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剧所描述的国共内战结束二十年后,中国这片土地上就又迎来了一片革命的热潮。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整理的观人间正道是沧桑有感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用在这一部电视连续剧上真是太恰当不过了。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国家的十年内战和八年抗战的惊险事件,以及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次合作,北上抗日的事迹。整个电视剧以一个不太和睦相处的家庭为主线索——因为家中哥哥杨立仁是国民党的高级干部,而弟弟杨立青则是共产党的一员大将。兄弟俩经常短兵相见,也偶尔欢聚一堂、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充分反映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介石抗日时的那一集。杨立仁为了救蒋介石而不幸被捕,半个月后才得以回家。她妹妹杨立华听说后又是着急又是高兴,因为中国人民终于联起手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站在了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
在人间,会有许多沧桑的精力和痛苦的折磨。电视剧中的哥哥和弟弟曾有相互残害的经历,但那只是一点点曲折,一点点风雨,因为风雨过后,将会是美丽的彩虹。明朝举国闻名的“四家”王守仁不就是经过了几年的磨难与艰辛,终于成为了圣贤吗?
另外,这部充满欢乐和痛苦的电视剧还告诉我们齐心协力,方可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祖先们不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地打败侵略者,我们还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吗?只有团结起来,把所有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一起,拧成一股麻绳,才可以战胜困难,战胜敌手,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宋朝的杨家将用自己的牺牲感染了士兵们,士兵们和将领们全都团结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终于战胜了入侵国家的辽兵,取得了胜利。
前进道路上的沧桑会让我们成长许多,也会让我们明白许多真理。只有经历了沧桑,才会给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50集大型历史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正道》),甫上映即轰动了海内外,刚刚以高收视率落幕。《正道》是继《走向共和》后又一部颇值得一看的大型历史连续剧,剧名取自毛泽东的著名诗句,由著名演员孙红雷等主演、著名导演张黎执导。《正道》第一次以大型历史连续剧的形式,从一个家庭、三兄妹、三代人的经历着眼,全景式地展现、细致地描绘了自1920年大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的世纪内,中国现代史上一对最大的政治弄潮儿——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历史,那是现代中国最波澜壮阔、最翻天覆地、最错综复杂的一段历史。《正道》以在两岸都具有典范好处和人气的黄埔军校作为叙述故事的主轴,故能在海峡对岸引起共鸣、得到认同。如果你不熟悉国共的那段合作、斗争史,当你看过《正道》后,四分之一世纪的中国现代史已了然于胸。
《正道》的编剧、导演颇善于透过一个个镜头讲大故事。他们把一段复杂恢宏的历史表现得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却丝毫不受沉重的历史压迫,更不被敏感的历史事件束缚。由这段大历史写就的大故事,虽历经沧海桑田,虽早已时过境迁,仍留给后人感慨万千。看《正道》,能够让观众时而击节叹赏唏嘘,时而替英雄泪洒满襟。今人能够“一杯浊酒论英雄”,但作为炎黄子孙,对在这段沧桑悲凉的历史中所发生的一切,却远远做不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是千钧沉重放不下,万千头绪,无语复加,惟有片名的点题最能道尽我等胸中的块垒:人间正道,遍是沧桑!
“少年贫贱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随着作者那跌宕起伏而又略带调侃的笔触,不知不觉中读完《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面对朱元璋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明朝开国皇帝,我不禁喟然长叹,心中似乎满是悲壮和豪情。
谁能想象,当年那个贫困潦倒、沿街乞讨的乞丐,今天是一个帝国的统治者?谁能想象,一个原本似乎平常的和尚,今天却端坐在皇位上,享受着众臣的跪拜?他有皇室血统吗?没有!他有坚实的后台吗?也没有!他几乎全靠赤手空拳、单枪匹马起家,全靠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剑舞黄沙,才夺得今天的辉煌!那个时代,有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哪个是省油的灯?但是朱元璋仍然靠着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最终笑傲天下。有人说,这是命运之神在帮忙。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神,也不可能有谁给一个法宝让朱元璋建立王朝。但是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而这正是朱元璋所具有的特质。当然,光靠朱元璋也是不可能夺得天下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李文忠……他们有的英勇善战,有的足智多谋,有的沉着冷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一个个的时代俊杰尽数被朱元璋招致麾下,冲锋陷阵,鏖战南北,终成霸业。朱元璋,你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是一个人事管理天才,你有傲视天下的功勋,但也有似乎让人难以理解的过失。但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还依然屹立在那里。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暑假里我和爸爸去拜谒了明孝陵,伫立在四方城前,我不禁感慨万千。朱元璋,您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已经被记录在史册上,人们各有评说。但您留给我的永远是那不向困难低头、纵马河山的背影!
一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尽数十年的尘封厚重,诉说着那段充满激情热血,定格思想,血腥残酷,追求真理,探寻革命道路的岁月。
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细腻,有血有肉。杨家兄妹三人抱着共同的理想,投奔到大革命的洪流中,接受了打倒列强,除军阀,解放劳苦大众的国民革命信仰;开始各自追求真理,实现真理的道路。
当历史的抉择出现拐点,真理的探寻遭到挫折;当原先的思想产生蜕变,没有沿着有序的历程接受洗礼;当前进的道路改变当初的既定路标,走开了岔路。这一切的发生与改变虽然是政治上的大地动,但同时也是每一个追求者在原先的思想信仰与改变之后产生的思想信仰之间的选择。
这种选择几乎是苛刻无情的,也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中信仰产生改变,必然将产生对抗;不管是何种思想信仰,一旦选择,就意味着将与另一种信仰的斗争,不管是任何人,即使是亲人朋友信仰不同,也会走到对立的一边,甚至为了思想信仰血腥杀戮,战争决绝。杨家兄弟就是这样,信仰的改变,让他们重新选择了各自的信仰,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兄弟之间,亲情在政治信仰上被抹杀,反目成仇,一场你死我活的角逐;同学之间,昔日的黄埔同窗之谊,在黄埔精神的宣洒下,钢刀归钢刀相见战场;师生之间,自己学生时期的老师戴着沉重锈迹斑斑的铁索,在上刑场前含笑地接受着对方曾是自己学生的最后敬礼,面色从容的死在昔日的学生枪下,血腥与杀戮,仇恨与泪水交织着。
当民族的利益受到外在的损害,民族面临灭亡的境地时,双方的利益会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兄弟摒弃阋于墙而同抵御外辱。抗日战争的爆发,兄弟俩所代表的政治集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又毅然的结合。民族利益大于意识形态,双方抛弃原先的对抗,共同投入到抵御侵略这个大的目标上来,最终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双方的共同目标一旦完成,就会重新产生对立,意识形态所体现的思想信仰会再次占据主导地位,依旧会再次操刀挥向对方。解放战争中杨家兄弟再次成为敌对双方,兄弟,同学再次反目,最终以一方的失败而结束。一个是站在离开大陆远行的军舰甲板上,海浪拍打船身;一个是挺立在和平解放的古城门前,接受着受降的仪式。两个不同的境遇,带来的是无限的沉思。对前者来说这是残酷的,是难以割舍,难以接受的!对后者来说,则是难以抑制兴奋,激动的!信仰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可以让一切追求的人为之牺牲的,原本的亲兄弟和黄埔同窗相见的距离越来越远。
没有政治信仰上的介入,转为普通的家庭之中,杨家兄弟却没有仇恨杀戮,过多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睦,一起相互评头论足,亲情的流入;同学之间更多的是叙旧同窗战友加兄弟的战场感慨。每个一人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彼此涉及着对方。
家庭之上是家族,家族之上是民族,民族之上是国家,国家之山是苍天。无论任何政治力量殊死对抗,但是都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都是有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根本。追求者他们个人之间是没有任何的仇恨,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原先的血腥纷争,决战战场都是为了各自所追求的信仰,所代表的利益。只要把自己融入信仰,追求自己既定的信仰之路,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在决定中国多种命运的时刻,每一个追求者都有选择信仰的权利,他们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为实现各自信仰,追求各自信仰采取的要求和各种方法手段,不管信仰导致的结果对与错,这对信仰追求者是没有任何过错的。
只要不违背信仰的既定目标,不违背历史大势之趋,顺应历史发展人心所向,就是人间发展的正道!
沧桑的岁月,渐渐远去,客观的脚步却始终没有走远!最后一句话说的好,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晴空,碧野,大道。大道一旁,有一棵老槐树。不知何人种于何时,只听老辈的人说:它大概几百岁了,或是上千岁,总之很老了罢。它依旧在那里,不喜不悲,不温不怒,不言不语。静静的生长在那里。它看着天地间的风云变幻,见正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树下凸出的老根,那是生命之始。
树梢上,有麻雀儿、黄莺儿、喜鹊、知了等一些鸟儿和一些小动物的痕迹,它们只是这里的过客,来了走了,来了走了。大道上南来北往的人们,有白发的老人,又天真的顽童,有精壮的青年,有妙龄的少女,有衣衫褴褛的乞丐,有衣冠楚楚的官员,有普通的平民。不知过了许久,老人也许去了天国,顽童也许成了少年,青年也许头发半白,少女却应当是已为人妇。
怕是老了,竟然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它说它只记得一旁的那株桃树,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树下的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他静静的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它那饱经风霜的容颜。忽然间他感觉到他似乎听懂了,树再说话。他倾听着,用心灵交谈着。他听着它的故事,渐渐地入了迷,原来它是在等,等一句誓言,等一个承诺,等……一个前世约定的人,佛告诉过它:“那人一定会从这里路过。”
春天暖了,它那有些苍老的枝干上,闪烁着崭新的碧绿与爽朗的笑。他依旧在树下,那崭新的碧绿,不正是生命之所在吗?凤凰涅槃,那正是一种永恒的重生。
夏天热了,他依旧在树下,微风拂过树梢,那是激情的风,郁郁葱葱的墨绿,正如青春般火热,怎痴狂一词了得,却抛去几分天真。
秋天凉了,他依旧在树下,泛黄的叶子一片片划过他的手掌,那是一页一页,一片一片,心里的记忆。他捕捉不到泛黄的回忆,他怕会伴着年轮干枯去。上面有风的痕迹。
冬天冷了,他依旧在树下,雪落下,怎样才可以,将这些美丽的雪花藏起,怕是来不及。
他走了,身后雪地里留下深深的脚窝,原来他在她的心里。梦,固然遥远,心却不曾停息。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津市管理部近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重温反腐影片《人间正道》,警示大家勿忘苦难历史,珍惜和平年代,更加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好务。
影片讲述的是1942年秋,国民党军队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加强税收工作,以粉碎敌人的封锁。毛泽东选派老红军肖怀忠担任延安贸易税务局局长,在战场上,肖怀忠战功卓著、满身伤疤,甚至曾因掩护毛泽东而被炸弹炸伤。然而在征税过程中,肖怀忠禁不住女色和金钱的诱惑,由一名清正廉洁、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税务干部沦为了罪大恶极的贪污犯,法院经初审、复审判处肖怀忠死刑。
毛泽东最后所说的那句话发人深省:“战争时期的腐败,最直接的会使我们输掉这场战争;和平时期的腐败,最直接的是会使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彻底垮台;因为它最终动摇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不得不认真起来,严肃起来,同腐败问题做坚决的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对于我们这天的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具有深刻的警示好处。
作为长期直接应对缴存客户服务的公积金人,我们就就应实实在在学业务、认认真真搞服务、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用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持续廉洁,抵制不良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坚守一个公积金人的操守。真正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保证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公正和有效。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的实效,使“住房公积金造福缴存人”的服务宗旨真正得以实现。
提起这个作文名,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想反映近来社会的转变,请大家听我细细说道。
怎么样?听了这个小故事,“酒”有没有醒一点?那我就再讲一个例子,让你们彻底清醒:那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一个暑假里,我到桂林的姑姑家玩。一天,我和表姐以及表姐的爷爷也就是我的亲家爷爷一起去shopping(购物),在一条小街上看见了一个浑身肮脏的乞丐,仔细一看,那乞丐也不过是二十来岁,当时亲家爷爷一看就心软了,立马给了他一百元,又是一百元,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数目,那青年十分感激地看着亲家爷爷,眼里的泪珠禁不住地涌了出来,嘴角抽动着,仿佛要说许多话,但被亲家爷爷打断了:“孩子,你还年轻,我这一百元钱算不了什么,但是你要切记,要白手起家,先用这一百元去梳洗自己,填饱肚子,然后再找工作,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钱才是厚道啊!去吧,孩子。”乞丐点点头,便走了。
我和表姐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过了几天,我们又去shopping,不过这次是我和表姐去,当我们正准备进一家饰品店时,被一位看起来不是很帅,但颇有气质的一位年轻男人叫住了,我们感觉很奇怪,便问了句:“我们认识你?”“你们不记得了,我是那位乞丐啊!”男人激动地说,又看了看我们四周,“想不到能在这里碰见你们,咦,恩人呢?”。“哦,爷爷啊,他因为要午睡所以不来了 ”表姐说,男人迟疑了一下,又说“那不知道你们方不方便,可否带我去见见恩人,我想好好谢谢他老人家。”我和表姐的目光对了一下,便点头,他兴奋地跟了上来,到家后,刚好亲家爷爷起床了,见到这位男人居然呆了一会,说:“你是那天的乞丐?”。“是啊!想不到恩人还记得我,托你的福,我由于算术快、好,于是去应聘一家小公司的会计,没想到居然被录取了,经理看我表现不错,很是表扬,知道我经济困难,就预付了我的月薪,在街上刚好碰到您少孙女,所以就来看您了。”,说完后,两人便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那年轻人提议要照相,和亲家爷爷合拍了好几张。正因为亲家爷爷的善良,使一个无知的乞丐走向了正常人的生活!
是啊!人生有好几条路,哪一条路都可以通往成功!但是,请您记住:您走的路必须是正路,才会感到幸福与快乐!
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
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简陋的教学设施、简短的学制,学员却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黄埔军校成为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着名军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汉字“武”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战争观,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不惧怕战争。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战争来结束战乱。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山先生号召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云集黄埔,不必说周恩来、叶剑英,也不必说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主人公吧!这些人物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实感人的,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万千黄埔人身影、眼神、思绪、微笑……黄埔岛上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武昌两湖书院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成都北校场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我相信海峡对岸的台湾凤山军校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爱着华夏民族、九州大地,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流血牺牲。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民,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爱国的,所以我们相信,海峡两岸既然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诗经、史记早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所以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共克时艰,相信有一天,国共两党会第三次握手,因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那就是“到黄埔去!”
我多次被剧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所感动,“钢刀是钢刀,同学是同学!”这是范希亮在毕业聚会上的箴言,黄埔军校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作风。瞿恩是一名好老师,他充满理想、充满智慧、充满大爱;剧中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学员。黄埔军校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严格执教,以身作则,在他们的带领下,黄埔学子怎能不成为有用之才。而黄埔学子的同学之情,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乡陕西宁强,曾经有人就读于黄埔军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到家中,他们都是爷爷的黄埔校友。他们虽然不是同一级,或许还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们都以同学相称,他们在一起的那种亲切让人感动。所以,我见到这些老人,都觉得跟爷爷一样亲切,现在他们大都离开人世,我依然时常想念他们,祝福他们。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范希亮虽然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亲爱精诚,同学始终是同学,黄埔校友习惯以同学相称,无论是那一届毕业、无论是大陆台湾,黄埔学子始终都是同学,同学情常在。黄埔后代之间也有一种天然的纽带,只要得知彼此都是黄埔后代,就会一下子亲近起来,我遇到的每一个黄埔后代莫不如此,我们共同谈起先辈的荣光,共同叹息、共同微笑。因为有黄埔同学的情意在,所以黄埔后代的情意在。黄埔同学虽然有一天会全部离开人世,但是黄埔后代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黄埔的颜色,黄埔精神必将永存。
毛泽东在诗中写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什么,人间正道就是中山先生所说的“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为我们是黄埔后代,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自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
最近以来,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精心编造的作品起码告诉我这样一个观点: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一个姓杨的和姓瞿的两个富人家族成就了一部国共内战史,穷人们被忽悠成了只配两个端着枪对射的团队。这两个团队的组成在开始时,一方面是由农家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后来,一方面还是由农家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是"武装起来"的农民;再后来,一方面仍然是由工农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也是由工农子弟组成的人民解放军。这些士兵们的血肉在炮火的锤炼下锻造成了将军们肩章上耀眼的星,而炮灰们也并没有达到他们想像的那样:全国解救以后,上学不要钱、火车随便开、农民有地种、工人有工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上层社会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他们在舍弃了一部分家产和人口后,最终当上了总统、总经理等。
如果他们当初不领导穷人胡闹,尽管他们努力奋斗几辈子,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今天这样的社会地位的。而"喜儿"们呢?只不过是将原来的"上吊"自杀改成了"上塔吊"、上珠海大桥自杀罢了。这部电视剧意在告诉穷人:不要以为我闹革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的,不要以为我们的子孙做了官你们就不服气,我们一年才强取了6K多万你们就很惊讶,其实我们祖先本来就很阔!天下本来就是我们的,不服气不好使!
胡南和平解放的的结果变成了这一家子英雄们了却恩怨的收场戏。想起了元代一位哲人的散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是这部作品生动的诠释啊。
很少对抗战题材产生兴趣,那些浮夸的抗战神剧比中国古代神话还传奇,又是自行车追火车,又是自行车飞起空中穿越,又是各种枪百打不中,我懒得把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这样无厘头的闹剧上。然而惊喜总是出其不意的来到你面前,这部《人间正道是沧桑》刷新我对抗战剧的认识,真的是在电视区中,就多看了它一眼,在也没能忘掉那人、那景,那画面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激起我追剧的欲望。
首先得说这个名字起的就相当有水平,不像现在好多剧,名字长的看到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吸引住我,为什么说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正道是怎么样?又有怎么样的沧桑那?一个个疑问引领着我走进这部正剧。剧情讲述杨家三兄妹在坚守自己信仰道路上的爱恨情愁,着重以杨立青的成长为主线,演绎了姐弟情深、兄弟无情、爱情无由、信仰分歧等故事桥段。我声称这部剧有毒,看了之后我想更多的了解这部剧的历史及相关任务,特意去度娘了一下,结果很是遗憾,这部剧很多是杜撰或者说是集多数人的事迹与一身,历史上没有那么一个人物形象,真的是很伤感,总觉得心里有一种情思无处安防。
除了名字吸引我,另一处就是杨立青这一角色是孙红雷饰演的,我总觉得他的演技精湛到位,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三分痞相,把杨立青演活了,我的情绪随着他饰演人物的遭遇起起伏伏。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爹疼姐爱的杨家三少因与哥哥的爱恨纠葛导致家破。他听从姐姐的教导,置身来到广州,遇见姐姐许身的董建昌并得到他的大力扶持。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其实我挺羡慕他姐姐杨丽华的,一生中有董建昌这样的人在明知她心中还有他人的时候还死心塌地的用他的方式爱着她护着她。董建昌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既能奔赴前线与军作战交际圈也混得风生水起,唯独不喜的就是他的坚守为党国效忠。为得女人心他对待杨丽华心中的柏拉图爱情的主人公肖恩更第谨慎小心。对此我也有不解,瞿恩不是爱杨丽华吗?怎么在林娥出现时就就把自己献身林娥了那?这是不是证明柏拉图的爱情不靠谱。暂且不提,接着说杨立青,来到广州初到大共产党肖恩家,就遇到他人生挚爱,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瞿霞。那个年代的爱情真的是纯粹唯美的,感觉是那么的干净却那么的扣人心扉。也许是上天太嫉妒他们的爱情,才让瞿霞被杨立青的亲哥哥杨立仁捉住入狱,8年的牢狱生活磨去瞿霞的自信与骄傲,也毁掉了她美貌的外皮,最终不管是因为身心也好,考虑不能生育的孝道也好,总之这段美满的姻缘就此分道扬镳。看到这里我是愤恨的,为什么那?不是爱吗?怎么忍心那么伤害心爱的人,不是不爱吗?为什么要娶不爱的人那?不能理解。好想生活在杨立青身边,与他分享他的工作生活,这就是爱吗?没办法心中崇尚大英雄,无法自拔。
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不是有点不正能量了,就是我对共产党的看法,那是的党是年轻的,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年轻,瞿恩才会死,怎么能让一个为革命事业致腿残的人打游击战那,党是用哪里思考的?党内平时所为的好友又去了哪里?怎么一听说瞿恩被俘,就都跟人家划清界限了那?不是第一时间应该想着营救吗?为什么?年轻的党是被党内一些舆论带偏了吗?这里我是怒恨党的,无能!
看完正剧,我知道正道来之不易,我了解他们经历不能身同感受的惨痛。我更学会信任支持自己的信仰,学会感恩热爱自己的生命。我的生命中也是一条正道,我要用自己的实力演绎我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