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应用的是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发展模式。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通用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集中回答一个时代课题,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去坚持和发展的问题。新时代有新的发展趋势、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所以改革必须有新内容,发展必须有新目标。“新”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稍作分析。
比如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过去我们的生产力很落后,物质文化需要构成了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今天人们的温饱需要已经得到解决,新的需要不断产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原有需要的不断升级,加上新的需要领域的不断拓展,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满足这一“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所谓不充分,就是需进一步发展;所谓不平衡,是指阶层、区域、城乡之间,人们各方面需要的满足还不是很平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或者说,在今天,党和政府的工作必须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
再比如,生产力由过去粗放的要素驱动,走向了今天的创新驱动。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叫“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今天旧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没有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受制于西方,我们怎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现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很大一方面来自高科技领域。在现代化早期,我们可以模仿,或者叫“山寨”,但到了今天,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一味模仿是不行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尽管难度很大,但势在必行。
就分配关系来说,新时代也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过去我们常说把蛋糕做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实现共同富裕。今天蛋糕仍然需要做大,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要走向共同富裕,更要注重把蛋糕分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今天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亟待解决,拖不得了。全面小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尽可能推动落实社会公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如何体现?要靠共享发展。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分配问题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积重难返,不好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当年开启改革固然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深化改革同样难度很大。
生态环境在新时代也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比如出现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如今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扬弃工业文明,走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成为一种新趋势、新要求。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
①国家的产生、国家与阶级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的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的本质: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国家性质的定义: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广泛性: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B.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②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A.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B.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①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②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③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④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宪法规定: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代表的权利是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C.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①政治义务的含义: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②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A.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B.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表明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这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内容)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怎样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为什么要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时,把他们结合起来。
②怎样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B.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崇尚民主与法制。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区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这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心中国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政治生活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有助于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有助于树立民主和法制观念,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①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参与选举,民主监督,管理,决策,社团活动等。
②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读报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活动等。
③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怎样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答:〈1〉亲身实践,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2〉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3〉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4〉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5〉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从众心理的影响
积极影响: 〈1〉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2〉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盲目从众的危害?
(1)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2)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3)直接影响身体健康。(4)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
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怎样克服盲目从众?怎样杜绝不良嗜好?(答案相同)
(1)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防止上当受骗。(2)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3)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2〉为社会做贡献。例如: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⑴真、善、美的影响 ①净化人们的心灵②促使人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⑵假、恶、丑的影响 ①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②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③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导致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
①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过积极健康的生活。③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1)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2)还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还要增强自控能力。(3)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了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引起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的热烈讨论。做合格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做到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信心为人民。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的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在纪念马克思诞辰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缅怀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光辉人生。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保持事无巨细的自觉感,脚踏实地的劲头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事无小事。作为连接党和人名最近的桥梁,必须要弯下腰、俯下身急百姓之所急,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干工作,不折不扣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将党的殷切关怀带到群众中。
新时代奋斗者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海南谈改革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做基层工作最忌浮躁,遇到问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敢较真,勇破难题,闯难关。
奋斗是一切事务的始端,没有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更没有明天的幸福。普通人最伟大,奋斗者最幸福。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来自于群众,又最终都服务于群众,都是创造幸福的奋斗者,又都是获得幸福的受益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需;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公正与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需要;是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等等。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四位一体”体现更加全面、协调、均衡的战略谋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从而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