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师职称论文【15篇】

农业职称论文如何写,以下的农业职称论文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本页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醉清风给大家整编的农业师职称论文【1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职称论文 篇1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就业;社会公平;矫正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1―0030―06

引言

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比例的不断提升,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已超过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左右,所占比例已超过了农民工总数的60%,而且每年以600~800万人的速度递增。农民工在各个行业分布广泛,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以及餐饮服务业中普遍存在,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水平,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不绝于报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过低,农民工就业中信息渠道的缺失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种信息缺失导致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农民工求职到顺利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断裂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信息弱势进行考察。

一、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分析与

研究理论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是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三人并因此同时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以二手车市场为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卖方具有信息优势,因为卖方对车的质量情况肯定比买方清楚得多,而买方则处于“劣势选择”地位,因为买方只能从表面情况上来判断车的质量。因此,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会导致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经常做出“败德行为”,也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如以次充好、不讲诚信等;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要承担风险,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即某一市场上劣质品排斥优质品的现象,结果造成市场萎缩。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而迈克尔・斯彭斯则对人们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以谋取更大收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信息不对称”的涵义可以归结为,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或要了解对方信息成本太高时,交易双方便会在信息掌握上处于不均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少的信息,从而处于信息优势或劣势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食品、药品、会计、房地产、汽车、银行、进出口、工程技术、教育、人才招聘、网络消费等多个领域。然而,应用该理论分析就业问题的还不多见,且多数都集中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的探讨上,而对其他群体的就业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更少。据此,本文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加以延伸,应用于探讨农民工就业问题。在就业市场中,按照农民T和用人单位对双方信息的掌握状况,可以把就业市场信息流动划分为如下四种状态(见图1):即信息完全对称(A+B+)、单位处于信息优势(A+B-)、农民工处于信息优势(A-B+)及信息双盲(A-B+)。第一种情况是信息完全对称,即招聘单位和农民T都对双方的情况完全了解,信息公开透明,这是就业市场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第二种情况是单位处于信息优势,即当买方即招聘单位拥有更多信息时,表现为农民工不知道招聘单位的真实情况、诚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职业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具体表现为工资经常被拖欠、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时间长且无休假、职业安全性低等;第三种情况是农民T处于信息优势,即当卖方即农民工拥有更多信息时,表现为招聘单位不能全而掌握在关农民工身体健康、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影响招工进度和以后的生产效率;第四种情况是信息双盲,即招聘单位和农民工都对双方信息缺乏了解,表现为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农民工,农民工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近年来的“民工荒”就属于此种情况。本文在此不对第一、三两种情况予以考虑,而主要侧重于对第二、四两种情况,即农民工就业中信息缺乏及“民工荒”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从农民工的角度分析其就业信息掌握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危机及

社会公平诉求

将信息不对称与社会公平问题联系到一起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首先就必须要考虑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而不能忽略对当前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在孙立平在《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书中,曾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Touraine)有关“马拉松”的比喻来说明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马拉松”赛一种有别于金字塔式等级结构的运作机制。因为人们在金字塔中虽然占有高低不同的社会位置,但始终处于同一结构之中,而在马拉松赛中,每跑一段,都会有人掉队,即被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被甩出去的人,甚至已经不再是社会结构中的底层,而是处于社会结构之外,剩下那些坚持跑下去的就是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就业者。在这个意义上,继续赛跑的与被淘汰的就处于结构性的“断裂”之中,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社会分化趋势。

农民工进城务工,跨出了“农门”,实现了职业上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增加了家庭收入,但却没有真正改变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而呈现出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特征。他们因信息不对称而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导致其在社会机会的获得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都难以与城市居民保持平等。他们往往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被抛向城市公共政策和城市管理的社会边缘,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劣势的职业地位又导致其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各种权利,进而导致其更加贫困、更加边缘化,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而危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见表1)。因此,研究和探讨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促进农民工就业、提高其社会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农民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本文主要利用2009年8~9月在河南郑州、新乡、焦作以及安阳等地对300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就业与收入、职业安全、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子女教育、社会适应及定居城市意愿等方面,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部分相关数据,用以分析农民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主要将农民工在就业中所缺乏的信息概括为四大方面,即就业信息方面、用人单位信息方面、政策信息方面和法律信息方面,下面将结合实证调研数据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一)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少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民工求职的过程中,以老乡和亲友推荐的途径为主,占样本总数的64%;自己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有14人,占样本总数的6%;用人单位人村招的有8人,占样本总数的3%;而通过政府或中介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只有5人,占样本总数的2%;另有61人以其他方式就业,约占样本总数25%。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主要借助以老乡亲友为代表的强关系进行,运用强关系能迅速帮其找到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各种局限性,由此决定了该网络所能获得的就业信息具有数量少、同质性高、重复性强等特点。农民利用强关系获得就业信息,可以有效缩小其就业的范围,节省信息获取的风险和成本,同时,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由于是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联结方式,导致农民工交往方式呈现内倾性的特点,从而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

(二)不能全面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农民工在就业之初,往往对用人单位的真实情况不甚了解,在信息掌握上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使处于信息优势的用人单位一方经常做出故意隐瞒相关信息而对农民工权益造成损害的败德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801~1200元问的有80人,占样本总数的33%;其次为601~800元,占样本总数的26.3%;收入为1201~1600元的占样本总数的15.6%;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10.7%;收入在1601~2000元及以上的占14.4%。

对于最低工资水平,80.7%的农民工表示“不了解”,表示“了解”的仅占19.3%。据了解2008年河南省城市居民月均工资为1 200元,调查发现,仅有三成的农民工达到这个标准,大部分农民工还无法达到与城市市民同工同酬的水平。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有63.7%的农民工表示在工作中“偶尔”或“经常”存在着工资被用人单位拖欠的情况,而表示没有发生此种情况的仅占总数的36.3%。由于对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关注不足且缺乏应有的了解,使得农民工在进城务工过程中难以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利益受损情况的不断发生。在“现有收入水平能否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这一问题上,回答“勉强可以”的占35.4%,“无法保障”的33.7%,“比较紧张”的占23.9%,只有7%的农民工回答“完全可以”。

(三)对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关注不足

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农民工一直缺乏应有的关注认知,对给自己不能带来直接好处、与自身利益关联不大的政策信息关注不够。由于这种心理倾向的存在,导致农民对于国家政策采取惰性处理方式,不闻不问,冷淡漠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07位农民工表示“不知道”国家出台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占样本总数的85.1%,表示“知道一点”的有31人,占样本总数的12.8%,而“知道”国家出台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的被调查者只有2.1%。

对于国家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有213位农民T表示“不了解”,占样本总数的87.7%,极少一部分人表示“了解”。在参与养老保险问题,有171位农民工表示“不了解”,占样本总数的70.3%,“了解一些”仅有64人,占总数的26.6%,在进一步访谈中还发现,在农民工中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他们不仅对参与养老保险不感兴趣,而且认为“单位给我缴纳保险费不如按时将全额工资发给我”,这说明,农民工自身的利用考虑缺乏长远性,同时由于不了解养老政策,农民工退出养老保险领钱走人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四)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信息不了解

调查中发现,由于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条文不了解,大多数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例如,在被调查的243人中,有近200位农民工不知道有关伤亡补偿标准的规定;并有近一半的农民工不知道《宪法》和《劳动法》,有六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妇女权益保障法》,有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人不知道《工伤安全条例》,更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农民工超过的八成。因此,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部分农民工依然选择找亲戚朋友或者老乡帮忙,而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人则是微乎其微。因为对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信息不了解,他们才会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的现象。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仅占18.1%。在问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愿意是时,58.3%的人表示是由于临时用工时间较短;22.4%的人表示“自己想签但单位不给签”,另有15.6%的人表示“自己和单位都不想签”,“自己不想签但单位要求签”的占3.6%。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动因,52.3%的人表示是由于单位要求签,40.9%的人表示是出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考虑,4.5%的人表现出从众行为,认为“大家签我也签”,认为是“集体合同必须签”的占2.3%。由于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而大部分农民工也就无法均等的享受到各项城市职工普遍享有的社会保险,从而导致其社会地位低下和受歧视现象的存在。同时,也可以看出,农民工在保护自己权益方面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还不是很强,在求职和工作过程巾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和耐受性。

根据上面的调查分析可知,当前情况下,信息不对称问题之所在会在农民工就业中广泛存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乡土观念的制约,缺乏广泛的社会资本;二是国内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就业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渠道不畅,还没有真正普及到农民工中间;四是农民工文化技能水平低,维权意识不高;五是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力度也不够。

四、农民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

改进对策

为减少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安全地就业,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如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

(一)构建农民工社会资本,扩大其社交网络

以血缘、地缘和亲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强关系网络,以信 但却由于高度信任的存在,他们更愿意依赖这种强关系,越是重复性的信息,他们就会越相信信息的真实性,而 大量研究也证明,在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过程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李培林认为,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相对于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赵延东也提出,在农民工经济地位获得过程中,社会资本所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其作用可能比人力资本等因素更为显著,甚至连他们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可能要依靠其社会资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 因此,我们主张在巩固原有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打造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进行互动和交往的文化环境,以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交往范围,帮助其顺利地找到工作,以便改善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

(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

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相关研究表明,文化水平高低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劳动力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对转移后职业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文化水平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职业稳定性越强,完成职业或技术转换也更容易,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也越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可通过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的方式,使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 同时,加强对社会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政府可考虑采取无偿或低收费的方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对技能、技术的要求,定点、定向地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掌握一些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另外,在具体的教育层面上,还应加强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网络信息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

(三)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首先,政府要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互联网、咨询专场等方式,拓展信息渠道。如发展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性的网站和监督型网络平台等等,都有利于国家政策法律信息的有效传播。其次,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力度,这将有助于农民工认知信息的本意,了解与其自身利益的相关度,进而提高农民工的关注政策的热情。再有,还应在社会中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组织,通过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以及法律援助等途径,帮助他们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可通过文艺演出、法制电影、板报、标语、橱窗、展览等多种手段,经常性的开展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工宣传劳动、治安、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养,增加农民工的维权意识。

(四)创立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

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可以农民工就业搭建“信息桥”,弥补因“弱关系”缺失而导致的就业范围狭小等问题,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健全和完善建立起相关的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方便与农民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为其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以帮助农民工更好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同时,还要规范劳动力市场,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降低职业介绍费用。这样就可以使农民工能够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工作,从而降低他们对原初社会关系网络的动员程度和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民工突破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与内倾性,与城市居民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社交网络,可以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多信息和资源,从而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民就业的质量。

(五)加强法制背景下的社会监管,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政府的强力干预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最有效的手段。政府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出台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相关法律,制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求所有用工单位在雇用农民工时必须按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对农民工权益造成损害的单位,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要对私营、民营企业和重点行业如建筑、服务行业等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监督机制,对于信息传播的路径、地方政府的传播中介行为以及农民工的信息接受效果进行追踪监察,从而促进农民工实现相对稳定的就业。信息相对对称的流转。

参考文献

[1]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去年总量超2.5亿[EB/OL].[2012-04-27].http:∥/nongye/nygd/20120427/164211945526.shtml.

[2]李俏,张波,王建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超越――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调查发现[J].城市发展研究,2010(1):80-86.

[3]李坚。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工具的设计[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12(1):90-95.

[4]李红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断裂现象[J].青年研究,2011(2):15 22.

[5]杨利娟。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J].北方经贸,2009(5):20-22.

[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7]季文,应瑞瑶。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J].江汉论坛,2006(4):63-66.

[8]牛喜霞。社会资本在农民T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J].求实,2007(8):51-54.

[9]蔡晓芳。不了解养老政策1688民工退出养老保险领钱走人[EB/OL].[2005-08-11].http:∥.com.

[10]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3-6.

[11]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44-54.

[12]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约束:理论范式及其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8(6):16-23.

农业职称论文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参加我局的专业技术职称竞聘演讲,首先感谢组织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竞争,展示才能的机会。

今天,之所以参加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这次改革工作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有限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全新的认识,有利于今后的工作。我今天竞聘的是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首先介绍自己的简历。

我,叫__,19__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从事播音工作,1990年通过考试调入__市广电局,17年来,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先后担任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工作。1999年获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任____主任。

我之所以竞聘编辑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我认为我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衷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对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事广电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从事哪项工作,都力求把工作做好、做实,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二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技能。

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以来,从播音员做起,踏踏踏实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到省、州台进行业务培训,在10多年的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不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不仅在播音岗位游刃有余,对采访、撰稿编辑等工作也应对自如,同进还能熟练的进行非线性编辑制作,做到了采、编、播、制作于一身,多次成功完成了重大会议、重大节目的播音、采访、编辑、策划工作。主持和开展了社教部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特别是20__年,我接受了开办《____》节目,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把节目定位在面向农民,服务三农上,创作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服务群众的农业科技节目。在节目播出六年中,先后为农民朋友创作了100多期农业科技节目,深受农民的喜爱。

三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敏锐性和判断能力,取得了较多的专业成果。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身努力,不但具备了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而且具备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准确的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认真的采访,深入的报道。有许多作品先后在省州获奖。20__年我撰写的论文《浅析电视__*创作》,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发行的《__*新论》一书中发表。20__年撰写的论文《浅谈____*精品》和《____*浅析》获第二届全国农业电视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并在《____影视》刊物和《中国____》一书上发表,20__年撰写的论文《精品__*》和《主持人____》在省州听评会上获奖并在《____传媒研究》刊物上发表。并有幸参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电视节目采划会,得到专家的指点。

我选择今天的竞聘,一方面我觉得参与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具备了中级专业职称的业务能力,目的就是无悔于最初的选择。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为新闻宣传工作多做一份贡献。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今后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多次获得了局先进工作者。

二、发挥专业技能,努力创作精品,服务受众。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是,是党和政府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进行有深度的采访和报道,多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弘扬社会主旋律,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多创作、贴进生活、贴进群众、贴进实际的精品佳作,丰富我们的自办节目。

三、严于律已、诚实守信、做好各项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向老同志学习,遇事多思考、多请教,团结和带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与大家建立起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深厚的友情,促进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了,参加这次竞聘无论成功与否,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历练和促进,也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将会一如既往,用满腔的热情去工作,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

农业职称论文 篇3

1刊登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通过对《新疆农业科学》刊登论文学科分布的分析,可客观反映我区与农业相关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状况,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论文刊登数量前6个学科分别是:林学与园艺、作物栽培与育种、草业与环境、畜牧兽医、植物保护、生命科学,共296篇,占总总数的81.76%,其中排名第一的林学与园艺,占论文总数21.56%,表明在我区农业研究领域中,这些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较为活跃,科技产出较多,论文数量有明显增加,被引频次也有所增长[1]。上述学科相对发展较快,属于优势学科,见图6。

2通讯作者构成情况分析

对通讯作者的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的论文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达263人,占作者总数的72.65%,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通讯作者83人,占作者总数22.92%,合计:95.57%。年龄构成分析表明,年龄在40~50岁的通讯作者有196人,占作者总数的54.14%,年龄在50~60岁的通讯作者113人,占作者总数的31.21%,年龄在40~60岁的通讯作者309人,占作者总数的85.35%;博士生导师119人,占作者总数的32.87%,硕士生导师153人,占作者总数的42.26%,具有硕导和博导身份的通讯作者占作者总数的75.13%。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通讯作者主要是高级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均为项目主持人、学科带头人,相应撰写的论文学术水平和质量较高,对《新疆农业科学》载文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见图7。

3年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对2012年《新疆农业科学》科技论文来源统计分析:部级项目论文225篇,占全年总数的62.15%,省部级项目论文114篇,占全年总数31.49%,地厅级项目论文23篇,占全年论文总数的6.35%。2012年度部级、省部级以上的基金总数为339篇,占总刊登论文数的93.64%,表明《新疆农业科学》超过90%的论文来源于部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近几年均保持了高百分比。上述统计分析还表明,《新疆农业科学》的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高比例态势,在科技领域投入不断增长的社会大背景下,新疆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的数量在稳步上升,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农业科研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和技术引进工作稳步发展。总体来说,《新疆农业科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撑、公益性行业专项)和自治区级(科技攻关、自治区基金、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产出论文为主,地州级、高校基金、研究机构基金等为辅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论文。

4结语

农业职称论文 篇4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3结束语

农业职称论文 篇5

迄今为止,各职称系列(专业)仍沿袭传统的、滞后的职称论文规定,评价效果不甚理想;乃至评价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导向偏差及其负面作用,已经直接影响到职称评审的质量和声誉,须予以认真反思。

职称论文规定,涵盖了所有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职务,界面过大,层面过宽,不切实际。

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卫生技术、各类教师、经济专业等计29个职称系列(专业)。目前为止,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等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采取“以考代评”获得,论文条件被自然免除,其余的仍要求论文作为申报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

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确需执行同一性、普遍性的评审标准,方可起到综合平衡的作用。但是,切不可忽视不同职称系列(专业)之间、即使同一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差异性、特殊性。

仅举科学研究人员与艺术专业人员为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性质有较强的探索性、挑战性和创见性。其研究课题、水平能力、创新思维、应用价值、科研成果、业绩贡献等,通常以学术论文、论著等方式反映出来。对科研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破格申报副研究员、研究员的对象,要求高水平、多篇数的专业论文,实不为过。但是,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则不然。

它所囊括的编剧、作曲、导演、指挥、演员、演奏员、舞台美术设计、舞台技术、美术、文学创作、艺术管理、电影放映等,门类繁多,情形各异,问题复杂。岗位性质和特征,明显表现为实践性、经验性、创意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造诣、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等,主要靠实践历炼和长期积累,并得到社会、业内认可;更何况舞蹈演员等专业人才的峰值期,还受制于生理性等客观原因。艺术系列规定,凡申报评审艺术专业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须分别在省级以上、部级刊物上发表2、3篇本专业论文;破格申报演员、演奏员专业高级职务,应有2篇本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有关文艺刊物发表等,这些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职称论文规定,助长了偏重的刊物级别、发表篇数、名次排序等攀高之风。

固然重要,但不能视同或等同科技成果本身。其道理很简单,如三峡水利工程、杂交水稻推广等都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然而并非表现为大量的学术。

但是,各职称系列(专业)的论文要求,太偏重的刊物级别、发表时间、发表篇数、名次排序,太看重这些表层性、易见性的外在形式;对破格晋升对象更是层层加码、框框甚多,惟恐本职称系列(专业)“矮人一截”,有失体面。如,高校教师职务评审规定,凡破格晋升副教授职务,要求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出版10篇以上论文,均应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署名。教授职务本应体现教书、授业、育人。其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验工作量的完成结果及其业绩表现,乃是核心的评审标准、重要的破格晋升条件。同样,卫生专业技术系列(专业)评审医师职务,应侧重于医师的临床医术、经验和医德。诸如体育教练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翻译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等,也都属于类似情形。

重论文数量、重文凭“产地”,极易趋同概念化。即把“两文”硬件简单相加,导致了评审标准和评审质量的降低。盲目追求论文篇数的做法,忽略不计论文质量的结果,直接影响了论文的价值性和贡献率;“以量界定”而不是“以质取胜”的潜规则,间接影响到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建功立业。据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毫无价值或价值甚微的论文,发表得太“乱”、太“滥”,约估高达80%左右;反之,高“含金量”的一篇论文,可谓“以一抵十”。

职称论文规定,诱发了利益驱动,导致抄袭剽窃论文的行为和现象屡见不鲜。

由于论文在职称评审的总“盘子”

里占有主要“份额”,且评聘与待遇挂钩,一些人为了评上职称,既长“面子”,又多“票子”,受功利驱动,托人情、拉关系、雇“”;社会上甚至冒出专门炮制职称论文的“经销商”。

此外,论文造假竟然在原本“一方净土”的高校、科研等部门滋生蔓延,影响恶劣,令人遗憾而痛心!有的教师在网上下载论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旋即变成自己的;有的学者为了拼凑应急,居然把早期专著,肢解为若干篇系列等等。

论文造假还悄然波及到编教材、办讲座、评奖项等其他学术腐败。就连一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也因公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而东窗事发。据报刊披露,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美籍华人学者杨杰,在博士点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申报材料中,把2004年发表于《肺癌》(LUNGCANCER)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列� 经查办,杨杰被解除同济大学教授职务,将不再承担任何教学事务。可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道德等诸种手段,加大论文打假力度势在必行。

职称论文规定,催生了不当竞争、利益均沾,致使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术观受到影响和破坏。

凡开展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各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都规定了申报材料要求和报送截止时间。论文要在哪一级刊物发表、什么时间发表、发表的篇数和字数能不能达到规定要求,这些都成了一些申报者伤透脑筋又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桩“心病”。特别在环节上,为了赶时间、抢速度,煞费苦心,各显神通,悄然演绎着一股不当竞争的“暗流”涌动。有关系或肯花钱的人,即使文章不佳,内容雷同,一年内可以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而没有门路的人,也想方设法,四处活动,其情形不亚于政界上的“跑官要官”。

论文作者与出版单位之间,按照不成文的“契约”进行交易,“互利双赢”。一方为评职称而写论文,不但没有稿酬,反而“倒贴”,刊登一篇论文须花费500元至800元不等,且价位一路攀升,据媒体透露,有些医生,则让医药代表花钱搞定某些医学刊物;另一方“屈尊”谋利,有辱斯文,凭关系、分时间、定篇幅,异化为“交费论文”,有价值论文却被缓登、不登。

这些事实已是不争的、公开的“秘密”,群众多有烦言。知真、从善、爱美,乃学界人士孜孜以求的价值观和学术观,一旦被扭曲或长时间受到侵蚀和影响,若不及时遏制,将在知识领域造成更严重的学术腐败。

职称论文规定,涉及到的评价方式,过于陈旧、封闭,适应性差,灵活度不够。

目前,职称论文的评价方式有三种:即论文鉴定、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论文鉴定和论文评审长期沿用至今,形成普遍使用和基本手段的主流评价方式。

论文鉴定方式,要求送审者的代表作隐去姓名、单位等标识后,由相关系列部门负责送交两位专家进行鉴定,并按照规定时间及要求,写出定性评语,确定等级意见。专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鉴定结果大相径庭。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外,论文鉴定费虚高不下,社会传闻颇有微词。

论文评审方式,一般由相应的专业组或评委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申报者的论文进行审阅评议。鉴于专家鉴定意见,极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沉锚”心理效应,或被专家鉴定意见所左右,或专家鉴定意见替代了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意见。此外,高校、中小学、卫生系列等专业组或评委会,每年一次性集中评审对象多达七、八百人甚至上千人,在评审量大、时间要求紧、工作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论文评审过程中难免出现“前紧后松、外紧内松”的起伏波动。有的评审对象戏言:

“论文能否过关,一靠评委脾气,二靠个人运气”。

论文答辩方式,是改革职称评价机制的新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和倡导。

但目前仅适用于破格晋升和“选优”对象;在论文答辩的实体和程序规定方面,缺少开放性,技术含量低,答辩时间太仓促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职称论文规定的改革

俗话说“矫枉不可过正,过犹反倒不及”。“叫停”职称论文规定,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深化职称改革。

的数量和质量,是代表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科学界定职称论文的适用范围,采取哪些有效的评价方式,扭转“为评职称而写论文”、“以职称论文多寡论大腕”的不良风气,使论文评价效果真正得到社会、业内认可。

职称论文规定,要适应不同职称系列(专业)、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的特点和需要。就论文的实用性而言,哪些职称系列(专业)更适合它的要求呢?

目前29个职称系列(专业),按照专业技术岗位性质和职责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属于研究型。主要从事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图书、资料专业人员,文物、博物专业人员,出版专业人员。第二类属于研究专业型。既有较强的研究成分,又需要较丰富的专业经历;如,高等学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经济专业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统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律师、公证员。第三类属于专业技能型。岗位特质凸显实践性、经验性和技巧性;如,体育教练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艺术专业人员、档案专业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翻译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海关专业人员、船舶技术人员、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一般意义上讲,研究型和研究专业型的职称系列及其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列入论文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较为合适。

职称论文规定,要突出论文的价值性。换言之,求其精、患其滥。旨在激发、鼓励、支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大量新水平、高质量、有价值的论文;不能简单地、片面地强调论文数量、或没有发表、登载论文的刊物级别等,掩饰或取代论文质量;切忌忽视论文在部级或省级学术会议上宣读获奖,被引用、检索或被引用多次等相关要素;对极有价值的原创性论文,应予以特别优惠对待。

职称论文规定,要发挥与时俱进的引领功能。尊重论文主体,尊重智力成果,尊重科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就;论文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有常规性,亦有超常规性,乃至为“自选动作”预留空间;多视角、全方位地公平、公正评价论文的实用性、价值性,激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和思考,按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本文拟提出以下四种基本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和弊端。

模式之一:“以评为主”

研究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某一方面应当有一定或全面的开创性研究。其知识积累,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研究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创新业绩成果等,没有穿越时空隧道、耐得住寂寞的坚韧精神,是难以做到的。对申报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非但不能放宽论文条件,而且要适当提高评审标准。即规定任现职以来,应撰写并发表较高水平、较多篇数及字数要求的本专业论文,提交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

发表本专业论文的报刊目录等予以明确,便于人事部门进行资格预审。如,申报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在《社会科学权威学术报刊目录》之列。

长期以来,部分系列主管部门要求论文代表作送审,此举事倍功半,不仅程序繁琐,费时耗资,且封闭性强,弊多利少。其做法应逐步淡出,适时取消。解决论文代表作的实用性、价值性的途经和方法之一,可以由若干名同行专家组成的论文鉴定小组,对论文进行梳理分类,集中审阅,形成合议性意见,提交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

此外,有分正高的系列(专业),申报正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对象数量少,评审标准高,作用影响大,论文质量仍以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为主。

模式之二:“以考代评”

研究专业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专业性强,适用性广,分布面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系列排序多居较突出位置。

如果评价方式能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公信度高,解决好论文的实用性、价值性问题,将对职称评审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前述提及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等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采取“以考代评”获得,论文条件已自然免除;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实行“考评结合”机制。

由此推及,可以试行论文“以考代评”模式。即由省职改办会商有关系列主管部门,委托省人事考试机构,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论文或类似论文科目考试办法。如为应试者提供相关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以进行论证和提出对策为主要内容,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适用对象为高校教师、农业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律师、公证员,高级经济师、副主任医师(药、技、护),以及工程系列的建设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等技术性、通用性较强的部分专业申报中、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论文考试成绩合格,作为评审条件之一;、论文代表作送审等相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免除。

模式之三:“以辩代评”

专业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重在实践经验、业务技能、艺术造诣、传艺带徒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以及特有的风格、影响和威望被同行认可程度。从岗位特质和人才特点看,申报评审中、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宜设置的门槛。

不作为必备条件,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对此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水平的要求,而是寻求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校教师培养了质量高、数量多的优秀生、特长生,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案分析报告、教研成果总结、有关素质教育或德育教育的经验总结;工艺美术人员结合设计、创作、参评作品,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作体会等凝结智慧与经验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与虽已发表但毫无价值的论文相比,“此地无声胜有声”。有关业务工作报告和经验总结,只须经所在单位或部门确认系本人独立撰写,即可作为专题答辩材料。

答辩工作由同行专家小组承担。

根据申报人所提供的专题答辩材料,以业绩成果、创新潜能、文章价值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互动式答辩和量化式测评,由同行专家小组讨论,形成答辩结果的书面意见,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优劣取舍,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不再进行论文评审。

对专业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以辩代评”模式,既能发现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人才,又能爱护、稳定和凝聚一大批真才实学、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骨干。

鉴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信息资源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实际情况,现阶段,“以辩代评”模式同样适合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卫生系列(专业)申报评审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临床医师的病例分析报告,药、技、护人员的业务工作总结等,都可

模式之四:“辩评结合”

论文答辩反映动态性、直观性的特征;论文评审具有静态性、间接性的属性。因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同,评价效果各有利弊。两者之间如何兼并包容,优势互补,值得探索与尝试。

“辩评结合”模式,即采取论文答辩与论文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从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上,发现和选拔各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适用于极有价值的论文和特定的评审对象。

众所周知,在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过程中,创新是分层次的,改进和完善是一种创新,原始创新才称得上高层次创新。各职称系列(专业),凡申报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任现职以来撰写有创见性、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在省(部)级以上com刊物发表;或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学术会议上宣读获奖,被引用、检索或被引用多次,经同行专家小组专题论文答辩,达到高水平等级评价标准,即可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确属极有价值的论文,可作为正常晋升或破格晋升的重要依据,论文数量不作硬性规定。

为了推动行业建设,适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发展的特殊需要,对特定的评审对象,也可以采取“辩评结合”模式。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是我国经济领域的5个重点行业。目前,致力于提高重点行业的运用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头戏”。

凡重点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申报评审中、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本专业在省级部门准印证的专业刊物,或在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申报评审正高职务任职资格,需有一篇本专业论文在com刊物发表。但是,特定对象的论文答辩,须有一整套较严格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答辩内容以专门知识理论、运用研究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同行专家小组的答辩鉴定意见,送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

农业职称论文 篇6

1.现行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

1.1 评审内容缺乏导向性

职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行职称管理缺乏明确的方向引导。现行的评价偏重于水平、能力,欠缺对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缺乏对闭队、单位和社会的贡献的评价。要更好地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就要顺应单位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1.2 拘泥于门槛、条件,忽视对真实水平的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追逐数量和业绩分,舍本逐末,忽视了职称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评价。现有量质结合,“门槛”+“量化分”的评价方式,虽有效地保证了评审的质量,但也容易使专业技术人员产生唯指标心态。专业技术人员为尽早晋升职称,对照着晋升条件工作,忽视了对自身实际能力的锤炼和提高。致力于发表SCI论文的篇数,忽视了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致力于实验室工作,忽视了田间地头的实践工作[3-4]。

1.3 缺乏弹性条件,人才不易脱颖而出

现行评价主要围绕对物化产出的评价,缺少对软实力的评价,缺乏对学术水平评价的弹性条件。应当突破形式和数量的桎梏,鼓励人才脱颖而出,不拘泥于对任务、论文和成果数量的要求,鼓励科技人员出大成果、高水平的论文以及完成高级别的科研任务。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是达到相应水平,就要创造机会,使其尽早取得相应的职称,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5]。

1.4 指标间的权重不尽合理

评价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中科研任务的权重过大。现行量化体系重点突出了科研到位经费,科研任务的计分权重较高。客观原因是,建立业绩量化体系时,科研到位经费总量较低,当务之急是争取经费。但经过10多年的努力,科研到位经费已今非昔比(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科研经费由2001年的0.14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4亿元),现行权重已经不尽合理。

1.5 缺乏对团队绩效的评价

现有评价属于个人业绩的考评,缺乏对闭队绩效的评价。个人评价有利于明确个人的工作绩效,能够防止滥竽充数,但个人评价会埋没其对闭队的贡献,忽视个人对闭队的责任感,削弱闭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闭队间的协作与配合。在评价个人水平的同时,更应当体现贡献,评价其对闭队的贡献、对单位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

2.解决职称评审现存问题的措施

2.1 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职称体系

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职称制度的创新力度,不断优化职称的导向作用和管理职能,让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精力搞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引人新理念,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现代农业。

一是加大引导激励力度,研究出台推动协同创新,保证现代农业科研单位高效运行,加快新兴学科建设的职称制度。突出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机制,促进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目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系列农业综合体项目,以首席科学家牵头,通过建设一支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责任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的多层次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以解决生产问题衡量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了科研针对性。二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将职称工作与人才、学科和标准化研究所建设相结合,以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水平、贡献和影响力为内涵,设计评价指标,克服浮躁,协同创新。努力推进现代农业科研单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三农”能力和政策咨询能力。三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的视角重新审视职称工作,引入新理念,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引导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现代农业,为浙江省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现代农业,设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优先推荐业绩突出、工作出色的现代农业人才晋升职称;建立推广高聘制,将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责任农技员与职称聘任结合起来,对岗聘任;给予农业综合体闭队成员适当的业绩激励,努力构建一支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2 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内涵的评审

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内涵(水平、贡献和影响力)的评审,重点考量其学术、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遵循农业科研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个人最具代表性业绩为评价对象,突破形式的桎梏、数量的要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克服浮躁,协同创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发表高质量论文。通过论文送审、专家推荐和评审答辩等多种方式,评审出有能力、有潜力和有水平的科技人员,使评审结果更令人信服,水平与称号更相称,更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2.3 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

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宝贵财富,是加快发展的生力军。突破任职年限的束缚,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尝试建立多渠道解决办法,使水平高、能力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能尽早取得高级资格,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低职高聘能解决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但不能尽早取得相应任职资格一直是他们的“心病”。直接申请认定人选国家、省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确认其他不同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任职资格,为有真才实学的高层次归国人才提前取得任职资格开辟绿色通道。一是引进的青年归国人才,通过知名专家推荐、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核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委员会评审,确认其副高级任职资格。二是引进的归国学科带头人,与聘期考核相结合,中期考核优秀,考核期满合格的,直接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委员会评审,确认其正高级任职资格。

2.4 调整完善业绩量化评价体系

继续调整完善职称业绩量化计分办法,解决现有评价办法中的一些短板,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相匹配的职称量化评价体系。把弹性指标与刚性指标、个人能力与闭队绩效、主观评价与客观计分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个人在闭队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在闭队创新中的地位与贡献。调整评价指标间(任务、论文、成果)的权重,突出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保证科学研究高效运行。

1)增加弹性指标的评价。以个人最具代表性业绩为载体,增加对弹性指标的评价。将SCI最高影响因子、引用率、他引率,TOP分区的SCI,作物的主栽面积,动物的只/羽数,推广效益效果,品种在全省的占有率等因�

2)增加闭队绩效的评价。以个人对闭队、单位的贡献为载体,增加对闭队绩效的评价。通过对闭队绩效的评价,以及个人在闭队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在闭队绩效中的贡献率,来印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判断个人对闭队的责任感,闭队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在以三大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排名计分的同时,增加业绩贡献率的标注,甚至考虑以贡献率代替排名。用贡献率来计分,业绩计分更合理和科学,量化分数与个人实际贡献更为一致。作为完善闭队结构的标准,使闭队绩效与资源配置挂钩,进一步对学科及学科群设置开展动态调整,以适应科学研究路径要求。具体公式如下:其中,R为贡献率,主要指个人在任务中所起的作用,按个人在任务中所起作用的贡献率百分比来计;M为经费数;J为项目级别系数。

3)调整指标间的权重。降低科研任务在评价指标(任务、论文和成果)中的权重。按投入产出比,更小的投入,更大的产出,是最佳的绩效状况。目前,科研经费已经足以保证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克服浮躁,协同创新,就应当把工作重心逐步从争取科研经费,转到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和发表高质量论文上,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

3.发展与展望

3.1 继续改革和完善评聘分开制度

继续改革完善职称任职资格与聘任相分离的制度,建立更合理有效的职称评审体系。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加强单位自主聘 通过实施的岗位设置,科学设置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核定岗位职数,强化岗位聘任管理和任期考核,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业创新热情。

3.2 通用专业委托社会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严格执行通用专业委托社会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对社会通用性强、有专门评定委员会的专业,委托省级会计、审计、编辑、卫生、档案和经济等专业评委评审,用专业评审保证专业技术水平。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将职称任职资格与职业上岗资格对接起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工程师、注册药师和环评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提高科研辅助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3 部分岗位试行聘任替代评审

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彻底打破了重评审、轻聘任及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将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员直接聘任上岗。鉴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只聘不评的做法,试行一部分岗位用聘任替代评审,强化聘期考核管理。对符合年限及聘任考核优秀的人员,直接取得相应级别的任职资格,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证书。

农业职称论文 篇7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 篇8

关键词农技推广机构;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对策;陕西西安

为全面了解西安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工作状况,充分反映市、县2级农技推广机构在职称评定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调研走访了该市农技推广中心和10个区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调研采取调查问卷、个别了解、基层走访等形式进行,同时,对此研究了2003—2009年调研数据,基本摸清了市、县2级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

1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西安市及区县2级农技推广机构,现有职工6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2人,占59.9%。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5人,占1.2%,本科学历132人,占32.8%,大专学历133人,占33.1%,中专及以下学历132人,占32.8%;高级职称73人,占18.2%,中级职称158人,占39.3%,初级职称171人,占42.5%。分析发现,尽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与2003年相比,所占总人数比重却在下降,而高、中级职称比例提高较快。市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占70.8%(2003年65.5%),其中高级职称上升最快,占37.3%(2003年19.7%),但中级职称下降幅度较大,占38.2%(2003年59.2%);高学历层次占4.9%(2003年3.9%),本科学历比重下降,反映出单位高学历层次人员不足,新鲜血液补充较慢,呈断层趋势,急需尽快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虽然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减少,但高、中级职称人员在不断增加,其中高级职称占11.7%(2003年4.8%)、中级职称占39.7%(2003年31.1%)。而且,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比例也很大,本科占26.7%(2003年25%)、大专占37.7%(2003年16.2%),本科的比例虽然只提高了1.3%,但说明县级机构人才层次在不断提高。年龄结构上,市级农技推广机构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比例为21.5%,35~50岁年龄段为骨干力量,比例为60.8%,50~55岁以上比例为17.7%。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比例为24.0%,35~50岁比例为52.6%,50~55岁以上比例为23.4%。通过调研和了解发现,一个单位如果职称结构呈枣核形、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正态分布,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比例就比较合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单位事业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设置比例不够合理规范,导致许多单位高、中级岗位长期无空岗。一些区县的农技人员反映,由于无岗位空缺,导致许多技术人员无法申报参与更高职称评审,大学毕业已经近10年,还只是初级职称,严重挫伤了基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职称评定是世界各国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一种识才制度,便于衡量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它有利于激发人们钻研科学技术,有利于人才的竞争。但是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定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趋向,并暴露出许多弊端:评定标准不一,评定程序过死,沿袭论资排辈,阻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出现拉关系和暗箱操作,滋长腐败和不正之风。在调研中发现:①有的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由于评审时间拖得太长,少则1年,多则2年,评审会一拖再拖,即使通过评审,也很难及时收到层层下发的批文,这在市级及县级机构中都有反映,影响了技术人员的正常评审时间。②对现行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尤其是中级职称的评价指标体系普遍认为,应该重新修改,尽量使其能反映出技术人员的真才实干,在中级指标的衡量中要以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科研论文及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其次为学历、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计算机和外语水平。

3对策及建议

对职称评定进行改革和完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人事部门制定的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就是要“逐步制定符合各专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的分类管理。同时,积极推行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规范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办法,加强社会化评审的制度化建设”[1]。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改革和完善职称评价体系和方向

一是有条件的职称系列,要实行以考代评或考评结合的办法,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和职称考核的各自优势,使人才评价工作公平公正,更加客观准确、合乎实际,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采用“岗位制”代替原先的职称,即设置岗位,规定应聘上岗人员必须取得某种专业技术资格,只有被聘上岗的人,才具有该岗位的职称,这种“先有岗位后有职称”的做法也是以后市、县2级机构职称改革的方向。三是在职称改革中真正实现评聘分离,即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四是逐步打破多年来技术职称行政干预的格局,形成社会管“评”,单位管“聘”的格局。在许多科学技术发达国家,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级学术职位是开放的,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自由竞争,职称评定一般是通过学会、协会采用同行专家评价办法。职称和社会化评价机制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人才成长的需要[2]。

3.2正确掌握好评审数量与评审质量的关系

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技术人员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作贡献。但是,如果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势必造成含金量低、可信度低,同时又增加了竞争上岗的难度,加深了基层单位内部矛盾。为此,在今后的评审工作中,一要修改、补充、完善职称评审标准;二要进一步加强评委库建设,实行流动评委制,随机抽取人员参加评审,力求评审工作做到客观公正,防止不正之风的产生;三要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努力推进人才评价科学化。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3]。

3.3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

一要通过完善职称政策、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稳定农技推广队伍,确保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总编制的80%,并保持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二要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通过人才引进和交流培养,使该市农技推广体系拥有一批能够在陕西省乃至国内农业科技前沿、实现农业科技及时转化、促进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高素质人才和引领农业科技进步的骨干力量;三要对一些虽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才,积极鼓励并破格晋升高、中级资格职称;四要关注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职称评审要向这些技术人员倾斜,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且具备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技人员要提拔重用,提高其政治待遇[4]。

3.4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

深圳市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方向就是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不再组织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而是在本单位职位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由本单位组织专家对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任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岗位需求的匹配性作出评价,给单位以更多的自,实行竞争择优的动力机制,逐步达到技术职务(岗位)聘任评价代替职称评审。

4参考文献

[1] 张德福。试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发展中的紧缺人才需求[j].天津农林科技,2010(1):20-21.

[2] 刘恩洪。加快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活力[j].河北农业科技,2008(8):4.

农业职称论文 篇9

关键词:新农保;试行;问题与对策

一、抽样调查样本情况介绍职称论文

1.基本情况。秦都区是陕西省新农保省级试点县区,全区总人口48.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91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0.86%①。按照《咸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行办法》的规定应参保人数9.54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2.08万人。秦都区已积极部署新农保启动工作,2010年全力筹措安排新农保配套资金1600万元,用于全面开展全区新农保工作。

2.抽样样本。本次调查主要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展开,在该区随机抽取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调查20个农户以及该行政村的新农保代办员1人,调查总计125个农户。本次调查采取面对面的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125份问卷,收回125份,有效问卷121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6.8%。

二、新农保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农保宣传不够。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19%的农户对新农保的概念不知道,在知道新农保概念的这81%里,非常清楚新农保制度的也仅有10%,其他的虽然知道也是一知半解。正是由于新农保宣传不够,导致部分农户对新农保政策理解不透,直接导致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见表1)。特别是部分尚未达到60周岁要缴纳一定参保费用的农户心存顾虑,一方面,他们担心现在新农保政策还在试点阶段,政策不稳定,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农户担心现在所缴纳的费用和以后能享受的养老金不相符,存在等待观望思想。

2.新农保代办员代办水平参差不齐。新农保代办员是直接与农民对话的第一线新农保工作人员,他们关于新农保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对于新农保的顺利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次调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新农保代办员进行了调查:一是对新农保主要内容的理解,这个方面包括新农保的基本模式、覆盖范围、资金筹集、待遇计发与领取和基金管理等关于新农保政策的基本方面,参与调查的5位代办员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能较准确的回答和解释;二是对一些农户争议较大的细节问题的解答,如如何理解捆绑式缴费,新农保政策中有没有关于丧葬费的规定,到底交多少保费又可领到多少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发现新农保代办员代办水平参差不齐。

3.农户的逆向选择问题。新农保试行办法中规定,新农保的缴费标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档,同时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为:选择300元缴费的,地方政府在30元补贴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加补10元;选择400元缴费的,地方政府在30元补贴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加补15元;选择500元缴费的,地方政府在30元补贴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加补20元。也就是说,缴费越多,政府补贴也就越多。可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富裕的农户才可能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这样就会出现农村部分富裕的农民缴费越多,得到的地方政府补贴也越多,最后得到的养老金也越多,即越富裕的人得到越多的养老金的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

三、对策建议

1.积极组建市、县两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市、县两级要建立健全新农保经办机构,乡镇要在社会保障工作站(所)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村要指定新农保代办员。要切实保障新农保经办机构的组建和人员的配备,不但要保证新农保经办业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经办,更要求正确经办[1]。

2.强势宣传,营造气氛。充分利用不同的场合,如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专栏宣传、利用网络宣传、深入基层一线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运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示范,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努力营造一种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保的氛围,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2-3]。

3.养老金领取金额借鉴商业保险缴费表。针对农户对“交多少领多少”存在较大困惑,建议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数的归集借鉴商业保险缴费表,一目了然。

表2是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规定制成的,但表中相关数据并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因此,表中数据只是养老金领取金额的一个参照值,实际值由于要加上利息等因素,应比表中的金额大一些。另外,表2列举的是新农保60~69周岁养老金月领取金额,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的县(市、区),符合领取基础养老金条件的农村居民,可增设两个档次加发基础养老金,其中70~79周岁加发10元,80周岁及其以上加发20元。即70~79周岁的新农保参保人每月在60~69周岁养老金月领取金额之上再加10元;80周岁及其以上的新农保参保人每月在60~69周岁养老金月领取金额之上再加20元。

4.养老金领取资格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区分男女。鉴于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要求,建议新农保养老金领取资格借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区分男女,根据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设定新农保养老金领取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4]。

5.有选择的鼓励与养老金补贴的普遍上涨。这项主张主要是针对农户的逆向选择问题,建议保留新农保试行办法中规定的“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的相关政策,意义仍在激励农户多缴多得,以使新农保政策真正达到农民老有所养的目的[5]。但需要附一条件,即每个行政村的前20名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给予补贴,这可以有效的遏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同时也不会加大农户的收入差距。另外,还要注重基础养老金的普遍上涨和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的基数的上涨。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朝华,丁士军。新农保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广东粤西农户的调查。经济纵横[J].2010(5):9-12.

[3]陶纪坤。旧农保与新农保方案对比研究兰州学刊[J].2010(6):90-94.

农业职称论文 篇10

关键词: 图书馆职称评审 问题 改进措施

1.引言

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从1981年国务院颁发《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开始,已走过三十年。随着评审工作的进行,图书馆人也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学者开展图书馆职称评审工作研究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梳理与归纳,以期对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定和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2.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学者对图书馆职称评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另外,在研究中就职称评审的作用也有论及。下面分别加以阐述,并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2.1职称评审作用的研究

职称评审对图书馆事业所起的作用,学者们主要从正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苗丽安、王君认为,图书馆职称评审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调动了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增强了相互了解与交流[1]。王霞认为,评审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稳定了图书馆的专业队伍,提升了图书馆的专业形象,对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鲍碧娥等认为,评审既稳定了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又提高了图书馆干部队伍的素质,还极大地调动了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3]。

职称评审对图书馆的负面影响,研究者认为是由评审条件和评聘结合等因素带来的。在条件中过于注重论文,就会引导多数工作人员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编写“职称论文”上,而疏于正常的服务工作,这样必将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4]。实行评聘结合的办法,将会导致一些人评职后工作得过且过,失去进取心,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难以再有提高[5]。当然,相对于职称评审的积极作用而言,其负面影响只是次要方面,是可以通过不断完善予以消除的。

2.2职称评审存在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聘任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不断凸显出来。这些问题和弊端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会使评定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研究者就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2.2.1指标分配问题。评定职称要有指标,这是业界心知肚明的事。如果欲评职者所在单位没有指标,那些工作人员就是科研水平再高、业务能力再强、工作干得再好,恐怕也只能耐心等待。针对评职过程中的指标分配(也称额度指数),庄玉香认为这种做法致使一些业务骨干和优秀中青年同志望职称兴叹,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6]。黎

2.2.2注重科研问题评过职的人都知道,职称申报材料中科研成果的统计要是一个重要的比拼条件,成果多就意味着胜算的把握大。针对评职过程中过于注重科研成果数量的问题,黄珍娟、王含晖指出:图书馆员的学识水平应该体现在具体的业务工作实践中,将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具体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应该在具体的业务工作实践中体现出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生价值,而不应该埋头于研究工作中[8]。崔林认为,这样做有悖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下称《规程》)。虽然说高校图书馆是学术性机构,但它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服务性机构,服务是第一位的[9]。要求馆员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是必要的,对于这一点,《规程》第一条这样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请注意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学术性机构”前边有定语“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很显然服务是前提是基础。黎中志也指出:图书馆虽然是一个学术机构,但它更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服务性是第一位的,对于多数工作岗位,大多数的同志,踏实工作更为重要[10]。鲍碧娥等研究者认为,科研成果几乎成了能否晋升相应职称的决定因素,导致重科研、轻工作及“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11]。职称评定偏重对论著数量的要求,致使一部分图书馆员上班只顾埋头写文章,对工作敷衍了事,往往是只注重论文数量,并不考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其论著既缺乏深度,又与图书馆发展相脱节,没有什么实际意义[12]。

2.2.3评聘终身问题。图书馆职称评聘终身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大锅饭的显著特征。对此,不少学者在研究中都给予了抨击。王霞指出,这是当今职称评审体系中最不公平、最不科学的一个方面[13]。崔林认为职称评定的目的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和工作业绩肯定的同时,激励其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干好本职工作。而职称评审终身制,将促使一些评到理想职称后的人,工作得过且过,失去进取心,失去积极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14]。

另外,苗丽安、王君就评职过程中出现的人情关系[15],王霞就申报标准的地域差异[16],孙玉枝就参评人员缺少专业学历[17]等问题也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3职称评审改进措施的研究

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职称评审,充分体现职称评审的积极作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现行职称评审的条件、办法等应该不断改进,从而达到图书馆人能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干好本职工作之目的。对于职称评审办法的改进,学者们主要有以下观点。

2.3.1推行职称评审社会化。长期一来,我国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度采取的是单位评审为主的办法,并同工资、福利待遇密切挂钩。这种职称评审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化人才建设的需要,职称评审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职称评审社会化,就是在职称评审中采取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聘任、政府宏观调控的职称评审方式。在列入统计的文献中,学者王霞、庄玉香就是积极主张推进图书馆职称评审社会化的代表。对职称评审社会化的优越性,庄玉香谈到:职称评审社会化可以消除单位评审办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社会化评定的职称可以被社会承认,可以将职称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参照[18]。资格评定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实行这一制度后,图书馆可根据工作需要,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聘用初级、中级或高级职称人员。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取得专业职务[19]。王霞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图书资料专业已有一些地方开始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如河南省自2005年起,就开始推行图书资料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制度[20]。鲍碧娥等主张把专业考核的结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考核采取考试的办法。他们对考试提出了设想:考试的内容可以选择几门图书馆专业课程,也可以将图书馆专业课程综合形成一份考试科目;考试应有国家在同一时间统一组织实施,并要规定统一的要求;考试结束后,发给合格者专业合格证明书[21]。

2.3.2废除职称评聘终身制。王霞针对现行职称终身制提出两点主张:一是实行评聘分开的“双轨制”,即职务与资格并存,避免职称与个人利益挂钩,取得相应等级任职资格后,还要面对岗位进行再一次竞争,使受聘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取得资格而无职务的不断挑战;二是建立职称年度审核制度,即国家在制定职称改革条例时,同时制定出获取相应职称后应履行的基本职责,发证机关可根据这些要求与该同志的表现(个人述职和单位意见)相比较,给予审核或注册[22]。彭桃英谈道,各图书馆要实施评聘分开,职称与待遇适当脱钩,职称不等于职务,职务等于岗位。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要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凡不具有承担相应岗位工作能力者,则解聘或低聘[23]。怎样废除职称终身制,李金庆谈了两点想法:一是可以从直观的定量考核抓起,例如,有的人评后多年再无新成果问世,对此情况即可根据新规定予以降级;二是实行评聘分开,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24]。

2.3.3采取定量结构打分法。为了能比较科学地实施职称评审,苗丽安、王君提出定量结构打分法,即从参评者的基础素质(学历、外语、工龄)、工作实绩(按年终考核格次分别计分)、研究能力(科研成果及论文情况按各自的层次累计得分)等方面全面衡量[25]。张玉礼、魏昱也持同样观点,他们认为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定应制定量化管理指标,由基本条件、工作表现、科研分、先进分、任职年限和学历分等五个方面组成。并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是以实际业务� 针对学术研究中的“职称论文”,张永军认为有必要对论文进行打分评定,即对论文从选题、参考文献、创新点、学术水平、应用价值等12项根据评定标准进行打分评定[27]。

2.3.4注重履行岗位职责。毋庸置疑,推行图书馆职称评定的初衷是要促使广大从业者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好工作才是真正的目的。那么,在职称评审中就应该将申报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予以考评,但实际并非如此。针对现行评审制度,郭国庆等提出,要把履行岗位职责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标准。衡量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应坚持“三个为主”:一是任现职期间做出的成绩为主,二是以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为主,三是以学术成果为主[28]。吴国华同�

2.3.5设置评委监督机构。不言而喻,评委是职称评审工作的关键因素,评审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直接取决于评委们的水平、态度和觉悟。为了促使评委做好评审工作,李金庆建议要对评委的组成及运行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他指出,评委组成后应公开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如有不符合评委资格的,应予撤换。同时还建议,为了杜绝职称申报者走后门,二审和三审可以实行异地评审制度。在这方面福建省就先走了一步[30]。

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文献的梳理,我认为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尤其是在对现行评审制度改进上,研究中尚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3.1研究内容比较浅显

多数研究者在文献中,只是先就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我认为,在提出存在的问题后,没有对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逐一剖析,这样就导致后边难以对症下药。研究者提出的改进措施(或称之为对策),也缺乏对其必要性、可行性的阐述,让人感觉到可操作性不强。就拿提出的要用考试的方式来认定专业技术职称来说,就有其复杂性。谁来考,怎样考,考什么,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公平性又将如何保证等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现行的职称申报前的英语、计算机考试,实际运行情况是业界人人皆知的,但部分不懂英语、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也能照样评上高级职称,这是不争的事实。

3.2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不少文献标题基本相似;二是文献的结构、内容没有多少突破;三是文献涉及的内容缺少相关调研;四是参与的研究者人数不多、地域不广。

3.3研究缺乏持续性

发文的作者当中,均为首次涉及图书馆职称评审的研究,说明没有学者将图书馆职称评审作为本人的主要研究内容,更没有作为本人的研究方向,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就难有深度。图书馆职称评审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重量级学者,那么其研究的结论就缺乏权威性,这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然就显得份量不够。

参考文献:

[1][15][25]苗丽安,王君。图书馆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8,(3):57-58.

[2][13][16][19][20][22]王霞。关于深化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改革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6):127-129.

[3][11][21]鲍碧娥,贾翠玲,李小红。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2):79-80.

[4][5][9][14]崔林。专业技术职称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103-105.

[6][18]庄玉香。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改革刍议[J].图书馆学刊,2004,(3):30-31.

[7][10]黎中志。对图书馆学专业职称改革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3,(6):106.

[8]黄珍娟,王含晖。图书馆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76-77.

[12]柴新军。新世纪图书馆情报工作[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119.

[17]孙玉枝。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审中若干问题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8,(3):63-64.

[19]胡京波。我国图书馆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将遇到的主要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12.

[23]彭桃英。走出图书馆技术职称评审的误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17-18.

[24]李金庆。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随想[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8,(5):45.

[26]张玉礼,魏昱。论高校图书馆职称评定的量化管理[J].情报科学,2001,(10):1035.

[27]张永军。图书情报学专业职称论文评审创新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05,(4):144-146.

[28]郭国庆,马柄后,滕树国。高校图书馆职称岗位设置的设想与评审晋升的量化考核指标初探[J].情报杂志,2001,(12):88-89.

农业职称论文 篇11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发表职称论文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654辆,中型车达94790辆,重型车达22353辆,摩托车达937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根据环境监测数据,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发表职称论文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CC=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发表职称论文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Qi=A(Cij-Cb式中,Cij——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实行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策略。受到大气容量的限制,大气污染企业过度集中,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气容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过度集中的污染企业要分散布局。建议在工业园区发展中,实行大气污染排放企业布局要合理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

农业评职称论文范文 篇12

第二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是表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与管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业余技能的称号。凡在农村第一线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它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生产与管理的农民技术人员,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均可评定相应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

第三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晋升与国有企事业单位职称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是不同范围的工作,两者所评职称互不套改或转换。但是,凡符合条件者,取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并不影响其向有关政府部门申报国家各类专业技术职称。

第四条参加评定和晋升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努力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五条评定和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必须以农业生产实绩、技术水平、解决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依据,同时根据不同职称等级考虑已达到的科技文化水平和从事技术工作的资历。

第六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等级定为:技术员、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根据农民技术人员所从事技术工作的性质,在职称等级前标明专业类别。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为技术员:

(一)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又称“绿色证书”);或者初中毕业后参加150学时以上系统的初等农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能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和进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工作或经营管理,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三)在生产实践中成绩明显,获得群众好评。

第八条具备以下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助理技师:

(一)能一般掌握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及基本技能,协助技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二)能参与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的小型计划,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三)能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示范、指导或一般的技术咨询;

(四)取得技术员职称2年以上,在农业科技推广或经营管理实践中成绩良好。

第九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技师:

(一)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农业职业中学以上毕业学历,或高中毕业后参加300学时以上中等农业技术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情况,承担并胜任本专业工作,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工作经验;

(二)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农业生产中某些技术难题,或能指导本专业某一方面的技术工作;

(三)能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制定实施方案,并能对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四)取得助理技师职称3年以上,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或经营管理实践中成绩显著。

第十条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评定或晋升为高级技师:

(一)具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农业职业高中以上毕业学历,能较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开拓性,获得市、县级以上科技推广成果鼓励,或开发出适应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创立市、县级农业生产品牌;或总结、创造过一项以上能在本市、县大范围内运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经验;

(三)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成绩优异;

(四)能结合生产的实践情况制定推广、示范的计划,分析和解决技术工作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撰写试验、示范报告和技术工作总结,能指导农民技师开展技术工作;

(五)取得技师职称4年以上。

第十一条各级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的具体条件,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情况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确有特殊专长、有突出贡献的农民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和资历的限制,直接破格评定或晋升相应的技术职称。

第十三条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管理工作,各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在省、县(市)、乡(镇)建立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评审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技术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定或晋升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第十五条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一般由9至15人组成,主要由各级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及学术团体中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组成,有条件的地方可吸收2至3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委员会下设专业考评小组,各专业考评小组由3至5人组成。

第十六条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出席会议的委员必须超过评委总数的2/3方可召开评委会;评审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到会评委的2/3以上方可通过。未出席评委会的委员,不得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七条申请授予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填写《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表》,附上能反映本人技术业务水平、业绩的有关材料及产品样本,并接受有关业务考核,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第十八条技术员职称由个人申请,经乡(镇)专业考评小组考核并提出考核评议意见后报乡(镇)评审委员会评定。助理技师、技师职称由个人申请,经乡(镇)评审委员会推荐,市、县、自治县专业考评小组提出考核评议意见后报市、县、自治县评审委员会评定。上述3个级别职称评审结果均报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高级技师职称由个人申请,市、县、自治县评审委员会推荐,报省评审委员会评定,并报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九条高级技师职称证书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签发,技师及其以下技术职称证书由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签发。

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由省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对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填写农民技术人员登记卡,建立农民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包括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的科目、时间、成绩,完成技术推广任务和获奖情况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民技术人才市场,开展人才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工作由市、县、自治县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对过去评定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应按本规定的要求组织审查。经审查符合标准条件者,予以承认,纳入统一管理,并颁发相应的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

第二十二条农业基层组织招聘的农民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已在现岗位工作的农民技术人员如未达到本规定所要求学历或业务培训标准者,应按要求参加培训,达到相应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应予辞退或调换其它工作。

第二十三条获得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享有以下待遇:

(一)在招聘乡(镇)基层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时优先受选,在受聘期间享受同类人员待遇;

(二)可直接与生产单位或农户进行有偿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三)优先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四)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五)优先获得农业科技开发推广项目;

(六)报考高、中等农业院校同等条件时优先录取;

(七)具有农民技师以上职称的,可由政府资助到农业院校接受免费培训。

第二十四条评定或晋升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确保质量。对谎报成果、弄虚作假、骗取农民技术职称的,应撤消其骗取的技术职称,并对有关当事人严肃处理。

农业职称论文 篇13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农业职称论文 篇14

雷泓霈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迈出中国人太空第一步。坐在电视机旁,凝神屏息观看太空行走的实况转播,有关专家评析说,整个动作完成非常完美。这真的是一种令人震撼、值得敬畏的“航天美”。

中国航天专家精英们创造出来的技术美。听说太空行走颇具风险,难度很大,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1965年的太空行走时“差点回不来”:“在完成12分钟的太空行走后;隹备回舱时,由于航天服在太空中膨胀变大,他怎么也不能钻进只有1米直径的闸门,无论他怎样弯曲身体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来不及请示,冒着患减压病的风险,三次对航天服减压,才使航天服缩小了一点,终于挤进了闸门。这次他足足用了12分钟,等回到飞船时已大汗淋漓,航天服里全是汗水,一称体重,竟然少了6公斤”。在非人类的环境完成极限挑战,紧张和意想不到的危险总令人揪心。

可翟志刚却表现得非常镇静、从容(这可从他和地面指挥中心的通话来判断),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在舱口向观众和世界人民挥手致敬问好。整个动作看起来轻松流畅,没有一丝疏漏和笨重感觉。还没有看过瘾,太空行走就完成了。――中国人拥有的飞天技术可以说已达到了成熟纯熟状态,“胜券在握”。

虽然不在太空,全国观众也随着神七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太空漫步”,得到了一次极大的精神享受,确立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向世人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潇洒风采,航天专家用万无一失的技术保障撑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你说这心里能不美吗?

当然,“航天美”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图片、个体感官的自豪感和愉悦中,而是此举对于民族精神和中华崛起的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和补给。中国人开发宇宙的目的不是为了垄断技术,更不是为了谋求太空霸权,而是通过这种尖端技术,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快乐与和平。这就像奥运会主题歌唱到的:“你和我,一家人,同住地球村”。这才是“航天美”带来的精神美、和平美与和谐美!

也要消除“谈奶色变”心理

雷振岳

9月25日《健康报》报道,《因“问题奶粉”事件不敢喝奶大可不必》。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总体状况是好的,而且一年比一年好。陈君石说,“问题奶粉”事件以后,我认为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喝什么奶都是可以的。理由是政府对所有生产奶制品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比如质检总局派专人进驻所有的奶粉生产加工企业,对原料及最终的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农业部门也加强了对奶牛的管理和牛奶收购站、畜牧兽医方面的管理。有理由相信,在这次事件以后,我国市场上的奶制品会比以前更安全。

这几天,不仅两岁半的孩子停用了国产奶粉,改食进口奶粉。家人对喝奶都不积极了。那一个个倒下的奶业品牌不仅砸伤了企业自己的脚,绝大多数消费者也都杯弓蛇影,产生了本能的排斥和拒绝。

“问题牛奶”搅浑了民族奶业的清水,也将社会信任弄得凌乱不堪。整个社会形成了无形的默认,对问题奶业、无良企业就要厉声讨伐,谁不这样做,就不是责任公民:谁如果替“问题奶业”说话,谁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不少受害者、公民产生了“谈奶色变”心理。――这就需要从“谈奶色变”中走出来。

“问题奶”伤透了人心,可在整个中国奶业中,问题奶制品毕竟属于少数,“国家质检总局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虽然这些奶制品的市场份额不是太大,不是名牌产品,可在安全健康这个底线上,却是毋庸置疑的。再者,就是“问题牛奶”,也是个别批次的液态奶和奶粉有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问题。人们万万不可将对“问题牛奶”的不信任情绪转嫁到无名奶制品头上,让无名奶制品和其他没有问题的产品承受不公平的精神伤害。

人们拒绝喝奶,还有对食品添加剂“不信任的提升”。

陈院士分析说,“很多人把三聚氰胺这样的事件称之为食品添加剂事件是不对的。三聚氰胺不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是化工原料”。也就是说,在这次“问题奶事件”中,非食品添加剂的三聚氰胺,严重污染、降低了食品添加剂的名誉和可信任度。

任何事故是损失,更是教训。我们不想得到这种血泪代价的损失,却可将这种沉痛记忆铭记在心, 数据显示,“15年以前,我国总的食品合格率只有50%~60%,而现在已经达到了90%左右”。所以,陈君石院士的提醒,对消费者无疑是一个科学的消费引导和观念教导。只要我们是不断进步的,是循序渐进的,社会期待的食品安全机制就能日渐成熟,日臻完善。

官员上网 功夫需在网外

刘 鹏

8月22日,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透露:“我至少一到两天上一次网。”希望网友能够把相关的意见发到乌鲁木齐市党委信箱和政府信箱。

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上网倾听民声,越来越多的政府事务网上问计于民。官员上网遍地开花。这个可喜的现象是网民呼吁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官员上网并不难,但官员做为特殊的网民,其上网并不单纯只像普通网民一样看看新闻、逛逛论坛。通过网络倾听民声、关注民意、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官员上网的根本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当下各地各部门的官员上网之后,迫切需要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至少目前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其一是搞好宣传。官员上网了,有话想说的网民们狂喜,但网络浩如烟海,网民不知道官员什么时候上网、上什么地方听取民意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因此,官员上网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把网上信箱、实时通讯工具的账号、网上热线、经常光顾的网上论坛地址公之于众。

其二是坚持不懈。官员们上一次网容易,在网上与网友交流一次也不难。难就难在官员能不能把上网坚持下去?轰轰烈烈的官员上网现象会不会陷入形式,沦为非故意的作秀?笔者觉得这些担忧在官员们政事繁忙、上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并不多余。因此,如何把官员上网做为一种新型的政府行政方式固定下来,让上网的官员们坚持下去,以实现长效作用?这些已�

其三是重视落实。官员上网被赋予了倾听民意、解决问题的特殊使命。为了达到这一最终目的,我们必须重视建立健全有效的责任制度,要有相应政府部门对网民和老百姓提供的建议和意见真正重视,要有官员对其反映的问题负责到底,避免民声、民意“石沉网海”、被搁置或者久拖不解,甚至被罔顾。

我们期待着官员上网这种新的政府行政方式,能够真正实现解决问题、广纳民意的作用,能够谱写出互联网政治新

篇�

这件事的主办方是中国老年学会,媒体没有详细披露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抽样调查或者评比,所以不知道他们最终得出的结果有什么权威性。

然而在新疆长年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一般而言,维吾尔族老人,特别是生活在南疆地区的农村老人的确切年龄,其实是个不得而知的事情。 一百年前,哪怕是五十年前,新疆农民并没有准确而权威的出生时间登记。那时候,贫弱的政府根本无力顾及这半原始的农村,连死活尚且顾不得,更谈不到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

那时的新疆农民自己也无法准确记录其出生时间。那时候,历法掌握在神职人员的手中,普通人无法知道确切的纪年;而国家通用的历史纪年,在五十年前是中国民国纪年,之后改为公元纪年,这两者之间还有11年的时间换算,许多中国内地的老农都糊里糊涂,而与内地有巨大宗教文化差距的新疆农村,那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与世隔绝的农民,又从哪里知道自己是公元哪年生人呢?

不能确切记录老人的生卒年月,在新疆农村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今年年初,我在阿图什曾参加过一位老人的丧礼,吊唁谈话间,问及老人享年,其家人也无法准确说出老人年纪。而这家老人的子女,是当地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家庭尚且如此,那些在遥远偏僻的乡村的只字不识的农民,报出自己的年纪数字,又能有多大的准头呢?

一般而言,过去新疆农村人家添丁进口,以某个自然现象作为参照作记录的多。比如说某个人在麦子黄的时候出生的,大约应该是在夏天出生的:说某人是门前的桑树叶子落的时候出生的,那他应该大约是秋天时间出生的。而麦子每年会黄,叶子每年会落,谁知道到底是哪年的麦子和哪年的叶子呢?

好一点的,可能会记得是村里的清真寺封顶或水渠修好的那年出生的,这个还稍稍靠谱。村里其他人就比照那个人,比他早出生还是晚出生,以此来估算自己的大概年纪。不过村里那个清真寺和水渠到底是哪年建成的,在偏僻的农村一般也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所以这也只是个大概年纪。

再靠谱一点的,如果有人能和国家或县城的历史事件挂上钩,那就是相当有文化的了。比如谁能说出自己是在喀什城里闹革命那一年出生的,那就可以确切地说他是1911年出生的老人了。或者谁是新来的县太爷上任的那一年出生的,就从县志上可以查出确切年代。

城里人和农村人的身体特征不一样,维吾尔人和汉人的体态特征也不一样,所以靠外表估算年纪是绝对靠不住的。我小的时候,有个邻居,戴个小花帽子,满脸胡子,每天都要去附近的河坝挑水。我非常惊异一把胡子的老人竟然还有这把身板。而我的父母笑着告诉我,不要以为长胡子的都是老爷爷,其实那个邻居不过是四十岁左右而已。

所以评选全国寿星之最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吧!

206家饭店大肠杆菌超标谁之过

姚泰和

报载,9月19日新疆卫生厅公布了2008年餐具消毒抽检结果,乌鲁木齐有206家餐饮企业餐具大肠杆菌超标。

报道称,公布数量如此众多、覆盖面涉及整个乌鲁木齐的不合格餐饮企业名单,这在自治区还是第一次。

首先应该肯定,在“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之后,新疆卫生厅及时将这些饭店名单公之于众,挂上“黑牌”,一方面给饭店警告,另一方面给食客提醒,无疑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负责之举。

不过也有一个疑问,随之而来,这便是:不很大的乌鲁木齐,不合格的餐饮企业竟如此之多,是谁该汗颜?

饭店该汗颜,是无须说的。该报道里讲,一位负责人分析说,大肠杆菌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饭店消毒未达到规定时间和为省电而不使用消毒柜。这话简直是隔靴搔痒,无异于拿羽毛打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这些饭店只顾赚钱,不顾人命:将财顶在头上,将法置于脑后,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执政为民的教育,对官员固然重要;经商为民的教育,对老板同样重要,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当是每一个人的座右铭!

监督检查部门该不该汗颜呢?我看也该的。因为,卫生不合格店家的数量,多到如此惊人,很显然,乃是我们平时疏于监管所致。

我注意到,在这些挂了“黑牌”的饭店中,除了一般店,还有三星、四星、五星级的酒店,这些个“星”,也许当初命名的时候合格,但命名之后这“星”就不再去查了么?现在,连“星”都出了问题,监管部门该不该被“问责”呢?

而且,这206家店的不卫生,眼下是人人皆知了,他们自是会加倍整改,但这股风过去之后,会不会又死灰复燃:或者,此次“达标”的店家,今后会不会也“超标”……这一切,都值得所有店家扪心,也值得监管部门深思。

到农村去

张金刚

现在的人,确切说是现在的城里人,不知是怎么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可生活的快乐、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了。在人流穿行的闹市停上一两分钟,很难寻到笑脸。有,也经常是强颜欢笑,一种应酬中的笑,一种为了生计的笑,一种自欺欺人的笑,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流露是少之又少。

说真的,也不是不想笑,只是来自社会、工作、家庭以至自身的压力,还哪能找到快乐,甚至很难再体会到畅快的滋味。是啊,这个社会在多了进步的同时,还多了竞争,多了压力,相反却少了快乐。但依我的体会,有一条路,可以让人找到快乐,这条路通向农村。

看惯了城市的喧闹,车水马龙的街道,到农村去,将自己完全交给一个纯净、宁静的乡村世界,与大山为邻,和花草为伴,这个世界里似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不管是在城市工作、生活,还是定居多年,其实,多数城里人的根还在农村,那种永远不能割舍的故土情怀,定会时刻触动着那颗忙碌的心,牵动着那根柔软的神经。当双脚一踏入那片浓情的土地,清新的泥土芳香,熟稔的山野溪流,还有那亲切得让人哽咽的乡音、淳朴得让人落泪的乡情,便将自己童话般地引入了快乐的记忆城堡,大门应一声多情的呼唤而慢慢开启。

农村很简单,简单的村庄设置,简单的乡间小路,简单的生活节奏,还是那简单的快乐享受。那种简单可能让享受得忘了根的城里人所不耻,甚至对这种简单得近乎落后的生活嗤之以鼻。但就是这种简单的快乐令多少满心苦恼的城里人所不及。可以不羡慕这种简单的生活,但不可不羡慕这种简单的快乐。与农村人比较起来,城里人的所得足矣,有工作、有收入、有保障,虽有“比上不足”的距离,可这一距离是没有终点的,为什么不适可而止,好好享受一下快乐的滋味

呢?到农村看看农民丰收时的笑脸,看看新春花会里的秧歌,看看劳累一天坐在村头闲聊的人群,甚至看看村里人向城里人投来的丝丝羡慕,还有什么不可满足的。在农村,足以让整日失衡的心灵找到平衡,找回快乐。追逐没有尽头,可快乐会是随时间减少的,何不让生活安静下来,快乐一生。

到农村去,享受自然的恩赐,会感到世界的公平:到农村去,找拾儿时的记忆,会扫除积压的烦恼;到农村去,感受简单的快乐,会静化浮躁的心灵。没事的时候,烦心的时候,建议您到农村去,定会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燃起。

查查娱乐业还有多少“警察股东”

徐林林

继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经营者王某日前投案自首后,此次火灾事故的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股东张伟和火灾肇事者,9月22日已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现已查明,张伟系深圳海关缉私局警察,国家公务员。

公安部早就明确规定,民警不得以任何形式涉足娱乐场所的经营。而身为缉私警察的张伟,不仅参股舞王俱乐部,而且还常到这里招揽生意,直接参与经营。如果不是9月20日晚俱乐部突发特大火灾,或许这位“警察股东”此刻正为生意火爆而乐不可支,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大展“钱”途。

眼下,在全国大多数城市,没有小姐陪侍客人的卡拉ok歌厅屈指可数,有的按摩、桑拿服务涉嫌,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离开了当地某些警察的“关照”,这样的娱乐、休闲场所一天也开不下去。于是,“诚邀”警察做股东,便成了不少投资者无奈的选择。“警察股东”或坐拿干股,或参股分红,一个个俨如被人供着的活菩萨。

公共司法资源就这样被他们巧妙地置换成了揣进个人腰包的真金白银。倘若哪个老板“不识时务”,试图摆脱这种潜规则的困扰,那就休怪他某大警官不给面子。法律法规可是摆在那里,他们轻则以存在盈利性陪侍为由,罚个三五万还算客气的,若说你涉嫌留容妇女从事色情活动,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所以如此,原因大体有三,一是公安部禁令在一些地方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位;二是监管机制存在明显漏洞,可能对违法违规者不构成威胁:三是腐败链已蔓延到警界内外,而且相当隐蔽,不易为组织所觉察。像张伟这样的“警察股东”,无牌无照非法经营了一年多,直到几天前,这才在突发的特大火灾中现出原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娱乐业到底还有多少“警察股东”?建议公安部来一次全面清查,绝对不能便宜了那些视法律、政

据《中国青年报》9月23日报道,河南南阳某农村小学的刘老师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因为他赶在教师节前“帮忙”完成了两篇“艰巨”的论文任务。

在我国,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在同一学校的教师,由于职称不同而受到待遇相差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要评职称,完成论文可是个硬指标。可教师们为了完成这个硬指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诸如东拼西凑、雇、拉关系、与刊物编辑套近乎、出高价买版面等等五花八门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可以想像,如此教学论文事实上也就没能真正反映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论文而忽视教学。

而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网,对51488名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7.6%的教师认为职称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繁重压力,19.7%的教师认为发表科研论文给他们造成重压。本来,教师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目的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经验总结、研究报告经验交流材料,而非评职称的“硬指标”,只是作为评审的参考依据之一。可如今倒好,写论文成了教师分散教学精力的“繁重压力”,教师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也就不得不置疑了。

值得欣喜的是,山东省青岛市在2007年1月出台了新规,教师没论文也能评职称。海南省也决定从2008年起,在中专、中小学教师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中,对提交的教育教学论文继续坚持数量和质量要求,但与否不再作硬性规定。教师工作的重点在教书育人,而非为了发表科研论文而分散教学,造成重压,因此,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应该淡化论文,强化教学。

农业职称论文 篇15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开展。20*年我市公务员招录计划共406人,报名并参加考试7133多人,最后实际录用364人。全省第二次全市农村道路交巡警招考,我市共拿出109个岗位,报名人数1173人,最后实际录用109人。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精心部署,统筹安排,认真抓好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录用六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认真开展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化知识培训考核工作,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了全市公务员现代信息知识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个班次,考试60余场,市直参加培训考试人数共2180人。及时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骨干培训班,市直机关300多名人员参加了培训。继续做好苏南苏北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组织我市40名科级干部赴苏州参加公务员对口培训。做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作,市直首次实现全部网上学习考试。

三是公务员考核奖惩严格规范。按照年度考核工作要求,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备案。加强表彰奖励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审核、审批的表彰奖励事项国家部署5批次,省里部署6批次。经过审核不予表彰的1次。

四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积极、稳妥实施了市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完成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审批工作。办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70人。同时,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1、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4月份,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我市120多家用人单位,赴东北三省招聘人才。此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1550个。招聘吸引了二十余所高校2.8万名毕业生参加应聘,收到就业意向书1.4万份,现场签约280人。*市政府还与*大学、*大学、*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围绕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我们组织*新创软件、*开远科技、*群英互联网、*大华软件等12家企业,先后赴成都和西安两地举办软件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招聘活动,达成引进意向205人,现场签约67人,其中研究生11人。

2、积极实施公益人才招聘活动。为发挥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公益性职能,我们向社会公开承诺,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是公益性人才资源配置场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公开征集人才招聘活动“冠名权”等方式,相继举办了“创新之春”、“西楚之风”、“创业之园”、“圆梦之桥”等20多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求职人员近2万多人次,达成意向6500多人,为*工业突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3、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开展人才人事政策宣传调研,到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示范区企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虚心听取企业对人才人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20*年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完成20*年度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第二批人员现场考察工作。举办现代高效农业高研班,分4个专题,对市、县、乡三级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围绕我市六大支住产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各县区积极申报20*年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14项。组织县区人事局对申报的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员项目进行洽谈,已为6个项目单位落实外国专家,3个项目已执行。

4、统筹各类人才资源开发。一是推进人才能力提升。继续开展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以及现在事业单位工作,但不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含不具备中级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人员进行培训,举办第五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培训班,参加人员75人。进一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出台《*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363工程”)实施办法》,从20*年至2010年,在本市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3千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完成第一轮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的同时,推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题的新一轮公共课培训。全市共有3800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培训考试合格证书》。

完成了对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情况进行了登记、审验。组织实施了2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申报工作和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报名工作。二是落实激励措施。深化“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模式,加强重点行业的人才引进,全年新增派遣人才4*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继续开展申报中级职称人员撰写论文鉴定工作,全市共申报中级职称论文鉴定739篇,共有422篇论文通过鉴定合格。认真做好各类专家待遇落实工作,公布市“135二期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名单,开展了20*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三是做好外国专家管理。加强聘专单位管理。为*市师范学校、泗阳育才中学等单位审查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帮助办理聘专资格申请。征集外国文教专家需求信息,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学院、宿豫中学、等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单位共16名人员参加了外国文教专家招聘会,达成初步聘用意向35个。

(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发挥职能作用,公共服务能力得以强化。一是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为*高师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教育和就业技术指导。完成全省第二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会同市委组织部做好“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学院学生考试、面试活动。加强洋河集团、秀强玻璃等7家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继续做好各项人事考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3号令和《*省人事考试考务工作质量控制目标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考务管理水平。全年完成2种职称外语考试、54种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人数达1.5万多人。三是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贯彻实施我省人事争议仲裁时效规定和证据规则,组织参加了省仲裁办组织的第六次案例研讨会。接待调解人事争议案件36起。

2、维护稳定大局,服务发展能力得以提升。持之以恒做好安置工作和企业干部稳定工作。继续采取“积分+选岗”办法,圆满完成64名干部安置任务。对全市功臣模范和因战因公致残、患有严重疾病的企业干部进行体检。按时足额发放企业干部生活补贴。扎实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组织20*年度62名军队转业干部进行了为期14天的岗前培训,较好地促进了干部尽快适应地方工作的要求。继续做好自主择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四)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竣工投产项目一个,开工项目一个,总投资额达1亿元,较好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认真做好扶贫、绿化工作,顺利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求稳怕乱,思想不够解放。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有板有眼,没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新中求突破,使我们的工作缺乏大的起色。

二是被动有余,主动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在我们的好多工作,仍是等待别人上门要求办,才去办,有得工作还要别人催多少遍,才慢条斯里的做。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的思想。

三是日常工作任务完成的比较好,重点工作突破不够。在重点工作上,还没能取得实效。如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着不愿招、不想招、招不来现象,个别人甚至存在着招商引资与我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政(行)风建设同样需要在新招、奇招、亮招上下功夫。

以上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改进。

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局党组坚持从自身抓起,把中心组理论学 全年共组织13次中心组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结合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学,增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结合市委、市政府对人事人才工作的要求学,增强服务全局意识;结合人事人才工作中心任务学,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能力;结合党组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实际学,提高领导工作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推动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局党组制定和完善了党组会议制度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明确了重大事件决策的原则、程序,形成了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的科学决策体制。实践中,局党组集体决定的事项,每个党组成员都能坚决服从,认真落实。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良好局面。局党组还积极按上级要求,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会上,党组成员面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交心、查摆问题,明确整改措施,理清工作思路。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局党组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凭实绩用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在干部任用中,我们坚持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充分听取局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意见,使被选拔任用的干部得到大家认可。注重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年来,局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班子成员能够做到常

一是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局党组与各职能处室(中心)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形成了廉政责任制网络。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定期进行廉政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责任制的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做到了以身作则,在往来接待中不搞超标准接待,不吃请,不收礼;公务活动都是按规定标准接待。工作上、生活上从没有违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

二是强化廉洁从政思想意识。局领导班子始终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教育,着眼于防范,坚持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思想长城。班子成员按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单位内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情况都及时进行政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班子成员从没有为个人谋取利益,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或他人谋取不当利益,没有以开会、考察、研讨、培训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