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管理论文优秀7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大学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编辑首席帮大家找到的物流企业管理论文优秀7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篇1

1系统设计

1.1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项目要求所�

(1)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是针对各种不同的用户进行有效地管理,赋予每位用户不同的权限,从而控制访问内容。主要功能有:用户查询、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和用户信息的更新等。

(2)系统权限功能。由于用户的类别不同,因此不同的用户应该拥有不同的权限。本系统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员对各类用户进行用户权限的设置,主要设置权限有:商品资料维护、供货商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查询管理和门禁管理等。

(3)门禁管理功能。门禁管理主要是对车辆进行管理。通过对车辆基本信息的登记、储存、实时查询和读取,对车辆在公司内部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记录,通过以太网实现资源共享,完成车辆在整个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全记录。

(4)资料维护功能。在公司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资料信息需要进行维护。本系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商品、供货、客户等重要信息进行储存、更新和查询等。

(5)销售管理功能。通过对销售情况进行登记、查询等一系列操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6)进货管理功能。对不同的原料、材料的管理。通过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供货商号的进货情况,并立即计算出该类产品的合计金额、不含税金额以及税额等。

(7)库存管理功能。本功能可以根据货号、商品拼音代码和仓库代码进行查询,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查询不同的结果,并详细显示该类产品的各类信息。

1.2系统硬件组成

本系统的主要硬件系统为智能门禁系统,其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服务器以及通信系统组成[3]。

1.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划分为6个模块,各模块功能如下:

(1)资料管理模块:原材料资料、产品资料、员工资料和用户资料;

(2)进货管理模块:原材料、辅料;

(3)销售管理模块:产品;

(4)库存管理模块:原材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

(5)系统管理模块:权限、用户;

(6)门禁管理模块:1号门、2号门和码头。

2试验研究

设计的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以实现信息写入、信息读出和信息共享。

将空白的电子标签RFID卡通过服务器写入车辆的基本信息,通过客户端计算机(PC2)对RFID卡中的信息进行读出,并存入数据库;写入进销存其余信息,通过智能物流管理软件对车辆信息及“进—销—存”相关其他信息进行查询并显示在管理软件界面上。

试验表明:在通过对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取卡、数据写入后,能够成功地在另一台客户端(PC机)上进行相应的显示及查询操作,故此软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篇2

【摘要】以后的趋势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能有效地将供应链上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起来,使业务和信息实现集成和共享。同时,电子商务应用改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影响范围,也改变了传统的供应链上信息逐级传递的方式,为创建更为动态、广泛的供应网(Supply web)关系提供了基础,使许多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供应链联盟中。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a、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它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性的运动空间。在电子商务的状态下,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时,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的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功能。

b、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首先,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其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其次,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传统的物流活动中,虽然也有依据计算机对物流实时控制,但这种控制都是以单个的运作方式来进行的。

c、电子商务拓展了物流空间,促进了物流和商流的融合,并大力促进物流信息化。物流空间,即物流网络空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网点或物流环节,而是虚拟物流或称为数字物流,它将是物流发展的方向。现实物流与数字物流将日益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过程中,商流和物流的界限将日益淡化,而不象传统的物流业,严格地区分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

d、电子商务更新了物流配送的过程。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是由网络连接的,当系统的任何一个终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能够拟定出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即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业务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并且这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根据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的要求

(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市场要求。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对物流提出了现代化、高效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1、市场服务一体化。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管理等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多目标函数、动态的、庞大的、人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集中度较高、诸多功能协调较好、各行业相互联系的网络化的物流市场的一体化服务,才能提高物流效率。

2、市场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传输能力。它能及时收集、整理、反馈货物市场商品的供应状况及发展态势;它能将收集的信息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以及数字化;它能保证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和适时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定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并能熟练的运用条形码技术、电子资料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

3、市场服务代理化。综合物流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是指由一家代理公司负责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实现商品使用权转移的全部物流业务活动。由于代理公司在服务经验,服务能力,服务理念,服务成本上的优势,能保证整个物流的优质、高效,从而不仅使供需双方摆脱了烦琐的多方委托的物流业务,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货物运输的要求。运输是物流服务的基本服务内容之一。物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客户在时间和地点两个条件下对一定货物的要求,时间的变换和地点的转移是实现物流价值的基本因素。运输主要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通过运输解决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在同一地点的问题,创造了“空间效应”;产品储存———临时储存是一个不太寻常的运输功能,即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产品储存设施。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主要使用汽车或其它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铁路运输(要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水路运输(主要使用使用船舶运送货物和旅客)、航空运输(主要使用使用飞机或其它航空器进行运输)、管道运输(主要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这五种方式。

(三)电子商务对货物质量的要求。物流生产主要在于转移和保护这些质量,保证最后把商品完好地交给用户。在当代风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对用户的质量保证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生产,而且也依赖于流通。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影响货物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时间,保质期就是时间的限制。此外就是在流通环节中有震动、挤压、碰撞、污染、水浸等。因此,商品质量必须要有好包装。

三、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协同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

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

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 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3、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 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协同发展策略。

1、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物流主体的物流企业体制僵化,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彻底改变体制,建立新型的物流管理体系。a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TPL、城市和区域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的规模化成效。b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设施,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c充分发挥物流体系的中介环节作用和基础先导作用,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物流公司或集团,发挥规模经营优势。d积极开展与国际物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和竞争,学习到这些企业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不仅仅是物流体系重构的起点,也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配送中心的建设应以原物流企业为基础,吸收商业连锁配送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参股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业务专业化的配送公司,以满足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要,而不能由电子商务公司独家经营物流。首先在大中城市建立区域性配送中心,经过经验、渠道和市场运作上的积累后逐步推广到地区性城市。如果大部分区域性配送中心能成功运作,全国性的配送网络就形成了,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的重构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区域性配送中心的建设要与电子商务的需求特点结合起来,要与物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结合起来。

3、在物流技术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物流经营和管理的科技含量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立足之本,这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上。例如为方便、快捷地满足客户需要,运输技术涉及到条码技术、EDI、RF等,INTERNET网上每天大约有3万多人在发布信息,有多达100万人在此阅读信息,数据流量达数百兆,网络新闻多达2万种分类信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获取物流信息是一个现实问题,也为物流发展提供无限商机。

4、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为了使物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及配套政策。首先,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尽快制定《物流法》,以便达到物流法制化、规范化。其次,物流必须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再次,对规模化经营的物流企业,制定车辆通行、土地使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个企业采取不鼓励或限制性政策。

5、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a高校应增设现代物流专业,培养即懂得计算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b对商贸、运输、仓储、配送中心、大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可进行短期强化培训;c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物流专门人才;把国内优秀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刚。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xx,08

[2]柴旭萍。浅谈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xx年01期

[3]王珊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甘肃科技20xx年13期

[4]白福贤。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xx年20期

物流企业管理论文 篇3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管理难度也逐步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成为其强化管理的重要契机。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互联网+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切实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长期发展。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互联网+产生和发展以来,其影响能力不断提升,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现阶段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有限,不注重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缺乏专业化人才的保障,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持等都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强化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必要性

2.1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于加速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物流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其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大型物流企业的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如何从内部出发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加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成为各企业的发展重点。在现代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逐渐产生,并深刻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通过充分应用互联网+来强化管理是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是其适应新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其管理效率低下,难以跟的上行整个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发展,会导致企业被淘汰,借助于互联网+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紧跟市场变化的需求,在行业的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

2.2有助于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多个方面,是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其规模较小,管理问题也较多,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采用新的管理模式。以互联网+为契机,能够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又能够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最大程度上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都能够实现创新,充分带动整合企业的发展活力,进而提升企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成效。

2.3有助于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的管理能力与整体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相对落后,使得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行业竞争中难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一直处于支配地位,甚至随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在企业管理中强化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 可以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各项管理措施出发,使得企业能够从多个方面出发,实施现代化的管理,也可以充分借鉴各方面的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避免出现管理失效问题,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进而在管理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3.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有限

互联网+是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十分迅速,颠覆了各行业的发展模式,引领者企业的变革。但是在这一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有限。一方面,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压力大,利润率较低,其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业务层面,在管理上不重视互联网+的应用,认为其与管理无关,领导层也难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应用互联网+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守旧现象,不愿意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的经验,这使其在管理中应用互联网+存在浅尝辄止的问题,难以借助互联网+提升管理水平。

3.2不注重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我国产生了一大批专业化的大数据及互联网企业,其具有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并没有强化与相关企业的深入合作,使其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缺乏与专业化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从传统意义上讲,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下,各行业都被链接到一起,其发展的关联性不断增强。而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没有通过相关的机制实现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难以在互联网+管理的过程中获得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因此其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缺乏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发展成本较大,其管理在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孤立现象,没能通过强化合作的形式与同行业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因此其应用互联网+的能力相对有限。

3.3缺乏互联网+专业化的人才团队

不管是互联网+的应用还是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保障。21世纪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而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中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人员团队,使其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管理者整体素质较低,对互联网+的应用技能十分有限,而企业又不注重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无人可用,没有人才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利润率较低,使得很多企业没能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薪酬机制等,因此很难从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中引进专业化的人才,使得外部力量难以补充到企业中。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3.4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持和引导

任何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作为保障,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更需要相关制度的引导。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应用互联网+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政府部门关于互联网+应用的相关政策减少,其各项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互联网+管理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其政策制定的积极性较低,也难以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及时进行各项制度的更新。同时,对各项制度政策的执行力度有限,难以对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4.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第三代物流企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全面提升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

在互联网+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提升管理能力必须提升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以此指导其实施更为有效地管理。一方面,要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应用互联网+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不断强调对互联网+的应用,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互联网+管理的氛围。同时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思维模式,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强对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研究力度,不断提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督促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互联网+在其他行业应用中的经验,并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的互联网+管理模式,并逐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管理保障。

4.2切实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节约发展成本,提升发展效率。一方面,要加强与大数据及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合作能力,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从互联网企业中获得必要的人才支持,理念支持,技术支持等,并逐步提升互联网+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全面优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等来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相互合作的形式逐渐形成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进而在互联网+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规模效益,进而能够降低应用互联网+的成本。同时,要通过签订合同协议与合作制度的形式来保证企业合作关系,以此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4.3培训和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逐渐成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互联+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培训和引进的形式建立强大的人才保障库。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关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互联网+管理的理念技能,使其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互联网+管理技能,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互联网+管理的人才推动力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制度,从外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互联网+人才,使其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现有的管理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此建立完善的人才库。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互联网+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4完善互联网+应用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企业的管理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充分支持和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应用互联网+模式,以充分提升其管理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门审时度势,对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地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针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制定出能够辅助其发展的政策,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互联网+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相关政策,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细化互联网+管理的实施,落实相关责任,逐步提升其管理水平。

总结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互联网+来实施有效的企业管理。从研究中可以发现,其在管理中应用互联网+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从提升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完善互联网+应用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出发,来积极应用和落实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水平。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篇4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的关注日益加强,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的科目,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校企合作作为一项对于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和企业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的重要策略,一直是我国积极推行的重要方针,然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为此,结合实际,论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校企合作

0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服务型的专业,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产业的转变,物流管理专业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现今的中国社会正在高速的发展中,现今的高职院校中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技术水平,并不符合企业和社会对其的要求,这是因为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院校中的纯理论教学并不能使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国家大力的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加快自身进入企业工作的步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的关注日益加强,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的科目,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探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和总结,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1.1校企合作理念不同

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的实施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只是流于表面,校方只是为了应对评估的要求,没有对企业进行考察对于企业的公司文化毫不了解,就与之签订了合作的合同,而这些合同可以说是“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意义,也没操作性,校方在选择签订合作合同的时候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完全不注重企业的质量,只注重数量,签订了一大堆的毫无意义的合同,对于学生的物流管理的学习毫无意义。企业在校企合作的方面,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是单方面的把学校里的学生当成劳动力,没有合作的意识,对于他们来说签订合同不是为了合作,只是为了给企业补充员工,他们需要的是毕业生,而不是实习生,对于学校提出关于学生实习岗位的问题,避而不谈,他

1.2校企合作目标不同

高职院校和企业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注重的社会效益,而企业是一个生产利益的地方,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劳动力,不是实习生,实习生在企业工作时间短,是不能给他们产生经济效益的,所以很多企业都排斥接受实习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产生经济效益没有企业那么大的需求,双方在合作尚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着不同的目标,因此在合作当然是磕磕绊绊,难以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1.3校企合作之后的资源难以平衡

在实际的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资源的平衡分配是最难以处理的,中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学生的实践场地就是第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物流管理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实践产地和实训基地,这些场地的建设往往需要大笔的资金,中职院校难以负担,只能依靠企业提供,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要考虑自身的经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很多的分歧。在学生的教育上也是一个问题,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为主的专业,而中职院校的教师们没有实践经验,只懂理论教学,这方面又要依靠企业的员工来教学,但是企业员工也要保证工作的效率,因此这个方面又是难以平衡的问题。

1.4校企合作取法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之后的学生等于拥有了两个身份,学生和企业的员工,这样在管理上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校企合作想要稳定的发展,良好的运行,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绝对要建立起来,要保障管理机制下的学生要早企业的物理管理实训和学校的物流管理学习都能够共同的进步,达到校企合作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物流管理的目的,从而保障学生长远的发展。

1.5校企合作缺乏政策的支持

虽然我国的教育部门在校企合作政策的推行方面不遗余力,但是现阶段的政策只是指导性的政策,实质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推行政策并没有颁步,地方的教育部门没有很好的措施来在指挥校企合作项目的完成,没有完善政策进行监督与推行,合作过程中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对于校企合作中的学校的支持政策和企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校企合作的核心问题政策。

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优化策略探究

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校企合作中出现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推动校企业合作向纵深处发展,也为学生提高其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优化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共赢

合作讲究的是优势互补,对于企业来说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的帮助,企业要充分的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完善企业自身的问题,在合作中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的教师团队给物流企业的基础员工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专业的教师团队就是物流企业运行中的专业顾问,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让专业的物流管理教师们出谋划策提供建议,物流企业完全可以将物流管理的学生带入企业的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经济的价值,通过以上互惠互利合作的方式,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水平有了提高,企业基层员工的能力有了提升,企业也有了短期的劳动力。

2.2校企双方合理的分配资源,共同建立实训的平台

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的建立上,可以让企业出资建立,相对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可通过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为企业带来经济的收益,校企双方的合作可以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大规模的宣传,使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学生们了解到与校方合作的企业,等于为企业进行了一次良好的企业宣传,学生在毕业之后寻找工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便是与校方合作的企业,等于免费的为企业打了一次招聘的广告,而且在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内进行过实训的物流管理的学生们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工作内容了如指掌,他们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就不用经历新人这个过程,直接就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2.3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

校企双方的合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长期的合作可以为双方带来好处,高职院校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做到了知行合一,推进了课程的改革,优化了人才的培养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双方在合作中找到了共赢点,这样就可以推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2.4推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建立法律的监督和保护

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不仅仅只是学校和企业两方面都获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校企合作,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从而使许多的社会问题从根源上得到了解决,政府应当大力的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优待,例如给企业进行补贴,给学校的招生宣传等等,在校企合作上地方政府应当出台法律进行监督和保护,维护校企合作的进行,保障校企合作不被破坏,也要对校企合作进行监督,是它不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和企业合作虽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但通过相关的优化与解决后,可以使从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实现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校企合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甚至对于地方政府都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校企之间的合作应该大力推行,通过寻找双方的共赢点,可以真正的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送进企业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沈建明,李廷,朱玉良.“厂中校”课程电子电气实训的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2016,(11).

[2]李海燕,何晓东,林勇.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0).

[3]郭瑞伟.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物流》课程设计与探索[J].中国市场,2015,(45).

[4]刘利猛.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5,(17).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篇5

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就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建议

建筑企业物流管理包括了建筑物资采购、运输、仓储、搬运等全过程,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以来,施工单位对施工物资通常进行分散管理,就近采购,统一供应等等。因而缺乏明确的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由此,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体制不适应物流管理业的发展。

尽管一些施工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物资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没有真正地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规则,没有在认真研究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往往这些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仅仅完成了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发挥本部门优势,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

2、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3、施工企业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结束跟供应商的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4、物资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系统化物流正在逐步向物流信息化阶段过渡。物流信息化是在系统化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与硬件应用的支持,使得大量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要标志的物流信息化使物流系统反应更敏捷,提高效率,整体效益明显,真正成为建筑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健全,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的手段,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企业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销售渠道和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企业经营敏捷性的重要物质保障,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些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高涨的有利条件下,规模得到了较大的扩张,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材料费居高不下,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鉴于对物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是非常适合于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施工业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建筑设计完成后,物资数量种类就基本确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时间也基本确定了。

2、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3、建筑安装工程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供应链。

4、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

5、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大,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

6、建筑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

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建筑企业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建筑企业仓库→建筑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随着建筑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建筑施工企业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构建现代化的物资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市场的需要,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普遍实行“集团母、子(分)公司→项目→施工作业队”的运行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的物资体系应由过去的企业各级机构层层设置物资管理机构和施工现场层层设立材料厂、库变为三级管理机构,即决策、监督、管理层(母、子/分公司物管部门)→采购供应层(各项目部物管部门)→耗物层(各施工队),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统一对上,分级负责;通用集中,专用到厂的物资管理办法

2、采用ABC分类法,明确管理重点

施工企业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 消耗量差别很大。如何根据消耗物资的数量规模和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科学划分物资, 意义重大。采用ABC分类法,明确管理重点,能使库存合理率上升,资金周转时间缩短,次数增加。

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将物资分成类别,A类物资严格控制储备量,降低资金占用量。一般采用经济批量定期订货,按下限储备,并要认真查看月份库存结构。B类物资实行一般控制、定点订货、定期检查。C类物资占用资金少、品种繁多,采取简便的管理办法,可以根据需要加大进货量,减少订货次数,延长订货间隔期,使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加强对A、B类物资的管理。

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选择供应商成为建筑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供应商的选择消耗了施工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筑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限制供应商的数量,不经常变换供应商,建立全球供应商资格认定系统,全方位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使得这些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更值得信赖。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4、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五、结束语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施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渝祥。企业答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xx(2).

3、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物资流通。20xx(7).

4、唐爱华。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xx(11).

5、张志鹏。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的构建[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xx(2).

6、韩同银等。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xx(2).

物流企业管理论文 篇6

一、物理企业文化对物流企业管理的作用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成分的企业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一种价值观念,对物流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物流企业文化对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展开的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对企业的运行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物流企业文化体现物流企业的内涵。企业文化影响物流企业管理实施的顺利性、企业各部门工作的运行以及内部各个机制协调运作。可以说企业员工的行为标准、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离不开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使企业员工价值取向趋于一致,提高物流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满足感和认同感,促进企业员工积极配合物流企业的各项管理,自觉遵守企业管理条例,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企业文化对于物流企业发布的重大决策、公司的年计划活动、长远发展战略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二)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的精神和形象的体现。物流企业文化对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有支撑作用。现代的物流企业文化融合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及生产层面,从领导人员的管理水平到员工的基本素质,从产品的'生产质量的控制到设备的安全管理,从企业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到产品研发生产以及服务的质量,都是物流企业精神面貌和形象气质的直接体现。然而,良好的物流企业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是一种内在的财富和资本,有极大的隐形价值。就现代管理理论观点而言,企业精神是物流企业员工集体的理想追求,也是物流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的体现,预示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趋势。物流企业的员工要自觉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智慧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贡献力量,从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完成其制定的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步发展。

(三)企业文化成为物流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追求。建设和塑造好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物流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手段,是与企业内部的硬性规则条例不同的管理方式,它以非计划、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来控制和协调人的行为,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是个体行为逐渐向集体靠拢,突出表现集体精神,构成一个整体协作的团队,为达到物流企业的目标努力,实现价值观的统一。

二、物流企业文化与物流企业管理的关系

物流企业文化作为物流企业的中心竞争力,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绩效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大力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管理走向成功。然而,企业经营绩效的情况也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状况,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既相互影响,又相互限制。物流企业文化发展的好坏与物流企业管理关系相当密切,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来促进经营绩效和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可以通过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塑造出物流企业独有的品牌,突出品牌效应。用品牌的广泛性和辐射力,加大对内部资源的整理,使企业实现滚动式发展模式,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良好的物流企业文化推进管理手段和方式的发展,是优质的管理水平的体现。可以表现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领导人的高质管理理念以及员工的科学工作方式,从而达到企业运营的高效率形式,从各部门各环节减少企业的支出成本,确保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强烈,综合国力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存在跨国公司激烈竞争的挑战。这一状况要求我们要加强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物流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建设,有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念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推进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的升级和树立品牌形象。物流企业的源泉是物流企业的文化,只有重视建设企业文化,才能促进物流企业更流畅更顺利地发展。

物流企业管理论文 篇7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内容,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宜德彰,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管理会计对物流企业管理作用。

管理会计涵盖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价值管理等内容,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的推行等,目前快运公司进行的运输总支出预算、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收入和成本考核等都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利用边际成本,合理组织生产

1.引入固定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就是不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即每月无论运量多少都固定发生、保持不变的成本和费用。以中铁快运的行李车为例,行李车的挂运费也可以算做是固定成本;还有行李员的工资等人工费用,并不随发送件数的增减而变化,因此也算作固定成本。

2.计划体制下的快运产品运价体系。

在竞争激烈的物流市场上,只有靠优质的服务、优惠的价格才能争取更多的客户,在各个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计划体制下的固定价格和市场的自由价格是一对矛盾体,也是摆在所有铁路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3.从管理会计角度出发,充分利用铁路资源,使边际利润最大化。

通过笔者日常了解,局管内的行李车大部份仓位都处于闲置状态,有的行李车只装几件货物,甚至有的常年全程空车跑,直通列车也不是趟趟满载。那么我们就可以下浮运价,以稍低(接近或低于公路运输)的价格开拓市场,增加快运公司的营业收入,弥补固定成本支出,这样可以增加边际利润,从而扩大了市场份额,使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公司效益最大化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