十一、本课题实施步骤
整个研究为期两年,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20xx.10—20xx.11)。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具体措施等,并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现场开题。
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20xx.11—20xx.2)。一方面组织参与课题的教师开展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布置课题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标,制作具体的研究计划。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基础性的调查,提取成功的典型实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性的第一手材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争取形成研究特色,准备完成本课题的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20xx.3 —20xx.10)。整理研究材料,汇总过程性资料,总结提炼研究结果,形成最终的研究结题报告,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成立课题成果编写组,全面启动“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课题名称:提高科学错题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申报人:
研究起始时间:xx年xx月至xx年xx月
一、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在科学作业中,学生做错习题被称为错题,错题是学生学习过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每天都必将面对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错题会一再出现,学生也会一再做错,于是,在日常教学中,碰到错题时某些教师常常出现这样的态度:回避责任,迁怒于学生。特别是这种错题出现在单元测验卷、试卷中时更是怒火中烧,这些出现错题的学生同时 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忽略了对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忽视了教师在错题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生活环境在错题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笼统地把原因归咎为学习态度、作业态度、智力因素等,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甚至是机械重复的巩固练习,更有甚者以训斥代替教育、以记忆解题模式代替学生内化掌握等等。
有效的学习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肄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错题订正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学生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错题订正还能解决零散、疏漏等问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对错题进行简单的成因分析,学生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认真地纠正错题。老师通过错题与学生交互式的分析,也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增强了对本学科学习的认同,成绩自然也就有所进步。对教师而言,对知识点更为熟悉,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困惑会更加熟悉。那么也要我们老师当一位有心人,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收集和筛选,对的错题进行归类、成因分析(即诊断)后寻找对策,从而用它去诊断和辅导更多的学生,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错题:科学练习中做错的问题。本次课题中特指易上当,反复做错的一类问题。
2、订正:对错题进行成因分析,抓住问题关键,构建解题思路,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3、有效性:有效的订正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升学生科学成绩。
2、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障碍,提出解决对策,减负提质,提高科学教与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错题的成因及教师采取的对策。
②分类学生的作业错题,针对不同情况,探究教师使用的纠错对策对学生帮助。
③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习惯对错题形成的影响。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行动研究法。模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总结评价)。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2、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3、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
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按单元章节记录、收集学生每日课堂练习、作业本、课外资料、单元练习检测及专题性练习中的错题,记在错题收集诊断本中。
2、分章节及时梳理学生错题的类型(选择、填空、作图、计算等)。
3、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将错题分类整理。
4、诊断错误原因:概念性理解等知识性错误;解题习惯所致(不规范或粗心马虎、审题不清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能力不够等。
5、提出解决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申请结题鉴定。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拟选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的判定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函数项级数既可以被看作是对数项级数的推广,同时数项级数也可以看作是函数项级数的一个特例。它们在研究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研究其收敛性及和等问题,并且它们很多问题都是借助数列和函数极限来解决,同时它们敛散性的判别方法也具有相似之处,如cauchy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等。教材中给出了对于()nux一致收敛性的判别法,如cauchy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等,但在具体进行一致收敛的判别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运用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法。而次课题除了叙述以上判别法外,还对这些判别方法进行了一些推广,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判别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方法。
选题研究现状
目前通用的数学分析教材(如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介绍的主要内容如下:m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柯西收敛准则等,用来判别一些级数的一致收敛性问题,其他一些数学方面的工作者对某些特殊级数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当前对级数的收敛性的讨论研究已经到达比较高级阶段,分枝也比较细,发展也相对较完善。但在许多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不是特定的级数,用特殊的方法不能解决。故需对特殊级数情况要总结和发展。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基本思路:首先从定义出发,让读者了解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对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说明,且将收敛与一致收敛做一个比较,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随后给出一些常见的一致收敛的判别法,并附上例题加以说明。当熟悉了一般的判别法后,我将其加以推广,得到一些特殊的判别法,如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对数判别法等。 框架:主要由论文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摘要、关键词、引言、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一般判别法及推广、小结、参考文献等组成。
主要研究的方式、方法:首先介绍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然后给出一些常见的判别法,并用一系列的例题加以说明,在将判别法加以推广。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函数项级数及一致收敛的。定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一般判别方法,如柯西一致收敛准则、余项判别法、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等,再进行推广。
第三部分是总结其研究的必要性。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论文题目: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论文主体框架:
1、引言
2、定义
函数项级数定义
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定义
3、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方法柯西一致收敛准则余项判别法
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狄利克雷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
4、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判别方法的推广比式判别法根式判别法对数判别法积分判别法确界判别法
5、结束语
阐明总结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判别方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主要参阅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王振乾,彭建奎,王立萍。关于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判定的讨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xx
[3] 吴良森,毛羽辉,宋国栋,魏栍等。数学分析习题精解[m].北京:理科教育出版社,20xx.
[4] 谢惠民,恽自求,易发槐,钱定边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
[5] 赵显曾,黄安才等。数学分析的方法与解题[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8
[6] 刘玉琏,傅沛仁,林玎,苑德馨,刘宁等。数学分析讲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
[7] 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毛一波。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判别[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xx.10
[9] 陈传章。金福临,宋学炎,等。数学分析(下册)[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10] 陈玲。关于函数级数一致收敛的两个判别法[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xx.4
论文题目:
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业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十固和深化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现代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而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其非智力因素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作业的形式基本以机械抄袭和死记硬背为主,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探究潜能,甚至有很多时候作业流于形式。因此,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中,作业的形式和作用也应发生相应的变革。
历史是活的,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后人少走弯路,以史为鉴,指导未来,所以通过教学和作业方式的改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按自己的特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相对权力,将教科书作为学生研究的材料,创设多点“历史机会”,在布置作业时竭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考、评价、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归纳、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真正完成历史学科特的育人作用。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通过对历史作业创新的实践,以期探究实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思考历史”的能力,力求通过科学的引导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思和总结,以期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思想。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思优化等方法。
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了解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本课题的相关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通过自我教学实践,并与我校课堂观察合作体教师相互合作,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待历史作业的态度、设想、建议等,根据学生的建议和教学内容设计新的作业类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总结梳理历史作业的类型,并在研究过程中以多样方式呈现研究成果。20xx年1月30日前,及时上传研究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xx年3月至6月)。将实践中的结论和思考进行整合,将实践过程进行整理、修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如期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同时应形成:
1.关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2.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育随笔、教学叙事等;
3.部分改进后的学生各种形式的作业成果展示;
学位论文题目双通道250MSPS数字示波器的时基控制与插值实现
学位论文题目来源:√1.科研 2.生产 3.教学(含实验) 4.其它
学位论文成果形式:1.硬件 √2.硬件+软件 3.软件 4.纯论文
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1.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20xx年4月13日,安捷伦推出业界最高带宽的微波M波段实时示波器,其带宽高达63 GHz ,实时采样率高达160GSa/s。而示波器的发展正是向高带宽高采样速率多方面发展。
示波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是发展混合信号示波器、从并行测量发展到串行测量、功能强大的便携式示波器/定制通用示波器。
时基是示波器显示波形的时域度量基准,通常表示的时示波器上横轴一大格波形所占据的时间。时基决定了示波器相对采样率的大小。所谓相对采样率,就是经过处理,把采到的数据送显示所需要的采样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示波器显示波形与原波形的相符合程度。在时基档过小,示波器中所采集到的点不足以进波形显示时,就需要采用插值的方法在两个实际采样点间插入一个或多个点来重建波形。时基和插值影响了示波器信号的采集及显示,在示波器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目前插值算法主要有正弦插值和线性插值,这对不同波形选取合适的插值算法和适合的差值参数可以有效的改善波形恢复的误差过大问题,达到所希望的精度。比如当原始波形是正弦波时正弦插值的效果比较好,而方波和三角波则是线性插值的效果较好。但传统方法大都采用的正弦内插方式存在两种不足,一是存在频谱泄漏现象,插值之后的波形存在失真,影响波形观察;二是其运算量巨大,这使得示波器系统处理速度变慢。
未来应该改进传统插值算法的性能及运算速度,设计新式的插值算法,比如目前有的采用滤波方式实现插值,能够有效减少频谱泄露对观察波形的影响,同时将该算法设计在FPGA中,利用FPGA丰富的逻辑资源、快速的运算速度和灵活的可重构性,是数据处理的速度得到极大提高。
2.选题依据及意义
模数转换器即A/D转换器,或简称ADC,通常是指一个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通常的模数转换器是将一个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一个输出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一种可编程专用芯片,是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实用化过程的重要技术工具,在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毕业设计课题属于软硬件结合的内容。系统通过ADC将经过调理通道调理后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至FPGA,并在其中实现硬件实时处理(如抽点、峰值检测、触发与存储控制等),最后把采样数据送至DSP中作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如软件抽点、插值和数据显示控制等)以完成数据采集功能。时基控制是完成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能够满足用户设定的波形观测要求。而插值就是在快时基档位时,用于弥补低采样率带来的不足,使得能较为正确观测波形。
为此,对整个示波器的设计而言,时基控制与插值实现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硬件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控制,使硬件部分得以顺利运行,然后送入软件进行插值等后续工作。
3.课题研究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
(1)熟悉ADC、FPGA、DSP的数据采集平台。
(2)熟悉数字示波器的时基控制和插值基本原理,并在平台上实现。
(3)应用VerilogHDL编写FPGA相应硬件代码并用C编写DSP相应代码。
(4)完成相应软硬件代码的设计、仿真和调试。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以及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等
示波器硬件系统主要由ADC、FPGA和DSP以及它们周边的一系列器件构成。FPGA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它的可编程功能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满足系统具体功能设计。在DSP的控制下,FPGA实现了采集,触发,接口等功能。而DSP强大的数据理功能决定了其数据处理系统核心的地位。
DSP通过对FPGA的控制来采集数据并从FPGA获得数据的过程称为数据采集,但采集来的数据并不能直接送去显示,而将采得的数据转化为可以被用户接收的数据的过程称为数据处理。
示波器的时基范围为5ns/Div至50s/Div,按1,2,5的步进递增。Div为屏幕上的一格,包含了25个像素,也就是25个数据才能够显示一格的波形。这样,根据时基档位,我们可以得出各时基下的相对采样率,
内插算法有线性插值、正弦插值、立方插值等。在DSO示波器中普遍采用的有线性插值和正弦插值。
线性插值:插值时在相邻两个采样点之间用直线连接,这种方法就是线性插值。只要各采样点之间距离得很近,用这种方法就能获得足够好的重建波形。线性插值就是按照等差数列的方式,在两个采样点之间进行等距离插值。两个采样点 m0,m1 之间插入 k 个点的数学模型如下:
y1=m0+1/(k+1)*(m1-m0) …… yk=m0+k/(k+1)*(m1-m0)
由此可得到第 i 个点的线性插值公式:
yi=m0+i/(k+1)*(m1-m0) (i的取值范围1~k)
正弦插值:如果对原信号采样时满足奈奎斯特抽样定理,即抽样频率 f(或 Ωs)大于等于两倍信号谱的最高频率 f(或 Ω),则可由抽样信号不失真的重建原信号 x(t)。
使用正弦插值时,即使是在每两个采样点之间插入25 个点的情况下,我们采用4 个采样点进行计算也能得到比效理想的波形恢复效果。因而出于运算速度,代码长度和波形恢复效果上的综合考虑,在设计中,我们使用正弦插值运算时都是采用4 个采样点进行运算。最终实现时采用的正弦插值公式如式
设计DSP采用的软件开发平台为Visual DSP++,能够支持ADI公司生产的SHARC、TigerSHARC和Blackfin系列处理器,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C/C++,并有优化编译功能。除了汇编器和链接器,其还带有调试环境IDDE。
除了常规的调试手段,Visual DSP++还能调出存储区的图像,这对于图像显示的调试大有帮助。此外,Visual DSP++也能调出数据区的数据并自动生成波形,调试时就能更直观地观察数据区的变化。
Visual DSP++还有source control功能,也就是源程序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多机协同工作。其方法是以一台计算机为服务器,将所有源代码存于服务器上,其他计算机通过source control功能与服务器连接,其他机器对源代码的修改都可以保存于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人协同开发一个工程,加快软件开发进度。
5.论文特色或创新点
本课题是软硬件结合的设计,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实时处理控制,且在DSP中作进一步插值等处理,使得整个示波器系统能够顺畅地运行。通过这个毕业设计,能够基本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对示波器有个基本的认识,对模块化设计有了基本了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1、选题依据与意义
依据:法官的职业化已成为我国的一主要现象,如今法院中法官不断的向外流失,法官职业化的改革十分有必要。
意义:法官职业化不是由法官的官方地位决定的,而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其行使的权力重大独特。法官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分辨曲直,扬善除恶,保障人权,制约强权,其责任重大。因此,必须由具有较高素质的职业人员来行使。其次,作用和功能特殊。法官审理的案件都是一般人无法自行解决的较为复杂和严重的问题。他们是社会冲突的最后防卫者、治疗社会弊病的医生、解决社会矛盾的裁判者。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普遍信赖的有效的司法机构是一个社会的减压阀,它对于社会的自我完善和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独特的素质要求。司法工作需要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经验、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精湛的法律思维方式和丰富的司法经验,需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人品素质。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法官职业化也不能绝对化。司法途径是解决社会纠纷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但毕竟不是惟一的机制。因此,司法不能脱离现实社会,法官的职业化也不能不考虑其社会化的一面。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方法:社会现象调研、分类现状整理分析、资料及法律条文收集整理
主要内容:分析含义、现状分析、具体原因及其危害、现行应对措施及法律应用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预期结果:可以保障公司总部内网畅通,能保证公司总部与分部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