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德育论文【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关于论构建大美术观的艺术教育体系
简论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双语教学
谈谈BCG矩阵法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简谈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的理由与反思
试析靖煤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四点深思
研讨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背景的
简述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训的深思和
谈高职化学素养与药学职业素养迁移教育
浅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经济效益
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谈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试议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探究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理念、挑战与经验
对于对中职数学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
有关于职业学校电子技术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试论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创新深思
对于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深思
关于把握教育核心再创教学方式
试谈刚柔相济,丰富教师的教育生命
谈述博物馆公共教育之馆校合作
浅论高校教育技术公共课三十年
阐释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有效对策
试谈剖析幼儿教育理由及对策
探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简论三十春秋风雨砥砺 民族教育写就华章
分析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举行
对于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群体的
摘 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代社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高中生缺乏的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缺乏精神和心灵的关爱和理解。本文通过对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阐述,提出了怎样改善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脱离青少年的青涩,但没有成年人的成熟与稳重。青少年在高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如果社会、学校和教师不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很容易使得高中生误入歧途。
一、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影响着每一个人,心理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它已经逐渐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也不例外。学习、娱乐、升学等原因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习压力大,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
高考是目前我国学生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途径,真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校为了升学率,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的大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高中学业紧张,每天奔波于家里、学校和各大补习班之间,学生没有一点私人的时间和空间,积累在心里的压力长期找不到适当的渠道发泄,时间长了学生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二)社会风气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比如20xx年流行的“高富帅”“白富美”,“土豪”等词都是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一种反应。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风行,再加上新闻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引导,使得不少高中生的三观深受影响。学生不再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攀比和炫耀,不再觉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为中心。曾有高中老师说到现在学校要求学生在校统一着校服,学生不能再衣着上相互炫耀便转向鞋上进行相互攀比。当前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折射出学校德育教育的空白和漏洞。
(三)家庭学校忽视学生心理需求
现在很困扰家长和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高中生“早恋”,如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家长和老师只是一味的责备孩子,但不妨深入思考一下这背后的原因。不排除其中有一些是因为攀比或者好奇,但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学生缺“爱”。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要说与孩子沟通聊天,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即可,殊不知孩子需要的往往是心灵上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往往更看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常常无意识的伤害了学生敏感的心。
二、关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在这个物质充足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高中生出现心灵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多半是由于精神上缺乏关爱和理解,心里的压力找不到适当的渠道宣泄,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多方面努力。
(一)转变父母教育理念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家庭是学生最初成长和生活的地方,父母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良师,还应该是孩子的益友,不仅关注孩子身体的发育,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的需求。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和思想的重要“转型期”,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父母关系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二)教师的理解和包容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教师是教育三个必备的因素之一,承担着塑造学生,为国家和社会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的艰巨使命。雅斯贝尔斯曾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说道:教育就是一棵树去晃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外一个灵魂。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灵魂,需要的是爱心和耐心教育。爱心教育就是要求老师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将学生放在与教师同等的位置,耐心教育就是要求老师能够包容和宽容学生,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学校加强德育教育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仅表现在思想品德的教育上,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关于心理健康的选修课或者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四)社会要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高中生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之外,另外一个接受教育的渠道就是社会教育,社会也要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承担部分责任。社会媒体和网络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如近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以及电视上热播的选秀节目和相亲的节目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网络、报纸、电视应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工作,建设青少年绿色网络平台,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减少负面信息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同时也要树立更多的模范人物和表彰先进典型事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生长营造一个 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总结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心高中生的心灵健康就是关心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
参考文献:
[1] 谢占杰。论爱心及爱心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xx(01)。
[2] 王佐芬。浅说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xx(16)。
[3] 刘和平。论高校爱心教育的载体建设[J]。教育视角。20xx。(01)。
[4] 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附件教育学院学报。20xx。(02)。
[5] 金朝洪。浅谈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06)。
[6] 潘慧荣。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文学教育。20xx。(11)。
论文题目:如何做好孤儿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摘要:加强对孤儿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应加强对孤儿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的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孤儿;教育;朋友;爱心
一、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小学时代正是良好思想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奠定人一生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因此,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督促孩子们搞好个人卫生,如每晚洗脚、洗脸、刷牙等;由于孤儿年龄小,再加上特殊的成长经历,他们不会也不懂管理自己的物品,我就教他们如何保管自己的物品。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不在楼内打闹、拍球、大声喧哗等;不乱写乱画、不破坏公物;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每天督促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看课外书的习惯,并经常督促他们写日记;为将来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特殊的年龄赋予小学生反复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及时跟踪了解。因为他们很容易受环境氛围影响,徘徊之时也很容易步入歧途。因此,我总是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某些行为或思想变化的原因,及时教育他们、调节他们的心理。
2、积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不同于中学生,在对其行为及做法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生硬地以道德标准和规则信念为依据。因为他们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特点是习惯或善于评价别人行为,而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观察,基本上都是依赖老师的引导进行思维转移。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天性和习惯,及时正确地积极评价,多鼓励帮助,适当评价。同时教师在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时,应让学生将喜悦变为内部动力,激发更大的能动力。
3、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说理。常言说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有把道理讲通了,心情才舒畅,对事物看法才明了。对小学生说理不能长篇大论,要抓住要害,言简意赅。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亲近,学生自然就会乐意接受老师的说教。
二、通过建立朋友关系对学生进行教育
1、用爱温暖学生
孤儿教育是“良心事业”。做好思想教育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冷暖,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一切。
首先,要多体贴、关心、爱护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其次,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应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当学生把自己当成知心伙伴时,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才能消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最后,要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
2、用爱鞭策学生
真心爱护教育对象,教师就必然要严格要求他们。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同时要发挥爱的鞭策力量。
三、采取团体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
孤儿小学生会把学校当成他们的“家”,放学就回“家”。所以,作为孤儿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处处把自己看做家庭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鼓励孤儿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学生爱集体、互助友爱等优秀品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成就事业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德都是从小培养的。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论文题目:论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加强情感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很有益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运用;创设情境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自身就是正学生。教师要不段提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少批评多表扬,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春风化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课不是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我们要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情感目标,即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认知系统,又要重视情感系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鼓励中增强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的领域。
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小学生的情感分辨率不高,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易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爱要广、细、真诚、直接。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极力自己努力学习。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体育课的情感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体育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想法和体会,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体会与建议。
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大方、清洁朴素,仪表、动作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举手投足让小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威严。此外,教师在讲解时,除了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对健身、健美的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的作用以及动作的审美价值。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和节奏。实践证明,体育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轻松愉快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前提。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体育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
同时,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游戏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教师可挖掘教材和游戏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一情感的结合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锻炼的决心。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师生关系的融洽、课堂气氛的和谐息息相关。我们知道,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要利用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和充分的活动空间,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教学中锻炼,真正把体育课上活,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教学。创设情景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认真组织教学,对突发事件要处理好,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同时,考虑到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的实际,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也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和桥梁,文化底蕴深厚,包含许多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推进,多渠道地开展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实践。
[关键词]
传统节日;高职;德育;措施
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和国外的教育都很重视德育。我国古代教育中,礼(即德育)被认为是“六艺”之首。孔子在《论语?学而》中阐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明确肯定“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国外也有类似的观点,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培养人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目前高职学生的生源部分来自第五批招收的普高毕业生,部分为单招单考的“三职生”(中专、职高、技校),而且“三职生”的招生比例越来越高。不同文化基础的生源,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势必造成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元化,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谈空谈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对学生多方面需求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关于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论述很多,在众多的论述中,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涵的道德因素涉及较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1]。是中华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和桥梁,文化底蕴深厚,包含许多对当今社会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推进,多渠道地开展高职院校的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学有效地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德育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1、可以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高职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和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1]党以来,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重视建设民族凝聚力,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在动力。“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心结。人们通过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说、节日艺术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在民族节日活动中,纪念自己的先人,触摸我们民族的魂灵,回归文化根本。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创造回归的机会。我们通过回归传统来辨识、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1]中国传统节日中比如春节、中秋等节日,海内外华人华侨,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兴高采烈,普天同庆。这些传统节日成为鼓舞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及强烈的归属感的载体和契机。例如,每年的春节除夕,无数的中华儿女共聚一堂,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也通过电视及各种媒体感受节日快乐、祥和的气氛,此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无疑得到强化。又如元宵节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象征家人团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海峡两岸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又如端午节,与春秋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节的各项庆祝活动无一不蕴含着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与春秋晋国介子推有关的清明节,我国台湾地区、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炎黄子孙、华人华侨只要有条件,很多人回祖国省亲、祭祖扫墓,无形之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后人对屈原和介子推的怀念,正是延续了这种对国家的爱恋。还有,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在华人过春节(也叫中国年)时慰问所在国的华侨;海峡两岸的客运包机于2006年6月由原来的春节包机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个主要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的两岸包机,这其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让高职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对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高职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高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的节日文化,能给社会增加和谐、温馨的氛围。
“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1]所有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多元化的,但载体的主体都是人,节日文化也不例外,人际交往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而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重大节日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同事、邻里之间通过各种形式拜年、祝福、送礼,还有各种各样的节日交往活动。在这样的人际交往和节日氛围中,增进亲人、友情,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团结和睦。在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师生之间有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宽容,有利于调节学生人际关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春节、中秋等汉族传统节日外,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这些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涉及宗教、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神话传说故事和伦理道德,又联系社会,使参加活动的人了解很多知识并受教,在促进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所以,高职生在传统节日活动中通过一起聚会、交流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自己和别人能够融洽相处,形成一个和谐的宿舍、班级、校园环境。具备了能宽容、和谐和被人相处的能力,不管身处任何环境,都能够融入进去,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指日可待。
3、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备受年轻人的喜欢,甚至把过洋节当作一种时尚,结果导致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日益淡化,甚至被失传、被异化。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是传统节日。因此,应加强对高职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民族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唤起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意识地担负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二、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措施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应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中,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选择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培养高职生热爱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授课老师在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载体,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目的。我院综合企业技术标准、岗位素质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了“231”(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即平行构建了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两大课程体系,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涉及多门相关课程,主要以《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该课程总共24课时,其中学习项目六领悟民俗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为四学时,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的民俗基础知识;熟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及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一些主要民俗风情;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能力以及创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民俗,而民俗在文化中最具稳定性和传承性。在授课环节中,有两课时是要求学生家乡主要民情风俗展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对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更熟悉和感兴趣,而这些民俗中包含着很多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和传统习惯,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很大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遴选现有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如有条件,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人等来校讲授有关知识。
2、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
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亲身实践,让传统道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受节日文化所隐含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情结,培养和提升健康情感。并且主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结合时代特征,让学生感兴趣。比如清明节,主题可以是“慎终追远,不忘根本”,活动形式可以考虑踏青;扫墓;放风筝;收集清明诗词;清明诗词书法作品展;清明诗词朗诵会;缅怀先烈;收集英烈故事;开展主题班会等。端午节主题可以是“追求理想,爱国爱家”,活动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屈原以及他与端午的故事;开展主题班会;屈原作品朗诵会,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端午的习俗(制作香袋、包粽子,端午赛龙舟习俗等)。中秋节主题可以是“珍惜友情,关爱亲情”,活动形式可以收集中秋诗词,并进行朗诵比赛;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习俗;赏月、吃月饼等。在学校层面上,可以考虑结合重大节日,如端午、清明、中秋(春节学生放假不在学校)举办全校的节日庆典、大型的节日文化展览、知识竞赛、征文等。例如我院每年清明节,由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重阳节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端午节学生中做香包,有些班级包粽子等。在节日期间,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教室、宿舍等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的布置与装饰要体现节日的特点和文化内蕴。同时,学校团委、学生处、各系部学生管理部门也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如在本部门网站开设专栏等方式,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展览室等平台,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其魅力。这些措施不仅使学校文化氛围得到增强,而且对学生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情感影响,从而有意或无意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3、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西方节日在我国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形式新颖、娱乐性强,迎合了青年人喜欢新生事物的特点。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现在基本变成了放假,而在放假期间,亲戚朋友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和活动的方式就是吃饭、去KTV、购物等,这些节日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意义,很少有人去关注,或者根本就没人去想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传统节日还有吸引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学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思想阵地,应该思考如何处理好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传统节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落后的节日文化习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当然,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简单的排斥洋节,而是在尊重多元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时候,也要让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利用各种渠道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寻找切合时代特征的新载体,以期把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比如中秋节,我院有些班级在室外办篝火晚会,或者自带音响唱歌、跳舞,各种游戏,同时,赏月、吃月饼,谈论与中秋有关的民俗、故事,传统与现代结合,学生很感兴趣。有些班级邀请身着民族盛装、能歌善舞地的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节,大家一起跳舞、唱歌,交流各自家乡、民族的民俗民风,学生热情高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科学分析和掌握不同类型高职生的思想状况,在德育中有效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失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周卫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3]李莹。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意义[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4]易永姣。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的实践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1)。
[5]于春华,张继财,高占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
[6]李林,张晓宾。论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3(23)。
[7]李博豪,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J]。教学与管理,2014(3)。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素质再高,也难成大器。因此,可以这样说,学校德育工作是衡量学校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实践中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阶段,各种良好的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学生德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这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在思想认识上着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有不少教师重教书,不重育人,他们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智育上,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德育责任感和育人实际工作都不到位,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模糊,在思想上和精力上向“应试”方面大角度倾斜。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任组长,下大力气,坚决改变抓智育一手硬,抓德育一手软的现状。
首先,学校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了理顺关系,各司其职,学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校长亲自挂帅,以学校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班主任为骨干、少先队、学生会密切配合,社会综治办鼎力相助,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定期召开家长会,制定家访制度,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管理教育问题。这样,拓宽了德育工作的途径,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其次,学校定期组织学习活动,以此改变教师观念,强化教师服务育人的意识。对教师进行“充电”,促其角色转变,培养新型师生观念。针对学生的道德内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情感意识难以稳定,并容易产生反复的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有匠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求教师做到“一言一行要有积极的影响,一饮一啄要有正当的意义”。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以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垂范,以心交心,以爱博爱,以德育德。而且让教师意识到高标准、严要求并非是学校的苛求,它一方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对教师的尊崇和期许。
再次,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平等宽容地善待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乐于倾听学生的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老师的立场,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的裁决,而是进行富有启发价值的评价。培养学生具有好奇性、挑战性、独立性等人格倾向,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使命感,教会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二、营造氛围,在育人环境上着力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因此,在学校我们努力营造育人的文化氛围,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坚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与评比,实行量化评分,特别是把保持清洁卫生、保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节约粮食和水电等当作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考核内容,每日一公布,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授奖,并与班主任津贴挂钩。让学生在学校处处感受到育人的氛围,使学生在潜够默化中受到思想熏陶,学生行为习惯日益文明。
再次,学校充分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和广播室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校在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组织各班举办规定主题的板报和橱窗,每组织一次都先布置,后检查评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准备。学生在创办过程中,积极搜集资料,认真设计版面,精心书写,在活动中既自觉接受了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学校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室宣传报道校园的新人新事,学生心声,报道国内外大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三、狠抓教研,在学科渗透上着力
“人人都是德育老师,处处应做育人工作。”这是学校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为此,学校提出并精心组织实施了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案,要求各老师充分挖掘学科德育因素,结合本学科特点,找准结合点,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中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思品课教师充分利用思品课的德育优势,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使思品课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把握“双纲”,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尊老爱幼的传统等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结合乡土教材,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墓,介绍革命史实,讴歌革命先烈,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再现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总之,学校重视德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备课中找准每章节(课)的德育渗透点,教案检查中,这是必检内容。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势,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陶冶了情操,又接受了教育。
四、真抓实干,在活动载体上着力
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实践领域,也是全面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我们深知,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来重视、关心、支持、配合,以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和学校家庭互动交流的立体教育网络。
其一,探索了一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路子。学校组织了一些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组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组织劳模、先进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一支有经验、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由他们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用经历、事迹和一颗颗火热的心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精神的家园。
其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中,家长们通过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系统地学习家庭育人知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而且,利用节假日举办学生、家长、老师的联谊活动,师生、父子同台演唱,并评选出最佳搭档、优胜家庭,这样促进了三方的了解、沟通,无形中进行爱老师、爱家长、爱学校、爱生活的教育。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第三,学校通过政教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到规范。例如,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荣誉感。每学期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书香少年”、“文明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等,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上进。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文艺晚会和运动会,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通过晨诵、午读、暮醒的读书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有益的课外读物,通过读写绘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会从阅读中反思,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聘请综治办和派出所的同志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净化了学生心灵,塑造了良好品德。大多学生都能成为举止文明、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总之,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学校紧扣“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我们力戒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紧扣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学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探索,寻求一些更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
一、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德育教育的喊得口号很响亮,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之间、学生之间都在比成绩、比考试分数。在这种形势下,各所学校都减少了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家长也纷纷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己无关,根本不管孩子的德育情况,再加上青少年缺乏对德育的深刻认知,一旦缺乏良好的引导,极易误入岐途。
(二)缺乏德育管理机制
据悉,我国各所中小学差不多都专设了德育处,从形式上看,所有中小学的德育管理体制正趋于完善,但是其德育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执行不到位,甚至看不到效果,也没有人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不高;部分德育管理人员较少学习教育知识理论,德育经验不足,不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德育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足,由于社会对学生形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学校德育建设的难度。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可能会误导青少年学生发表违背现实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污染网络环境等等,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落后,观念守旧,难以将新媒体的新特点融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可见,新媒体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不足的对策
(一)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可制定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办法,坚持竞聘和推荐原则,选拔一些成绩突出、师德高尚、威信高的优秀教师,经校长任命后,方可担任班主任一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适时评估班级教育效果、班级奖惩、素质教育项目等的实施情况,综合考核班主任的年度德育教学情况,以此评出首席班主任,建立班主任管理档案,实行梯级化管理,完善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制度。
(二)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完善,还离不开科学的督导评价机制。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其次,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为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再次,还要成立德育研究室,派人专门负责研究、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各级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落实督导检查考核职责,对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将督导评价机制落实到位。
(三)培养学生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媒体素养也至关重要。其一,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一切随潮流”的信息取向,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其二,将新媒体素养纳入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清楚地知道新媒体的好外与坏处,以防盲目接触;其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与自律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和道德,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源。
(四)健全新媒体德育平台
健全新媒体德育工作平台,一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社交软件的传播优势,注册学校德育门户,以便有效地创造德育工作平台;二要设置德育网络部门,实现对学校德育网络信息的监管,以便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三要探析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最大限度地找到符合其特点的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德育新媒体工作平台的方式,进一步扩展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资源体系。
(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德育教育平台,比如:举办中华传统节日感恩节,组织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加深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自我道德素养,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学校德育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学校和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探索科学的德育模式。为了增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树立道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主体性德育管理体系,与素质教育接轨,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摘要】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德育资源,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做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形成合作德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园;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幼儿德育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模式化的德育教育与开放的社会教育不相适应,幼儿经常受来自家庭和社区的负面影响。从家庭德育教育来看,德育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家长的价值取向和家教观念不同,德育行为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达成一致。从社区德育教育来看,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甚少。另外,社会错综复杂,它的影响有时会使幼儿园教育无能为力。这种各自为阵的德育现状,不利于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寻求一种能扩展教育时空,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合作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以幼儿园为导向,连接德育纽带,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的主体。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健全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还应在家庭、社区教育中起关联作用。
(一)健全幼儿园德育教育网络
幼儿园内部要建立由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各年级教学主任、各班班长和后勤代表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德育工作网络,园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副园长负责工作落实,各年级教学主任负责指导班级开展德育工作,各班班长负责具体实施,后勤代表负责与社区进行联系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大家分头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德育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幼儿园在家庭、社区德育工作中的关联作用
幼儿园要加强和家庭、社区的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作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使幼儿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同时,还应加强家园联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可采取家园互动网络、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班级QQ论坛等方式,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三)发挥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
积极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系列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待物之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为人之德教育、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教育、以爱国为主题的为民之德教育、 m.xiaozongshi.com 以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教育等。对大班幼儿侧重于热爱祖国的情感、责任心、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中班幼儿侧重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教育的培养;对小班幼儿则侧重于文明礼貌、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以家庭为支点,架构德育桥梁,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幼儿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德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家庭德育是指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政治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家庭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品德教育。幼儿园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家长进行家庭德育教育。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出来的。各班通过家园之窗引导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好榜样。还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让家长互相交流和学习,努力提高家长的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用自身的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及时纠正幼儿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的偏差,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
(二)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应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的支点,引导家庭进行德育教育。可每月致家长一封信,传递幼儿园的教改信息,让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育互动起来;还可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留言信箱”,实现家园德育的双向沟通;改革家长会内容,定期召开教育学术讲座、家庭德育心得交流会、家园学习生活反馈等各种类型的家长会,设立家园联系卡,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促进幼儿在家做好孩子、在园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市民。
三、以社区为平台,开辟德育新天地,是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以幼儿园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使德育教育从封闭、独立的状况走向开放、合作的局面,为幼儿德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平台。
(一)幼儿园德育对社区的辐射作用
幼儿园可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取得联系,合作开展“一班一居委”结对子活动、“学雷锋”活动、“小小志愿者”活动等,使幼儿在志愿者服务中增加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社区也可把幼儿园德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使幼儿德育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为幼儿德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社会资源对幼儿园德育的服务作用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宝贵的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教育,确立与幼儿园德育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实践基地。可通过对社会的深入调查,将社会德育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服务类:华联超市、福利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实践类:社区居委会、快递公司、少儿活动中心等;参观类:高新经济开发区、现代蔬菜示范基地等南宁市会展中心、科技馆、英雄先烈纪念碑等;展示类:梦之岛舞台、社区活动中心、军民共建单位等。幼儿园利用这些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幼儿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现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2004-03-22.
[摘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
德育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指在教育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同时,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建立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是实现德育任务重要保证。而“德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形成师生和谐关系。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新颖性、多变性和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灵活性,促使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脱掉权威的“外衣”,努力主动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捕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命题,而是虚心地与学生一道思考与探求问题的答案。即教师始终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在这样和谐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缩短。因此,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德育的参与性与自律的能动性就会提高,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的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当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模式,培养能够运用所学德育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代大学生,这正是德育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创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实现德育任务,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创新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众多模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以认识和解决某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动。由于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育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一般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对策而组织的。这种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实的道德体验,这些道德体验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识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德育问题相联系,这种联系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展开的,它是对德育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它更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更注重发挥德育教育机制,捕捉活动中所产生的“德育创新目标”、“德育创新主题”的价值,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机体系,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德育主体不断生成。经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道德水平得以提高,道德意识得到锻炼,思想品德得到完善,出现这种情况,则意味着大学德育创新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增强德育的有效性,这也是我们多年所期盼的效果,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①生活教育思想中包含了生活德育的诸多理念。明确提出生活德育的概念,把生活德育作为一种德育模式加以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目前还没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的研究以很大的启迪。
②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的趋势。
⑵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借鉴杜威、陶行知等生活教育的思想及道德心理学关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和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和操作样式,以制订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并形成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的具有鲜明现代生活教育特征的生活德育方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
区别:生活德育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总之,生活德育的研究是跳出德育看德育,进行的是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的单一刻板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而且本课题研究的生活德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在充分研究文献、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向南师大及有关教科研部门的专家、教授提请咨询与论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学校九五期间承担省级立项课题“构建现代生活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且,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既有专家与教授的指导,又有出色完成九五课题的校级领导的亲自挂帅,再加上一支“九五”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
3、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德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生活德育研究是在现代生活教育思想和小学生道德形成规律的指导下,在小学教育中构建生活德育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通过研究与实施,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支撑性理论: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图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4、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道德是在道德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构建和实施生活德育的实践操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研究目标:
①研究形成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
②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5、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⑴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生活德育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生活德育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生活德育的理论框架。
⑵生活德育的目标体系研究。生活德育重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并创造道德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与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道德生活的态度、参与道德生活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目标指向。这一子课题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
⑶生活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生活德育在操作方式上应遵循“感性的”、“情境的”、“体验的”、“践行的”等基本原则。在具体的实施中,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德育、班级管理中的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实践活动几大方面展开研究,以概括并提炼出生活德育的几种实践操作模型。
⑷生活德育的评价研究。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生活德育的评价也不应该是静止的、唯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过程性的,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