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 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

二、 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所听、所感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无声篇

1、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持续半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2、师总结: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鸟叫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3、引出课题。

二、感声篇

1、听课文录音(多媒体),整体感知课文。

2、请学生自由谈谈听后感受。

三、读声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

3、精彩段落赏析:(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

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师生共同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听声篇

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

要求: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

2、学生听后,自由发言。

五、绘声篇

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用文字把声音的感受表达出来。(生写作,师指名朗读)

六、结声篇

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

①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多媒体、朗诵资料、音乐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眼睛,给了我们色彩,让我们能够领略大千世界的五彩纷呈、绚丽多姿;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能够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可是,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用心听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聆听她用心感受世界的心得!(板书课题,对课题略作分析,吸引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读文章)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动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 请几名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

2、学生伴着老师给的背景音乐,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3、师生一起交流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明喜爱的理由。

师打出:请以“我喜欢xx,因为它xx。”句式来品味文章的美。

4、师小结

正如同学们所言,文章的语言特别美,就像一首诗…… 想象丰富、细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比如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小雪花飘落的声音,这朵小雪花,它偏偏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冬夜,而且是轻轻地,轻轻地飘下,没有飘落在大树上,也没有飘落在小河上,而是选择了一盏孤灯,还只飘向孤灯的“面颊”,它为什么要选择孤灯呢,她想要干什么?哦,原来她也感到了冬夜的寒冷,想要寻找温暖。最后,她满足而温暖地融化了……多么富有诗意 的意境啊,多么勇敢而又执著的小雪花啊!)

另文章的内容很别致,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妙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智慧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也特别,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游戏,新颖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诱人猜想……

四、深入探究重点探究:

1、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提示:

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

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

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2、如果让你对课文题目进行补充完成“如果 (怎么做?),你一定会听见的。”句式,你认为横线上填什么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师归纳:

1、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并且这些声音只有用心去听,去想象才会听到,强调要用“心”。

2、重在让学生领会课文主旨。善于用耳朵,用心去聆听,才能享受世界的丰富奇妙。(估计学生会答出:你用心听,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学会了选择和思考, 你懂得如何“过滤”……,最后肯定大家说得都强调了一点:心的参与)

《你一定会听见的》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着重体味文中排比句段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用心倾听世界,用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3、通过仿写,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用心倾听。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导语: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钻进我们的耳朵,好听的,不好听的,但是我敢说有一些声音未必是我们人人都能听见的。你听见过下雪的声音吗?听见过蚂蚁跑步的声音吗?有一位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在她的一篇优美的散文里向我们描述了一些我们可能没有听见过的声音。(板书课题)

2、读题:(1)个别读(用什么样的语气?)、齐读

(2)题目让你产生什么联想?(板书:会听见什么?为什么会听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1)整体感受

(2)圈划:文章里写到了哪些我们一定会听到的声音?

2、交流感受,答案集中在那些段落?(板书:自然的声音、生活的声音、丰富、奇妙)

三、品读1~8段,感受语言美,意境美

1、大声散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生动、优美的?

2、交流朗读,谈感受。

3、小结:排比、设问、反问、第二人称、象声词的运用效果。

四、品读10~12段,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突破难点

1、问:文中哪句话回答了“为什么一定会听见?”怎样理解?(板书:用心倾听)

2、解析第11、12段写了什么?什么关系?(聪明人和木头人对待声音的不同态度。正反对比)

3、列举你认为“有益的声音”(听对自己身体、心情、心灵有益的声音)

4、用自己的话回答“为什么一定会听见?”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

五、品读第21段,升华主题:

1、齐读,谈谈你的理解。(时刻感受生活的乐趣,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学生结合全文谈收获

六、 布置作业:

参考课文描写及教师范文,从14~20段中任选一个声音游戏仿写。

教学反思

1、慎用多媒体。

备课时一直在犹豫是否在导入或拓展环节时应用多媒体,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大多在这两块中播放一些或音乐或画面等音像资料,或让学生口头谈感受,或让学生笔头写片断。但是在备课中我纵观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假设了一些可能的多媒体片断,处于教学时间的需要,关键从教学需要角度,我的现行设计中并不是一定需要多媒体支持,与其分散学生注意力,哗众取宠,不如扎扎实实落实教学内容,只要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符合学生特征,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样能取得实在的教学效果。

2、要找到文章的脉搏。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眼,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要抓住关键点,以此为突破点,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整合在一根主线上。备课一开始

3、提问设计要精炼,目标要明确。

4、要在朗读中体悟。

5、作业设计要充分利用文本。

教具准备: 篇4

1.自制幻灯片。

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

教学过程 篇5

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

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

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

3.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

4.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

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

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___________,当暖风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你总听过水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一篇作品。

点评: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

1.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

3.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4.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

点评:从课文到生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且,在学生的读书和讨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

1.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

《雨铃铛》是一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看雨有多少种声音?当下雨的时候,你也去听听。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篇6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初二的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用心感受生活不够,思想较贫乏,写作时感到无事可写、无感可发。因此,本课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生活的思维、习惯。此外,教师将根据初二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通过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课文的语言较生动形象、活泼优美,但学生较难做到品味语言的美。因此,结合课文特点,通过阅读、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2、学会筛选关键词语,初步感知精美的语言。

3、学会清晰明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用心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思路,主要抓住描写“无声”部分。

2、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五)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六)教学方法

1、延伸拓展法。联类引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学有所用。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反思

1、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的案例:他上了一堂很精彩的公开课,课后有人请教他,到底花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是我们教师真正应该效法的地方。一位老师说:“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学习者,走出职业的孤独感,向天地山水的百态学习,其次才是教书。”教师自己要吃透教材,能自由驾驭教材,联系实际,做到深入浅出,方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

2、灵活处理生成问题

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预设课堂是一回事,生成的问题又是另一回事。一成不变的教学预案实施,势必让学生循规蹈矩,使课堂死气沉沉。如学生提出问题:“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三种是不是有声音呢?这显然属于预设之外的环节。我知道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在文章中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时,教师的反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因而我对学生的评判做了适当延缓,即在学生直接质疑或答疑之后,应该留有一定的时间,因为这不仅作用于这个学生,也会触发其他学生思考。充足的时间既可以加大思维撞击的广度,更可以加深思维撞击的深度,只有学生的思维不断撞击,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营造民主氛围

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课堂上也出现了小插曲,在让一位学生朗读并说出喜欢的原因时,该生可能平时学习的态度不是很端正,因此,当时很不情愿地念课文,这时,我灵机一动,掉转头,笑着问全班:“大家满意吗?”同学们都笑着回答:“不满意!”我再问:“怎么办呢?”这时,还没等其他同学回答,该生立即很认真而且也出色地朗读并陈述了理由。

可见,在知识的建构中,“学习环境要被鼓励,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向其他的人提出问题,这不仅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解释,而且激发了团体成员的学习热情和行为动机,从而也巩固了大家对环境的解释水平。”

4、我还十分注重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如在品味词句的环节,有些同学在词语搭配方面还没掌握好,我即时引导,给予纠正。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上课时间的考虑,我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把课堂气氛带入高潮。

当然,在某些题目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如准备时对课件是否能完好地显示的检测方面做得不够;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还有待加强等等。同时,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备课组成员的相互启发使得这堂课更为完善生动。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篇7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本册第2单元的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本文为自读课文,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2、说目标

(1)知识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引导生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说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引导法  3、放录音

三、说学法

1、朗读法  2、欣赏法   3、默读法   4、讨论法   5、质疑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导入新课时,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说明听觉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听觉的感情体验, 切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二)师放音乐磁带《动物狂欢节》。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2、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给予表扬,对于不当之处适当给予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读课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注重朗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变换方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

(五)品味质疑(跳读、精读)

1、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2、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继续让学生朗读课文,领会运用排比、问句的表达效果,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做声音游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你一定会听见的 篇8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引导法、美点寻踪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用手示意不发任何声响)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声音,你有何感想?(恐惧、害怕、失落。。。)是的,有的人平时粗心大意忽略了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起,让我们回到有声的世界。现在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拼,请同学们拿出笔,依次记录下你听的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展示)

恩,很棒,为你们鼓掌!发现大家都有敏锐的听力。而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认真听,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讲了声音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关注声音世界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评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美点追踪

刚才同学们说课文富有诗情画意,很美!美在哪儿?

1、现在请同学再一次大声的自由读课文,谈谈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2、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问题):课文美,美在哪里?

3、讨论、交流,明确:

⑴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①课文的语言美在:

A、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D、第二人称的运用,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②别致:声音无时不在,无所不有,但由于粗心大意,感觉迟钝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作者用充满诗请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让我们伴随声音一同成长,在美妙的声音陪伴下,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更有情趣。

③设置悬念,诱人猜想,寄予对读者无限的期翼和信赖,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④1~3蒲公英梳头的声音:

蚂蚁跑步的声音富有诗意却细微得难以察觉;

雪花飘落的声音;

4~7风吹声;

动物声习以为常,不被留意;

水声。

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到平常的“无声”写起,那么世界上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之列了。强调用“心”听,于无声之处听惊雷。

⑤结尾没有作一般的总结或引申,而是建议做几个声音游戏,在游戏中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4、归纳总结:课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语言、意蕴、结构。

5、朗读1~3段:

⑴请一个同学读1~3段,感受语言的美

⑵指导朗读(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节奏要舒缓一些)

⑶分段朗读,女生第一段,男生第二段,齐读第三段

四、质疑问难

对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五、拓展延伸

1、生活感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忽视的声音,请各位同学找寻生活中的声音,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告诉大家,并简单谈谈原因和感受。

2、听一段音乐,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的画面,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六、作业布置(机动安排)

1、老师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也听到过许多别人不曾听到的声音,只要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和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能听到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2、模仿课文1~3自然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七、归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文章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是的,只要我们怀着一课热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滋有味。

我们领悟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捉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灵叫醒!

2、最后,让我们在金海心《把耳朵叫醒》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把耳朵叫醒,用心去感受生活,相信:你一定会听到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