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的论文优秀6篇

人口红利什么意思?你仔细了解过人口红利什么意思吗?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中国人口红利的论文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的人口 篇1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四、华侨与华人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挖掘二次人口红利应对劳动力减少论文 篇2

挖掘二次人口红利应对劳动力减少论文

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要素投入对经济长期增长机制产生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步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也渐进放缓,由此导致劳动力长期处于减少趋势。针对劳动力层面的这些变化及其经济影响,我国应该从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的本源逻辑出发,积极努力挖掘“二次人口红利”,力图促使劳动力要素继续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

我国劳动力供给减少至少表征为三个层次的经济现象,这三个经济现象将成为劳动力供给减少背景下我国经济战略调整的逻辑起点。

首先,劳动和非劳动人口比例将发生变化。从人口整体结构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人口中劳动人口数量将出现减少,而非劳动人口数量将逐渐增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国从事生产的人口逐渐减少,而需要抚养的“纯消费人群”正在扩张,这将导致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内部需求结构和外部需求结构将随之出现相应调整。因此,我国长期高投资、高出口和低消费的基本需求结构模式将出现调整。

其次,生产要素配置组合出现变化。不论从人口老龄化视角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减缓角度来看,我国通过大量劳动力数量投入减缓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很难持续,我国资本劳动比将大幅上升,生产要素配置组合将出现阶段性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按照现有模式发展,未来我国资本边际报酬将加速递减,从而长期经济潜在增长将会出现实质性下降的趋势。

第三,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与劳动和非劳动人口比例变化和生产要素配置组合出现变化相对应,我国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价格将出现长期持续提升的状况,由此引发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我国长期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产业竞争优势将逐步削弱。此外,我国长期劳动报酬受到压抑的趋势将发生转变,劳动力报酬增长速度将超过资本报酬增长速度,整体经济的要素分配格局将出现变化,从而对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中国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挖掘“二次人口红利”

因此,必须从顺应劳动力供给数量变化和合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出发,通过提高素质、优化配置和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挖掘“二次人口红利”,使劳动力继续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

要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鉴于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并由此造成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快提高存量和新增劳动力的素质,不断积累优质人力资本,通过劳动力本身素质的提高,改善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快偏向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创新,以适应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新情况,提高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防止劳动力数量减少带来经济增长动力缺失的'风险。

要逐步优化劳动力要素配置。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我国过去赖以生存的以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很难继续。因此,伴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必须优化劳动力要素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将提高素质的劳动力配置到那些附加值高和创新驱动的产业当中,同时加快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第三产业转移。通过优化劳动力要素的配置,主动调整供给结构,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要积极促进劳动力可持续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发展当中,更多强调劳动力的“生产者”功能,而忽视了其“消费者”功能。事实上,只有同时重视劳动力两种属性的功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增加劳动收入和完善社保体系发挥劳动力消费功能对经济长期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深度城市化提升我国整体消费能力。

根据以上设定的我国应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应该采取以下具体战略举措。以培育人力资本为重点推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调整。随着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长步伐逐步放缓,通过大量投入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

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经济增长的机制,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将经济增长的动力由依赖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变为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发挥政府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导作用。国家要做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人力资本投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需要。

要以加快创新和强化服务为重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将处于长期上升的趋势,因此要尽快改变“低成本”竞争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加快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顺应我国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人口结构新特征和与之相应的制造业升级的产业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产业。促进引进与创新两种方式融合推进。在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原则之下,综合利用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两种方式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快形成政策法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创新服务业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要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要营造良好服务业市场环境,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

要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促进需求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供给发生变化有两个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一是老龄人口(非劳动力人口)趋于不断增长,另一个便是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前者意味着我国消费人群的稳步增加,后者意味着劳动报酬份额将逐步提高。因此,我国要顺应以上经济趋势性特征,加快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以期通过需求结构的调整主动应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带来的相关影响。建立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要切实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快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并发挥财政税收制度对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全民共享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接轨”和地区转移接续制度建设。

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 篇3

由于劳动力人口比例增加,人口结构年轻化和就业人口增加等原因,使得劳动力市场供给相对充足,从而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红利。随着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下: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企业的人工成本将上升。这可能导致一些低成本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而中国经济将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消费升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将发生变化,从传统的低端消费向高端消费转移。这对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和升级。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压力。随着退休人口数量的增加,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支出将大幅增加,这需要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经济增长放缓: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对外开放等措施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人口红利消失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开放,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人口 篇4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0

997

960

936

人口(亿)

1.48

0.26

12.2

2.6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思考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少?人口总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

〔讲述〕:为了比较不同地区人口的多少,我们用人口密度进行说明。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根据图表,填写“做一做”中的表格。

〔提问〕:根据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提问〕: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学生总结〕

〔讲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这些地方多为平原区;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出示投影〕:“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比(人口构成特征)”

〔讲述〕:我国的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于城市人口。20xx年我国的总人口为12.95亿,其中农村人口达80739万人,占63.91%;也就是说中国有13亿人,其中有8亿农民,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也同时看到,与1950年相比,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xx年我国城市人口为45594万人,占36.09%。比1995年的28.9%上升了7.19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990年上升了9.86%。

〔提问〕: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你认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过渡〕: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讨论〕:以华侨和华人热爱国家以及他们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讲述〕: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自愿的选择自己的国籍。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益。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板书设计:

中国的人口 篇5

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段中,运用“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示意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读一读”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的这个特点。

3.人口分布的知识是从“做一做”引入的。这部分内容即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4.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华侨和侨乡的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材通过“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也是本节必须使学生理解的重点知识。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教法建议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除

去利用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和“读一读”的材料之外,还可以联系一年级的世界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用这些材料进行渲染,使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人口分布不平

均”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约数(江苏6700万、山东8500万、新疆1500万、西藏200万),计算人口密度(江苏和山东每平方千米分别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别为9.4人和1.7人),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苏、山东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最好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成为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人和环境的关系”这条主线的一个部分,为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地观打下基础。

3.在讲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列表讲述的方法。

中国还有多少渠道红利 篇6

中国经济奇迹利益于人口红利,中国企业奇迹则利益于渠道红利,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人口红利,已经被广泛讨论,而创造中国企业奇迹的渠道红利,则极少关注,甚至很少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人口红利与渠道红利有关联之处,即与中国广阔的农村有关。

人口红利能够解释两个经济现象:第一,中国能够长期持久地吸引外资;第二,“中国制造”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人口红利不能解释中国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奇迹,即人口红利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奇迹,无法解释微观经济奇迹。弱小的中国企业能够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迅速成长,中国企业独享渠道红利是重要原因。

人口红利与“制度性外包”

一般来说,对外资吸引力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还与投资环境有关。中国虽然有人口红利,但改革开放之初的投资环境并不好,为什么对外资那么有吸引力呢?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人口红利,能够支持一个国家快速增长30多年(甚至还会更长)。

中国的人口红利,除了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之外,还与农村隐藏着大量的“隐形失业”人口有关。专家估计,按照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平,只需要1亿~1.5亿农业人口,就可以生产出同等数量的农作物,而中国最高峰时期的农村人口高达9亿。

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低成本的劳动力大军。中国的农民工实际上是双重身份,因为没有脱离农村,所以有一份农业收入;因为在工厂打工,所以有一份打工收入。正是因为有两份收入,所以,农民工对打工收入的要求之低,超乎想象。

正是因为有巨大而持久的人口红利,所以出现了经济学家所讲的“制度性外包”现象。中国虽然有人口红利,但投资环境差,员工素质差,这会抵消人口红利的吸引力,而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员培训是个漫长的过程。“制度性外包”所指的是,外资“不约而同”地在中国的投资,协助中国改善了投资环境,外资企业完成了对中国员工的培训,这就是“制度性外包”。

人口红利其实是一个“公共资产”。 那些在中国投资的所有外商也利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包括跨国公司。人口红利产生的比较利益是: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比那些没有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因为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因而有更强的竞争力。因为受益于人口红利,“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也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制造”不是中国企业特有的标签,而是在中国设厂或OEM的所有产品的标签,不论是跨国品牌还是中国品牌,与投资者无关,与品牌无关,只与产地有关。

中国的渠道红利

中国加入WTO,以及人口红利的吸引力,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驻足中国,他们不仅在中国设厂,也以中国为目标市场。

更可怕的是,很多跨国公司以中国为战略性投资国家,有些跨国公司甚至准备花费、的亏损培育中国市场。这或许对中国宏观经济不是坏事,但对中国企业绝非好消息。

中国的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们曾经担忧,面对着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怎么活下去。所以,参加WTO谈判的代表压力很大。确实,在资金、技术、产品、品牌、员工素质、管理、规模,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都不在一个数量级。说实话,这对中国企业不公平,因为起跑线不一样。这就如同让小学生和大学生考同一套题。面对跨国公司,初期人们有“全军覆没”的担忧,比如饮料行业的“水淹七军”都曾经让国人忧心忡忡。甚至在一些跨国公司人士眼中,很多中国企业就不该活。一批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民营企业怎么活,怎么做大,这确实曾经是个严重的问题。

30多年过去了,现实没有按照曾经推测的方向发展。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面对面的竞争,虽然有过低潮,虽然有些行业仍然是跨国公司占据主导,但中国企业的成就超乎原来的想象。跨国公司在中国,有些表现也非常杰出,如宝洁、可口可乐、麦当劳、苹果、箭牌等,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失败率高于成功率。

中国营销一直饱受诟病,很多“心急”的人急着让中国企业向跨国标杆学习,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在跨国公司的优势领域超越他们。我的感觉,就如同希望儿童超过成人一样,心情可以理解,但肯定不现实。

尽管在快速成长,中国企业仍然是弱小的,即使强大如海尔超千亿,但在跨国公司眼里仍然是“规模稍大的小企业”。中国企业仍然一如既往地受到“不争气”的批评,然而,一个不容争议的事情却是:中国企业总体上是成功的,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超过预期。

不断受到批评、质疑的中国企业总体是成功的,而那些批评又是中肯的,是现实存在的,那么,如何解释中国企业的成功?

每个企业肯定有其独特之处,但中国企业整体的成功一定有共性的规律,

所谓的奇迹,通常背后有一个未被广泛认知的规律,我认为这就是渠道红利。

中国企业独享渠道红利

人口红利为所有“中国制造”所共享,包括外商。那么,渠道红利难道不能为所有企业所共享吗?

我认为,中国的渠道红利有两大特点:一是渠道红利为中国企业所独享;二是渠道红利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持续释放市场空间。

中国营销人把中国市场分为两个特征分明的市场,一个是终端市场,以中心城市为主,以现代零售终端(大卖场、连锁超市等)为主体;另一个是渠道市场,以农村为主,以传统渠道和传统终端()为主体。

在中心城市的城乡结合处,仍然是以渠道系统为主。据对二三线城市调查,渠道系统的销售额与终端系统大致相当。

不仅中国经济是二元结构经济,中国市场也是二元结构市场。渠道市场与终端市场是两个相互分割的市场,两个市场遵循不同的营销逻辑。

中国渠道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丛林化;二是碎片化。

中国渠道的丛林化,源于中国幅员广阔,农民居住分散,半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交通不发达和通讯的不发达,中国市场以县、乡镇甚至村为单元被无限分割,形成局部市场割据的局部。

在丛林化的渠道市场,中小企业能够通过精耕局部市场而形成区域垄断,相邻县甚至乡镇之间被不同品牌所分割。

正如同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更复杂一样,丛林化的渠道市场的生存状态也更加复杂,“大中小共生”是渠道系统的基本特征。在现代终端系统的品牌集中化趋势非常明显的时候,渠道系统的格局仍然相对分散。

渠道的碎片化,一是指传统终端规模小,二是渠道商分业经营多、综合性分销商少。渠道的碎片化,使得跨国公司建立在规模基础上的管理和服务难以施展。

为了应对丛林化、碎片化的渠道系统,中国企业建立了世界上最宏大的营销队伍。以职业分类统计,除产业工人外,营销人员的数量排第二位。

打个比喻,宝马、奔驰这类高级轿车在高速公路和城市行驶,舒适、安全、快捷,但进入农村的土路,不仅没有优势,甚至根本跑不动。但是,“奔马”、“时风”这类农用车在中国农村有广阔的市场,非常适用。

渠道市场的运作逻辑

目前,源自于西方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有一个共同的隐性假设:适用于终端市场。

跨国公司的营销体系特别关注两点:一是产品,消费者当然不会拒绝好产品;二是品牌,品牌实际上是一种消费者教育。

很少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上述假设需要下列两方面的支撑:

一是消费者能够有效地接受厂商传递的信息,好产品才能被接受,消费者教育才有效,而渠道市场恰恰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中心城市的大卖场和超市,自选是基本购物方式,而渠道市场仍然有三尺柜台,终端老板的推荐胜过跨国公司的消费者教育。

在终端市场,畅销品可能是“首选品牌”和“促销品”,这是针对消费者所做的营销诉求;在渠道市场,畅销品可能是“首推品牌”,即终端老板愿意推荐的品牌。

“首选品牌”很难成为“首推品牌”,“首选品牌”因为知名度高,价格透明度高,终端的利润空间小,终端老板很少把消费者的“首选品牌”作为自己的“首推品牌”。

可口可乐在渠道市场销量小,并非没有人买,而是没有人愿意卖。渠道市场经常有知名品牌“藏着卖”的现象,即名牌不上架、不推荐,如果有顾客非买不可,只有很不情愿地卖给顾客。

渠道市场的社区关系,是中国传统的社区关系,渠道商与消费者的熟悉程度高、互动多,终端老板的推荐多数情况下,能够被顾客接受。

终端市场的促销是以拉动消费者为主要诉求,所以,大卖场的促销“天天有,周周变”。然而,渠道市场的促销是以“压货”为主要诉求,无法传递到消费者。

在终端市场,终端推广是消费者教育和增加销量为重要方式,非常有效。然而,这类推广方式只适合于中心城市的A类终端,B类终端都无法全面推广。渠道市场的终端基本上是D类终端,跨国公司的推广方式根本无用武之地。然而,如果换一种思路,以“针对终端老板的推广”代替“针对消费者的推广”,以“打开销售的大门”代替“增加销量”,那么,渠道市场的推广照样可以做,效率还可能更高。

目前仍然广泛存在的二级商,更是中国渠道的一大特色。

二级商是典型的“名牌杀手”,如果说一级代理商是品牌代理的话,二级商就是品类经营,品类组合是其拿手好戏,拿着名牌压价,带动其它品牌销售。因为名牌压价导致利润低,然后拒绝推销。

渠道市场不同于终端市场的运作逻辑,造成跨国品牌“止步于县城”和“越不过二批”现象。“止步于县城”是因为县城通常有现代终端。“越不过二批”不只是说二级商特别在乎利润空间,而且二级商在短期难以逾越。

当跨国公司拿着终端市场的运作逻辑覆盖渠道市场时,发现在终端市场“高举高打”的基本模式在渠道市场不好使,因而让中国企业独享了渠道红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