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4分)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池】非不深也()
(3)【委】而去之()
(4)攻亲戚之所【畔】()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节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5、背诵第四段。
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常识,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完成(学习目标一)
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检查、齐读。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学习目标二)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三、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不理解处打“?”,提问(学习目标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教师前后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回答。
3、请二三位学生翻译课文,错误处教师引导指正。
四、在疏文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思路(学习目标四)
1、引导、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课堂巩固
背诵课文第四段。(学习目标五)
六、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开头就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助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③为什么?
明确: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习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