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9篇

《海底两万里》描述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看完《海底两万里》你有什么收获?一起来写写《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海底两万里1000字读后感”,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100字 篇1

《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零年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事情发生在1866年,当时在海上发现了一只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做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最后,在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感悲痛。

这部作品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熔于一炉。作者别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失诗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里,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环境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是热门的话题,早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的思考,这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心灵更大的收获。

小说从海面上的“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这本书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和尼摩船长他们随着事情的发展有所变化,时而惶恐不安,时而轻松愉快。这本书的精巧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写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源于海中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一样红,像这种海洋专业知识的介绍没有让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是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已牢固的存在了。并不是每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虚造而是远见为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篇2

《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备注:小说中的长度单位“里”是法国历的古里,长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有古驿里、古陆里和古海里之分。阿罗纳克斯教授在书中用的是古陆里,一古陆里大约等于四公里,因此,海底两万里就是能够绕地球两圈的八万公里。

凡尔纳在作品是我所十分喜爱的。之前看过他写的《神秘岛》,给我的感觉十分震撼。他描写的场景和人物的生活真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谁能想到这是纯粹的科幻小说呢?《海底两万里》是他的三部曲第二部,风格和我儿时看的《神秘岛》非常相象。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是大胆至极。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康赛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进“鹦鹉螺”号后的种种经历。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见虚伪的痕迹,反而真实又惊险的冒险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个聪明的人,也许有人说他是卖弄知识,可他的确是很富有智慧地将许多科学知识结合到了文中,细细看来竟然涉及了许多领域。比如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等。由此可见,他能把海底世界写得如此生动和美丽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我很喜欢和佩服《海底两万里》的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知音。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很前卫,不太喜欢看传统的名著,也包括我,对于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小说、古文我不仅都不喜欢,而且是有点厌恶情绪的。这些所谓的名家之笔在我看来是无聊之至,有很多语句是前后不通,大有卖弄文采之嫌。可是《海底两万里》不一样,它虽然是语文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品。它的风格可以跟当代风靡全球的《冒险小虎队》、《鸡皮疙瘩》书系想媲美。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900字 篇3

如何在现实中开始一段迷幻的旅行,我想阅读是最好的方法。年少的我,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极具科幻艺术的小说,从一个方面讲,就是经历了一场壮美、勇敢的旅行。从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开始的一段充满想象的旅行。如今自己已经摆脱了过往的稚气,但是偶有时间,还是会回味一下这本充满奇幻的小说。在回味的同时,依旧能感受到那种奇幻的美丽。

非常佩服的是他们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阿龙纳斯教授的乐观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主子的忠心耿耿与无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鹦鹉螺”号艇长尼摩又是个身世不明之人,他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凡此种种,都给小说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既是小说,人物当然是虚构的,作家给“鹦鹉螺”号艇长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无误地指出了这一点——“尼摩”,在拉丁文里是子虚乌有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把他描写成一个有血有肉、让读者觉得可信的人物尼摩船长的热于创造、遇事镇冷、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是值得我去学习的,但是他那种要与世隔绝的思想,我想我们都不能去学,不过假如尼摩船长不于陆地隔离的话,说不定一些海底奥秘就会有答案,我一定要像尼摩船长的优点学习,说不定将来我也能造一些令人震惊的东西。

现在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敢于建造、发明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富翁游手好闲,有的竟骗取国家财产……他们万万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创造一样东西,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点别人不能做到的好事。像尼摩船长遇事冷静,阿尤纳斯教授乐于探索,康塞尔的忠实,尼得的勇敢都是我们该学习的。

《海底两万里》确实是一本经典名著,而在现代,却很少见到这样的经典的名著,那些浮华的东西倒是很多,真是可惜得很!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900字 篇4

《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都具有强烈神秘色彩,那股色彩一直萦绕人心头,使我捧起这本书就酣畅淋漓地阅读下去。读完之后,掩卷沉思,总想说些什么。有时候感悟这个东西,零零散散的,碎影迷离,我悄悄地收集,化作束束阳光,就像鲁迅在《好的故事》中写的一样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好的故事一般有个吸引人的题目,你看书名——《海底两万里》多么吸引人的眼球,谁能在海底行驶两万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说:“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人是极其渺小的,但是有了探索的欲望,才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紧紧抓住读者好奇的心里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

鲜明的人物形象是《海底两万里》的重头戏,这本书的人物形象刻画得丰满鲜明,他们不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一种朦胧的距离感,但正是这种距离感使得作为读者的我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尼摩船长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反抗失败后的尼摩选择了归隐大海,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偏爱的是一个看似渺小的人物一一孔塞伊。他性格温和,心胸宽广,愿意帮助每一个人,此为仁,也为义;在紧急时刻,不丢弃主人,愿意以身保护,此为忠;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也有人贴近人生活的小缺点。

这本书的情节发展,给我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海底与鲨鱼搏斗的惊险,遇到没有氧气时危急,指挥镇定的临危不乱,感受海底生物的奇特魅力……立体的情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采珠人的悲惨遭遇更是震颤我的心灵,似乎让我洞察到为何船长要断绝与大陆的联系。难道他只是一名富家子弟想浪荡?然而并不是,我觉得他极有可能是对人世间的凄凉,所绝望。采珠人如果没有他的相助,恐怕已经葬身鱼腹。他不是无情者,他永远站在被压迫人们的那边。这让我产生一种疑虑,是不是那时候人们已经忽略了底层人民?把他们当成一种残次品,他们一直追求着美好物质生活,却已经不知道被压迫人民的模样,这似乎是一种警醒,然而我也不希望这种警醒一直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出版后争议很大。原因在于他超前的科技水平,是与那个时代完全不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是这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不仅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更是对未来科学的一种展望和期许!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000字 篇5

从小到大,我一直非常喜欢大海。神奇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那里可能是一个有着各种各样的鱼、珊瑚、海草等生物的神奇世界,也有可能是一个蕴藏着无穷珍宝的神秘世界。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将这神奇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怀着满满的好奇心,跟着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一起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加了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但很不幸被“怪物”俘获了。而这时我们发现,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只不过是一艘无人知晓的潜水艇罢了。这艘潜水艇的艇长,邀请我们一起做了一次海底的奇幻之旅。在旅行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底瑰宝和海中的奇异景象。这都不算什么,我们还经历了许多危险,比如:鲨鱼,土人。。。。。。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征服鲨鱼了。那是鲨鱼庞大的身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恐惧。而船长在和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一击就刺中了鲨鱼的心脏。你们说船长是不是很英勇啊?最后,我们重新回到了陆地,结束了这场奇妙的旅行,终于将这一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世。

在海底两万里的奇幻之旅中,我不仅认识了很多海底生物,而且领略了海员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这不仅使我想起自己的一次海上旅行。记得那是一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到海参威旅游。那天,我们乘坐游轮去观海。当游轮离开港口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成群结队的海鸥,跟着游轮一起出发,围在游轮的附近慢慢地飞翔,船上的游人兴奋极了!无数的海鸥一会儿自由地在蓝天盘旋,一会儿轻轻地落在桅杆,一会儿又大胆地落到甲板上。游客们冲着海鸥拍手叫着,拿着面包引诱海鸥飞过来。我开始有点害怕,又想用面包喂海鸥,又怕喂海鸥啄到我的手指。

这时,我发现有一个游客把面包屑抛向空中,海鸥们立刻飞向了面包屑,用尖尖的嘴一叼,果真吃到了面包。于是,我也学着把手中的面包屑抛向空中。一时间,大把的面包屑,像一颗颗“子弹”飞向海鸥群中。胆小的海鸥们急忙分散开来,怕“子弹”打到自己;胆大的海鸥们张开大嘴,冲向“子弹”,把“子弹”吞入腹中;还有一些聪明的海鸥俯冲向海面,衔起一块块落在海水上的面包屑吞下。这些海鸥精灵们,为了吃到面包屑,真是各显神通。当时,我望着波涛起伏的大海,在遐想:海上旅行的场面都是如此壮观,如果能做一次海底旅行,一定更加神奇了。

整个假期,我都沉浸在《海底两万里》中,这本书真的可谓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探索海底的秘密,不止两万里,可能更多。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900字 篇6

暑假期间,在妈妈的大力推荐下,我看了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妈妈给我说她自己初中的时候就读过了这本书,到现在也不能忘记里面的有些内容。我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妈妈一直到现在也忘不掉呢?带着这种想法我认真读了这本书。

在上篇里,主要讲述的是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怪物,一个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在捕捉这个怪物的时候掉入海中,却发现这个所谓的‘怪物’其实是个构造非常奇特的潜水船,潜水船的名字叫鹦鹉螺号,船长是一位名叫尼摩的船长,尼摩船长邀请他们在海底旅行,于是他们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海底旅行。

上篇中,我感觉到非常的吃惊,书中不仅有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而且很多的事情,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平常的,但是在1870年的那个时代,甚至连电灯都没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出和现在潜水艇差不多的船,并利用海洋本身来给潜艇发电,并且把这种动力叫做‘原动力’,我想这是不是和今天的核电厂发电差不多呢?太吃惊了!这本书可是写于1870年啊!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在《海底两万里》的下篇中,主要讲述的是生物学家继续跟随着尼摩船长在海底进行旅行,在印象最深的篇章是,尼摩船长带领着他们俩个人,还有鱼叉手在珠母滩收集取之不尽的珍珠,但是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了黑鲨鱼的袭击,在关键时刻,尼摩船长和鱼叉手凭着对鲨鱼身体结构的了解,用鱼叉刺中了鲨鱼的心脏,救了那名印度的采珠人。后面还写到了船被冰山封在了海里,成为了海中‘大浮冰的囚犯’,鹦鹉螺号陷入了缺氧的困境,尼摩船长和船中所有的人对浮冰进行挖凿,虽然这也许是个并不起眼的一件事,但作者详细的描述了冰的大小和体积,包括海底的气压值,最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脱离了险境。

这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曲折,还能从书中感觉到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海洋知识,包括海洋的循环系统,还有怎样生产珍珠都说的非常详细,这些细节也非常的逼真。每次当我看到时,这些就象一幅幅美丽的海洋图画一样,展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在我平时的学习和读书,不仅要学书本中的知识,更要读很多的书,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和尼摩船长一块儿坐着潜艇在海底旅行那该多好啊!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 篇7

这个周末,我看完了儒勒~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他写的这本书有一点令我惊讶不已,因为他写这本小说时的法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潜艇,而他利用他的想象力创造出了“鹦鹉螺”号潜艇。

这本小说主要讲了一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小说的“我”受到邀请并参加了捕捉行动。在捕捉行动“我”和康塞尔不幸落水,并游到怪物的脊背上,发现这只“怪物”原来是一艘尼摩船长秘密制作的潜艇。这艘潜艇构造精巧,异常坚固。“我”受到尼摩船长的邀请乘坐潜艇进行海底旅游,但是从此尼摩船长不让“我”离开,在海上航行中船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危险,还有两名同伴牺牲了。但是他们不怕困难继续航行,当航行到北极圈时,他们还被困在冰山底下,在缺氧的情况下,他们想出一系列方法才得以脱身。最后到了墨西哥湾时,遇到了大漩涡“我”和两位同伴乘坐小筏子趁机逃脱并被罗佛腾岛上的渔民救下。

这本小说的人都是与死神搏斗过的人,但他们大部分都活下来的,说明他们对生命的珍惜,而且他们为了探索海底的奥秘,哪怕失败,哪怕牺牲,都要一直的探索下去,直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为止。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很强,遇到危险时先想着对方,在想自己。

这本小说告诉我们: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时,只要自己认真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好。心里要有一种目标,然后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不放弃,不怕失败。正如德国的黑格尔所说:“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书中的一些故事为这本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能让读者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00字左右 篇8

人类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壮举,而且,人类探索的步伐从没有停止。人类想探索地球之外的新事物,于是月球上便有了人类的的脚步。人类的目光曾通过望远镜到达过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对我们的母亲地球,真的了解了吗?我们对地球的血液浩瀚的海洋,真的了解了吗?

于是,《海底两万里》便出现了。他的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凡尔纳一心想周游世界,探索未知,却被父亲拦下。所以,他流着泪向父亲保证:从此只在床上幻想。也许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才使得《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巨著横空出世。

这本书讲了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因机缘巧合登上了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并与之周游海底的种种冒险故事。比方说海底墓地,采珠场,甚至是消失的陆地亚特兰蒂斯。这些故事读来引人入胜,使人不由得为之啧啧称奇。

文中的尼摩船长是个具有鲜明色彩的人物。他有时善良仁慈,有时却冷酷无情;有时性情古怪,有时却英勇果敢。尼摩船长的这种性格,源自于他自述的经历:他曾被别人无情的迫害,妻子和孩子全部身亡,他的国家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于是,他痛恨起了陆地上的一切。他筹备了足够的资金,在一个偏僻的小道上成就了当时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潜艇。这艘鹦鹉螺号潜艇凝聚了他全部的心血使用电能,能够下潜甚至潜艇中还收藏了许多名家画作,奇珍异宝。而这一切,却只是为了远离陆地。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再看见陆地了,不愿再看见这片令他丧失妻儿、丧失国家的悲伤的陆地了。从此,他的一切源于海洋:纸张、墨水、食物,甚至床铺全都来源于海洋。他在向阿龙纳斯教授讲述这一切的时候,神情是那么激动,眼神是那么渴望

有些时候,他所感激的大海却会给他带来危险。在航行到南极的时候,鹦鹉螺号被浮冰困住了,船内氧气告急,船体也有被浮冰挤爆的风险。可是在这等紧张的`情况下,尼摩船长却临危不惧。阿龙纳斯教授因为缺氧而昏厥,尼摩船长却把仅存不多的氧气给了阿龙纳斯教授。所以,不得不说,尼摩船长是个善良仁慈的人。

但是当尼摩船长遇到他的仇敌时,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在尼摩船长凭吊英勇的复仇者号的时候,他遭遇了一艘战舰尼摩船长看到这艘战舰的时候神情无比激动,眼神里闪烁着愤怒的目光我想,这应该就是令他丧失妻儿的国家的战舰吧。他瞬间变得愤怒,把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关了起来。随后,他驾驶鹦鹉螺号击毁了这所敌人的战舰,眼睁睁看着战舰上数百名无辜的人葬身大海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还是个冷酷无情的人。

但就是这个性情古怪的人,研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在和他的潜艇遭遇风暴,即将被卷入大漩涡之前,他还是将自己这些年对海洋,对科技全部的研究写了出来,装到一个密封的小瓶子里,并把它放到大海,希望有人能看到或许,尼摩船长还并不是那么冷酷无情,他还是愿意为了全人类的发展而着想的。

这篇文章真的预测到了以后潜艇的发明,这是巧合呢,还是作者有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文章的最后留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传道书》中的话:有谁能够探测深渊的深度?我想,这个人不一定只是尼摩船长,也不一定只是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朋友们或许,下一个能够探测无尽深渊深度的,就是我们。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900字 篇9

一个在平静的靛蓝色下发生的不平静的故事,一段在奇异新世界的旅程,一串从爱恨情仇中升华出的哲理……这就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四十余载风霜后的结晶——《海底两万里》。这段神奇的旅程从阿龙纳斯教授一行被“海怪”攻击,又被其救起开始。所谓“海怪”就是潜艇——一个海中的移动堡垒!儒勒?凡尔纳居然在潜艇发明前许多年,只单单依靠自己的想象,就把人类科技水平提前了几十年!可见想像力是多么重要。但是呢,人们越长大,想像力越枯竭。有个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往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分别问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车轮”,还有的说是“妈妈愤怒的眼睛”;中学生的答案只有2个,“圆”和“零”;而大学生就都不说话了,认为这是在侮辱他们的智力。多么可怕呀!有不少人羡慕郑渊洁,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童话大王。一个本应在工作岗位辛苦工作的中年男人为什么会写出如此天马行空的文章?

答案是他敢于想,敢于写,敢于做。他曾说过“100分把童年变成100岁”,是啊,在当今这个“鸭梨山大”(网络热词——压力如山一样大)的社会,每个人从小就被剥夺了想像力,长大后更为买房、买车、养家糊口所奋斗。但他是一个例外,一个在想象世界遨游的老男孩。他毕生的成就都归功于一个儿时不忘的梦,一份与物质社会抗争的勇气,一颗爱想象的心!席卷二十世纪风靡全球的《星球大战》系列开创了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也把乔治?卢卡斯推上了近乎天神的地位。有人曾开玩笑道:“是外星人帮乔治?卢卡斯拍了《星球大战》”。这一系列影片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仅凭电影就带动产生了近45亿美元的利润。在这背后是什么?是想象!如果没有想象,怎会在人类刚刚发现宇宙神秘面庞的当时,就能将太空生活描写得如此细致?是外星人帮助吗?不,是想像帮助他!如果没有想象,怎会出现激光剑,这种让军事学家想都不敢想的武器是有某个神秘的设计师帮助的吗?不,是想象帮助了他!为什么阿龙纳斯教授最后返回陆地时要将这些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众呢?难道是为名利吗?不,他是希望人们重新找回失去的想象力。而我们这些在成长路上的年轻人如果只被考试分数电脑游戏困扰,那么中国的未来就很危险!所以,就让想象伴我们成长,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辉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