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优质教案范本优秀9篇

《虽有嘉肴》本文论述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大道之行也》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下是敬业的小编有缘人帮大家找到的9篇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优质教案范本,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记教案 篇1

《礼记》一则

教学目标:

1、 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 ) 弗食 ( )自强( ) 教学相长( )兑命( ) 学学半 ( )( )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释文意。

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 → 出示重点字词理解 → 指名试译点拨 → 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关注特殊词句。 ①通假字 《兑命》曰 ②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③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④一词多义:学:学学半 其: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

五、析文章。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引用(道理)论证。引用古代名言,来论证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

2、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请用上《虽有嘉肴》中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要广泛交流: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礼记》二则教案 篇2

1.了解《礼 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3.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虽有嘉肴》,第二课时完成《大道之 行也》。

第一课时 学习《虽有嘉肴》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帖《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等等。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自主 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注意,认准字形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弗学(fú)教学相长(zhǎng)

2.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至道古:即使今:虽然

②不知其旨也古:味美今:意义

③教然后知困古:困惑今:困难

④教学相长也古:促进今:增长

(2)一词多义

xiào)(教导)学学半(xué)(学习)

②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不知其旨也(它的)

(3)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4)通假字

①兑命:“兑”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②学学半:“学”同“ xiào”,教导。

3.《礼记》简介

了解《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录 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扫清文字障碍。

2.自读课文,对照诠释了解文章的意思。

3.《虽有嘉肴》写的是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短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用“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解读句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翻译此句的大意

【交流点拨】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甘甜、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它的好处。

(2)仿写句子“虽有……弗……不知……”

流点拨】虽有异想,弗闻,不知其妙也;虽有万卷书,弗读,不懂其道 也。

步骤四 探究主旨 把握主题

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

【交流点拨】“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2.读完课文,你有何体会?

【交流点拨】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丝线。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别人分享。

2.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学习的名言,背诵感悟最深的。

【交流点拨】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板书设计】

虽有,嘉 肴)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不学,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自强教学,相长)

第二课时 学习《大道之行也》

【导学目标】

.以诵读为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背得好,背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圣贤先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的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年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世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矜(guān)

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培养。今:修改。

② 女有归古:女子出嫁。今:归来,归属。

(3)一词多义

①为天下为公(动词,是)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前一个是动词,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亲)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3.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一)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提顿:

【交流点拨】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文下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三)整体感知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理清脉络 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把短文分成三层:

【交流点拨】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谋大同”:是全文的总括。

2.朗读课文,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交流点拨】“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步骤四 探究主旨 把握主题

1.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这三句话可归纳为三个方面: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大同 ”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交流点拨】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短文

同学们,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2.拓展延伸

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中的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人际关系上应重礼尚往来,人人讲文明,有道德修养,注重社会公德,以礼为度,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大同社会满足生存需要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满足发展需要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满足精神需要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礼记教案 篇3

礼记之礼仪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理解经典著述中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领会中国传统礼乐文明中“礼”的要义及其现代意义,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国学经典选修教材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国学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知礼、守礼教育,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使学生深入认识到以“礼”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经典著述中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难点:

国学经典篇目中有部分内容比较深奥,需要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文本进行解读;需要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1、经典诵读法。利用视频、音频,引领学生欣赏,营造学习经典的深厚氛围。

2、讲授式教学法。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小组试讲的方式进行。前者主要是由老师在课堂上点拨启发,后者可由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学习,集体讨论。结合经典文本的各个专题,联系社会现实,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精髓,设计出演讲内容,由学生小组面向全班同学演绎。

3、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课后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撰写课题论文,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准备:有关“礼”的视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荀况在赋篇里提起一样东西,它不是丝不是帛,却纹理分明;不是太阳不是月亮,却光华耀人;活着的人凭它可以长寿,死去的人凭它可以安葬。又说城市因它而坚固,三军因它而强大无敌,按照它的要求办事大可雄霸天下,小可安邦定国,不按它的规律办事,就要遭到灭亡。这个东西具有文饰却不华丽,简单易懂又非常有条理,是为君子所敬重小人所恶弃;没有它人性就如同禽兽,有了它就端正善良。普通人有了它会更贴近圣人,它极明白简约,有条理和固定的格式。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深入学习的“礼”。

(播放哈辉音乐视频《礼》

二、礼的种类

1、讲述古礼的种类。

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历来以繁难著称,号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古代的礼总的来说可分成五类。

①吉礼。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

②凶礼。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有丧礼、荒礼、吊礼、禬(guì)礼、恤礼等五种。后三种都指的是古代诸侯在他国遭受灾祸时慰问、会聚财物接济盟国。

③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大师之礼,是制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大均之礼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大田之礼

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蒐(sōu)、夏苗、秋狝(xiǎn)、冬狩,故称大田之礼。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大封之礼,指诸侯征战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

④宾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⑤嘉礼。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燕飨(yàn xiǎng)、脤膰(shân fán)、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2、到了现代社会,关于礼,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但礼还是无处不在。请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现代社会的礼仪。

学生自由发言举例,如:见面礼、握手礼、介绍礼、颁奖礼、首映礼、受洗、抓周、开学礼、成人礼、毕业礼、定婚礼、婚礼、纪念礼、寿礼、殡葬礼等。

三、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流传至今的古礼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认为它们有没有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必要性?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全班以组为单位,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

主题:你认为礼仪有没有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必要性?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正方:礼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反方:礼仪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辩论之前,可以参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请大家看“公交车掌掴门”。(播放视频)

②清明节有人却花费大把银子请人代理扫墓,买来昂贵的祭品,请人代烧支票烧外汇烧电脑烧别墅甚至烧“小三”画像,代自己在先人墓前痛哭流涕,你如何看待这种“礼”?

③高官酒后驾车自称为“酒桌文化”; 领导外出有专车开路,有专人打伞,高官出行还要封路;陕西安监微笑局长杨达才被网友“人肉搜索”出有多块名表和存款涉及21间银行;广州一城管分局政委被曝有21处房产价值4千万,这些是不是礼的表现?

明确:(1)“礼”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在道德滑坡的社会起到唤醒和拯救的作用,至关重要。

(2)周礼对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礼”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礼”作为维系中国社会的支柱,其基本精神是不会变的。现实生活中,无礼的行为却处处可见,去银行喜欢越过一米线,排队喜欢插队,逛街喜欢乱摸,喝咖啡喜欢喧闹,坐公车喜欢抢座,开车喜欢冲红灯,出门旅游喜欢刻字留念,到了名人故居还要打个手势借此炒作,上个厕所也不冲冲水,吃完饭走的时候还带走人家的餐具,人家地震了我们还挤成一堆抢盐。现代中国呼吁“礼”的重建,要恢复传统礼仪精神,让礼回归我们的生活,回归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

(3)清明节有人却花费大把银子请人代理扫墓等这种“礼”脱离不了“作秀”和“炫富”的嫌疑,也有违清明节慎终追远的本义,所以只是“虚礼”、“假意”,不能感动人。

(4)高官酒后驾车自称为“酒桌文化”; 领导外出有专车开路,有专人打伞,高官出行还要封路;陕西安监微笑局长杨达才被网友“人肉搜索”出有多块名表和存款涉及21间银行;广州一城管分局政委被曝有21处房产价值4千万„„这些均为“非礼”之举。而勤政的典例有人民公仆杨善洲,烈火金刚刘金国,抗洪烈士宋文博;孝友的典例有北大校长周其凤向高龄母亲下跪痛哭;天津的哥免去残疾青年车费并送上温馨的一句话“我挣钱比你容易”。 是否合乎礼,公道自在人心。拯救道德滑坡的社会既靠法治,更要靠“礼治”,周公制礼直到今天仍然有其先进性及现实意义。

四、礼的地位

从古到今,礼,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了解礼,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就是一句空话。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①中华是礼仪之邦;

②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 ③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五、礼的定义

儒家说的礼,一般包括“乐”在内,因此“礼”和“礼乐”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礼,即礼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等。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狭义的礼,是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的礼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度,以及切于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

《大学》里说:“君子务本”。所谓本,就是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礼就是修身的工具,是成就君子风范的不二法门。礼是从外部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乐是从内部陶冶和优化人的性情。礼乐教化的宗旨,是寻求和谐的人性与和谐的社会。

六、关于“礼”的知识竞赛

①用“礼”字组词知多少?

例如:顶礼膜拜 分庭抗礼 礼尚往来 彬彬有礼 先礼后兵 礼贤下士 克己复礼 知书达礼 礼顺人情 三茶六礼 爱礼存羊 礼崩乐坏 博文约礼 礼仪之邦 傲慢无礼 以礼相待 礼节 礼貌 礼尚往来 礼拜天 礼花 礼服 礼堂、礼让、礼帽、礼杰、礼聘、观礼、行礼、敬礼、典礼、观礼、礼品、礼器、礼制 礼节

礼仪

②关于“礼”的谚语,你知道多少?

例如:比喻礼轻但情义很重的一句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油多不坏菜”的前一句是什么?(礼多人不怪)

“怪人不知礼 ”的后一句是什么?(知礼不怪人)

“让礼一寸”的后一句是什么?(得礼一尺)

③关于“礼”的名句: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礼品也敲不开心扉。(你还能背出另一句吗?)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七、小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了礼记中的礼仪,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礼的种类,礼的含义和地位,礼仪在我们现代社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有关礼的词语和谚语、名句,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我们也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多加积累,多加学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优质教案 篇4

第1课时虽有嘉肴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3.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背景,疏通课文文意

1.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2.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正读音

嘉肴(jiā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⑤虽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学相长(增长,促进)

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异义词

①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明确: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确: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确: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明确文章主旨

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节课上我们师生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不足之处字词基础梳理中,部分同学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记忆不够,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有点跟不上,这个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化吸收。

第2课时大道之行也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对社会进行了美妙的设想,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勾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所勾勒的理想社会。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g)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义。

4.教师点拨。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举)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词

①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④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3)一词多义

①闭:A.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B.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②谓:A.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B.予谓菊(动词,认为)

【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体验观察社会,说说自己对“大同”社会的见解和感受。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以下几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会的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因材施教,简化教学环节。已有注释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读,没有再讲;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译成现代汉语。

不足之处拓展讨论后没有及时予以肯定和评价,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下次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会格外注意这一点。

22《礼记》二则教案 篇5

22 《礼记》二则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

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

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虽有嘉肴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xué)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 (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吃) .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所以) ..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 ...⑥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促进) .⑦其此之谓乎 (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2)古今异义词。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味美)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 今义:学习)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教学能相长虽有嘉肴学知不足,教后知困实践出真知 逐层论证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学们,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①大道之行也(施行) .②选贤与能(同“举”) .③讲信修睦(培养)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⑤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⑥皆有所养(供养) .⑦男有分(fèn,职分,职守) .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 .⑨不必藏于己(私藏) .⑩谋闭而不兴(兴起) .⑪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 ...⑫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

(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6.迁移探究

(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社会关爱,安居乐业太平盛世大道之行也基本特征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心驰神往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社会纲领

讲信修睦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如战争的双方一样,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

22 《礼记》 教案 篇6

22《礼记》二则

目标导航

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准确翻译课文;学习对比论证和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礼尚往来和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说

“虽有嘉肴”与“大道之行也”均为所选二则短文的第一句话,两篇文章的原文均无标题,题目为编者所加。

2.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3.背景资料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泫,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课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主题归纳

《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作特色

《虽有嘉肴》 (1)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开头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类比的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而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2)多用对偶,朗朗上口。

文章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有很强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大道之行也》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探究①:“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探究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重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探究①: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探究②: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造反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当中折射出了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纷乱,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读后感

感悟①:《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形式,它需要每个人都贡献出一分力量。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哪怕仅是将废纸拾进垃圾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将会带来巨大的风气转变。

感悟②: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感悟③:《虽有嘉肴》启发我们应重视实践,学到的道理应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感悟④:学完《虽有嘉肴》,我明白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将努力以此指导我的人生。

《礼记》 篇7

幻灯片1

《礼记》

幻灯片2

《礼记》简介

 内容:

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记录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 性质:儒家经典之一 (早期《论》;晚期《孟》《礼》)

作者:非一时一人之作。大率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及后学及汉代学者所记。

 价值:内容复杂,糟粕颇多,但资料宝贵。

幻灯片3

作为《三礼》之一的礼记

 “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汇集我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典籍,涉及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东汉郑玄曾经分别给这三书作注,故有“三礼”之名。 在三礼之中,《仪礼》大约在汉代就被列为儒家经典。唐代开始加上了《周礼》和《礼记》,设三礼为经,列入“九经”。

幻灯片4

《周礼》

 《周礼》主要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是根据儒家的理想治国方案加以增减汇编而成的。

 共有六篇,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象征着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中国“以人法天”传统的思想。

幻灯片5

《仪礼》

 《仪礼》,又称《礼》、《礼经》、《士礼》。《仪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相传由孔子编定为十七篇。其所记载的礼仪内容依次为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涉及人生婚丧嫁娶与贵族间社会交往或外交活动的礼仪,系统而完备。

幻灯片6

《禮記•曲礼》:

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 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幻灯片7

《礼记》的分类     梁启超将《礼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通论礼仪及学术者,有《礼运》、《乐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 专门解释《仪礼》者,有《冠义》、《昏义》、《射义》、《燕义》、《聘义》等篇; 阐述和考辨古代制度礼节者,有《王制》、《曲礼》、《玉藻》、《月令》、《丧服大记》等篇;

 杂记孔子及其弟子、时人的言行杂事者: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等; 专记名言名句者:《曲礼》、《少仪》、《儒行》等。幻灯片8 高小方《古代汉语》总结《礼记》现实意义

(《礼记·檀弓》文学之美) 现实意义:

 《礼记·学记》记载古代学校制度和教学方法。

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乐记》我国第一部美学专著。 《王制》记爵禄,朝聘,养老诸制。

 《月令》物候学,记四时气候与相应措施。(竺可桢《物候学》) 《礼运》记大同、小康之说。 《坊记》记孔子论政。 《表记》记孔子论修养。

 《儒行》记儒者衣食、起居和品德。 《中庸》记中庸学说及治学方法。

 《大学》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曲礼》杂记儒者日常行为准则

幻灯片9

版本及流传

 《礼记》原有两种本子,均为汉代人辑录:  一是戴德的《大戴礼记》,将刘向所收集的一百三十一篇综合简化,原存八十五篇,到唐代只传三十九篇。

 二是戴德之侄戴圣《小戴礼记》删减《大戴礼记》,并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共得四十九篇。即现在通行本。故通常称《礼记》者为《小戴礼记》。

幻灯片10       东汉末年郑玄注解《小戴礼记》,唐孔颖达作疏。即《礼记注疏》,为最通行本。其它重要版本:

元代陈澔《礼记集说》; 清代朱彬《礼记训纂》;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

在宋代,理学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幻灯片11

礼运 大同篇

 鄭玄:“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 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幻灯片12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与:破读去声,参与;  蜡(zha去声):古代国君年终的大祭祀;  宾:陪祭者;

 張永言謂當讀為“賓事畢”。賓,儐也,孔子執儐相事。儐為導引賓客或以禮迎賓(的人)。按,王肅《孔子家語·禮運》:“孔子為魯司寇,與於蜡,既,賓事畢,乃出遊於觀之上。”正作如此讀。 遊:“游”的异体字;

 观:破读去声,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又名阙。 喟然,感歎、歎息貌。

 盖:表推断的副词。大概。

幻灯片13  《尔雅 释宫》:“观谓之阙”,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宣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汉代的阙 幻灯片14

蜡/蠟/臘/腊/字

 音qū之“蜡”、音zhà之“蜡”以及音là之“蜡”為同形字。 蜡:1 zhà

年终祭名。周曰蜡,秦曰臘,《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禮記·雜記下》:“子貢觀於蜡。”鄭玄注:“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祭也。”

 2.qù

蜡,蠅 也。《說文·虫部》:“蠅?也。段注:“蠅生子爲蛆。蛆者俗字,?者正字,蜡者古字。已成爲蛆,乳生之曰?,曰蜡。” 《周禮·秋官·蜡氏》:“蜡氏掌除骴„„若有死於道路者,則令埋而置楬(同“揭”)焉,書其日月焉,縣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孫詒讓正義:“蜡,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職也。”

幻灯片15

 蠟:《廣韻·盍韻》:“蠟,蜜蠟。”音là。本義是動植礦物所產生的油質,如蜂蠟、白蠟、石蠟等。後簡化作“蜡“

幻灯片16

幻灯片17

幻灯片18

臘、腊

 《辞源》:

 周时臘与蜡各为一祭,臘祭祖先,蜡祭百神、秦汉改为臘。„„汉臘行于农历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臘月。 有引申为岁末。 又腊肉与臘肉:

 腊肉:干肉。臘肉:冬季腌制的肉类。 臘八粥。 漢字簡化後,“臘”字作“腊”。 “蠟梅”今作“腊梅”,本當做“蜡梅”。蓋發生了理據重構,蠟梅色似蜜蠟,故叫蠟梅。但蠟梅開在冬末,故又重構為“臘梅”。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叹-嘆-歎

 二字本非異體,後用法漸趨一致

幻灯片21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言偃: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 何叹:宾语前置

 大道,指原始共产社会的那些准则。     行,實行。

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用爲時間分句。三代,指夏商周。英:禹汤文武。

未之逮:之,代词,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前宾语;

逮(dài)《說文·辵部》:“唐逮,及也。从辵隶聲。”本義追上,趕上。“唐逮”為古語。

 焉:兼詞,於此。

幻灯片22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    

天下为(阳平)公:成为公共的;

与:本義依《說文》是黨與,實當為“舉起”。很多學者認為“與”的本義是舉起,“舉”為“與”加手形(隸變作)之分化字。《說文》所釋並非本義。

依王引之《经义述闻》這裡通“舉”,推舉。其它义也有相通时:1)比如舉動、舉止。《國語·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俞樾《群經平議·周語一》:“與,古通作舉。少曲舉焉,謂無委曲之舉動也。”

幻灯片23  2)記錄、登記。《韓非子·內儲說下》:“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問鄶之豪傑良臣辯智果敢之士,盡與其姓名。”俞樾《諸子平議·韓非子》:“與,當作舉„„爲悉記録其姓名矣。”  講,《說文·言部》:“和解也。从言冓聲。” 《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趙令樓緩以五城求講於秦,而與之伐齊。”高誘注:“講,和。” 引申爲講說、商議、演習,又引申爲講求,注重。《論語·述而》:“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此處正用此義。講信,講求信用。 脩 –修 通假 段注:“脩,脯也。按此統言之。析言之則薄析曰脯。捶而施薑桂曰段脩„„經傳多假脩爲修治字。”调整人际关系使之大道和睦。

幻灯片24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 有所终:《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終。”《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送其終也。”李善注:“終謂終沒也。”(為死者辦理喪事)有所終,等於說有善終。所:代词。 长,破读上声;等於說有使成長的各種條件、措施。

幻灯片25

。 老、壮、幼:形容词用如名词;  矜,通“鳏”;  分,(名词)破读去声,职分、职务;  归:出嫁,这里指夫家。《說文·止部》:“女嫁也。” 《易·漸》:“女歸,吉。”孔穎達疏:“女人„„以夫爲家,故謂嫁曰歸也。”

幻灯片26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货:《說文·貝部》:“財也。从貝化聲。”本義指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 恶:(如字);去声;阴平,疑问代词。 藏:《說文新附·艸部》:“匿也。”

 弃:说文:捐也。又手部曰:捐,棄也。即扔。 身:自身。

幻灯片27 是故 謀 閉而不興,盜竊亂賊 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是故:慣用詞組,由代詞“是”和連詞“故”組成,“是”起指代上文的作用,“故”在句子或語段間起連接作用。 謀,《說文·言部》:“慮難曰謀。从言某聲。”本義是謀慮、謀劃。此處指奸詐之心。 闭:《說文·門部》:“闔門也  興《說文·舁部》:“起也。從舁,從同,同力也。”  亂,指犯上作亂,造反;賊:害人。作:兴起也。

 而,連詞。用在主語、謂語之間以強調主語,含有“竟然”、“卻”之意。

幻灯片28  外户:解一:王注“外,用如動詞。外戶,從外面把門扇合上。閉,用門閂插門。”  解二:鄭玄注“外戶而不閉”為“禦風氣而已”,內戶為內室之門,外戶即住宅外門,常指臨街之門、大門,不用解釋為動詞。„„外戶不閉”謂室無貯藏或太平安定。如《呂氏春秋·慎大覽》:“故周明堂外戶不閉,示天下不藏也。”即太平安定,雖外戶而不閉,僅“禦風氣而已”,也即夜不閉戶之意。 解三: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处在„„外;“外户”为出门;

幻灯片29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隱,《說文·踏部》:“蔽也。

 货、力:名詞用如动词,捡财物、出力气;4为,破读去声;  大人世及:天子诸侯的权位父子相传、兄弟相及;  大人指天子诸侯,父子相传叫“世”,兄弟相传为“及”。 “世及”为介词“以”前置宾语, 城:内城 / 郭:外城 / 沟:壕沟 / 池:护城河

幻灯片30  紀,纲纪。准则。《說文·糸部》:“絲別也。从糸,己聲。”本義是絲縷的頭緒。《墨子·尚同上》:“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引申為事物的端緒。又引申為治理。《詩·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鄭玄箋:“以罔罟喻爲政,張之爲綱,理之爲紀。” 再引申為綱領、法度。 以正君臣„„:(承上省)以〔礼义〕正君臣;

 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動用法,即“使„„正常”。 篤,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即“使„„純厚”。《說文·馬部》:“馬行頓遟。从馬,竹聲。”本義是馬行箸實而遲緩。引申有堅實義。 里,《說文·里部》:“居也。从田,从土。”本義是供人居住的鄉村宅院。這裏指有關耕種和居住的制度。

幻灯片31  以賢勇知:把有勇有謀者當作賢人。賢,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賢。 知—智古今字(zhì),聰明、智慧。當時盜賊並起,所以需要智勇的人。 “以功為己”:原注:“立功作事,只是為了自己,不為他人(依孔穎達說)。”不妥。解二:王彥坤謂“以功為己”與“以賢勇知”句法同。“賢勇知”是“把有勇有謀的當作賢人,賢,用如動詞,意動用法”,則此“功”也當是名詞用如意動,“功為己”即是說“把為己者當作功臣”

幻灯片32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 用是:因此,由此;

 用,介詞,由於,因為。王引之《經傳釋詞》:“用、以、爲,皆一聲之轉,故‘何以’謂之‘何用’,‘何爲’亦謂之‘何用’。”清黃宗羲《亡兒阿壽壙志》:“兒之所以夭者,用早慧也。”“用”與下句“由”義同,也使用了“變文同義”的修辭方法。

 “謀用是作”中的“是”和“兵由此起”的“此”字,都代表上文“今大道既隱„„以功為己”這段的情況。兵,本義是兵器,這裡指戰亂。

幻灯片33

 選,选┏(如字)(动词) ┗(xuan去声)(名词)杰出的人物

 這裡是“成為其選”的意思。指選拔出來的傑出人物。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因此成了三代諸王中的傑出人物。

幻灯片34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為殃,是謂小康。”

 以〔礼〕著其义;以禮来彰显他们符合禮儀道德規範的事。 著,形容词用如使动;《禮記·樂記》:“好惡著則賢不肖别矣。”引申為顯露。“著其义” 和“著有过”两处  考: 《說文·老部》:“老也。引申为成全。《禮記·禮運》:“禮義以爲器,故事行有考也。”鄭玄注:“考,成也;器利則事成。”

 刑:法则,这里名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刑仁,以合於仁的行為為法則。 講,講求、提倡。見上文注。讓,不爭。

幻灯片35  示:与“视”同源;《康熙字典》又與視通。《詩·小雅》視民不恌。《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疏》示視古字通。《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 一为看, 由,动词,使用。此:指礼。 执,后作“势”;在执者:在职位上的人;

 去:本義是离开。引申指罷免,黜退。意念被動句,被罷免。 众以为殃:以统治者不用礼为祸害。 小康:小安

幻灯片36

教学相長(学记)

 郑玄:“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 教(去声),教导;

 长:1.破读;2,用如使动,  使(对方)有长进、发展;

幻灯片37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xiào)學半。”其此之謂乎? 幻灯片38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假设性让步连词,即使;  嘉肴:亦作“ 嘉殽 ”;元代以后又作“佳肴”,此泛指鱼与肉。 肴:《说文》段注:“啖也。折俎謂之肴,見左傳,國語。豆實謂之肴,見毛傳。凡非榖而食曰肴,見鄭箋。皆可啖者也。按許當云啖肉也。謂熟饋可啖之肉。今本有奪字。从肉爻聲。胡茅切。二部。按今經傳皆作殽,非古經之舊也。”

 旨:味美;旨为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幻灯片39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到顶了→最好的;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引申为最好的。

幻灯片40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 然后:复合虚词,“然”本为代词,义为“如此”“这样”。“然后”即“如此而后”。做连词。连接分句,表两事情时间或条件的承接。 困:没搞懂的地方;  自反:反求之于己。 自强:(如字)(形容词)(上声)(动词)①勉强 ②督促, ③(副词)竭力、极力;

幻灯片41 《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 兑(yuâ)命, 今本《尚書·説命》:殷高宗任命傅説(yuâ)做宰相的文件;  学(xiào)学(xuã)半;教占了学习的一半;  学(xiào),教导,后作“斅”; 

其:语气副词,大概,委婉语气;

 其此之谓乎:之(助词)帮助构成前宾语;

幻灯片42 博學(中庸)

郑玄《目录》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极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于《别录》属通论。”

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幻灯片43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强。

幻灯片44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状语:博(广泛地)学,审(详细地)问,慎(慎重地)思,明(明确地)辨之, 笃行;笃(从马,竹声)古音信息,上古汉语中,知组→端组;(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 朱子章句集注:

 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幻灯片45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强。

一、百、十、千,数词用如动词,选动词很重要,成语“人一己百”; 

能之:“能”字直接带宾语;  虽(假设性让步连词):即使。

幻灯片46

朱子章句集注:

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明者择善之功,强者固执之效。吕氏曰:“君子所以学者,为能变化气质而已。德胜气质,则愚者可进于明,柔者可进于强。不能胜之,则虽有志于学,亦愚不能明,柔不能立而已矣。盖均善而无恶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强弱之禀不齐者,才也,人所异也。诚之者所以反其同而变其异也。夫以不美之质,求变而美,非百倍其功,不足以致之。今以卤莽〈WWW.BAIHUAWEN.com〉灭裂之学,或作或辍,以变其不美之质,及不能变,则曰天质不美,非学所能变。是果于自弃,其为不仁甚矣!”

幻灯片47

誠意(大學)

 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幻灯片48

“诚意”

 儒家思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正,用如使动,使心无杂念、思想纯正)。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幻灯片49 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幻灯片50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诚其意:诚,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诚实”。意:意念,念头。 如(喻词)

恶(wù)恶(â)臭(xiù) 臭,嗅【动词】。嗅也用作嗅的结果:气味  嗅→(中性)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此之谓自谦(qiâ),通“慊”,满足;  慎其独,(广义的非支式)对于自己的独处是谨慎的;

幻灯片51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閒:① jian1,后作“间”,古今字 

②jian4,后作“间”,古今字 

③xian2,后作闲,古今字。

如 辟:①僻②譬③避④闢)

 厭:① ya,后作壓【如,壓胜,壓胜钱——汉代就有的一种颈部装饰用,起先主要用于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

②yan4声:吃饱,后作“饜”; 

③yan3,后作“掩”,厭然:闭藏貌,躲躲藏藏。 掩,古字“揜”

幻灯片52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诚于中,形于外;诚、形,名词用如动词,有实实在在的念头存在;表现;十:许多;  其:a.(jī)(名词)后作“箕”;(句末语气词)“夜如何其?夜未央。”  b.(qí)(代词)他的、他们的、自己的;特指指示代词)那种合适的:各得其所;

(语气副词)大概:“其此之谓乎?”劝勉,还是:“吾其还也” 该是多么:“其严乎!”

(时间副词)将;  c.(qǐ)通“岂”。

幻灯片53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 十:甚言其多。 严:严肃可谓。

幻灯片54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润,(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光采、光辉;  心广体胖(pán),与胖pàng为同形字,体态安详;

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优质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有节奏地背诵课文。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5.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虽有嘉肴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一份精美诱人的菜肴摆在你面前时,你能忍住不吃吗?当你从书上学得一种新的技能时,你能不去实践一下吗?我想,你们一定会响亮地回答“不能”。今人尤此,含蓄而深沉的古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2.作品链接

《礼记》,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积累下面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即使。

(2)不知其旨也:味美。

(3)虽有至道:的道理。至,到达极点。

(4)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6)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4.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然后能自强也(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5.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

6.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交流点拨】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交流点拨】所以,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交流点拨】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有了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4)《说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交流点拨】《说命》篇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比喻:如开头以“味美”比喻“道善”,论说只有学习才能懂得“道”的好坏。引用:如结尾,作者为了说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引用了《尚书•说命》篇中的话,以此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3.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交流点拨】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二)深层探究

4.你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5.本文还谈到了“教”与“学”的问题,请你找出作者的观点并简要解说。

【交流点拨】观点: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6.学习只会使人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充实,本文中却说“学然后知不足”,你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7.本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反面阐述“学”的重要性。

第二、三句:阐述教学相长的关系,以强调“师生都要学习”。

第四、五句:引用名言证明教学相长的道理。

(三)背诵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背诵情况并熟记重点词句的意思。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交流】①苟利国家,不求富贵。②择师不可不慎也。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⑧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二课时大道之行也

一、新课导入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快乐地生活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天下为公(wéi)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

矜(guān)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2.听老师范读,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大声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简要解释。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2)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一词多义

①为天下为公(动词,是)

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②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

(4)词类活用

选贤与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干出众的人。)

4.语文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交流点拨】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那么老百姓就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二)文本探究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

【交流点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交流点拨】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殊的。(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

【交流点拨】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虚构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大同学说的人,他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在此基础上,他独创性地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2)谭峭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会

谭峭在《化书》中说:“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兴,礼乐兴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由太平社会而进至更高级的社会,就是“大和”社会,他说:“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恶无爱,是谓大和。”

(3)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解释

康有为曾这样给《礼记》作注:“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康有为认为,历史进化是从据乱世经升平世(即“小康”社会)到达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优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写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准字音

嘉肴(yáo)弗食(fú)

自强(qiǎnɡ)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学(xiào)学(xué)半

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矜(ɡuā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xīnɡ)

通假字

《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音“yuè”)

选贤与能(同“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指老而无妻)

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

文言句式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

倒装句:“之谓”的用法

其此之谓乎(“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

虽有佳肴

【讲析课文,疏通文句】

着重讲解如下句子,并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文言知识。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浅薄。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

4.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5.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全文翻译参考: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重难点把握】

1.“之谓”的用法?

明确:“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如:“其此之谓乎”。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

2.思考: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段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规律。

【问题探究】

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明确:(1)“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重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大道之行也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参考译文: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述,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句。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这是两道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第二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把握文章主旨】

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虽有嘉肴》: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虽有嘉肴》

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大道之行也》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的管理下,所呈现的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有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到,把握好了重难点。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首先,重视文言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求同学们凭借课文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根据小组提出的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