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优秀7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书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那么,怎么去写信呢?下面是细心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7篇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1

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分亲切温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新一家却是每天都在明争暗斗,是为了争夺那点家产,正面以笑脸对着家人,转身却是在暗地里说对方的闲话……这样的家,还是家吗?

在巴金的《家》中,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一种是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子弟。就拿“觉新”来说,他就是那些逆来顺受孝顺子弟,他“父亲”自作主张让他和现在的“大嫂”结婚,他心中虽不愿意,因为他爱的是“梅”表妹,但他不敢为自己的爱情去争取,只是惟命是从,结果最终还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分开了。思想前卫反抗封建的莫过于“觉慧”,他积极参加学生会,参加游行,敢于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敢于做出反抗。即使他爷爷不许他外出,他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了学生会的工作,而是在家看书读报,了解当天的时事新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社会的统治,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再看看今天,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极少存在家庭的明争暗斗,都是民主制度,家和万事兴,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和家人合伙商量解决,小孩子也有发言权,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家长不能相处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味的不分对错的唯命是从;和那封建社会的那种“我是长辈,我说了算”的封建专制家长,逆来顺受的孝顺子弟,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损人利己、口是心非的男男女女截然不同。

社会是不断的在进步,像《家》里面的“觉民”、“觉慧”那样,有着先进文明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以及家长的封建思想意识,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去奋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是说我们也要反封建社会(现在我们不是在封建的社会里),而是勇敢的反对社(★)会上错误的腐败的思想意识,要敢于开拓创新,坚持遵纪守法,相信科学,坚持科学真理,反对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来说吧!文章中的“鸣凤”是一个丫鬟,她喜欢了“三少爷”,但后来她被“老太爷”卖给“冯老板”做小老婆,她心中不愿,但她身份低下,无选择的权力,最后跳湖自尽。再比比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社会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没有主仆之分,一视同仁,而且每一个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会那样,身份低下的人,可以随便给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老爷当作礼品或物品用金钱买卖,完全没有了人身自由。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2

敬爱的巴金爷爷:

您好!

今天,我给您写了这封信,请往下看:巴金爷爷,你还记得您曾写个家乡孩子的信吗?她被写入了我们的语文书。我忘不了那篇文章,虽然我不是您家乡的孩子,但是那封信写出了您对全世界孩子的一份无限的爱。当我拿起课本时,我十分惊喜又十分诧异。您在信中说:因为您身体不好,所以不能给每个孩子都回一封信而感到抱歉。您还说您老了,又有病,就连拿起笔写一个字都有千斤重,但你还是坚持把这封信写完。您完全可以拒绝再写下去,但是我想孩子们会责怪您的。可是你没有放弃,您忍着剧痛写完这封信,不让孩子们失望。您说您并不是什么杰出人物,您只是一个普通人。您很谦虚,在您的信中,我感觉我们与您是平等的。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x日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3

敬爱的巴金爷爷:

谢谢您给我们写的回信!虽然只有一封信,但是我也感受到您对我们的思念和期望,谢谢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看了您的信,我们全班都大有所悟,为别人付出精力,为别人花费时间,同情别人,让生命开花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

我觉得今后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如:同桌没带黑笔,应该把自己多余的黑笔借给他。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我们不仅应该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理解透彻,还应当多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让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再说恰当的利用多余时间看课外书总比坐在座位上浪费时间好多了吧!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佼佼者,家长心中的好孩子!

谢谢巴金爷爷让我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我想,一个人,无论如何应该想办法克服困难,能够征服环境,只有这样,才可能把幸福、快乐争回来。

我代表全班同学真诚地祝愿您早日康复!

感激您的孩子:xxx

20xx年11月28日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4

本期《名门之后》,听冯玉祥的嫡亲长孙,民革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冯文二先生给读者讲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坚守民族大义,不畏

抗战时期,我爷爷在重庆等后方组织发起了广泛的支持抗战的献金运动,他四处奔走,多方筹集。缘于他的崇高威信,凡所到之处,无不献金踊跃。上至达官富商,下至贩夫走卒,都倾力捐赠,总计获得捐赠折合黄金40多万两。这是一笔了不起的庞大资金,希望我爷爷能全部交给国民政府军队。但我爷爷却是将这笔钱一分为二,一半给共产党军队,一半给国民政府军队。封锁抗日根据地,限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掀起高潮,目的是想灭掉共产党军队。而爷爷却将庞大的资金交给共产党,与对着干,增强共产党的力量。恨得咬牙切齿,但拿我爷爷无可奈何。

控制的特务,大肆迫害民主人士,制造了震动国内外的重庆城“校场口事件”。郭沫若、李德全等知名人士遭特务殴打。我爷爷非常愤慨,他想了个法子戏耍。大白天,我爷爷提了一盏明晃晃的灯,走进住宅。纳闷,问我爷爷什么事,答曰:“太黑暗了,只有到你这个地方才看得到一丝光明!”知道是指“校场口事件”,对我爷爷的如此行为哭笑不得。

相逢一笑,“四方城”摆宴的背后

1935年5月,亲往江北浦口火车站,迎候从泰山下来到南京“共商国是”的冯玉祥。在孔祥熙举办的宴会上,居然一本正经地向盟兄忏悔认错,以致后来冯玉祥逢人见了面便说“蒋先生有了很大转变”,以为他日后必然会铁心抗日。但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仍然坚决不抵抗,令冯玉祥大失所望。这回蒋氏三次电邀冯玉祥来南京任职,令冯又受到感动。次日,特在中山陵园内的四方城设简宴款待盟兄。那四方城古老残破,藤萝披拂、树林掩映。心知冯玉祥一向生活简朴,烟酒不沾,憎恶铺张浮华作派,故特选这儿摆下简宴。一个劲地向盟兄说客气话,表示今后不再固执己见一定“多听大哥的指点”,“外抗强倭,内整政务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完成国父中山先生未竟之伟业……冯玉祥同意就任军委会副委员长之职……

其实,力邀他来南京还是另有目的的。那就是要稳住这位颇具影响力的老将军,借以抗衡以胡汉民为首,李济深、陈济棠、李宗仁、刘湘等人为骨干的西南派力量,并进而对拥兵自雄的韩复榘,宋哲元等北方将领施加影响。以致于一年半后发生西安双十二事变时,冯玉祥致电发动兵谏的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要求他们顾全大局,释放。

冯文二讲述了爷爷大义凛然痛斥戴笠的往事。他回忆说,1937年“八一三”淞沪大战打响后,已转向抗日的尽遣精锐,投入前线。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方副总司令官参与指挥大军抗击凶狂的日寇。9月17日,冯玉祥匆匆赶回南京参加大本营最高层作战会议,会将开始前,军特处(军统局前身)处长戴笠赶到。坐在旁边的冯玉祥突然用力拍桌对着戴笠大声道:“戴雨农,你是正事不足,邪事有余,你身为军特处长,可说,很不称职!你和你的部下都是酒囊饭袋!”戴笠被骂得一时愣住了。接下来,冯玉祥说道:“大敌当前,日本特务汉奸的活动猖狂极了,在堂堂首都夜晚都有人放冷枪,打信号弹,谣言漫天飞,你这些日子都忙了些什么?嗯?昨天我回南京,在宜兴的国道上竟有敌特汉奸向我的车队打冷枪,卫兵们下车还击,抓住二个汉奸,招供是太湖帮大匪首王凤仪手下的喽罗,他们竟敢配合淞沪战场的寇军,袭扰国军后方,以制造混乱,这还了得,我的指挥部刚迁到苏州不足一天就有日本飞机多架来空袭,炸毁了火车站天桥,差点要了老子的性命,这不是有内奸敌特搞内应外合么?这仗下一步怎么打?”戴笠被训斥得无言以对,唯唯诺诺,极为尴尬。看不过去了,出面为戴笠解了围,装作正言厉色地斥责戴笠几句,令他离开会场。

一生俭朴,严格要求子女

士兵出身的冯玉祥视节俭朴素为荣,认为:穿,只要暖和就行,不必讲究体面;食,只要饱肚就行,不用美味佳肴。目前尚存的冯玉祥的生活照片,不少是穿件布棉袄,腰间围一条布带的形象,如有不知者,会把他看成是个土中刨食的北方农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冯玉祥一生只穿过一件西服,还是在美国为演讲和公众场所的需要才购置的。

冯玉祥驻防开封的时候,有一次上街,看到一个交通警察脚穿一双缎面布鞋。他走上前,恭恭敬敬地给那个警察敬了个礼。警察从报纸上经常看到冯玉祥,知道他是河南督军,世上哪有督军给小警察敬礼的道理,警察吓得惶恐。冯玉祥说:“我不是给你敬礼,是给你的缎面布鞋敬礼。”冯玉祥婉言道,月薪不多,家中有老小,不必穿如此昂贵的鞋,也没有必要穿这种鞋。警察听得连连点头称是,穿缎面布鞋的脚不知往哪里搁。当时开封城有不少人力黄包车,冯部的一些军官上街或返家时,都坐黄包车。冯玉祥看到一个人高高坐于车上,另一人拉着在地上奔跑,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他认为都是人,为什么要人拉人。他下令所有军官不得再坐人力黄包车,一律步行往返,他的命令得到严格执行。但人力车夫们一起跑去找冯玉祥诉说:“我们是靠拉车维生,冯督军不准你的部下坐车,我们收入少了,生活艰难,请冯督军还是让你的部下坐我们的车。”他没想到这个事影响到车夫的生活,只好又下令军官们上下街或返转时,允许坐人力黄包车。

俭朴的生活也左右了冯玉祥质朴诚恳的待人处事。身为高官时,仍然待兵如子女。士兵的头发长了,他帮助理发;士兵在前线挖战壕,他跟着一起挖;士兵受了伤,担夫忙不过来我爷爷主动帮抬。一个女人放心不下自己军中的儿子,便悄悄赶去观望,目睹了他在给士兵们打饭,把儿子喊出来吩咐:“你们长官的确不错,你要好好干!”他任河南督军时,看到伤兵董树敏身上沾满泥尘、血迹,他要亲自给董树敏洗澡,吓得董树敏连连摇头摆手,但他依然动手,给董树敏洗净擦干为止,把董树敏和在场者感动得直掉眼泪。

对自己节俭成性,对他人乃至权贵同样待之。北伐时期,与宋美龄到开封拜访冯玉祥。这时的炙手可热,各方巴结奉迎惟恐不及,而他招待、宋美龄,除了惯例的馒头,一菜一汤,只另加了一个小菜。、宋美龄夫妇看了眉头打结,只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

1926年,冯玉祥到苏联考察学习,苏方给予了国家元首级别的接待。斯大林当时未在莫斯科,他也想会见冯玉祥,但在外忙于事务无法脱身,便专门派人代表他与冯玉祥会谈。列宁夫人、苏联文化教育委员会副委员长克鲁普斯卡娅也与他亲切会见交谈。克鲁普斯卡娅还赠送给我爷爷一套《列宁全集》和一尊列宁雕像,他深感荣幸,视为珍品。苏方为他安排的欧罗巴旅馆,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招待也很殷勤周到。节俭一生的冯玉祥,从未住过如此豪华处,他感到很不适应,难以习惯。经他再三请求,苏方才将他重新安排到察里村普通住房去居住。

冯玉祥45岁时,原配夫人刘德贞病故。为续贤妻,他公开征婚,应者如云,有出自皇戚官僚、富商大贾、名流显贵家庭之女性。他亲问应征者为何而来,答曰五花八门,多是看中他当大官,威风,跟着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冯玉祥听了皱目,一一打发送走。燕京大学毕业的李德全也来应聘,他重复前问,李德全答曰:“是老天爷派我来管你的,让你做好事,不做坏事。”两人喜结夫妻,成为一大美谈。冯玉祥与李德全“约法三章”,其中最主要的是:粗茶淡饭、布衣素食、平和待人、不仗权贵。李德全后来一一遵行。冯玉祥与李德全共生育4子女:洪达、理达、颖达、晓达。

对自己的子女,冯玉祥也是严格要求从小养成节俭的美德。他的儿女,衣食与普通老百姓无甚区别。冯玉祥年少时,其婶娘视如己出,待如亲子,给予了不少恩惠。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时,他婶娘带着自己的儿子赶到开封,期望能给儿子图个职务。时逢我父亲和他的兄妹们到地里劳动回来,一身沾满泥巴,衣裤也穿得陈旧,模样比普遍百姓子弟还不如。她不禁心里嘀咕:冯玉祥连自己的儿女都管不好,哪能管好我的儿子?当即带着自己的儿子回了家,而且以后再也没为儿子的事找过我爷爷。

回国途中死亡,成为悬谜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之际,中共中央邀请远在美国的冯玉祥回国参加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众叛亲离的政权终于,新生的共产党政权诞生,爷爷高兴得很,欣然动身。行程路线是从美国搭乘邮轮到达苏联,再从苏联奥德赛转乘邮轮回国。

1948年9月,船在黑海航行,风平浪静、天宽海阔,冯玉祥心情平和,意念通畅,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厄运正向他袭来。当天晚上,邮轮船舱内在放电影,我爷爷冯玉祥与奶奶李德全、三叔冯洪达、小姑冯晓达,在船舱里看完电影后回到各自房间睡觉。三叔睡了一会,感觉怪味刺鼻,他翻身起床,发现门缝不断向里冒浓烟,赶紧推门,而门紧闭不动。22岁的三叔操起凳子砸破舷窗玻璃翻出,楼道全被熊熊火焰封住。小姑年仅19岁,从未见过如此灾难,吓得又吼又叫,拼力向外冲跑,熊熊燃烧的火舌乱窜燎烧,她痛苦万状,身子几扭几摆,就倒下而被活活烧死。三叔奔突来到我爷爷的住舱前,也是舱门紧闭,怎么也推不开。他仍用凳子把舷窗玻璃砸烂,翻跃进去。里面浓烟滚滚,无法睁眼,三叔先摸到他母亲,手触鼻孔,一息尚存,赶忙将母亲从舷窗送出;又返身入内,双手摸到他父亲,赶忙送出,但已窒息而亡,离世而去。

我爷爷黑海遇难,震动中外,、刘少奇、、等中共高层人物,皆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国内一片哗然,哀婉遍地。

称他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黑海脱险的奶奶李德全,1948年底回到东北,她极力克制自己因夫君遇难的万分悲痛和长途跋涉的疲劳,当即在黑龙江哈尔滨电台发表长篇广播讲话,号召原西北军官兵“应当继承冯将军遗志,不要给政权效力,掉转枪口,同人民一道,打击军队”。她的讲话,起到有效作用,气得直跺脚。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四十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不听指挥,不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求的那样写一段话,就是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短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在我的手里一支笔会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我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语声,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八十七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金

20xx年x月x日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巴金爷爷:

您好!

不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所以我给您寄来了这封信。

读过您的信,您像一团火一样站在那儿,用自己的激情,创作了一本又一本书。

您带病写信,为了不使他们失望,家乡的孩子给您带来了温暖,您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是啊,活着就是为给我们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样,活着不是为他人着想,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帮助别人,自己的生命开花,是每个人都所希望的,但每个人都会觉得那么遥不可及,华山自古一条道,那就是“做”。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白吃饭的,我们活着就要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光彩,每个人都做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别人花费那些爱,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的社会也会添上一份光彩。

我认为生命升华到一定层面了,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简单的思想里就只有“选择”,无须再问“为什么”。爱国爱民无需解释,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无需理解。高尚的生命,高到一定高度了就无需说太多了。智慧到一定程度了,就变得单纯了,谦虚无需见解,看书无需解释,看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太多太多无需解释。

时间是用来珍惜的,书是来读的。

您虽说:“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走过了这一生。”您思索,您追求,想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让自己成功。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坐在轮椅上,手持拐杖,眼睛盯着前方,满头银发,老了,正像那夕阳一样,时间正在消失,生命也在流逝。

抬头看看窗外,晓雾弥漫,哦, 天亮了,神情恍惚间,看到了那个身子,右手颤抖着,左手推着右手,慢慢写着,一笔一划。他也许在感谢家乡的孩子给他带来了温暖。我的手还能动,我还有我的思想,我还有我可爱的家乡孩子,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猛然想起了那个生日——十一月二十五日。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巴金爷爷:

您好!今天,我读了您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从您的信中我仿佛看见了您的身影。从中,我知道了您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人,好人。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喜欢您,给你捎去一片片温暖——信!巴金爷爷是一个普通的人,这正是您说的。从“老老实实”、“平平凡凡”中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您太谦虚了,但这却更显得您有才华,让我越加的佩服您!您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写着回信,可以看出您很孤独。

但不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孩子给您写信,给您送去阳光般的爱。我仿佛看见了您的心中那枯枝已经抽出了新芽。您想用笔来写出心声,可手却不听使唤,无法写回信。但是,您又想到了可爱的孩子们,您不想让他们失望,艰难的拿起了笔,一点一点的写完。您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是因为写作的源泉来自于心中的爱,您的心中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爱,才能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美的文章。您把一生总结的精华无私的奉献给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爷爷,您不也正是这样的吗?您把这么多年来总结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不就是想让我们的生命开花吗?这种无私的奉献,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吗?巴金爷爷,您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才,您把自己总结起来的体验告诉了我们,目的是不让我们浪费时间。您为了让我们记得更牢,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一步步的引导我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

最后,祝您在天堂生活的无忧无虑!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