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论文(优秀2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

历史小论文 1

巴金,被称为中国文坛上的巨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忏悔意识的,有的只是内省机制。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均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巴金的忏悔是受卢梭,后来俄国民粹派和托尔斯泰的影响。刘西渭曾这样评论巴金:“惟其热情,所以加倍孤独;惟其孤独,所以加倍热情。”这种孤独和热情之间矛盾结合,使 在他的典型代表作《家》《寒夜》中,这种家庭忏悔意识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家庭为背景,将家族的忏悔意识上升到民族的忏悔

一、“新青年”的忏悔

在《家》中,人物的叙事主要是围绕高公馆第三代人觉新、觉民、觉慧来展开的。觉慧作为家中“新青年”的代表,在《家》中最具有代表和反抗性。他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反对封建大家庭对于人的禁锢,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新青年,他敢于冲破封建制度的桎梏,与婢女鸣凤相恋。然而鸣凤却在爷爷———这个封建制度最高权威者的逼迫下跳湖自杀。恋人的死亡让他彻底看清封建家族本质,爱情的破灭使他在思想上更加清醒地目视着这个从小让他长大的大家族的败落。从而以更多的心力和坚决的态度投身于社会革命,努力去改变这种制度逼死人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觉慧对于这个封建大家族的颠覆态度更加明确化。在他的内心,时刻觉得这个大家族内部有一股激流,在慢慢冲击着家族最高的权威。在五叔的事情败露之后,爷爷被气倒,这个家庭最高权威的象征者已经倒下,暗示着这个家族已经走向衰落,那股激流的冲击力慢慢开始越来强烈。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这一切。

然而,鸣凤的死亡使觉慧这个新青年感到自己心灵深处的软弱和自私。“我是杀死他的凶手,不,不单单是我,是我们整个家族。”觉慧的忏悔,不是为了自己心里的平衡和解脱,而是意识到封建家族、封建礼教制度是产生这种罪恶的根源。当鸣凤在关键时刻来向他求助时,以自己很忙,要读书写文章为借口草率地将鸣凤打发走了。当得知鸣凤死去时,觉慧体会到的愧疚和痛苦可能更深刻。所以,他的忏悔显得那样悲哀和痛苦。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是为广大评职称客户提供全文方位的经济论文下载、管理论文快速发表服务的首选网站。

二、自谦者与自由者的忏悔

在《寒夜》中,家中的主人汪文宣和曾树生,他们都是接受过现代教育思想的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之时,面对摇摇欲坠的家,曾树生虽然对于丈夫的感情还是很深,但是忍受不了家的艰难和婆婆的苛刻,最终,选择了离开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既为养家,也为自己的幸福。但是,这样的离开,她却深受良心的谴责。本身这样的选择没有任何过错。这样的自我谴责让人如此无奈和心酸。而汪文宣,一辈子勤勤恳恳,为了那个家,忍辱负重,不敢有任何一丝丝的怨言,竭尽所能却还是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所以,对于妻子、孩子、母亲都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情。为此,心里饱受煎熬。在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时,母亲在照顾他,他想着母亲为他做的,是二等奴仆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在自责,都是他不好。在医治自己肺病时,不敢用药,也不敢去检查。他躲避现实,如自虐一般,怨恨自己,他们一家的不幸是由他带来。要用自己的死来解脱。

他们关于自己家庭的自我谴责和忏悔,都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忏悔。这样忏悔意识的指向,不是自我的解脱和安慰,而是在指向社会,对于这种黑暗社会的批判。

从以上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巴金早期的忏悔意识呈动态发展,但无论哪个阶段,巴金的忏悔意识总在其家族小说中浓烈地表现着,他似乎始终沉落于忏悔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其忏悔具有一定的原因,当然不是闲来游手好闲之谈,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与指导意义。巴金忏悔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自我的忏悔,而是具有其独特和深刻的广泛意义。从一个人、一个家族总结出整个民族的缺少独立思考和尊严迷失的深刻教训。在自古就缺乏忏悔意识的传统文化中,文化和制度存在缺陷,却无人去反省和改变,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剧让人警醒。在家庭这个传统文化最基础的传播介质中,以“小家”的命运,暗示“大家”的命运。通过家族式的忏悔,隐现整个民族的忏悔。人不可以不忏悔 ,这是一个民族的良心,更是一个时代作为人的责任。

当前,大众传统精神的缺失,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否我们也应忏悔? 人性在不断被拷问,也就是现在我们研究和学习巴金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建东。巴金忏悔意识新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王秀杰。激流动荡中家的摇落 思想解放中人的觉醒———解读巴金的《家》《憩园》《寒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3]祥耘,陈思和。忏悔意识在世界的传播及其对中国的辐射[J]。学术界,

历史小论文 2

已是几度春秋,岁月的车轮无情地碾过,历史中的所有的功过是非已经淡却在人们的脑海,封尘的岁月,永不泯灭的是道德的光辉与祖国的发展。

*——那鲜艳的*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洒制而成的。历史中,无数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谱写的那么伟大的史诗。又有多少人能够回想当年联系现在为祖国作出一份贡献。一个人出生并非有着天生的才华,成为所谓的天才,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所谓的勇士,他们所经历的磨难是一般人无法想象到得。这又是每个伟人的必经之路,即使离开一切都组成了现在的新*。

你也许会问我为何会提到历史,因为我知道今日的辉煌是由历史中的伟***谱写而成的。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已经越来越发达。登月球、举办奥运会、环宇宙……已从昔日的梦想化为现实。家家户户用上电器已不是问题了。老百姓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快快乐乐地生活:学生可以在学校里,看腾飞的白鸽,看高扬的**,学习着书中和生活中的知识;中年:可以找一份安心的工作,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做一个诚实、善良、知法守法的人;老年:可以再晚辈的尊重下,安享晚年。

多么美好的生活,我想每一个人都希望社会团结,那么未来怎么样?不但需要我们来憧憬,还需要我们来尽一份力,即使一个人的力量那么微弱,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人多力量大”,保留这一切就很容易变成现实。 繁华的街道,绚丽的霓虹灯,高大挺拔的树木这只要大家携手就可

其实,未来并不需要我们憧憬,只需13亿人的*心来感化世界,感化梦想,未来就不是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历史文化论文 3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 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 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 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 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

[2]刘红婴/王建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卢斌。丽江“评遗”十年遭黄牌古城灵魂正在离开。/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路秉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6-7.

历史小论文 4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 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 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史论论文(优秀28篇)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首先,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注重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生每天有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从学科教师、班主任的比例看,占教职员工3/4以上,如果教师的学科教学放弃德育,那么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功能的理论、途径和方式。

历史文化论文 5

历史文化类栏目,有的选题,涉及的资料非常多,涵盖的知识点多面广,需要采编人员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特别能说明问题的资料来用。而有的,虽然题材很好,资料却少的出奇,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想尽各种办法尽量多的搜集资料。比如与五峰山这一选题,昌黎各界留下的资料特别多,有照片,有文字,有传说,有故事等等,这就需要筛选。采编人员最终确定了六个题目:《性乐山的有志男儿》、《盟誓碣石》、《登高一呼群山应》、《与五峰山的情谊》、《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圣洁情思凝五峰》,展现党的创始人的伟人风采以及他与昌黎五峰山的不解之缘。在山中拍摄时,巧遇吉林师范学院退休讲师、副教授陈熹老人,老人年逾八旬还坚持进山缅怀,我们抓住机会采访了他,同时收集到了关于韩愈的一些资料,为做《韩愈祖籍昌黎》栏目提前留下了生动的资料画面。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魏立群来昌黎的时候,我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采访了他,为做《魅力皮影》节目做准备。节目播出后,有很多人见面跟我们讲,你们很厉害呀,怎么请到的魏立群老师?其实,那是我们半年前采访留下的资料。历史文化类栏目的采访对象很多是上了年岁的老年人。每次找到他们了解情况,请他们配合,他们给予的支持不是一星半点,他们尽他们的所有,珍贵的资料和照片,珍藏了几十年,对我们却从不保留,这让我触动很大。做《源影寺塔》系列节目时,八十多岁的张鹏起老人,将自己维修源影寺塔时整理的一册工作照片交到我手里,从源影寺塔维修开工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整个维修过程和每个维修细节,老人都细心的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下来,并且有维修前后对照图,这让我深感震撼。做这类栏目,不仅是对历史、对真实的一种敬畏,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2资料分析要有条理性,主线要明确

《话说昌黎》栏目播出两年多,搜集的资料装满了整个书橱,包括书籍、视频、照片资料,仅翻阅的文字资料就有成百上千万字,寻访了几十位老人和学者,形成了20多万字的节目角本。要把搜集到的资料最终消化并为我所用,需要经过分析整理甄别的过程。搜集到的资料有的很有条理,而有的则是散乱无章的,这需要我们像园丁一样,把这些内容分类整理修剪,加工成美丽的花环。内容相同相近的放在一起,考虑每个选题的内容可以分几个部分,确定为几期,每期之间如何连贯起来,内容怎么衔接,每期的看点在哪里,一定要弄明白最想让人知道的是什么,最值得人了解和记住的是什么。比如:《史梦兰与止园》,从“京东才子”、“直隶一人”史梦兰的毕生成就,到止园的辉煌与没落,其思想要义是主要线索。《广播电视60年》系列节目,则是以广播电视人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广播电视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展现广播电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历程和辉煌成就。

3专题脚本要有全局性,是制作根本

专题脚本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我和写作规则。比如,配音和同期的内容怎么安排,镜头如何组织,这些落实到纸上,形成专题片脚本。专题脚本是后期制作的依据和根本,也是将前期搜集整理的资料做最后的编排、整理和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更为细节的东西,包括哪些内容用播音员配音的声音,哪些用被采访人的同期声,这两种声音又如何恰当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期完整的节目。我的原则是,被采访人说出来的东西尽量保留,被采访人没有表达完整的,或是没涉及到的,需要加以解释和说明的,用配音。要把收集来的资料和镜头,与配音结合,这部分是为做到内容详实而服务的,要在这一部分,尽可能多的把图片、照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等展现给大家看。而在被采访人的叙述过程中,也就是同期声运用过程中,也尽量安排配以图片或是字幕说明,尽可能准确的将事实说给观众听。往往一个节目会涉及很多个被采访对象,大家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了解和感受,所说的内容有不同也有相同,有互相印证的也有互相抵触的,把这些关键的东西摆在一起,安排先后顺序,主次内容,确定本期节目的重点在哪儿。然后,再用配音部分画龙点睛,起到承接和说明的作用。被采访人的同期,好比珍珠,而配音部分则是线,什么样的珠子放在一起更漂亮,用什么样的线串起来更好看,怎么串在一起才艺术,就要看采编人员的功夫和本事了。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同或相近的,为了避免重复,可以让一个比较权威的人来说话,如果没有权威人士,就可以两个人互相印证。另一种是不同的或者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让两个人各执已见,有结论的、可以定性的问题,当然要告诉观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可是没有结论的问题,编辑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判定孰是孰非,要让观众去看,让观众去思考,不能替观众得出结论。

4制作手法要有时代性,运用新技巧

历史文化论文 6

一、“茶马古道”的定义、主要路线与历史概貌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笔者以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祖国内地传入吐蕃。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记载,在赞普赤都松赞(676~704年)在位时吐蕃已出现茶和茶碗,称“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且对不同种类的茶已有所区分和了解,并且还提到一本记载如何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书,名为《甘露之海》。(1)唐人李肇所著《国史补》也记载,唐德宗时监察御史常鲁出使吐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处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2)这条记载恰好可与《汉藏史集》的记载相印证。常鲁入蕃时间是建中二年(781年),较之赤都松赞执政年代已晚了80~90年。据唐人封演所撰《封氏见闻录》记载,唐时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禅宗的流行密切相关,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3)而唐时汉地佛教对吐蕃影响最大者正是禅宗,吐蕃时佛教所发生的最大僧诤一“渐顿之争”即是汉地禅宗(顿悟派)与印度显宗(渐悟派)之间的纷争。(4)所以,茶之最初传入吐蕃很可能与禅宗向吐蕃的传播有关,也就是说,是禅僧们到吐蕃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作为一种“坐禅不寐”的技巧传到了吐蕃僧众之中。《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的和尚”,又记吐蕃“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5)这段话能说明这一点。但从“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的记载看,吐蕃时茶还是一种奢侈品,其饮用者主要为佛教高僧和贵族上层。由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极为频繁广泛,而且这种频繁的交往持续达200余年,因此,当时唐地的茶开始传入吐蕃并在吐蕃上层中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汉、藏之间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应是在宋代,亦即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分裂时期。此时饮茶习俗在藏区已逐渐从上层普及到民间,茶开始成为整个高原藏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为此造成了藏区对茶叶需求量的骤增。这也导致了由宋朝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的汉、藏之间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兴起。两宋时期,为对抗北方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的侵扰,需要大量战马。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立茶马司,并在西北地区设置了众多买马场和卖茶场,每年由官府将川茶大量运往西北地区与吐蕃等部落交换战马,同时也在四川地区用川茶与吐蕃部落交换羁縻马。自此,汉、藏茶马贸易开始兴起。有学者估计,北宋时官府用川茶交换藏区的马匹每年达2万匹以上,南宋达1万匹以上,而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6)宋代还“禁南茶勿入陕西,以利蜀货”,(7)从而保证川茶向藏区的销售。但元朝仍重视茶叶向藏区的销售,曾一度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由官府统购茶叶,在碉门(今四川天全县)等地互市。因官府加价过高,难以为继。元朝官府不得不放弃经营,改由商人自行购销,按引纳税,听其销往藏区。元代销往藏区的茶开始形成一种新品种,即“西番茶”(即今藏区所称“马茶”),因其味苦涩,适宜制酥油茶而深受藏区民众喜爱。

明代是汉、藏茶马贸易的极盛期。由于明朝的治藏之策是“以其地皆肉食,倚中国茶为命,故设茶课司于天全六番,令以市马,而入贡者又优以茶布。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因此,茶成为明朝廷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茶叶 明朝,茶叶不 为强化茶叶在汉、藏之间的联系作用,明政府于天顺二年(1485年)规定“今后乌斯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今四川天全)茶马司支给”。(9)成化三年(1467年)又“命进贡番僧自乌斯藏来者皆由四川,不得迳赴洮、岷,著为例。”(10)成化六年(1470年)又明令西藏僧俗官员入贡“由四川路入”。(11)自此,川藏道成为入藏正驿,兼贡道、官道为一体,成为茶叶输藏的主要通道。

清代,茶叶输藏规模及汉、藏茶道的开拓又有长足发展。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虽停止茶马贸易,但却十分重视茶叶输藏,清廷放弃了对藏区茶叶供应的限制,使茶叶大量输入藏区,带动了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清代,除川茶外,滇茶也开始大量输藏。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世达赖喇嘛请求在云南胜州开展互市,以马易茶,得清廷许可。(12)云南销往藏区的主要是茶、糖。雍正时规定,云南商贩所贩茶叶每百斤为一引,由户部颁发茶引3千,各茶商向丽江府申领引票,经中甸、阿墩子(今德钦)进藏售茶。(13)因当时普洱茶受到藏区欢迎,今中甸、德钦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300~500匹到西双版纳运茶,销往西藏昌都、拉萨等地,称“边销茶”、“蛮装茶”,每年约3000担。(14)茶叶还是清廷馈赠藏族上层的重要物资,如清廷每年赐达赖茶5000斤,班禅2500斤。由于清代茶叶输藏规模扩大,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雍正时置打箭炉(今康定)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15)使边茶市场由雅安碉门深入到藏区,从此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乾隆时,松潘也发展成为川西北、甘青乃至蒙古的西路边茶集散地,“人渐稠密,商贾辐辏,为西陲一大都会”。(16)此外,理塘、巴塘、道孚、炉霍等集镇也都因茶叶集市和转运而迅速兴起和繁荣。特别是察木多(今昌都)因其为川藏茶路与滇藏茶路的交汇处,又是川藏南、北两路入拉萨汇经之地,各地茶商云集,也迅速成为“口外一大都会也”。(17)从明至清,川藏茶道分别形成了由雅州、碉门越马映山(二郎山)至打箭炉的“小路茶道”和由荥经、黎州(汉源)越大相岭、飞越岭至打箭炉的“大路茶道”。再往西,即有由打箭炉经理塘、巴塘、芒康、贡觉、察雅、昌都至拉萨的南路茶道和由打箭炉经乾宁、道孚、炉霍、德格、昌都而至拉萨的北路茶道。但无论是南路,还是北路茶道,其至拉萨的单边行程(借助畜力情况下)一般均需3~5个月。(18)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清末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在打箭炉设立分公司,并在理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各藏区。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战乱和川藏纠纷,虽以国家和政府角色茶叶输藏逐渐淡出,但是汉、藏民间商人之间的茶叶贸易却始终活跃,内地茶叶仍畅行于藏区,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二、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点

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我想,这恐怕也正是促成今天藏、川、滇三省区联合举行此次大型的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一个原因。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和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其他文明古道相比有什么特点?同时,我们又应当如何在茶马古道与当前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使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这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目前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孔道。

从茶马古道的路线看,我们不难发现,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它不仅是滇藏道和川藏道两条道路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这两条道路的一个交汇点。事实上,茶马古道并非只是在唐宋时代汉、藏茶马贸易兴起以后才被开通和利用的,早在唐宋以前,这条起自卫藏,经林芝、昌都并以昌都为枢纽而分别通往今川、滇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和繁荣,� 它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从考古文化遗迹看,远在4~5千年以前,昌都就出现了像卡若遗址这样大型且时间延续极长的古人类聚落遗址。(19)这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昌都一带以卡若文化为代表的古文化已相当繁荣。昌都之所以能如此早的时代就产生如此发达的古代文化,其原因正在于昌都是位于今川、滇、藏三地之间古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孔道上。从卡若文化中,我们既可见到川西、滇西北地区原始文化的因素与特点,也可见到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等原始文化的某些影响,同时亦能发现其自身的特点,(20)说明卡若文化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特点,它并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原始文化,而是与周邻地区诸原始文化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卡若文化的这一特点,正好说明当时的昌都一带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发生交流联系的一个通道,同时也是各种原始文化因素传播和汇萃的一个重要枢纽地区。

此外,在今川西高原的甘孜、阿坝自治州境内和滇西北横断山区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俗称“石棺葬”。这种石棺葬在岷江上游地区、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地区均有较为密集的分布。川、滇西部地区的石棺葬虽存在某些地方性差异,但其主要特征和文化面貌在总体上趋于一致,其时代则是从商周一直延续到东汉。值得注意的是,石棺葬不但在昌都地区的芒康、贡觉、昌都有发现,(21)而且在林芝都普,山南隆子、错那、乃东乃至喀则地区的仁布、萨迦等地也均有发现。(22)学者们从石棺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上明显发现西藏石棺葬同川、滇西部地区石棺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昌都和林芝一带的石棺葬,基本上与川滇西部地区的石棺葬属同一个文化系统。(23)从分布上看,则更能说明问题。川滇西部是石棺葬最流行、最集中和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而目前西藏所发现的石棺葬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由川滇西部高原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的沿线范围。我们知道,从川滇西部高原越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经昌都一林芝一山南一日喀则,这是古往今来由川滇西部进入卫藏的一个主要通道,也是最便捷、最易行走和最重要的路线。一般说来,古人选择道路主要是沿河道而行。这条路线的绝大部分路段恰恰是河流所形成的天然通道。茶马古道(亦即今滇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沿线)就正好是沿着这一通道行进的。所以,由石棺葬可以证明,以昌都为枢纽的茶马古道路线很早以来就是一条今藏、川、滇三地原始居民进行沟通往来的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开通的历史,从考古发现看,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早。

第二,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极”。所以,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是没有问题的。正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并且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所以其通行难度之大在世界上的各文明古道中当是首屈一指。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主要表现在:其一,茶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故其崎岖险峻和通行之艰难亦为世所罕见。茶马古道沿途皆高峰耸云、大河排空、崇山峻岭、河流湍急。正如任乃强先生在《康藏史地大纲》中所言:“康藏高原,兀立亚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四围悬绝。除正西之印度河流域,东北之黄河流域倾斜较缓外,其余六方,皆作峻壁陡落之状。尤以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相结之部,峻坂之外,复以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鸟道湍流。各项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难展施。”(24)据有人统计,经川藏茶道至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又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25)清人对茶马古道之险峻崎岖有生动的描述,焦应旂的《藏程纪略》记:“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诚有生未历之境,未尝之苦也。”(26)张其勤的《炉藏道里最新考》记,由打箭炉去拉萨,凡阅五月,“行路之艰苦,实为生平所未经。”(27)杜昌丁等的《藏行纪程》记滇藏茶路说,“十二阑干为中甸要道,路止尺许,连折十二层而上,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俟过方行。高插天,俯视山,深沟万丈……绝险为生平未历。”(28)茶道通行之艰难,可见一斑。其二,茶马古道沿线高寒地冻,氧气稀薄,气候变幻莫测。清人所记沿途“有瘴气”、“令人欲死”之现象,实乃严重缺氧所致之高山反应,古人因不明究竟而误为“瘴气”。茶马古道沿途气候更是所谓“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时经历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风等,气温变化幅度极大。一年中气候变化则更为剧烈,民谚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其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千百年来,茶叶正是在这样人背畜驮历尽千辛万苦而运往藏区各地。藏区民众中有一种说法,称茶叶翻过的山越多就越珍贵,此说生动地反映藏区得茶之不易。《明史·食货志》载:“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如此漫长艰险的高原之路,使茶马古道堪称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道路。

第三,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多民族逐渐聚合在一起的历史。茶马古道所见证的,正是汉、藏乃至西南其他民族怎样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我们知道,汉族文明的特点是农业和儒教;藏族文明的特点则是高原地域和藏传佛教,两者都有深厚的底蕴,但也有一些差异。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两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藏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民族,藏族之所 也就是说,汉、藏之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是使其共同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茶马古道的意义显然并不仅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历史上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29)这是藏族民众对茶马古道和茶马贸易之本质的最透彻、最直白的理解。所以,无论从历史与现实看,茶马古道都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与纽带。

第四,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

茶马古道所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也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极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六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地从这里穿过,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高山深谷的阻隔和对外交往的不便,使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呈现了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异常突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种多元文化特点,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极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第二,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形态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所途经的河谷地区大多是古代民族迁移流动的通道,许多古代先民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踪迹,许多原生形态的古代文化因素至今仍积淀和保留在当地的文化、语言、宗教和习俗中,同时也有许多历史之谜和解开这些历史之谜的线索蕴藏其中。千百年来,不仅是汉、藏之间,藏族与西南其他少数民族乃至藏族内部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均在这里默默地、不间断地进行着,这里既有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也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积极的互动、融合与同化。事实上,正是这条东西横跨数千里,穿越青藏高原众多不同民族(或不同族群面貌)、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地区的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彩带将他们有机地串连起来,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又彼此沟通和联系并协同发展。所以,茶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又是各种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各自保留其固有特点的一个极具魅力的地区。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该地区“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贝园地”。(30)

三、开发茶马古道的意义

由以上四点所体现的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特点,我们不难看到,茶马古道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和开发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但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条文明古道,而且也完全可与北方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显然,茶马古道自身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为其开发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广阔前景。

笔者认为,当前对茶马古道的开发至少有以下三个意义:

一、茶马古道可成为发展藏区旅游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

当前藏区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这种迫切的发展愿望,正是促成此次藏、川、滇三个藏区联合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主要动因。且从藏区的实际来看,旅游业可能是藏区最具前景,最能使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旅游对于藏区社会至少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一可促进开放,开放可促成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二可促进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建设和对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两点乃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之前提。但在藏区发展旅游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即藏区的范围太大,地域辽阔,藏区各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又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各地都仅仅强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就势必造成分散和分化局面,难以发挥藏区在旅游上的整体优势,也很难使藏区的旅游资源对外形成强大影响和辐射。因此,我认为,从“茶马古道”这一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上切入,让“茶马古道”成为藏、川、滇藏区实现旅游发展的一个整体战略思路和共同品牌,对于有效发挥藏区各地的优势和特点,构建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和辐射力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藏区各地各具特点的人文与自然等旅游资源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茶马古道”就是一根线,它可以把所有的珍珠串连起来,将一颗颗单一、分散的珍珠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构建起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品牌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茶马古道独具特点的旅游资源已显示出其旅游开发前景无限广阔。事实上,今天已� 所以,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前景来说,今天的云南香格里拉与四川康定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之一角。

二、茶马古道开发对弘扬藏族文化、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知名度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个旅游品牌,更是一个文化品牌。茶马古道上的斑斑印痕不仅记录了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孜孜不息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也记录着藏族人民的开放意识,记录着汉、藏人民源远流长的情谊与历史关系。所以,茶马古道本身即是藏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藏民族昨天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足迹,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一份珍贵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和宣传茶马古道这个品牌,既是宣传藏民族的历史,展示藏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展示藏族与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紧密关系与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此外,茶马古道沿线本身即是一条展现藏族文化的走廊,是藏族文化之多样性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极为典型的地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展示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宣传和弘扬藏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拉萨以享誉世界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景观而驰名中外;日喀则以历代班禅主寺扎什伦布寺而吸引八方游客。甘、青则因是入藏的主要交通干道并拥有塔尔寺。青海湖和拉卜楞寺等著名景� 相比之下,西藏昌都和川滇藏区则因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区,交通相对不便,其知名度在藏区中一直偏低,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藏区中也相对滞后。不少对藏族情况较陌生的一般民众甚至只知藏族居住于西藏,而不知四川、云南也有藏区。与川、滇藏区相接的昌都地区则因地处西藏之最东部、又远离中心城市而知名度较低,其经济发展条件也相对不利。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地区发展之前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放之程度。而开放的程度又显然与该地区的知名度即是否对外界具有吸引力息息相关。由于茶马古道所穿行的核心地区正是处于横断山脉地带景色壮丽的昌都和川滇藏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的知名度,加快这一相对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茶马古道的宣传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增进汉、藏民族团结和维护藏区稳定。

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千百年来,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强有力的经济文化纽带,将藏民族同祖国大家庭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所以,宣传和开发利用茶马古道,在今天对于密切汉、藏关系,增进汉、藏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随着航空、火车、公路等现代交通手段的开辟,茶马古道的作用已不如从前,昔日人背畜驮、“连年累月,络绎道路”的繁忙景象也一去不复了。但是,今天历史又重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这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来发展旅游,通过旅游来沟通藏区与内地、藏区与世界来促进藏区的开放与发展,也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联系与沟通,从而让茶马古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其加强汉、藏联系与汉、藏团结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发茶马古道其意义远不止于旅游一项,它对藏区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会更为广泛和持久。

鉴于茶马古道开发在当前对促进藏区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笔者以为,“茶马古道”应该是一个大思路、大手笔,需要有一个高起点的定位。也就是说,要把茶马古道开发提高到加快藏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高度来考虑和认识,而不能单单将它定位在旅游开发的层面(虽然不能否认旅游层面的操作将是茶马古道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独特的文化品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它的涵盖及其对藏区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与作用要远远超过了旅游开发层面。因此,从更高的目标着眼,如果我们能通过对茶马古道的开发与利用,让茶马古道成为一条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道之品牌,其对于藏区的发展和弘扬藏族优秀文化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茶马古道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不仅将使

注释:

(1)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106页。

(2)李肇:《国史补》下卷。

(3)封演:《封氏见闻录》卷二。

(4)参见[法]戴密微:《吐蕃僧诤记》,耿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见注(1),第143~145页。

(6)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7)《宋史·黄廉传》。

(8)(9)《明英宗实录》卷177、291。

(10)《续文献通考》卷29。

(11)《明宪宗实录》卷78。

(12)《清圣祖实录》卷四。

(13)参见成崇德、张世明:《清代西藏开发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14)参见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15)王世睿:《进藏纪程》;见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16)民国《松潘县志》。

(17)林隽:《西藏归程记》;见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18)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19)(20)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所编《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153页。

(21)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西藏文管会普查队:《西藏贡觉县发现的石板墓》,载《文博》1992年第6期;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22)扎丹:《林芝都普古遗址首次发掘石棺葬》,载《西藏研究》1990年第4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乃东县文物志》,铅印本;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仁布县让君村古墓群试掘简报》,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载《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24)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5)《康藏交通与抗战建国》,载《边政公论》卷五。

(26)(27)(28)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87、41页。

历史小论文 7

关键词:历史;小论文;素养;环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65-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把历史小论文纳入历史习作范畴,并且把历史小论文作为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如何能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和历史素养呢?基于历史学科特色,从探究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功能、准确把握写作环节、建立论文有效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立足能力培养,探究写作功能

(1)聚焦展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功能。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品质和经验的综合。历史素养就是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基本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小论文题往往渗透某种史观,紧扣教材重难点,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充分挖掘学科素养,拓展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具有科学性与导向性。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3题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既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这正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

(2)展现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的功能。材料论文题既是对考生的思维与心理水平和记忆水平的考量,也是对考生建构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材料论文题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材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相关史料和历史评价资料;其次是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第三是围绕所给史料确定中心论题,然后展开论证。写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论证。

(3)深化历史认知过程的考查功能。历史小论文的考查要求考生有层次地对所给史料进行理解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提炼出史料中所隐含的中心主题,运用判断、比较、鉴别、说明等史学方法做出系统完整的论证。这种考查知识认知过程的再现,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为了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认知过程,论文一般以某一线索或主题为线轴,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给出相关的论题,并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2题,要求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教育,进行知识再创新。

二、立足学科特色,抓好写作环节

高中历史小论文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总体要做到论点明确、论证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论据准确充分。

(1)画龙点睛抓论点。提炼论点,是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如果观点提炼不正确,将会影响小论文的整体质量。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目前检测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如何提炼观点呢?这要求学生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抓关键句,明确观点。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

(2)知识能力抓证据。一是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小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潜能、历史素养和历史主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二是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高考历史材料论文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合理论证、评价和创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科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知识和史学观念、基本方法进行整合,然后分析、说明某种历史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

三、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公正合理的评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才能使教学更加完善。历史小论文写作在评价方面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层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试卷测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使学 在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题习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论文的评价依据和评分标准,这对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帮助。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历史小论文写作是高中历史新课改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改变传统学习历史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指导,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写作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论文 8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 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 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 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 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历史小论文 9

关键词:历史叙事;历史小说;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43

从叙述主义(Narrativism)的角度看,叙事(Narratio)是史学和小说共有的表现形式,所以“如何在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之间划界”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人 这一说法现在看来显然是站不脚的,有学者就指出:“讨论当代历史小说,‘真实’是肯定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1]71换言之,历史小说也要追求真实。所以,“真实性”标准对此无效。如此看来,如何区分二者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而如果无法从理论上辨析出二者的区别,那么叙述主义的理论框架也就无从建立。再者,从国内外历史哲学研究的现状看,叙述主义都是一门显学,不过,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文献中,对这一最基本问题具有启发性的探讨则寥若晨星。基于此,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就很有必要性。

一、安克施密特的叙述主义观点

安克施密特(F.R.Ankersmit)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和启发性,以他的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众所周知,叙事作为一个文本,从整体看,它是一组话语;而分析其成分,该话语则由一个一个的陈述句子所构成。所以从叙述主义的观点看,每一个叙事内在地都包含着两个层次,“一个较低的层次――即关于特定事件和情境的事实陈述,以及关于特定历史时期之性质的总体评价层次。”[2]24前者指的是叙事所包含的单个陈述句子,后者指的是由这些单个的陈述句子所构成的那个融贯一致的总体――这也是后来安克施密特所说的叙述实体(Narrative Substance)。前者也可以称之为叙事的微观层面,后者则是宏观层面。比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一著作,从微观层面看,它包含着大量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陈述句子;从宏观层面看,该著作则呈现出一幕悲剧;而单独从微观层面看,我们无法洞悉该著作的悲剧性,悲剧性是该著作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所以,安克施密特的这一划分有其合理性。

与此相对应,安克施密� 换言之,历史叙事相当于理论科学,历史小说则相当于应用科学,前者生产历史知识,后者则应用历史知识[2]24-25。比如我们可以说,《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历史叙事中所包含的陈述句子是为了获取这一对法国大革命的总体性评价――即法国大革命仅仅是一出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而已。另外,狄更斯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小说《双城记》中批判革命大众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获,这也充满了悲剧色彩,所以可以看作是对《旧制度与大革命》所阐释出来的关于法国大革命总体性评价观点的应用。

第二,从叙事两个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看,在历史叙事中,微观层次会导向宏观层次:即前者为后者提供证据和论证;而在历史小说中,情况正好相反,历史小说家先有总体性评价知识,然后把该知识具体化为特殊的、个别的事件[2]25。也就是说,历史小说总是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看历史;而历史叙事则不能如此,因为“‘观点’在历史讨论中是重要的问题:人们不是从它们出发去论证,而是为它们作论证。”[3]27换言之,在历史叙事中,其逻辑进路是由微观导向宏观,而在历史小说中则是由宏观走向微观,比如我们可以说,《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运用一系列的陈述句子来证明大革命只不过一出悲剧;而《双城记》则先有这样一个看法即大革命是一出悲剧,然后虚构一个故事来表现这一点。

当然,这两个区别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它们的目的不同,所以它们的行文逻辑进路也不同。

二、对安克施密特叙述主义观点的反思

现在来看看安克施密特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先看第一个区别,即历史叙事的目的是获取历史知识,而历史小说则应用历史知识。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历史叙事也不见得全部是在获取历史知识,它也可以去论证已经存在的历史知识的正确性,比如关于阶级斗争史观,就有大量的反反复复的历史叙事在应用它,而不是创造新的历史知识。其次,历史小说也不见得只是应用历史知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诗歌比历史更真实”,那么历史小说是否有时候也会比历史更真实呢?这个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比如《双城记》就很难说它只是在应用《旧制度与大革命》所获取的知识,倒不如说它也在获取历史知识;再如中国以《红高粱》为滥觞的所谓“新历史小说”,就是对俗称的“十七年”传统小说的反叛,如“《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不同在于……作品淡化了宏观、规范的意识形态言说,将国共两党的抗日力量推到幕后,确立了一种以民间历史观和野史为核心的历史叙述方法。……此类作品在20 世纪末期蔚然成风,它们为读者提供了解读历史的别一路径。”[4]

历史小说可以通过虚构的特殊的人物的故事来“证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独特的理解,这就是在获取历史知识。从理论上看,可以说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历史小说,都是理解历史的方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获取历史知识,而不能如安克施密特那样先入为主地把历史小说定位为仅仅是应用历史知识。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而已,历史叙事主要依靠理智和逻辑的力量来获取知识,就如安克施密� 从逻辑的角度看,历史小说所表达的观点其有效性是非常有限的,经不起逻辑的拷问。所以,无论从史学实践看,还是从理论上分析,历史小说也可以以获取知识为其目的,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

综合起来看,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历史小说,其目的既可以是获取历史知识,也可以是应用历史知识。与此相对应,它们二者的逻辑进路也是如此,既可以从微观走向宏观,反之亦可,当其是在创造历史知识时,它的逻辑进路是从微观导向宏观;当它是在应用历史知识时,则相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逻辑进路是作者在创作之初或者创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是作者对叙事的原初规划与设计,好比建房子先要有整体规划、有图纸,创作叙事也得先有整体规划,这一整体规划就是指导着创作的具体逻辑进程,在此是先有宏观,后有微观,这对于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都是如此。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具体的行文顺序确实是从微观到宏观,就好比建房子,要一块一块砖砌起来才能建成大厦这一整体,从这点看,逻辑进路又是从微观导向宏观,这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来说也是一样的。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认同安克施密特的这个说法,这也无法成为区分二者的有效性标准。如前所述,诸如创作的目的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叙事的逻辑进路之类的问题,都是作者在创作之初的规划,存在于作者的意识中,而不是存在于叙事文本中,也就是说,单纯地分析某个叙事文本,我们无法看出它是在获取历史知识还是在应用历史知识――我们只知道叙事蕴含着历史知识,但我们不知道该知识是作者原创的呢还是他从其他地方借用过来的,也无法看出其逻辑进路究竟为何――我们只知道在叙事中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准确地说,这些问题是作者在创作叙事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创作完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出现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就烟消云散了,它们在叙事中也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单纯分析叙事文本根本看不出谁先谁后,这就好比建房子,建房的顺序确实是先一楼后二楼以此类推,但是房子建好之后,我既可以从一楼走上顶楼,也可以从顶楼走下一楼,都很顺畅,同样的道理,一个完整的叙事,从微观入手可以导出宏观,从宏观开始也可以理解微观,逻辑上都是顺畅的,这对于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也是一样的。显然地,诉诸于逻辑进路还是无法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

按照这样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叙述主义代表的安克施密特所提出的区分历史叙事与历史小说的标准已经超越了叙述主义本身,换言之,他无法在叙述主义论域之内找到合适的标准,这是叙述主义的局限,还是安克施密特的局限?所以,总起来看,安克施密特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划界是不成功的,还得另辟蹊径。

三、一个改进性的理论:之一

如前所述,安克施密� ”[3]63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区分了叙事的三个层面:其一,微观层面――它指的是叙事所包含的一套单个陈述句子,其功能有二,一是为建构中观叙事提供素材,二是在中观叙事的框架之内展开历史的细节,让叙事生动丰满起来;其二,中观层面――叙事的语义核心,决定着叙事的内在逻辑进程;其三,宏观层面――代表叙事的整体,是叙事主旨思想的体现,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独特的理解。

安克施密特曾说过,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二者的区别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依照我们对叙事的三个层次的划分,其不同的逻辑关系就不是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之间,而应该是存在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因为很显然的,微观层面指的是散乱的、无意义的陈述句子,是建构叙事的原始素材,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存在,这个层面自身的意义是空的,因此它不可能和宏观层面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只能存在于中观和宏观之间。

那么,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各自的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对应于两种不同的知识,也有两种不同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历史叙事中,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蕴涵式的;而在历史小说中则是表现式的。所谓蕴涵式关系,指的是宏观和中观之间的一种推理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说服力,从而对历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让人信服的解释,这和海登・怀特所说的形式论证式解释有类似之处,他说:“这种论证可以分解成一个三段论:包括一些推定的因果关系普遍规律的大前提、规律适用于其中的涉及边界条件的小前提,以及结论,即实际发生的事件都是根据逻辑必然性由上述前提推导而来。”[5]12换言之,宏观和中观之间是一种逻辑蕴涵关系,而且这个逻辑方向是双向的,既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也可以相反。不过和海登・怀特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说“我称之为形式的、外在的或推理的论证式解释。”[5]12这就是说,在怀特看来,这种逻辑关系是外在的,这是本文所不能同意的,如果是外在的,那么历史学家就可以随意地建立此类关系,这显然和史学实践不一致,所以本文坚称这种关系内在地存在于宏观和中观之间。

那么什么是“表现式关系”呢?这里面的关键词是“表现”,对应的英文为“Representation”安克施密特对此有专门研究,他指出,“‘表现’的词根可以让我们接近其本体论属性:我们通过展示某一不在场者的替代物令其-再度呈现(re-present)。原本的事物不在了,或者为我们所无法触及,另外之物被给出以替代它。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我们用史学补偿本身不在场的过去。”[6]依照这样的观点,历史小说是某一不在场的替代物,那么这个不在场的东西是什么呢?对于历史叙事而言是历史实在;对于历史小说而言,则应该是作者对历史的理解,换言之,这一不在场的东西是作者的思想,是观念实在,所以历史小说是作者思想的替代物或语言呈现。

所以相对于逻辑的、推理的关系而言的,表现式关系,只是把作者的主旨思想通过语言形式再现、叙述出来,使其得以成型、到场,但它不对这种思想给出论证,这一点和海登・怀特所说的“情节化解释”是一致的,他说,“情节化是一种方式,通过它,形成故事的事件序列逐渐展现为某一特定类型的故事。”[5]8叙事就是情节的集合①,历史小说都是通过某个或某些虚构的特殊人物的故事――即特殊的情节――来再现主旨思想的,而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故事情节当然不足以“证明”该主旨思想,而只能是表现该思想而已,好比狄更斯的《双城记》,该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只是表现了而非论证了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

四、一个改进性的理论:之二

如上所述,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就在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逻辑关系的不同,前者是蕴涵式的,后者是表现式的。但这是否就是令人满意的标准了呢?设想一位历史小说家撰写了一部推理小说,逻辑非常严密,可谓是严格的蕴涵式的,那它难道就是历史叙事了吗?对此,或许传统的真之标准并非如安克施密特所言是可以抛弃的,确实,单凭“真”这一标准无法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因为对于历史小说来说,真不是一个本质要素,历史小说可以真,也可以假;而对于历史叙事来说,则一定要真,这是它的一个本质要素。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凭借“真”这一标准来证伪一部历史叙事,即假如某个作品不真,那么它就不能成为历史叙事家族的成员。对此,安克施密特的这一倾向是值得警惕的,他说,“由于对历史文献的不准确的阅读,历史学家的叙事也可能包含假陈述……”[3]22他似乎倾向于说历史叙事也可以虚构陈述,对此彭刚也对安克施密特提出了类似的批判,他说,“对于历史叙事整体而论,是否可以如安克斯密特所言,将真假完全摈弃在其衡量标准之外呢?……从这些角度看,认识论问题虽然未必能够穷尽历史叙事层面所出现的问题,或者甚至不是这一层面的主要问题,但却也不是轻易就可以驱逐出去的。”[7]看来“真”对于历史学来说确实是无法抛弃的,这是原则问题,就好比不能因为某些官员贪腐而推导出官员可以贪腐这一结论一样,也不能因为某些历史叙事包含有假陈述而推导出历史叙事可以虚构陈述。据此可以发现,诚如多米尼克・拉卡普拉 ( Dominick LaCapra)指出的那样,在历史叙述中也应该为批判理论保留一席之地[8]。

那么,历史学之“真”存在于哪一个层面呢?首先,作为总体性评价的宏观层面,它应当为真。而对于微观层面,则应一分为二来看,对于那些构成叙事语义核心的陈述来说,一定要真实;对于那些叙述细节来说,则可以虚构,即在真实的叙事深层结构之内来虚构――这应该是历史学虚构的合理性所在。而中观层面,即叙事的核心语义结构,这也应当真实,其真实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真,即构成该结构的陈述句子应该是真的,二是实质上的真,即这些陈述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真的,和历史的逻辑相一致。所以,这样看来,历史学之“真”主要就体现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这是一定要真实的。但有一点值得强调,尽管叙述的细节可以虚构,但它有个限度即以历史学研究为基础,当该研究可以提供相关细节时,就不要虚构,当不能提供时,则可以虚构,这是一个动态的真实。在这一点上,历史叙事是可以被证伪的,所以它对“真、假”的批判持开放态度,而历史小说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那么,对于历史小说而言,同样地在宏观层面应当真实,在微观层面则完全可以虚构,而中观层面也可以虚构,只不过这个虚构应该具有合理性,即“作品中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必须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所允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逻辑,也应该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9]无疑这是一个抽象的标准,但它确实存在。

这样看来,关于真实性,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共同点在于,宏观层面都应当真实,其区别在于两点:其一在中观层面历史叙事应当真实,而历史小说则不一定;其二在微观层面历史叙事追求动态的真实,而历史小说则完全可以虚构。

五、结 语

所以总起来看,我们就有了两条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标准:一是看其中观层面与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二是考究叙事中观层面的真值。如果某个叙事其中观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是蕴涵式的,其中观层面的核心语义结构又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大体确定该叙事是历史叙事了。如果不能满足其中的一条,那么就可以说它是历史小说②。

但我们会发现即便这样,还是存在模糊之处。如果一部公认的历史小说也满足了这两点,那么它还是历史小说吗?从本文的逻辑看,像这样的历史小说,称之为历史叙事也无妨,这鲜明地表明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二者关系之密切,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交集――即有些叙事既可以说是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历史叙事。之所以如此,从理论上分析,我们所提出的两条相对比较有效的区分的标准,都不是严格的,这两条标准对于历史叙事来说是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于历史小说来说则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换言之它们可以满足这两条标准,也可以不满足,可以满足其中一条,也可以一条都不满足,这是导致它们出现交集的理论原因。而从史学实践看,也确实有大量的叙事身份暧昧,比如《马丁・盖尔归来》这部著作,就既可以是历史叙事也可以是历史小说,这是以叙述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历史哲学可以把历史叙事美学化的理论原因所在,也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历史学和文学趋同的理论根源。

注释:

①当然,历史叙事也有情节,但它和历史小说的情节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某种“现成性”。

②在此,读者可能会质疑说,不是历史叙事就一定是历史小说吗?不可是其他类型的吗,如诗歌、戏剧、散文等?对于这一质疑,我想说,本文的主旨就是比较历史叙事与历史小说,而且根据安克施密特的观点,历史小说和历史叙事二者是最相似的,也是最难区分的,所以本文隐含的语境是这样的,即一部合格的叙事,不是历史叙事就是历史小说。而如果某部叙事不是历史小说而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那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参考文献]

[1]蔡爱国。论当代历史小说真实性的维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1-76.

[2]Frank Ankersmi.Narrative Logic: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Historian’s Language[M].Hague: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3.

[3]安克施密特。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M]. 田平原,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4]张冬梅,胡玉伟。历史叙述的重组与拓展:对新历史小说与“十七年”历史小说的一种比较诠释[J].当代文坛,2003(2):19-22.

[5]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 陈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F. R. Ankersmit.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1.

[7]彭刚。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由安克斯密特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新趋向[J].历史研究,2009(1):155-173,192.

[8]Dominick LaCapr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Approaches to the “Final Solution”:Saul Friedlander and Jonathan Littll[J]. History and Theory, 2011(50):71-97.

[9]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6.

历史文化论文 10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焦点和难点,在“十五”期间,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当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确立保护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同时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 虽然在50多年前北京的和平解放使这座古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但由于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观念,没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一度遭到较大的破坏期间,为大炼钢铁形成冲击金属文物的浪潮,许多珍贵文物消失在冶炼炉中。初期掀起对“封资修”文化的批判,文字的和图案的文物、街景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碑刻、雕刻、经卷、书画毁于一旦,许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受到极不合理的使用,形成以破坏文化标志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浪潮”。在此期间被当作封建帝都标志的城墙被最后拆除,北京的历史风貌受到很大破坏。“”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出现了以破坏文物建筑本身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王府大院内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和各处对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从9o年代初期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城市的开发方式发生变革,由对单座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演变成对成片街区的剃头式改造,许多文物建筑被拆除,一些很有保留价值的街区化为乌有,“第三次浪潮”演变成为“第四次浪潮”,即破坏历史文化区域的浪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受到严重挑战。

在北京的历史风貌经历一次次破坏的同时,人们为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努力也在加强从1957年北京确定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作为对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许多重要的古� 尤其是在80年代,保护历史区域的观念开始流行,1982年北京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0年北京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在2000年完成了保护区的详细控规。人们不再满足于文物的点状保护,而要实现历史文化区域的面状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任务却仍然十分艰巨,“第四次浪潮”正袭面而来,严峻的挑战并未结束。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

实际上“第四次浪潮”造成的挑战不仅表现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地方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都在消亡之中,它是一个时期的现象,是当前历史风貌保护问题的争论焦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北京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保存最多、其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城市,它的重要性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也有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它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成为全国的表率。北京虽然完成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升始制定相关的法规,但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仅保护现有的25片街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街厩和更多的建筑得到保护,需要在那些无法保留的街区中留下必要的标志性建筑.以便尽可能保持和延续古都的历史风貌。

目前北京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房屋的自然老化在不断侵蚀着古都的风貌,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与更新机制和超负荷使用,使许多百年老屋濒临危境。另一方面,在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未提到应有的位置。在90年代初开始的旧城危旧房改造中,在没有对危旧房与历史风貌作出明确界定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形成大面积剃光头式的旧城改造局面尽管这次大规模改造由于成本过高.在1997年以后减缓下来,但大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已被拆除,众多文物遭到破坏,北京的古都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晟近北京市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危旧房改造”的目标,同时降低了拆迁补偿标准,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其他古老的街区、院落,以及那些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都将不复存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四合院和街区可能会在我们尚未认识它的时候就被匆匆拆除,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北京历史风貌的保护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保护工作艰巨而紧迫,北京能留下多少历史风貌,关键就看今后的5年。

3确立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基本原则

要在今后5年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尽可能多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不但需要转变过去点状保护的观念,树立区域保护的意识,而且要确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坚持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将街区整体保护与个体文物保护相结合。因为只有个体保护,没有整体保护,就留不下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风貌。整体保护包括保留城市的基本轮廓、格局和街道、胡同系统。

第二,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北京旧城范围内,开发建设应以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为前提。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商业中心建设等各项详细规划都要体现这一原则.应将其做为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加以确定:

第四,确立保留历史标志物的原则。对于旧城区的改造,应摈弃简单的“剃光头”式的改造办法,在不得不拆除的旧街区内,应规定老建筑的最低保留数量,保证在原地留下少量标志性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包括保存较好的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其他标志性物体,如四台院、会馆、衙署、小庙、碑刻、水井等,以保持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延续性

4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机制

目前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争论和冲突最大的,是旧城改造中实行的剃头式改造,用舍弃历史风貌的代价换取市民住房的解困,从而陷入解困必拆房的窘境。然而,市民住房解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之间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能否找到既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又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是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北京过去数百年来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大量的住宅建筑在数百年问维持不衰,甚至能为我们今人服务,主要不是靠官府资金的支持,而是由于有大量民问资金的投入,有一套自我更新的机制。解放后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房屋所有制形式和低房租政策,使得大量四台院失去了自我维持和更新的机制,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今天要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四合院,就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政策,吸引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外省市乃至海外的资金,投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中来,使历史街区走上有机更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从而摆脱解困必拆房的怪圈。

目前,将四台院投人市场的条件已渐趋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扑始对传统建筑产生兴趣,看作是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欲将其作为未来可以保值增值的财富。为此,可有步骤地进行公有四合院的改制试验,将房管部门改为房地产公司,将四台院投入市场,在不改变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出售,同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人们投资于四台院的修缮和保护。为配台四台院的改制,可设立一个政府出资为主的历史文化区整治基金,例如在”十五“期间每年可投人2亿元,5年共投入10亿元,专门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居民的外迁和历史建筑的修缮。然后将修缮好的或实现原住户迁出的房屋出售或拍卖,以收回成本。对于私房应积极帮助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帮助一些占房户搬迁,逐步提高房租,准许自由买卖,使房屋所有者有能力对房屋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刚应将重点放在街区内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上,为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为保证在房屋买卖中历史风貌得到有教保护,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法规,对房屋买卖和使用过程中的文物与历史风貌保护做出严格规定。公务员之家

5对城历史街区进行全面的调查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没有来得及做全面记录的情况下已转瞬间化为平地,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许多与历史风貌保护有关的争执,都与历史街区的家底不清有关何况,对于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也应该有一套精确的档案记录,以便于后人的研究为此应尽快展开对历史街区的全面的调查,以便摸清家底,留下资料。

历史小论文 11

*的历史上有多少位名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写出多少动人心弦的“心声”。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三字经》为**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至今为止还未探索出这本书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升华个人思想,让你在体味韵律的同时,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人之初,性本善;”用语言来传递内心的情感,其实细细的品味这些句子,何尝不就是真理呢?《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一直流传到我们这二十一世纪。总就是**民族之气势,浇灌我们每一寸绿草。*民族之强悍,无一离不开历史的前进。**民族之强盛,永远就是我

*就就是一部史书,任凭风雨的击打,任凭心中的怨恨,任凭刀枪的碰撞,它也依然在我们心中伫立,它也依然抵住“寒冷‘与“**”一直抵达它想要到的地方。捧一股清泉,浸透明日的梦想,仿佛生的火焰,燃尽昔日的光芒。洒一线生机,承托古今的辉煌,恰似沉默千年后蓦然地回首。唱一曲永恒,萦绕梦想的翅膀,宛如未来的饿光芒刺穿黑夜的黄昏。*的国学就是一曲永远也谱写不完的诗歌。

历史小论文 12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我们的历史课本越来越薄,但里面文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不少学生只学习和满足于课本上出示的知识点,而不能透过历史的现象去探究规律性的东西,有的学生将历史学习和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割裂开来,掉入了历史的纸堆,这样历史课便越来越索然无味。有感于此,笔者提出了“论坛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走进历史、思考历史,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二、“论坛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1.情境导入

通过情境导入,为“论坛式”课堂教学张目。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靠一本教科书,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片反映历史,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离我们今天的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只通过文字和图片来想象是不够的。这对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教师应该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创造条件。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历史场景的方法,适当利用教学场所,稍作变动,让其成为历史会议的会场或者某场战役的战场,也有可化身为中国各个朝代文化展览的场所,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则化身为其中的主持人、发言人、指挥家或者战役的参与者,还可以让学生复述去过的历史遗迹或者博物馆见闻。

2.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初级论坛

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或者课件展示的方式,指导小组开展历史论坛活动。此阶段小组内论坛内容以基础知识和稍作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为主。重在掌握基本内容,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个体首先根据教师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教师提出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个体基本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论坛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展示个体学习成果,相互借鉴提升,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小组内论坛情况,发现论坛开展中难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充分感知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了解了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

3.小组讨论交流基础上的高级学习论坛

小组提出论坛开展中的难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师生讨论、探究完成。此环节需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同时又始终渗透着学生的独立思考,三者缺一不可。教师是论坛的推动者,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生是论坛主体,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探究,分析、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全面、准确、透彻地掌握、理解、运用知识,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的能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提升为目标的教学原则。

4.基于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深层次论坛

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形成深层次论坛。如学习了“辉煌的隋唐文化”,笔者会引导学生思考“隋唐文化为什么如此辉煌?”学习了“明清经济与闭关锁国”,会让学生反思“闭关锁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自我检测,巩固提高

本环节主要是知识运用、补偿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要求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灵活多样,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6.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此环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既活学活用本课知识,又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以后参与论坛提供不竭的动力。每学习一节历史课,笔者都要至少出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如学习了“中日甲午战争”一课,笔者设置了“课外寻史”这一课堂教学环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日本却否定这一说法,请你利用业余时间,就这一论题找出有关证据。”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同时培养了学生寻找史料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开展论坛的多种形式

1.再现历史场景

如学习“三国鼎立”时把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分别扮演袁绍集团、曹操集团、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三国的扮演者要陈述三国的基本知识和具体发展成就以及三国期间的重要战役及成败原因。

2.课堂辩论

很多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人物,往往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时候,笔者往往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激励学生做历史的探究者,而不做历史知识的容器,体会到历史课的独有魅力。如学习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笔者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一组论题为“拿破仑功大于过”,一组论题为“拿破仑过大于功”。学生业余时间搜集资料,课堂上唇枪舌战,教学效果极好。其实,对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亚历山大等历史巨人,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这时候笔者都采取类似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史实进行论证。

3.百家讲坛式

课堂小结环节,或者是当某一章节、某一名学生对教学内容研究比较深入,自己的观点较为成熟时,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让学生慷慨陈词,尽情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其余学生可以边听边思,同时受到很大的感染和熏陶,感受榜样的力量,争取下一次自己成为讲坛的坛主。

4.通过编辑手抄报、撰写历史小论文、组织“我是小记者”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

历史小论文 13

秦始皇是古代一位伟大的君王,**六国成为******。

他们说:他是“暴君”。

他迫使百姓修建长城、修建自己皇陵、**六国时发动战争……死了千千万万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认为秦始皇他的功大于过。并非千古“暴君”。

在那个弱肉强食,充满杀戮的年代,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经历了无数次**,呕心沥血**六国,息灭了战火。**货币、度量衡、文字,成立了我们今天的“*”他虽迫使百姓修建长城,却挡住了匈奴的侵犯,又成为了今天*的名胜古迹之一;他虽然修建自己的皇陵时,**了无数人。那也是为了不泄露皇陵的秘密,不让他人所破坏。

至今没人能闯入过皇陵。据考古学家探究,皇陵里面发现有有量的水银、机关,还有无数的宝藏。已经过了两千多年,现在的皇陵仍然完好无损。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硕大的皇陵早已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区域!

这就是古代人的智慧和高科技的成果,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吗?

历史是过去,但也是现代的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是一个智慧、勤政……的君王!秦始皇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华夏儿女女留下了丰功伟绩的君王!

历史小论文 14

一、激发学生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情感”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学生的感情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来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例如教学《中日黄海大战》一课时,为了突出邓世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勾起学生回忆影片《甲午风云》黄海大战的生动场面,再让学生议论,教师归纳时指出邓世昌入水后曾被随从救起,但当他看到全舰战士都牺牲了,再次跳入大海殉难,临死前还高呼杀敌不绝,这种义不独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它主要靠教师语言的讲述,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概念。因此历史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而富于感情和启发性,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学《百日维新》一课时,教师要生动形象地讲述史实,绘声绘色地展现意境,戊戌六君子代表人物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献出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的铿锵语言,在教师敬重、慷慨、深有感情地讲述后,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以表达谭嗣同不畏艰难,为人民、为国家敢于献身的精神,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历史课必须改变照本宣读、一讲到底的旧模式,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他们步步深入。教师犹似一位导游者把众多的“小游客”带到历史的百花园中去欣赏“奇花异景”。在教学中,我们在新课讲授前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在课堂上自学课文。对教材有初步理解后,教师再铺开叙述,启发提问,让小学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理解。例如讲解《大泽乡起义》一课,我们列出三个思考题:为什么秦末会发生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这次农民起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这种按教材重点难点出示思考题,逐段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然后教师铺开叙述,既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可把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

历史小论文 15

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唐太宗在魏征死去后,十分痛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人格的评价,以“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

镜子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站在镜子前面,面对着镜子,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补充、修饰,男的装饰得英俊潇洒,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让自己充满信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镜子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若是一面古“镜”,让我们时刻牢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古代的帝王都知道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难道我们现代人还不能理解吗?清朝末年,由于我国的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才会肆无忌惮地一直打到当时清朝的首都。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前进的脚步,否则历史的悲剧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同样的道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学海之中,认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经常以考试为标准进行知识掌握的检验。通过考试,也可以知道各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因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以分数、以名次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的。每次都以最优秀的成绩来看孩子们。但到最后还是少不了家长的棍棒教育。这也是人的一面镜子及这面镜子对人的作用。

镜子让人更美,让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让国家更加强盛。

历史小论文 16

那春,那夏,那秋,那冬,依旧在忙碌着这一切一切。从出生的第一声“哇”叫,到背着沉重的书包踏上渴望已久的求学之路,直至现在的自己经历了漫长的十五年。这风、这雨的**,让自己看到了坚强之门,使自己学会一直沉思着,沉思着……

十五岁,自己多了一份思索。

戏曲·思索

从小自己就被那电视里的种种人物所迷住了,喜欢随着他们的表演组建哦出一些连自己都不懂的古怪动作;喜欢穿着妈**长裙大衣,配着一双使自己摔了无数次跟头的高跟鞋,跌跌撞撞地走着,模仿京剧人物的音色,开始对着镜子表演起来。然而,现在的自己,不再沉迷于那电视剧人物的喜怒哀乐了,不再为了高跟鞋而跌倒了,因为自己明白了:人生不就是一部连续剧吗?自己不就是戏中的主角吗?只要做好现在的自己,这部续剧不就是很精彩很精彩吗?那因情况而跌倒而摔伤不就是人生坎坷路上的种种挫折吗?只要你不放弃,演好你现在的角色,不就是很完美吗?

历史·思索

历史的悠久,岁月的漫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好好珍惜现在,不然眨眼间又是一个历史。以前自己幼声幼气地问妈妈:“妈咪,历史是什么?”吗犹豫了许久说:“女儿,时间就是历史,昨天是历史,刚刚的前一秒也是历史。”当时的自己还不明白,以为历史就是以前,以前就是历史。当自己开始接触历史,当自己开始寻找历史,当自己开始重视历史,历史就不是纯粹的历史。自己开始学会说“让那成为一种历史。”“不要让这乘务一种历史。”自己懂得,历史就是时间,一秒钟钱你是什么,那么后一秒到时,刚刚的前一秒就是历史,从山顶洞人的出现到到现在的前一秒都是一种历史。这些都是一分一秒的时间积累起来的所以自己们要好好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十五岁,自己多了一份思索……

历史文化论文 17

章安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所以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蟠就是来自章安,他的代表作众多,诗文大部分收录在《章安集》中,� 杨蟠为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后曾与苏轼共事,二人相见如故,对对方的文章都十分赞赏,成为知己。除此之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对其赞赏有加,曾作诗“苏梅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来表达对杨蟠的赞美。台州现存最早的地方总志是南宋时期陈耆卿编纂修订的《赤城志》,也有称之《嘉定赤城志》。陈耆卿也是章安文人中比较著名的一位,而他最著名的就在于他为人正直硬气,敢于直谏,在朝中也为人称赞。和陈耆卿同时期的名人还有著名教育家石敦,石敦在章安创立了书院,亲自当教师教学,对于整个台州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也因此有“台州大儒”的美誉,为后人所称赞。章安在古代属于越州,而从历史记载来看,越人善于泛舟,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不断发展,章安就逐� 从历史上看,台湾与大陆最早的大规模交往活动也是以章安为中心展开,这都来源于章安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位置。所以从这点看来,章安无论是商业地位还是军事地位,在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都是十分重要的。除众多的名胜古迹外,章安老街曲折回转,静谧而又历史绵长, 街道基本呈东西分布,弯弯曲曲。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中,老旧的招牌鳞次栉比,悬挂在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店面之上。而这些古老的韵味,都是章安这个古老城镇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章安人历史文化内涵的某种体现。

二、观今:小镇,昔日繁盛不复存在

1、辖区萎缩

从历史上看,隋唐时期章安开始从繁华走向衰落,最主要原因是隋唐时期台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章安迁至临海。所以章安的辖区因此缩小,包括土地、人口、资源等都遭到削减。同时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在章安地区根深蒂固,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到后来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萌芽逐步出现,章安在整个东南沿海各个区域的经济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没能把握时机,逐步衰落辖区。随着历史的发展,昔日的辉煌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2、遗迹依稀

3、古迹衰微

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到章安有数千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气息,但由于多种因素,对这些文物古迹的破坏日益增多,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实在令人惋惜。章安桥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受到过多次修正,基本上很多朝代都对其有过不同程度的修建和改造,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章安桥是乾隆时期重新修建的,各种装饰、点缀都十分精美,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上,无不体现了其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由于气候因素以及回浦两岸的侵蚀,同时章安街为了经济发展也在不断扩建,极大挤占了本来桥身两端的空间,所以我们现在的章安桥与历史上记载的章安桥已经有很大区别,外人来到甚至不知道这是一座古迹,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而著名的摄静寺,原本香火十分旺盛,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到了清朝末年却开始慢慢落寞,到20世纪70年代最后两名僧人出走后,寺址遭到彻底破坏。现在的旧存基本上只有三处,但也是荒凉不堪,有些本来寺庙的地方已� 但是在这些废弃的遗址上,仍然保持了一些雕像、石刻、石碑,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应当受到重视和保护,而不是荒凉立在地上看着历史变迁。同时,历史上著名的林氏贞节坊是雍正年间建造的,从外表上看由四根石柱和石坊构成,也是极具历史价值的,但是现在牌坊的顶部已经遭到破坏,坊身也被当地人作为房屋的一部分纳入房屋内。并且由于历史上章安的优越地理位置,地下古墓众多,但是在历史发展中却屡遭盗墓贼光顾,很多著名的墓葬已经被盗而且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展望:椒北明珠,再现古郡遗风

1、章安文化发展的契机

(1)章安文化产业的自身优势。章安文化项目大多故事性较强,如能修复一些必要遗迹,可读加可看,一定引人入胜。崇梵寺在智才法师的努力下,这些年化缘投入了不菲的力量,初具规模,很有品位。其中寺内中国佛教“第一放生池”,是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所建,距今千余年历史,学术价值非常高。寺内在重新修葺过程中,专门为“第一池”立碑,既有介绍放生池历史的老碑文,又有为其重修解读之介绍,极有文化厚度,也通俗易懂,连“80后”的年轻人都为之喝彩,争相留影。可预见,崇梵寺一定是今后台州城区一大亮丽景点和佛教圣地。这便是典型的章安文化魅力,其优势凸现。这也足给章安其他文化项目带来自信。(2)区域产业的发展现况,力助章安文化产业化发展。区域经济无不打上区域特点之烙印,章安不会例外。章安区域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区位优势是“傍城市”,而最大的资源优势便是“历史文化”。立足当地文脉,构建历史文化风光带,打造“台州城市后花园”,将文化旅游产业立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当章安其他产业优势不明显时,既可以力助文化产业发展,亦可提高当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便利招商引资,这也符合经济规律。(3)当下的经济形态是发展文化产业化的好时机。日本的文化产业化高速发展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勃起,正好是日本国民经济停滞期,在长达10余年的经济徘徊中,日本许多大企业集团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转入文化产业领域,造就了日本文化产业在全球的位置。眼下,全球经济出现下滑,这是历史赋予章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据悉,仅椒江近期就有三家文化发展公司申请登记注册。(4)从修复历史文化遗迹入手,导入章安文化产业化发展。章安目前可以排得出的文化产业项目有:章安古街、汉制古墓群、章安首航台湾纪念点(包括纪念碑、纪念馆、出航纪念地等)、章安名人馆等等。一定要按照文化产业化的模式,尽快率先动起来,政府要出面撮合“产官学”各方,各司其力,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要把原先的规划深入下去,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做出详细规划,以便相关企业尽快导入,从而包装项目,拓展市场。在2005年8月,台州市为了保护章安古镇,出台了《台州市椒江区章安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方案》,并且召开听证会。终于在2007年章安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街区保护区。历史在不断发展,而章安也终有一天会重新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展现给世人。

2、章安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历史小论文 18

对于该题型诸多专家学者的解题论述多见于报刊,但从教学实践来说,总有些高屋建瓴,不好把握。如何从学生的视角,让该题型更好操作,笔者做如下尝试,不当之处,共同商榷。

一、试题类型:

历史小论文题按命题形式分为两类:提供观点型开放题;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提供现成观点,学生可针对任一观点加以评价,也可以根据自己认知水平,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照样可以得分。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均半,没有主次之分。

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未提供现成观点,需要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先加以提炼再作答,难度加大一步。如2012年石家庄二模文综41题:

宋朝租佃制的普遍实行、农业的精耕细作以及农商并重的政策,促进了宋朝经济的繁荣;虽与辽、西夏、金发生战争但内部没有发生席卷全国的农民暴动,且更多的是和平友好局面;“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新兴的市民阶层诞生,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

宋朝立国初期,发生了多次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兵士等起义,到真宗时,宋祁曾上书提出

“三冗”,-----宋朝向辽、金割地、纳贡,还向西夏输银、帛------宋朝削弱相权、兵权、行政权以及大搞另类思想专制等举措,强化了专制集权;宋最发达的学科是理学,但理学家研究的都是远离现实的“性理”,对抵御外敌丝毫无补……宋虽发明了火药,但军事上怎么都处劣势;经济实力强,养的多为“冗兵”,科举取士越多,越无才可用,甚至奸臣辈出,火药越多,宋的可偏安领地越少;指南针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陆秀夫只好抱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海。

——孙景坛《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可提炼出如下观点: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二、评分方式及解题技巧:

历史小论文题没有固定答案,只给评分标准。如: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引用史实正确;概括准确;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较正确,概括较准确;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引用史实不正确;概括不准确;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针对历史小论文开放性的评分标准,我认为应从如下五方面加强解题技法指导。

1.简明扼要的亮明观点——前提。

学生尽量选择自己最擅长、有史实论证基础的观点,然后开始组织答案。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

效果。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学生要思考如何“明确”观点?观点是用来表明作者立场的,其评判原则是既要简练又要表明立场,缺一不可。

2.要多角度论证观点——核心。

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史实,力求证据充分。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史无论太肤浅,平铺罗列没有深度;有论无史太空洞,无源之水力度不够。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依据社会史观包含的层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⑵、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不同时段。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⑷、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⑸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论据的来源:材料加所学。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弥补。

3.回扣主题或理论提升——升华

论证完成后,用凝练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回扣或理论升华,使整篇论文档次有个提升。

4.表述要成文,切忌要点式作答。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5.语言精炼:

由于文科综合题量和时间的限制,历史小论文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左右,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三、例文赏析:

2012年石家庄二模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范文

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经济上:经济繁荣,纸币的使用,市民阶层的出现,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相对稳定局面为宋朝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内部基础;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对欧美文官制形成有一定示范作用;思想文化上:理学出现、宋词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等,铸就了文化的繁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使用与外传,对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宋朝在历史上是发达繁盛的朝代,起程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观点二: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政治上:宋初的农民起义、三冗″的提出是宋统治腐败的体现;割地求和的屈辱行径以及军事上的劣势,表明宋在中国当时的割据政权中最懦弱;强化集权的举措,给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而宋的专制是宋代腐败、懦弱、卖国的总根源;经济上:遭受异族掠夺和每年缴纳“岁币”,破坏了经济正常发展,加重了人民负担;思想文化上:理学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而文化的繁荣多为畸形发展,这些都不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且在现实中往往呈负效应。

综上所述,宋代在历史上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在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多遭欺凌。

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历史小论文 19

秦始皇,*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秦**的开国**,杰出的***。嬴姓,赵氏,名政,秦庄王之子。

秦始皇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了君主********。秦始皇设郡县制,奠定了封建**的基础;修驰道,为庞大帝国的**通达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秦始皇修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的规模极为庞大,滥用民力;****,抑制思想,摧残文化;法令严苛,赋税重,增大了人民的负担。

我们不能仅仅把秦始皇修长城想作是滥用民力,**残暴的体现。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事实上也是如此。文献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计较**,不考虑人民的生活。

有人曾这样评价,“在*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这种想法有道理,但并非说儒家不好。后世用“外儒内法”,是一种“外柔而内刚”的**。以伦理道德束缚人们,更容易治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一味用法家最终被**的教训。

所以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秦始皇。

历史小论文 20

关键词:“五阿哥” “小燕子” 教学模式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并且趋向于强烈的人文关怀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展现多元文化的教育观。

一、“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

“五阿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全面剖析“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比较、竞争,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精细化,实用化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实践操作手段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变革

传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灌输现成历史理论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某种历史解释。“五阿哥”式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历史基础知识,基本历史学习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历史教学的方向,目标,安排历史教学的内容,控制历史教学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钻研通史、专题史等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深与浅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等探索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注意引发学生的猜测、质疑等心理活动,以启发性讲授方式为主要手段,传递历史信息,充分展现历史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开放性。

(二)对抗式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老师审核,教师进行批示与修改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四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辩论得失。

这种讨论法的竞争机制,趣味盎然,可激发学习动机,为了驳倒对方,将促使学生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使学习不断深入。对抗式讨论法,讲求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典型教学内容清晰地、重点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讨论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

(三)感知历史的过程――历史情境或场景模拟法

“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对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过程,都意味着研究的客体在学生意识中的反映和关于这些客体的正确的表象和概念的形成”[1]学生学习历史的的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是间接性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对历史过程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需要借助特殊且形象教学手段,将历史情境、场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复现”“再造”“模拟”“角色扮演”。可通过“原始的文字材料、真实的实物材料、形象的图像材料、动感的音像材料等,能使学生感知到“鲜活”的历史。”[2]实际上就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情景复现的“设计者”和“表现者”,通过学生学习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场景的角色扮演中,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的功能

(一)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历史的主体不再是时事造出来的英雄,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触手可及的与社会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往事,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共同情感和面对共同问题,把历史学 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冲动在这个时候被调动起来了,培养“小燕子”类的中学生探索历史,热爱历史的心境,使得历史课堂独具特色,旋律和内涵,通过活跃的历史课堂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我国自古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同样强调“小燕子”类中学生的知与行的结合,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必然。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死记硬背”,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写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所学历史知识及有关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和社会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处理史与论,古与今,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燕子”类初中生不失灵性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纽带

“五阿哥”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得到满足及快乐的同时激发、助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上的增进,培养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3]渗透着娱乐精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享受到快乐、充实与成就感。历史所展示的是一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历史的真实活力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更加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心灵,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历史。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对“小燕子”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颇具针对性,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7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5

历史小论文 2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跟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跟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跟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跟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跟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跟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跟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跟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跟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跟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跟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跟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跟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历史小论文 22

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的**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哪里就有反抗?*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太后”那时的**光绪帝**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的**之君又把**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进攻**城,烧杀抢夺,****。到了圆明园,进去之后,看见富丽堂皇的宝物,开始实行野蛮的**行为,拿不走的就砸,当一车一车的宝物从**城拉到他们国家的时候,手挽着手,都非常高兴。伟大的雨果作家曾经给巴特勒上尉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出这位作家是向往和*,**的人。借此来讽刺来讽刺英法联军的**行为。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两代人历史的结晶,这显现了我们*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工匠师的鬼斧神工,在刹时间,被英法联军破坏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见几块石头,没有任何的生息显现在圆明园的面目上,从此我觉得这个被英法联军破坏掉的圆明园是我们**民族的耻辱。

我们上上下下的炎黄子孙都要铭刻在心,“为**崛起而读书”!

历史小论文 23

始皇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国家,是我的偶像。我回到家,就打开灯,迎接始**的到来。

只听“叮咚”门铃响,我急忙打开门。只见他穿着。额,一件福尔摩斯办案时穿的米色风衣,牛仔裤,以及红蓝双色的帆布鞋。我被吓了一跳,这和我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他完全不一样。他剪了刘海,最重要的是他那陕**言完全不见了。整体来说,他比我更像一个现代人。

我们去不远的饭店吃饭,一路上,我紧紧盯着他,生怕他一不高兴喊一句“*”。到了饭店,我突然意识到,我不知道山西人喜欢吃啥!没办法,我硬着头皮问:“陛下,草民斗胆,您喜欢吃点啥?”始皇缓缓道:“不用拘束,吴已知现如今是****,随便点就好。”听闻此言,我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随即转身,向服务员说道:“和*常一样,两份!”

饭菜已上桌,始皇却一口也不吃,眉头紧蹙,双手下垂。我俯身往桌下一看,手机!原来沉迷于游戏中。“陛下,先吃饭。”他头也不抬:“打完这局。”

我等了一会,终于吃饭了。谁知没吃两口,凑过来问:“你这游戏厉害吗?能带着我玩吗?”我听到这话,差点没把饭喷出来。没想到啊没想到,**国家的始皇嬴政竟会变成一位。我憋住想要狂笑的心情:“好的,陛下。”

从此,我与偶像成了知心好友,一同谈论“****”。

历史小论文 24

人类的历史是一条浩瀚的长河。几千年来,人类泛着时代的轻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一道道长痕:兴盛与衰弱,辉煌与惨淡,朝阳暖月与血雨腥风……无数历史苍桑在来去轮换,时代的阔步在前进,人类向前发展的阶段总是那么值得让人回味……

历史蕴含着真知,了解昨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是为了向往明天,吸取宝贵的人生经验与启迪,从而更好地充实今天、创造明天。

史论论文(优秀28篇)

我们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安祥的美好社会难道不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吗?我想是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所以,我们应当“树爱国之心,立爱国之志。”以钢一般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继承**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味它是为了让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当自己过去的光荣、耻辱成为远去的背影时,我们为自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一次历史之旅而感到赞叹不己!

因此,我们应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而了解历史,让自己的一生成为日后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历史小论文 25

山东省自古就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齐鲁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东部是齐国,西部是鲁国,故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都出现在山东地区。山东省还是汉唐丝绸贸易的主要供货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山东历史上曾出现了一大批在**文化乃至世界上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

曲阜三孔: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另外,文学史上,也有“三孔”之说。“千年礼乐归东鲁,**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的**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因其在*历史和世界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大汶口文化属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

大汶口文化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次的挖掘发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一般认为,早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中、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历史文化论文 26

1.1构筑城市文化精神

旅顺的城市历史文化精神充满了悲情与悲壮。当代旅顺的城市文化精神体现出宽厚包容,高贵典雅,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是旅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是大连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图腾一样铭刻在旅顺的城市建筑上。通过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利于发掘整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宏扬城市文化精神,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与国际影响力。

1.2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可以保护历史街区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因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它们具有多重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战争遗迹,恢复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战争遗迹、文化遗产、历史街区的保护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同时旅游业的拓展可以给城市带来信息、资金等联动经济效益,吸引外资到地方投资设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连带经济效益,还表现为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

1.3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具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可以对旅游者、居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普及推广历史文化知识,此外也为考察历史城市及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素材。名城荣誉会激发各利益主体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更多的历史价值地区和文物得到保护,珍贵遗产、遗迹会得以保留,历史文脉会得以延续。

1.4促进经济转型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促进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由开发利用资源型经济向开放服务型经济转型,促进旅顺口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区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战争遗迹,顺势而为,可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以遗产观光、历史科考、海滨休闲度假、娱乐休闲为主题,加快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的大发展。

1.5获得生态效益

经由开发高端低碳的文化休闲产业,不但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财富收入,还能够促使资源合理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进节能减排,改善区域生产环境及人居环境,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并带来丰厚的生态效益,居民可以从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永久受益。

2基础条件分析

2.1旅顺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旅顺口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重镇、军事要地;也曾是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乃至世界重大事件的发生地,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她因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遗迹、战争遗迹而享有盛名。

2.2具有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

从1880年开始,清朝政府在这里扎营盘、筑炮台、修船坞、建军港、设立水师兵营[3],使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旅顺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践踏和蹂躏,沙皇俄国曾统治旅顺口7年余,日俄战争结束后,旅顺口又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40年之久。在反侵略、反压迫、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中,留有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3多元文化的交流地

自古以来,旅顺口就是我国关内与关外文化互动的枢纽地。由于旅顺的地理位置,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同山东通商联姻的传统,特别是在元明两朝,旅顺地区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归属于山东登州府管辖,由于这种历史渊源关系,致使旅顺成为了关内和关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地,留有大量的珍贵遗迹、遗址及遗产。近百年来,旅顺成为中西文化交融场所。日本、俄罗斯和朝韩等国的舶来文化与本土独特的山海人文风韵在这里交融生长,积累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旅顺口区的文化影响力直达日韩俄等东北亚各国乃至欧洲各国[4]。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古迹赋予了旅顺口“露天博物馆”称号;近代历经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重大事件,既是朝韩民族的爱国义士安重根壮烈就义之所,又是二战中国战场的终结之地,堪称“半部中国近代史”。

3城市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3.1重视城市更新,忽视文化传承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基础设施改善和良好生活环境的诉求也进一步提高,老城区正在经历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的高潮[5]。很多 正如阮仪三[6]所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被当做发展的障碍物一除为快”。

3.2重视经济价值,缺乏全面的考量

历史街区和文化遗迹、遗址往往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地产开发潜在的经济价值巨大。因此,很多人觊觎这些地区,而 也有 总而言之,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还具有历史文化科考价值,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表征着她曾经的身世,是文化的积淀。同时,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彰显城市自身特色的一张名片。

3.3旅顺殖民地色彩浓厚,国耻不宜宣传张扬

旅顺口区众多遗迹为殖民统治者所留下,很多 其实,这些主张是不负责任的,更是不可取的。保留战争遗迹、殖民遗产,可以见证旅顺口曾经经历的沧桑,也可以教育后人,促进世界和平。

4现实困境

4.1产权制度缺乏,不能统一管理

建国以来,旅顺口作为我国主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既有重要的军事设施,同时也是边防军队驻地,很多历史街区、遗址古迹为军队所有。此外,还因为历史遗留等原因,很多近代战争遗址及遗迹的归属问题、管理问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责任主体。尽管以太阳沟为主体的老城区内很多近代遗迹在军队管辖范围中而没有被破坏,然而,由于很多历史街区、遗址古迹所属关系多元、房屋产权关系复杂,有的产权关系甚至缺失,导致很多街道与房屋年久失修,其他利益� 进而,导致保护与开发的资金来源渠道少,保护资金严重匮乏,区域众多珍贵遗产得不到修缮保护,历史建筑陈旧,安全隐患严重;传统风貌和非物质文化正在消失;其价值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明确责任主体,明晰产权关系,制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规划,吸引保护与开发资金,这对于旅顺口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非凡。

4.2快速城市化与有限土地之争

随着旅顺口区被确定为大连市主城区,旅顺口区常驻人口达30万[7]。自2009年,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后,旅顺口区又于2011年被全域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城市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行政区搬迁,建成旅顺大学园区,完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这为旅顺口区未来加速城市化进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管理保障,也为旅顺口区率先实行全域城市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旅顺口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到2015年末旅顺城市化水平达到90%,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95%。但另一方面,旅顺口区土地资源等要素十分有限,因此,集约节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这对于缓解快速城市化与有限土地之间的矛盾,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4.3“旧城改造”引发“建设性破坏”

旅顺口区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乏超前的和系统的保护措施及保护方案,以至于“建设性破坏”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部门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拆旧迎新,造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格局被破坏,珍贵遗产被野蛮拆迁,使得旅顺口区一些地方的珍贵遗产及其环境遭到毁坏。因此,制定旧城保护规划,并加快落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珍贵遗产迫在眉睫。

5制约机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是否得到保护性开发,或者被破坏拆除,受到街区客观条件、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博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受到短期、局部利益驱动,加之对街区、珍贵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方法不当,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采取粗暴方式—拆旧迎新,造成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的毁灭性破坏。相反,如果受到长期、全局利益驱动,加之对街区、珍贵遗产的规划与管理方法得当,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采取保护性开发,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珍贵遗产得以传承,其价值将会在保护性开发的过程中逐步释放(如图1所示)。在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利益主体的保护意识是根本,开发与保护的资金是关键,相关制度及政策是核心,它们将决定博弈的结果。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5.1客观条件制约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

5.2相关利益主体参与

①开发经营者,只有在靠近有历史基础的地方,开发经营才有最高的回报率;②城市领导者,在人们最容易见到的地方,才最能表现其政绩,才能得到赞誉;③一些鳖脚规划师、建筑师,要么不懂,要么迎合,从大拆大迁中得到好处;④部分居民,原来无力通过自己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从拆迁中得到一定的补偿(被强迫命令者除外)。

5.3规划与管理失误

将历史城区和现代城市两种不同的城市功能强行叠加在同一空间。历史城区保护所要求的是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而现代城市所需要的是交通便利和工作高效。两种互为矛盾的城市功能被人为地置于激化的焦点之上,造成相互排斥、互相掣肘。

6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对策

6.1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

旅顺口区大多数历史遗存因部队管理而被保存下来,但也由于部队的管理不善使一些有价值的建筑遭到破坏和拆毁。由于90%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物仍属军队管理,地方政府难于作为。旅顺不单是中国军方和地方政府的,也是中国的和世界的。建议成立高级别的权威性的军地联动常设机构直接负责保护和管理,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协调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确保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与有效管理。应成立由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旅顺口区政府组成的高级别的旅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以明确责任主体,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确保旅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保护与管理。

6.2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建设机构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让投资商或企业来参股,共同组成投资开发公司,以公司为主体[8],实现在旅顺国家历史名城保护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开展投资与经营活动。

6.3积极保护历史街区,保证保护工作有效得力

6.3.1保存是保护的基础

“控制”应当是第一阶段的目标。目前的任务是,划定明确的保护区范围,控制拆除,防止人为破坏。

6.3.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参与

上一阶段的控制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得保护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得不到很大改善,为了减少恶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维护费用,这也是代价之一。作为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加强宣传教育,得到社区的理解与支持,引导居民参与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6.3.3历史街区风貌全景归复

第三阶段,通过整治、更新原物保护历史建筑,完整保护街区肌理,梳理轮廓,全面复归历史文化街区固有的尺度、格调、风貌[9]。

6.4举办旅顺历史文化名城论坛活动

加强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借势”与“造势”活动,通过有影响力的论坛等学术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吸引国内外公众的参与和注意,并通过新闻媒体渠道,形成新闻热点,不仅可以形成短期的冲击力,而且有助于塑造旅顺口区长期的良好社会形象。

6.5社区主体,全民参与

以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社区为主体,动员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通过培训教育,将“沟通关联”和“培育情感”作为公民的应尽职责,积极倡导社区居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者和受益人的理念。

6.6建立并逐步完善保护建设相关法规

历史文化论文 27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最先出自于1933年国际雅典会议。198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200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以“历史文化街区”取代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提出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二、系统论

系统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是部分合成整体的意思。现在认为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Bertalanffy是第一个将系统论做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它不仅仅是系统各个部分的简单组合或机械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个要素在单独状态下所没有的。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内学者认为,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每个因素都直接参与旅游活动,他们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包括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支持系统和出行系统四个部分。

三、协同论

协同论是对系统论的进一步衍生。从词源上分析,“协同”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协调合作”,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指出:一个系统发生相变时,会因大量子系统的协同一致而引起宏观结构的质变,从而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1976年,哈肯把“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协同论”。哈肯所建立的协同论形成了一种基于开放系统的学科,专门研究系统内部子系统协同作用所形成的新整体的结构和特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将复杂系统用普遍原理来处理的理念和方法。

四、旅游系统

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地的旅游活动系统,它由四个要素组成:其一是旅游主体——旅游者;其二是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广义);其三是旅游媒介——旅游业,其四是贯穿主体、客体、媒体的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总和)。就旅游系统而言,应是以目的地为中心,再加上客源地和旅游媒介,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空间组织单元。因此我们可以定义旅游系统的概念,它是指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五、历史文化街区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城市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旅游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关系,是城市旅游系统发展的基础,就其个体而言,其发展只有适应于大环境,适合于大环境,促进大环境发展,才会有个体更好的发展契机。而城市旅游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发展也离不开包括旅游资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发展。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更有利于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一)客源市场系统历史文化街区子系统与城市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系统之间客源地相互统一,相互支持,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是城市旅游系统的根本和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城市旅游是一个整体,需要其内部各个子系统发挥共同的效用来吸引游客的到来,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越大,各个子系统能获得的客源市场也就越大,而同时,各子系统客源市场的扩大,也会扩大城市旅游中各子系统的客源市场,从而扩大整个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他们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二)出行系统出行系统是联系各子系统与客源地之间的桥梁,也是联系个子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城市旅游客源流的承载体。城市旅游系统内客源地系统交叉协同决定了城市旅游出行系统在子系统中的共用协同。城市旅游通道系统是由各种各级的交通、通讯、营销及其相应的服务组成。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成本浪费,节约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成本。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的交叉协同要求城市内部要合理构建旅游出行系统,各子系统共同维护城市旅游出行系统畅通,实现旅游出行系统的无障碍化,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等流通顺畅,实现城市旅游各子系统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系统的协同发展。

(三)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科技、人力资源、安全等,都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保障。城市旅游各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有一个良好的旅游支持系统为城市旅游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子系统,其支持系统与城市旅游之间的旅游支持系统在有一部分是共用的。城市的软硬环境支持系统,一方面既是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水平的体现。但由于城市旅游整体与历史文化街区个体行政隶属关系、管理观念、发展水平等不同,各自的旅游支持系统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子系统往往落后于城市旅游支持系统,城市旅游支持系统相对较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个体的旅游支持系统依赖于城市旅游的发展,包含管理技术、基础设施、服务咨询等方面。

(四)目的地系统目的地系统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是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要素,它包括自身客源系统、旅游资源系统、设施和服务系统,其内部的协同发展是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是旅游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脉络,也担负着城市发展见证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更多地从文化及其担负历史见证功能的角度与城市旅游系统复合协同,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同时,更是促进自身的发展。

六、结语

历史小论文 28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来到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参观。

我们先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大门十分气派,门前列着两个石狮子,很有气势。博物馆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接着,我们随着导游来到一号坑,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14000*方米左右,共有陶俑6000多个,是两个坑里面最大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有跪射俑、武士俑和军吏涌等。他们个个昂首挺胸、眼睛注视着前方,体现了古人视死如归的

精神。看着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仿佛看见了兵马俑的威武,秦始皇的伟大。我怀着心涌澎湃的心情继续走着,看到了地上有工作人员在拼接陶俑,听导游说拼一个陶俑要好几年呢,我一听,十分吃惊,看着他们在辛苦地拼接陶俑,我瞬间热泪盈眶。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布局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各三米架起一座高高的承重墙,兵马俑有序的排列在过道中,有些兵马俑因被盗窃,而残损不齐。二号坑也摆列着许多秦朝的兵器,有戈、矛、吨、戟和弩等等,各式各样,看起来闪着寒光,十分锋利,我好像看见秦国勇士们坚毅的脸庞。

看完兵马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静,我想:秦始皇兵马俑十分震撼,它真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