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和平条约》(优秀3篇)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解读《儿童和平条约》(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解读《儿童和平条约》 篇1

教学内容

5我和我们      儿童和平条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记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给”;

2、能联系实际,体会和平对每个人的意义,尝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难点:能联系实际,体会和平对每个人的意义,尝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

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学年课题的深入开展、探索,本班学生大多数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能够根据生字的间架结构而选择相应的识字方法去认记生字,如:偏旁+独体字、换部首、给独体字加减笔画……特别注意到对已学生字的联系记忆。对于一些笔画复杂的生字有比较多的学生写错,或书写不工整、认真,因而本节课,除了继续运用自主、合作方式学习生字外,还通过同桌互查、互评和小组的评委以着重培养学生揣摩字形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另外,本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中有部分是形旁表意比较突出的,故用问答形式复习汉字表意的特点。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一、导入。

1、谈话

2、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3、学习词语

4、指导朗读词语

5、学习多音字“给”

6、学习8个生字

7、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重点指导部分生字

第一课时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儿童   条约(故意少写“和平”)指名说,用红笔把“和平”补充好。

2、齐读课题:儿童和平条约

3、介绍课文背景: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当年9月25日,石家庄市刘玲同学代表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代表共同签下了《儿童和平条约》。你知道条约中写了些什么吗?

4、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

5、认读词语:条约   宣告   疾病   仇恨  给予 探索   恐惧   无家可归   武器   共享

(1)指名读字词,纠正读音

(2)做游戏读:开火车读  横着读  小组读

(3)齐读

6、重点指导朗读:疾病  给予  探索   恐惧   武器   共享

(1)指名读,纠正读音;

(2)齐读。

7、     jǐ 给予

gěi 送给  交给

(1)、齐读多音字拼音及组词;

(2)、做练习巩固(在正确的读音下打钩)

送给(jǐ   gěi)  给予(jǐ   gěi)

8、学习8个生字

(1)、回忆各种间架结构生字适合用哪种方法记忆(重点指导“饥、饿、净、 幻、予”);

(2)、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9、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饿、幻、童、予”):

(1)、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书写位置,生汇报后小结。

(2)、揣摩字形:想一想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怎样写才好看,哪一个笔画最容易写错?

(3)、描45页《写字表》中生字:每个字先看10秒左右再描;

(4)、巡视并且纠正书写姿势;

(5)、组词。

(6)同桌互检、评价生字的书写情况

1、学生思考,空白处该填写什么

2、学生齐读课题

3、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4、学生读词语

5、多种形式的连读

6、学生齐读词语

7、学生再读词语

8、齐读词语

9、学生读拼音组词

10、学生根据读音选择

11、学生回忆汇报

12、学生汇报认记生字的方法

13、观察生字

14、思考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15、学生做书写的姿势写字

16、根据生字组词

17、学生交换作业检查、评价

作业布置

用《生字本》抄写课文的组词

儿童和平条约

饥    饿    归   净   幻  童   予   食(按间架结构书写)

饥荒  饥饿 回归 洁净 幻想 童年 给予 食物

(指名组词,选取较好的板书)

学情分析

通过早读时日积月累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对于朗读时句子的停顿处理得比较理想。本课诗歌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是,由于它的逻辑性很强,直接用“我们要……” “我们再也不要……”等句式直抒胸臆,表达对于和平的渴望。故本节课将以世界上具体的热门事例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加强朗读指导,读出排比句的气势,读出排句的气势,感悟其中抒发的情感。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一、导入。

1、汇报朗读的内容

2、复习词语

3、出示词语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3、结合内容理解词意。

5、体会朗读

6、说学习句子的感受,理解文本内容

6、指导朗读

7、结合内容,升华主题

8、思想教育

第二课时

1、指名汇报: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课文中又有许多生字朋友,自己大声读读课文吧!看谁读得最正确。

条约   宣告   疾病   仇恨  给予 探索   恐惧   无家可归

3、理解词语

(1)、同学们,老师刚才发现大家读书都特别认真,还有些同学已经可以很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了,还不能很流利地读出课文的同学别着急,我们先来复习生字。

(2)表现真不错!老师想请些同学来读读这些词语,想读吗?

*读到“条约”

指导理解:“条约”这个词就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或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书。

*读到“仇恨”

指导理解:你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师把“热爱”板书在旁边。

*读到“给予”

指导理解:“给”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当中读“jǐ”“jǐ  yǔ”!以后预习中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字或词,可以查字典来解决。

*读到“恐惧”

指导理解:你知道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教师把“镇定”板书在旁边。

(3)学生读词语。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里的生字,相信你读起课文来一定会比刚才更流利,来,自己再大声地读读课文吧!

2、谁想把课文读一读?

其他同学听的时候可要动脑筋,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画下来。

师:谁想对这八位同学说些什么?(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3、好了,现在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大胆提了!(根据学生的问题灵活处理,关键理解“无家可归”和 “生命之源”)

(1)理解“无家可归”

什么是“无家可归”? (没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

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什么是“生命之源”?

“生命之源”就是水。[板书:洁净]

4、你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哪一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是什么感受?

(1)自由读课文,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请你说说感受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来说一说。

*“我们要一个没有……消灭破坏和疾病。”(板书:战争  疾病)

5、指导朗读:疾病真是够可怕的,我们一定要注意。来,再把这句话读读。

*“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板书:仇恨  饥饿)

(3)让我们再带着自己的感情读一遍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板书:欢乐)

6、畅所欲言,升华主题(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

(1)、思考: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同学们读得很棒,学会根据课文意思来朗读了。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思考:为了未来的和平,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

3、我们今天学习了《儿童和平公约》,知道了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为了和平,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个和平的小卫士。

1、学生汇报(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2、学生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生思考后再回答

7、示意学生跟读一次

8、学生思考后回答

9、学生开火车读。

10、            学生朗读课文

11、            指名8位学生读,每人读一句。

10、学生回应:应该“和平”!

11、指名汇报

12、学生思考后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13、同桌交流

14、学生汇报

15、学生读句子

16、学生朗读相应句子

17、学生评价朗读

18、学生思考讨论

19、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0、学生思考后汇报

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完成《导学导练》22页作业

儿童和平条约

战争 武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没有  破坏  疾病                      仇恨  饥饿   共创美好的生活

解读《儿童和平条约》 篇2

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

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平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平是靠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 儿童和平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中国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解读《儿童和平条约》 篇3

【预习提示】

1、从文中找出课后生字,给它们注上音。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宣告、共享、恐惧”三个词语。

4、查阅资料结合课后注解,了解《儿童和平条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想想自己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1、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交流释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预习中你发现的这些生字的注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重点理解:疾(1、病2、快)恐惧(极度害怕)意思和字形。

强调“给予”的读音(jiyu)和“予”的字形。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xuān ɡào jí bìnɡ chóu hèn wú jiā kě ɡuī

jì yǔ tàn suǒ kǒnɡ jù bēi shānɡ

wǔqì gònɡxiǎnɡ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白板上写出来,一同批改黑板上的,然后同桌对改白板上的。

六、巩固拓展

1、学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和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2、教师:环境优美,没有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团结友爱,那该有多么好呀,可是当前的世界战争四起,天灾人祸,疾病肆虐,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3、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战争、死亡、疾病方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想想我们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诗歌,反馈收集的资料,了解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增强学生对正受着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以及迫切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创造未来世界的和平。

3. 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明读课文,说说儿童和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呼吁共建一个和平、和谐、美丽的地球。)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和平,人们希望未来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悲痛,那是因为当前世界,不少地方的人民正忍受着战争的痛苦,疾病的折磨……

二、结合资料,理解课文

1、四人一组,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世界那些地方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疾苦。

2、出示课件,边看边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和伤害。

3、谈谈自己的心里感受。

4、教师引导:这是如此,所以世界各国的人民渴望和平,他们一起在纽约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我们一起再来读条约的内容。

5、男女同学互读。

6、以宣告的口气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畅谈感想

1、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从电视、报纸和教师播放的课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文书,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拟出来。

3,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1、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小天使,和同学、朋友、邻舍友好相处。2、做维护和平的宣传员。3、组织人们签订和平公约4、刻苦学习,将来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贡献。)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没有战争和武器

没有破坏和疾病

世界和平 —— 没有仇恨和饥饿 ——共同努力

共同游戏、欢笑

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